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建设与拓展训练教材.pptx
- 格式:pptx
- 大小:372.80 KB
- 文档页数:60
2024年鱼类运动会课件精品.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生物学》教材第七章《动物的运动》第三节“鱼类的运动”,详细内容涉及鱼类的身体结构特点、游泳原理及鱼类运动会相关实例。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鱼类的身体结构,理解鱼类游泳的原理。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鱼类运动能力,学会设计简单的鱼类运动实验。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现象的兴趣,提高对动物运动的认知。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鱼类的身体结构特点,游泳原理。
难点:鱼类运动会实例分析,实验设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鱼类运动会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
2. 学具:观察笔记,实验报告,鱼类运动会宣传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2024年鱼类运动会的宣传视频,引发学生对鱼类运动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鱼类的身体结构特点,引导学生观察鱼类运动方式。
3. 实例讲解:分析鱼类游泳原理,以具体运动会项目为例,讲解鱼类运动技巧。
4. 随堂练习:分组讨论,设计简单的鱼类运动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5. 知识巩固:通过鱼类运动会课件,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知识巩固。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搜集鱼类运动会的相关信息。
六、板书设计1. 鱼类的身体结构特点2. 鱼类游泳原理3. 鱼类运动会实例分析4. 学生实验设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设计一项鱼类运动会项目,并说明其游泳原理。
答案示例:项目:快速往返。
游泳原理:鱼类通过身体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实现快速前进和转向。
2. 作业题目:分析鱼类身体结构对其运动能力的影响,举例说明。
答案示例:鱼类身体呈流线型,减少水阻,有利于游泳速度的提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鱼类身体结构和游泳原理的理解较为深入,但在实验设计方面仍需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了解其他动物的运动方式,进行课堂分享。
组织学生参观鱼类养殖场,观察鱼类生活习性,提高实践能力。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一、课程介绍1.课程描述(中英文):本课程供运动训练专业本科学生选修。
以体验式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拓展训练的理论知识,参加11项以上经典拓展训练项目的体验,学习2-3项经典拓展训练项目的操作技能,培养拓展训练活动的组织和教学能力。
This course is optional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majoring in sports training.By experiential teaching method, students can understand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outward training, participate in more than 11 classical outward training programs, learn the operation skills of 2-3 classical outward training programs, and develop the organization and teaching ability of outward training activities.2.设计思路:本课程根据《高等学校体育学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指导意见,根据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实施分类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开设;供二至四年级选择综合方向(A 类)的学生修读,让学生了解拓展训练的理论知识,掌握经典拓展训练项目的操作方法、技巧,培养学生具备一名初级拓展训练培训师的教学技能,培养学生达到一专多能的职业素养。
3.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1 -先修课程:无并行课程:本课程与综合方向(A类)的武术、健美操、帆船、乒乓球、体育游戏与趣味田径等课程并行开设。
二、课程目标让学生通过拓展训练项目体验和教学模拟实践,达到以下目标:1、改善心理状态,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2、培养学生学会认识自我、挑战自我、战胜自我,培养学生的抗压、抗挫折能力和乐观主义精神;充分认识个人与团队之间的关系,强化团队意识,树立奉献精神;3、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良好有效的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交际能力;4、培养学生了解拓展训练的理论知识,基本掌握拓展训练的教学流程,掌握常规拓展训练项目的操作方法、教学技巧,基本具备独立开展基层拓展训练教学的能力;5、将科学精神、创新精神、节约精神、奉献精神,爱国主义教育等内容有机融入教学实践,实现运动训练专业学习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