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企业资产负债表
- 格式:xls
- 大小:58.50 KB
- 文档页数:4
资产负债表年月日编制单位:单位:元财富流动财富:钱币资本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帐款减:坏帐准备应收帐款净额预付帐款应收补贴款其他应收款存货待摊花销待办理流动财富净损失一年内到期的长远债券投资其他流动财富流动财富合计长远投资:长远投资固定财富:固定财富原价减:累计折旧固定财富净值固定财富清理在建工程待办理固定财富净损失固定财富合计无形财富及递延财富:无形财富递延财富无形财富及递延财富合计其他长远财富:其他长远财富递延税项:递延税款借项财富总计行年初数期末数次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流动负债: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帐款预收帐款其他应付款应付薪水应付福利费未交税金未付利润其他未交款预提花销一年内到期的长远负债其他流动负债流动负债合计长远负债:长远借款应付债券长远应付款其他长远负债其中:住所周转金长远负债合计递延税项:递延税款贷项负债合计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其中:公益金未分配利润所有者权益合计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计行年初数期末数次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补充资料: 1. 已贴现的商业承兑汇票元; 4.法人资本元;2.已包括在固定财富原价内的融资租入固定财富原价元;5.个人资本元;3.国家资本元; 6.外商资本元。
单位负责人:财会负责人:复核:制表:。
什么是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一、资产负债表1.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事业单位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
按照"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的平衡公式设置。
左方为资产部类,右方为负债部类,左右两方总计数相等。
2.事业单位应先编出本单位的资产负债表,然后与经审核无误的所属下级单位汇总的资产负债表汇总,编成本部门总的资产负债表。
二、收入支出表收入支出表是反映事业单位在一定期间的收支结余及其分配状况的报表。
收入支出表的项目,应当按收支的构成和结余分配状况分项列示。
收入支出表的附表主要有事业支出明细表和经营支出明细表。
支出明细表的项目应按"国家预算支出科目'列示。
在事业支出明细表中,关于用财政拨款和预算外资金收入安排的支出应按财政部门的要求分别列示。
2事业单位会计报告包括事业单位财务报告包括财务报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
财务报表由会计报表及其附注构成。
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和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
行政事业单位常用财务分析计算公式:一、行政单位财务分析指标1、支出增长率衡量行政单位支出增长水平,计算公式为:支出增长率=(本期支出总数上期支出总数-1)100%2、人均开支衡量行政单位人均年消耗经费水平。
人均开支=本期支出总额本期工资目平均人数3、专项支出占总支出比重衡量行政单位支出结构。
专项支出占总支出比重=本期专项支出数本期支出总数100% 4、人员支出占总支出比重衡量行政单位支出结构。
人员支出占总支出比重=(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它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证费)本期支出总数100%5、人车比重衡量行政单位小汽车占有状况。
人车比重=期末工资目人数期末小汽车实有数∶1二、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指标1、经费自给率衡量事业单位组织收入的能力和满足常常性支出的程度。
经费自给率=(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其它收入)(事业支出+经营支出)100%2、资产负债率衡量事业单位利用债权人提供资金开展业务活动的能力,以及反映债权人提供资金的安全程度。
事业单位会计报表格式事业单位会计报表是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进行全面和系统的记录和反映的重要工具。
其格式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和现金流量表。
下面将分别对这三个报表的格式进行介绍。
资产负债表是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中的一种重要报表,主要反映事业单位在特定日期的资产、负债和净资产的状况。
其格式一般包括以下部分:1.资产类:- 流动资产- 长期投资- 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 其他资产2.负债类:- 流动负债- 长期负债- 其他负债3.净资产:- 基本建设资金- 专项建设资金- 经营结余- 捐赠收入- 政府拨款收入收入支出表是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中反映一定时期内收入和支出的报表,主要用于分析事业单位经济效益。
其格式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收入类:- 经营收入- 政府拨款收入- 捐赠收入- 其他收入2.支出类:- 经营支出- 政府拨款支出- 捐赠支出- 其他支出现金流量表是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中反映一定时期内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的报表,主要用于分析事业单位现金流量状况。
其格式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经营活动支付的现金-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 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 发行债券收到的现金-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偿还借款支付的现金-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以上就是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的格式,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和现金流量表。
这些报表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为管理者和利益相关者提供了重要的信息依据,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分析事业单位的运营情况,做出正确的决策。
一、行政单位资产负债表行政单位资产负债表是反映行政单位一定时点财务状况的报表,又称财务状况表。
它由资产、负债及净资产等具体项目组成。
行政单位资产负债表能够反映行政单位在某一时点占有或使用的经济资源和负担的债务状况,是目前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通用型财务报表。
行政单位资产负债表可以为报表使用者提供以下信息:1.行政单位所掌握的经济资源及这些资源的分布和结构;2.行政单位的负债状况;3.行政单位净资产情况;4.分析资产负债表,可以进一步获得关于行政单位财务实力、短期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等有关信息,并可据此预测行政单位资产负债及财务状况的发展趋势。
行政单位资产负债表平衡公式:资产十支出= 负债十净资产十收人即:资产部类合计= 负债部类合计行政单位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分左右两方。
左方反映资产部类情况,包括资产类、支出类科目余额情况;右方反映负债部类情况,包括负债类、净资产类、收入类科目余额情况。
分别按照各总账科目的年初数、年末数填列。
其中:收入类、支出类科目由于年末要对冲,以计算出收支结余,因此,年初数和年末数均无余额。
负债类科目中的应缴预算款和应缴财政专户款,按照规定要在年末前缴清,因此,两个科目也应无余额。
行政单位资产负债表中的经费支出科目是经常性支出和专项支出的合计数。
二、行政单位收支情况总表。
行政单位收支情况总表,是综合反映行政单位一定时期预算执行结果的报表。
它由上年结余、本年收入(包括财政预算拨款收入、预算外资金收入、其他收入等项目)、本年支出(包括经常性支出、专项支出、自筹基本建设支出等项目)、年末结余等项内容组成。
通过收支情况总表,可以分析行政单位的财务收支状况,发现问题,改进财务管理。
行政单位收支情况总表的结构分左右两方。
左方反映上年结余、本年各项收入数、收支结余数;右方反映各项支出数。
行政单位收支情况总表的平衡公式是:年末结余= 上年结余十本年收入(财政预算拨款收十预算外资金收入十其他收入)—本年支出(经常性支出十专项支出十自筹基本建设支出)行政单位收支情况总表按照国家预算支出科目的行政经费款、项填列。
行政事业单位类会计报表附件1:行政事业单位类会计报表种类、格式、说明及填报口径一、报表种类行政事业单位类会计报表共六套。
具体报表分别为:1、资产负债表(月报)2、收入支出总表(月报)3、财政性资金拨款支出明细表(月报、季报)4、资产情况表(季报)5、国有资产收益情况表(季报)6、基本数字表(季报)二、报表格式具体格式见表样。
三、报表说明(一)资产负债表本表反映行政事业单位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资产负债等情况。
按单位执行会计制度的种类分别对应选择填列,其中:“行政单位”反映执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的单位各项资产、负债及净资产情况,以及按照《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核算的基本建设类资金占用和资金来源情况;“事业单位”反映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单位各项资产、负债及净资产情况,以及按照《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核算的基本建设类资金占用和资金来源情况。
具体填列要求如下:1.本表指标填报口径请参考《会计科目与部门决算报表对应关系表》。
2.行政单位(1)外币存款:填列行政单位外币存款按规定折合人民币数。
(2)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填列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后,下达给行政单位的财政授权支付用款额度。
(下同)(3)财政应返还额度:填列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单位本年尚未支用结存在国库的累计预算指标数(下同)。
(4)基本建设资金占用合计:填列按照《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核算的基本建设类资金占用情况,根据单位“资金平衡表”(会建01 表)的“资金占用合计”填列。
如单位无基本建设项目或基本建设项目竣工并已交付使用转入行政事业账资产,则此行为零;如单位基本建设项目为在建工程,则按“资金平衡表”的“资金占用合计”填列;如单位基本建设项目部分竣工并已交付使用,部分为在建工程,则按“资金平衡表”的“资金占用合计”金额扣减已交付使用资产价值后余额填列。
(5)应付工资(离退休费):填列单位应发未发的工资或离退休费。
单位应根据有关规定,按照行政账中“应付工资(离退休费)”贷方余额填列。
行政事业单位类会计报表种类、格式、说明及填报口径附件1:行政事业单位类会计报表种类、格式、说明及填报口径一、报表种类行政事业单位类会计报表共六套。
具体报表分别为:1、资产负债表(月报)2、收入支出总表(月报)3、财政性资金拨款支出明细表(月报、季报)4、资产情况表(季报)5、国有资产收益情况表(季报)6、基本数字表(季报)二、报表格式具体格式见表样。
三、报表说明(一)资产负债表本表反映行政事业单位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资产负债等情况。
按单位执行会计制度的种类分别对应选择填列,其中:“行政单位”反映执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的单位各项资产、负债及净资产情况,以及按照《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核算的基本建设类资金占用和资金来源情况;“事业单位”反映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单位各项资产、负债及净资产情况,以及按照《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核算的基本建设类资金占用和资金来源情况。
具体填列要求如下:1.本表指标填报口径请参考《会计科目与部门决算报表对应关系表》。
2.行政单位(1)外币存款:填列行政单位外币存款按规定折合人民币数。
(2)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填列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后,下达给行政单位的财政授权支付用款额度。
(下同)(3)财政应返还额度:填列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单位本年尚未支用结存在国库的累计预算指标数(下同)。
(4)基本建设资金占用合计:填列按照《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核算的基本建设类资金占用情况,根据单位“资(会建01 表)的“资金占用合计”填列。
如单位金平衡表”无基本建设项目或基本建设项目竣工并已交付使用转入行政事业账资产,则此行为零;如单位基本建设项目为在建工程,则按“资金平衡表”的“资金占用合计”填列;如单位基本建设项目部分竣工并已交付使用,部分为在建工程,则按“资金平衡表”的“资金占用合计”金额扣减已交付使用资产价值后余额填列。
(5)应付工资(离退休费):填列单位应发未发的工资或离退休费。
单位应根据有关规定,按照行政账中“应付工资(离退休费)”贷方余额填列。
行政事业单位企业资产负债表行政事业单位企业资产负债表是衡量企业财务状况的重要工具,它反映了企业在特定时间点上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情况。
本文将从资产和负债两个方面对行政事业单位企业资产负债表进行详细阐述。
一、资产1. 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是行政事业单位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土地、建筑物、机械设备等。
这些资产具有长期使用寿命,并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支持。
固定资产的价值体现在企业利用其进行生产的能力和市场价值上。
2. 流动资产流动资产是指在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能够快速转化为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预付款项等。
流动资产的价值直接影响企业的流动性和经营能力,合理的流动资产结构是企业运营的关键。
3. 非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是指在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不能快速转化为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资产,主要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净额、无形资产等。
非流动资产的价值较为稳定,通常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变现,是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负债1. 流动负债流动负债是指企业在一年内到期的债务或负债,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工资等。
流动负债的规模和偿还能力直接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资金状况。
2. 非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是指企业在一年以上到期的债务或负债,主要包括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等。
非流动负债通常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偿还,是企业长期融资和项目投资的重要支撑。
三、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是指行政事业单位企业归属于所有者的资金,主要包括股本和盈余公积等。
所有者权益反映了企业的净资产,是企业长期经营和成长的重要指标。
综上所述,行政事业单位企业资产负债表反映了企业在特定时间点上的财务状况。
通过对资产和负债的详细分类和总结,可以全面了解企业的资金状况、债务偿还能力、经营能力和成长潜力。
行政事业单位企业应始终注重财务状况的监控和分析,保持资产与负债的平衡,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事业单位财务报表大全在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中,财务报表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具,它能够全面、系统、综合地反映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信息。
对于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决策者以及相关利益者来说,准确理解和分析财务报表是做出合理决策、评估单位绩效和监督财务运行的基础。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事业单位常见的财务报表。
一、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事业单位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
它就像是单位财务状况的一张“快照”,能够清晰地展示单位在特定时刻的资产、负债和净资产的情况。
资产部分包括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如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等,反映了单位短期内能够变现或运用的资产;非流动资产如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则体现了单位长期持有的资产。
负债方面同样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像短期借款、应缴款项、应付及预收款项等,是短期内需要偿还的债务;非流动负债例如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等,还款期限相对较长。
净资产则是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包括事业基金、非流动资产基金、专用基金、财政补助结转结余、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等。
通过分析资产负债表,我们可以了解单位的资产结构是否合理,偿债能力的强弱,以及财务状况的稳定性。
二、收入支出表收入支出表反映事业单位在一定期间内的收支结余及其分配情况。
它好比是单位经营成果的“成绩单”,展示了单位在特定时期内的收入来源和支出用途。
收入部分涵盖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经营收入和其他收入等。
不同的收入来源反映了单位资金的多元化程度。
支出项目包括事业支出、经营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上缴上级支出和其他支出等。
通过比较各项收入和支出,我们能够判断单位的收支是否平衡,运营效率的高低,以及资金的使用是否合理。
此外,收入支出表还会显示本期收支结余和累计收支结余。
收支结余是衡量单位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正数表示盈余,负数则表示亏损。
三、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是专门反映事业单位在某一会计年度财政补助收入、支出、结转及结余情况的报表。
《资产负债表(适用执行政府会计制度的单位)》【分类索引】➢业务部门征管和科技发展司➢业务类别自主办理事项_税费申报➢表单类型纳税人填报➢设置依据(表单来源)政策规定表单【政策依据】《财政部关于印发<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的通知》(财会〔2017〕25号)【表单】资产负债表会政财01 表编制单位:年月日单位:元注:“*”标识项目为月报项目,年报中不需列示。
【表单说明】(一)本表反映单位在某一特定日期全部资产、负债和净资产的情况。
(二)本表“年初余额”栏内各项数字,应当根据上年年末资产负债表“期末余额”栏内数字填列。
如果本年度资产负债表规定的项目的名称和内容同上年度不一致,应当对上年年末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名称和数字按照本年度的规定进行调整,将调整后数字填入本表“年初余额”栏内。
如果本年度单位发生了因前期差错更正、会计政策变更等调整以前年度盈余的事项,还应当对“年初余额”栏中的有关项目金额进行相应调整。
(三)本表中“资产总计”项目期末(年初)余额应当与“负债和净资产总计”项目期末(年初)余额相等。
(四)本表“期末余额”栏各项目的内容和填列方法1.资产类项目“货币资金”项目,反映单位期末库存现金、银行存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其他货币资金的合计数。
本项目应当根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其他货币资金”科目的期末余额的合计数填列;若单位存在通过“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科目核算的受托代理资产还应当按照前述合计数扣减“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科目下“受托代理资产”明细科目的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短期投资”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期末持有的短期投资账面余额。
本项目应当根据“短期投资”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财政应返还额度”项目,反映单位期末财政应返还额度的金额。
本项目应当根据“财政应返还额度”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应收票据”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期末持有的应收票据的票面金额。
会企
编制单位: 年 月 日单位: 元
资 产行
次
期末余额年初余额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或股东权益)
行
次
期末余额
流动资产:1流动负债:
货币资金2短期借款
交易性金融资产3交易性金融负债应收票据4应付票据
应收账款5应付账款
预付款项6预收款项
应收利息7应付职工薪酬应收股利8应交税费
其他应收款9应付利息
存货10应付股利
一年内非到期的流动资产11
其他应付款
其他流动资产
12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流动资产合计13其他流动负债非流动资产:14流动负债合计可供出售金融资产15非流动负债:持有至到期投资16长期借款
长期应收款17应付债券
长期股权投资18长期应付款
投资性房地产19专项应付款
固定资产20预计负债
在建工程21递延所得税负债工程物资22其他非流动负债固定资产清理23非流动负债合计生产性生物资产24负债合计
油气资产
25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
无形资产26实收资本(或股
本)
开发支出27资本公积
商誉28减:库存股
长期待摊费用29盈余公积
递延所得税资产30未分配利润
其他非流动资产
31
所有者权益(或股
东权益)合计
资产负债表
非流动资产合计32
资产总计
33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总计
会企 01 表单位: 元
年初余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