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调查项目预算标准2009[精品文档]
- 格式:doc
- 大小:1.79 MB
- 文档页数:63
05.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设计预算编制暂行办法第一条为加强国家地质调查项目设计预算管理,规范、统一项目设计预算编制的要求、内容、方法和表现形式,提高项目设计预算的合理性和及时性,根据国家和国土资源部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地质调查项目设计预算的编制。
第三条项目设计预算是项目设计的必要组成部分,在编制项目设计的同时,必须编制项目设计预算,在项目设计书中以独立章节编写。
第四条项目设计预算必须由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中国地质调查局印发的结业证书的专业人员编制。
第五条项目设计预算由编制说明和预算表组成。
第六条编制说明的内容应包括:项目工作地区基本条件;预算编制依据;采用的费用标准和计算方法;工程技术经济指标分析;需要说明的问题等。
第七条按地质调查项目的不同性质和特点,预算表分甲、乙两类。
甲类预算表适用基础调查计划、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工程、地质灾害预警工程中的地质调查项目,分项目编制《项目设计预算汇总表(甲类)》、《项目设计预算表(甲类)》、《单项工程手段费用标准构成表》。
乙类预算表运用数字国土工程、资源调查与利用技术发展工程项目,基础调查计划、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工程、地质灾害预警工程中独立的综合研究、科研项目,分项目编制《项目设计预算汇总表(乙类)》、《项目设计预算表(乙类)》、《项目外协工程量预算表》。
第八条为规范和方便项目设计预算的编制与审查,甲、乙两类预算表,应分别按《地质调查项目设计预算工作项目目录(甲类)》和《地质调查项目设计预算费用项目目录(乙类)》编制。
第九条项目设计预算编制依据:l. 中国地质调查局下达的项目任务书;2. 项目技术设计方案;3.中国地质调查局印发的《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设计预算暂行标准》;4. 国家、国土资源部以及中国地质调查局颁发的地质调查项目管理的其他有关规定。
第十条项目设计预算编制方法;甲类项目设计预算按投入的工程手段(包括地形测绘、地质测量、物探、化探、遥感、钻探、坑探、浅井、槽探、岩矿实验、其他地质工作、工地建筑等)逐项进行计算,并进行汇总编制。
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地质勘查预算标准》(地质调查部分)鲁财建【2009】77号说明一、为加强山东省地质勘查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证地质勘查工作的顺利实施,根据国家有关标准,结合我省地质勘查实际情况,省财政厅与省国土资源厅共同组织编制了《山东省地质勘查预算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二、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各级财政出资安排的地质勘查项目的预算编制、审查及管理,不适用于商业性地质勘查业务。
承担国家财政出资安排的地质勘查项目,按国家有关标准执行。
三、本标准是根据地质勘查工作特点和项目预算管理的要求,运用地质勘查实际价格资料研究制定。
工程手段预算标准中不含利润、税金等。
四、以下费用未计入本标准之中1.青苗赔偿、障碍拆除、工地临时生产、生活设施;2.修通至施工现场的道路,接通电源、水源,平整场地;3.测量标志材料费(包括石桩、木桩、铁桩等),钻探用套管,成井管材;以上费用,各项目承担单位可根据实际需要,单独列入项目预算中。
五、本标准由工作手段预算标准、综合研究与科研项目预算标准二部分组成。
六、工作手段预算标准包括:地形测绘、地质测量、遥感地质、物化探、钻探、山地工程(坑探、浅井、槽探)、岩矿试验、其他地质工作等。
七、综合研究与科研项目预算标准包括:人员费、专用仪器设备费、劳动保护费、外协费等。
八、本标准是以全省基础水平为主要依据制定。
九、本标准中未包括的工作手段内容,可参考使用相关行业的预算标准。
没有可参考使用的行业标准时,根据实际情况和有关资料自行测算确定,使用时应说明并附测算依据。
十、本标准将根据社会经济、地质勘查工作的发展和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的应用以及其他有关情况及时修订。
十一、本标准由省财政厅与省国土资源厅负责解释。
十二、《山东省地质勘查费用定额标准(试行)》(鲁国土资发(2003)212号)同时废止。
目录第一章地形测绘 (1)第一节地形测量 (1)第二节制图 (3)第二章地质测量 (9)第一节区域地质调查 (9)第二节专项地质测量 (9)第三节区域水文地质、生态环境地质调查 (10)第四节专项水文地质、生态环境地质测量 (11)第五节区域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区域地质灾害调查 (12)第六节专项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质灾害测量 (14)第三章遥感地质 (16)第一节航空遥感彩色摄影 (16)第二节遥感地质解译 (16)第三节遥感解译野外验证 (18)第四章物化探 (18)第一节地形等级划分 (19)第二节物探 (20)第三节化探 (29)第四节物化探测网与剖面布设 (33)第五节航空物探 (34)第五章钻探 (37)第一节矿产地质钻探 (37)第二节水文地质钻探 (40)第三节地热钻探 (42)第四节工程地质钻探 (43)第五节原位测试 (44)第六章山地工程 (49)第一节坑探 (49)第二节浅井 (51)第三节槽探 (52)第七章岩矿试验 (52)第一节岩矿分析 (53)第二节化探分析 (56)第三节土壤分析 (58)第四节水质分析 (60)第五节非金属矿物性测试 (62)第六节煤质分析 (63)第七节岩矿鉴定与试验 (66)第八节选冶试验 (69)第八章其他地质工作 (70)第九章地质调查综合研究与科学研究 (71)附表1 地质勘查项目预算表(地质勘查类) (71)附表2 地质勘查项目预算表(科研综合类) (72)附表3 地质勘查项目设计预算工作手段目录 (73)附表4 地质勘查项目设计预算费用项目目录 (79)第一章地形测绘第一节地形测量一、控制测量(一)工作内容踏勘,选点,埋石,造标,量距,观测,计算,资料整理等全部工作。
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地质勘查预算标准》(地质调查部分)鲁财建【2009】77号说明一、为加强山东省地质勘查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证地质勘查工作的顺利实施,根据国家有关标准,结合我省地质勘查实际情况,省财政厅与省国土资源厅共同组织编制了《山东省地质勘查预算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二、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各级财政出资安排的地质勘查项目的预算编制、审查及管理,不适用于商业性地质勘查业务。
承担国家财政出资安排的地质勘查项目,按国家有关标准执行。
三、本标准是根据地质勘查工作特点和项目预算管理的要求,运用地质勘查实际价格资料研究制定。
工程手段预算标准中不含利润、税金等。
四、以下费用未计入本标准之中1.青苗赔偿、障碍拆除、工地临时生产、生活设施;2.修通至施工现场的道路,接通电源、水源,平整场地;3.测量标志材料费(包括石桩、木桩、铁桩等),钻探用套管,成井管材;以上费用,各项目承担单位可根据实际需要,单独列入项目预算中。
五、本标准由工作手段预算标准、综合研究与科研项目预算标准二部分组成。
六、工作手段预算标准包括:地形测绘、地质测量、遥感地质、物化探、钻探、山地工程(坑探、浅井、槽探)、岩矿试验、其他地质工作等。
七、综合研究与科研项目预算标准包括:人员费、专用仪器设备费、劳动保护费、外协费等。
八、本标准是以全省基础水平为主要依据制定。
九、本标准中未包括的工作手段内容,可参考使用相关行业的预算标准。
没有可参考使用的行业标准时,根据实际情况和有关资料自行测算确定,使用时应说明并附测算依据。
十、本标准将根据社会经济、地质勘查工作的发展和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的应用以及其他有关情况及时修订。
十一、本标准由省财政厅与省国土资源厅负责解释。
十二、《山东省地质勘查费用定额标准(试行)》(鲁国土资发(2003)212号)同时废止。
1目录第一章地形测绘 (1)第一节地形测量 (1)第二节制图 (2)第二章地质测量 (8)第一节区域地质调查 (8)第二节专项地质测量 (8)第三节区域水文地质、生态环境地质调查 (9)第四节专项水文地质、生态环境地质测量 (10)第五节区域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区域地质灾害调查 (11)第六节专项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质灾害测量 (12)第三章遥感地质 (13)第一节航空遥感彩色摄影 (13)第二节遥感地质解译 (13)第三节遥感解译野外验证 (14)第四章物化探 (15)第一节地形等级划分 (15)第二节物探 (16)第三节化探 (24)第四节物化探测网与剖面布设 (27)第五节航空物探 (28)第五章钻探 (30)第一节矿产地质钻探 (30)第二节水文地质钻探 (32)第三节地热钻探 (34)第四节工程地质钻探 (34)第五节原位测试 (35)第六章山地工程 (40)第一节坑探 (40)第二节浅井 (41)第三节槽探 (42)第七章岩矿试验 (42)第一节岩矿分析 (42)第二节化探分析 (45)第三节土壤分析 (48)第四节水质分析 (49)第五节非金属矿物性测试 (51)第六节煤质分析 (52)第七节岩矿鉴定与试验 (54)第八节选冶试验 (58)第八章其他地质工作 (59)第九章地质调查综合研究与科学研究 (60)附表1 地质勘查项目预算表(地质勘查类) (60)附表2 地质勘查项目预算表(科研综合类) (61)附表3 地质勘查项目设计预算工作手段目录 (62)附表4 地质勘查项目设计预算费用项目目录 (67)1第一章地形测绘第一节地形测量一、控制测量(一)工作内容踏勘,选点,埋石,造标,量距,观测,计算,资料整理等全部工作。
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地调函〔2009〕209号中国地质调查局关于印发地质调查项目预算编制和审查要求的通知各项目承担单位:为进一步提高地质调查项目预算编制水平,做好2010年地质调查项目预算编制与审查工作,根据国家有关财务管理制度、《国土资源部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国土资发〔2007〕322号)以及地质调查项目管理办法等,对地质调查项目预算编制和审查要求进行了修订,现将修订后的地质调查项目预算编制和审查要求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关于印发地质调查项目设计预算编制和审查要求的函》(中地调函〔2006〕60号)、《关于做好2009年国土资源大调查地质调查项目预算编制与审查工作的通知》(中地调函〔2008〕140号)同时废止。
中国地质调查局所属单位在2010年项目中列支出国费、业务招待费用支出预算时,仍按2009年下达的指标进行控制。
二○○九年十月十五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预算编制与审查要求为进一步提高地质调查项目预算编制水平与执行能力,根据国家有关财务管理制度、《国土资源部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国土资发〔2007〕322号)以及地质调查项目管理办法等,对地质调查项目申报预算和设计预算(以下统称项目预算)编制与审查提出如下要求:一、项目经费是实现项目任务目标的重要保障,经费预算应按照真实、合法、经济合理的原则,以项目技术方案为基础,依据国家财经法规和部、局相关规定与标准科学编制。
二、项目承担单位对项目预算管理要统一领导与协调,认真组织地质技术、设备、财务等相关管理部门,相互协作,与项目承担处室(项目组)共同完成项目预算编制工作。
三、项目技术方案的确立是科学编制和有效使用财政资金的前提。
项目预算编制必须是在科学确定技术方案,细化各项工作量投入、人员安排等与预算相关数据的基础上,按照规定的开支范围、开支标准测算经费需求。
四、依照地质调查项目级次设置分为计划项目和工作项目。
工作项目按照特点分为甲类和乙类项目,甲类项目是指野外工作量实施为主体的调查评价项目,乙类项目是指野外工作量相对较少以综合研究为主要手段开展完成的项目。
地质调查项目预算标准地质调查项目预算标准是指对地质调查项目进行预算编制时所需遵循的标准和规范。
地质调查项目预算的编制对于项目的实施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合理的预算标准能够帮助项目实现高效、经济的运作。
本文将对地质调查项目预算标准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一、项目范围。
地质调查项目预算标准的首要任务是明确项目的范围和目标。
在编制预算时,需要对项目的调查范围、调查内容、调查地点、调查规模等进行详细的界定和说明,确保预算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二、预算内容。
1. 人员费用,包括项目负责人、技术人员、劳务人员等的工资、津贴、福利待遇等费用。
2. 设备费用,包括调查所需的仪器设备、车辆、通讯设备等的购置、维护、运输等费用。
3. 材料费用,包括地质样品采集、实验分析、文献资料、办公用品等的购置和使用费用。
4. 差旅费用,包括调查人员的交通、食宿、通讯、保险等费用。
5. 其他费用,包括项目管理、财务、宣传、保险等方面的费用。
三、预算编制原则。
1. 合理性原则,预算应当合理、科学,符合项目实际需求,不能出现随意增减、随意挪用等情况。
2. 经济性原则,预算应当尽可能节约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确保项目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顺利实施。
3. 灵活性原则,预算应当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变更,适应项目的发展和变化。
四、预算编制流程。
1. 调查计划编制,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编制详细的调查计划,确定调查范围、调查内容、调查方法等。
2. 资金需求评估,对项目所需的人员、设备、材料、差旅等方面的费用进行评估和核算,确定项目的总预算。
3. 预算编制审核,由项目负责人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对预算进行审核和确认,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4. 预算执行监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控和调整,及时发现和解决预算执行中的问题和困难。
五、预算编制注意事项。
1. 充分调研,在编制预算前,要对项目的实施情况、市场行情、政策法规等进行充分的调研和分析,确保预算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地质调查局关于地质矿产调查评价项目立项论证工作的通知正文:---------------------------------------------------------------------------------------------------------------------------------------------------- 中国地质调查局关于地质矿产调查评价项目立项论证工作的通知(中地调函[2011]355号)各大区地调中心、地科院、青藏专项(西藏、青海)项目办公室、新疆358项目办公室、各计划项目实施单位、局机关各有关部室:根据国土资源部有关精神和国土资源有关规划,按照2012年地质调查工作部署方案,我局在与相关部门、单位充分沟通基础上,研究提出了2012年地质矿产调查评价项目建议,提交专家论证。
为做好立项论证工作,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2012年地质调查项目立项论证工作由我局组织。
项目论证原则上以计划项目为单元,根据项目性质和属地原则,分别由大区地调中心、地科院、青藏专项(西藏、青海)办公室、新疆358项目办公室、局机关相关部室组织开展。
二、各组织论证单位,应严格按照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管理有关规定和要求,做好立项论证(评估)工作。
三、具体要求:(一)各组织论证单位要切实加强立项论证工作的组织领导,做好与地调局相关部室沟通,制定立项论证方案,并于10月25日前报地调局总工室。
(二)各组织论证单位要加强与相关单位的沟通协调,邀请部相关司局、相关省市国土资源厅(局)等参与指导。
(三)各组织论证单位要会同计划项目实施单位,组织好新开工作项目立项论证和续作项目评估材料的编制。
新开计划项目编制总体方案。
(四)计划项目负责人汇报计划项目总体方案,工作项目负责人汇报可行性报告或评估报告。
(五)加强对计划项目负责人的考核。
论证专家根据计划项目负责人汇报情况,对计划项目总体目标、整体布局、工作思路以及技术力量配备和推进计划项目实施的保障措施进行考核。
地质调查项目预算标准(2010年试用)中国地质调查局二OO九年十月说明一、为加强国土资源调查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证国土资源大调查工作的顺利实施,根据国家和部门有关制度、办法及规定,结合国土资源调查项目预算管理要求,以财政部会同国土资源部颁发的《国土资源调查预算标准(地质调查部分)》为基础,研究制定了《地质调查项目预算标准(2010年试用)》(以下简称2010年试用版预算标准)。
二、本预算标准适用于国土资源地质调查项目2010年预算编制、审查及管理。
三、本预算标准是根据地质调查工作特点和项目预算管理的要求,依据《国土资源调查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04]192号)的有关规定,运用地质调查预算定额资料研究制定。
工程手段预算标准中不含生产设备折旧费、职工福利费、利税等管理费为5%。
四、本预算标准由工作手段预算标准、综合研究与科学研究预算标准和地区调整系数三部分组成。
五、工作手段预算标准包括:地形测绘、地质测量、遥感地质、物化探、钻探、山地工程(坑探、浅井、槽探)、岩矿试验、其他地质工作、工地建筑等。
六、综合研究与科学研究预算标准包括:人员费、专用仪器设备费、劳动保护费、委托业务费、管理费等。
七、本预算标准是以全国基础水平为主要依据制定,对不同地区野外工作费用支出的差异,通过地区调整系数进行调整。
地区调整系数主要考虑野外施工期、工资水平、运输条件等主要因素。
地区调整系数适用于地形测绘、地质测量、物探、化探、钻探、坑探、浅井、槽探等工作手段和综合研究与科学研究项目中的野外作业部分。
地区调整系数不适用于地形制图、航空物探、航空遥感、摇感地质解译、海洋地质调查、岩矿试验和共他地质工作中的设计论证编写、综合研究及编写报告、报告印刷等工作手段,以及综合研究与科学研究项目中除野外作业的其他部分。
八、本预算标准中暂缺的工作手段内容,可参考使用相关行业预算(费用)标准。
没有可参考使用的行业标准时,可按照《国土资源调查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根据实际情况和有关资料自行测算确定,使用时应说明并附测算依据。
地质调查项目预算标准(XXXX年最新版本)地质调查项目预算标准(2010年试用)中国地质调查局二〇〇九年十月目录第一章地势测绘1第一节地势测量1第二节制图3第二章地质测量6第一节区域地质调查6第二节专项地质测量7第三节区域水文地质、生态环境地质调查9第四节专项水文地质、生态环境地质测量10第五节区域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12第六节专项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质灾难测量14第三章遥感地质15第一节航空遥感彩色摄影15第二节遥感地质解译17第四章物化探18第一节地势等级划分19第二节物探20第三节化探30第四节物化探测网与剖面布设33第五节航空物探35第五章钻探38第一节矿产地质钻探38第二节水文地质钻探41第三节地热钻探45第四节工程地质钻探45第五节原位测试47第六章山地工程51第一节坑探51第二节浅井53第三节槽探54第七章岩矿试验55第一节岩矿分析55第二节化探分析57第三节土壤分析59第四节水质分析61第五节光谱半定量分析62第六节非金属矿物性测试63第七节煤质分析64第八节岩矿鉴定与试验65第九节选冶试验68第八章其他地质工作69第九章工地建筑70第十章地区调整系数71第十一章地质调查综合研究72第一章地势测绘第一节地势测量一、操纵测量(一)工作内容踏勘、选点、埋石、造标、量距、观测、运算、资料整理等全部工作。
(二)困难类别注:困难特点符合其中一条的,即可执行相应类别。
(三)操纵测量预算标准单位:元注:本标准用于不以测图为目的的操纵测量。
当工程远景需要明确操纵面积大于测图正常布网的,测图范畴以外的操纵工作量可按本标准执行。
二、地势测量 (一)工作内容差不多操纵测量、图根测量、测图、运算、资料整理、绘图并提供100份以内印刷纸图。
(二)困难类别困难类别特点讲明同操纵测量。
(三)地势测量预算标准 单位:元/km2注:1.数字化测图,按以上标准提升30%运算。
2.采纳航测方法时,以上标准包括摄影资料费。
4、预算编制说明:项目预算标准主要采用中国地质调查局2009年10月颁发的《地质调查项目预算标准(试用)》,根据本次工作预计实物工作量进行编制,预算标准合理。
申请2018年度财政费用90万元。
4.1 预算编制依据本项目预算严格按有关规程、规范、规定和预算定额进行编制。
编制如下:(1)中国地质调查局关于下达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2014年项目任务书的通知(中地调函〔2014〕76号);(2)中国地质调查局关于做好2014年地质矿产调查评价项目预算编制与审查工作的通知(中地调函〔2014〕92号);(3)《中国地质调查局关于地质矿产调查评价项目预算编制和审查要求(试行)的通知》(中地调函〔2010〕88号);(4)《中国地质调查局关于地质矿产调查评价项目预算编制与审查补充要求的通知》(中地调函〔2010〕255号)(5)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印发的《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财建〔2010〕174号);(6)中国地质调查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地质调查项目委托业务费管理》的通知中地调函〔2013〕459号;(7)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国土资源部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土资发〔2013〕80号);(8)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管理办法(试行)(中地调发〔2011〕18号);(9)《中国地质调查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地质调查与科研项目四项经费管理的通知》(中地调函〔2011〕317号);(10)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和国家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的通知(财行〔2013〕286号)(11)《中国地质调查局关于印发竞争性选择地质调查项目承担单位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中地调函〔2011〕119号);(12)中国地质调查局2009年10月印发的《地质调查项目预算标准(2010年试用)》(13)《地质调查项目财政支出绩效考核评价办法(试行)》(中地调发〔2012〕136号);(14)中国地质调查局关于印发《地质调查劳动防护和野外救生、特殊生活用品(用具)配备标准(试行)》的通知(中地调发〔2010〕239号);(15)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的通知,财行〔2006〕313号;及《湖北省省级党政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鄂财行发〔2014〕11号(16)财政部、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财企〔2012〕16号)(17)国家、国土资源部以及中国地质调查局颁发的地质调查项目管理的其他有关规定,湖北省有关部门预算及事业单位差旅费等费用的管理办法以及工作地区的材料、劳务、交通、租赁等费用项目的市场价格和赔偿水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预算标准XX年试用(2010年试用)中国地质调查局二OO九年十月说明一、为加强国土资源调查专项资金治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证国土资源大调查工作的顺利实施,依照国家和部门有关制度、方法及规定,结合国土资源调查项目预算治理要求,以财政部会同国土资源部颁发的《国土资源调查预算标准(地质调查部分)》为基础,研究制定了《地质调查项目预算标准(2010年试用)》(以下简称2010年试用版预算标准)。
二、本预算标准适用于国土资源地质调查项目2010年预算编制、审查及治理。
三、本预算标准是依照地质调查工作特点和项目预算治理的要求,依据《国土资源调查专项资金治理暂行方法》(财建[2004]192号)的有关规定,运用地质调查预算定额资料研究制定。
工程手段预算标准中不含生产设备折旧费、职工福利费、利税等治理费为5%。
四、本预算标准由工作手段预算标准、综合研究与科学研究预算标准和地区调整系数三部分组成。
五、工作手段预算标准包括:地势测绘、地质测量、遥感地质、物化探、钻探、山地工程(坑探、浅井、槽探)、岩矿试验、其他地质工作、工地建筑等。
六、综合研究与科学研究预算标准包括:人员费、专用仪器设备费、劳动爱护费、托付业务费、治理费等。
七、本预算标准是以全国基础水平为要紧依据制定,对不同地区野外工作费用支出的差异,通过地区调整系数进行调整。
地区调整系数要紧考虑野外施工期、工资水平、运输条件等要紧因素。
地区调整系数适用于地势测绘、地质测量、物探、化探、钻探、坑探、浅井、槽探等工作手段和综合研究与科学研究项目中的野外作业部分。
地区调整系数不适用于地势制图、航空物探、航空遥感、摇感地质解译、海洋地质调查、岩矿试验和共他地质工作中的设计论证编写、综合研究及编写报告、报告印刷等工作手段,以及综合研究与科学研究项目中除野外作业的其他部分。
八、本预算标准中暂缺的工作手段内容,可参考使用相关行业预算(费用)标准。
没有可参考使用的行业标准时,可按照《国土资源调查专项资金治理暂行方法》的有关规定,依照实际情形和有关资料自行测算确定,使用时应说明并附测算依据。
中国地质调查局关于做好2009年国土资源大调查地质调查项
目预算编制与审查工作的通知
【法规类别】预算管理
【发文字号】中地调函[2008]140号
【发布部门】中国地质调查局
【发布日期】2008.10.10
【实施日期】2008.10.10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E0303
中国地质调查局关于做好2009年国土资源大调查地质调查项目预算编制与审查工作的通
知
(中地调函〔2008〕140号)
各项目承担单位:
为全面贯彻落实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财政项目预算管理工作精神,努力提高项目支出预算编制精细化程度和规范化水平,根据国土资源大调查地质调查项目管理机制改革的总体要求,现就2009年地质调查项目预算编制与审查工作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各项目承担单位要高度重视项目预算编制工作,建立预算编制责任制,切实组织好地质技术、预算编制、财务管理等专业人员,按照项目总体目标任务,周密制定科学、高效、详实的技术方案,依据国家财经法规和相关预算标准以及项目支出预算精细化编
制的要求,编实、编细项目总预算和年度预算,保证项目任务目标、技术路线及工作量、支出预算安排之间的紧密相关与协调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