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水处理的基础知识学习
- 格式:ppt
- 大小:644.00 KB
- 文档页数:58
化工厂循环水知识点化工厂循环水是指在化工生产过程中经过处理后再次使用的水。
循环水的使用可以大大节约水资源,减少化工废水的排放,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化工厂循环水的相关知识点。
一、循环水的重要性化工厂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资源,而传统的处理方式是将废水排放到外部环境中,这不仅浪费了水资源,还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循环水的使用可以将废水再次利用,减少废水的排放,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的。
二、循环水的处理工艺化工厂循环水的处理工艺包括预处理、生物处理、深度处理等环节。
1. 预处理:预处理是循环水处理的第一步,其目的是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沉淀物等杂质。
预处理的方法有沉淀、过滤、气浮等。
2. 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是指利用微生物对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和转化的过程。
生物处理可以通过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两种方式进行。
3. 深度处理:深度处理是对生物处理后的水进行进一步处理,以去除水中的微量有机物、无机盐和重金属等。
常见的深度处理方法有活性炭吸附、反渗透等。
三、循环水的回收利用经过处理的循环水可以回收利用在化工生产过程中。
循环水的回收利用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实现:1. 冷却循环:循环水可以用于化工设备的冷却,通过吸热后的循环水再次循环使用,达到节能的效果。
2. 注水循环:循环水可以用于化工设备的注水,替代新鲜水的使用,减少水资源的消耗。
3. 洗涤循环:循环水可以用于化工设备的洗涤,通过循环使用可以减少洗涤用水的消耗。
四、循环水的管理和维护化工厂循环水的管理和维护对于保证循环水质量的稳定和循环水系统的正常运行非常重要。
1. 定期监测:化工厂应定期对循环水进行监测,包括水质指标、微生物指标等,以及对循环水系统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 水质调整:根据循环水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水质调整方法,保持循环水的稳定性和适用性。
3. 设备维护:定期对循环水处理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处理效果。
水循环简要知识点总结一、水循环的定义水循环是地球上水资源得以循环利用的过程。
在水循环中,太阳的热能使地表水蒸发成水蒸气,形成云层并凝结成雨、雪、露、霜或冰,在地表和地下流动,最终回到大海、湖泊、河流等水体中,形成水资源的再生和再利用。
二、水循环的过程1. 蒸发:太阳能使地表水蒸发成水蒸气,形成云层。
2. 凝结:水蒸气逐渐凝结成小水滴,形成云,积聚成为云块。
3. 降水:云块中的水滴因为重力作用而落下,形成降水,包括雨、雪、露、霜或冰。
4. 表面径流:降水流向地表,形成地表径流,流入河流、湖泊等。
5. 地下径流:降水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最终回到大海、湖泊、河流等水体中。
三、水循环的意义1. 维持地球生态平衡:水循环是地球生态平衡的基础,通过水循环,地球上的水资源得以再生和再利用。
2. 促进陆地生态系统:水循环对陆地生态系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保证了陆地上植被的生长和动物的生存。
3. 人类生活和生产:水循环提供了人类生活和生产所需的淡水资源,是人类社会生活和生产的重要基础。
四、水循环的影响因素1. 太阳能:太阳能是水循环的动力源,是水蒸气的主要来源。
2. 表面特征:不同地形地貌、植被覆盖等都会影响地表水蒸发和降水的分布。
3. 气候条件:气温、湿度、风力等气候条件都会影响水循环的进行。
4. 人类活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对水循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水污染等都会影响水循环的进行。
综上所述,水循环是地球上水资源得以循环利用的重要方式,对地球生态平衡、人类生活和生产等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加强对水循环的研究和保护,可以更好地维护地球生态环境,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循环水处理学问,收藏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水分蒸发、风吹损失等情况使循环水不断浓缩,其中所含的盐类超标,阴阳离子加添、pH值明显变化,致使水质恶化,而循环水的温度,pH值和营养成分有利于微生物的繁殖,冷却塔上充分的日光照射更是藻类生长的理想地方。
而结垢掌控及腐蚀掌控、微生物的掌控等等,必定的需要进行循环水处理。
循环水运行过程中重要产生的问题:(1)水垢:由于循环水在冷却过程中不断地蒸发,使水中含盐浓度不断增高,超过某些盐类的溶解度而沉淀。
常见的有碳酸钙、磷酸钙、硅酸镁等垢。
水垢的质地比较致密,大大的降低了传热效率,0.6毫米的垢厚就使传热系数降低了20%。
(2)污垢:污垢重要由水中的有机物、微生物菌落和分泌物、泥沙、粉尘等构成,垢的质地松软,不仅降低传热效率而且还引起垢下腐蚀,缩短设备使用寿命。
(3)腐蚀:循环水对换热设备的腐蚀,重要是电化腐蚀,产生的原因有设备制造缺陷、水中充分的氧气、水中腐蚀性离子(Cl、Fe2+、Cu2+)以及微生物分泌的黏液所生成的污垢等因素,腐蚀的后果非常严重,不加掌控极短的时间即使换热器、输水管路设备报废。
(4)微生物粘泥:由于循环水中溶有充分的氧气、合适的温度及富养条件,很适合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如不适时掌控将快速导致水质恶化、发臭、变黑,冷却塔大量黏垢沉积甚至堵塞,冷却散热效果大幅下降,设备腐蚀加剧。
因此循环水处理必需掌控微生物的繁殖。
微生物危害循环冷却水中的微生物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冷却塔在水的蒸发过程中需要引入大量的空气,微生物也随空气带入冷却水中,二是冷却水系统的补充水或多或少都会有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也随补充水进入冷却水系统中。
藻类在日光的照射下,会与水中的二氧化碳、碳酸氢根等碳源起光合作用,汲取碳素作营养而放出氧,因此,当藻类大量繁殖时,会加添水中溶解氧含量,有利于氧的去极化作用,腐蚀过程因此而加速。
微生物在循环水系统中的大量繁殖,会使循环水颜色变黑,发生恶臭,污染环境。
水循环利用知识点总结水循环利用的对象包括各种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业排水等。
水循环利用主要包括水再生利用、雨水收集利用、地下水补给、蒸馏废水处理等多种技术手段。
以下是水循环利用的相关知识点总结:一、水再生利用水再生利用是指将人类生活用水中产生的废水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方法,使之再次符合特定的要求水质标准,从而可以用于工业生产再使用或者用于灌溉、环境改善、生态恢复等方面。
具体的技术手段包括生物滤池处理、混凝沉淀、膜分离等。
水再生利用可以大大减轻对淡水资源的需求,并且减少对自然水体的污染。
1.1 生活污水再生利用生活污水再生利用是指将家庭和公共设施中的污水通过适当的处理技术,使之达到可再利用的水质标准,可以用于冲洗、清洗、灌溉等方面。
生活污水经过除沥青、格栅除渣、气浮去油、生化处理等多个工序的处理后,可以达到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水质稳定、无菌的再生水制作为供给工业生产、市政混凝土搅拌站、绿化灌溉等。
1.2 工业废水再生利用工业废水再生利用是指将工业生产所产生的污水经过适当的处理后再次利用。
根据工业废水的特点,可以采用不同的处理技术,如物理净化、化学净化、生物净化等手段。
工业废水再生利用可以减少对淡水资源的消耗,同时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负荷。
1.3 农业排水再生利用农业排水再生利用是指将农田排水经过适当的处理后再次利用。
农业排水主要包括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废水。
通过适当的处理,可以将农业排水中的有益成分再利用,减少对自然水体的负荷,节约水资源。
二、雨水收集利用雨水收集利用是指通过各种设备和设施,将降水中的雨水收集起来,并进行适当的处理后再次利用。
雨水收集可以用于农田灌溉、城市绿化、工业生产用水等方面。
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和管理,可以将雨水收集并利用起来,减少对自然水体的利用压力。
2.1 雨水收集系统雨水收集系统由雨水收集器、雨水储存设备、雨水处理设施等组成。
雨水收集器用于将雨水收集起来,通常包括屋顶、露台、路面等设施。
循环水处理方案培训讲学首先,循环水的处理方案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确立循环水的循环质量标准,包括水质要求、回用水标准和排放标准等。
第二,要了解循环水在生产过程中的使用情况、排放情况和可能的污染源,并针对其特点和问题制定处理方案。
第三,要对循环水处理系统的工艺流程、设备选择和操作管理等进行全面考虑和设计。
在循环水处理方案的设计中,应根据循环水的水质特点和处理目标选择相应的处理工艺和设备。
常用的处理工艺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
物理处理主要是通过过滤、沉淀、悬浮物去除等手段,使循环水的颗粒物和浊度降低。
化学处理主要是通过投加化学剂,如消毒剂、除垢剂和pH调节剂等,对循环水进行处理。
生物处理主要是利用生物菌群降解和分解循环水中的有机物和氨氮等污染物。
除了处理工艺和设备选择外,循环水处理方案还需要考虑到操作管理和监测控制等方面。
操作管理是指对循环水处理系统进行规范的操作和维护,包括定期巡视、清洗设备、更换滤料和调节药剂等。
监测控制是指对循环水处理过程和水质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以及根据监测结果调整处理工艺和操作措施。
循环水处理方案的培训讲学应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
在理论培训中,应介绍循环水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以及处理工艺和设备的选择和应用等知识。
同时,还应介绍循环水的水质标准和环保法规,并讲解循环水处理方案的设计和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在实践培训中,应组织参训人员进行实地考察和操作演练,以加深对循环水处理方案的理解和掌握。
为了提高培训讲学的效果,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
首先,要设计合理的培训课程和内容,根据参训人员的不同背景和需求进行分类和设置。
比如,可以将培训内容分为基础理论知识、实际案例分享和操作技巧等模块。
其次,要采用多种培训方法,包括讲座、案例分析、讨论和实地实训等,以提高参训人员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最后,要及时总结和评估培训效果,根据参训人员的反馈和评价进行改进和调整。
总之,循环水处理方案的培训讲学是一个系统性和综合性的过程,需要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实践经验和操作技巧等多方面的内容。
一、给水预处理的目的及基本方法给水预处理的目的是去除或降低原水中悬浮物质,胶体,有害细菌及生物以及水中的其他有害杂质,使处理后的水质满足用户的要求。
通常采用的方法自然沉淀,混凝沉淀,过滤,消毒软化,除铁除锰,上述方法可根据原水质和用户要求选用或联合使用。
二、循环水系统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腐蚀、结垢、粘泥、菌藻、泄漏等1、腐蚀的基本概念一般的说法腐蚀的定义是材料(通常是金属)和它所存在的环境之间的化学或电化学反应而引起材料的破坏及其性质的恶化变质叫腐蚀。
根据反应机理可分为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根据形式可分为均匀腐蚀和局部腐蚀。
2、影响腐蚀速度的因素(1)溶解氧的浓度,随浓度增大,腐蚀率增加;但当达到一定极限时,高氧会使氧化物成为钝化膜,降低腐蚀速度。
(2)PH值。
PH在4~10时,腐蚀由扩散过程控制腐蚀速度与PH关系不大,当PH小于4时,氧化膜被溶解,金属表面与酸性溶液接触,产生两个去极化作用。
氧的去极化O2+4H++4e→2H2O氢的去极化2H++2e→H2故电化学腐蚀加强,腐蚀速度加快。
PH在10~13时,碳钢表面PH值升高,氧的钝化临界浓度降低到6ppm,生成r-Fe2O3而钝化腐蚀速度下降。
PH>13时,钝化膜被溶解,生成可溶性络合物铁酸钠(NaFeO2)和亚铁酸钠(Na2FeO2)腐蚀速度又上升。
(3)温度及热负荷通常随着温度升高,腐蚀速度增加。
温度升高增加了反应速度和扩散速度,在氧浓度一定时,温度每升高30℃腐蚀速度就增大一倍。
对敞开式循环水而言温度在80℃以内,温度升高加快腐蚀,80℃以上腐蚀速度才开始下降。
(4)流速不加缓蚀剂水流速度对腐蚀速度影响较大,水的流动状态强烈的影响着氧的扩散速度。
水的流速大,使氧的极限扩散电流密度增大,腐蚀速度增大,在层流区内腐蚀速度随流速增加而缓慢上升。
当流速达到V临时,从层流转为湍流,开始时,腐蚀速度会剧增。
对加有缓蚀剂的系统,流速有着不同的作用,水的流速在一定范围内(如在1米/秒左右)会对缓蚀有利,流速增加,缓蚀剂容易到达金属表面,可冲走污泥防止局部垢下腐蚀,水的流速应尽可能大一些,壳程水冷器在0.5米/秒以上为好,管程在1米/秒左右。
循环水化学处理基础知识一.术语:1.循环水量:系统循环水的量对时间的函数,以Q表示,单位t/h。
2.保有水量:循环水系统内所有水容积的总和,等于水池容积用管道和水冷设备内水的容积总和,以V表示,单位t。
3.补充水量;用来补充循环水系统中由于蒸发、排污和飞溅的损失所需的水,以M表示,单位t/h。
4.蒸发损失:在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中,从设备部分来的热水回到冷却塔,通过蒸发而冷却,在此过程中有水的损失,称为蒸发损失,以E表示,单位t/h。
5.飞溅损失:由于风力,水从系统中散失到大气中的水,以B1表示,单位 t/h。
6.排污水量:在确定的浓缩倍数条件下,需要从循环冷却水系统中排放的水量,以B2表示,单位t/h。
7.浓缩倍数:循环冷却水的含盐浓度与补充分水的含盐浓度之比值,以N表示。
8.旁滤水量:从循环冷却水系统中分流出部分水量按要求进行处理后,再返回系统的水量,以Q旁表示,单位t/ h。
9.冷却水进口温差:冷却塔入口与水池出口之间水的温差,以△t表示,单位℃。
10.药剂停留时间:药剂在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有效时间,以T表示,单位h。
11.水平衡的关系式:a.蒸发损失量: E=1%Q·K·△t(10℃时,K=0.13;20℃时,K=0.14;30℃时,K=0.15)b.飞溅损失量:B1=(0.05~0.3)%Qc.根据水量平衡: M=E + B1 + B 2 总排污量: B= B1 + B 2 浓缩倍数: N=C R/C m根据水中溶解含盐量平衡(由于蒸发损失水中不含盐分,故在一定的浓缩倍数下,系统平衡状态时,循环水系统补入的水中所含盐量等于排出系统的水中所含盐量,):MC m=(B1 + B2)C R 式中:C m:补充水的含盐量,mg/l ;C R:循环水的含盐量,mg/l综合得浓缩倍数选择关系式:B=E/(N-1)e.旁滤量:Q旁=(5~10)%Qf.循环水进出口温差:△t=t1-t 2g.药剂停留时间:T=V/B二结垢问题1.影响结垢的主要因素a.水质水质是影响污垢沉积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冷却水水质的各项控制指标如硬度、碱度、总溶固、水中各种成垢离子、悬浮物,绝大部分是针对防垢的要求而制定的,水的PH对成垢影响也很大,PH高有利于腐蚀控制,但不利于垢沉积控制。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基础知识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基础知识第一部分循环水系统及循环水的冷却1、概述1.1. 自然界水的分布1.1.1.地球上有71% 的面积被水覆盖1.1.2 所有水中97.5% 的为海水1.1.3 淡水中有99.4% 在南极和北极以冰雪形式存在1.1.4 我国水质资源贫乏,南北差异大,南方多雨污染大,很多地方并不是没有水,相反水质不合格;北方少雨而缺水。
1.1.5 工业生产中有50~80% 的水用于介质冷却。
1.1.6我国为世界上13 个最贫水国家之一1.1.7 我国工业用水浪费惊人1.1.8 我国工业冷却水循环使用率不足60%1.1.9 发达国家工业冷却水循环使用率已达到80%1.2 水的特点1.2.1 水的热容量大,传热效果好;1.2.2 水的化学稳定性好,常温下呈液态,便于输送,使用方便;1.2.3 水是溶解能力很强的溶剂,多数物质在水中有很大的溶解度;1.2.4水的价格便宜,循环用水经济性优越,由于循环水主要是温度提高,水质变化不大,故采取降温即可循环使用。
1.3 水中的成分1.3.1 溶解物质(直径小于1nm)1.3.1.1各种离子1.3.1.1.1多种金属离子:Ca2+ 、Mg2+ 、k+、Na+、Fe3+等1.3.1.1.2 多种阴离子:Cl-、HCO3- 、CO32-、PO43- 、SO42- 、OH-、NO3-等1.3.1.2各种可溶性气体:CO2、O2,有时还含有H2S、SO2、N2、NH3等2、冷却水系统及其构筑物2.1 冷却水系统不同工业生产中,产热的过程各异,被冷却的对象差别较大,主要的冷却对象有冷凝器,热交换器,油(气或液体)冷却器,发电机组,压缩机组,高炉,炼钢,化学反应器等,这种用水来冷却工艺介质的系统称为冷却水系统,通常分两种:直流冷却水系统,循环冷却水系统。
2.1.1 直流冷却水系统在直流冷却水系统中,冷却水仅通过换热设备利用一次后就被排放掉,用水量很大,水温升高很少,水中各种矿物质和各种离子含量基本不变,对水质要求不高。
精心整理循环冷却水基础知识一.循环水工作原理因循环水生产的工艺特点决定,水在循环使用的过程中,会出现水温升高、水体平衡破坏以及结垢、腐蚀、微生物危害等问题。
因此循环水处理需解决两方面的问题:a. b.二.(2)接触传热水与空气对流接触时,如果空气的温度低于水的温度,则水中的热量会直接传给空气,使空气温度升高,水温降低。
二者温差越大,传热效果越好。
(3)辐射传热辐射传热不需要传热介质的作用,而是由一种电磁波的形式来传播热能的现象。
辐射传热只是在大面积的冷却池内才起作用。
在冷却塔的传热中,辐射散热可以忽略不计。
这三种散热过程在水冷却中所起的作用,随空气的物理性质不同而异。
春、夏、秋三季内,室外气温较高,因此以蒸发散热为主,最炎热的夏季的蒸发散热量可达总热量的90%以上。
冬季空气温度较低,接触散热的作用增大,从夏季的10%~20%增加到40%~50%,严寒的天气甚至可增加到三.另在循环水系统中,主要是通过加缓蚀剂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保护膜以阻止电化学反应发生的方法来控制腐蚀,系统开工初期都要投加高浓度的缓蚀剂进行预膜,正常运行后按要求连续投加进行补膜。
(3)悬浮物、浊度、微生物的控制循环水中悬浮物、浊度等可通过旁滤处理进行去除,同时利用阻垢剂来提高极限碳酸盐硬度,限制循环水中的CaCO3的析出。
微生物可通过投加杀菌剂来得到控制,一般要求是氧化性和非氧化性的杀菌剂混合使用。
四.循环冷却水的任务循环水装置的主要任务是供全厂系统生产冷却用水。
将自来水公司提供的新鲜水补充入循环水池后,用循环水泵加压送合成,尿素等系统做为冷却水,为搞好安全生产,降低系统腐蚀,结垢在最低程度,使用换热器的换热效果达到五.(1E=REC冬季(-15~-10℃)为0.06~0.08春秋季(0~10℃)为0.10~0.12蒸发水量E在实际应用中的粗略计算是以冷却塔进、出水温差5.5℃,E取总循环水量的1%。
(2)风吹损失水量D由于空气流,被空气带走部分水滴。
工业循环水处理知识培训资料第一部分工业循环冷却水结垢腐蚀的成因、处理理论及方法一、水质的简单分类:1、水的成分:水中杂质的组成分为阳离子和阴离子。
阳离子分为两大类:Ca2+、Mg2+和K+、Na+阴离子也分为两大类:1)OH-、CO32-、HCO3-等称为M 碱度;2)Cl-、SO42-、NO3-等2、水的类型:根据水中阴阳离子的配合不同,可组成不同类型的水质;(主要是硬度和碱度的配合)硬度用H来表示,碱度用M来表示。
1)H<M 称为碳酸盐型水2)H>M 称为非碳酸盐型水3)M>H 称为负硬水(高K+、Na+,低Ca2+、Mg2+)4)M=H 称为中性盐水可用下图来表示:3PH>10 M= OH-+CO32-+HCO3-10>PH>8.3 M= CO32-+HCO3-8.3>PH>4.5 M= HCO3-4、M(总)碱度和P(分)碱度的关系:P=0 HCO3-2P<M CO32- =2P HCO3-=M-2P2P=M CO 32- =M2P>M CO 32- =2(M-P) OH - = 2P-MP=M OH -如:我们测得水的碱度,M 碱度为5mmol/L , P 碱度为1 mmol/L ,那么水中CO 32- 含量为2mmol/L , HCO 3- 含量为5-2mmol/L= 3mmol/L 。
5、PH 值同结垢倾向的关系:虽然循环水中的Ca 2+、Mg 2+盐的析出是受补充水的水质和浓缩倍数而决定的,但PH值可改变碳酸盐碱度的形式和数量,因此循环冷却水的结垢倾向是可由PH 值来调整的。
溶于水的Ca (HCO 3)2和CaCO 3有如下平衡关系:Ca (HCO 3)2在水中溶解度很大,20℃时为16.6g/100mL H 2O ,而CaCO 3在25℃时只有1.79 g/100mL H 2O,极易沉淀。
从以上平衡关系来看,H +起着第二平衡的作用。
循环⽔基础知识⼀、给⽔预处理的⽬的及基本⽅法给⽔预处理的⽬的是去除或降低原⽔中悬浮物质,胶体,有害细菌及⽣物以及⽔中的其他有害杂质,使处理后的⽔质满⾜⽤户的要求。
通常采⽤的⽅法⾃然沉淀,混凝沉淀,过滤,消毒软化,除铁除锰,上述⽅法可根据原⽔质和⽤户要求选⽤或联合使⽤。
⼆、循环⽔系统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腐蚀、结垢、粘泥、菌藻、泄漏等1、腐蚀的基本概念⼀般的说法腐蚀的定义是材料(通常是⾦属)和它所存在的环境之间的化学或电化学反应⽽引起材料的破坏及其性质的恶化变质叫腐蚀。
根据反应机理可分为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根据形式可分为均匀腐蚀和局部腐蚀。
2、影响腐蚀速度的因素(1)溶解氧的浓度,随浓度增⼤,腐蚀率增加;但当达到⼀定极限时,⾼氧会使氧化物成为钝化膜,降低腐蚀速度。
(2)PH值。
PH在4~10时,腐蚀由扩散过程控制腐蚀速度与PH关系不⼤,当PH⼩于4时,氧化膜被溶解,⾦属表⾯与酸性溶液接触,产⽣两个去极化作⽤。
氧的去极化O2+4H++4e→2H2O氢的去极化2H++2e→H2故电化学腐蚀加强,腐蚀速度加快。
PH在10~13时,碳钢表⾯PH值升⾼,氧的钝化临界浓度降低到6ppm,⽣成r-Fe2O3⽽钝化腐蚀速度下降。
PH>13时,钝化膜被溶解,⽣成可溶性络合物铁酸钠(NaFeO2)和亚铁酸钠(Na2FeO2)腐蚀速度⼜上升。
(3)温度及热负荷通常随着温度升⾼,腐蚀速度增加。
温度升⾼增加了反应速度和扩散速度,在氧浓度⼀定时,温度每升⾼30℃腐蚀速度就增⼤⼀倍。
对敞开式循环⽔⽽⾔温度在80℃以内,温度升⾼加快腐蚀,80℃以上腐蚀速度才开始下降。
(4)流速不加缓蚀剂⽔流速度对腐蚀速度影响较⼤,⽔的流动状态强烈的影响着氧的扩散速度。
⽔的流速⼤,使氧的极限扩散电流密度增⼤,腐蚀速度增⼤,在层流区内腐蚀速度随流速增加⽽缓慢上升。
当流速达到V临时,从层流转为湍流,开始时,腐蚀速度会剧增。
对加有缓蚀剂的系统,流速有着不同的作⽤,⽔的流速在⼀定范围内(如在1⽶/秒左右)会对缓蚀有利,流速增加,缓蚀剂容易到达⾦属表⾯,可冲⾛污泥防⽌局部垢下腐蚀,⽔的流速应尽可能⼤⼀些,壳程⽔冷器在0.5⽶/秒以上为好,管程在1⽶/秒左右。
循环水知识培训演示文稿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培训讲师,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关于循环水的知识。
让我们一起开始。
第一部分:循环水概述1.循环水定义:循环水是指在生活、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等领域中经过处理后反复使用的水。
2.循环水的作用:循环水的使用可以显著减少对水资源的需求,节约能源和降低水处理成本。
第二部分:循环水应用领域1.工业生产:循环水广泛应用于钢铁、化工、造纸等行业的冷却、清洗、热交换等工艺中。
2.建筑与暖通空调:循环水用于楼宇供热、供冷和空调系统中的冷却、暖却。
3.农业灌溉:循环水可用于农田灌溉,提高用水效率和减少泥沙对水体的污染。
第三部分:循环水处理流程1.水质监测:对循环水中的硬度、铁锈、浊度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
2.预处理:通过沉淀、过滤、分离等工艺去除循环水中的悬浮物、颗粒物和溶解物。
3.杀菌消毒:使用紫外线辐射或化学杀菌剂杀灭循环水中的细菌、病毒和其他病原体。
4.循环水处理设备:包括沉淀池、过滤器、加药装置、紫外线消毒器等。
5.二次处理:对处理后的循环水进行精细处理,如调节pH值、添加缓冲剂等。
第四部分:循环水管理与维护1.节约用水:合理使用循环水资源,避免浪费。
2.定期检测与维护:定期检查循环水处理设备的运行状况,及时清洗、更换滤芯等。
3.水质控制:保持循环水的水质稳定,控制水中的溶解物和悬浮物含量。
4.废水处理:循环水中的含有污染物的废水应进行合理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第五部分:循环水的优势与挑战1.优势:循环水使用可以减少对水资源的需求,降低成本,保护环境。
2.挑战:循环水的处理和维护需要专业知识和技术,要防止水质恶化和污染。
第六部分:循环水案例分享我们将分享一些循环水应用的成功案例,介绍不同行业中循环水的应用和效益。
结语:循环水作为一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措施,正在得到越来越多企业和机构的重视。
通过本次培训,我们对循环水的定义、应用领域、处理流程以及管理与维护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锅炉水处理技术培训资料全→ 循环水处理技术培训资料全一、概述本文档旨在提供循环水处理技术培训的全面资料,帮助研究者深入了解循环水处理的重要性和技术要点。
二、循环水的基本概念循环水是在工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水源,它经过处理后循环使用于锅炉和冷却系统中。
本节将介绍循环水的基本概念、来源和重要性。
2.1 循环水的定义循环水是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通过处理后循环使用的水源,主要用于供应锅炉和冷却系统等设备。
2.2 循环水的来源循环水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获取:- 自然水源,如江河湖海等;- 工业废水回收,通过处理后再利用;- 需要经过处理的地下水。
2.3 循环水的重要性循环水的循环利用有以下重要性:- 节约水资源;- 降低对自然水源的依赖;- 减少废水排放;- 提升工业生产效率。
三、循环水处理技术本节将介绍循环水处理的基本技术,包括净化、消毒和控制。
3.1 循环水净化技术循环水净化技术旨在消除循环水中的悬浮物、溶解物和微生物,以保证水质的清洁和稳定。
常见的净化技术包括:- 筛分和过滤;- 沉淀和澄清;- 吸附和交换。
3.2 循环水消毒技术循环水消毒技术旨在控制循环水中的微生物生长,防止细菌、病毒等的滋生和传播。
常见的消毒技术包括:- 化学消毒剂的使用;- 紫外线消毒;- 臭氧消毒。
3.3 循环水控制技术循环水控制技术旨在监测和调节循环水的水质指标,以确保水质的稳定和合格。
常见的控制技术包括:- pH值控制;- 氧化还原电位控制;- 微生物计数和监测。
四、循环水处理实施方法本节将介绍循环水处理的实施方法和步骤,帮助研究者了解实际操作。
4.1 循环水处理方案设计根据实际需求和水质变化,设计适合的循环水处理方案,包括净化、消毒和控制等技术的选择和配置。
4.2 循环水处理设备选择选择适合的循环水处理设备,包括净化设备、消毒设备和监测设备等。
4.3 循环水处理实施步骤具体实施循环水处理方案的步骤包括:1. 原水处理:对原水进行处理,包括净化和消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