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调查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的体会和认识
- 格式:rtf
- 大小:24.83 KB
- 文档页数:1
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观后感去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之前,红岩对我来说就像是一个遥远而又神秘的传奇,仅仅是从书里或者电视上知道一些片段。
但当我真的走进那片地方,就像是打开了一本生动的、充满热血与信仰的大书。
一到博物馆,那建筑本身就带着一种厚重的历史感,仿佛在静静地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进去之后,我就像个好奇宝宝一样,眼睛都看不过来了。
展览厅里的那些老物件、老照片,简直就是时光的穿梭机,一下子就把我带到了那个战火纷飞、革命志士们英勇抗争的年代。
我看到了当时共产党人工作和生活的场景还原,那简陋的条件让我大为吃惊。
就那么小小的一间屋子,几张破桌子、几把破椅子,这就是他们革命的“根据地”。
我心里想,这也太艰苦了吧,要是我在这种环境下,估计都不知道该怎么开始。
可是他们呢,就在这样的环境里,策划着伟大的革命事业,和敌人斗智斗勇。
这就好比是在一个破破烂烂的小角落里,默默编织着一张足以改变整个国家命运的大网。
那些革命先辈的事迹真的是超级感人。
比如说江姐,以前只是知道她很英勇,被敌人严刑拷打也不屈服。
但是在博物馆里看到那些详细的介绍,我才真正感受到她到底有多伟大。
那冰冷的刑具,光是看着就让人不寒而栗,而她却能承受住敌人如此残忍的折磨。
我就在想,她得有多么坚定的信仰啊,她的骨头肯定比钢铁还要硬。
我想如果我是她,可能敌人刚拿出刑具,我就全招了。
这可不是开玩笑,那真的是难以想象的痛苦。
可是江姐就是江姐,她就像一座永远不会被摧毁的高山,在敌人面前挺立着,她的精神让我敬佩得五体投地。
还有小萝卜头的故事,也让我特别难受。
一个本该在外面快乐玩耍、在学校读书写字的小孩子,却被关在监狱里。
他的童年没有玩具、没有阳光,只有黑暗的牢房和凶狠的敌人。
但他小小的身体里却藏着巨大的勇气,还为狱中的叔叔阿姨们传递消息。
我觉得他就像一颗小小的星星,在黑暗的监狱里努力散发着微弱却坚定的光芒。
这也让我明白,革命不分年龄大小,只要有一颗坚定的心,即使是孩子也能成为英雄。
重庆红色景区观后感去了趟重庆的红色景区,那感觉就像穿越回了热血澎湃的年代,心里满是震撼和敬意呢。
一走进红岩革命纪念馆,就感觉周围的空气都变得凝重而庄严起来。
那墙上挂着的一幅幅黑白照片,就像是一扇扇通往过去的窗户。
看着那些先辈们坚毅的面容,有的眼神里透着坚定的信念,有的脸上还带着战斗后的疲惫,但无一例外,都有着一股不屈的力量。
我站在那,脑海里不由自主地就开始想象他们当年在这儿为了革命事业忙碌奔波的场景,说不定就在我站的这个地方,曾经有一位英雄在这里秘密传递着重要情报呢。
渣滓洞和白公馆那更是让人心里五味杂陈。
原本是那么美的地方,却被敌人改造成了恐怖的监狱。
那一间间狭小阴暗的牢房,冰冷的铁窗和简陋的床铺,让人看着就心疼。
那些革命者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还能坚守信仰,在牢房的墙上刻下对新中国的向往,这得是多强大的内心啊!我走在里面,感觉每一步都很沉重,仿佛脚下的土地都在诉说着当年的苦难和抗争。
特别是看到那些刑具的时候,我忍不住打了个寒颤,心里对那些反动派充满了愤怒,他们怎么能对自己的同胞下这么狠的手呢?但同时,又对革命先辈们更加敬佩了,在这么残酷的折磨下,他们都没有屈服,简直就是钢铁般的意志。
歌乐山烈士陵园里,那一排排的墓碑庄严肃穆。
我静静地站在那里,看着墓碑上的名字和简短的生平介绍,虽然很多烈士牺牲的时候还很年轻,但他们的英勇事迹却永远地刻在了历史的长河里。
那一刻,我觉得风都像是在为他们悲歌,周围的树木像是在守护着他们的英魂。
我想,他们要是能看到现在的中国,该有多欣慰啊,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新中国,如今已经变得这么强大、这么美好。
重庆的这些红色景区,就像是一本本生动的历史教科书,用最真实的场景和故事告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走出来的时候,我就暗暗下定决心,咱可不能辜负了先辈们的付出,得好好努力,把咱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这一趟红色之旅,可真是收获满满,不仅长了见识,更重要的是,让我的心灵得到了一次洗礼呢。
重庆市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参访心得【最新版3篇】目录(篇1)一、前言二、重庆市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简介三、参访心得及感想四、结语正文(篇1)【前言】在我国众多博物馆中,重庆市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以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丰富的馆藏,成为了一处重要的红色教育基地。
作为一名热爱历史的参观者,我有幸参观了这座博物馆,下面是我的一些参访心得。
【重庆市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简介】重庆市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位于重庆市渝中区,其前身为红岩村革命纪念馆,成立于 1960 年,博物馆内的红岩村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后,中共中央在重庆的秘密活动据点之一。
博物馆内收藏了大量的革命文物和历史资料,是研究和传播红岩精神的重要场所。
【参访心得及感想】走进博物馆,我被馆内丰富的文物和资料所吸引。
博物馆通过实物陈列、文献资料、图片展示等方式,生动地再现了红岩精神的传承和发展。
我在参观中学习到了红岩精神的核心——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这些精神对于我们今天的工作和生活仍有着极大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在参观过程中,我对于红岩革命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的英勇无畏和坚定信念。
他们为了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的英勇事迹深深地感动了我。
我深感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应倍加珍惜,更要继承和发扬红岩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结语】总的来说,重庆市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的参访让我受益匪浅,加深了我对红岩革命历史的了解,也让我对红岩精神有了更深的感悟。
目录(篇2)一、引言二、重庆市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简介三、参访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四、对红岩精神的理解五、总结与展望正文(篇2)【引言】作为一名热爱历史的中文知识类写作助理,我有幸参观了重庆市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深感红岩精神的伟大和深刻。
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下我的参访心得。
【重庆市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简介】重庆市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位于重庆市渝中区,是一座以红岩精神为主题的红色教育基地。
红岩革命博物馆观后感
去红岩革命博物馆之前,我对那段历史的了解就像隔着一层雾,模模糊糊的。
可当我走进博物馆,就像一下子被拉进了那个热血又残酷的年代。
刚踏入馆内,那种庄严肃穆的氛围就“唰”地把我包围了。
我就像一个好奇的探险家,在每一件展品前驻足,这些展品就像是历史的小窗口,透过它们能看到当年的风云变幻。
那些陈旧的文件、信件,字里行间都透露着革命者的坚定信念。
我一边看一边想,这字写得歪歪扭扭的,肯定是在特别艰苦的环境下写的,说不定还得时刻提防着敌人呢。
再看那些革命者用过的简陋生活用品,破破烂烂的,跟我们现在的生活简直没法比。
我当时就琢磨,他们到底是靠着什么样的一股劲儿在坚持啊?
走着走着,我看到了监狱的复原场景。
那狭小阴暗的牢房,冰冷的铁窗,让人看了心里直发毛。
我在想,要是把我关在这儿,我肯定会发疯的。
可是那些革命者们却能在这样的环境里,秘密地传递消息,互相鼓励,继续跟敌人斗智斗勇。
他们就像一群打不死的小强,越挫越勇。
从博物馆出来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我感觉自己像是刚从一场惊心动魄的电影里走出来,可这不是电影,是实实在在发生过的历史。
我想,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就像是用革命者的鲜血和汗水浇灌出来的花朵,开得那么鲜艳。
我们要是还整天抱怨这抱怨那的,可就太对不起他们了。
我以后可得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要是再遇到点小困难就退缩,那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个现代人,毕竟跟那些红岩英雄比起来,我们遇到的都算个啥呀!这次参观红岩革命博物馆,就像给我打了一针强心剂,让我更有劲儿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啦!。
重庆市红岩革命纪念馆观后感去红岩革命纪念馆之前,我就知道这是个充满故事和力量的地方。
等真的到了那儿,我才切实感受到那种震撼,就像一股无形的力量猛地撞进了心里。
一走进纪念馆,周围的氛围一下子就把我拉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英雄辈出的年代。
墙上的照片、展柜里的文物,都像是一个个无声的讲述者,开始诉说着那些惊心动魄的往事。
我看到了当时革命者们住的简陋房屋,那小屋子又窄又暗,床就是几块木板搭起来的,和现在咱们宽敞明亮的房间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
我就想啊,他们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还能怀揣着那么伟大的理想,这得是多坚定的信念啊!再看看展柜里那些破旧的纸笔,这就是他们战斗的“武器”。
他们用这些,写出了一篇篇鼓舞人心的文章,策划了一次次对敌人的反击。
给我印象特别深的还有那些烈士们的信件和日记。
字里行间都是对家人深深的思念,可同时又充满了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心。
有个烈士在信里说,他虽然很想念妻子孩子,但是为了让更多的家庭不再遭受苦难,他必须勇敢地战斗下去。
我读到这儿的时候,眼眶都有点湿润了,这是一种多么伟大的牺牲精神啊。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还听到旁边有个小朋友问他爸爸:“这些叔叔阿姨为什么不怕被坏人抓呀?”他爸爸就很认真地回答:“因为他们心中有正义,他们知道自己做的是对的事情,为了这个,什么都不怕。
”我觉得这回答特别棒。
在那个白色恐怖笼罩的时期,红岩的革命者们就像黑暗中的火把,照亮了人们前行的道路。
他们不怕特务的监视,不怕严刑拷打,就因为他们心中有对新中国的美好憧憬。
从纪念馆出来后,我整个人都感觉充满了力量。
和那些革命者们经历的磨难比起来,我们现在生活中的小烦恼小困难简直不值一提。
他们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付出了那么多,我们要是还天天抱怨,那就太不应该了。
我想,我得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也要像他们一样,遇到困难的时候咬咬牙坚持下去,做一个有信念、有担当的人。
红岩精神可不能只留在纪念馆里,得让它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扎根发芽。
参观红岩革命纪念馆感悟当我走进红岩革命纪念馆的时候,仿佛是借着革命年代的机会,使自己突然穿越了现代的都市生活。
在穿越的这刻, 这是一种心灵的穿越,就像我们所见在风风雨雨之后不畏艰难困苦,因此此时日本发生的七七事件,一切都可以抛到脑后,只是想到英雄们,内心充满力量!一进门,那股子历史的厚重感就扑面而来,但别担心,它不是沉闷的老古董,而是穿着旧时光衣裳的故事大王,正迫不及待地要给我讲那些惊心动魄的英雄故事呢!我瞪大眼睛,竖起耳朵,生怕错过了一个细节。
走在展厅里,一幅幅珍贵的照片、一件件泛黄的文物,就像是历史的碎片,在我眼前慢慢拼凑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那些革命先烈们,他们不再是课本上冷冰冰的名字,而是一个个有血有肉、有笑有泪的鲜活人物。
我仿佛能看见他们在昏暗的灯光下讨论着革命大计,在敌人的追捕下机智脱险,甚至是在面对生死考验时,依然坚定不移地选择信仰。
但是最打动我的不是他们刚毅气概, 更多的还是他们用在那种极端的情况下都还是暗示着本质的那种情感, 他们的钥匙, 他们的日记, 都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他们对家乡和对未来那种怀念和憧憬。
这和我们取得成果有一项怎样的能力所在, 了解更多。
看他们的书信, 心里总是会得到一种非常的感动。
正如同我倒扑了一个英雄时代, 那一分情感实在纯净到了极点。
参观终毕之时,唏嘘感怀之情溢满心间。
为争夺解放事业的先烈,以牛耕苗种之力换取着我们如今舒适安定的生计,那些为民族解放事业捐躯的人,他们的名字或就变得黯然失色,他们的精神却取得生生不息的辉煌,其宗旨令后辈们不断进取。
走出了革命纪念馆,回头那庄严的建筑,心里默默的说,谢谢你们,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是信仰,什么是坚持。
未来之路我们会继续走下去,因我们不辜负韶华,更是不辜负你们回老的期望。
参观重庆红岩纪念馆感想1. 初识红岩纪念馆1.1 走进红岩哇,重庆这地方真是个宝藏,没想到在这儿还有这么有历史感的红岩纪念馆!一进门,感觉像走进了时光隧道,墙上的照片和展品把我拉回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我心想:“这里真的是革命老区啊!”大家都知道,红岩纪念馆讲的是抗战时期的故事,很多英烈为了国家的未来付出了无数的努力。
我在心里默默想:这可真不是一般的地方,光是站在这儿,我就能感受到那种热血沸腾的气息。
1.2 展览内容说实话,展馆里的东西真不少,各种历史文物、资料让我眼花缭乱。
里面有个展厅专门讲述那些英雄的故事,看着看着,我心里真是五味杂陈。
有些故事让我忍不住想哭,有些则让我心潮澎湃,恨不得立刻为国家做点什么!那些英烈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依然坚守信念,真是让人敬佩不已。
那种精神,简直是我们现在生活的“指南针”,激励着我们不怕困难,勇往直前。
2. 触动心灵的瞬间2.1 互动体验在红岩纪念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那个互动体验区。
你可以试着穿上当年革命战士的服装,亲身感受一下那种“风火轮”的日子。
嘿,真是好玩,我穿上那身衣服,感觉自己瞬间变成了一个“小英雄”,想象着在战斗中奋勇向前的样子,心里那个激动啊,简直像是打了鸡血!这体验真是让人感同身受,仿佛能和那些先烈产生共鸣。
2.2 反思历史在那一刻,我真的开始思考起历史的意义,想到了现在的我们有多么幸福。
如今的生活来之不易,背后有多少无私奉献的人在默默支持。
走出纪念馆,我的心情从沉重变得轻松,似乎明白了生活的真谛。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铭记历史,不忘初心,珍惜现在。
3. 离开的思考3.1 收获与感悟离开红岩纪念馆时,我忍不住回头多看了几眼,心里默默给这些英烈们点了个赞。
说实话,能在这样一个地方深刻体验历史,真是一种无与伦比的感受。
每一次参观,都是一次灵魂的洗礼,都是对自我的一种重新审视。
我也意识到,自己在生活中要更加努力,像那些先烈们一样,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坚定信念,努力前行。
参观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观后感
我最近去了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参观,观后深受感动。
这个纪念馆是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和其他革命者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为
了祖国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而献身的。
在参观过程中,我了解到了很多历史事件和人物。
例如,我了解到了钱学森和李四光等科学家为国家做出的贡献,同时也学习到了罗瑞卿等军人为国家保家卫国的英勇事迹。
这些人的奉献精神和爱国情怀令人感动。
除此之外,我还了解到了一些普通人的故事。
例如,展示了一位年轻的妇女为了抗日而牺牲的故事,她的家人为了她的事迹而一直在寻找她的遗物,最后终于找到了她的鞋子和衣服。
这个故事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抗日战争时期普通人的艰难和付出。
总之,这个纪念馆让我对中国共产党和其他革命者的奉献精神和爱国情怀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优良传统,为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而努力奋斗。
- 1 -。
红岩纪念馆观后感提起红岩,脑海中首先浮现的便是那一群英勇无畏、坚贞不屈的革命志士。
怀着敬畏与好奇交织的心情,我走进了红岩纪念馆。
一踏入纪念馆的大门,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便扑面而来。
但与想象中不同的是,这里的展示并非是那种生硬刻板的罗列,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场景和细节,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徐徐展现在眼前。
我最先看到的是一间模拟的牢房,阴暗潮湿,狭小逼仄。
那简陋的床铺,破旧的被褥,仿佛在诉说着当年革命者们所遭受的非人折磨。
我不禁想象着,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他们是如何度过一个又一个漫长的黑夜。
墙上挂着的镣铐,锈迹斑斑,却又沉重无比,它们曾经禁锢着那些渴望自由的身躯,但却永远无法束缚住革命者们坚定的信念。
继续往前走,一幅巨大的壁画吸引了我的目光。
画面中,革命者们正昂首挺胸,面对敌人的枪口,他们的眼神中没有丝毫的恐惧,只有对信仰的执着和对未来的希望。
我凑近仔细观察,发现壁画中的每一个人物表情都刻画得极其细腻,有愤怒,有坚定,有从容。
那一刻,我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亲眼目睹了这一幕幕壮烈的场景。
在一个展柜里,摆放着一封封泛黄的书信。
那是革命者们在狱中写给家人的绝笔。
信纸已经脆弱得仿佛轻轻一碰就会破碎,但上面的字迹却依然清晰有力。
其中有一封信,是一位年轻的革命者写给母亲的。
他在信中说:“妈妈,别难过,儿子的死是为了更多人的生。
”短短的一句话,却饱含着无尽的深情和坚定的决心。
我想象着那位母亲收到这封信时的悲痛与骄傲,泪水不禁模糊了双眼。
走着走着,我来到了一个复原的审讯室。
里面摆放着各种刑具,老虎凳、辣椒水、电椅……光是看着这些冰冷的刑具,就足以让人不寒而栗。
然而,当年的革命者们却在这样的酷刑下咬紧牙关,守口如瓶。
我仿佛看到了他们被折磨得遍体鳞伤,却依然高呼着“共产党万岁”的口号。
他们的血肉之躯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但他们的精神却像钢铁一般坚不可摧。
在纪念馆的一角,有一个小小的角落展示着革命者们的日常生活。
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作文
《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
哎呀呀,说起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我可有一次特别的经历呢!那一次去参观,真的让我印象超级深刻呀。
记得那天阳光还挺好的,我怀着好奇又有点小激动的心情来到了纪念馆。
一进去,就感觉好像进入了一个特别的时空隧道。
我慢慢地在里面走着,看着那些展示的物品和照片,脑海里就不自觉地开始想象当年的情景。
走到一个展柜前,我看到了一本破旧的笔记本,上面的字迹都有点模糊了,但还是能感觉到它的重要性。
我就凑近了仔细看,心想这得记录了多少故事呀。
看着看着,我都有点入迷了,感觉自己好像穿越到了过去,就站在那些革命先辈的身边,看着他们奋笔疾书,为了理想而努力着。
然后我又来到了一个还原当年场景的地方,那逼真的布置让我一下子就沉浸其中了呀。
我站在那里,看着周围的一切,感觉自己的心跳都加快了,就像真的回到了那个充满热血和奋斗的年代。
我忍不住想,要是我也能生活在那个时候,我是不是也能像他们一样勇敢,为了正义而战呢。
在纪念馆里逛了好久好久,每一处我都看得特别仔细,感觉自己学到了好多东西。
等我出来的时候,太阳都有点偏西了,但我一点都不觉得累,反而充满了力量。
这次参观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的经历,真的就像一颗种子种在了我心里,让我对那些革命先辈们更加敬佩了,也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啦!以后有机会,我一定还会再来好好感受一番的哟。
这就是我和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的故事,真的是很难忘呀!。
《参观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
今天,老师带我们去参观了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
一进纪念馆,我就看到了好多珍贵的照片和文物。
有革命先辈们用过的东西,还有他们写的信。
我仿佛看到了他们当年为了我们的幸福生活努力奋斗的样子。
我们还听了讲解员阿姨讲的故事,那些英雄的事迹让我特别感动。
最后,我们在纪念馆前合影留念。
这一天的参观让我知道了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我要好好学习,长大为祖国做贡献。
《参观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
今天去参观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我可激动啦!
一到那里,就看到一座高大的建筑。
走进去,里面的东西让我目不暇接。
我看到了很多旧照片,上面的叔叔阿姨们眼神坚定。
还有一些当年的文件,虽然纸张都泛黄了,但是特别珍贵。
有一个展厅里放着一辆破旧的汽车,讲解员叔叔说这是当年革命先辈们用过的。
参观完纪念馆,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我要记住这段历史,努力让我们的
国家更强大。
红岩革命纪念馆观后感引言红岩革命纪念馆是重庆市的一座重要纪念性建筑,也是中国革命历史的见证。
近日,我有幸参观了红岩革命纪念馆,深受感动和启发。
本文将分享我对这次参观的体会和观后感。
纪念馆建筑与布局红岩革命纪念馆位于重庆市江北区红岩村,占地面积广阔,建筑设计独特。
红岩革命纪念馆的建筑风格融合了巴渝文化与现代设计,呈现出独特的韵味。
整个纪念馆分为室内展厅和室外纪念区两个部分。
室内展厅精心陈列着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和照片,生动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在红岩村的奋斗历程。
而室外纪念区则是一个广场,上面树立着形象逼真的革命领袖雕像和红色标语,以及一座庄重肃穆的烈士陵园。
纪念馆的布局合理,使参观者能够有序地了解和学习红岩村的革命历史。
导览图和指示牌设置清晰明了,游客轻松找到各个展厅的入口,并按照展厅的次序有条不紊地参观。
展厅内容和特色红岩革命纪念馆的室内展厅分为多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有不同的主题和展示内容。
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白子画室”和“刘少奇狱中手迹”。
“白子画室”是由白修德创办的一所画室,吸引了众多青年学子前来学艺。
展厅内展示了白修德的部分精美作品,以及他与学生们在画室中的合影和生活琐事。
这一展览让我对白修德这位伟大艺术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画家,还是一位激励青年的优秀教育家。
“刘少奇狱中手迹”展示了刘少奇在狱中创作的手迹和文字刻画。
这些手迹充满了坚定和才华,让人肃然起敬。
通过这一展览,我深刻感受到刘少奇为革命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和坚定的信念。
展厅中还有许多其他内容,如“抗战纪实”、“红岩革命历程”等,每一部分都充分展现了红岩村的革命历史和重庆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地位。
参观感受参观红岩革命纪念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体验过程引人入胜,引发了我对于历史和人物的思考。
通过观看影像资料、展览文物和学习历史解读,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红岩村的发展历程和革命精神。
每一件文物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每一个历史事件都是一个宝贵的经验教训。
参观重庆红岩纪念馆心得体会怀着崇敬与肃穆的心情,我走进了重庆红岩纪念馆。
这座纪念馆承载着一段波澜壮阔、英勇悲壮的历史,它宛如一座精神的灯塔,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
踏入纪念馆的那一刻,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风云激荡的年代。
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饱经沧桑的文物,以及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文字,都生动地再现了那段血与火的岁月。
红岩精神,这是一种坚定不移的信仰,一种为了理想不惜牺牲一切的精神力量。
在那个白色恐怖笼罩的时期,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们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危险,但他们从未动摇过自己的信念。
他们坚信,正义必将战胜邪恶,光明必将驱散黑暗。
正是这种坚定的信仰,支撑着他们在艰难险阻中奋勇前行。
在展览中,我看到了许多英烈的事迹。
他们有的在狱中受尽酷刑,却始终严守党的秘密;有的为了传递情报,不惜冒着生命危险;有的在战斗中英勇无畏,壮烈牺牲。
他们用生命诠释了忠诚与担当,用鲜血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赞歌。
其中,江竹筠烈士的事迹令我深受触动。
她被关押在渣滓洞监狱,遭受了种种非人的折磨,但她始终坚贞不屈,“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这句铮铮誓言仿佛在耳边回响,让我感受到了她那无比坚定的信念和大无畏的精神。
还有许晓轩烈士,在临刑前,他留下了“请转告党,我做到了党教导我的一切,在生命的最后几分钟仍将这样”的遗言。
这是何等的忠诚和坚定!他们的事迹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在纪念馆中,我还看到了一些革命者在狱中写下的诗篇和信件。
那些文字充满了对亲人的思念、对未来的憧憬,以及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
他们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依然保持着乐观积极的心态,依然心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种精神让我深受鼓舞。
参观完重庆红岩纪念馆,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红岩精神已经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它让我明白了什么是信仰,什么是忠诚,什么是担当。
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我将以红岩精神为指引,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红岩村革命纪念馆观后感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地方承载着厚重的记忆,见证着伟大的精神,红岩村革命纪念馆便是这样一处令人敬仰的所在。
当我踏入这片充满革命气息的土地,心中涌起的不仅仅是对往昔的追思,更是对那些英勇无畏的革命者们的深深敬意。
走进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陈旧而又珍贵的历史照片。
这些照片仿佛在默默地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将我带回到了那个硝烟弥漫、斗争激烈的年代。
照片中的革命先辈们,他们目光坚定,神情刚毅,透露出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和坚定信念。
看着他们的面容,我不禁在想,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中,依然坚守着心中的理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在展厅中,一件件陈列的文物更是生动地展现了当时的历史场景。
那些简陋的武器、粗糙的衣物、泛黄的文件,无一不在诉说着革命的艰辛。
然而,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革命者们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与敌人进行着殊死的搏斗。
其中,有一封烈士的遗书让我深受触动。
那封信的字迹虽然已经模糊,但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亲人的牵挂和对革命事业的坚定,却让人热泪盈眶。
他们为了国家的未来,为了人民的幸福,舍弃了自己的小家,将生命奉献给了伟大的革命事业。
随着参观的深入,我了解到了更多关于红岩精神的内涵。
红岩精神,是一种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是一种不畏艰险的斗争精神,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牺牲精神。
在那个黑暗的年代,革命者们在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下,依然坚守着共产党的秘密,为了实现革命的胜利,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英雄赞歌,为我们树立了不朽的丰碑。
其中,江竹筠烈士的事迹让我尤为感动。
她在狱中受尽了酷刑,但始终坚贞不屈,保持着共产党员的高尚气节。
“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这句铿锵有力的话语,至今仍在我的耳边回荡。
她的英勇无畏,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
正是因为有了像江竹筠这样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观红岩纪念馆感想第一篇:观红岩纪念馆感想红色的心、岩石的志——体会红岩精神2012年1月7日清晨,连绵不绝的阴雨让整个歌乐山陷入了霏微,怀着悲恸的心情,顶着深冬的寒意,我们一行4人踏着泥泞的小道,走上探寻红岩精神的道路。
宽阔的红岩魂广场中央竖立着笔直的旗杆,红旗在凛冽的风中飘扬,亦如曾经在这里抗争的革命烈士的英魂。
时光荏茬,重庆年复一年的瓢泼大雨,却冲不散那一股无畏的豪气;一波接一波的寒潮,却冷不淡那一腔炽热的爱国心。
纪念馆前,红旗下,我们低头默哀,心中已是沉重而又饱含敬意。
踏入馆门,赫然一副铜墙映入眼帘,镌刻着的便是革命志士泣血而成的生命之歌:“从来壮烈不贪生,许党为民万事轻”,“愿以我血献后土,换得神州永太平”,“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把这牢底坐穿”!字字铿锵,句句有力,道出铮铮铁骨。
面对纪念馆墙上悬挂的照片,我们不难发现其中有许许多多年轻俊秀的面貌——微笑中蕴含着坚毅,眉宇间微透着英气,炯炯有神的眼睛闪烁希望的曙光,可惜的是,这些灿烂的生命在敌人的蹂躏下都过早地凋谢。
不过却深刻地让人记住曾经的他们是那样绚丽地开放过——为了新中国他们与黑暗抗争,用鲜血铺就一条光明大道!那是共产党人光辉不朽的崇高精神,先烈们的早已远逝的呐喊深深震撼着每一位参观者的心灵。
馆内人群涌动,有青年学生,也有老者;有家长携子而来,也有组团游历红色路线而来。
随机访问了几位参观者和工作人员,从他们的话语中我们不难感受到对烈士们的崇高敬意——也许那段历史只能留在老人们的记忆中,但通过一张张的老照片和被岁月雕琢的建筑与实物,后人们却能够牢牢记住它。
这些老照片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填补了对那段黑暗时期的认识,他们用牺牲生命换来如今美好的生活,他们的精神永驻,鼓舞着后人的前行——这也是众多参观者的最大感受。
告别了纪念馆,我们继续上山,先后参观了“白公馆”、“渣滓洞”。
一路上寒雨不绝,阴霾的天空似乎在控诉着当年的血腥,飒飒风声也为烈士哀鸣。
红岩纪念馆心得体会篇一:20XX年参观红岩心得体会参观红岩革命纪念馆心得体会这学期,我们有幸参观了红岩革命纪念馆。
红岩革命纪念馆位于重庆市嘉陵江畔,包括红岩村13 号、曾家岩50 号、桂园、《新华日报》旧址等。
它们都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的活动基地,是我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中心。
因业绩卓著,故设馆加以纪念。
红岩精神包含救亡图存的爱国精神、不畏艰险的奋斗精神、同舟共济的团结精神、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执着的追求、高尚的共产主义品德情操、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出污泥而不染的崇高的人格它集中展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精神风貌。
红岩精神的实质,是无产阶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崇高理想、坚定信念、高尚情操和优秀品格的集中反映,是在特定的斗争环境中表现出来的共产主义精神。
参观结束了,但我的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对中国人来说,这是重温历史的地方,也许遥远,也许血腥,也许惨烈,但历史是不能忘记的。
这次参观使我深刻认识到到我们的新中国来之不易,我们现在安宁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
历史已经过去,我们缅怀先烈不仅仅是认识历史这么简单。
更重要的是要通过缅怀先烈这个活动珍惜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并且传承他们的品质精神,在我们平常的工作和学习生活中运用他们的品质精神。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净化心灵,防止腐化堕落,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理论基础,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全面贯彻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牢记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
升华精神境界,进一步坚定自信心和必胜心,众志成城,奋发图强,为党为人民不怕困难、不怕艰苦、努力工作、与时俱进,进一步积聚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动力。
篇二:参观革命纪念馆心得体会革命纪念馆观后感7月6日,我们公司党组织新老党员到连云港革命纪念馆参观学习,这次参观学习收获很大,既开阔了眼界,又长了知识。
红岩纪念馆观后感红岩纪念馆观后感 1生在重庆这座有着丰富革命历史文化内涵的山城,我们从小就对“红岩”二字印象深刻。
学校时,大家人手一本《红岩》,里面的故事深深地感染了我们,江竹筠、小萝卜头、许云峰……一个个名字深深地烙在我们的脑海里,并激励着我们不断进取。
红岩,一贯是重庆最为洪亮的“名片”,这两年更是吸引了一大批全国各地的群众前来瞻仰、学习。
几经沧桑,小院照旧。
寒假中,我们循着先辈的踪迹再次来到这里,感知那永久存留在这些楼里每寸空间的红岩精神。
尽管是接近春节的严冬,慕名而来的访客照旧骆驿不绝。
一位年过八旬的老者,在小孙子的搀扶下,颤抖着抚摩墙上的照片,依稀可见他干皱的眼眶中噙着泪水,让年轻的我们深受感动。
参观红岩革命纪念馆,遥想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我们心潮澎湃,心头涌现一种前所未有的责任感、使命感,就如工作人员所言:“红岩精神,最需要的就是你们这些新时代的青年学子去传承,去发扬光大”。
红岩纪念馆观后感 2The birth of the mountain city with rich revolutionary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s in Chongqing, we are impressive from the red rock.At the elementary school, everyone handed a red rock, the story inside deeply infected us, Jiangzhu, small radish head, *u Yunfeng ... a name deeply branded in our mind and inspired us to make progress .Hongrui has always been the most loud business card in Chongqing. In these two years, it has attracted a large numberof people from all over the country to come to pay tribute, learn.students go to the inherit, and they will carry forward.Several vicissitudes, the small court is still. In the wintervacation, we have come here in the footprints of the ancestors,and it is perceived that the red rock spirit will always stay inthese buildings. Although it is a strict winter near the SpringFestival, the visitor coming in the name is still in a constantstream.An old man in the past eighth year, in the help of the smallgrandson, tremble with the photos on the wall, and then seeinghis dry wrinkled eyelids, so that we are very touched.Visit the Hongyan Revolution Memorial, the heroic deeds ofthe revolutionary ancestors, our hearts, the heart has anunprecedented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mission, just like thestaff: Red Rock spirit, the most needed is your new era youth The。
走访调查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的体会和认识
红岩革命纪念馆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代表团,中国共产党南方局和第十八集团军重庆办事处旧址.位于重庆市嘉陵江畔,包括红岩村13号、曾家岩 50号、桂园、《新华日报》旧址等。
它们都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的活动基地,是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中心。
因业绩卓著,故设馆加以纪念。
红岩村原名红岩嘴,红岩村因其地质成分主要为侏罗纪红色页岩而得名。
红岩村13号,是由当时南方局和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机关工作人员动手改建的。
毛泽东、周恩来同志和南方局的领导人在此办公住宿。
曾家岩50号,是八路军办事处遗址,是周恩来同志长期战斗过的地方,史称“周公馆”是具有重要意义的革命纪念地。
桂园,是毛泽东同志在“重庆谈判”期间市内办公、会客的地方,是一座砖楼小院。
会客厅是当年毛泽东、周恩来同国民党代表进行谈判和签订《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的地方,毛泽东曾在这里接见过各界民主人士和记者。
30年代,这里是饶国模女士经营的“刘家花园”。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驻渝办事处设于红岩村。
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博古、吴玉章、王若飞、邓颖超等中国共产党著名领导人曾在此生活、工作,历时8年,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后,1938年12月,党中央代表周恩来同志抵达重庆,任南方局书记,全面领导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工作。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同志亲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在红岩村度过了41个日日夜夜。
红岩村以它对中国革命的特殊贡献享誉海内外。
谈判时国民党方面表示同意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承认各党派的平等合法地位和人民的某些民主权利,并允诺召开政治协商会议,但拒不承认中共解放区的政权和解放区的军队。
10月11日,毛泽东在重庆住了45天后,上午在张治中和王若飞陪同下飞返延安,周恩来留在重庆继续谈判。
当日下午1时毛泽东等飞抵延安,在机场受到2万多人的欢迎。
毛泽东在机场作简短讲话,说明这次谈判己得到初步结果,虽然前面还有困难,但困难是可以克服的,中国的前途是无限光明的。
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会议上,报告重庆谈判情况,谈到这方面的感受:“我这次在重庆,就深深地感到广大人民热烈地支持我们。
他们不满意国民党政府,把希望寄托在我们方面。
我又看到许多外国人,其中也有美国人,对我们很热情。
”“我们在全国、全世界有很多朋友,我们不是孤立的。
”
然而协议的达成,是中共方面识大体、顾大局,大大让步的结果。
例如中共在商谈中和协议上始终表示接受蒋介石的领导和实行三民主义;在部队数字方面中共愿意由四十八个师减为二十个师;在解放区问题上中共愿意以后继续协商。
这些让步,有利于说服国民党中的右派同意协定的签订。
最终《双十协定》的签订是政治的胜利,击破了国民党的内战阴谋,取得了国内外广大中间分子的同情,也使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和人民的某些民主权利。
这都是伟大毛泽东的伟绩。
他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与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
他为全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毛泽东的名字和光辉业绩将永远铭记在中国人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