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饲料原料市场分析

饲料原料市场分析

饲料原料市场分析
饲料原料市场分析

2006年饲料原料市场

大豆:

一、全球大豆供应形势主要特点

美国大豆生产连续两年大丰收,大豆供应充裕;本国大豆压榨需求稳定增长,但由于目前中国和欧盟采购美国大豆量出现大幅度减少,导致美国大豆期末库存大幅度上升至20年来的创记录水平。

1.美国大豆出口下降是库存上升的根源

2.中国欧盟采购美豆数量降幅较大

3.南美大豆产量保持稳定增长

4.中国大豆进口量稳定增长

5.中国对南美大豆的需求热情有增无减(南美大豆价格的竞争力)

5.1 本年度前4个月,中国的大豆进口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62万吨,同比增长7.6%,显示需求良性。

5.2 中国减少美国大豆的进口的部分,并不意味着实际需求的下降,而是改为了从南美进口,表明南美大豆同期价格更有竞争力。

二、全球大豆价格波动特点

1.大豆供给更加依赖南北美生产

当前美国、巴西阿根廷三国的当年度的大豆总产量已经超过了全球总产量的80%,我们看到,2001年以来,大豆价格经常出现暴涨暴跌的局面,这并不是因为需求的暴增暴减所引发,恰恰是因为全球大豆产量的不确定以

及市场对此种不确定所产生之预期的强化密切关联。这可以总结为大豆价格波动的"天气偏好"因素。

2.异军突起的南美力量

1994年,巴西阿根廷的大豆产量之和只有3840万吨,2005年达到9200万吨,11年增长1.4倍。当前巴西阿根廷大豆总产已经超过美国占据全球43%的份额。因此南美力量必将越来越对全球大豆供给、贸易以及价格波动机制产生深刻影响。

3.中国龙-全球大豆消费的火车头

1995年中国从大豆出口变成进口国,当年度的进口量只有区区16万吨,2005年度已经达到2580万吨,10年来沧桑巨变,令世界瞩目。中国的大豆需求严重依赖进口,美国、巴西、阿根廷三国控制了90%的全球大豆出口市场,而三国出口大豆的43%来到了中国,因此中国的需求对世界大豆价格的影响深刻:在丰收年份,中国的需求支撑全球大豆价格;在大的减产年份,中国的需求容易成为价格大幅度上涨的火上浇油力量。这就是所谓"中国因素"。

4.本年度大豆进口量推测

2006年2月份,中国大豆进口量约145万吨,2005年10月至2006年1月海关进口统计量875万吨,合计1020万吨,比去年同期的963万吨增加57万吨,增长5.9%,假设增长率不变,则本年度的大豆进口量可能达到2730万吨,与美国农业部当前的预测基本一致。根据99/00至04/05

计6年中国大豆进口的平均月度比重,模拟本年度的中国大豆进口月度到货量如下:

10/一五0、11/190、12/220、1/160、2/一五0、3/220、4/210、5/一八

0、6/240、7/340、8/340、9/320合计2720-2730万吨

三、豆粕行情分折与推测

* 美国大豆库存水平高企

* 南美大豆产量继续增长

* 南美大豆对美国大豆的出口竞争的加剧

* 全球范围的禽流感的干扰与影响

* 全球大豆市场总体供大于求的矛盾将使得大豆价格承压

* 中国进口需求的稳定增长

* 生物柴油需求的亮点对豆油价格的拉动

* 全球商品价格的通胀因素、美元汇率的疲弱、能源期货价格的高企等* 新年度美国大豆产量的不确定性对大豆价格提供潜在支持

四、逢低采购将可能是今年饲料企业豆粕采购的基本策略

* 在南美市场大豆市场的压力体现之时,出口基差回落,国际海运费低位运行时,将是饲料企业采购豆粕的一个好时机。

* 如果大连5月豆粕期货价格快速回落至2100-线时将是一次尝试买入交割的机会。

* 在美国进入春夏大豆天气炒作阶段,注意保持合理库存,不可盲目过分杀跌,密切关注产量变化。

氨基酸:

一、赖氨酸

1.产能快速增长

(1)国外赖氨酸帮商扩产,特别是味之素公司,该公司巴西厂、泰国厂和中国厂扩产,从而使其产能达到20多万吨,再加上ADM、希杰、BASF、协和等厂家,国外赖氨酸产能达到60万吨。

(2)近年,国内赖氨酸产能以惊人的速度增长。2001年,我国赖氨酸产能不足5万吨,2005年末增长到六、七十万吨。

2.供过于求

近年来国内赖氨酸需求增长较快,2001年赖氨酸需求量为10万吨,2002年为12万吨,2003年达到一五-16万吨,2004年约一八万吨,2005年约20万吨左右,预计今后几年,赖氨酸需求仍会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随着赖氨酸产能的增加,产量大幅增长。以国内赖氨酸生产为例,2000年,我国赖氨酸产量为1.77万吨,2005年达到近30万吨(全部以98.5%赖氨酸计算),出现了严重会供过于求的局面。

3.进口减少,出口增加

2005年我国累计进口赖氨酸5.43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29%,全年进口

总价值为6441万美元,同比下降53%;全年平均进口价格为1一八6美元/吨,同比下降34%;可以看出,进口赖氨酸价格下降非常大。全年出口赖氨酸6.46万吨,同比增加一八1%;全年出口总价值为6526万美元,同比增长31%。全年平均出口价格为1010美地/吨,同比下降53%。目前,我国已成为赖氨酸净出口国。

4市场预测

受口啼疫、禽流感等疫情的影响,春节后赖氨酸需求相对比较低迷。但玉米、糖密等相关原料、能源等涨价,直接导致赖氨酸生产成本、物流成本等大幅上涨,受此影响,国内外赖氨酸厂家已经提高销售价格;河南衡育、四川品源、江苏菊花、牡丹江绿津等厂家持续停产,泉州大泉转产,安徽丰原、金玉米、宁夏伊品、山东西王不同程度减产,大成集团积极拓展国外销路,98.5%赖氨酸出口较多,聊城希杰产品(65%)大量出口。

综上所述,预计2006年国内赖氨酸企业将出现整合,生产格局将会改变,因此我认为四月份以后随着禽流感疫情的控制,赖氨酸需求将增加,赖氨酸价格将出现一定程度的上涨,但由于上述几方面的原因,预计今年赖氨酸市场将以平稳或稳中有升为主,不太可能出现前几年那样的大涨大跌行情。

二、蛋氨酸

1.产能扩大

目前世界蛋氨酸生产企业主要有德国德固萨、法国安迪苏、美国诺伟思、

日本住友化学、日本曹达等5家,1998年至2001年,产能增加到67万吨,实际产量为51万吨;至2004年,全球蛋氨酸产能达到82.5万吨,产量为55万吨左右,2005年蛋氨酸产能达到100多万吨。

2.需求不断增长

1997年全球蛋氨酸消费量约30.5万吨,2001年增加到37万吨,2004年约为50万吨。随着养殖和饲料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对蛋氨酸需求增加,而且几乎全部依赖进口,2005年我国蛋氨酸消费量8万吨左右。

3.成本压力大

从去年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后,蛋氨酸生产厂商就面临成本上扬、利润缩水的困境,目前,油价持续居高不下,蛋氨酸成本越来越大;据了解,虽然目前的蛋氨酸价格并不低,但主要蛋氨酸生产厂家仍然面临困难,受成本上涨等原因影响,日本曹达宣布将于今年九月份停产/

4.进口量减少

2005年我国累计进口蛋氨酸66487吨,比去年同期减少22.5%。

5.市场分析

目前,禽流感疫情打压家禽饲料需求低迷,蛋氨酸的需求受抑;目前形势:供货紧张、需求低迷。但我国蛋氨酸完全依赖进口,蛋氨酸生产厂家受成本压力影响,不愿向中国大量供货,因此近期蛋氨酸24元/㎏可能会维持平稳;一但禽流感疫情受控,家禽养殖恢复后,蛋氨酸需求趋增,蛋氨酸价格可能会随之上涨。

三、苏氨酸

1.生产情况

世界是主要有味之素、ADM、希杰、德固萨等几家公司生产苏氨酸,产能为5万吨左右,去年德固萨公司宣布扩产苏氨酸,新增产能3万吨,该公司苏氨酸产能将达到5万吨。我国长春大成集团扩产后产能达到10000吨。肇庆星湖公司由赖氨酸改产苏氨酸,目前产量较小。

2.需求增长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饲料品质的提高及苏氨酸推广活动的开展,国内对苏氨酸的需求增长较快,但河北等部分地区仍然以低端料为主,未添加或少量添加苏氨酸,因此中国北方苏氨酸消费量还有待提高。我国2003年苏氨酸使用量一五00吨,2004年达到2000吨,2005年为5000吨左右,预计苏氯酸会随着饲料品质的提高,添加量逐年增大,预计未来几年年增长率超赤20%。

3.市场分析

由于欧洲苏氨酸需求强劲,价格较高,味之素、德固寒不愿向中国大量供货;大成集团苏氨酸积极向国外出口,肇庆星湖苏氨产量较小,国内苏氨酸供应仍较紧张,目前市场价格为每公斤35元以上,预计这种状况还要持续一段时间。

四、玉米

1.世界玉米情况对我国玉米供求平衡的影响

2005年度全球玉米产量分布,全球产量为6.8亿吨,中国产量占20%;全球玉米消费量7亿吨,中国占20%;

全球玉米供需基本平衡,需求略大于产量。

2.近年来我国玉米供需现状及特点分析

中国玉米种植的基本状况

2005年中国玉米产量1.34亿吨,东北三省占59%。

中国玉米贸易流向北粮南运,高峰期在6-11月。

中国玉米供需平衡分析,需大于供,工业消费增长速度快,中国玉米库存量下降。

中国玉米消费结构分析,我国的玉米消费量呈现稳定增长的局面,但是玉米消费的结构却会出现轻微的调整。饲料用玉米将作为玉米消费的主要部分,占据70%的份额,但是随着淀粉深加工行业和酒精行业,特别是燃料酒清行业的快速发展,玉米工业消费的数量正逐渐上升,并且上升的速度较快,占据的份额也逐渐上升,食用玉米消费量保持稳定,因而饲料消费的比例呈逐渐下降趋势。

三、中国未来玉米市场将出现的几个变化

1.玉米高库存时代已经结束

2.黄淮区逐步由产区变为销区,安徽、河南、山东、河北已经几乎无粮

可供应南方销区。

3.东北玉米主产区玉米本地加工能力在迅速扩张,东北对南方的玉米供应逐步萎缩,玉米进口预计2007年前后就会到来,届时全球玉米价格将上一个新的台阶。

4.产区玉米价格底部在逐年抬高。

2020年4月16日星期四04:03:52

4.16.202004:0304:03:5220.4.164时3分4时3分52秒Apr. 16, 2016 April 20204:03:52 AM04:03:52

饲料生产原料短缺、价格上涨情况分析

饲料生产原料短缺、价格上涨情况分析 一、供需矛盾分析 (一)烟台本市情况 山东省是传统的农业大省,是我国粮食和北方水果的主要产地,种植结构多元化。目前,小麦、玉米类作物主要分布在菏泽、聊城、德州、滨州、济南、青岛等地区。而烟台地区非省内粮食主产区,主要种植水果、蔬菜类作物,部分县市以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为主。 至2016年,烟台市已有各类畜禽规模养殖场1.36万个,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比重位居山东省首位,各类种畜禽场136个。由于养殖量巨大,省内饲用粮无法自给自足,因此主要依靠外省调进。随着当下养猪量存栏的逐步恢复以及肉鸡养殖的不断扩张,进一步加剧了饲用粮的供应矛盾。 (二)山东省内情况 1.作为需求端,山东多个方面名列全国前茅,玉米等粮食需求量巨大。 山东省饲料产量全国第一(2020年6月底饲料总产量2156万吨);生猪存栏量全国第四(2020年一季度存栏2180.3万头);禽蛋产量全国第一(2019年产量450.6万吨);白羽肉鸡屠宰量全国第一(2018年屠宰16.5亿只,占全国的41.2%);玉米淀粉产量全国第一(2019年产量达1496万吨,占全国的48%)。

2.需求减去供给,山东成为玉米最大的调入省份,迫切需要玉米流入。 山东省用9%的全国玉米面积,生产10%的玉米产量,消耗着全国玉米需求的16.5%,产不足需,造就了国内玉米调入第一大省。近两个市场年度每年调入玉米2200万吨。 在未来几年,受种植面积及技术因素影响,山东玉米产量应是稳中略增的大趋势。而需求端,深加工产业链及饲用需求一直处于快速增长态势。因此,未来山东的玉米需求仍将十分庞大。 (三)国内情况 截至目前,因生猪价格反弹,养殖利润较可观,规模养殖厂在资金和政策优势下积极扩张,6月份养殖企业生猪存栏为1131.5万头,环比增加3.75%;母猪总存栏为182.9万头,环比增加5.93%,同比增加38.40%。饲料企业对原料的刚性需求仍将持续增长。 综合市场各方主体来看,临储玉米拍卖遭到疯狂抢拍,市场上有货的贸易商惜售待涨,价格持续上扬(全国玉米价格冲至2265元/吨,较6月大涨116元/吨),并且因各个渠道库存的减少及养殖需求的回升,玉米市场阶段性的供需矛盾进一步突出。 另外,因新冠疫情的持续蔓延,越南等国家禁止粮食出口,也引发部分百姓产生粮食告急的恐慌,开始囤积粮食或惜售,也对市场供需矛盾造成了一定影响。 (四)国际情况

常见饲料原料的营养特性

饲料的营养特性 一、青绿饲料 1、豆科青饲料:主要有苜蓿、苕子、紫云英、三叶草等。 ①含水量高,75-90%,因此,单位重量含热能低。 ②干物质中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较平衡。 ③开花期前粗纤维含量低,开花后高。④含钙高,钙、磷比例适宜。 ⑤维生素含量丰富,胡萝卜素含量高,苜蓿V B2丰富。 2、禾本科:①含水量高。 ②蛋白质含量较豆科低。 ③含糖量高,粗纤维含量高为。 ④钙、磷比例适宜。 ⑤维生素含量丰富。3、蔬菜类:①含水量高。 ②干物质中蛋白质含量高。 ③粗纤维含量低。 ④钙、磷比例适宜。 ⑤维生素含量丰富,适口性好。 二、青贮饲料:①含水量高,PH4.0左右,适口性好。 ②消化率高于原料。 ③有一定的轻泻性。 三、粗饲料:包括干草、干树叶、秸秆、秕壳等。 ①粗纤维含量高。 ②豆科干草、干藤蔓类粗蛋白含量高,禾本科次之。秸秆和秕壳类低,且难消化。 ③磷含量低,豆科含钙较丰富。 ④V D丰富,优质干草含较多胡萝卜素,其它维生素缺乏。 ⑤体积大,有填充、促进胃肠道蠕动作用。 \ ▲青干草:①粗纤维含量较高; ②在粗饲料中, 蛋白含量高较高, 消化率较高. ③磷含量低, 钙磷比例较适宜. ④维生素损失少,不含V D2 ⑤体积大,有填充、促进胃肠道蠕动作用。 四、能量饲料 1、▲玉米:①有效能值高,主要含淀粉、脂肪。粗纤维含量低。 ②蛋白质含量低,且品质差。赖氨酸、甲硫氨酸、色氨酸含量都低。 ③矿物质含量低,且钙少磷多。 ④黄玉米含胡萝卜素、叶黄素,含有丰富的VE、VB1,其它B族维生素缺乏。 ⑤易霉变而产生黄曲霉毒素。 2、高粱:①富含无氮浸出物,能值高。②蛋白质含量低,缺赖氨酸、甲硫氨酸、色氨酸等。 ③钙低磷多。④含有单宁,适口性差。 3、▲大麦:①粗纤维含量高,消化率低。②缺蛋白质及必需氨基酸,赖氨酸含量较玉米高。 ③钙低磷多。 4、▲小麦:①富含无氮浸出物,能值高,但低于玉米。②蛋白质含量、氨基酸构成好于玉米。 ③矿物质、维生素类似于玉米。 5、▲稻谷:①富含无氮浸出物,带壳稻谷粗纤维含量高,②蛋白质含量稍高于玉米。 ③钙低磷多。 6、▲小麦麸:①与原料比,粗纤维含量高,淀粉含量低,有效能值不高。 ②蛋白质含量稍高。③粗灰分含量较高,钙少磷多 ④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尤其是VB1。缺VB12 ⑤结构疏松,含有轻泻性盐类,可刺激胃肠道蠕动。 7、▲米糠:①粗纤维含量比麦麸高,含脂肪,故能值高,但因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易酸败。 ②蛋白质含量较高。

饲料企业质量管理制度

饲料企业质量管理制度 第一章现代饲料企业质量管理制度 第一节饲料企业原料质量控制过程 一、质量控制应注意的原则问题: 1、公司技术人员应高度认识到向所有客户提供高度量的饲料产品是自身的责任,通过履行健全的质量控制步骤,向客户提供始终如一的设质量产品。

2、高质量产品是我们技术部全体人员的直接职责。 二、原料购买的质量控制 1、公司采购各种饲料,应严格按照公司制定的质量标准进行采购。 2、原料供货方要提供担保书,声明该原料适合作配合饲料,并且原料中不含污染物和掺杂物。 3、对供货方的设施进行现场考察,再检查原料的标准规格。 4、要供货方提供原料的试验室资料和用作分析的代表性样品。 三、原料的接收质量控制 1、接收原料之前,对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评估并与公司质量标准相比较: ①原料产品的颜色 ②原料产品的气味。 ③是否存在任何异物。 ④是否有昆虫侵扰的存在。 ⑤颗粒大小和质地。 ⑥水份含量。 2、任何一种原料不符合标准规格,技术部应该与采购部取得联系,有权拒收该批原料。 3、收原料须标明接收日期、送货者、并根据检验制度和留样观察制度进行检验并留样备查。 第二节现代饲料企业原料质量管理制度 1、凡进厂的原料必须质检,符合标准方可入库。 2、质检员须凭采购物料价格通知单或采购合同书或委托加工合同或计划进行质检。 3、质检员必须按规定的操作规程和检验方法进行取样质检,以感官鉴定为主,以仪器对照为准。 感官鉴定和仪器对照相结合 4、感官鉴定水份误差不准超过±0.5%,纯粮率或容积重等项误差不差等级,其他各项指标均不超过规定标准。 5、卸车时质检员必须监检,杜绝不符合标准的原料混入,发现异常立即停卸,不符合标准的原料必须退回。 6、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原料退货时必须做好记录,经品管员复检后退货。 7、凡进厂的原料质检员必须按规定项目真写《质量监定证》。

饲料原料质量鉴定方法

饲料原料质量鉴定方法 (一)感官坚定 感官鉴定又称经验鉴定,是凭借人的五官来鉴定饲料质量的方法。要求平时注意观察各种饲料,在充分了解和掌握各种饲料的基本特征基础上,才能做到快速、准确地判断原料的质量优劣。 1.眼观(视觉) 观察饲料原料的形状、色泽、有无霉变、虫蛀、有无异物、硬块、夹杂物等。花生饼、胡麻饼、芝麻饼很容易发霉,特别是饼粕裂缝中常有黄曲霉污染。豆饼掺假的很多,有的豆饼中掺入玉米、豆皮、沙子、其他饼类等,需要把饼掰开,细心观察就会发展 2.舌舔(味觉) 通过舌舔或牙咬来检查饲料有无刺激的恶味、苦味或其他异味。如发霉的豆饼、棉籽饼、胡麻饼、芝麻饼等,若把饼外的绿霉擦去,用眼不易看出,通过舌舔和牙咬就会尝到刺激性的恶味。 3.鼻闻(嗅觉) 用鼻子来嗅闻饲料是否具有原料物质的固有气味,并确定有无霉味、氨臭味、发酵酸味、焦糊味、腐败臭味或其他异味。特别是对鱼粉、肉骨粉、蚕蛹粉、骨粉及油脂类的鉴别,要注意利用嗅觉来鉴定是否腐败变质。鉴别时应避免环境中其他气味的干扰。 4.手摸(触觉) 将饲料放在手上,用指头捻,通过感触来觉察其粒度的大小、硬度、黏稠性、有无夹杂物及水分的多少等。 (二)物理鉴定 1.筛分法 利用各种大小的筛子(如10目、20目、30目等)将原料过筛,观察饲料原料的粒度、搀杂物的种类及比例等。用这种方法能分辩出用肉眼看不出来的异物。 2.容重法 各种饲料原料都有其固有的容重,通过测量容重并与标准容重相比较,可鉴别饲料原料是否含有杂质或搀杂物。常见饲料原料的容重见下表。 常见风干饲料原料容重(g/L) 饲料原料容重饲料原料容重饲料原料容重 玉米626 大豆737~769 血粉616 去皮玉米720 脱壳大豆642 羽毛粉546 玉米粉544~576 大豆皮粉320 奶粉320 玉米芯粉400 溶剂浸提大 豆粕44% 561~609 干燥乳清粉561~737 带芯玉米粉578 溶剂浸提大 豆粕50% 657~673 乳糖730 玉米麸质粉482 棉籽粕593~641 骨粉801~961 干燥玉米酒糟400~416 棉籽饼641~721 牡蛎壳粉(小 于1cm) 849 玉米胚芽粕56 棉籽壳193 贝壳粉1600 玉米蛋白粉512~688 脱壳花生240~304 石粉1300~1550 小麦610~626 带壳花生272~384 碳酸钙201 小麦麸176~256 花生饼粕466 脱氟磷554 小麦粉609~625 干燥甜菜粕176~256 脱氟磷酸氢 钙 1200 小麦标准粗 粉 288~400 干燥柠檬粕328 双飞粉1350

饲料采购员岗位职责

饲料采购员岗位职责 一个养殖公司的饲料采购员,与其它行业的采购员的工作有着本质的不同,具体的岗位职责有哪些呢?以下整理了饲料采购员岗位职责资料,可供参考。 1.采购原料要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 2.广泛收集信息,坚持多渠道少环节,尽量为公司采购到货真价实的原料和兽药。 3.采购员收集公司原各类商品、原料在近期内的生产厂家、联系人、联系电话、商品规格、单价等汇制成册,以便采购。 4.采购物资的价格、数量、规格、质量标准、付款方式等情况应事先向总经理详细报告,并带回样品,取得公司领导同意并经各单位负责人认可后方可与供方签协议进货。未经批准,自作主张,自定价格,所进物资,由采购员负责,公司概不负责。 5.采购员严把质量关,禁止购进发霉变质和不符合公司规定质量标准的原料以及伪劣兽药疫苗及饲料添加剂,否则由采购员负责退货,由此发生的费用和损失由采购员全部负责。 6.采购员不能以公司的名义和职务之便从事个人商业活动和为其它单位服务,发觉此类现象解聘。 7.采购员不能敲诈、拿回扣或收受顾客的贿赂,损害公司的利益,如发觉以上事例,除没收贿物、贿款外处以3-5倍的罚款。 8.要按时保证各猪场打算所需原料、兽药、疫苗的准时供应,如因其个人缘故造成供应延误,处以200元以上罚款。生产科长职责生产技术科是全场生产技术的中枢,是种猪选育的具体执行者。在生产中即担负着调度、指挥、协调、督促、检查的职能作用,又肩负起生产统计、资料整理、生产分析、承包结算等重要任务。 1.按照工厂化养猪工艺流程特点,做好全场生产的统筹、安排、组织、调度、协调,保证全年生产打算的落实和各时期生产正常进行,猪群正常周转。协助领导加强日常治理工作的督查,确保周日制生产操作程序落到实处。 2.服从领导指挥,坚决贯彻和落实各项生产技术措施,督促各项措施在生产中到位,本着一切服从生产的观点,作好生产技术咨询、指导工作。 3.做好生产统计工作,每月25日之前及时准确编制、上报各种报表,延误1日对场长和生产科长按50元/日处罚。不定期对生产形势做出分析,为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做好种猪资料的基础统计工作,为选育种猪提供准确的数据资料。 4.随时掌握生产情况,及时向领导反馈生产环节的动态,迅捷地在各车间传递各种资料,积极地为生产第一线服务。5.生产技术科将所有育种、生产、销售等资料和数据输入电脑,逐步实行电脑治理。

饲料采购员职责

饲料企业采购部门的几个重点职责 每个社会单元都要采购,采购对于不同人群,有不同的理解。现在涉及饲料企 业采购的文章也比较多,总体是大同小异。但随着饲料行业竞争的加剧,饲料 企业的采购工作也发生了大的改变。饲料行业就是把不同的能量原料、蛋白原料,以及各种维生素、添加剂等加工成满足畜禽正常生长需要的食品的过程, 由于采购的原料比较多,接触的行业也比较多,因此采购对饲料行业来说,并 不是单纯的买和卖,他包含的内涵非常广。原来的采购模式都是反应采购,等 着供应商来联系,但这种采购方式弊端比较多,尤其是对竞争比较激烈的饲料 行业,这种采购方式已经过时,这种采购会比较被动,产生依赖性和盲知性。 饲料行业的原料采购应该是主动性采购,主动性采购能使在采购时准备较足, 谈判时能知己知彼,而且和供应商的关系会很融洽,关系感情比较恰当,这样 才能拿到增加价值的原料,才能掌握和采购到降低成本的原料。采购科学经济,采购的饲料原料价格就低,就会给企业带来潜在利润,增加效益,价值采购将 是采购工作的一个重要尺度。本文就是根据目前的饲料行业的特点,对新的采 购职责作出阐述。 采购部门的几个重点工作职责是: 1、第一点是饲料原料行情的预测和把握 2、第二点是库存的合理控制和经济库存优化 3、第三点是饲料原料替代品的开发和地产原料的开发,采购要实现价值采购。 4、建立长期稳定的供应链 5、有效采购团对的建立和维护,其中一个合格采购人员所应该具有的条件:(1)、品行端正 (2)、具有丰富的饲料原料基础知识 (3)、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谈判技巧 (4)、具有良好的心理基础和吃苦精神 一、采购应该注意的几个重点内容 (一)、饲料原料行情的预测和把握。 饲料加工最主要的原料是农产品,而近年来农产品的价格波动比较频繁,如果 能提前预测这些农产品的行情波动,我们就能抓住机会,减少我们的生产成本。比如玉米受天气、运输环境、国内外期货、季节以及地域的影响而时常价格变动。对每种饲料原料,如果具体分析,发现他们都会在某个时段因为某种因素 而有一定的行情变动。即使微量矿物质硫酸铜等也好因为金属期货的变动而变动,还有鱼粉因为运输价格、时间还有某个时段的到货量而发生价格变动。不 管外在的因素,就是各种原料之间也会互相影响,比如目前玉米期货的变动会 影响粕类行情的变动,反过来豆粕行情的变动又影响玉米行情的变动等等。 1、能量原料:玉米行情变化的规律比较突出,受到的影响因素也比较多。天气、种植面积、运输环境、国家政策,国内外期货等等。比如,今年,受生物燃料,

青贮饲料的品质鉴定

青贮饲料的品质鉴定 青贮饲料在饲用之前,或在使用之中,应当正确地评定其营养价值和发酵品质。一般包括感官评定、化学评定(有机酸及微生物评定)。有机酸及微生物的检测是判断青贮饲料品质好坏最关键、最直接的评判指标,但是青贮饲料生产现场大多只能进行感官评定,化学评定需要在实验室内进行。通过品质鉴定,可以检查青贮饲料的品质,判断青贮料营养价值的高低及是否存在安全风险。 一、青贮饲料样品的采取 因青贮窖结构的不同、青贮制作过程中操作上的差异,青贮料在不同部位的质量存在一定的差别,为了准确评定青贮饲料的质量,所取的样品必须要有代表性。首先清除封盖物,并除去上层发霉的青贮料;再自上而下从不同层次中分点均匀取样。采样后应马上把青贮料填好,并密封,以免空气混入导致青贮料腐败。采集的样可立即进行质量评定,也可以置于塑料袋中密闭,4℃冰箱保存、待测。 二、感官评定 开启青贮容器时,根据青贮料的颜色、气味、口味、质地、结构等指标,通过感官评定其品质好坏,这种方法简便、迅速。见表1 表1 感官鉴定标准 1.色泽优质的青贮饲料非常接近于作物原先的颜色。若青贮前作物为绿色,青贮后仍为绿色或黄绿色最佳。青贮器内原料发酵的温度是影响青贮饲料色泽的主要因素,温度越低,青贮饲料就越接近于原先的颜色。 2.气味品质优良的青贮料具有轻微的酸味和水果香味。若有刺鼻的酸味,则醋酸较多,品质较次。腐烂腐败并有臭味的则为劣等,不宜喂家畜。总之,芳香而喜闻者为上等,而刺鼻者为中等,臭而难闻者为劣等。 3.质地植物的茎叶等结构应当能清晰辩认,结构破坏及呈粘滑状态是青贮腐败的标志,粘度越大,表示腐败程度越高。优良的青贮饲料,在窖内压得非常紧实,但拿起时松散柔软,略湿润,不粘手,茎叶花保持原状,容易分离。中等青贮饲料茎叶部分保持原状,柔软,水分稍多。劣等的结成一团,腐烂发粘,分不清原有结构。

定稿-饲料价格猛涨的背后

定稿-饲料价格猛涨的背后

饲料价格猛涨的背后 导视:饲料价格高歌猛进挤压养殖收益喂一头亏一头 原材料齐涨饲料企业直呼“伤不起”我们也是受害者 饲料价格猛涨的背后敬请收看聚焦三农 【主持人1】今年年初以来,国内玉米、豆粕、小麦价格持续走高,由于原料价格的上涨,不少饲料生产企业连续上调了饲料价格。短短5个月,全国大部分地区饲料价格已经四次提价,大宗饲料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约10%,那么饲料行业如此集中频繁的提价对农副产品的价格会有什么影响?不断上涨的养殖成本是否会影响农民的养殖积极性。 【同期声】湖南省浏阳市关口办事处金桥村钟才兴养殖户 在这里签一下字 【解说】每天午饭后,钟才兴都要到镇上的养殖合作社购买饲料,虽然购买的数量没有增加,但是花销却比以前增加了不少。满满一车的饲料压得钟才兴有点喘不过气来。

【同期】湖南省浏阳市关口办事处金桥村钟才兴养殖户 这个现在是多少钱一袋一袋158元钱 现在一天要用13到14袋 去年同期一袋是146元钱 146元钱一袋涨了12元钱那您现在感觉到压力压力很大 【解说】钟才兴养了460头猪,每天都要用去14袋饲料,一天下来仅饲料成本要2200多元钱。比去年同期每天多支出168元钱,一头育肥猪到出栏时要吃掉大约8袋半的饲料,这就意味着今年钟才兴饲养每头猪都要多掏100元钱左右的费用。算下来这批肥猪饲养养半年就是200多吨饲料,合计超过6.5万元。这使得他在喂养时十分小心,不敢浪费一粒饲料。 【同期】湖南省浏阳市关口办事处金桥村钟才兴养殖户 反正是喂一头亏一头 像这样的市场价钱行情反正是亏 养了这一批猪到下一批就不能够养了 【解说】饲料价格的上涨给老钟的家庭养殖带来不

第五章 常用饲料原料的掺假识别

第五章常用饲料原料的掺假识别 植物性原料的掺假识别 一、豆粕的掺假识别 豆粕主要掺假有:玉米粉、玉米胚芽粕、豆饼。识别方法如下:(一)掺玉米粉的检查 取碘0.3g、碘化钾1g溶于100ml水中,然后用吸管滴1滴水在载玻片上,用玻璃棒头沾取过20号筛的豆粕,放在载玻片上的水中展开,然后滴入1滴碘-碘化钾溶液,再显微镜下观察。纯豆粕的标准样品,可清楚的看到大小不同的棕色颗粒,含玉米粉的载玻片上,含有似棉花状的蓝色颗粒,随玉米粉含量的增加,蓝色颗粒增加,棕色颗粒减小。 标准样品的制备:取通过20号筛的纯豆粕0.95g、0.96 g、0.97 g、0.98 g、0.99 g,依次通过20号筛的玉米面0.05 g、0.04 g、0.03 g、0.02 g、0.01 g各自混匀,五种标准品分别含5%、4%、3%、2%、1%玉米的豆粕,按照上述步骤制成五个标准样片,以便半定量比较观察用。 (二)掺玉米胚芽粕的检查 豆粕中掺玉米胚芽粕可借助于显微镜进行检查。镜下观察豆粕可见豆粕皮,且豆粕皮外表面光滑,有光泽,并可见明显凹痕和针状小孔,内表面为白色多孔海绵状组织,并可观察到种脐,豆粕颗粒形状不规则,一般硬而脆,不透明,奶油色或黄褐色而玉米胚芽粕镜下观察具油腻感,黄棕色,同时可见玉米皮特征,玉米皮镜下薄并

且半透明。所以,二者在镜下很容易区别。 (三)掺豆饼碎的检查 豆粕中掺豆饼碎也可以借助于显微镜进行镜检。因豆粕与豆饼碎加工工艺不同,镜下状态不规则,一般硬而脆,子叶颗粒无光泽,不透明,奶油色或黄褐色,豆粕碎子叶因挤压成团,这种颗粒状团快质地粗糙,颜色外深内浅。二者感官也可以大致区分,豆粕一般为碎片状,而豆粕碎成团快,颜色比豆粕深/ 二、豆粕碎的掺假识别 豆粕碎掺假,目前仅限于玉米粉,具体检查方法可以见豆粕中掺玉米粉的检查。 三、菜子粕的掺假识别 菜子粕掺假主要掺杂一些低廉的原料,而且较重,如泥土、沙石等,具体检查方法如下: (一)感官检查 正常的菜子粕为黄色或浅褐色,具有浓厚的油香味,这种幽香味较特殊,其他原料不具备。同时菜子粕有一定的油光性,用手抓时,有蔬讼感觉。而搀假菜子粕油香味淡,颜色也暗淡,无油光性,用手抓时,感觉较沉。 (二)盐酸检查 正常的菜籽粕加入适量的10%盐酸,没有气泡产生,面掺假的菜籽粕加入10%的盐酸,则有大量气泡产生。 (三)粗蛋白质的检查

40种常见饲料原料基础知识

40种常见饲料原料基础知识 1 玉米 玉米是能量饲料之王,在能量饲料中,玉米占主导地位,这是任何其他能量饲料所不 能比拟的。目前世界上玉米的主要用途是作饲料,占70%~75%,玉米作为饲料的营养价值特点如下: (1)可利用能值高:玉米是谷实类子实中可利用能量最高的,如代谢能(鸡)为13.56 焦 耳/千克,消化能(猪)为14.27 焦耳/千克,这是因为玉米粗纤维含量少,仅2%;无氮浸 出物高,为72%,且主要是淀粉,消化率高;脂肪含量高,为4%左右,是小麦等麦类子实 的2 倍,所以玉米可利用能是谷类子实 最高者。 (2)玉米蛋白质含量低(7%~9%),品质差,缺乏赖氨酸、色氨酸,例如玉米中赖氨酸 含量为024%,色氨酸含量为0.07%。原因是玉米蛋白质中多为玉米醇溶蛋白,其品质低于谷物蛋白。 (3)玉米含亚油酸较高:亚油酸是必需脂肪酸,它不能在动物体内合成,只能从饲料中 提供,是最重要的必需脂肪酸。鸡缺亚油酸时,生长慢,水肿,皮下出血,羽毛生长不齐、蓬乱,无光泽,产蛋率下降。 玉米亚油酸含量达到2%,是所有谷实饲料中含量最高,者。在鸡的日粮中,要求亚油 酸含量为1%,如玉米在日粮中的配比达到50%以上,则仅玉米即可满足鸡对亚油酸的需要 量。 (4)维生素:玉米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平均为20 毫克/千克,而维生素D、K、B、B1:缺乏,水溶性维生素中Bl 较多。新鲜玉米含维生素丰富,但贮存时间长了,虫咬、过夏或发霉等均可降低玉米中的维生素含量。 (5)矿物质:玉米含钙极少,仅0.02%左右;含磷约0.25%,其中植酸磷占50%~60%;铁、铜、锰、锌、硒等微量元素也较少。 (6)色素:黄玉米含色素较多,主要是p.胡萝b 素、叶黄素和玉米黄素。叶黄素含量 达20 毫克/千克左右,和玉米黄素一起对鸡蛋黄及肉鸡的脚、皮肤和喙的着色发生重要影响,尤其是对蛋黄着色有明显的影响,其效果优于苜蓿粉和蚕粪类胡萝卜素。 影响玉米品质的因素主要有水分、贮藏时间、破碎粒和霉变情况。水分含量高,不易 贮存,易促使黄曲霉生长。霉变的玉米可降低适口性和鸡增重,甚至出现中毒症状。玉米含脂肪高,且多为不饱和脂肪酸。玉米粒较易贮存,粉碎后易氧化霉败变质,所以粉碎的玉米面应尽快食用。 2、米糠粕 米糠粕是米糠经浸出、脱脂处理后的产物,米糠是稻谷加工过程中的副产物,是糙米碾白过程中被碾下的皮层及米胚和碎米的混合物,新鲜米糠呈黄色,有米香味,营养价值丰富。其中含油 脂15%~20%,油中含油酸、亚油酸、磷脂等,还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3、大米粕

饲料原料掺假修订稿

饲料原料掺假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饲料原料掺假检测(华中农大) 一、饲料原料掺假现状、形式与检测程序 (一)饲料原料掺假现状 国产鱼粉100%掺有植物质,50%掺有非蛋白含氮化合物,20%不同程度地掺有血粉或羽毛粉。甚至进口鱼粉,也有50%掺有非蛋白含氮化合物,20%掺有皮革粉。销售时多以“价格优惠”、“送货上门”、“看样订货”及“回扣”等手段迎合人们心理,而大宗发货时,却以假充真,面目全非。当前饲料原料掺假不仅在鱼粉、豆粕、油脂等一些价格昂贵原料上,也向其它原料扩展,而且掺杂物种类繁多,手段五花八门,多不易用常规法检出,故更加加大了原料品质检测 的难度。 (二)饲料原料掺假、使杂、伪造的含义与形式 1.饲料原料掺假、使杂、伪造的含义 (1)掺假:指在原料中掺入非原料可饲物质,以达以次充好,以假乱真。 (2)使杂:指在原料中掺入非原料不可饲物质,以达以杂增重。 (3)伪造:指以伪代真,名实不符。 2.饲料原料掺假、使杂、伪造的形式 (1)掺兑:在原料中掺兑非原料物,出售时冒称原物者。 (2)替代:以它物部分或全部替代原物者。 (3)着色:以染料着色于非原料物,掩饰掺杂真相者。 (4)伪造:出售与商标完全不符的物质者。 (三)饲料原料掺杂的检测程序 确定原料是否掺杂、伪造是一项十分细致的工作,因为检测的正确与否,是判断品质优劣和是否掺杂的关键。饲料原料掺杂的检测一般按照以下程序进 行。 1.调查了解和掌握当前(地)原料掺杂、伪造的基本情况和动态,以达缩 小检测范围,做到心中有数。 2.购入或送检原料时,首先应采用感观法、筛分法、容重法等确定是否掺杂。根据检测结果和经验,初步划定掺杂物范围。 3. 根据初步划定的掺杂物范围,可采取显微镜检和快速滴定进一步确定掺 假的范围,最后再用化学检测的方法确认掺假的种类以及掺假物的含量。 二、饲料原料品质检测与鉴别方法 (一)一般鉴别法 饲料品质的一般鉴别法,是指用视觉、嗅觉、触觉等鉴别原料品质的一些方 法,故又称感观法。 1.视觉法:指通过肉眼或放大镜观察原料形态、颜色、虫害及霉变的一种方法。如观察时若发现原料结块,可能是水分含量过高或发生了霉变。粉碎、过筛时若发现粉料呈球块,一捻又成粉末时,除上述原因外,可能与脂肪含量较高,有粘性物质存在有关。正常豆粕应呈黄或金黄色,若呈褐、棕褐色或棕黑色,可能加热过度。要确切判断,尚需通过脲酶活性等方法进一步确定。2.嗅觉法:原料因发酵、腐败,可导致蛋白质分解,人为添加非蛋白含氮化合物也可产生挥发性氨气味;脂肪酸败和过热焦化可产生焦臭味等,都可通过嗅

中国饲料市场形势分析

04年中国饲料市场形势分析 一、2003年饲料工业运行情况 (一)、生产情况。2003年是我国饲料工业起步以来,面临问题最多的一年。非典疫情一度造成饲料物流受阻,原料短缺,市场萎缩。10月份以来,饲料工业遭遇罕见的原料价格暴涨,豆粕和赖氨酸涨价幅度创历史最高水平。各级饲料管理部门积极与有关方面协调,落实国家对饲料企业的优惠税收政策,降低生产成本;积极协调增加大豆进口配额,保证豆粕原料的有效供应,抑制了豆粕价格的恶性上涨;广大饲料从业人员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产品结构,压缩一般性饲料品种,加快发展浓缩饲料、精料补充料和饲料添加剂及其预混合饲料,开发新型饲料资源和饲料品种,促进饲料产品的更新换代,满足不同饲养品种、饲养方式对饲料产品的需求。通过全行业积极努力,克服影响行业发展的艰难险阻,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发展目标。全年生产工业饲料产品8780万吨增长%。 (二)市场情况。2003年,饲料产品价格继续保持在较低价位上运行。猪配合饲料平均价格为元/千克,与2002年相比,增长%,价格变动幅度为±元/千克。肉鸡配合饲料平均价格为元/千克。增长%,价格变动幅度为±元/千克。蛋鸡配合饲料平均价格为元/千克,增长%,价格变动幅度为±元/千克。配合饲料价格变化幅度总体很小,基本保持相对稳定的态势,市场供应充足,为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了较大贡献。 饲料原料市场价格变化较大,饲料原料价格总体平均上涨10%左右,第四季度上涨幅度更大,超过20%,饲料加工企业成本上升,利润继续下滑。 2003年玉米产量为11306万吨,比上年减产万吨,下降5%左右。由于出口有利可图,全年玉米出口达1639万吨,同比增长%以上,受玉米产量下降和出口增加的影响,全年玉米价格温度上升,平均价格为±千克,比上年增长%。 豆粕价格跌宕起伏,变化莫测,2003年1月份价格同比增长12%,2月增长%,非典期间的3-6月份豆粕价格仍然扑朔迷离、升降交替。第三季度以来,豆粕价格可谓天天变,月月升,特别是“十一”以后,南方个别销区一度升至3800元/吨的历史高价,平均价达3300远/吨,上涨幅度超过今年前9个月平均价的60%,比去年同期上涨77%,受豆粕价格影响,其他饼粕蛋白原料价格也出现了大副攀升,平均涨幅200元-300元/吨,饲料行业遭受重创。全年豆粕平均价为±千克,比上年增长%。据测算,仅豆粕价格上涨造成饲料生产成本增加40亿元。豆粕实际上已经成为2003年饲料和畜产品价格上扬的起点和发端。 在豆粕价格上涨的同时,鱼粉价格却未随之上扬,一直保持稳定的态势。进口鱼粉平均价格为±元/千克,与上年持平,为饲料产品价格稳定做出了贡献。

饲料原料感官检测

1 范围 适用于能通过人的味觉、嗅觉、触觉、视觉等进行感观检查的动、植物性饲料原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原料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无) 4 管理职责 4.1 品管部收货组主要采取以下方法对公司进货原(辅)料进行检验。 4.1.1 视觉:观察原料或辅料的形状、粒度、色泽、霉变、虫蛀、结块或杂质等。 4.1.2 嗅觉:通过嗅觉来鉴别原料或辅料具有的特殊气味。 4.1.3 味觉:通过舌舔或牙咬来检查原料或辅料的味道、硬度及口感等。 4.1.4 触觉:用手指头捻取原料或辅料,通过感触来判定其水分、硬度、粘稠性等。

5 管理内容和要求 5.1 玉米 a) 观察其颜色:较好的玉米呈黄色且均匀一致,无杂色玉米。 b) 随机抓一把玉米在手中,嗅其有无异味,粗略估计(目测)饱满程度、杂质、霉变、虫蛀粒的比例,初步判断其质量。随后,取样称重,测容重(或千粒重),分选霉变粒、虫蛀粒、不饱满粒、热损伤粒、杂质等异常成份,计算结果。玉米的外表面和胚芽部分可观察到黑色或灰色斑点为霉变,若需观察其霉变程度,可用指甲掐开其外表皮或掰开胚芽作深入观察。区别玉米胚芽的热损伤变色和氧化变色,如为氧化变色,味觉及嗅觉可感氧化(哈腊)味。 c) 用指甲掐玉米胚芽部分,若很容易掐入,则水分较高,若掐不动,感觉较硬,水分较低,感觉较软,则水分较高。也可用牙咬判断。或用手搅动(抛动)玉米,如声音清脆,则水分较低,反之水分较高。 5.2 豆粕 a) 先观察豆粕颜色,较好的豆粕呈黄色或浅黄色,色泽一致。较生的豆粕颜色较浅,有些偏白,豆粕过熟时,则颜色较深,近似黄褐色(生豆粕和熟豆粕的脲酶均不合格)。再观察豆粕形状及有无霉变、发酵、结块和虫蛀并估计其所占比例。好的豆粕呈不规则碎片状,豆皮较少,无结块、发酵、霉变及虫蛀。有霉变的豆粕一般都有结块,并伴有发酵,掰开结块,可看到霉点和面包状粉末。其次判断豆粕是否经过二次浸提,二次浸提的豆粕颜色较深,焦糊味也较浓。最后取一把豆粕在手中,仔细观察有无杂质及杂质数量,有无掺假(豆粕主

饲料原料市场分析

2006年饲料原料市场 大豆: 一、全球大豆供应形势主要特点 美国大豆生产连续两年大丰收,大豆供应充裕;本国大豆压榨需求稳定增长,但由于目前中国和欧盟采购美国大豆量出现大幅度减少,导致美国大豆期末库存大幅度上升至20年来的创记录水平。 1.美国大豆出口下降是库存上升的根源 2.中国欧盟采购美豆数量降幅较大 3.南美大豆产量保持稳定增长 4.中国大豆进口量稳定增长 5.中国对南美大豆的需求热情有增无减(南美大豆价格的竞争力) 5.1 本年度前4个月,中国的大豆进口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62万吨,同比增长7.6%,显示需求良性。 5.2 中国减少美国大豆的进口的部分,并不意味着实际需求的下降,而是改为了从南美进口,表明南美大豆同期价格更有竞争力。 二、全球大豆价格波动特点 1.大豆供给更加依赖南北美生产 当前美国、巴西阿根廷三国的当年度的大豆总产量已经超过了全球总产量的80%,我们看到,2001年以来,大豆价格经常出现暴涨暴跌的局面,这并不是因为需求的暴增暴减所引发,恰恰是因为全球大豆产量的不确定以

及市场对此种不确定所产生之预期的强化密切关联。这可以总结为大豆价格波动的"天气偏好"因素。 2.异军突起的南美力量 1994年,巴西阿根廷的大豆产量之和只有3840万吨,2005年达到9200万吨,11年增长1.4倍。当前巴西阿根廷大豆总产已经超过美国占据全球43%的份额。因此南美力量必将越来越对全球大豆供给、贸易以及价格波动机制产生深刻影响。 3.中国龙-全球大豆消费的火车头 1995年中国从大豆出口变成进口国,当年度的进口量只有区区16万吨,2005年度已经达到2580万吨,10年来沧桑巨变,令世界瞩目。中国的大豆需求严重依赖进口,美国、巴西、阿根廷三国控制了90%的全球大豆出口市场,而三国出口大豆的43%来到了中国,因此中国的需求对世界大豆价格的影响深刻:在丰收年份,中国的需求支撑全球大豆价格;在大的减产年份,中国的需求容易成为价格大幅度上涨的火上浇油力量。这就是所谓"中国因素"。 4.本年度大豆进口量推测 2006年2月份,中国大豆进口量约145万吨,2005年10月至2006年1月海关进口统计量875万吨,合计1020万吨,比去年同期的963万吨增加57万吨,增长5.9%,假设增长率不变,则本年度的大豆进口量可能达到2730万吨,与美国农业部当前的预测基本一致。根据99/00至04/05

原料掺假判断鉴别

原料掺假判断鉴别 配合饲料产品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配方及其制造的水平,但原料质量对于配合饲料质量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饲料厂进购原料时,应当按照国家及行业标准进行质量的抽样检测。原料的化学分析是必须的,也是最真实可靠的,实验室分析出来的结果是最能说明该原料的品质水平的。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感官判定(包括视觉、味觉、嗅觉、触觉等)及简易检测(包括筛选法、容重法、水洗淘汰法、比重法、镜检法及一些简易的化学分析法等)是首选的判别方法,是原料品质鉴别的第一步,常规情况下,若原料通不过感官综合判定及简易检测,就会被视为不合格,也没有必要进行化学分析了。此外,由于化学检测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有时因生产急需,经感官判定及简易检测认为合格的原料就要进入紧急放行使用程序以解决生产的需要(另外留样进行化学检测),这时,感官判定及简易检测的结果就显得格外的重要。本文就此介绍常用饲料原料质量的快速简易鉴别方法。 1鱼粉质量的快速鉴别 鱼粉是配合饲料最常用的优质动物性蛋白源,它含有较完全的鱼虾所需的必需氨基酸,适口性好,维生素含量也很丰富,在水产配合饲料特别是高档水产配合饲料中的用量很大。由于其用量大,价格也较高,所以掺假现象也特别严重。 1.1感官判别 1.1.1形状 优质鱼粉为粉状,含鳞片、鱼骨等,可见鱼肉丝,不应有过热颗粒及杂物,不应有结块及虫害。 1.1.2色泽 墨罕敦鱼粉为淡黄色或淡褐色;沙丁鱼粉、鳀鱼粉为黄褐色,故又称“黄鱼粉”;北洋鱼粉、鳕鱼粉、鲽鱼粉为淡黄白色或灰白色,又称“白鱼粉”;优质鱼粉有光泽,如加热过度或含脂量高,则颜色加深。 1.1.3味道 优质鱼粉有浓郁的烤鱼香味,甜香味并稍带鱼油味,不应有酸败、氨臭及过热的焦味。优质鱼粉含盐量在2%左右,如果含盐量过高,入口会有苦咸味。 1.1.4硬块 优质鱼粉无硬块,用手捏有疏松感、不成团、不粘结,放手后能恢复松散状。 1.1.5其他 应着重注意的问题:掺假、霉害、虫害、褐色化、焦化(颜色变黑、有焦味、无色泽)、脂肪变性(有氨味)、脂肪氧化(油腻、深褐色、有臭味)及有无发热现象等。

饲料原料的概念及分类

第四章饲料原料的概念及分类 第一节饲料原料的概念及分类 1.饲料的概念 ? 通常所说的饲料 –是指自然界天然存在的、含有能够满足各种用途动物所需的营养 成分的可食成分。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饲料工业通用术语》对饲料的定义为:能提供饲养动物所需养分、保证健康、促进生长和生产且在合理使用下不发生有害作用的可食物质。 ? 配合饲料是指根据鱼类的不同生长阶段、不同生产目的的营养需求标准,把不同来源的饲料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经加工(或再加工)而制成的具有一定形状的饲料产品。 ? 预混料 Premix:指一种或多种饲料添加剂按一定比例配制的均匀混合物。也称添加剂预混合饲料(feed additive premix) 2.我国传统饲料的分类法 ? 按养殖者饲喂时的习惯分类:精饲料、粗饲料、多汁饲料三类 ? 按饲料来源分类:植物性饲料、动物生饲料、矿物质饲料、维生素饲料和添加剂饲料 ? 按饲料主要营养成分分析: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维生素饲料、矿物质饲料和添加剂五类 4. Harris的饲料原料命名与分类法 根据饲料原料的营养特性,将饲料原料分为八大类,并对每类饲料冠以相应的国际饲料编号(international feeds number, IFN)。编码(为六位数,编码分为三节,表示成△,△△,△△△)代表每种饲料原料的全名称。 饲料的分类及其数字编码 粗饲料是指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大于或等于18%,以风干物为饲喂形式的饲料,如干草类、农作物秸秆等(100000)。 青绿饲料是指天然水分含量在60%以上的青绿牧草、饲用作物、树叶类及非淀粉质的根茎、瓜果类(200000)。

饲料采购合同

饲料购销合同书 合同编号: 甲方(供货方): 乙方(采购方): 经双方协商,就乙方采购甲方饲料一事,订立本合同,合同内容如下: 一、甲方向乙方提供饲料的品种、数量、价格: 1、甲方根据乙方的需求向乙方提供以下精饲料并在合同有效期内严格执行所标价格 2、饲料品种及价格 使用阶段规格产品代码价格(元/吨)备注 注:饲料的原料价格变动超过15%时,甲、乙方均提出书面申请,双方协商后对饲料价格做出调整。 3、数量:以乙方的入库单为准(实践中应当由双方授权代表在入库单上签字确认)。 二、质量标准及要求 1、饲料质量标准:甲方按乙方所需饲料种类提供甲方已备案并执行的营养标准作为合同附件,同时是合同期内所供饲料参照营养质量标准,包装要求标准包装**Kg/袋。 2、甲方所提供饲料产品饲料要符合国家饲料卫生标准,按GB13078 -2001执行。 3、饲料的常规营养指标和卫生指标一旦出现质量不合格对乙方

造成直接、间接损失,甲方负全责并进行赔偿,同时终止双方购销合同。 三、货物保质期: 4-9月份保质期为2个月,10月份-次年3月份保质期为3个月,从生产日起算。甲方必须保证给乙方提供的产品为20日内生产的新鲜饲料。 四、供货方式: 乙方提前三天向甲方提供所需的饲料品种及数量,甲方在接到订货通知后三天内负责将产品送到乙方指定地点,确保乙方基地牲畜饲料的连续饲喂,送货及卸车费用由甲方承担。 五、验收方法: 1、甲方供货时需提供该批次货物的合格证和常规营养成分的自检报告,乙方收到货物后有权抽样检查,确认饲料品种、数量、外观及出厂日期无误后,接收货物;若有外观瑕疵、出厂日期不清或超出保质期、数量有误时,乙方有权拒绝接收货物,且甲方必须在3日内重新提供合格产品,不能造成乙方断料,由此造成乙方的一切实际经济损失由甲方承担。 2、乙方应在货物到场后【1】天内检验,如发现质量问题(不符合该饲料执行的营养标准或饲料卫生标准GB13078 -2001),乙方应及时通知甲方,经确认确实属于甲方责任造成的质量问题,甲方须在一周内予以更换为合格饲料并承担相应损失,给乙方造成损失(包括间接损失)的,赔偿额为当批次饲料价款的全款,饲料直接原因导致乙方畜种死亡等严重现象的,(经国家认可的权威组织机构鉴定事实的)甲方还应负法律责任。若是因为常规营养成分、维生素及微量

饲料行业发展形势与趋势分析

饲料行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一)宏观环境的影响不稳定 饲料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一直是在国内外宏观环境影响与考验下发展。从经济增长的角度看,欧美经济体仍处于复苏的后半程,各项经济数据呈现出不断改善的状态。而中国经济显然已经度过了复苏期,正处于经济复苏和新一轮增长周期间的过渡期,紧缩政策已经实施一段时间,负面累积效应正在释放。从政策面预期角度看,对于欧美经济体来说,虽然近期通胀上行风险已经出现,但欧美经济体还没有到刺激政策明显退出的时点。而我国则不同,我国3月份CPI增速已经达到了5.4%,在全球和国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背景下,控通胀任务十分艰巨。此外,人民币升值预期明显提升,境外热钱的流入速度有可能加快,央行的货币回笼力度势必要进一步加大。因此,中国经济不仅目前已经面临了较严厉的宏观调控,未来一个阶段似乎也很难看到政策放松的迹象。从近期经济运行看,一季度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同时减速的状况可能拖累经济运行,分析人士认为,2011年“三驾马车”虽将呈现小幅减速格局,但回落幅度都不大,经济仍将保持较高增长水平,预计全年经济增长仍能达到10%左右。 总之,居高不下的CPI势必导致宏观调控的压力加大,“三驾马车”减速,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仍有可能进一步上涨等因素,可能导致畜牧业和饲料业发展的环境趋紧。但是世界经济在逐步复苏,我国全年经济仍将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预期,这将是饲料产业经济发展的强心剂。 (二)上游产业的作用喜忧参半 一是上游产业充裕的原料供应满足了饲料生产需求。全国粮食生产的“七连增”和我省粮食生产的“八连增”为饲料行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去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了54641万吨,我省达到了4350.3万吨。另外,大豆和玉米的适度进口对饲料生产的需求提供了有效补给。从预测看,今年,全球大豆生产形势比较乐观,产量预计近2.6亿吨,创历史新高,其中美国将达到9300万吨,巴西7220万吨,阿根廷产量5000万吨,巴拉圭840万吨。 二是居高不下的原料价格加大了饲料企业组织生产的压力。4月20

主要饲料原料感官检查参考方法

主要原料感官检查参考方法 1 范围 适用于能通过人的味觉、嗅觉、触觉、视觉等进行感观检查的动、植物性饲料原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原料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无) 4 管理职责 4.1 品管部收货组主要采取以下方法对公司进货原(辅)料进行检验。 4.1.1 视觉:观察原料或辅料的形状、粒度、色泽、霉变、虫蛀、结块或杂质等。 4.1.2 嗅觉:通过嗅觉来鉴别原料或辅料具有的特殊气味。 4.1.3 味觉:通过舌舔或牙咬来检查原料或辅料的味道、硬度及口感等。 4.1.4 触觉:用手指头捻取原料或辅料,通过感触来判定其水分、

硬度、粘稠性等。 5 管理内容和要求 5.1 玉米 a) 观察其颜色:较好的玉米呈黄色且均匀一致,无杂色玉米。 b) 随机抓一把玉米在手中,嗅其有无异味,粗略估计(目测)饱满程度、杂质、霉变、虫蛀粒的比例,初步判断其质量。随后,取样称重,测容重(或千粒重),分选霉变粒、虫蛀粒、不饱满粒、热损伤粒、杂质等异常成份,计算结果。玉米的外表面和胚芽部分可观察到黑色或灰色斑点为霉变,若需观察其霉变程度,可用指甲掐开其外表皮或掰开胚芽作深入观察。区别玉米胚芽的热损伤变色和氧化变色,如为氧化变色,味觉及嗅觉可感氧化(哈腊)味。 c) 用指甲掐玉米胚芽部分,若很容易掐入,则水分较高,若掐不动,感觉较硬,水分较低,感觉较软,则水分较高。也可用牙咬判断。或用手搅动(抛动)玉米,如声音清脆,则水分较低,反之水分较高。 5.2 豆粕 a) 先观察豆粕颜色,较好的豆粕呈黄色或浅黄色,色泽一致。较生的豆粕颜色较浅,有些偏白,豆粕过熟时,则颜色较深,近似黄褐色(生豆粕和熟豆粕的脲酶均不合格)。再观察豆粕形状及有无霉变、发酵、结块和虫蛀并估计其所占比例。好的豆粕呈不规则碎片状,豆皮较少,无结块、发酵、霉变及虫蛀。有霉变的豆粕一般都有结块,并伴有发酵,掰开结块,可看到霉点和面包状粉末。其次判断豆粕是否经过二次浸提,二次浸提的豆粕颜色较深,焦糊味也较浓。最后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