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抗日战争
- 格式:ppt
- 大小:9.22 MB
- 文档页数:65
抗日战争评课稿篇一:《伟大的抗日战争》说课稿《伟大的抗日战争》说课稿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伟大的抗日战争》。
教材分析本课使用教材为高一《历史》必修一(人民版)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第三部分内容。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民族抗争”,是自鸦片战争以来反侵略战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该课分为四个子目:伟大的抗日战争》说课稿《伟大的抗日战争》说课稿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伟大的抗日战争》。
教材分析本课使用教材为高一《历史》必修一(人民版)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第三部分内容。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民族抗争”,是自鸦片战争以来反侵略战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该课分为四个子目》更要求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学情分析对高一学生来说,初中教材分四节课比较详实的介绍了这部分史实,为避免重复让学生感到乏味,所以在过程中,首要任务就是通过再现生动的历史画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力争在能力上能有所突破。
本课的内容有大量学生可以收集的史料,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可以让学生课前收集,整理,归纳,在课堂上进行信息共享,属于识记层面的内容基本上可以让学生自己学习。
可以直接在机房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中国的抗日战争爆发的原因、全民族抗战的体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过程和抗日战争的特点;简述日本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史实,了解中国各阶层人民在抗战中的英勇表现,全面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意义。
论持久战原文伟大的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场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转折点。
抗日战争是一场持久战。
这场战争的特点是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
战争的进程将经过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时期。
第二个阶段,是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的时期。
第三个阶段,是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的时期。
三个阶段的具体情况不能预断,但三个阶段的必然趋势是存在的。
战争的持久性,是为着消耗敌人。
这种消耗必须同时是我们的积累,我们的坐大。
这一点,是战争初期具有若干困难的形势下出发的,那时,我们须得忍耐,须得熬过一段艰难的路程。
但是随着战争的持久,我们的困难情况必然改变。
这将是三个阶段以外的战略的变易之点。
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
全民族的动员和团结,是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决定性的因素。
为了实现这个任务,必须最大限度地动员全国的军队和人民参加抗战,最大限度地孤立日本侵略者。
必须使抗日战争成为真正的人民战争,使战争的负担主要地落在日本侵略者的肩上,使日本侵略者被陷于中国人民的汪洋大海中。
必须使抗日战争成为真正的全民族的战争,使战争的负担主要地落在中国人民的肩上,使中国人民为保卫自己的国家和民族而战,为保卫自己的自由和幸福而战。
抗日战争是长期的战争。
战争的长期性,是为着消耗敌人。
这种消耗必须同时是我们的积累,我们的坐大。
这一点,是战争初期具有若干困难的形势下出发的,那时,我们须得忍耐,须得熬过一段艰难的路程。
但是随着战争的持久,我们的困难情况必然改变。
这将是三个阶段以外的战略的变易之点。
抗日战争是艰苦的战争。
战争的艰苦性,是为着消耗敌人。
这种消耗必须同时是我们的积累,我们的坐大。
这一点,是战争初期具有若干困难的形势下出发的,那时,我们须得忍耐,须得熬过一段艰难的路程。
但是随着战争的持久,我们的困难情况必然改变。
伟大的抗日战争(1931——1945年)这一时期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一、日本侵华原因:(1)侵华是日本的既定国策,明治维新后制订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2)1929——1933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波及到日本,日本企图通过对外侵略来摆脱国内的危机。
(3)当时其他列强忙于应付本国的危机,无暇东顾(4)中国内部,蒋介石正在围剿红军,从而给日本帝国主义可乘之机。
二、侵华日军的罪行(1)明治维新后制订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2)1931年“九.一八”事变,占领沈阳(3)1935年“华北事变”,威逼平津(4)1937年7月7日发动“卢沟桥事变”,全面侵华(5)1937年“八.一三”事变,上海失守(6)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7)1938年5月,占领徐州;10月,广州、武汉失守▲在侵华过程中使用的手段:(1)政治上:扶植傀儡政权“以华制华”,疯狂迫害占领区人民,如实施细菌战和毒气站,制造如南京大屠杀式的惨案(2)经济上:大肆掠夺中国的资源、财富和劳动力(3)文化教育上:推行奴化教育和愚民政策三、从局部抗战到全民族抗战局部抗战:(1)中国共产党:①“九.一八”事变宣言②“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国共两党协议军队改编:西北的工农红军——八路军;负责人:朱德、彭德怀。
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新四军;负责人:叶挺、项英)▲③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2)东北军民:①东北抗日义勇军②东北抗日联军(3)国民党爱国将领:①国民党十九路军上海抗战(蒋光鼐、蔡廷锴)②二十军长城抗战(宋哲元)③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收复多伦▲④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4)爱国民众:工人罢工;工商业者抵制日货拒收日钞、呼吁政府与日本断交;学生游行示威。
▲全民抗战路线: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成立。
18-19 专题2 3 伟大的抗日战争三伟大的抗日战争[学习目标]1.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
2.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1.重点:掌握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原因、表现及其结果;阐述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2.难点: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一、侵华日军的罪行1.侵华背景灭亡中国,称霸西太平洋是日本的既定国策;1927年,日本在东方会议上确定了“征服满蒙”的武装侵略方针。
2.侵华过程(1)1931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
(2)1937年,日军发动七七事变,开始全面侵华。
(3)1937年,日军发动进攻上海的八一三事变,先后占领上海和南京。
(4)1938年,日军相继占领徐州、广州、武汉,占领了中国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领土。
3.日军的罪行(1)1937年12月,南京沦陷,日军制造了南京大屠杀惨案,后又制造多起类似的惨案。
(2)在中国研制细菌和化学武器,用活人进行试验;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
(3)对占领区实行所谓的“以华制华”政策,扶植傀儡政权;实行殖民统治;进行经济掠夺,推行奴化教育。
二、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1.中国共产党方面(1)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共发表宣言,号召“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
(2)1935年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3)1935年12月,在陕北瓦窑堡会议上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1940年枣宜会战张自忠壮烈殉国月,广州、武汉失守后,抗战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1)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洛川会议上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
(2)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成了抗日的前线。
(3)1937年9月成立的陕甘宁边区政府成为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首府设在延安。
伟大的抗日战争(教案)一、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和起因。
2. 使学生掌握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和重要事件。
3. 帮助学生理解抗日战争对中国和世界的意义。
4.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抗日战争的背景和起因:日本侵略中国的动机和中国的抵抗。
2. 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平型关战役、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等。
3. 抗日战争的重要事件: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百团大战等。
4. 抗日战争对中国和世界的意义:中国的民族解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战役和事件。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抗日战争中的具体战役和事件,让学生深入了解。
3.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抗日战争的意义和影响。
四、教学资源:1. 教材:关于抗日战争的历史教材或相关书籍。
2. 图片:抗日战争时期的图片和地图。
3. 视频:关于抗日战争的纪录片或电影片段。
五、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提问的情况。
2. 作业和测验:学生完成的相关作业和测验成绩。
3. 小组讨论: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贡献。
六、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抗日战争相关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2. 讲解背景和起因:介绍日本侵略中国的动机和中国抵抗的原因。
3. 分析主要战役:讲述平型关战役、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等战役的经过和影响。
4. 探讨重要事件:讲解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百团大战等重要事件的发生和意义。
5. 总结意义和影响:引导学生思考抗日战争对中国和世界的意义。
七、课堂活动:1. 观看抗日战争纪录片或电影片段,增强学生对历史的感知。
2.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抗日战争中的英雄人物和他们的贡献。
3. 小组展示:各小组展示他们对抗日战争的研究成果和观点。
八、作业布置:2. 布置相关的历史题目,测试学生对抗日战争的理解和记忆。
九、教学反思:1. 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检查学生对抗日战争知识的掌握程度。
史上最伟大的抗日战争日本侵略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战争之一。
这场战争持续了8年之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牺牲,但也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坚强意志和团结力量。
抗日战争的背景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在20世纪30年代,日本军国主义扩张势力,不断侵占中国的领土,对中国人民进行残酷的屠杀和掠夺。
这种侵略行为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愤怒和抵抗意志。
抗日战争的爆发是一系列事件的结果。
其中最重要的是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这一事件标志着中国军队对日本侵略者的正式抵抗。
随后,全国范围内的抗日浪潮迅速兴起,中国人民纷纷加入抗日队伍。
抗日战争的持续时间之长是其伟大之处之一。
这场战争从1937年持续到1945年,整整8年的时间里,中国人民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艰苦的斗争。
这期间,中国军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但他们没有放弃,坚持抵抗到底。
抗日战争的规模之大也是其伟大之处之一。
这场战争涉及到了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几乎每一个省份都有战斗的发生。
中国人民组成了庞大的抗日队伍,包括了正规军、游击队和民兵等。
他们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战役和战斗,取得了重要的胜利。
抗日战争的胜利离不开中国人民的团结和坚定意志。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但他们没有被打败。
相反,他们通过团结一致、积极抵抗,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中国乃至整个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这场战争打破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为中国人民赢得了尊严和自由。
其次,这场战争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军民的英勇抵抗激励了其他国家的抗战意志,为反法西斯联盟提供了重要支持。
然而,抗日战争也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伤痛。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军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包括了无数的生命和财产。
这是一个痛苦的记忆,但也是一个值得铭记的历史。
回顾历史,我们应该怀着敬意和感激之情看待抗日战争。
这场战争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团结和坚强意志,也证明了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抗日战争为何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抗争在漫长的中国历史长河中,抗日战争无疑是一场具有极其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的伟大抗争。
这场战争不仅是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更对中国的社会发展、民族精神的塑造以及国际地位的提升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抗日战争是一场为了民族生存和尊严而进行的生死较量。
自 1931 年“九一八事变”起,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肆意践踏中国的土地,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大片的国土沦陷,无数的家庭破碎,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在这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全体中华儿女奋起抵抗,为了保卫祖国的每一寸土地,为了守护同胞的生命和尊严,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场残酷的战争中。
这场战争展现了中国人民坚韧不拔的意志和顽强不屈的精神。
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中国军民与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日军进行了长达十四年的浴血奋战。
正面战场上,中国军队在淞沪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等战役中,以巨大的牺牲抵御着日军的进攻;敌后战场上,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人后方,开展游击战争,破坏敌人的交通线,袭击敌人的据点,给日军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无论是在冰天雪地的东北,还是在酷热潮湿的南方,无论是在硝烟弥漫的前线,还是在艰苦卓绝的后方,中国人民始终没有放弃抵抗,没有向敌人低头。
这种坚韧和顽强,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也是我们战胜敌人的强大力量源泉。
抗日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
在国难当头之际,国共两党摒弃前嫌,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各党派、各民族、各阶层、各团体以及海外华侨华人,都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到抗战中来。
工人、农民放下手中的工具和锄头,拿起武器走上战场;知识分子投笔从戎,用自己的智慧为抗战贡献力量;海外华侨纷纷捐款捐物,支援祖国的抗战事业。
这种全民族的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是我们能够战胜强大敌人的重要保障。
抗日战争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根据地实行了一系列的民主改革,如减租减息、三三制政权等,使广大农民得到了实惠,提高了他们的政治地位和生产积极性。
2021年14期┆125随笔《伟大的抗日战争》教学设计杜其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今年是我国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然而,即使时光已经流逝70多个年头,日本侵华战争带给中国的灾难,至今无法忘却:在中国,被日军屠杀和作战牺牲的民众、军人高达3500多万人,日本侵略给中国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5600多亿美元,回眸那场浩劫之中一个个惨不忍睹的瞬间,我们期望在对历史的共同回望中,国人能懂得胜利来之不易,居安思危……那么,如今我们中学生对“抗战”这段历史的熟知程度如何呢?我们在课前对部分高中学生进行了采访,我们一起来看看。
(展示采访视频)此外,我们通过对大量同学进行调查问卷的方式也了解到,对于这段历史,将近15%的同学已完全遗忘,高达45%的同学也只是表示了解。
因此,通过调查发现我们青年学生当中部分同学对待这段历史的认识逐渐淡忘。
另一方面,除了学生之外我们社会生活中也有不少人对这段历史的认识逐渐发生偏离,我们来看两则新闻。
从校园观察到社会观察,我们发现了一个问题,当今社会上人们对待抗战这段历史的认识在逐渐发生偏离,这是不应该的,我相信这些事件也会让在座的同学感到伤痛。
所以,我们要学好历史,尤其是“抗战”这段历史,今天,我们就一起回顾那场浩劫,进入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
(展示目录)生:回顾对抗战这段历史,展示课前调查成果。
二、教学过程(一)勿忘国耻,侵略之痛1.勿忘国耻,侵略之痛(播放视频)。
学生思考日本侵华日军侵华罪行及分析侵华原因。
日军侵华罪行。
政治上,扶植傀儡政权,进行殖民统治;经济上,榨取中国资财;军事上,不断扩大侵华战争;思想上,推行奴化教育和愚民政策。
合作探究一:回顾历史,结合材料,分析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提示:导学案上材料进行分析)2.日本侵华原因。
历史原因,侵略中国是日本大陆政策既定国策和延续;现实原因,摆脱经济危机的冲击;有利时机,国共内战;国际原因,英法等国绥靖政策。
伟大的抗日战争大事年表1、1927年,日本东方会议,制定“征服满蒙”方针2、1931年,世界性经济危机,“九·一八事变”,中共发表抗日宣言3、1932年,“一·二八事变”,淞沪地区,蔡廷锴和蒋光鼐率十九路军抵抗4、"1933年1月,日进攻山海关,安德馨殉国;进犯长城,宋哲元抵抗;5月,进犯察哈尔,冯玉祥、吉鸿昌奋战,收复多伦5:1935年,华北事变,中日矛盾正式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中共“八一宣言”;学生“一二·九运动”反对华北自治。
6:1936年,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其和平解决,拉开着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东北地区形成抗日联军7: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中国全面抗日;8月13日,上海八一三事变;12月,南京大屠杀8月14日,国民党《自卫抗战声明书》;9月,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淞沪会战,打破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太原会战中的平型关大捷,取得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8月,洛川会议,制定全民族抗战路线;9月,中共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8:1938年5月,日本占领徐州、广州、武汉;徐州会战,李宗仁,台儿庄大捷,是抗战以来最大的胜利;广州、武汉失守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9:1940年5月,枣宜会战,张自忠殉国,抗战以来,国民党牺牲的最高级将领;下半年,百团大战,彭德怀,抗日进入相持阶段后对日军最沉重的打击10: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9日,中国政府正式对日、德、意三国宣战11:1942年,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正式形成12:1944年,敌后抗日军民发起局部反攻13:1945年春,中共七大;5月,德国投降,欧战结束;7月,中、美、英三国《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投降;8月,美国,广岛、长崎,两颗原子弹,同时,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美英准备在日本登陆,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正面和敌后战场同时反攻;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订投降书,10月25日,台湾光复。
抗日战争十大战役故事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浴血奋战的岁月,是中华民族为了捍卫国家独立、民族尊严而进行的一场伟大斗争。
而在这场抗日战争中,有许多英勇无畏的抗日将士,以坚定的信念和勇气,书写了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战斗故事。
下面将介绍抗日战争中十大战役故事。
1.“淞沪会战”:1937年,日本侵略者发动全面进攻上海的战役,中国军队展现了顽强的抵抗,用铁血和生命向日军展示了中国人民决心保卫家园的坚定意志。
2.“台儿庄战役”:黄河以南最大一次战役之一,中国军队以智慧和血性顽强抵抗,最终击退美军。
这场战役堪称中国抗战中的一次光荣胜利。
3.“平型关战役”:1933年,日本侵略者进攻河北平型关,中国军队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进行英勇抵抗,以稳定的阵地和神勇的战斗力击退日军,展现出中华民族的豪情与勇气。
4.“百团大战”:1940年,中国军队发起了大规模的百团大战,展现出了中国军队的强大战斗力,给日军以有力的打击。
5.“牛郎店战斗”:中国军队与日军在一次次激烈交战中,展示了决心与勇气,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最终使敌军遭受惨重损失。
6.“淮海战役”:194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国民党军队在淮河以北地区展开了一次规模宏大的战斗,最终以解放中国大部分地区为结果,成为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次伟大胜利。
7.“辽沈战役”:1948年至1949年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辽沈地区对国民党进行了全面战役,以强大的战斗力和战略智慧,完全击败国民党军队,进一步巩固了解放区地位。
8.“渡江战役”: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了渡江战役,成功的将解放军部队渡过长江并击败国民党军队,从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
9.“解放战争”:1946年至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进行了长时间的殊死搏斗,最终取得了完全的胜利,中国真正实现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
10.“抗日战争胜利”:1945年,日本投降,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
在这漫长的抗日战争中,中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努力,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