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全国高考化学考前保温训练《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选择题专练含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117.54 KB
- 文档页数:13
2020 高考化学二轮题:水溶液中的离子均衡通用练习及答案** 水溶液中的离子均衡 **一、选择题1、以下物质中,属于弱电解质的是()A .氯化氢B .氢氧化钠C .一水合氨D .酒精分析氯化氢、NaOH 为强电解质,酒精为非电解质, NH 3·H 2O 为弱电解质。
答案 C2、室温下,向 10 mL 0.1 mol/L 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后,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溶液中离子的数量减小B .再加入 CH 3COONa 固体能促使醋酸的电离C .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 c(H + )亦增大c CH 3COO-D .溶液中c CH 3COOH ·c OH -不变【答案】 D分析:醋酸是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均衡,稀释促使醋酸电离出氢离子和醋酸根离子,故最后溶液中离子的数量增添,A 错误;加入CH 3COONa固体后,醋酸根离子浓度高升,克制醋酸的电离,B 错误;稀释醋酸溶液,溶液中除了氢氧根离子的浓度外其他全部离子的浓度均降低,C 错误;溶液中c CH 3COO--=c CH 3COO - ·c H++=Ka 33-,温度不变, K a 和 K w·c OH·c HKc CH COOHc CH COOH ·c OHw-c CH 3COO的值不变,故c CH 3COOH ·c OH -不变, D正确。
3、在某温度时,测得纯水中的 c(H + = × - 7 · - 1-为)10 mol L ,则 c(OH)()2.0A .2.0×10-7mol ·L -1B .0.1×10-7mol ·L -1C .1.0×10- 14/2.0×10-7 mol ·L - 1D .没法确立分析:依据水的电离方程式 H 2OH + +OH -可知,不论在何种条件下的纯水中,水电离出的 c(H + )= c(OH -)。
2020高考化学二轮通用题: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练习及答案专题: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一、选择题1、(2019·辽宁省五校协作体联合模拟)已知25℃时有关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同浓度时各溶液pH关系为:pH(Na2CO3)>pH(NaCN)>pH(CH3COONa)B.a mol·L-1 HCN溶液与b mol·L-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Na +)>c(CN-),则a一定小于bC.向冰醋酸中逐滴加水,则溶液的导电性和pH均先增大后减小D.NaHCO3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一定有2c(Na+)=3[c(H2CO3)+c(HCO-3)+c(CO2-3)][解析]由电离平衡常数可知酸性:CH3COOH>HCN>HCO-3,根据越弱越水解可知盐类水解能力:Na2CO3>NaCN>CH3COONa,同浓度时则各溶液pH关系:pH(Na2CO3)>pH(NaCN)>pH(CH3COONa),A项正确;a mol·L-1 HCN溶液与b mol·L-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Na+)>c(CN-),由电荷守恒得c(OH-)>c(H+),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溶质可能是NaCN或NaCN和极少量HCN或NaCN和NaOH,故a、b 关系不确定,B项错误;加水稀释冰醋酸,能促进CH3COOH电离,离子浓度先增大,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再加水,离子浓度反而减小,即溶液的导电性先增大后减小,溶液的pH先减小后增大,C项错误;只有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等物质的量混合时,才存在2c(Na+)=3[c(H2CO3)+c(HCO-3)+c(CO2-3)],D项错误。
[答案] A2、常温时,K sp[Mg(OH)2]=1.1×10-11,K sp(AgCl)=1.8×10-10,K sp(Ag2CrO4)=1.9×10-12,K sp(CH3C OOAg)=2.3×10-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浓度均为0.2 mol·L-1的AgNO3溶液和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一定产生CH3COOAg沉淀B.将0.001 mol·L-1的AgNO3溶液滴入0.001 mol·L-1的KCl和0.001 mol·L-1的K2CrO4溶液中,先产生Ag2CrO4沉淀C.c(Mg2+)为0.11 mol·L-1的溶液中要产生Mg(OH)2沉淀,溶液的pH要控制在9以上D.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向饱和AgCl水溶液中加入NaCl溶液,K sp(AgCl)不变【答案】B【解析】A项,c(Ag+)·c(CH3COO-)=0.1×0.1=1×10-2>2.3×10-3,所以有CH3COOAg沉淀生成,正确;B项,使Cl-沉淀,所需Ag+浓度的最小值为c(Ag+)==1.8×10-7(mol·L-1),使Cr沉淀所需Ag+浓度的最小值为c(Ag+)==4.36×10-5(mol·L-1),所以先产生AgCl沉淀,不正确;C项,c(OH-)==10-5mol·L-1,pH=9,所以要产生Mg(OH)2沉淀,pH应控制在9以上;D项,K sp只受温度影响。
2020届高考化学:电解质溶液、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练习及答案*电解质溶液、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一、选择题1、已知:25℃时,K sp[Zn(OH)2]=1.0×10-18,K a(HCOOH)=1.0×10-4。
该温度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Zn(OH)2溶于水形成的饱和溶液中c(Zn2+)>1.0×10-6 mol·L-1B.HCOO-的水解常数为1.0×10-10C.向Zn(OH)2悬浊液中加入HCOOH,溶液中c(Zn2+)增大D.Zn(OH)2+2HCOOH===Zn2++2HCOO-+2H2O的平衡常数K=100答案:A解析:Zn(OH)2溶于水形成的饱和溶液中,令锌离子浓度为x mol·L-1,x×(2x)2=1.0×10-18,x≈6.3×10-7,c(Zn2+)<1.0×10-6 mol·L-1,A错误;HCOO-的水解常数K h=K wK a=1×10-141.0×10-4=1.0×10-10,B项正确;向Zn(OH)2悬浊液中加入HCOOH,溶液中OH-减小,溶解平衡正向移动,溶液中c(Zn2+)增大,C项正确;Zn(OH)2+2HCOOH===Zn2++2HCOO-+2H2O的平衡常数K=c2(HCOO-)×c(Zn2+)×c2(OH-)×c2(H+) c2(HCOOH)×c2(OH-)×c2(H+)=K2a×K spK2w=100,D项正确。
2、(2020新题预测)已知:25 ℃,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K b=1.76×10-5。
25 ℃,向1 L 0.1 mol/L 某一元酸HR溶液中逐渐通入氨,若溶液温度和体积保持不变,所得混合溶液的pH与lg c(R-)c(HR)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选择题专项训练: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题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号答C D A A B C A B B B C D D案题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号答A D D D DB B D AC A C案1.25C时,浓度均为0.1mol-L-i的溶液,其pH如表所示。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序号①②③④溶液NaCl CH3COONH4 NaF NaHCO3 pH 7.0 7.0 8.1 8.4A.酸性强弱:H2CO3>HFB.①和②中溶质均未水解C.离子的总浓度:①>③D.④中:c(HCO[)+2c(CO2-)+c(H2cO3)=0.1 mol-L-12.常温下,用0.1 mol-L-i NaOH溶液滴定10 mL 0.1 mol・L-1 HA溶液,溶液的pH 2 与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点溶液中加入少量水:c 011增大 c H2AB.B 点:c(HA-)>c(H+)>c(A2-)>c(H A) 2C.C 点:c(Na+)=c(HA-)+2c(A2-)D.水电离出来的c(OH-) : B点然点3.室温下,将1.000 mol・L-i盐酸逐滴滴入20.00mL 1.000 mol-L-i氨水中。
溶液的pH和温度随加入盐酸的体积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点由水电离出的c(H+)<1.0X10-i4moleL-iB.b 点时存在 c(NH+) +c(NH3・H2O)=c(Cl-)C.c点以后溶液温度下降的原因是盐酸的持续加入D.在整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离子浓度关系:c(NH+)=c(Cl-)>c(H+)=c(OH-)44.常温下,用0.10 mol・L-i 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 mL浓度均为0.10 mol・L-iCH3COOH溶液和HCN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2020高考化学: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练习及答案专题: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一、选择题1、(2019·深圳调研)298 K时,向20 mL、c mol·L-1 NaOH溶液中滴加0.2 mol·L-1 HCOOH溶液,水电离的c水(H+)与HCO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上述NaOH溶液的浓度为0.1 mol·L-1B.M点对应的溶液中有c(Na+)=c(HCOO-)>c(H+)=c(OH-)C.T点对应的溶液中有c(Na+)=2c(HCOOH)+2c(HCOO-)D.若298 K时,V[HCOOH(aq)]=20 mL时对应溶液中-lgc水(H+)=5.7,则K a(HCOOH)的数量级为10-4[解析]从图像可看出,加入20 mL 0.2 mol·L-1 HCOOH溶液时,水的电离程度最大,此时NaOH与HCOOH恰好完全反应,则c(NaOH)=0.2 mol·L-1×20 mL20 mL=0.2 mol·L-1,A项错误;M点对应溶液的溶质是NaOH与HCOONa,溶液呈碱性,溶液中c(H+)<c(OH-)<c(HCOO-)<c(Na+),B项错误;T点加入40 mL HCOOH溶液,溶液中含有等物质的量的HCOONa、HCOOH,根据物料守恒可知,2c(Na+)=c(HCOOH)+c(HCOO-),C项错误;加入20 mL HCOOH溶液时恰好得到HCOONa溶液,溶液中的OH-全部由水电离产生,根据题意知,水电离出的c水(H+)=c水(OH-)=10-5.7 mol·L-1,则溶液中的c(H+)=10-8.3 mol·L-1,溶液中c(HCOO-)=20 mL×0.2 mol·L-120 mL+20 mL=0.1 mol·L-1,根据HCOO-+H2O HCOOH+OH-和c水(OH-)=10-5.7 mol·L-1,可知溶液中c(HCOOH)=10-5.7 mol·L-1,则K a(HCOOH)=c(H+)·c(HCOO-)c(HCOOH)=10-8.3×0.110-5.7=10-3.6=100.4×10-4,即其数量级为10-4,D项正确。
(人教版)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夯基练习含答案专题: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将pH=10的氨水稀释,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都减小B.某温度下,氢氧化钠溶液中H+浓度为10-9mol·L-1,该溶液的pH=9 C.中和pH与体积均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相同D.水的离子积常数K w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明水的电离是放热反应【答案】B【解析】氨水在稀释的过程中c(H+)是增大的,A项错误;根据pH的定义,计算可知B项正确;C项,pH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比较,c(醋酸)>c(盐酸),中和等体积的两种溶液时,醋酸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大,C项错误;D项,K w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明升温可促进水的电离,说明水的电离过程吸热,D项错误。
2、25 ℃时,AgCl的K sp=1.8×10-10,Ag2CO3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A.Ag2CO3的K sp为8.1×10-12B.Ag2CO3(s)+2Cl-(aq)??2AgCl(s)+CO2-3(aq)的平衡常数K=2.5×108C.向Ag2CO3的饱和溶液中加入K2CO3(s)可使c(CO2-3)增大(由Y点到Z点) D.向0.001 mol·L-1AgNO3溶液中滴入同浓度的KCl和K2CO3的混合溶液,CO2-3先沉淀解析:由图像可知,Ag2CO3的K sp=(9×10-4)2×10-5=8.1×10-12,A项不符合题意;Ag2CO3与Cl-反应的平衡常数K=c( CO2-3)c2(Cl-),而K sp(Ag2CO3)=c2(Ag+)×c(CO2-3),K sp(AgCl)=c(Ag+)×c(Cl-),所以K=K sp(Ag2CO3) K2sp(AgCl)=8.1×10-12(1.8×10-10)2=2.5×108,B项不符合题意;向Ag2CO3的饱和溶液中加K2CO3固体,c(CO2-3)增大,沉淀溶解平衡逆向移动,c(Ag+)减小,但K sp不变,C 项不符合题意;假设K2CO3和KCl的浓度均为0.1 mol·L-1,使CO2-3沉淀需c(Ag+)为9×10-6 mol·L-1,使Cl-沉淀需c(Ag+)为1.8×10-9 mol·L-1,所以Cl-先沉淀,D项符合题意。
『真题试炼·引申模拟』『分项汇编·逐一击破』专题10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2020年高考真题1.【2020年7月浙江选考】下列物质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的是( )A.B.C.D.【答案】C【解析】A.NaOH属于离子化合物, 其在熔融状态下能电离成自由移动的Na+和OH-, 故其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 A不符合题意;B.CaCl2属于离子化合物, 其在熔融状态下能电离成自由移动的Ca2+和Cl-, 故其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 B不符合题意;C.HCl是共价化合物, 其在熔融状态下不能电离成离子, 故其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 C符合题意;D.K2SO4属于离子化合物, 其在熔融状态下能电离成自由移动的K+和SO, 故其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 D 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 本题答案为C。
2.【2020年7月浙江选考】水溶液呈酸性的是( )A.B.C.D.【答案】B【解析】A.NaCl是强酸强碱盐, 其不能水解, 故其水溶液呈中性, A不符合题意;B.NaHSO4是强酸的酸式盐, 其属于强电解质, 其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 故其水溶液呈酸性, B符合题意;C.HCOONa属于强碱弱酸盐, 其在水溶液中可以完全电离, 其电离产生的HCOO-可以发生水解, 其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HCOO-+H2O⇌HCOOH+OH-, 故其水溶液呈碱性, C不符合题意;D.NaHCO3是强碱弱酸盐, 既能发生电离又能发生水解, 但其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 故其水溶液呈碱性, 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 本题答案为B。
3.【2020年新课标】以酚酞为指示剂, 用0.1000 mol·L−1的NaOH溶液滴定20.00 mL未知浓度的二元酸H2A溶液。
溶液中, pH、分布系数随滴加NaOH溶液体积V NaO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比如A2−的分布系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曲线①代表, 曲线②代表B.H2A溶液的浓度为0.2000 mol·L−1C.HA−的电离常数K a=1.0×10−2D.滴定终点时, 溶液中【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图像, 曲线①代表的粒子的分布系数随着NaOH的滴入逐渐减小, 曲线②代表的粒子的分布系数随着NaOH的滴入逐渐增大, 粒子的分布系数只有1个交点;当加入40mLNaOH溶液时, 溶液的pH在中性发生突变, 且曲线②代表的粒子达到最大值接近1;没有加入NaOH时, pH约为1, 说明H2A第一步完全电离, 第二步部分电离, 曲线①代表δ(HA-), 曲线②代表δ(A2-), 根据反应2NaOH+H2A=Na2A+2H2O,c(H2A)==0.1000mol/L, 据此分析作答。
2020届(人教版)高考化学一轮: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夯基练习及答案专题: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3A(g)B(g)+C(g),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再充入一定量的A气体,A的转化率将减少B.镀锌铁制品镀层破损后,铁制品比受损前更容易生锈,而镀锡铁则相反C.同温、同浓度的盐酸和氢氧化钠稀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D.已知I 2+I-,向盛有KI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适量CCl4,振荡静置后CCl4层显紫色,说明KI3在CCl4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答案】C【解析】A错误,由反应3A(g)B(g)+C(g)可知,A是唯一的反应物,再充入一定量的A气体可先充入另一个容器建立等效平衡,然后再进行压缩,压缩过程中压强增大,平衡向右移动,A的转化率增大;B错误,金属活泼性顺序为Zn>Fe>Sn,构成原电池时,活泼的作负极,被腐蚀,因此镀锌铁制品镀层破损后,铁制品比受损前难生锈,而镀锡铁则相反;C正确,增大c(H+)或c(OH-)都会抑制水的电离,同温、同浓度的盐酸和氢氧化钠稀溶液中,c(H+)和c(OH-)相同,对水的电离抑制程度相当,水的电离程度相同;D错误,加入适量CCl4,振荡静置后CCl4层显紫色,是因为I2溶解在CCl4溶液中,并不能说明KI3在CCl4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且KI3是离子化合物,应易溶解在水中。
2、室温下,将0.05 mol Na2CO3固体溶于水配成100 mL溶液,向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有关结论正确的是(B)加入物质结论A 50 mL 1 mol·L-1H2SO4反应结束后:c(Na+)=c(SO2-4)B 0.05 mol CaO 溶液中c(OH-)c(HCO-3)增大C 50 mL H2O 由水电离出的c(H+)·c(OH-)不变D 0.1 mol NaHSO4固体反应完全后,溶液pH减小,c(Na+)不变解析:A项错误。
(人教版)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巩固练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含参考答案专题: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物质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液加热、蒸干至质量不变,最终不能得到纯净物的是( )A . 向漂白粉浊液中通入过量CO 2B . 向带有氧化膜的铝片中加入盐酸C . 向含1 mol Ca(HCO 3)2的溶液中加入1 mol Na 2O 2D . 向含1 mol KAl(SO 4)2的溶液中加入2 mol Ba(OH)2【答案】A【解析】向漂白粉浊液中通入过量CO 2,溶液中溶质为碳酸氢钙和氯化钙,将滤液加热、蒸干至质量不变,最终得到氯化钙和碳酸钙的混合物;向带有氧化膜的铝片中加入盐酸,发生反应产生氯化铝,将滤液加热、蒸干至质量不变,最后得到的是氢氧化铝;向含1 mol Ca(HCO 3)2的溶液中加入1 mol Na 2O 2会产生碳酸钙沉淀、碳酸钠溶液,将滤液加热、蒸干至质量不变,最终得到碳酸钠,是纯净物;向含1 mol KAl(SO 4)2的溶液中加入2 mol Ba(OH)2恰好反应得到硫酸钡沉淀、偏铝酸钾溶液,将滤液加热、蒸干至质量不变,最终得到偏铝酸钾,是纯净物。
故A 项符合题意。
2、25 ℃时,PbR(R 2-为SO 2-4或CO 2-3)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已知K sp (PbCO 3)<K sp (PbSO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 .曲线a 表示PbCO 3B .以PbSO 4、Na 2CO 3和焦炭为原料可制备PbC .当PbSO 4和PbCO 3沉淀共存时,溶液中c (SO 2-4)c (CO 2-3)=1×105D .向X 点对应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Pb(NO 3)2,可转化为Y 点对应的溶液解析:横坐标为2[即c(Pb 2+)为1×10-2 mol·L -1]时,a 曲线对应的纵坐标为11,b 曲线对应的纵坐标为6,即R 2-的浓度分别为1×10-11 mol·L -1和1×10-6 mol·L -1,所以a 曲线的K sp =1×10-13,b 曲线的K sp =1×10-8,由于K sp (PbCO 3)<K sp (PbSO 4),所以a 曲线表示PbCO 3,A 项不符合题意;PbSO 4与Na 2CO 3反应转化为更难溶的PbCO 3,PbCO 3受热分解为PbO ,被焦炭还原可制得Pb ,B 项不符合题意;PbSO 4与PbCO 3共存时,c(Pb 2+)相等,则c (SO 2-4)c (CO 2-3)=K sp (PbSO 4)K sp (PbCO 3)=1×10-81×10-13=1×105,C 项不符合题意;向X 点对应的溶液中加入Pb(NO 3)2,c(Pb 2+)增大,PbSO 4的沉淀溶解平衡逆向移动,c(SO 2-4)减小,所以不能转化为Y 点对应的溶液,D 项符合题意。
绝密★启用前2020届全国高考化学考前保温训练《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选择题专练1.根据下列图示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图甲是CO(g)+H2O(g)===CO2(g)+H2(g)的平衡常数与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说明该反应的ΔH<0B.图乙是室温下H2O2催化分解放出氧气的反应中c(H2O2)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说明随着反应的进行分解速率逐渐减小C.图丙是室温下用0.100 0 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 mL 0.100 0 mol·L-1某一元酸HX的滴定曲线,说明HX是一元强酸D.图丁是室温下用Na2SO4除去溶液中Ba2+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溶液中c(Ba2+)与c(S O42−)的关系曲线,说明溶液中c(S O42−)越大c(Ba2+)越小2.在相同温度时,100 mL 0.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与10 mL 0.1 mol·L-1的醋酸溶液相比较,下列数值前者大于后者的是()A.中和时所需NaOH的量B.电离的程度C. H+的物质的量浓度D. CH3COOH的物质的量3.一定温度下,下列溶液的离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A. pH=5的H2S溶液中,c(H+)=c(HS-)=1×10—5mol·L—1B. pH=a的氨水溶液,稀释10倍后,其pH=b,则a=b+1C.pH=2的H2C2O4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任意比例混合:c(Na+)+c(H+)=c(OH-)+c(HC2O4-) +2c(C2O42-)D. pH相同的①CH3COONa②NaHCO3③NaOH三种溶液的c(Na+):③>②>①4.下列各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 Na2CO3溶液:c(Na+)=c(CO)+c(HCO)+c(H2CO3)B. NH4Cl溶液:c(NH)=c(Cl-)C.硝酸钠与稀盐酸的混合溶液:c(Na+)=c(NO)D.等体积等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与醋酸混合:c(Na+)>c(CH3COO-)>c(H+)>c(OH-)5.在25 ℃时,FeS的K sp=6.3×10-18,CuS的K sp=1.3×10-36,ZnS的K sp=1.3×10-24。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 25 ℃时,CuS的溶解度大于ZnS的溶解度B. 25 ℃时,饱和CuS溶液中Cu2+的浓度为1.3×10-36mol·L-1C.向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FeCl2、ZnCl2的混合液中加入少量Na2S,只有FeS沉淀生成D.除去某溶液中的Cu2+,可以选用FeS作沉淀剂6.25 ℃时,PbCl2固体在不同浓度盐酸中的溶解度如图。
在制备PbCl2的实验中,洗涤PbCl2固体最好选用()A.蒸馏水B. 1.00 mol·L-1盐酸C. 5.00 mol·L-1盐酸D. 10.00 mol·L-1盐酸7.已知K sp[Cu(OH)2]=2.2×10-20、K sp[Fe(OH)3]=4.0×10-38,Cu2+和Fe3+完全以氢氧化物沉淀时的pH分别为6.7和3.2。
现在向pH=0、浓度均为0.04 mol·L-1的Cu2+、Fe3+溶液中加入某一固体,以中和H+调节pH(设溶液体积不变),该过程中Cu2+、Fe3+的浓度与pH关系正确的是 ()8.在25 ℃时,向50.00 mL未知浓度的CH3COOH溶液中逐滴加入0.5 mol·L-1的NaOH溶液。
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与滴入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中和滴定过程,最宜用石蕊作指示剂B.图中点②所示溶液中,c(CH3COO-)=c(Na+)C.图中点①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于点③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D.滴定过程中的某点,会有c(Na+)>c(CH3COO-)>c(H+)>c(OH-)的关系存在9.在t℃时,AgBr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又知t℃时AgCl的K sp=4×10-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t℃时,AgBr的K sp为4.9×10-13B.在AgBr饱和溶液中加入NaBr固体,可使溶液由c点到b点C.图中a点对应的是AgBr的不饱和溶液D.在t℃时,AgCl(s)+Br-(aq)AgBr(s)+Cl-(aq)的平衡常数K≈81610.常温下0.1 mol·L-1醋酸溶液的pH=a,下列能使溶液的pH=(a+1)的措施是()A.将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B.加入适量的醋酸钠固体C.加入等体积0.2 mol·L-1盐酸D.提高溶液的温度11.已知单位体积的稀溶液中,非挥发性溶质的分子或离子数越多,该溶液的沸点就越高。
则下列溶液沸点最高的是( )A. 0.01 mol·L−1的蔗糖溶液B. 0.01 mol·L−1的CaCl2溶液C. 0.02 mol·L−1的NaCl溶液D. 0.02 mol·L−1的CH3COOH溶液12.①已知t ℃时AgCl的K sp=2×10-10;②在t ℃时Ag2Cr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t ℃时,Ag2CrO4的K sp为1×10-8B.在饱和Ag2CrO4溶液中加入K2CrO4可使溶液由Y点到X点C.在t ℃时,以0.01 mol·L-1AgNO3溶液滴定20 mL 0.01 mol·L-1KCl和0.01 mol·L-1K2CrO4的混合溶液,CrO先沉淀D.在t ℃时,反应Ag2CrO4(s)+2Cl-(aq)2AgCl(s)+ CrO(aq)的平衡常数K=2.5×10813.常温下将NaOH溶液滴加到己二酸(H2X)溶液中,混合溶液的pH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K a2(H2X)的数量级为10-6B.曲线N表示pH与lg的变化关系C. NaHX溶液中c(H+)>c(OH-)D.当混合溶液呈中性时,c(Na+)>c(HX-)>c(X2-)>c(OH-)=c(H+)14.下列实验操作过程能引起实验结果偏高的是()①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时,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液润洗②用量筒量取5.0mL溶液时,俯视读数③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溶液,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④质量分数为10%和90%的两种硫酸等体积混合配制50%的硫酸溶液.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5.25 ℃时,体积为V a、pH=a的某一元强酸溶液与体积为V b、pH=b的某一元强碱溶液均匀混合后,溶液的pH=7,已知b=6a,V a<V b,下列有关a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a可能等于1B.a一定大于2C.a一定小于2D.a一定等于216.氯碱工业电解所用的氯化钠溶液需精制。
除去有影响的Ca2+、Mg2+、NH、SO及泥沙,其精制流程如下:已知:①Ca2+、Mg2+开始形成相应氢氧化物沉淀的pH如下表。
②K sp(BaSO4)=1.1×10-10,K sp(BaCO3)=2.6×10-9,K sp(CaCO3)=5.0×10-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盐泥a除泥沙外,还含有Ca(OH)2和Mg(OH)2B.过程Ⅰ中将NH转化为N2的离子方程式是3ClO-+2NH===3Cl-+N2↑+3H2O+2H+C.过程Ⅱ中通入CO2有利于除SOD.过程Ⅳ调pH可以使用硝酸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5℃时NH4Cl溶液的K W大于100℃时NH4Cl溶液的K WB. SO2通入碘水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I2+2H2O=SO32-+2I-C.加入铝粉能产生氢气的溶液中,可能存在大量的Na+、Ba2+、AlO2-、NO3-D. 100℃时,将pH=2的盐酸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显中性18.一定温度下,下列溶液的离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A. pH=5的H2S溶液中,c(H+)=c(HS-)=1×10-5mol•L-1B. pH=a的氨水溶液,稀释10倍后,其pH=b,则a=b+1C.pH=2的H2C2O4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任意比例混合:c(Na+)+c(H+)=c(OH-)+c (HC2O4-)D. pH相同的①CH3COONa②NaHCO3③NaClO三种溶液的c(Na+):①>②>③19.已知25 ℃时,K a(HF)=6.0×10-4,K sp(MgF2)=5.0×10-11。
现向1 L 0.2 mol/L HF溶液中加入 1 L 0.2 mol/L MgCl2溶液。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25 ℃时,0.1 mol/L HF溶液中pH=1B. 0.2 mol/L MgCl2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为2c(Mg2+)=c(Cl-)>c(H+)=c(OH-)C. 2HF(aq)+Mg2+(aq)MgF 2(s)+2H+(aq),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2×107D.该反应体系中有MgF2沉淀生成20.常温下,稀释0.1 mol·L-1NH4Cl溶液,下图中的横坐标表示加水的量,则纵坐标可以表示的是()A. NH水解的平衡常数B.溶液的pHC.溶液中NH数D.溶液中c(NH)答案解析1.【答案】C【解析】C错:由图丙可知,当V(NaOH)=0时,0.100 0 mol·L-1一元酸HX的pH接近于3.0,说明HX部分电离,则HX是一元弱酸;A对:由图甲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lg K逐渐减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其ΔH<0;B对:由图乙可知,随着反应的进行,c(H2O2)逐渐减小,曲线的斜率[即Δc(H2O2)/Δt]代表反应速率,曲线的斜率逐渐减小,则H2O2的分解速率逐渐减小;D对: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c(Ba2+)·c(S O42−)=K sp(BaSO4),由于室温下K sp(BaSO4)为定值,故溶液中c(S O42−)越大c(Ba2+)越小。
2.【答案】B【解析】相同温度时100 mL 0.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与10 mL 0.1 mol·L-1的醋酸溶液所含CH3COOH的物质的量相等,中和时所需NaOH的量也相等。
弱电解质浓度越小,越有利于电离,因此前者电离程度比后者大,但H+的物质的量浓度比后者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