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危害特性汇总表
- 格式:doc
- 大小:48.24 KB
- 文档页数:12
危险化学品分类和标签汇总表1、爆炸物a根据《联合国规章范本》的要求,(*)处填写兼容组,(**)处填写项号,如果爆炸物为次要危害,则不填。
b对引爆敏感或敏感性信息不足的爆炸物的附加危害说明(见第2.1章第2.1.3节)。
2易燃气体或a根据《联合国规章范本》,发火气体和化学性质不稳定气体(A和B)按照其易燃性划为种类2,2.1项。
3 气雾剂和加压化学品或或或或4 氧化性气体a 根据《联合国规章范本》,氧化性气体按照其主要气体危害划入种类2的适用项别,使用适用的种类2运输象形图。
此外,由于这类气体具有氧化性这一次要危害,为其分配5.1项(圆圈上火焰)运输象形图。
5 高压气体或a根据《联合国规章范本》,有毒或易燃的高压气体不要求使用该象形图。
这种情况下,使用适用的有毒或易燃气体危害种类象形图。
6 易燃液体或7 易燃固体8 自反应物质和混合物如适用a:a根据《联合国规章范本》,如果B型物质或混合物具有爆炸这一次要危害,则还应适用1.1项、1.2项或1.3项的运输象形图,不必标明项号或兼容组别。
对于危害类别为B型的物质或混合物,可适用特殊规定181(经主管部门批准,可免贴爆炸物标签。
详见《联合国规章范本》第3.3章)。
b不接受装在试验时使用的容器中运输(见《联合国规章范本》第2.4章第2.4.2.3.2.1段)。
9 发火液体10 发火固体11 自热物质和混合物12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和混合物或13 氧化性液体14 氧化性固体15 有机过氧化物或如适用a:或a 根据《联合国规章范本》,如果B型物质或混合物具有爆炸这一次要危害,则还应适用1.1项、1.2项或1.3项的运输象形图,不必标明项号或兼容组别。
对于危害类别为B型的物质或混合物,可适用特殊规定181(经主管部门批准,可免贴爆炸物标签。
详见《联合国规章范本》第3.3章)。
b 不接受装在试验时使用的容器中运输(见《联合国规章范本》第2.5章第2.5.3.2.2段)。
危险化学品危害特性汇总表
企业主要应急物资一览表
1.石脑油
石脑油的危险有害特性及其防护措施见表3.3-3。
表3.3-3石脑油的危险有害特性及其防护措施表
2. 200#溶剂油
200#溶剂油的危险有害特性及其防护措施见表3.3-4。
表3.3-4 200#溶剂油的危险有害特性及其防护措施表
3. 180#溶剂油
180#溶剂油的理化性质、危险特性和防护措施见表3.3-5。
表3.3-5 180#溶剂油的理化性质、危险特性和防护措施表
4. 120#溶剂油
120#溶剂油的危险有害特性及其防护措施见附表3.3-6。
表3.3-6 120#溶剂油的危险有害特性及其防护措施表
5. 6#溶剂油
6#溶剂油的危险有害特性及其防护措施见附表3.3-7。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等级标准表危险化学品基准量危险指数与外部安全防护距离对照表编辑:新乡市朱振尧高级工程师2.确定危险化学品基准量。
按危险化学品的物理危险性确定其火灾爆炸基准量,或按危险化学品的健康危害性确定其人员健康基准量。
危险化学品基准量3.计算校正因子。
根据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类型,校正因子分为针对火灾、爆炸影响的最终火灾/爆炸校正因子和针对人员健康的最终人员健康校正因子。
计算校正因子时,主要考虑以下因素:1)危险化学品的物理状态;2)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与边界的距离;3)危险化学品的使用状态。
同时还要考虑理论模型的计算结果以及专家的意见和经验。
最终火灾/爆炸校正因子的计算公式如下: 123=FF FF FF β⨯⨯(2)式中:FF 1——取决于危险化学品的物理状态:当危险化学品为固体或粉末、液体时,FF 1=1;当危险化学品为气体时,FF 1=0.1;FF 2——取决于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距厂区边界的距离:当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距厂区边界的距离小于或等于30米时,FF 2=1;当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距厂区边界的距离大于30米时,FF 2=3。
FF 3——取决于危险化学品装置的类型:当装置类型为生产装置时,FF 3=0.3;当装置类型为地面储存装置时,FF 3=1;当装置类型为地下储存装置时,FF 3=10。
最终人员健康校正因子的计算公式如下:123=FH FH FH β⨯⨯(3)式中:FH 1——取决于危险化学品的物理状态:当危险化学品为固体时,FH 1=3;当危险化学品为液体或粉末时,FH 1=1;当危险化学品为气体时,FH 1=0.1;FH 2——取决于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距厂区边界的距离:当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距厂区边界的距离小于或等于30米时,FH 2=1;当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距厂区边界的距离大于30米时,FH 2=3。
FH 3——取决于危险化学品装置的类型:当装置类型为生产装置时,FH 3=0.3;当装置类型为地面储存装置时,FH 3=1;当装置类型为地下储存装置时,FH 3=10。
对本建设项目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主要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1992、《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1987年11月5日卫生部、劳动人事部、财政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发布)等法规、标准的规定。
3.1 危险有害物质的识别和确认分析结果3.1.1原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理化性能指标本建设项目原料:乙醇、甲酸、乙二醛、硝酸、硫酸、氢氧化钠等。
产品:甲酸乙酯、乙醛酸。
副产品:乙二酸、硝酸钠、亚硝酸钠中间产物:一氧化氮,为有毒气体。
辅助材料:氨,制冷介质,为有毒气体。
本建设项目中主要物质的危险特性见 3.0.0-1、3.0.0-2。
表3.0.0-1 物质的理化特性表序号名称外观与形状熔点(-℃)沸点(-℃)饱和蒸气压(kPa)相对密度(水=1) 溶解性备注1 乙醇无色液体,有酒香-114.1 78.3 5.33 0.79 混溶于水,可溶于氯仿、甘油、醚多种有机溶剂2 甲酸无色透明发烟液体,有强烈刺激性酸味8.2 100.8 0.67 1.23与水混溶,不溶于烃类,可混溶于乙醇3 乙二醛淡黄色液体,微有臭味15 50.5 29.3 1.14 溶于水、醇、醚4 硝酸无色透明发烟液体,有酸味-42 86 4.4 1.505 硫酸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无嗅10.5 330 0.13 1.083 与水混溶6 甲酸乙酯无色流动液体,有芳香气味-79 54.3 13.33 0.92 微溶于水,溶于苯、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7 乙醛酸淡黄色透明液体,有芳香气味98 111 1mmHg 1.42溶于水,微溶于苯、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8 氢氧化钠溶液纯品为无色液体无资料无资料无资料无资料与水混溶9 乙二酸无色透明结晶体189.5 100℃升华1.90易溶于乙醇,溶于水,微溶于乙醚,不溶于苯和氯仿。
10 硝酸钠无色透明或白微带黄色的菱形结晶,味微苦,易潮解。
甲烷理化特点表项目内容中文名甲烷别名沼气分子式CH危险货物种类第 2.1 类易燃气体表记4分子量危险货物编号21007CAS74-82-8UN编号1971理化性质燃烧爆炸危险性包装与储蓄运输毒性与健康危害性抢救措施防范措施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气体。
主要用途用作燃料和用于炭黑、氢、乙炔、甲醛等的制造。
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醇、乙醚。
熔点(℃)燃烧热 (kJ/mol)沸点(℃)饱和蒸汽压 (kPa)53.32(-168.8 ℃ )相对密度 ( 水=1)0.42(-164 ℃)临界温度 (℃)相对密度 ( 空气临界压力 (MPa)火灾危险种类甲类牢固性闪点(℃)-188聚合危害引燃温度 ( ℃)538防范接触的条件爆炸下限 (V/%)燃烧 (分解 ) 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爆炸上限 (V/%)15禁忌物强氧化剂、氟、氯。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窒息性。
易燃,与空气混杂能形成爆炸性混杂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与五氧化危险特点溴、氯气、次氯酸、三氟化氮、液氧、二氟化氧及其他强氧化剂接触强烈反应。
切气绝源。
若不能够切气绝源,则不一样意熄灭泄露处的火焰。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灭火方法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包装标志包装种类052包装方法钢质气瓶。
储蓄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宜高出30℃。
应与氧化剂均分开储蓄注意事项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严禁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施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泄露应急办理设施。
采用刚瓶运输时必定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
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能交织;高度不得高出车辆的防范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范转动。
运输时运运输注意事项输车辆应装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械。
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定装备阻火装置,严禁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施和工具装卸。
严禁与氧化剂等混装混运。
夏季应早晚运输,防范日光曝晒。
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
一百种危险化学品特性表汇总目录1硫酸的危险特性 (6)2盐酸的危险特性 (7)3硝酸的危险特性 (8)4氢氧化钠的危险特性 (10)5氢氧化钠溶液的危险特性 (11)6甲苯的危险特性 (12)7硫化碱(硫化钠)的危险特性 (14)8氯化钡的危险特性 (15)9硫氢化钠的危险特性 (16)10乌洛托品(六亚甲基四胺)的危险特性 (18)11丙酮的危险特性 (20)12元明粉(硫酸钠)的危险特性 (21)13大苏打的危险特性 (22)14乙醇的危险特性 (22)15甲醇的危险特性 (24)16丙烯酸的危险特性 (26)17三氯甲烷的危险特性 (27)18亚硝酸钠的危险特性 (29)19硝酸钠的危险特性 (31)201,2-二甲苯的危险特性 (32)21甲基叔丁基醚的危险特性 (34)22煤焦油的危险特性 (38)23洗油的危险特性 (39)24乙酸乙酯的危险特性 (40)25氨的危险特性 (42)26氮的危险特性 (44)28甲醛溶液的危险特性 (45)29乙酸酐的危险特性 (46)30萘的危险特性 (48)31含二级易燃溶剂的油漆、辅助材料及涂料的危险特性 (49)32醋酐的危险特性 (50)33硝酸钡的危险特性 (51)34丙烯酸甲酯的危险特性 (52)35丙烯酸丁酯(丙烯酸正丁酯)的危险特性 (54)36苯的危险特性 (55)37粗苯的危险特性 (57)38过氧化氢的危险特性 (61)39高锰酸钾的危险特性 (62)40硝酸钾的危险特性 (64)41松焦油的危险特性 (65)42镁粉的危险特性 (66)43蒽油的危险特性 (68)44煤焦酚(杂酚)的危险特性 (70)45粗蒽的危险特性 (73)46丁烯二酸酐(顺式)的危险特性 (75)47精蒽的危险特性 (76)48邻苯二甲酸酐的危险特性 (78)49咔唑的危险特性 (80)50二甲苯异构体混合物的危险特性 (81)51环己酮的危险特性 (84)52石油原油的危险特性 (87)53苯胺的危险特性 (89)554-氯-2-硝基苯酚钠盐的危险特性 (92)56胶体硫的危险特性 (94)57二甲苯的危险特性 (96)58蒽的理化特性及危险特性说明 (98)59氨溶液的危险特性 (99)60乙酸的危险特性 (100)61乙酸溶液的危险特性 (102)62苯乙烯的危险特性 (103)63环己烷的危险特性 (106)64甲基环己烷的危险特性 (109)65四氢呋喃的危险特性 (110)66乙二醇乙醚的危险特性 (112)67乙酸甲酯的危险特性 (115)68乙酸正丁酯的危险特性 (121)69正丁醇的危险特性 (122)704-硝基甲苯的危险特性 (123)71苯酚的危险特性 (125)72二氧化碳的危险特性 (126)73二硫化碳的危险特性 (127)742-巯基乙醇的危险特性 (128)75乙二酸二甲酯的危险特性 (129)76碳化钙的危险特性 (130)77三唑锡的危险特性 (131)78克百威的危险特性 (133)79丙烷的危险特性 (134)80异戊烷的危险特性 (135)82氟硅酸钠的危险特性 (138)83石油醚的危险特性 (139)84沥青涂料的危险特性 (140)85苯酚钠的危险特性 (143)86轻油(石脑油)的危险特性 (144)87天然气的危险特性 (145)88煤气的危险特性 (147)89过硫酸铵的危险特性 (148)90硫酸铵的危险特性 (150)91氢氧化钾溶液的危险特性 (151)92次氯酸钠溶液的危险特性 (152)93双氧水的危险特性 (153)94柴油的危险特性 (155)95液化天然气的危险特性 (156)96汽油的危险特性 (158)97煤油的危险特性 (159)98液体石蜡的危险特性 (160)99燃料油的危险特性 (162)100乙炔主要物化特性及危险、有害因素 (165)101润滑油的危险特性 (167)102臭氧的危险特性 (168)103碘的危险特性 (171)104乙二醇的危险特性 (173)1硫酸的危险特性硫酸的危险特性表2盐酸的危险特性盐酸的危险特性表3硝酸的危险特性硝酸的危险特性表4氢氧化钠的危险特性氢氧化钠的危险特性表5氢氧化钠溶液的危险特性氢氧化钠溶液的危险特性6甲苯的危险特性甲苯的危险特性表7硫化碱(硫化钠)的危险特性硫化碱(硫化钠)的危险特性表8氯化钡的危险特性氯化钡的危险特性表9硫氢化钠的危险特性硫氢化钠的危险特性表10乌洛托品(六亚甲基四胺)的危险特性乌洛托品(六亚甲基四胺)的危险特性表11丙酮的危险特性丙酮的危险特性表12元明粉(硫酸钠)的危险特性元明粉(硫酸钠)的危险特性表13大苏打的危险特性大苏打的危险特性表14乙醇的危险特性乙醇的危险特性表15甲醇的危险特性甲醇的危险特性表16丙烯酸的危险特性丙烯酸的危险特性表17三氯甲烷的危险特性三氯甲烷的危险特性表18亚硝酸钠的危险特性亚硝酸钠的危险特性表19硝酸钠的危险特性硝酸钠的危险特性表201,2-二甲苯的危险特性21甲基叔丁基醚的危险特性甲基叔丁基醚的危险特性表22煤焦油的危险特性煤焦油的危险特性表23洗油的危险特性洗油的危险特性表24乙酸乙酯的危险特性乙酸乙酯的危险特性表25氨的危险特性氨的危险特性表26氮的危险特性氮的危险特性表27氧的危险特性氧的危险特性表28甲醛溶液的危险特性甲醛的危险特性表29乙酸酐的危险特性乙酸酐的危险特性表30萘的危险特性萘的危险特性表31含二级易燃溶剂的油漆、辅助材料及涂料的危险特性含二级易燃溶剂的油漆辅助材料及涂料的危险特性表32醋酐的危险特性醋酐的危险特性表。
第六章危害物质风险评估工作区域:厂区内。
安健环因素:危害物质,包括危险化学品、废料。
可能导致的风险:人员中毒、受伤,污染环境。
第一节危险化学品评估报告1.危险化学品评估依据及标准1.1 评估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号);(3)《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334号令);(4)《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广东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47号);(5)《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1995;(6)《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公安部第6号令1990);(7)《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8)《危险货物分类与品名编号》GB6944-86;(9)《危险化学品名录》GB12268-2002;(10)《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11)《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公约》(第170号国际公约)。
1.2 评估范围评估范围包括白水风电场范围内危险化学品储存、使用过程中涉及的化学刺激风险。
通过对化学品仓储及使用场所条件、从业人员风险与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内容进行评估,确定化学刺激的风险。
2.白水风电场危险有害物质情况表1 白水风电场危险有害物质基本情况3.危险有害物质特性及应急处理根据国家标准《危险化学品名录》(GB12268--2002),由表1可知我厂储存、使用和产生的危险有害物质有齿轮油等不燃气体、汽油等易燃液体等腐蚀品。
危险有害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应急处理措施列于表2。
表2物料的危险特性及消防方法和急救措施4.储存设施情况4.1厂内仓储场所布置厂内危险化学品储存场所(设施)主要包括齿轮油储罐、仓库危险品专区等,设立了全厂危险品综合储存区,作为危险场所统一管理,这些场所(设施)均建于厂房西北部,远离人员集中的办公场所及厂内重要生产设备、设施。
具体位置可参见《白水风电场安健环因素分布与控制图》。
危险化学品事故专项应急处理预案1 总则1.1 编制目的为规范公司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迅速、有序、有效的控制和处理可能发生的和已发生的危险化学品突发事故,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及环境影响,把事故伤害降低到最低点,维护公司和社会的安全稳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XXXX股份有限公司危险化学品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1.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令第[2014]1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国家主席令[2008]第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主席令第6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家主席令第[2014]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国家主席令第[2011]52号)《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令[2016]第88号)《河北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冀安办[2009]13号)《河北省安全生产条例》(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公告第38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9639-2013)《危险化学品目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等十部委[2015]第5号公告)《化学品作业场所安全警示标志规范》(AQ3047-2013)《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1995)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内危险化学品的储存、使用等过程中发生的泄漏、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等事故的应急响应。
1.4 应急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把保障职工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预防和减少危险化学品事故,切实加强企业员工的安全防护,充分发挥专业救援力量的骨干作用和职工群众的基础作用。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负责现场指挥企业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企业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事故风险评估1.1 企业的基本概况1.2物料危险特性1、该公司涉及危险物料的危险特性汇总表1-1 本项目涉及的物料的危险特性汇总表表1-2 物料的危害特性汇总表2、物料的危险特性1.3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对象及物质临界量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的规定,该公司在生产和作业过程中所使用的物料和生产的产品中属于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范围的物料有***、***,其各物料的临界量对应列表如下:表1.3-1 主要危险物质的临界量序号物质名称物质种类临界量/t1 甲醇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500232、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方法《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标准中,单元的定义: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若单元内存在多种物质,则按式(1)计算,若满足式(1),则定为重大危险源:式中:q1,q2……q n——每种危险物质实际存在量,t。
Q1,Q2……Q n——与各危险物质相对应的生产场所或贮存区的临界量,t。
3、辨识过程本项目装置区边缘小于500m,划分为1个单元进行辨识。
氢气、天然气、一氧化碳不储存,考虑其仅在系统中存在,且量较少,不足以影响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的结果,在此不作计算。
甲醇:甲醇贮罐共3个,容积为500m3/个,考虑80%的充装系数,则甲醇贮罐的最大储存量为500×3×0.79×0.8=948t。
甲醛:甲醛贮罐共4个的容积分别为500m3×2、200m3×2,考虑80%的充装系数,则甲醛贮罐的最大储存量为(500×2+200×2)×0.82×0.8=918.4t。
柴油:柴油储罐1个,容积为30m3,考虑80%的充装系数,则柴油罐的最大储存量为30×0.87×0.8=20.88t。
危险化学品危害特性汇总表
企业主要应急物资一览表
1.石脑油
石脑油的危险有害特性及其防护措施见表3.3-3。
表3.3-3石脑油的危险有害特性及其防护措施表
2. 200#溶剂油
200#溶剂油的危险有害特性及其防护措施见表3.3-4。
表3.3-4 200#溶剂油的危险有害特性及其防护措施表
3. 180#溶剂油
180#溶剂油的理化性质、危险特性和防护措施见表3.3-5。
表3.3-5 180#溶剂油的理化性质、危险特性和防护措施表
4. 120#溶剂油
120#溶剂油的危险有害特性及其防护措施见附表3.3-6。
表3.3-6 120#溶剂油的危险有害特性及其防护措施表
5. 6#溶剂油
6#溶剂油的危险有害特性及其防护措施见附表3.3-7。
环境风险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