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危险化学品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汇总
- 格式:doc
- 大小:673.50 KB
- 文档页数:70
运 条 件 与 泄 漏 处 理
表7.6-8 2- 丁氧基乙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表7.6-9 1,2 一二甲苯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表7.6-12 二甲苯异构体混合物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表二甲酰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表
二乙基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表二乙基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表7.6-21 环戊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表7.6-22 环辛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表7.6-23 1,2-环氧丙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表7.6-23 1,2-环氧丙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表7.6-24 环氧乙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表7.6-28 2-甲基-2-丙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表7.6-30 甲基叔丁基84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表7.6-32煤焦沥宵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表7.6-32煤焦沥宵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表7.6-39 1,2,4 一三甲基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危险化学品常识名称、分类及注意事项:(1)过氧化钠别名:双氧化钠,二氧化钠分子式:Na2O2理化性质:米黄色粉末或颗粒,加热后则变为黄色,有吸湿性。
露置在空气中能吸收水分,放出氧气。
遇水发生强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及过氧化氢,后者会很快分解成水和氧,并放出大量的热。
本品有较强的腐蚀性和氧化性。
密度2.80(水=1),熔点460℃(分解)。
主要用于医药、印染、漂白及分析试剂。
危险特性:是强氧化剂。
与有机物,易燃物如硫、磷等接触能引起燃烧,甚至爆炸。
与水起剧烈反应,产生高温,量大时能发生爆炸。
有较强的腐蚀性。
灭火剂:干砂、干土、干石粉。
禁止用水、二氧化碳、泡沫。
储运注意事项:包装必须完整密封,不得露天存放。
库房要干燥,相对湿度75%以下。
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如硫、磷等应严格分开存放,切勿混储混运。
雨天不宜搬运,防止受潮。
搬运时应轻装轻卸,保持包装完整。
泄漏物应搜集于密闭容器,进行处理。
2)过氧化氢溶液(40%以下)别名:双氧水分子式:H2O2理化性质:纯过氧化氢是无色粘稠液体,易分解放出氧气和热量,是强氧化剂。
市售商品一般都是它的水溶液,含量为27.5%、35%二种,密度1.11~1.13(水=1),沸点106~108℃,凝固点-26~-32.8℃,均系无色透明液体。
医用消毒多为3%溶液。
主要用于漂白、医药和分析试剂。
危险特性:受热或遇有机物易分解放出氧气,加热到100℃则剧烈分解。
遇铬酸酐、高锰酸钾、金属粉末会起剧烈作用,甚至爆炸。
对皮肤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本品触及皮肤会使皮肤发白并感到疼痛,可用水冲洗后涂擦甘油或酒精。
灭火剂:水、雾状水、黄砂、二氧化碳。
(火灾后被抢救下来的双氧水,必须在包装外面用雾状水淋过,才能重新进入仓库,以防包装外面沾有双氧水及有物而重新燃烧起来)。
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清洁的库房内,远离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库温不超过30℃。
夏季宜早晚运输。
应与有机物、铬酸酐、高锰酸钾、金属粉末隔离存放。
表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表苯乙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表1-丙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表2-丙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表丙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表丙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粗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表2-丁氧基乙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表1,2-二甲苯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表1,3-二甲苯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表1,4-二甲苯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表二甲苯异构体混合物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表-13 2,2-二甲基丙烷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表二甲氧基甲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表1,2-二乙基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表1,3-二乙基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表1,4-二乙基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表环己酮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表 1,3-环戊二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表环戊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表环辛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表1,2-环氧丙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表环氧乙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表甲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表甲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表2-甲基-1-丙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表2-甲基-2-丙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表2-甲基丁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表甲基叔丁基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表甲醛溶液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表煤焦沥青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表煤油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表汽油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表柴油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表溶剂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甲烷理化特点表项目内容中文名甲烷别名沼气分子式CH危险货物种类第 2.1 类易燃气体表记4分子量危险货物编号21007CAS74-82-8UN编号1971理化性质燃烧爆炸危险性包装与储蓄运输毒性与健康危害性抢救措施防范措施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气体。
主要用途用作燃料和用于炭黑、氢、乙炔、甲醛等的制造。
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醇、乙醚。
熔点(℃)燃烧热 (kJ/mol)沸点(℃)饱和蒸汽压 (kPa)53.32(-168.8 ℃ )相对密度 ( 水=1)0.42(-164 ℃)临界温度 (℃)相对密度 ( 空气临界压力 (MPa)火灾危险种类甲类牢固性闪点(℃)-188聚合危害引燃温度 ( ℃)538防范接触的条件爆炸下限 (V/%)燃烧 (分解 ) 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爆炸上限 (V/%)15禁忌物强氧化剂、氟、氯。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窒息性。
易燃,与空气混杂能形成爆炸性混杂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与五氧化危险特点溴、氯气、次氯酸、三氟化氮、液氧、二氟化氧及其他强氧化剂接触强烈反应。
切气绝源。
若不能够切气绝源,则不一样意熄灭泄露处的火焰。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灭火方法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包装标志包装种类052包装方法钢质气瓶。
储蓄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宜高出30℃。
应与氧化剂均分开储蓄注意事项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严禁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施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泄露应急办理设施。
采用刚瓶运输时必定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
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能交织;高度不得高出车辆的防范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范转动。
运输时运运输注意事项输车辆应装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械。
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定装备阻火装置,严禁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施和工具装卸。
严禁与氧化剂等混装混运。
夏季应早晚运输,防范日光曝晒。
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
表7.6-1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表7.6-7粗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表7.6-82-丁氧基乙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表7.6-111,4-二甲苯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表7.6-12二甲苯异构体混合物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表7.6-14 二甲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7.6-22 环辛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7.6-23 1,2-环氧丙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7.6-24 环氧乙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7.6-25甲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表7.6-26甲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表7.6-272-甲基-1-丙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表7.6-28 2-甲基-2-丙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7.6-29 2-甲基丁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7.6-30甲基叔丁基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表7.6-33 煤油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7.6-34 汽油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表7.6-35 柴油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表7.6-36 溶剂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7.6-37 溶剂油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7.6-381,2,3-三甲基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表7.6-41石脑油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表7.6-42石油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7.6-43 石油原油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7.6-44叔丁基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表7.6-451,2,4,5-四甲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表7.6-46松焦油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7.6-47 天然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7.6-48 液化石油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7.6-49乙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表7.6-50 异丁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7.6-51异辛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一理化及危险特性表1.1理化及危险特性表一附表氨基磺酸的主要理化及危险特性表附表氨溶液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附表苯乙烯[稳定的]理化性能指标表附表丙烷的理化特性及安全信息资料表附表不饱和聚酯树脂理化性能指标表(有关数据参照苯乙烯)附表醇酸清漆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附表次氯酸钙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附表次氯酸钠溶液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附表醋酸甲酯安全信息资料表第一部分化学品化学品中文名:乙酸甲酯;醋酸甲酯化学品英文名:methyl acetate;acetic acid methyl ester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混合物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乙酸甲酯79-20-9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液体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具有麻醉和刺激作用。
接触本品蒸气引起眼灼痛、流泪、进行性呼吸困难、头痛、头晕、心悸、忧郁、中枢神经抑制。
由其分解产生的甲醇可引起视力减退、视野缩小和视神经萎缩等。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害。
燃爆危险: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
蒸气比空气重,沿地面扩散并易积存于低洼处,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
灭火方法: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目录
目录 (1)
表1涉及化学品目录 (2)
表2 丙酮物质特性表 (3)
表3 盐酸物质特性表 (4)
表4 硫酸物质特性表 (5)
表5 过氧化氢物质特性表 (6)
表6 次氯酸钠物质特性表 (7)
表7 1,1-二氯-1-氟乙烷的特性 (8)
表8 聚乙二醇物质特性表(以PEG200为例) (9)
表9 乙二酸(草酸)物质特性表 (10)
表10 亚硫酸氢钠物质特性表 (11)
表11 氢氧化钠物质特性表 (12)
表12 聚合氯化铝物质特性表 (13)
表13 FR-110 物质特性表 (14)
表14 L-1110物质特性表 (15)
表15 CF-5物质特性表 (16)
表16 表面活性剂物质特性表 (17)
根据《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45号),盐酸、硫酸和丙酮属于第三类易制毒化学品,是可以用于制毒的化学配剂。
表1涉及化学品目录
表2 丙酮物质特性表
表5 过氧化氢物质特性表
表6 次氯酸钠物质特性表
表7 1,1-二氯-1-氟乙烷的特性
表8 聚乙二醇物质特性表(以PEG200为例)
表9 乙二酸(草酸)物质特性表
表10 亚硫酸氢钠物质特性表
表11 氢氧化钠物质特性表
表12 聚合氯化铝物质特性表
表13 FR-110 物质特性表
表14 L-1110物质特性表
表15 CF-5物质特性表
表16 表面活性剂物质特性表。
主要危险化学品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汇总1.高毒性化学品高毒性化学品一般具有以下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理化性质:高毒性化学品大多数具有挥发性,易吸入和吸收,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腐蚀性。
危险特性:高毒性化学品对人体具有严重的毒性和致死性,并具有燃烧、爆炸、腐蚀、刺激等危险特性。
2.易燃物质易燃物质一般具有以下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理化性质:易燃物质具有低闪点,低自燃温度和高蒸气压,易挥发,易与空气形成可燃混合物。
危险特性:易燃物质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能够导致火灾和爆炸,对人体有毒。
3.腐蚀性物质腐蚀性物质一般具有以下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理化性质:腐蚀性物质具有强烈的腐蚀性,能够与金属产生化学反应,破坏金属结构,引起腐蚀。
危险特性:腐蚀性物质对皮肤、眼睛和呼吸道具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性,能够引起组织损伤和化学灼伤。
4.毒性物质毒性物质一般具有以下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理化性质:毒性物质具有强烈的毒性,能够对生物体产生毒害作用,进入人体后会在体内积累。
危险特性:毒性物质具有不同的毒性作用,可能导致急性毒性、慢性毒性、致畸性、致癌性等,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5.爆炸品爆炸品一般具有以下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理化性质:爆炸品具有高能量、高速度的爆炸化学反应,具有挥发性,易形成可燃混合物。
危险特性:爆炸品能够在外部能量的引发下迅速放出大量热能和气体,形成爆炸,对人体和周围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和危害。
总结:主要危险化学品具有不同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高毒性化学品具有挥发性和刺激性,对人体具有严重毒性和致死性;易燃物质具有低闪点和易燃易爆特性,能导致火灾和爆炸;腐蚀性物质具有强烈腐蚀性,对皮肤和呼吸道具有刺激和腐蚀性;毒性物质具有强烈毒性,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爆炸品具有高能量、高速度的爆炸反应特性,能够造成严重的破坏和危害。
了解和掌握危险化学品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对于安全存储、运输和使用这些化学品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