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四大怀药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29 MB
- 文档页数:9
药食同源话山药补肾传奇赞地黄通洛活血属牛膝清火明目怀菊花探秘四大怀药古时候的中原大地、黄河中下游的三百里怀川,有那么四样神奇的物种一直被人们奉为稀世珍品。
经过了三千年的流传繁衍,这四样物种在当今依然为人们所珍视和厚爱,这就是产于河南焦作的四大怀药——山药、地黄、牛膝、菊花。
山药——中医养生中最能代表“药食同源”的经典食物,可以充饥可以治病,能益寿延年、强身健体。
地黄——演绎补肾传奇,经典名方“六味地黄丸”是代表性作品,经过上千年的历史延续,被证明是保健神药。
牛膝——通络活血、强筋健骨非它莫属,想要有健康的体魄,就要想起既能入药又能做药膳的牛膝宝贝。
菊花——不仅令人赏心悦目,更有清火明目、清热解毒之功效,一杯菊花茶、一碗菊花粥、或是一道简单的菊花菜肴都能令你轻身耐老、延年益寿。
本来是一颗颗小小的草药,到了名医大家的手中就成了灵丹妙药,这是何等的神奇!如果没有天地的锤炼、山川的滋养、名医的点化,四大怀药怎么可能延续至今!背景资料吕文良副主任医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古时候的中原大地、黄河中下游的三百里怀川,有那么四样神奇的物种一直被人们奉为稀世珍品。
经过了三千年的流传繁衍,这四样物种在当今依然为人们所珍视和厚爱,这就是产于河南焦作的四大怀药——山药、地黄、牛膝、菊花。
数十万年前的造山造河运动,使中原大地出现了一处三百里平川,这里生长着四种已流传了近三千年的珍贵物种,山药、地黄、牛膝和菊花,这就是四大怀药。
它们在这里被广泛种植,它们因为疗效神奇而被世人厚爱,几千年的历史,记载了他们曾带给人们多少惠泽,多少安康。
《神农本草经》记载覃怀地所产怀药均被列为上品,不分优劣,从周朝开始,四大怀药被历代列为皇封贡品,唐宋时期四大怀药已久负盛名,经丝绸之路传入亚欧各国,明代郑和将怀药带入东南亚、中东、非洲诸国,近代四大怀药被海外人士誉为华药。
问今天演示区请到的是来自于河南焦作市的关爱中高级烹饪厨师,欢迎您!据说关师傅已经从事厨师20多年了,一直在做山药,今天为大家推荐哪几种不同的做法?答推荐第一个是清蒸铁棍山药,第二道是煲山药粥,第三个就是蜜汁山药,第四个就是河南豫菜最有名的就是司马怀府鸡。
河南农业2021年第28期经济作物四大怀药是指古怀庆地区系焦作市所辖的沁阳市、温县、孟州市、武陟县、博爱县、修武县所生产的山药、地黄、牛膝、菊花4种中草药,是最具地域特色和开发价值的独有资源,距今已有3000年的种植历史。
四大怀药因其独特神奇的作用和悠久的历史,已被国家列为“国药四宝”,享誉中外。
一、四大怀药种植情况2020年,焦作市四大怀药种植面积达到1.24万hm 2,其中,山药种植面积0.48万hm 2,地黄种植面积0.65万hm 2,牛膝种植面积0.03万hm 2,菊花种植面积0.08万hm 2。
每667 m 2山药平均收益为1万元,每667 m 2地黄、菊花平均收益为5000元。
从种植区域看,怀药种植主要集中在温县、武陟县、孟州市和沁阳市,种植面积分别达到0.53万hm 2、0.31万hm 2、0.25万hm 2、0.1万hm 2,分别占全市种植总面积的43.1%、25.2%、20.3%、8.1%。
山药80%以鲜品销售,主要是特产店销售、连锁商超销售和网络销售,20%通过加工转化销售;怀地黄、怀牛膝和怀菊花主要以干品形式,通过药材市场销售。
初步形成了以温县的北冷乡、武德镇和武陟县的大封镇、西陶镇、大虹桥乡、北郭乡为代表的一批特色乡镇。
二、存在的问题(一)怀药标准化种植水平不高当下,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下,怀药标准化规模化种植水平有所提高,但还存在覆盖范围不广的情况,农户分散种植怀药的模式仍大量存在。
同时,对怀药种苗的研发滞后、投入不够,农户自留的怀药种苗种质退化、品质不高,严重影响产量和效益。
(二)土壤污染严重,无公害怀药种植受限土壤是药用植物的生长基础,是重要的生长环境条件,怀药种植基地的土壤应符合土壤质量二级标准。
但随着国内外市场对怀药需求量的增加,种植户为了增加怀药产量,过量使用化学农药、化学肥料,导致生产环境被人为干扰和破坏,造成了药用植物体内蓄积了大量有害于身体健康的物质,药用质量受到影响。
四大怀药是指古怀庆府(今河南省焦作市境内)所产的山药、牛膝、地黄、菊花等四大中药。
我国最早的药物学经典《神农本草经》,把四大怀药都列为上品。
那么,河南焦作辖县所产这四种药材为什么都冠以“怀”字呢?原来上古时代圣王帝尧施政期间的政典《尚书·尧典》中记载了当时洪水泛滥的情景,曰:“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
”怀有包围的意思;襄为升高。
翻译过来即:荡荡洪水包围山岳,漫过丘陵,浩浩滔天。
后来把“怀山襄陵”摘出来,作为一个成语。
因为“怀”也表示山前低洼之地貌。
低洼地积水,水位上升,便可能怀山襄陵。
在商代,焦作市武陟县有小土山,山前地势低洼,故称“怀”。
至秦代,设立怀县,属河内郡。
河内,指黄河以北,太行山以东,包括今济源、焦作、新乡西部、鹤壁、安阳西部。
此区域属于商代畿内之地,故称河内。
唐代撤郡,设怀州,即今沁阳市。
元代设怀孟路,辖怀州、孟州。
元仁宗即位前居怀孟路怀州奉养母亲,即位后,年号为皇庆,遂改怀孟路为怀庆路。
明、清两代,此地为怀庆府,故所产山药、菊花、地黄、牛膝都冠以“怀”字,统称“四大怀药”。
怀山药之所以地道,盖因含有皂苷、黏液质、胆碱、淀粉、糖蛋白和16种氨基酸,还含止杈素、多酚氧化酶、13种矿物质及维生素C等成分。
它形状细而质地硬,犹如铁棍,俗称铁棍山药,这就是品种、土壤、气候使然。
怀山药性平,味甘,入肺、脾、肾经,具有健脾、补肺、固肾、益精的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脾虚泄泻、久痢、虚劳咳嗽、消渴、遗精、带下、肾虚健忘、虚劳瘦弱、神经衰弱等症。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其所含的多酚氧化酶,能刺激胃肠道运动,促进肠内物排空,有助于消化;所含的淀粉经提纯后,能降低类脂、胆固醇浓度,用于降压,降糖,防治心血管疾病;所含的皂苷,有增强免疫力、抗疲劳、抗衰老作用;治疗脾胃虚弱、不思饮食,常与白术、茯苓配伍;补脾肺之虚,配以人参、白术;滋补肾水,常与山茱萸、熟地相伴;固泄止遗,多配菟丝子、五味子。
怀山药可作为食疗的上好食材,药用可煎汤内服,亦可入丸、散,外用多捣烂外敷。
四大怀药四大怀药是指古怀庆府(今河南省焦作市境内)所产的山药、牛膝、地黄、菊花等四大中药。
我国最早的药物学经典《神农本草经》,把“覃怀地”(怀川)所产的山药(薯蓣)、地黄、牛膝、菊花都列为上品。
之后历代医药名家由表入里、去粗存精中进一步发现了四大怀药的优秀原始本性。
因而此说流传至今,并成为品牌。
1.怀山药生物特性名字种名:薯蓣(yù)拉丁语学名:Dioscorea opposita 别名:山药、怀山药、淮山药、土薯、山薯、玉延。
气味:(根)甘、温、平、无毒。
英文名字:nagaimo,yamaimo,Chinese yam,Japanese mountain yam,Korean yam; 《本草纲目》记载,薯蓣由于唐代宗叫李豫,为避讳而改为薯药,又因为宋英宗叫赵曙,为避讳而改为山药。
山药是六味地黄丸的组成药物之一。
科属域:真核域Eukarya 界:植物界Plantae 门:被子植物门Magnoliophyta 纲:单子叶植物纲Liliopsida 目:薯蓣目Dioscoreales 科:薯蓣科Dioscoreaceae 属:薯蓣属Dioscorea 种:山药 D. opposita地理分布单子叶植物,10属650种,广布于全球的温带和热带地区,中国有薯蓣属Dioscorea 1属,约80种。
原产山西平遥、介休,现分布于中国华北、西北及长江流域的江西、湖南等地区。
栽种者称家山药,野生白薯称野山药;中药材称淮山,淮山药、怀山药等。
山药的种类山药的主要品种有薯蓣、参薯、褐色薯蓣、山薯、野山药、日本薯蓣等。
生长习性喜光,耐寒性差。
宜在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壤土中生长。
忌水涝。
地下山药-植物性状茎为圆柱形,也可能因为生长地质不同而变形,肉质,肥厚。
第一种山药:茎圆柱形,叶片三角状卵形至三角状广卵形,基部戟状心形。
雄花序穗状,不下垂,长轴多数成曲折状,雄花近于无柄,苞片三角状卵形,短于花被,花被片6,卵形,雄蕊6,发育;雌花序与雄花序相似,子房柱头·3裂。
26Health Protection and Promotion November 2020 Vol.20 No.21在中药行业常说的“四大怀药”,是指古怀庆府(今河南省焦作市境内)所产的山药、牛膝、地黄、菊花等四大中药品种。
我国最早的药物学经典《神农本草经》,都把四大怀药列为上品。
怀山药 性平,味甘,入肺、脾、肾经,具有健脾、补肺、固肾、益精的功效。
临床常用于治疗脾虚泻泻、久痢、虚劳咳嗽、消渴、遗精、带下、肾虚健忘、何为“四大怀药”周满茹的最佳方式,但现实中许多患者难以找到病因。
因此有效的对症治疗成为关键。
最常用的对症治疗手段是外用糖皮质激素,主要作用是消除炎症,缓解瘙痒。
需提醒患者的是,患了湿疹会很痒,抓挠往往使得皮肤病变更加厉害,造成恶性循环,痒的时候千万不要抓。
激素类药现有二十几种,药物成分有强弱之分。
专家们不主张一开始用最强的,不适合长期使用。
长期滥用外用糖皮质激素容易引起耐药、皮肤萎缩、形成红血丝等副作用。
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强度合适的外用糖皮质激素。
另外,服用抗组胺药物可用于镇静与减轻痒感。
引起癣病的致病性真菌喜好温暖潮湿的环境。
因此,癣病在春夏季天气变暖的时节容易加重,即使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季节性的特征依然明显。
皮肤瘙痒、脱屑、明显增厚,冬季易皲裂,是手足癣的最常见症状。
发生在脚上和手上的肥厚型湿疹与足癣有时候很难区分,这时需要有经验的医生来鉴别。
体癣的典型特征是环状、边缘清楚、中间可以有色素沉着等。
如果发生在趾缝间,不容易与皮炎湿疹混淆,老百姓也能分清楚。
某些泛发性癣,特别是发生在糖尿病患者身上,通常边缘不清,与湿疹不易区分,需要皮肤科医生进一步诊治。
临床上有一些不典型的癣,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外用药膏使用不当后到医院就诊后发现的。
皮肤病的一个特点是,症状相似而病因迥异,治疗原则随病因完全不一,千万不能搞混。
特别是病人不可自己胡乱擦药,不仅延误治疗,还会给正确诊断造成困难。
手足癣可传染给他人。
怀地黄地苋又名生地,为多年生草本植物。
据《本草纲目》记载'这种植物'以水浸验之,浮者名天黄,半浮半沉者为人黄,沉者名地黄'。
故人们都以沉下者为贵,久而久之,遂名为地黄。
地黄,原系野生,最早生长于咸阳一带,后传至各地。
中国数省均有生产,但其最佳者为'怀地黄'。
李时珍《本草纲目》:'江浙壤地黄者,受南方阳气,质虽光润机时力微;怀庆府产者,禀北方纯阴,皮有疙瘩而力大。
'所以古今中外人们都以'怀货'为贵,产地因历史上的怀庆府而得名,位于今河南焦作一带。
地黄可分为生地和熟地两种,《本草纲目》载:地黄生则大寒,而凉血,血热者需用之,熟则微温,而补肾,血衰者需用之。
男子多阴虚,宜用熟地黄;女子多血热,宜用生地黄。
'尤其是熟地,药用'填骨髓,长肌肉。
生精血,补五脏,利耳目、黑须发、通血脉',确系祛病延年之佳品。
地黄产地很多,江、浙、京、津、湘、蜀、皖、鲁等均有所出。
然而最优者今人唯以怀地黄为上。
'怀地黄的显著特点是:油性大,柔软、皮细、内为黑褐色并有光泽,味微甜,尤其是断面呈菊花心状。
怀地黄中又以温县产者尤佳。
191 4年,温县地黄曾在巴拿马运河通船万国博览会上展出。
据现代医学化验,温县地黄10克的药力等于他地产的30克或100克以上。
由于水土、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差异,温县地黄种子被外地引进种植后,功药性顿减,或种一、二年即退化。
温县种植地黄历史久远泡制技艺独特,经验丰富。
许多优良品种,强金状元、四齿毛、7681等都是温县人民亲手培育的。
其中'金状元'的培育距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
近年来在国际市场上倍受欢迎的园身地黄,其加工技术源于温县南岭,东、西林台,南张羌等村。
还有一种'把地',也叫苏直地、杭直地,其加工方法是西南岭村宋发兴于1845年发明的。
这种地黄的选择、泡制规格很严,价格昂贵,专销苏、杭,解放后不再生产。
四大怀药之民间故事(一)--------------------------------------------------------------------------------相传,公元前1066年(武五11年),周武王阀肘,率诸候之师由户县出发,行军至怀府。
时值六月天气,酷暑难耐,又加上将士远途跋涉征战,十之八九累困病倒。
怀府百姓早已对殷肘王深恶痛绝,闻知义军患疾,纷纷以自家所种菊花、地黄为将士们煎报解暑,以牛膝熬汤为其调节筋骨;让将士们食用山药滋补体质。
数日后,义军元气大振,挥师北上,取得了牧野之战的决定性胜利,并一举攻克朝歌。
周武王即位后,为了报答怀府百姓的恩情,又率百官亲临怀府,举行了盛大的封赏仪式,把这四种神奇之药赐名为“四大怀药”。
从此,“四大怀药”成名远扬,并成了历代皇室的纳贡之品。
后来,怀府官员百姓为了纪念这一盛大封赏仪式,遂将封赏地小镇更名为“大封”,“大封”即现在武陟县所辖的“大封镇”。
(二)--------------------------------------------------------------------------------四大怀药是咱们焦作怀庆府一带的地域特产,药材道地,疗效独特,药用和食用价值非常高,其它外地种植的根本不能相比。
四大怀药是怎么来到焦作的?说法有多种,其中有下面一则美丽的传说:据说人类的始祖女娲99岁那一年两眼突然看不见东西了,非常苦恼,于是便想办法去医治。
有一天,她的丈夫伏羲想起了法术高明的石狮子,石狮子在天塌西北、地陷东南时曾救过他和女娲。
虽然石狮子已经死了,但它的尸骨化作了青风岭,于是伏羲便寻到了青风岭,面对青风岭虔诚地祈祷,希望石狮子显灵医治女娲的眼睛。
石狮子果然显灵,他对伏羲说:“你去用天宫后花园里种的菊花煎水饮服,三天后就能治好了。
”伏羲非常诚恳地谢过了石狮子,高兴地回家了。
伏羲把石狮子的话说给了女娲和儿子有熊听,有熊自告奋勇地去取天宫里的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