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血脂症患者血脂水平的趋势分析

高血脂症患者血脂水平的趋势分析

高血脂症患者血脂水平的趋势分析
高血脂症患者血脂水平的趋势分析

239 例不同年龄段高血脂症患者血脂水平的趋势分析

班级:学号:09412033 姓名: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年龄高血脂症患者血脂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将本院2009 年5 月确诊的239 例高血脂症患者按照年龄分为青、中、老三组,组内再分性别,分别比较其TC、TG、HDL 和LDL 水平。结果:三个年龄组高血脂症患者中,TC 水平女性均高于男性,且中、老年组均进入高危范围;TG水平在各组均增高的情况下,青年组女性增高突出;LDL 水平男性老年组进入临界范围,女性三组均进入临界范围,老年组呈增高状态。结论女性在各个年龄段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在增加,应在预防CHD、As 方面引起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高血脂症;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血脂异常的发病率在各个年龄阶段均出现上升趋势。该病早期无明显症状,但其危害性大,发病率高,常以冠心病、脑中风等严重心血管疾病为表现,引发严重后果。我们对2009 年5 月在本院确诊的239 例高血脂患者的血脂谱进行了分析,研究不同年龄、不同性别高血脂症患者血脂水平及其相关性。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本研究以2009 年5 月本院确诊的239 例高血脂

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34 例,女105 例。按年龄分为三组,青年组:40岁以下42例,男32例,女10 例;中年组:40 ~59岁122 例,男70例,女52例;老年组:60岁以上75例,男32 例,女43 例。全部患者均为早晨空腹静脉采血。

1.2 方法采用Beckman Coulter Unicel DXC 800 Synchron Clin

ical System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TC、TG 采用酶法,试剂分别由美国贝克曼库尔特有限公司和德赛诊断系统(上海)有限公司提供;LDL-C、HDL-C 采用直接法,试剂分别由日本协和医学株式会社和浙江伊利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1.3 诊断标准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标准[1 ]:①TC 浓度:临界高危5.17 ~5.69 mmol/L,高危人群≥5.69 mmol/ L。②TG 浓度:临界范围1.69 ~

2.25 mmol/L,增高≥2.26 mmol/ L。③HDL 浓度:减低≤0.91 mmol/L,增高≥1.55 mmol/L。LDL 浓度:临界范围

3.13 ~3.59 mmol/L,增高≥3.62 mmol/L。

1.4 统计学分析数据均以mean ±SD (x ±s)表示,全部数

据输入计算机用SPSS 11.5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不同年龄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239 例高血脂症患者血脂分布趋势为:三组TC 水平均进入临界高危范围,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呈上升趋。TG 水平三组均增高明显,青年组最为突出;HDL 水平均处于合适水平;LDL水平三组均进入临界高危范围。见表1。

表1. 239 例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x±s,mmol/L)

组别例数TC TG HDL LDL 青年组42 5.23±1.88 3.17±1.75 1.03±0.45 3.18±1.52

中年组122 5.41±1.27 2.98±1.92 1.09±0.33 3.30±1.01

老年组75 5.53±1.2 2.64±1.68 1.14±0.30 3.30±0.85

2.2 不同年龄高脂血症男性血脂水平134 例高血脂症男性患者血脂分布趋势为:随着年龄的增加,血脂水平呈上升趋。三个年龄组TC

水接近临界高危;TG水平三组均升高明显;HDL水平均处于合适水平;LDL 水平老年组进入临界范围。见表2。

表2. 男性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x±s,mmol/L)

组别例数TC TG HDL LDL 青年组32 5.09±2.01 3.08±1.54 0.97±0.38 3.16±1.70

中年组70 5.13±0.95 3.23±2.29 1.01±0.24 3.07±0.87

老年组32 5.17±1.14 3.35±0.98 1.08±0.29 3.27±0.97

2.3 不同年龄高脂血症女性血脂水平105 例高血脂症女性患者血脂分布趋势为:三个年龄组TC 水平青年组进入临界高危,随着年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中、老年组均进入高危人群;TG水平三组均为增高,青年组突出;HDL 水平三组较为稳定;LDL 水平青、老年组进入临界范围,中年组进入增高。见表3。

表3 女性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x±s,mmol/L)

组别例数TC TG HDL LDL 青年组10 5.68±1.38 3.47±2.37 1.23±0.60 3.24±0.75

中年组52 5.77±1.53 2.66±1.27 1.20±0.41 3.61±1.15

老年组43 5.80±1.19 2.86±2.03 1.20±0.31 3.33±1.12

3 讨论

血脂是血浆中的中性脂肪(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类脂(磷脂、糖脂、固醇、类固醇)的总称,是生命细胞的基础代谢必需物质及能量来源和细胞结构的重要部分。长期以来,胆固醇被作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临床已将此作为评价As 的危险因素。甘油三酯首要的功能是为细胞代谢提供能量,它的升高是冠心病(CH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是体积最小的脂蛋白,可降低组织胆固醇的沉积,有助于防止CHD 的发生,而当它降低并伴有甘油

三酯浓度增高时,增加了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低密度脂蛋白是一个球形分子,经化学修饰作用后,停留在血管壁内,从而沉积大量的胆固醇,促使动脉壁形成粥样硬化斑块,它的升高是As 发生和发展最

重要的致病性危险因素[2]。

正常生理情况下,男性TC、TG 水平均较女性为高[3]。本研究发现三个年龄组高血脂症患者中,TC 水平女性均高于男性,且中、老年组均进入高危范围;TG水平男性、女性均进入增高范围,特别是青年组女性的异常增高;LDL 水平男性只有老年组进入临界范围,而女性三组均进入临界范围,老年组呈增高状态,与三组不同性别TC、TG 水平趋势相一致。研究提示:女性在各个年龄段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在增加。或许是由于抽样误差的缘故,但就现有样本的分析结果,应引起女性在预防CHD、As 方面的足够重视[4]。

参考文献

[1] 巫向前. 临床检验结果评价[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

214-219.

[2] 赵水平. 血脂与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干预新动向[J] .中国动脉硬

化杂志, 2009, 17 (3) : 169-171.

[3] 刘剑峰, 朱平, 李小鹰, 等. 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血清总胆固醇

水平与冠心病死亡的11 年随访研究[J] .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 10 (4) : 266-269.

[4] 陆宗良. 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控制[J] . 中华心血管

病杂志, 2001, 29 (5) : 315-317.

高脂血症治疗指南85014

高脂血症治疗指南 引言 心血管疾病在我国居于死亡原因的第一或第二位,其中冠心病的发病与死亡率在某些地区正在上升。已有的证据说明冠心病的发病中有若干危险因素起重要作用,包括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吸烟和糖尿病。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也是重要的危险因素。在以上各因素中高胆固醇血症最被重视,其临床意义已经反复证实,随血胆固醇的长期增高,冠心病事件的发生率增加,长期控制血胆固醇于合适的水平,可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而降低血胆固醇可以减轻动脉粥样斑块,减少冠心病事件。近年来,对高甘油三酯血症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意义的认识正在加深。因此,在广大人群中进行高脂血症的防治成为动脉粥样硬化防治的重要环节。合理的饮食与生活调节对防治高脂血症极为重要,大多数人可以经过此法降低血脂。近来新发展的调脂药物已能部分地控制饮食治疗所不能控制的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作为危险因素 一、总胆固醇(TC) 高胆固醇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间的关系由以下研究证实:(1)动物实验;(2)人体动脉粥样斑块的组织病理学与化学研究;(3)临床上动脉粥样硬化病人的血脂检查;(4)遗传性高脂血症易早发冠心病;(5)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发现;(6)干预性预防治疗试验的结果。血清TC在4.5mmol/L(173mg/d1)以下冠心病较少,冠心病人血清TC多数在5.0—6.5mmol/L(192—250mg/d1),血清TC水平越高,冠心病发病越多越早,血清胆固醇每降低1%,冠心病的危险性可减少2%。 二、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在血中主要以LDL的形式存在,目前公认LDL属于致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其血中水平越高,动脉粥佯硬化的危险性越大。 高密度脂蛋白(HDL):HDL具有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因此,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增加。 其证据来自:(1)流行病学研究结果;(2)家族性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者易患冠心病;(3)干预性试验中升高血高密度脂蛋白可使动脉粥样硬化减退,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0.9mmol/L(35mg/dl)属于过低,流行病学资料发现血清HDL-C每增高0.4mmol/L(15mg/d1),则冠心病危险性降低2—3%。 三、甘油三酯(TG) 饮食中脂肪以TG存在,吸收后以乳糜微粒循环于血中餐后大约12小时后从血中消除,血TG恢复至原有水平,TG以极低密度脂蛋白循环于血中,极低密度脂蛋白如转变为小而致密的低密度脂蛋白则致动脉粥样硬化能力增高,血TG>2mmol/L(176mg/d1)并伴有LDL-C高或HDL-C低则冠心病危险性增加。 四、其他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研究已证实除血脂异常外,高血压,吸烟和糖尿病也属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年龄大,男性,女性绝经期后,冠心病家族史属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危险因素越多,发病的可能性越大。 1.年龄:随年龄增加,冠心病的发病增加。 2.性别:男性发病率比女性高,在中年时约高3—4倍绝经期后妇女发病增高,但男女之比仍在1倍左右。 3.高血压:无论收缩压或舒张压长期增高,均使冠心病危险性增加。 4.吸烟:其危险程度与吸烟量相关,吸烟者的危险性比不吸烟者可高l倍。 5.糖尿病与糖耐量减低:男性的冠心病危险性增性高2倍,女性约高3—4倍,不论胰岛素依赖与否,危险同样加。 6.冠心病家属史:直系亲属中有冠心病史,尤其有早发冠心病(指男性在55岁前,女性在65岁前发病)者,冠心病危险性增加。 其他有关危险因素尚有肥胖,活动少的生活方式等,血中纤维蛋白原增高,血胰岛素抵抗、血中脂蛋白(a),增高或高半胀氨酸血症等作为冠心病危险因素的重要性正在研究中。

高血脂症保健知识

主要降低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的药物 1、他汀类:这是近年来备受推崇的药物,主要包括辛伐他汀、阿伐他汀、洛伐他汀等。 2、胆汁酸结合树脂:主要包括考来烯胺可考来替泊。 3、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抑制药:甲亚油酰胺。 主要降低甘油三酯和极低密度脂蛋白的药物 1、贝特类:对于甘油三酯升高的患者,主要应用此类药物,包括吉非贝齐、非诺贝特、苯扎贝特等。 2、烟酸类:主要包括烟酸和阿西莫司。 降低脂蛋白的药物 主要有烟酸、烟酸戊四醇酯、阿西莫司、新霉素及多沙唑嗪等。 副作用 他汀类药 是目前常用的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的首选药物,治疗单纯性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增高者,也用于以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增高为主,且伴有血清三酰甘油水平轻度增高者。这类药物主要包括洛伐他汀(美降之)、辛伐他汀(舒降之)、普伐他汀(普拉固)、氟伐他汀(来适可)、阿托伐他汀(立普妥)和西立伐他汀(拜斯亭)等。如长期服用可有腹胀、腹泻、便秘、头痛、失眠、皮疹、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见于面部、胸部、肢端有弥漫性瘀斑、伴血小板计数减少)。此外,还有精神抑郁、感觉异常、多发生于面部、头皮、舌头和四肢,表现为麻木感、烧灼感、皮肤过敏或疼痛。并可引起脱皮、血清转氨酶升高。最严重的不良反应为横纹肌溶解,表现为肌无力、肌痛、无尿、血清肌酸激酶水平升高等,发生率约为1‰。若及时被发现立即停药,肌病还是可以逆转的,并且不会造成肾功能衰竭。 他汀类药如与环孢素、红霉素、克拉霉素、奈法唑酮、抗真菌药、蛋白酶抑制剂、贝特类药、烟酸类药等联合使用时,肌肉溶解的情况可能会加剧,所以,应加以注意。另外,上述他汀类药物,虽然有服用剂量仅为微克的西立伐他汀,但若与贝特类调脂药合用后会造成横纹肌溶解而导致死亡的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因此,目前世界上某些国家及我国均已相继停止使用,此外,上述他汀类药物对有严重肝功能损害者或对本品有过敏史者禁用。孕妇,哺乳期、育龄期妇女慎用。

高血脂症诊断标准

高血脂症诊断标准 目前,国内一般以成年人空腹血清总胆固醇超过 5.72毫摩尔/升,甘油三酯超过1.70毫摩尔/升,诊断为高脂血症。将总胆固醇在5.2~5.7毫摩尔/升者称为边缘性升高。 根据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测定结果,通常将高脂血症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高胆固醇血症: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增高,超过5.72毫摩尔/升,而甘油三酯含量正常,即甘油三酯<1.70毫摩尔/升。 (2)高甘油三酯血症: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增高,超过1.70毫摩尔/升,而总胆固醇含量正常,即总胆固醇<5.72毫摩尔/升。 (3)混合型高脂血症: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均增高,即总胆固醇超过572毫摩尔/升,甘油三酯超过1.70毫摩尔/升。 (4)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胆固醇)含量降低,<9.0毫摩尔/升。 高血脂症的治疗 中药 2.决明子海带汤:草决明20g、海带30g。水煎滤药除渣,吃海带饮汤,每日1次,一月为一疗程,一般服用1~3疗程,此方有祛脂降压作用,适用于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或肥胖病人食用。 3.泽泻:泽泻汤加味治疗法采用泽泻汤中配合补脾、活血、润肠类中药对治疗高血脂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4.三七:研究表面三七叶苷对食物性高血脂症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6.柴胡:可有效降低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脂水平。 7.首乌片:每次口服5片,一日3次,连服2~4个月。本药的降脂作用,主要机理是滋补肝肾,调整人体阴阳平衡。有关实验研究表明,首乌含大黄根酸,能促进肠道运动,阻止或减少脂类在肠道吸收,因而血脂下降。 8.红花:其有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压剂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作用。 药物 利压肽 主要成分:由菊花、槐米、槐花、菊苣、紫苏、蒲公英、酸枣仁、橘皮、覆盆子、藿香、茯苓、砂仁、青果、桃仁等多种中药制剂而成; 主要功效:对血压血脂有双向调节功效,可以改善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维脂康胶囊:

中医治疗高血脂症

中医治疗高血脂症 关键词高血脂;痰湿;痰瘀 高血脂目前发病率逐渐上升,鉴于高血脂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及糖尿病等疾病发病的促进因素而西药降脂药物又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我总结了毒副作用较小且安全的中医辨证治疗高血脂症。中医认为本病是因痰湿,湿浊及痰瘀所致,主要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运用以下方法可以获得疗效。 1益气健脾祛痰降脂法 用于原发性高血脂症,其发病机理为先天脾胃虚弱,脾胃运化输布水液功能失调,以致痰湿内生,血脉瘀阻而生病,运用本法,儿科振奋脾胃,苏童脉络,达到降脂目的,常用药物为:党参、白术、茯苓、黄芪、赤芍、当归、丹参、山楂(生)、桃仁、红花,痰湿重者加陈皮、法夏、泽泻、郁金,瘀阻甚者加蒲黄、三七等,胸闷冒险者加全瓜蒌、延胡索等。 2化痰活血降脂法 主要用于治疗继发性高血脂症患者,为过食肥甘厚味,滋生痰湿而发病,患者形体多见肥胖,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舌苔厚腻,故拟本法,常用药物为苍术、白术、半夏、茯苓、郁金、茨仁南星、丹参、山楂、蒲皇、绛兰、川穹、桃仁、红花等,气虚加党参、黄芪,肝肾不足加何首乌、黄精,血虚加当归、赤芍。 3滋肝补肾降脂法 一些原发性高脂血症形体消瘦者,其发病多为素体肝肾阴虚所致,故拟滋肝补肾降脂法治疗,常用药物为何首乌、黄精、桑寄生、地黄、枸杞子、山庾、草决明、泽泻等。若兼肝阳上元者,加珍珠母或鳖甲,龟甲。 4滋肝补肾祛瘀清痰利湿降脂法 部分病人本属肝肾阴虚体质却偏喜肥甘厚味,嗜酒造成湿痰内生,症见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心烦失眠,口干口苦,舌苔厚腻而黄,舌有瘀点、瘀斑,常用药物为首乌、枸杞、冬虫夏草、桑寄生、山楂、草决明、丹参、姜黄、茵陈、泽泻、黄柏、黄连、大黄、石菖蒲等。 5清肝利湿降脂法 有些患者既嗜食辛辣香燥,肥干厚味,又嗜酒终致肝失疏泄,湿热内蕴而生病,其不仅血脂高,常伴有脂肪肝,症见形体肥胖,口干口苦,肋脘胀满或疼痛,头晕心烦,

高脂血症怎么治疗

高脂血症怎么治疗 文章目录*一、高脂血症怎么治疗1. 高脂血症怎么治疗2. 高脂血症产生原因3. 高脂血症的表现*二、治疗高脂血症的偏方*三、高脂血症的注意事项 高脂血症怎么治疗 1、高脂血症怎么治疗高脂血症治疗的目的旨在通过降低血脂水平,以进一步降低冠心病的患病率以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原发性高脂血症的治疗措施主要有调整生活方式与饮食结构、降脂药物治疗、血浆净化治疗、外科治疗和基因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案则应根据患者的血浆 LDL-胆固醇水平和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情况而决定。而且,降脂治疗的目标亦取决于患者的冠心病危险因素见表8。一般而言,危险因素越多,则对其降脂的要求就越高(即目标血脂水平越低)。 对于已有冠心病的高脂血症患者,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使其血脂降到较为安全的水平。这是因为降脂治疗在降低冠心病患者血浆胆固醇水平的同时,还可降低其心脏病的发生率,并可减 少由此所致的病死率。继发型高脂血症的治疗主要是积极治疗原发病,并可适当地结合饮食控制和降脂药物治疗。通过改变生活方式(低脂饮食、运动锻炼、戒烟、行为矫正等),可使血清总胆固醇和LDL-胆固醇水平分别降低。

2、高脂血症产生原因高胆固醇:饮食中饱和动物脂肪摄入过多、肝硬化、控制不好的糖尿病、甲低、肾病及遗传性高胆固醇症。高甘油三酯:过量热量摄入、酗酒、未控制好的严重糖尿病、肾病,某些药物如雌激素等以及遗传性高甘油三酯症。根据病因在临床上可将高血脂分类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后者由其它疾病引起,发病率较低。原发性高血脂可能与有关基因、脂蛋白及其受体或酶类异常有关。 3、高脂血症的表现一般高血脂的症状多表现为:头晕、神疲乏力、失眠健忘、肢体麻木、胸闷、心悸等,还会与其他疾病的临床症状相混淆,有的患者血脂高但无症状,常常是在体检化验 血液时发现高脂血症。另外,高脂血症常常伴随着体重超重与肥胖。高血脂较重时会出现头晕目眩、头痛、胸闷、气短、心慌、胸痛、乏力、口角歪斜、不能说话、肢体麻木等症状,最终会导致冠心病、脑中风等严重疾病,并出现相应表现。少数高血脂还可出现角膜弓和脂血症眼底改变。 治疗高脂血症的偏方1、冬青子1500克,蜂蜜适量。将冬青子加水煎熬2次,每次1小时,去渣,合并两次药液浓缩成膏状, 烤干碾碎,加入适量蜂蜜混匀,贮瓶备用。同时,每日服用量相当于生药冬青子50克,分 3次空腹服,l个月为1疗程。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16--高血脂的预防与保健(二)

高血脂的预防与保健 主讲人:逸云斋主 一、教学目的 通过讲解让人们了解血脂异常的流行趋势、危害和预防什么是理高血脂、高脂血症有哪些临床表现、高脂血症的危害、高脂血症的治疗等知识。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什么什么是理高血脂 2、高脂血症有哪些临床表现 3、高脂血症的治疗 三、教学过程 、八、- 前言 高脂血症也成为血脂异常,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血液内 胆固醇和/或甘油三酯及其相关脂蛋白的升高(和/或高密 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降低)。 与高血压、糖尿病及吸烟等一起,血脂异常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冠心病、脑卒中等)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引起高脂血症的原因很多,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

素:①遗传因素;②饮食因素;③内分泌或代谢因素。高脂血症通常不引起任何的症状,冠心病或脑卒中往往是高脂血症患者最早的异常表现。 因此,对易感人群定期检查,及早进行高脂血症防治是非常重要的。控制饮食、运动及体力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高脂血症患者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极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以及甘油三酯水平明显下降,并可以有效地提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因此,对于大多数高脂血症患者来说,采取适当的饮食措施、结合长期规则的体育锻炼和维持理想的体重,是高脂血症的防治基础以及动脉粥样硬化防治的重要环节。 血脂异常的流行趋势、危害和预防 ⑴中老年人健康的第一大杀手:胆固醇高者,得冠心的占 31.3%。年龄在45?60岁,胆固醇高比胆固醇正常的人,心脑血管发病率要高出 4 倍半。 ⑵、国家卫生部公布,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患病率为 18.6%,约为 1.6 亿人;高血压患病率为 18.8%,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 2.6%,约为 2000 万人;中国大城市成人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高达 30%和12.3%;儿童肥胖率更是已经高达 8.1%。而且上述危险因素往往在许多人中合并存在。 自上世纪 80 年代开始,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吃风大长,一年

高血脂症诊断标准

高血脂症诊断标准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高血脂症诊断标准 目前,国内一般以成年人空腹血清总胆固醇超过毫摩尔/升,甘油三酯超过1.70毫摩尔/升,诊断为高脂血症。将总胆固醇在5.2~5.7毫摩尔/升者称为边缘性升高。 根据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测定结果,通常将高脂血症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高胆固醇血症: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增高,超过毫摩尔/升,而甘油三酯含量正常,即甘油三酯<毫摩尔/升。 (2)高甘油三酯血症: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增高,超过毫摩尔/升,而总胆固醇含量正常,即总胆固醇<毫摩尔/升。 (3)混合型高脂血症: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均增高,即总胆固醇超过572毫摩尔/升,甘油三酯超过1.70毫摩尔/升。 (4)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胆固醇)含量降低,<毫摩尔/升。 高血脂症的治疗 中药 2.:草决明20g、海带30g。水煎滤药除渣,吃海带饮汤,每日1次,一月为一疗程,一般服用1~3疗程,此方有祛脂降压作用,适用于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或肥胖病人食用。 3.泽泻:泽泻汤加味治疗法采用泽泻汤中配合补脾、活血、润肠类中药对治疗高血脂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4.三七:研究表面三七叶苷对食物性高血脂症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6.柴胡:可有效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脂水平。 7.首乌片:每次口服5片,一日3次,连服2~4个月。本药的降脂作用,主要机理是滋补肝肾,调整人体阴阳平衡。有关实验研究表明,首乌含大黄根酸,能促进运动,阻止或减少脂类在肠道吸收,因而血脂下降。 8.红花:其有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压剂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的作用。 药物 利压肽 主要成分:由菊花、槐米、槐花、菊苣、紫苏、蒲公英、酸枣仁、橘皮、覆盆子、藿香、茯苓、砂仁、青果、桃仁等多种中药制剂而成; 主要功效:对血压血脂有双向调节功效,可以改善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维脂康胶囊: 主要成分:三七、大蒜粉、、陈皮、、陈皮、槐花 主要功效:行气,活血,降浊。适用于气质痰浊性高脂血症。从源头上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等。 三七花 主要成分:三七皂苷、多糖类、类、三七素等。 主要功效:三七花性凉味甘,清热、解毒、凉血、、调脂、免疫调节、活血通脉、养生抗衰、消炎镇痛作用的人参二醇型三七皂甙、黄酮、多糖等有效成份;具有显着的平肝、祛痰、平喘、镇痛安眠、扩冠、抗过敏、促进及DNA、RNA合成,排毒养颜,主要包括:

高脂血症的诊断标准

高脂血症: 诊断标准参照《实用内科学》1998 年第10 版,确定高血脂症界限: 空腹血清胆固醇( TC) > 6. 2mmol/ L ; 甘油三脂(TG) > 2. 28mmol/ L ;高密度酯蛋白(HDL - C) < 0. 09mmol/ L。其诊断标准为: 近期2 次(相隔2 周以上) 空腹血清总胆固醇( Tc) ≥6145 mmol/ L , 甘油三酯( TG) ≥1153 mmol/ L 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2ch) 男性≤1104 mmol/ L , 女性≤1117 mmol/ L 。 高脂血症诊断标准: 1997年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血脂异常防治对策专题组“血脂异常 防治建议”确定了血脂升高标准,同时也将血清HDL-C降低作为高脂血症诊断标准之一。 静脉血液检查符合以下一项条件即可诊断高脂血症: 1.血清LDL-C L(140mg/dl)以上; 2.血清HDL-C L(35mg/dl)以下; 3.血清TG L(150mg/dl)以上; 4.血清TC L(220mg/dl)以上; 正确的血脂检测,应在隔夜禁食12-14小时后,抽取静脉血液进行测定。以下人员属于高危人群,需要定期检查血脂: 1.已有冠心病、脑血管病或周围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病 者; 2.高血压病、糖尿病、肥胖、吸烟者;

3.有冠心病或动脉粥样硬化病家族史者,尤其是直系亲 属中有早发病或早病死者; 4.有黄瘤或黄疣者; 5.有家族性高脂血症者; 6.40岁以上男性以及绝经期后女性也应该接受血脂检 查。 高脂血症的诊断标准简介如下: ⑴英国心脏病学会标准: 1)胆固醇浓度>毫摩尔/升(250毫克/分升),需要饮食控制; 2)胆固醇浓度>毫摩尔/升(300毫克/分升),应考虑饮食/药物治疗; 3)治疗目的:降低胆固醇至<毫摩尔/升(200毫克/分升)。 ⑵⑵英国高脂血症学会建议: 1)一般人群最佳胆固醇浓度为<毫摩尔/升(200毫克/分升)。 2)胆固醇为~毫摩尔/升(200~250毫克/分升)的人应接受一般饮食咨询和危险因素建议; 3)胆固醇浓度>毫摩尔/升(250毫克/分升)的人饮食或饮食加药物治疗,除非其HDL胆固醇浓度>毫摩尔/升(77毫克/分升); 4)胆固醇低于毫摩尔/升(200毫克/分升)时,很少需要药物治疗。固醇在~毫摩尔/升(250~300毫克/分升)时,少数病人需要药物治疗。胆固醇超过毫摩尔/升(300毫克/分升)时,大多数病人需要药的治疗。 ⑶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学会现行政策(见表3)

高血脂的用药

首先我们来了解高血脂用药有哪些种类,治疗高血脂的药物品种繁多,目前将调脂药分为他汀类、贝特类以及中药类。 1.他汀类常用药有:辛伐他汀(舒降之、普伐他汀、洛伐他汀等,常见的药品名 有立普妥、舒降之、来适可、普拉固、辛可、京必舒新、清芝灵片、脉舒胶囊等。 2.贝特类常用药有:非诺贝特、吉非罗齐等,常见的药品名有力平之、利必非等。 3.中药类以及其它类常用药有:红花注射液、松龄血脉康胶囊、茶色素胶囊、脂 脉康胶囊、心脉通片、心血宁片、丹田降脂丸、血脂康胶囊等。 了解了高血脂用药类别及药品名后必须要知道的就是高血脂用药的注意事项了。 高血脂用药注意事项一:防治结合,非药物应用相结合。 高血脂用药注意事项二:据高血脂种类不同而辨型,如服用长效调脂药,宜每晚服用一次,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用药。 高血脂用药注意事项三:用药后至少每3-6个月或按医生嘱咐去医院复查,根据血脂、肝肾功能等随时调整用药剂量并监测副作用。 高血脂用药注意事项四:要了解什么情况下禁忌使用何种降脂药,肾功能障碍患者禁忌使用苯扎贝特(优降脂)、非诺贝特等贝特类降脂药,丙丁酚(普罗布考)有可能诱发心律失常,严重心律失常者忌用。他汀类降脂药忌与贝特类降脂药同时使用,丙丁脂降脂药不得与特非那定(得敏功)、阿司咪唑(息斯敏)同时使用,树脂类降脂药不得与降糖药阿卡波糖或降脂药氟法他汀同时使用,否则可影响前二种药物吸收。必须同时使用时,在医生指导下,延长两类药用药间隔。 以上就是对高血脂用药的简述,总之在高血脂用药的时候一定要遵医嘱,希望能早日恢复健康。 目前能有效降低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药物,俗称他汀类药物。应用他汀类药物能降低冠心病事件发生的相对危险性达30%~35%,除了能显著降低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作用以外,还能轻度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并降低甘油三脂。现在市场上出售的他汀类药物除血脂康(洛伐他汀)外,大多是进口产品如普拉固(普伐他汀)、舒降之(辛伐他汀)、来适可(氟伐他汀)、力必妥(阿托伐他汀)。它们的调脂作用主要通过减少胆固醇合成、增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受体使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此外,近年来发现他汀类药物还具有调脂作用以外的心血管保护作用,尤其对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心肌梗塞、不稳定型心绞痛等)有良好作用,其机制与稳定斑块、减少炎症细胞聚集、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防止平滑肌细胞增生和内移、抗血小板聚集、降低纤维蛋白等有关。 当然不是所有血脂升高的病人都必须立即服药治疗,也不是把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得越低越好,对血脂轻度增高的人,建议先采取非药物治疗,从严格控制饮食(高糖、高脂、高胆固醇食品)、减肥、增加运动、控制血压、血糖、戒烟酒着手,若3个月后无效,则应考虑药物治疗。 如何选择他汀类药物和剂量,目前国内外学者强调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如对于冠心病、心肌梗塞和糖尿病的患者应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至100毫克/分升以下;对于无冠心病但具有二个以上危险因子(家族史、高血压、肥胖、严重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等)的患者应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至120毫克/分升

高血脂知识讲座

2016年卷内文件目录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活动记录表 负责人(签字):填表时间:2016年1月20日

通知 永丰村村民: 欣山镇卫生院和永丰村卫生所联合定于1月20日上午9时在村委会举办一期高脂血症知识讲座,内容包括:一、什么是高脂血症?二、高脂血症的主要危害? 三、如何防治高脂血症? 四、高脂血症如何进行合理的饮食治疗?请有关人员准时参加。 特此通知 欣山镇卫生院 二0一六年一月十八日

高血脂症知识讲座参加人员签名表

高脂血症知识讲座方案 培训时间:1月20日上午9时 培训地点:永丰村 参加人员:广大村民 培训内容:一、什么是高脂血症?二、高脂血症的主要危害? 三、如何防治高脂血症? 四、脂血症如何进行合 理的饮食治疗? 授课人;刘铭华 目的:通过讲座,使居民更加了解高血脂病的症状及保健常识,对疾病有更高的防控意识。

高脂血症养生知识讲座 一、什么是高脂血症? 人的血液中,血浆内所含的脂类称为血脂,包括胆固醇、胆固醇脂、甘油三脂、磷脂和未脂化的脂酸等数种。当胆固醇、甘油三脂等均超过正常值时,则统称为高脂血症。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发病因素。常因侵犯重要器官而引起严重的后果,如冠心病、糖尿病、脑血管意外、顽固性高血压及肾病综合症、胰腺炎、结石症、脂肪肝等。动脉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与血脂过高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高脂血症的主要危害? 高脂血症可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灶状脱落,导致血管壁通透性升高,血浆脂蛋白得以进入并沉积于血管壁内膜,其后引起巨噬细胞的清除反应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并形成斑块,而导致动脉硬化,肾动脉硬化、管腔狭窄,可使肾脏发生缺血、萎缩、间质纤维增生。若血管阻塞则相应区域梗死,梗死灶机化后形成瘢痕。如此可加速冠状动脉硬化的发生,导致冠心病和增加患者发生心肌梗塞的危险性。同样,其他部位的动脉硬化则致相应的疾病,如脑动脉硬化、脑梗塞等。 三、如何防治高脂血症? 1、合理饮食:合理的饮食是治疗高脂血症的基础,任何高脂血症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之前,都应先行饮食治疗,

高脂血症分四大类

高脂血症分四大类 2013年10月11日07:22 《生命时报》 血脂检测已经成为体检的必查项目。血脂报告中的诸多指标该怎么看?这些箭头上上下下,如何才算异常?本期,本版邀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刘建平、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李清带领广大读者,走近高脂血症。 诊断 不能只看化验单 血浆中的脂类统称为血脂,是供应体内能量的物质,主要由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构成。胆固醇又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 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血脂异常(俗称高脂血症)的患病率越来越高。通常,血脂检查的化验单上列有4个指标: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TG)。它们主要用于诊断以下4种高脂血症。 高胆固醇血症:总胆固醇含量增高,超过5.72毫摩尔/升,而甘油三酯含量正常,即<1.70毫摩尔/升。 高甘油三酯血症:甘油三酯含量增高,超过1.70毫摩尔/升,而总胆固醇含量正常,<5.72毫摩尔/升。 混合型高脂血症: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均增高,即总胆固醇超过5.72毫摩尔/升,甘油三酯超过1.70毫摩尔/升。

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胆固醇)含量降低,<1.0毫摩尔/升。 诱发高脂血症的原因多种多样。第一,基因决定,尤其是原发性的高脂血症。第二,其他疾病继发的,如肥胖、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低、肾病综合征以及使用特定药物等,都可能诱发高脂血症。第三,吸烟、过多食用高糖高脂食物,都可能导致胆固醇或甘油三酯升高。 需要提醒的是,有些人看到化验单中上上下下的“箭头”,就以为是高脂血症,然后大量用药,还有人觉得只要不出现箭头,就是正常。这些都是误区。 已有冠心病或糖尿病,或已经发生过心肌梗死、脑卒中者,被视为控制血脂的高危人群。其血脂治疗值和目标值更严格,不能仅靠化验单显示的正常值来判断。40岁以上男性、绝经女性、肥胖、有黄色瘤、有血脂异常及心脑血管病家族史者,也属于“防控重点人群”,其诊断标准也应更严。 因此,每个人情况不同,诊断高脂血症的标准也不一样。患者应该在心内科、内分泌等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风险分层,即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和极高危患者。所谓“极高危”,是指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心病或脑卒中伴有糖尿病者;高危患者是指冠心病,和其他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如脑卒中、外周血管疾病等。

(整理)高血脂的用药

? ?首先我们来了解高血脂用药有哪些种类,治疗高血脂的药物品种繁多,目前将调脂药分为他汀类、贝特类以及中药类。 1.他汀类常用药有:辛伐他汀(舒降之、普伐他汀、洛伐他汀等,常见的药品名 有立普妥、舒降之、来适可、普拉固、辛可、京必舒新、清芝灵片、脉舒胶囊等。 2.贝特类常用药有:非诺贝特、吉非罗齐等,常见的药品名有力平之、利必非等。 3.中药类以及其它类常用药有:红花注射液、松龄血脉康胶囊、茶色素胶囊、脂 脉康胶囊、心脉通片、心血宁片、丹田降脂丸、血脂康胶囊等。 了解了高血脂用药类别及药品名后必须要知道的就是高血脂用药的注意事项了。 高血脂用药注意事项一:防治结合,非药物应用相结合。 高血脂用药注意事项二:据高血脂种类不同而辨型,如服用长效调脂药,宜每晚服用一次,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用药。 高血脂用药注意事项三:用药后至少每3-6个月或按医生嘱咐去医院复查,根据血脂、肝肾功能等随时调整用药剂量并监测副作用。 高血脂用药注意事项四:要了解什么情况下禁忌使用何种降脂药,肾功能障碍患者禁忌使用苯扎贝特(优降脂)、非诺贝特等贝特类降脂药,丙丁酚(普罗布考)有可能诱发心律失常,严重心律失常者忌用。他汀类降脂药忌与贝特类降脂药同时使用,丙丁脂降脂药不得与特非那定(得敏功)、阿司咪唑(息斯敏)同时使用,树脂类降脂药不得与降糖药阿卡波糖或降脂药氟法他汀同时使用,否则可影响前二种药物吸收。必须同时使用时,在医生指导下,延长两类药用药间隔。 以上就是对高血脂用药的简述,总之在高血脂用药的时候一定要遵医嘱,希望能早日恢复健康。

目前能有效降低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药物,俗称他汀类药物。应用他汀类药物能降低冠心病事件发生的相对危险性达30%~35%,除了能显著降低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作用以外,还能轻度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并降低甘油三脂。现在市场上出售的他汀类药物除血脂康(洛伐他汀)外,大多是进口产品如普拉固(普伐他汀)、舒降之(辛伐他汀)、来适可(氟伐他汀)、力必妥(阿托伐他汀)。它们的调脂作用主要通过减少胆固醇合成、增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受体使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此外,近年来发现他汀类药物还具有调脂作用以外的心血管保护作用,尤其对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心肌梗塞、不稳定型心绞痛等)有良好作用,其机制与稳定斑块、减少炎症细胞聚集、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防止平滑肌细胞增生和内移、抗血小板聚集、降低纤维蛋白等有关。 当然不是所有血脂升高的病人都必须立即服药治疗,也不是把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得越低越好,对血脂轻度增高的人,建议先采取非药物治疗,从严格控制饮食(高糖、高脂、高胆固醇食品)、减肥、增加运动、控制血压、血糖、戒烟酒着手,若3个月后无效,则应考虑药物治疗。 如何选择他汀类药物和剂量,目前国内外学者强调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如对于冠心病、心肌梗塞和糖尿病的患者应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至100毫克/分升以下;对于无冠心病但具有二个以上危险因子(家族史、高血压、肥胖、严重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等)的患者应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至120毫克/分升以下;少于一个危险因子的患者则应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至140毫克/分升以下,临床称作为血脂治疗的达标。前不久发生在美国的“拜斯亭事件”给人们造成的印象似乎他汀类药物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其实不然。10多年来,国外几十个大型临床研究和几千万例多年服用他汀类药物病人的经验提示,这类药还是相当安全的,当然剂量过大或联合应用吉非罗齐或红霉素、头孢菌素、酮康唑等药物,有可能增加肝脏损害,甚至导致肌病产生(表现为肌无力、肌痛、上感症状或肌酶增高超过正常10倍),此时应停药随访,否则可能发生横纹肌溶解。他汀类药物治疗达到调脂目标后必须继续服药,否则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仍会升高。此外,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或心脏介入治疗前应用他汀类药物来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是有益的。 近年来,由于甘油三脂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所产生的心血管意外事件发生率的增高也受到了学者们的重视。不少临床研究发现当甘油三脂显著增高同时存在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时,更容易发生冠心病事件。因此有人提出将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作为另一种观察指标,高危人群目标值应低于5,极高危人群应低于4。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但具有将血管壁的胆固醇逆向转移到肝脏,而且对稳定斑块、保护内皮抗氧化、抗血凝等方面都有良好作用。他汀类药物虽然有轻度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降低甘油三脂作用,但不如贝特类药物有效。目前国内常用的贝特类药物有非诺贝特、力平脂(微粒化非诺贝特)、诺衡(吉非罗齐)等。大剂量贝特类药物也有过产生肌病的报道,这次拜斯亭事件中有部分就是联合应用吉非罗齐后发生横纹肌溶解症。因此对于轻度甘油三脂增高患者仍建议前述的非药物治疗。当甘油三脂大于500毫克/分升并伴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小于40毫克/分升,应首选贝特类药物,因为大规模临床研究和应用结果都提示了贝特类的安全性。如果有显著的甘油三脂升高并合并高胆固醇和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时仍可谨慎的联合应用小剂量他汀类药物,并及时随访肝功能、肌病的症状和肌酶值。 其他类型调脂药物如烟酸、树脂等由于本身的疗效和副作用使得它们的应用受到限制,必要时可作为调脂治疗的辅助手段。必须指出目前市场上关于降脂药物和保健品的介绍甚多,但都缺乏大规模科学严谨的临证医学的依据,因此在选择时应谨慎。 【作者简介】 郑安琳,男,1968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现任上海华东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上海医科大学内科教授,上海市康复医学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对诊治由性格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引起的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的疾病和妇女经前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有丰富的经验。

详解高脂血症的治疗方法(太全面了!)

详解高脂血症的治疗方法 高脂血症系人体脂质代谢失调所致,是指当血脂浓度超过“参考值”高限时的病理状态,没有任何临床症状,常以心脑及外周血管动脉硬化性疾病为结局,后果严重,常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在临床上,主要包括高胆固醇血症(TC)、高甘油三脂血症(TG)、混合型高脂血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HDL-C)四种类型。因此,纠正脂质代谢紊乱,对改善冠心病、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的症状,降低脑血管意外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常见的高脂血症临床类型有 (1)高胆固醇血症: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增高,超过5.72mmol/L,而甘油三酯含量正常,即甘油三酯<1.70mmol/L。 (2)高甘油三脂血症: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增高,超过1.70mmol/L,而总胆固醇含量正常,既总胆固醇<5.72mmol/L。 (3)混合型高脂血症:血清中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均增高,即总胆固醇超过5.72mmol/L,甘油三酯超过1.70mmol/L。 (4):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血清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降低<0.9mmol/L。 高血脂是指血中胆固醇(TC)和/或甘油三酯(TG)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过低,现代医学称之为血脂异常。 如何防治高脂血症?

在现代医疗条件下,高脂血症是可以防治的,其对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合理饮食:合理的饮食是治疗高脂血症的基础,任何高脂血症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之前,都应先行饮食治疗,只有在饮食治疗无效或病人不能耐受(常需半年至一年)时方才使用药物治疗,因为饮食治疗是最合乎生理的和有效的措施。不论何种降脂药物,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副作用,而且,即使在用药物治疗时,也不应放松合理的饮食措施。 2、适量的体育运动:运动锻炼可增加消耗、改善脂质代谢,防止体脂和血脂增多。运动可使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的血脂含量完全降至正常水平。不仅如此,运动还能提高人体血液中一种对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HDL)的含量,改善心脏功能,增加心脏的侧支循环,从而也起到防治冠心病的良好作用。健康情况良好,又无冠心病的高脂血症患者,应该进行经常性运动,如长跑、骑自行车、游泳、打球、爬山等。但对已合并有冠心病以及有严重的高血压和糖尿病等疾病者则不宜进行剧烈的运动。这类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根据病情进行适当的医疗体操、太极拳、气功等锻炼。 3、适当的理疗:在实行上述方法效果不好时,应辅以其它的物理治疗,如矿泉浴、肝区电磁疗法等。肝区电磁疗法可以调节肝脏代谢紊乱,从而纠正高脂血症。 4、药物治疗:对顽固而严重的高脂血症,可适当给予药物治疗,目前还没有很合乎生理要求的降脂药物。多数降脂仅有短时疗效,而长期用则出现明显副作用。所以,药物治疗应被看作是治疗冠心病高危者

高血脂考试试卷及答案

高血脂药品销售知识考试试卷 姓名:门市:总分: 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高血脂概念?(5分) 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使血浆一种或多种脂质高于正常称为高血脂症。高血脂症是一种全 身性疾病,指血中胆固醇(TC)和/或甘油三酯(TG)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过低,现代医学称之为血脂异常。 2.哪些人易得高血脂症?(5分) (1)有高血脂家族史者;(2)体型肥胖者;(3)中老年人;(4)长期高糖饮食者;(5) 绝经后妇女;(6)长期吸烟、酗酒者;(7)肝肾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者。 二、填空题(每空1.5分,共26分) 1.高血脂症根据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测定结果,高脂血症 分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 2.“他汀类”降脂药不能与烟酸类、贝特类降脂药联合食用。 3.一般高血脂会有很多临床表现,列举三种:头晕、神疲乏力、失眠健忘、肢体麻木、 胸闷、心悸等 4.血脂主要是指血清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磷脂质。无论是胆固醇含量增高,还是甘 油三酯的含量增高,或是两者皆增高,统称为高脂血症。 5.烟酸有降低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作用,烟酸属于维生素B族中的一种,别名维生素B3。 6.高血脂的一线用药有“他汀类”降脂药,“贝特类”降脂药,“烟酸类”降脂药,“树脂类”降脂药,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其他类。 7.“他汀类”降脂药有: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 8.高血脂患者的膳食结构应遵循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糖、高纤维膳食,既 “四低一高”原则。 9.根据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测定结果,高脂血症分为以下

2016 高脂血症指南

重磅发布|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 年修订版) 10 月24 日,《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 年修订版)》正式在京发布。 该部指南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以及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等对2007 年版指南进行修订,并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及《中国循环杂志》同时刊登。 那么指南更新了哪些内容呢?让我们梳理重点,带你先睹为快。1概览 血脂异常疾病负担: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总体患病率高达 40.40%,较2002 年呈大幅度上升。人群血清胆固醇水平的升高将导致2010 年~2030 年期间我国心血管病事件约增加 920 万。 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或TC 升高为特点的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重要的危险因素;降低LDL-C 水平,可显著减少ASCVD 的发病及死亡危险。

依据ASCVD 发病危险采取不同强度干预措施是血脂异常防治的核心策略。总体心血管危险评估是血脂异常治疗决策的基础;总体心血管危险评估应按推荐的流程进行;对年龄低于55 岁人群应关注心血管病余生危险。定期检查血脂是血脂异常防治和心血管病防治的重要措施。 笔者小结: 降LDL-C 是防控重点,年龄低于55 岁应关注心血管余生危险,定期检查血脂。 2危险分层、干预靶点和治疗目标值 血脂异常通常指血清中胆固醇和(或)TG 水平升高,俗称高脂血症。实际上血脂异常也泛指包括低HDL-C 血症在内的各种血脂异常。定期检查血脂是血脂异常防治和心血管病防治的重要措施。 危险分层

(1)干预靶点 干预靶点:血脂异常尤其是LDL-C 升高是导致ASCVD 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推荐以LDL-C 为首要干预靶点(I 类推荐,A 级证据)。而非-HDL-C 可作为次要干预靶点(Ⅱa类推荐,B 级证据)。

高脂血症饮食治疗

高脂血症饮食治疗:(1)高胆固醇血症仅有血胆固醇含量增高,而甘油三酯含量正常的患者,饮食治疗的要点是限制食物胆固醇,每天总摄入量少于200mg。病人应忌吃或少吃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动物的脑子、脊髓、内脏、蛋黄(每只鸡蛋蛋黄含250~300mg胆固醇)、贝壳类(如蚌、螺蛳等)和软体类(如鱿鱼、墨鱼、鱼子等)。另一方面病人应该摄食适量的胆固醇含量不太高的营养素,如瘦的猪肉、牛肉、鸭肉、鸡肉、鱼类和奶类。这些食物胆固醇含量并不高,例如,每瓶牛奶仅含30mg,其他几种食物每100克中也仅含胆固醇100mg左右,不必过分忌口,当然也不要吃得太多。其次是限制动物性脂肪,适当增加植物油,计算表明,如烹调不用动物油,则每个患者每月可吃植物油(豆油、玉米油、菜油等)500~750g比较理想。素油虽好,但也不宜吃过多,否则也会带来不利的作用。第三,多吃蔬菜、瓜果,以增加纤维的摄入。第四,多吃些有降胆固醇作用的食物,如大豆及其制品、洋葱、大蒜、金花菜(草头)、香菇、木耳等。这些食物中,有的还同时具有抗凝血作用,对预防血栓形成和冠心病也有好处。 (2)高甘油三酯血症对于仅有血甘油三酯含量增高,而胆固醇含量正常的患者,其饮食治疗的要点与上面不同。关键在于限制进食量,降低体重,达到并维持在标准范围的体重。标准体重可用下列公式计算:男性:身高(厘米)-105(公斤) 女性:身高(厘米)-107.5(公斤) 其次是限制甜食,此类患者对糖类特别敏感,吃糖可使其甘油三酯含量更加增高。因此,白糖、红糖、水果糖、蜜糖以及含糖的食品和药物等应尽量少吃或不吃。第三,禁酒,酒可使这类患者的甘油三

酯含量增高。第四,适当增加蛋白质,尤其是大豆蛋白。第五,适当限制胆固醇,每天低于300mg,允许病人每周吃3个鸡蛋,其他含胆固醇食物也可适当食用,只要总摄入量不高于上述界限即可。第六,适当限制脂肪,尤其是动物脂肪。 (3)混合型高脂血症此型患者血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都增高,饮食治疗的要点是将上面两型结合起来。即适当限制胆固醇和动物脂肪,控制食量以降低体重,忌吃甜食、戒酒,适当增加植物油、豆类及其制品,多吃蔬菜、瓜果和某些有降脂作用的食物。 尿酸由人体的肝脏、骨髓、肌肉等生成,在未经分解的情况下由肾脏、消化器官排出体外。成年男性体内的尿酸总量为7毫摩左右,其中将近一半每天交替排出体外。如果生成量增加,排泄量减少,尿酸在血液中的浓度就会增高(正常人的尿酸在血液中应该低于 200ml/dl),出现高尿酸血症。如果不及时加以控制,便会发展为痛风。 尿酸高会怎样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一项标准,血中尿酸值男性在416微摩/升以上,女性在357微摩/升以上,即可判定为高尿酸血症。血尿酸一旦超出正常值,便会形成尿酸盐。所谓痛风,即是尿酸盐随血液流到达下肢的远端,在关节及其周围以结晶形式沉积,并压迫该处神经,引起发麻,重者剧痛难忍。尿酸盐结晶沉积在肾组织内,可引起肾炎和肾结石。

高脂血症的饮食注意事项

高脂血症的饮食注意事项 1、高脂血症多饮水 高血脂患者血液黏度增高、血流速度减慢,促使血小板在局部沉积,易形成血栓。多饮水有利于冲淡血液,缓解血液黏稠的程度,保持 体内血液循环顺畅。 2、高脂血症多食含钙食物 美国医学专家认为,高血压患者每天坚持食人高钙食物,能有明显的降压效果。含钙的食物有:奶制品、豆制品、花生、红枣、海带、 黑木耳、核桃、鱼等。 3、高脂血症宜多食含钾食物 钾在体内能缓解钠的有害作用,促进钠的排出,可以降压。含钾的食物有:豆类、番茄、乳品、海带、鲜蘑菇及各种绿叶蔬菜,水果有 橘子、苹果、香蕉、梨、菠萝、猕猴桃、核桃、山楂、西瓜等 4、高脂血症多吃富含维生素、无机盐和纤维素的食物 应多吃鲜果和蔬菜,它们含维生素C,无机盐和纤维素较多,能够 降低甘油三酯、促进胆固醇的排泄。可选用降脂食物,如酸牛奶、大蒜、绿茶、山楂、绿豆、洋葱、香菇、蘑菇、平菇、金针菇、木耳、银耳、猴头等食物。近年发现菇类中含有丰富的“香菇素”。学者 们做过实验,当人们吃进动物性脂肪后,血液中的胆固醇都有暂时升 高的现象。同时吃些香菇,发现血液中的胆固醇不但没有升高,反而 略有下降,并且不影响对脂肪的消化。国外学者认为,中国菜肴中常 用木耳、香菇等配料,是一种科学的配菜方法。每3朵~4朵的香菇 中含香菇素100毫克,具有降脂和保健作用。山楂、花生、淡菜、萝卜、玉米、海带、豆腐、牛奶、黄豆等食物均有降低血脂的作用。 要避免饮酒、酒能够抑制脂蛋白酶,可促进内源性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的合成,导致血脂升高。

1、空腹食苦瓜降血脂有特效 新鲜苦瓜3个。将苦瓜洗净,每日早上空腹生吃3个。吃时连同瓜内种子、外面殷红的包衣一起吃,坚持连续吃20日以上。清热化浊,降低血脂。常服可治高脂血症。 2、马齿苋降血脂有良效 新鲜马齿苋200克。将马齿苋洗净,用沸水焯一下(约2分钟),捞出拌成凉菜。每日1剂,分2次当菜食用,连续食用6个月以上。清 热解毒,降低血脂。适用于三酰甘油、胆固醇升高的高血脂症。 3、常服首乌酒可降血脂 何首乌250克,优质白酒2500毫升。将何首乌切成小块,放入酒瓶内,倒入白酒浸泡7日,即可服用。每日1至2次,每次饮酒一小盅,连服1至2个月。活血化瘀,降低血脂。适用于高脂血症。 4、常食洋葱降血脂有显效 洋葱1个。将洋葱洗净,切片炒熟,当菜食用。每日1剂,连服6 个月以上。降低血脂,软化血管。适用于高脂血症。 很多人认为,得了高血脂,只要血脂降下来了,就没事了,那么有什么关系了,其实则不然,不仅要使血脂降下来,更重要的是做好日常高血脂保健,只有保健做好了,恢复健康也就指日可待了,下面看看日常高血脂保健常识都有什么吧! 已经发现,大蒜有升高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增强胆固醇分解、排出的作用。大豆及豆制品对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明 显作用。香菇、木耳可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洋葱对防 止胆固醇在动脉血管壁上的沉积也有一定作用。注意饮食能够有效 的做好高血脂的保健。 在饮食控制的同时,坚持体育健身运动,有利于消耗体内脂肪,并加速血液运行,不使血流郁滞,有利于防止胆固醇在血管壁沉积。在 全民健身运动中,选定自己的运动项目常年坚持,还有利于保持适宜 体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