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概况
- 格式:doc
- 大小:269.50 KB
- 文档页数:7
天津市概况导游词
一、天津市简介
天津市位于中国的东北沿海,是中国的直辖市之一,也是中国重要
的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
天津市地处华北平原,东临渤海,
西临北京,是华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
天津市是一座历史悠久、文
化底蕴深厚的城市,也是现代化城市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典范。
二、天津市的历史文化
天津市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秦朝。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天津曾是中国北方的重要商港,也是时间使它
成为了一座充满韵味和独特魅力的城市。
在天津市,你可以看到传统
的中国建筑、古老的街巷、名胜古迹和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
三、天津市的经济发展
天津市的经济发展迅速,已成为中国北方的经济中心之一。
天津市
是中国最大的沿海港口之一,也是中国重要的航运中心和物流枢纽。
天津还是韩国、日本和东南亚等地与中国内陆地区的重要贸易通道。
此外,天津还是中国重要的金融中心和制造业基地。
四、天津市的旅游景点
天津市有许多令人向往的旅游景点,每年吸引着数以万计的游客。
以下是一些著名的旅游景点:
1. 天津古文化街
天津古文化街是一条保存完好的清代风格街区,被誉为。
天津的地理知识天津市是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位于华北平原东北部,地处东经116°43'至118°04',北纬38°34'至40°15'之间。
以下是关于天津地理知识的详细概述:位置与区位优势:天津市位于北京市东南方向,两者直线距离约120公里,是“华北门户”,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东临渤海(中国最大的内海),是北方最近的出海口,通过海路连接东北亚各国,同时也是首都北京通往东北、华东沿海地区的重要通道。
地形地貌:天津地势低平,主要由冲积平原构成,属于海河平原的一部分,海拔大多低于200米,河流纵横交错,多洼淀。
北部有燕山山脉,包括蓟县地区的山前冲积扇平原和地质遗迹,如下营岩层地质剖面等。
滨海地区则存在海水倒灌形成的滩涂地带。
气候特征:天津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降水量适中,且受海洋性气候影响,冬暖夏凉的程度较同纬度内陆地区更为明显。
水文特点:海河横贯市区,是天津的母亲河,也是华北地区的主要水系之一,其流域涵盖众多支流,对城市形成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行政区划:天津市下辖多个市辖区和市辖县,其中中心城区按照功能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如和平区(金融)、河西区(商务)、南开区(科技)、河东区(金贸)和河北区(创意)等。
自然与人文资源:天津拥有丰富的海岸线资源和盐碱滩涂,对海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既有古代海滨文化和运河文化,也有近代工业文明的痕迹,以及独特的民俗风情。
经济发展:天津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发展成为综合性工业基地,同时在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港口物流等方面均有所建树,是环渤海地区的重要经济中心之一。
交通条件:天津是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拥有国际航空港——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以及大型现代化港口——天津港,陆路、铁路、海运和空运交通网络发达。
天津地理知识点天津是中国的直辖市,位于华北地区,东临渤海,是中国的重要港口城市之一。
天津地理上的特点使其在经济、文化和交通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下面将从天津的位置、地貌、气候和水系等方面介绍天津的地理知识点。
一、位置天津位于北纬38°34′至40°15′,东经116°43′至118°04′之间,地理坐标为北纬39°02′,东经117°12′。
天津市东与渤海相接,北与河北省相连,西与北京市相邻,南与河南省毗邻。
天津市总面积为11916.85平方公里。
二、地貌天津地势平坦,地形以平原为主,海拔高度较低,平均海拔为3.8米。
天津市地貌类型主要有三种:平原、丘陵和河流。
平原主要分布在市区及沿海地区,占据了天津市总面积的60%以上。
丘陵区主要分布在市区西南部,地势较高,海拔在30-150米之间。
河流主要有海河、大清河和新河等。
三、气候天津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潮湿。
年平均气温为12.3°C,年均降水量为589.9毫米。
天津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春季多风沙,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干爽凉爽,冬季寒冷干燥。
四、水系天津市水系发达,主要河流有海河、大清河、南运河等。
其中,海河是天津最重要的河流,是天津市的母亲河,也是中国最大的河流之一。
海河发源于河北省西北部的太行山,经过天津市,最终注入渤海。
海河上有多座桥梁,其中最著名的是天津眼,是一座旋转桥,成为天津的地标之一。
五、经济天津是中国的经济中心之一,也是中国的重要港口城市之一。
天津港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港口,是中国的外贸大通道之一。
天津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自2005年设立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来,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高新技术企业入驻,成为中国的经济增长极之一。
六、交通天津是中国的交通枢纽城市之一,交通发达便利。
天津拥有多个铁路客运站和火车站,连接了全国各地。
天津还有多个民航机场,包括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和天津市武清机场,方便了国内外旅客的出行。
天津市人口天津市位于中国华北地区,是中国四个直辖市之一,也是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和交通枢纽。
作为中国北方的重要港口城市,天津也是中国人口密度较高的城市之一。
本文将以“天津市人口”为题,探讨天津市人口的概况、变化趋势、分布特点以及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一、天津市人口概况截至2021年底,天津市的常住人口为15.91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378人。
天津市是中国人口数量较多的城市之一,在全国范围内居于前列。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天津市的人口数量呈稳步增长的趋势。
二、天津市人口变化趋势近年来,天津市人口持续增长,但增速有所放缓。
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国家政策的调整,以及天津市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因素所致。
此外,天津市还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人口结构出现了一定的变化。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天津市政府实施了一系列促进人口增长和优化人口结构的政策措施。
三、天津市人口分布特点天津市的人口分布相对集中,主要集中在核心城区。
这是由于天津市的经济发达程度较高,吸引了大量人口涌入。
同时,天津市周边的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推进,使得人口流向天津市。
此外,天津市还拥有一流的教育、医疗和文化资源,吸引了许多外地人口前来生活和工作。
四、天津市人口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天津市的人口对城市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人口的增长带动了消费需求的增加,促进了城市商业和服务业的繁荣。
其次,人口的增加也带来了更多的劳动力,为天津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另外,天津市的人口多样性也促进了社会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丰富了城市的文化底蕴。
然而,人口的增长也给天津市带来了一些压力和挑战。
首先,人口过多会对城市的交通、环境和公共服务产生较大压力,需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投入。
其次,人口的老龄化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为老年人提供养老保障和医疗服务是天津市需要面对的重要任务。
总之,天津市作为中国北方的重要城市,人口数量众多且分布集中。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天津市的人口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
天津介绍简短
天津市是中国北方的一座港口城市,位于中国东北部的渤海湾沿岸,毗邻首都北京。
作为中国的四大直辖市之一,天津是华北地区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金融中心。
天津市面积约11,917平方公里,人口近16,000万人。
该市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享有“北方明珠”之誉。
天津市的天津港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港口,也
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
天津市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
天津曾是明代的重要商业贸易城市和清朝的西北门户。
在近代历史上,天津曾是列强势力争夺的舞台,留下了大量的
建筑、文物和文化遗产。
天津市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
著名的天津水上公园、意式风情街、中国博
物馆等景点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客前来观光。
此外,天津美食也是各国游客喜爱的一大亮点。
天津独特的海派、胡派、潮派等美食文化为城市增色不少。
天津市是中国的制造业和金融中心之一。
它是中国船舶、海洋和航空工业的重要基地,也是全球钢铁生产和出口的重要地区之一。
此外,天津还是中国的金融中心之一,吸引了
众多金融机构和企业前来落户。
总体而言,天津市是一个具有重要地位和潜力的城市,它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发展着多样化的产业经济,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天津是中国北方的重要城市之一,位于华北平原的东北部,东临渤海,北依燕山,西靠首都北京,是连接华北和东北的重要枢纽之一。
以下是天津的基本情况简介:1.地理位置:天津位于北纬38°34′—40°15′,东经116°43′—118°4′之间,总面积为16387.85平方千米。
2.自然环境:天津地处华北平原的东北部,地形平坦,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在13℃左右,年降水量在600毫米左右。
3.历史和文化:天津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明朝时期,天津设卫,清朝时期设府,是中国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之一。
4.经济状况:天津是中国北方的重要经济中心,以制造业、物流业、金融业、旅游业等为主要产业。
其中,天津港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港口之一,也是中国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之一。
5.旅游景点:天津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如古文化街、五大道、盘山风景区、黄崖关长城、津门故里等。
6.人口和民族:天津是一个多民族的城市,人口以汉族为主,还有少量的少数民族。
根据2021年的人口普查数据,天津市常住人口为1562万人。
总之,天津是一个具有丰富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城市,同时也是一个现代化的城市,具有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天津是中国的一个直辖市,位于华北平原的东北部,东临渤海,北依燕山,西靠首都北京,是海河五大支流南运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北运河的汇合处和入海口,素有“九河下梢”“河海要冲”之称。
天津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拥有中国第四大的工业基地,是中国北方的经济中心和国际港口城市。
天津地处中国华北平原的北部,是一个四季分明的城市。
春季始于3月,止于5月,平均气温为10℃-20℃,春季气温多变,时有大风沙尘;夏季始于6月,止于9月,平均气温为22℃-30℃,夏季气温较高,多有雷阵雨;秋季始于9月,止于11月,平均气温为10℃-20℃,秋季气温适宜,天高气爽;冬季始于12月,止于次年2月,平均气温为0℃-5℃,冬季气温较低,多有冰雪天气。
天津市基本信息摘要及初步分析天津市位于中国华北地区的河北省东北部,东临渤海,北濒黄海,南接河北,西界山西,东北与辽宁省接壤。
天津是中国的四个直辖市之一,也是中国最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下面将从天津市的地理、人口、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摘要及初步分析。
地理方面,天津市总面积约为11,917平方公里,辖区内大致可分为城区、郊区及市辖区。
天津市地势较为平坦,地形主要为东南海滨平原和西部山地。
天津市交通便利,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渤海资源、黄海防护林等。
人口方面,截至2024年底,天津市常住人口约为16,450,000人,是中国人口第四大城市。
天津市内有多个民族聚居,主要是汉族,同时还有满族、回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
经济方面,天津市是中国经济重要的城市之一,是华北地区的经济中心。
天津市先后建成了多个经济开发区,如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等,吸引了大量的外商投资。
天津市的经济发展主要以制造业、港口货运、物流等为支撑,其中装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航天航空等产业具有重要地位。
文化方面,天津市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
天津市的建筑风格多样,既有西式建筑,也有中式建筑。
天津市还有多个重要的文化景点,如古文化街、意式风情区等,吸引了众多游客。
此外,天津市还有多所高等学府,如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为培养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
从以上的初步分析可以看出,天津市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便利的交通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同时,天津市作为中国的一个直辖市,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优越的经济基础,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经济发展方面,天津市积极引进外资,打造经济开发区,培育先进制造业等相关产业,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在文化方面,天津市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多样的建筑风格吸引了众多游客,为推动旅游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然而,天津市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由于天津市的工业化进程相对较晚,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如空气污染、水污染等,这是天津市未来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其次,经济发展不平衡也是一个问题,尽管天津市发展较为迅速,但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发展差距仍然较大,这需要在城乡发展均衡方面做出更多努力。
天津市地理概况天津市是中央四大直辖市之一,中国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素有“渤海明珠”之称。
介于北纬38°34ˊ至40°15ˊ,东经116°43ˊ至118°04ˊ之间。
属于国际时区的东八区。
北起蓟县古长城脚下黄崖关附近,南至大港区翟庄子以南的沧浪渠,南北长189公里;东起汉沽区盐场洒金坨之东陡河西排干大渠,西至静海县子牙河畔的王迸庄以西滩德干渠,东西宽117公里。
总面积11919.7平方公里。
天津市地处华北平原的东北部,海河流域下游,东临渤海,北依燕山,西靠首都北京,是海河五大支流南运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北运河的汇合处和入海口,素有“九河下梢”、“河海要冲”之称。
天津市疆域周长约900公里,其中海岸线长152.8公里,陆界长700多公里。
天津距北京120公里(从天津市中心向西北行137公里即达北京),历来是拱卫京畿的要地和门户。
天津区位优势明显,地处中国北方黄金海岸的中部,不仅毗邻首都,还是华北、西北广大地区的出海口,是中国北方对内外开放两个扇面的轴心,是亚欧大陆桥中国境内距离最短的东部起点。
天津港是中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贸易港口,拥有全国最大的集装箱码头,与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保持着贸易往来。
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有多条国际国内航线,是华北地区最大货运中心。
天津铁路枢纽是京山、京沪两大铁路干线的交汇处。
天津公路四通八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有了长足发展。
目前,天津已形成以港口为中心的海陆空相结合、立体式的综合性的现代化的运输网络。
天津市位于华北平原东北部,地处渤海西岸,海河水系与蓟运河水系尾闾,是海陆交互作用强烈地带,为典型的粉砂淤泥质平原海岸。
其范围东起陡(涧)河口,南至岐口,从最高潮线向陆域推进10公里,至海域负20米等深线。
位于北纬38°20'~39°30',东经117°17'~118°20'。
校本课程津沽畅游第一部分天津概况一、地理位置1.天津市地处太平洋西岸环渤海湾边的华北平原东北部,西北背枕燕山,东南面临渤海;2.天津市位于北纬38度34分至40度15分,东经116度43分至118度04分之间,属东八区。
3.海河五大支流(南运河、北运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的汇合处和出海口。
有“九河下梢”之称。
又是子牙新河、独流碱河、永定河、潮白新河、蓟运河等河流的入海地,可谓“海河之要冲”。
3.天津市疆域面积900公里,海岸线长153.33公里,陆界长700公里。
4.天津市是首都的门户。
距北京120公里,是拱卫京畿的要地和门户。
资料:历史上多用“海河要冲”和“畿辅门户”来形容天津市地理位置的重要。
近代铁路、公路和海上运输业发达以后,天津市又成为我国广大北部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和海上门户。
天津地处海河要冲,东行约69公里可以出海,通达世界沿海和世界许多地区;北上徇北运河到通州,南下由南运河直达黄河流域。
元、明、清各代相继在北京建都,大量的漕粮由江南运往北京。
当时的漕运路线,主要是大运河,其次是通过海运运进海河,然后经北运河到达北京。
天津位于这两条漕运航道的交汇点上,成为历史最重要的漕运中心。
这两条漕运航道,也是长芦盐南运的航道。
特殊的地理位置大大促进了天津城市的发展。
二、人口、民族1.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天津市总人口数、各区县人口数2.2004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天津市总人口数、各区县人口数(常住人口、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少数民族人口)3.到2002年底,天津常住人口为1007.18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0.77%,在最新的世界城市人口总量排位中居第十六位。
其中汉族974.50万人,占全市人口的97.69%,各少数民族人口为26.38万人占全市人口的2.31%。
4、到2012年底天津市常住人口总量1413.15万人,较上年增加了58.57万人。
在常住人口中,外来常住人口总量达到392.79万人,较上年增加47.95万人,增幅为13.91%,占天津全市常住人口年增量的比重达到了81.87%,继续成为拉动天津全市人口增长的主要动因。
关于天津概况的导游词尊敬的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美丽的海河之滨——天津!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下天津的概况。
一、天津简介:天津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一座城市,位于中国的东北沿海地区,是京津冀地区著名的国家中心城市之一,也是中国最重要的港口之一。
天津市是中国直辖市之一,下辖16个市辖区、2个县级市和5个县。
二、天津的历史:天津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秦朝时期已有城池,1404年,明朝政府开始在天津设市。
19世纪以来随着中国与西方各国贸易往来频繁,天津港口成为当时中国最繁忙的港口之一。
此后,天津市的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快速发展。
三、天津的地理位置:天津位于中国的东北沿海地区,北临渤海,东南面靠近京津冀区域,地势平坦,由于毗邻海洋,在天津旅游时的气温比其他地区要适宜不少。
四、天津的气候:天津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气温宜人温暖,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干凉宜人,冬季寒冷干燥,天津各季的气候特点为宜人。
五、天津的食品:天津有着当地特色餐饮文化,各种小吃小食让人应接不暇,如“狗不理包子”、“麻花”、“唐山烤鸭”等都是天津地区非常有名的小吃,以其独特的口味和特色备受游客喜爱。
六、天津的旅游景点:天津拥有众多的旅游景点,如古文化街、天津之眼观光轮、南市大街、津门故里、五大道、意式风情区等等,其中的古文化街和南市大街是天津最繁华的商业街和文化街,也是游客们必游之处,五大道则是殖民地时期的俄式建筑群,是天津的历史遗产之一,津门故里还有许多诸如“张学良旧居”、“林家花园”等景点也十分值得一看。
七、天津的交通:天津市作为中国的重要港口城市,拥有发达的交通网络。
它是北京、河北省以及华北区域的交通枢纽之一,同时也是远东地区的航空、铁路、公路和海运交通重要节点之一。
可以选择高铁、飞机、汽车等不同方式来到天津,这里也为大家提供方便快捷的出行条件。
八、天津的购物:天津拥有多个商业街和大型购物中心,如意式风情区、乐购购物广场、天津大悦城、银河SOHO等等,各种大型品牌专卖店、购物中心为游客提供最新的潮流商品和各种消费需求,也是购物爱好者的天堂之一。
天津市表述语摘要:一、天津市简介1.地理位置2.历史背景3.经济发展二、天津市表述语的来源和意义1.表述语的来源2.表述语的意义三、天津市的著名景点和特色1.著名景点2.特色美食3.文化活动四、天津市的发展规划和目标1.发展规划2.目标与愿景正文:【天津市简介】天津市位于中国华北地区,是我国四个直辖市之一,地理位置优越,东临渤海,北依燕山,紧邻首都北京。
作为一个有着丰富历史和文化的城市,天津市的发展一直备受关注。
自19世纪末以来,天津市逐渐成为中国北方的经济、贸易、工业和交通枢纽。
【天津市表述语的来源和意义】天津市的表述语是“近代中国看天津”。
这句话简短明了,充分表达了天津市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
天津市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拥有许多具有历史价值的遗址和建筑,如天津之眼、古文化街等。
这句话概括了天津市在中国近代史中的独特地位和价值。
【天津市的著名景点和特色】天津市的著名景点有天津之眼、古文化街、五大道、洋楼等。
其中,天津之眼是天津市的地标性建筑,可以俯瞰整个天津市区的美景;古文化街充满了古色古香的气息,是游客品尝天津美食和购买特色手工艺品的好去处;五大道和洋楼则是天津市独特的建筑群,展示了天津近代历史的魅力。
此外,天津市的特色美食有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等,吸引了无数美食爱好者。
【天津市的发展规划和目标】天津市的发展规划目标是建设国际化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宜居城市。
为实现这一目标,天津市正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化产业结构、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工作力度。
天津市市情一、概况天津市,中文简称“津”,是中国四个直辖市之一,中国北方的经济中心,国际港口城市,生态城市。
天津市位于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近代工业的发源地、近代最早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我国北方的海运与工业中心。
天津市中心距北京137公里,是首都北京的门户。
二、历史沿革天津简称津,意为天子渡过的地方,别名津沽、津门等。
天津始于隋朝大运河的开通。
在南运河和北运河的交会处、现在的金钢桥三岔河口地方,史称“三会海口”,是天津最早的发祥地。
唐中叶以后,天津成为南方粮、绸北运的水陆码头。
金代在直沽设“直沽寨”,元朝设“海津镇”,是军事重镇和漕粮转运中心。
从明朝永乐二年,作为军事要地,天津开始筑城设卫,称天津卫。
公元1404年到2004年,天津建城已有600周年。
明建文二年(1400年),朱棣率兵经直沽渡河南下夺取政权,1403年改元永乐,天津这个名称出现于永乐初年。
天津作为军事重地,于永乐二年(1404年)正式设卫,翌年设天津左卫,转年又增设天津右卫。
清顺治九年(1652年),三卫合一,归并于天津卫。
1860年天津被辟为通商口岸后,西方列强纷纷在天津设立租界,天津成为中国北方开放的前沿和近代中国“洋务”运动的基地。
由天津开始的军事近代化,以及铁路、电报、电话、邮政、采矿、近代教育、司法等方面建设,均开全国之先河,天津成为当时中国第二大工商业城市和北方最大的金融商贸中心。
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有平津战役。
就在天津附近。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天津作为直辖市,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进一步巩固了中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和商贸中心的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天津的港口优势不断增强,对外交往进一步扩大。
进入新世纪,天津人民正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勇于开拓、奋发图强,努力把天津建设成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
三、地理环境1.位置天津市处于国际时区的东八区。
北起蓟县黄崖关,南至大港区翟庄子沧浪渠,南北长189公里;东起汉沽区洒金坨以东陡河西干渠,西至静海县子牙河王进庄以西滩德干渠,东西宽117公里。
天津市概况天津简称津,意为天子渡河的地方,别名津沽、津门等。
天津市是中央四大直辖市之一(北京、上海、天津、重庆),中国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素有“渤海明珠”之称。
位于北纬38°34ˊ至40°15ˊ,东经116°43ˊ至118°04ˊ之间。
属于国际时区的东八区。
天津市地处华北平原的东北部,海河流域下游,东临渤海,北依燕山,西靠首都北京,是海河五大支流南运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北运河的汇合处和入海口,素有“九河下梢”、“河海要冲”之称。
天津市北起蓟县古长城脚下黄崖关附近,南至大港区翟庄子以南的沧浪渠,南北长189公里;东起汉沽区盐场洒金坨之东陡河西排干大渠,西至静海县子牙河畔的王迸庄以西滩德干渠,东西宽117公里。
总面积11919.7平方公里。
疆域周长约1290.814公里,其中海岸线长153.334公里,陆界长约1137.48公里。
天津距北京120公里(从天津市中心向西北行137公里即达北京),历来是拱卫京畿的要地和门户。
天津区位优势明显,地处中国北方黄金海岸的中部,不仅毗邻首都,还是华北、西北广大地区的出海口,是中国北方对内外开放两个扇面的轴心,是亚欧大陆桥中国境内距离最短的东部起点。
天津港是中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贸易港口,拥有全国最大的集装箱码头,与世界上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港口保持着贸易往来。
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有多条国际国内航线,是华北地区最大货运中心。
天津铁路枢纽是京山、京沪两大铁路干线的交汇处。
天津公路四通八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有了长足发展。
目前,天津已形成以港口为中心的海陆空相结合、立体式的综合性的现代化的运输网络。
历史沿革“天津”这个名字出现于永乐初年,为朱棣所赐,意为天子渡河的地方。
永乐二年(1404年),天津正式设卫(卫所是明朝的军事建置),有“天津卫”之称。
天津的集市和商业区正式出现于明宣德年间(1426-1435年),物资丰富、贸易活跃的天津是当时中国北方的商品集散地。
公元1644年清兵入关后,随着清王朝统治地位的稳固和经济的发展,天津卫作为京师门户的地位日益重要。
18世纪初,由于埠际商业的发展,天津出现了办理汇兑业务的钱庄,商业、金融业的发展使天津进一步发展成为中国北方的商贸中心。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天津作为拱卫京师的军事重地,其作用更加突出。
1948年冬,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了平津战役,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
人口规模与分布2008年末天津市常住人口1176万人。
户籍人口968.8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80.60万人,非农业人口588.27万人。
全年人口出生率为8.13‰,人口死亡率为5.9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19‰。
天津市共有41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总人口为22万人。
天津市是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华北重要的经济中心,其产业和社会活动的高度集聚,对人口形成极强的吸引力,具有鲜明的大城市人口分布极不平衡的特点。
全市人口的大多数集中于市辖区,市辖区人口的大多数又集中于市中心区;中心市区人口在市中心相对密集;滨海地区人口在塘沽、汉沽和大港的城区相对密集;人口密度分布呈现平原高于山区、高亢平原高于低洼平原、河流沿流岸高于远河地带趋向;人口分布有沿河流趋向。
行政区划天津现辖15个区、3个县,共有120个镇、20个乡, 101个街道办事处、1795个居委会和3829个村委会。
市辖区中,市区有:和平区、河东区、河西区、南开区、河北区、红桥区;滨海区有: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环城区有:东丽区、西青区、津南区、北辰区、武清区(杨村镇)和宝坻区(城关镇)。
市辖县有:宁河县、静海县、蓟县。
城市规划天津市“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的目标是:全面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把天津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港口大都市和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地区之一。
经济发展天津是中国沿海工业基地之一。
工业部门较齐全,农业生产有一定基础,是华北地区经济中心和全国14个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
“十五”期间,天津重工业和电子信息、汽车、石油化工、冶金、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新能源及环保六大优势产业得到长足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快,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有力拉动了全市工业的增长。
2007年天津市电子信息、汽车、石油化工、冶金、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新能源及环保等六大优势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7292.88亿元,比上年增长17.2%,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72.4%,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2.8%。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完成 2824.52亿元,增长5.7%,占全市工业的比重为28.0%。
全年完成新产品产值3126.10亿元,增长22.5%。
天津市有中国北方最大的港口――天津港。
2007年,天津港已在北京、石家庄、郑州、包头等地建立“无水港”,并与北京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签署了《北方地区大通关建设协作备忘录》和《建设内陆无水港合作意向书》,实现与腹地通关作业一体化,进一步提高了通关效率。
滨海新区天津滨海新区位于天津市的东部临海地区,包括塘沽、汉沽、大港三个行政区和正在建设的八个产业功能区及中新天津生态城,规划面积2270平方公里。
其功能定位是:努力建设成为中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
目前,滨海新区已经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第三极。
金融保险业天津市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2007年滨海农村商业银行成立,工银、民生两家租赁公司落户滨海新区,邮政储蓄银行天津分行开业。
瑞穗实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行、摩托罗拉财务公司和渣打银行科营中心等9家银行后台服务机构先后落户滨海新区,创建金融后台服务中心汇集地项目取得实质进展。
汇丰、花旗、渣打等银行的天津分行及支行顺利完成了转制,汇丰和花旗天津分行获准开办境内人民币业务。
北京、大连、浙商、盛京等银行的天津分行开业运营。
全年新增外资银行机构8家。
各类保险公司加快天津机构建设,爱和谊保险、都邦保险、永诚财险、中银保险、信诚人寿、平安养老、人保人寿等7家分公司先后开业。
对外关系天津对外交流的领域涉及经济、贸易、科技、文化、教育、体育、卫生、学术等各方面。
天津已经与23个外国城市缔结为正式友好城市,并与24个外国城市建立起友好交流关系。
天津港是中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贸易港口,拥有全国最大的集装箱码头,与世界上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港口保持着贸易往来。
旅游名胜天津旅游资源丰富,旅游活动丰富多彩。
天津自然风景和名胜古迹众多,盘山为主要山地风景区。
蓟县长城历史悠久。
宗教遗存较多,独乐寺尤为著名。
与中国近代史有关的景点较多,如炮台是反帝的见证,望海楼与"天津教案"、义和团运动有关,张园曾是孙中山下榻处,南开学校是周恩来的母校。
有海湾特色的塘沽滨海游乐区,已形成以海河为风景轴线,以津河、卫津河、月牙河、北运河,繁华金街,鼓楼商贸街,异国风貌五大道为辅的市中心旅游区。
同时,每年还要举办具有民族色彩和天津特色的各种赛事及娱乐活动。
天津传统的风味食品多种多样。
有操作技艺精湛,风味香醇,营养丰富,深为广大群众和外宾称赞的“津门三绝”,即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和耳朵眼炸糕。
天津市概况天津是中央直辖市。
位于华北平原东北部,燕山山脉以南。
介于北纬38°34′~40°15′,东经116°43′~118°4′之间。
西北面与北京市、河北省三河市交界,东南临渤海湾,其余边界均与河北省接壤。
南北最大纵距189公里,东西最大横距117公里,边界长900公里,总面积11919.7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4334.72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2424.54平方公里。
现辖和平区、河北区、河东区、河西区、南开区、红桥区、东丽区、西青区、津南区、北辰区、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蓟县、宝坻县、武清县、静海县、宁河县等13个区5个县。
总人口948.2万人,其中城市人口463万人。
居民中大多数为汉族,还有回、满、蒙古、壮等29个少数民族。
天津市是"退海之地",绝大部分是由古黄河三次北徙冲积而成的平原,地势由西北山区向东南渐低,呈簸箕形向渤海倾斜。
一般海拔2~5米,最北部燕山南麓的低山丘陵区海拔在100~500米之间,最高处八仙桌子海拔1052米,南运河、北运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汇成海河,穿过市区入海。
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冬季盛行西北风,夏季多吹偏南风,季风显著,四季分明,冬夏漫长,春秋短促。
年平均气温-6℃,7月份平均气温26℃左右。
年均降水量550~680毫米,无霜期200天左右。
历史沿革天津地区在商周时期即有人类居住,但作为城市则形成较晚。
隋朝大运河的开通,使位于运河北部、兼有河海运输之便的天津地位日渐重要,运河与"五河尾闾"(今海河)在今市区三岔河口交汇,天津便以"三会海口"名于史册。
金贞 二年(1214)于三岔河口设直沽寨,直沽是天津城市发展中最早的正式名称。
元延 三年(1316)更名海津镇。
明建文二年(1400)镇守北方的燕王朱棣率兵经海津镇渡河南下夺取政权,称帝后即将海津镇改名"天津",意为天子经过的渡口。
永乐初年(1404~1406)先后设天津卫、天津左卫、天津右卫,并建筑城池。
清顺治九年(1652)合并三卫为天津卫。
雍正三年(1725)改卫为州。
雍正九年(1731)升州为府,辖6县1州,成为畿辅首邑。
光绪二十八年(1902)直隶总督衙门迁津。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改为天津县,属直隶省。
1913年直隶省省会设于天津。
1928年6月,天津改为特别市,是为设市之始。
同年7月,直隶改称河北,省会仍设天津,10月省会迁北平。
1930年6月天津改为直辖市。
同年10月河北省会再迁天津,遂改为省辖市。
1935年6月河北省会迁保定,天津又改为直辖市。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天津仍为直辖市。
1949年1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天津,划为华北人民政府直辖市。
同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天津被定为中央直辖市。
1958年2月11日,天津改为河北省省辖市,省会由保定迁天津。
1966年5月河北省省会迁保定,复改为中央直辖市至今。
城市特点元、明、清三代,天津作为京畿要冲、北方临海商埠,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近代又是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策源地和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典型代表城市,形成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1986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金朝所设的直沽寨,是天津城市的起点。
其后,元、明、清王朝定都北京,天津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京师的门户,河海漕运的枢纽和盐业产销中心,推动了天津商业和金融的发展,形成了天津城市经济的特有格局,使天津从一个单纯的军事要塞演变成繁华的商业中心和贸易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