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调查项目预算编制审查及预算新标准
- 格式:ppt
- 大小:645.50 KB
- 文档页数:38
中国地质调查局关于地质矿产调查评价项目预算编制和审查要求(试行)的通知中地调函〔2010〕88号【2010-04-14 来源:地调局财务部】各项目承担单位:为规范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预算编制与审查工作,根据国家有关预算与财务管理制度、《国土资源部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国土资发〔2007〕322号)以及地质调查项目管理办法等,结合以往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实际和本专项实施特点,编制了地质矿产调查评价项目预算编制和审查要求(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一○年四月十四日地质矿产调查评价项目预算编制与审查要求(试行)为规范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预算编制与审查工作,根据国家有关预算与财务管理制度、《国土资源部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国土资发〔2007〕322号)以及地质调查项目管理办法等,结合以往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实际情况和本专项实施特点,对地质矿产调查评价项目申报预算和设计预算(以下统称项目预算)编制与审查提出如下要求:一、项目经费是实现项目任务目标的重要保障,经费预算应按照真实、合法、经济合理的原则,以项目技术方案为基础,依据国家财经法规和部、局相关规定与标准科学编制。
二、项目承担单位对项目预算管理要统一领导与协调,认真组织地质技术、设备、财务等相关管理部门,相互协作,与项目承担处室(项目组)共同完成项目预算编制工作。
三、项目技术方案的确立是科学编制和有效使用财政资金的前提。
项目预算编制必须是在科学确定技术方案,细化各项工作量投入、人员安排等与预算相关数据的基础上,按照规定的开支范围、开支标准测算经费需求。
四、依照项目级次设置分为计划项目和工作项目。
工作项目按照特点分为甲类和乙类项目,甲类项目是指野外工作量实施为主体的调查评价项目,乙类项目是指野外工作量相对较少以综合研究为主要手段开展完成的项目。
五、计划项目预算应以项目总体目标、任务、实施年限、各项实物工作量总投入、综合研究任务、预期成果等主要技术指标确定为前提,并通过工作项目设置与承担单位确定,将总体任务与工作量按实施年度分解落实到各个工作项目的基础上进行编制。
最新的国土资源调查预算标准,本人经过一个半月手工编排的Wor d版面一、为加强国土资源调查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证国土资源大调查工作的顺利实施,根据国家和部门有关制度、办法及规定,结合国土资源调查项目预算管理要求,财政部会同国土资源部组织制定了《国土资源调查预算标准(地质调查部分)》(以下简称预算标准)。
二、本预算标准适用于国土资源地质调查项目预算编制、审查及管理。
三、本预算标准是根据地质调查工作特点和项目预算管理的要求,依据《国土资源调查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04]192号)的有关规定,运用地质调查预算定额资料研究制定。
按成本利润原测,工程手段预算标准中不含生产设备折旧费、职工福利费、利税等,管理费为5%。
四、本预算标准由工作手段预算标准、综合研究与科学研究预算标准和地区调整系数三部分组成。
五、工作手段预算标准包括:地形测绘、地质测量、遥感地质、物化探、钻探、山地工程(坑探、浅井、槽探)、岩矿试验、其他地质工作、工地建筑等。
六、综合研究与科学研究预算标准包括:人员费、专用仪器设备费、劳动保护费、外协费、管理费等。
七、本预算标准是以全国基础水平为主要依据制定,对不同地区野外工作费用支出的差异,通过地区调整系数进行调整。
地区调整系数主要考虑野外施工期、工资水平、运输条件等主要因素。
地区调整系数适用于地形测绘、地质测量、物探、化探、钻探、坑探、浅井、槽探等工作手段和综合研究与科学研究项目中的野外作业部分。
地区调整系数不适用于地形制图、航空物探、航空遥感、遥感地质解译、海洋地质调查、岩矿试验和其他地质工作中的设计论证编写、综合研究及编写报告、报告印刷等工作手段,以及综合研究与科学研究项目中除野外作业的其他部分。
中国地质调查局关于地质矿产调查评价项目预算编制与审查补充要求的通知正文:---------------------------------------------------------------------------------------------------------------------------------------------------- 中国地质调查局关于地质矿产调查评价项目预算编制与审查补充要求的通知(中地调函〔2010〕255号)各项目承担单位: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印发的《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财建〔2010〕174号),自2010年6月1日起施行。
为更好贯彻落实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在执行《中国地质调查局关于地质矿产调查评价项目预算编制和审查要求(试行)的通知》(中地调函〔2010〕88号)的基础上,现就有关事宜提出以下补充要求,请认真遵照执行。
一、设备使用和购置费(一)进一步加强设备使用和购置费预算编制与审查在项目立项报告(续作评估报告)或设计中,为加强完成项目任务所需使用设备的必要性、合理性的论证,说明投入项目使用设备的来源,包括单位现有设备、拟租赁设备及拟购置设备情况等,阐明单位执行的财务会计制度,要求以独立章节编写“设备使用和购置计划”(原“专用仪器设备购置必要性说明”并入本章节),为编制与审核相应支出预算提供依据。
对于单位执行的财务会计制度规定设备计提折旧的,应将本单位现有设备对本项目实施的保证程度,拟投入项目使用设备的数量、型号和原值、在项目中使用的时间等做出详细说明。
对于需要租赁或购置设备的,要说明设备来源、设备型号、支出标准及测算依据。
需要购置较大价值设备或关键配套设备的,还应说明拟购置设备对本项目的保障能力或与本单位现有设备的配套情况。
需要购置或升级专用软件的,须对其必要性、询价、数量、投入项目使用时间、支出标准以及测算依据等做出详细论证。
地质勘查项目经费预算编制要点⏹一、预算编制的基本形式要求⏹二、项目预算编制内容基本要求⏹三、项目经费预算编制说明书⏹四、调查评价类项目预算表的编制要点⏹五、综合研究类项目预算表的编制要点一、预算编制的基本形式要求⏹(一) 应送审的主要材料⏹1、省国土资源厅下达的项目任务书复印件2 、项目承担单位编制的项目设计书或立项申请书⏹3 、项目承担单位对项目设计书或立项申请书的初审意见书⏹4 、其他应送审的材料.一、预算编制的基本形式要求⏹(二)对送审的材料的基本要求⏹1、送审的项目设计书或立项申请书必须经过送审单位组织的初审,初审时必须有经济专业人员参加,初审意见书中应有预算初审意见内容.⏹(2)送审材料必须齐全,如送审材料不齐全,送审单位应在截止时间之前将送审材料补充齐全,否则,预算不予审查。
一、预算编制的基本形式要求⏹(二)对送审的材料的基本要求3、项目预算章节。
项目预算在项目设计书中以独立章节编写。
将预算全部内容编入其中的“经费预算”一章,其中,“经费预算"为章名,第一节为“预算编制说明",第二节为“预算编制结果”。
一、预算编制的基本形式要求⏹(二)对送审的材料的基本要求(4)项目编制的预算表式。
预算表应严格按照《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地质勘查项目预算编制办法》中规定的地质勘查项目预算表式(附件3-4)、工程手段和费用项目目录(附件8-9)顺序编制。
.一、预算编制的基本形式要求⏹(二)对送审的材料的基本要求(5)项目预算编制人应参加过专业培训并取得中国地调局或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结业证书的人员,或者是部、省聘请的预算监审专家.二、项目预算编制内容基本要求(一)预算编制内容基本要求1、项目预算编制采用的技术经济指标应与项目任务书、技术方案相吻合,符合省国土资源厅《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地质勘查项目预算编制办法》和《国土资源调查预算标准(地质调查部分)》的要求.2、项目预算由预算编制说明书和预算表两部分。
国土资源调查预算标准(地质调查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二〇〇六年九月说明一、为加强国土资源调查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证国土资源大调查工作的顺利实施,根据国家和部门有关制度、办法及规定,结合国土资源调查项目预算管理要求,财政部会同国土资源部组织制定了《国土资源调查预算标准(地质调查部分)》(以下简称预算标准)。
二、本预算标准适用于国土资源地质调查项目预算编制、审查及管理。
三、本预算标准是根据地质调查工作特点和项目预算管理的要求,依据《国土资源调查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04〕192号)的有关规定,运用地质调查预算定额资料研究制定。
工程手段预算标准中不含生产设备折旧费、职工福利费、利税等,管理费为5%。
四、本预算标准由工作手段预算标准、综合研究与科学研究预算标准和地区调整系数三部分组成。
五、工作手段预算标准包括:地形测绘、地质测量、遥感地质、物化探、钻探、山地工程(坑探、浅井、槽探)、岩矿试验、其他地质工作、工地建筑等。
六、综合研究与科学研究预算标准包括:人员费、专用仪器设备费、劳动保护费、外协费、管理费等。
七、本预算标准是以全国基础水平为主要依据制定,对不同地区野外工作费用支出的差异,通过地区调整系数进行调整。
地区调整系数主要考虑野外施工期、工资水平、运输条件等主要因素。
地区调整系数适用于地形测绘、地质测量、物探、化探、钻探、坑探、浅井、槽探等工作手段和综合研究与科学研究项目中的野外作业部分。
地区调整系数不适用于地形制图、航空物探、航空遥感、遥感地质解译、海洋地质调查、岩矿试验和其他地质工作中的设计论证编写、综合研究及编写报告、报告印刷等工作手段,以及综合研究与科学研究项目中除野外作业的其他部分。
八、本预算标准中暂缺的工作手段内容,可参考使用相关行业预算(费用)标准。
没有可参考使用的行业标准时,可按照《国土资源调查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根据实际情况和有关资料自行测算确定,使用时应说明并附测算依据。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设计预算编制办法一、总则为规范地质调查项目设计预算编制工作,提高预算编制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制定本办法。
二、预算编制的基本原则(一)科学性原则。
预算编制应基于充分、准确的数据和科学合理的方法,确保预算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二)合理性原则。
预算编制应合理确定项目的费用构成和金额,确保资金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三)可比性原则。
预算编制应统一使用科学统计方法和计算原则,以便进行项目间的比较和评估。
(四)规范性原则。
预算编制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财经法规和管理规定执行,确保预算编制工作的合法、规范和规范。
三、预算编制的内容(一)项目背景和目标。
明确地质调查项目的背景和目标,包括项目所处的地理位置、项目的实施范围和周期、项目的主要目标和任务等。
(二)项目内容和工作方案。
具体描述项目的各个环节和工作内容,包括调查地质地貌、测量声学波、采样取样等。
(三)项目费用构成和金额。
详细列出项目的费用构成和金额,包括人工费、设备费、材料费、差旅费等。
(四)预算编制的方法和步骤。
明确预算编制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包括数据收集、计算方法、预算编制流程等。
(五)预算编制的时间安排。
编制预算的具体时间节点和工作计划,确保预算编制工作的按时进行。
四、预算编制的程序(一)项目申报。
地质调查局各地质调查单位根据实际需求,编制项目申报书。
(二)预算编制。
地质调查局的预算编制部门负责收集项目申报书,按照相关规定对各项费用进行计算和合理分配。
(三)预算审核。
地质调查局的财务部门对编制的预算进行审核,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四)预算批准。
地质调查局的领导机关根据实际情况对预算进行审批和批准。
(五)预算执行。
地质调查局各地质调查单位根据批准的预算,按照实际情况进行预算的执行和监督。
五、附则(一)本办法由地质调查局负责解释和修订。
(二)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地质调查项目预算标准是指在特定时间范围内,根据地质调查项目的性质、规模和要求,制定出的预算标准。
预算标准直接影响着项目的实施效果和资金的分配。
本文将以2024年地质调查项目预算标准为例,对其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一、预算标准的制定目的制定地质调查项目预算标准的目的是为了合理、科学、公平地分配项目所需资金,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预算标准应当具备明确性、公正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以满足项目的要求。
二、预算标准的主要内容1.项目概况:包括项目名称、调查区域、调查目的、调查内容等基本信息。
该部分要求简明扼要,清晰明确,便于进行后续的预算编制需求。
2.调查人员工资标准:根据调查项目的人员需求,确定不同职位的工资标准。
应考虑到人员的工作经验、技能要求和工作量等因素,进行合理调整。
此外,还需考虑到不同地区的生活成本差异,以求公平合理。
3.调查设备购置费用:根据项目的规模、要求和设备状况,制定设备购置的费用标准。
此环节需要确认需要购买哪些设备,设备的规格、数量以及价格,并进行科学合理的预算安排。
4.实地调查费用:包括交通费、住宿费、餐费等费用。
根据项目调查区域的特点,结合实地调查的时间、距离等因素进行合理预算。
此外,还需考虑到不同地区的费用差异,以便公平合理地使用经费。
5.实验分析费用:根据项目对实验室实验分析的要求,确定实验费用标准。
此环节需要确认需要进行哪些实验,实验的规模、要求及价格,并进行科学合理的预算安排。
6.档案整理费用:根据项目要求进行档案整理和整理费用预算。
此环节需要确定需要整理的档案类别、数量及整理的费用,以保证项目相关档案的秩序井然和账目清晰。
7.其他费用:如培训、印制资料、会议费等其他与项目相关的费用。
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预算。
三、预算标准的编制方式地质调查项目预算标准需由主管部门或由专业的调查机构按照通用的技术标准和经验积累进行制定。
在制定过程中,应充分听取相关人员的意见和建议,确保预算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地质调查项目预算标准(2021年)一、概述地质调查是国土资源管理和利用的重要基础工作,对于保障资源安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地质调查项目的预算管理,促进地质勘查工作的科学性和高效性,特制订本标准。
二、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地质调查项目的预算编制和管理,包括矿产地质调查、工程地质勘察、地质灾害调查等。
三、编制依据1. 《地质调查工作管理办法》2. 《预算管理办法》3. 地方地质调查项目的地方政府规章4. 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四、项目预算编制原则1. 依据调查规模、任务程度和地质条件综合确定项目费用2. 合理确定人员工资、办公耗材、交通差旅等费用3. 严格控制预算费用,确保预算科学合理五、项目预算编制流程1. 制定编制方案,确定预算编制的内容和要求2. 统筹各项费用,明确费用构成和预算依据3. 编制预算表格,按照费用项目和用途分别列出4. 经过内部审核、财政部门审定、领导批准等程序5. 项目实施后,根据实际支出情况进行预算调整六、项目预算内容1. 人员费用包括工资、福利、保险、培训等人力资源管理相关费用 2. 办公费用包括办公用品、设备维护、办公场地租金等费用3. 差旅交通费包括出差交通费、食宿费、通讯费等差旅相关费用4. 调查设备和材料费包括购置设备、器材、地质材料等费用5. 专家交流费用包括专业交流费、技术评估费用等外部支出费用七、预算执行管理1. 严格依照预算标准执行2. 财务部门进行预算监督和管理3. 项目负责人进行费用使用和支出的监督4. 实施过程中发现费用偏离预算,需及时报告并调整八、预算资金的获取和使用1. 预算资金来源从地方财政预算中列支、国家专项资金拨款等途径获取2. 预算资金使用严格按照预算编制内容和用途执行九、附则1. 地方政府可按照本标准制定地方性的预算管理办法2. 需要对本标准进行修改时,应征求相关部门和专家的意见并经批准结语地质调查项目预算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推动地质调查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具有重要意义。
地质调查项目预算标准地质调查项目预算标准是指对地质调查项目进行预算编制时所需遵循的标准和规范。
地质调查项目预算的编制对于项目的实施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合理的预算标准能够帮助项目实现高效、经济的运作。
本文将对地质调查项目预算标准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一、项目范围。
地质调查项目预算标准的首要任务是明确项目的范围和目标。
在编制预算时,需要对项目的调查范围、调查内容、调查地点、调查规模等进行详细的界定和说明,确保预算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二、预算内容。
1. 人员费用,包括项目负责人、技术人员、劳务人员等的工资、津贴、福利待遇等费用。
2. 设备费用,包括调查所需的仪器设备、车辆、通讯设备等的购置、维护、运输等费用。
3. 材料费用,包括地质样品采集、实验分析、文献资料、办公用品等的购置和使用费用。
4. 差旅费用,包括调查人员的交通、食宿、通讯、保险等费用。
5. 其他费用,包括项目管理、财务、宣传、保险等方面的费用。
三、预算编制原则。
1. 合理性原则,预算应当合理、科学,符合项目实际需求,不能出现随意增减、随意挪用等情况。
2. 经济性原则,预算应当尽可能节约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确保项目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顺利实施。
3. 灵活性原则,预算应当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变更,适应项目的发展和变化。
四、预算编制流程。
1. 调查计划编制,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编制详细的调查计划,确定调查范围、调查内容、调查方法等。
2. 资金需求评估,对项目所需的人员、设备、材料、差旅等方面的费用进行评估和核算,确定项目的总预算。
3. 预算编制审核,由项目负责人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对预算进行审核和确认,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4. 预算执行监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控和调整,及时发现和解决预算执行中的问题和困难。
五、预算编制注意事项。
1. 充分调研,在编制预算前,要对项目的实施情况、市场行情、政策法规等进行充分的调研和分析,确保预算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设计预算编制办法05.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设计预算编制暂行办法第一条为加强国家地质调查项目设计预算管理,规范、统一项目设计预算编制的要求、内容、方法和表现形式,提高项目设计预算的合理性和及时性,根据国家和国土资源部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地质调查项目设计预算的编制。
第三条项目设计预算是项目设计的必要组成部分,在编制项目设计的同时,必须编制项目设计预算,在项目设计书中以独立章节编写。
第四条项目设计预算必须由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中国地质调查局印发的结业证书的专业人员编制。
第五条项目设计预算由编制说明和预算表组成。
第六条编制说明的内容应包括:项目工作地区基本条件;预算编制依据;采用的费用标准和计算方法;工程技术经济指标分析;需要说明的问题等。
第七条按地质调查项目的不同性质和特点,预算表分甲、乙两类。
甲类预算表适用基础调查计划、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工程、地质灾害预警工程中的地质调查项目,分项目编制《项目设计预算汇总表(甲类)》、《项目设计预算表(甲类)》、《单项工程手段费用标准构成表》。
乙类预算表运用数字国土工程、资源调查与利用技术发展工程项目,基础调查计划、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工程、地质灾害预警工程中独立的综合研究、科研项目,分项目编制《项目设计预算汇总表(乙类)》、《项目设计预算表(乙类)》、《项目外协工程量预算表》。
第八条为规范和方便项目设计预算的编制与审查,甲、乙两类预算表,应分别按《地质调查项目设计预算工作项目目录(甲类)》和《地质调查项目设计预算费用项目目录(乙类)》编制。
第九条项目设计预算编制依据:l. 中国地质调查局下达的项目任务书;2. 项目技术设计方案;3(中国地质调查局印发的《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设计预算暂行标准》;4. 国家、国土资源部以及中国地质调查局颁发的地质调查项目管理的其他有关规定。
第十条项目设计预算编制方法;甲类项目设计预算按投入的工程手段(包括地形测绘、地质测量、物探、化探、遥感、钻探、坑探、浅井、槽探、岩矿实验、其他地质工作、工地建筑等)逐项进行计算,并进行汇总编制。
附件1中国地质调查局关于地质矿产调查评价项目预算编制和审查要求(试行)的通知中地调函…2010‟88号【2010-04-14 来源:地调局财务部】各项目承担单位:为规范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预算编制与审查工作,根据国家有关预算与财务管理制度、《国土资源部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国土资发〔2007〕322号)以及地质调查项目管理办法等,结合以往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实际和本专项实施特点,编制了地质矿产调查评价项目预算编制和审查要求(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一○年四月十四日地质矿产调查评价项目预算编制与审查要求(试行)为规范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预算编制与审查工作,根据国家有关预算与财务管理制度、《国土资源部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国土资发〔2007〕322号)以及地质调查项目管理办法等,结合以往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实际情况和本专项实施特点,对地质矿产调查评价项目申报预算和设计预算(以下统称项目预算)编制与审查提出如下要求:一、项目经费是实现项目任务目标的重要保障,经费预算应按照真实、合法、经济合理的原则,以项目技术方案为基础,依据国家财经法规和部、局相关规定与标准科学编制。
二、项目承担单位对项目预算管理要统一领导与协调,认真组织地质技术、设备、财务等相关管理部门,相互协作,与项目承担处室(项目组)共同完成项目预算编制工作。
三、项目技术方案的确立是科学编制和有效使用财政资金的前提。
项目预算编制必须是在科学确定技术方案,细化各项工作量投入、人员安排等与预算相关数据的基础上,按照规定的开支范围、开支标准测算经费需求。
四、依照项目级次设置分为计划项目和工作项目。
工作项目按照特点分为甲类和乙类项目,甲类项目是指野外工作量实施为主体的调查评价项目,乙类项目是指野外工作量相对较少以综合研究为主要手段开展完成的项目。
五、计划项目预算应以项目总体目标、任务、实施年限、各项实物工作量总投入、综合研究任务、预期成果等主要技术指标确定为前提,并通过工作项目设置与承担单位确定,将总体任务与工作量按实施年度分解落实到各个工作项目的基础上进行编制。
地质矿产调查评价项目预算编制与审查细则为规范地质矿产调查评价项目预算编制与审查工作,制定项目预算编制与审查细则如下:一、项目经费开支范围和编制要求(一)按支出经济分类科目,项目经费开支范围和编制要求如下:1.人员费:指从事项目工作人员的工资及社会保障费用,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五险一金”等。
项目工作人员所在单位基本支出由财政拨款安排的,由所在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足额支付,不得在项目经费中重复列支。
人员费支出预算应根据项目的实际需要,按人员逐项填列。
一般项目年度预算小于等于50万元,人员费不超过项目年度预算的40%;项目年度预算大于50万元、小于等于100万元,不超过35%;项目年度预算大于 100万元,不超过30%。
项目承担单位要合理安排项目人员及工作时间。
每年一人参加各项目工作人月数之和不得超过12个月。
2.办公费:指购买按财务会计制度规定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标准的日常办公用品和专业书刊支出。
按照综合定额180元/人月编制。
3.印刷费:指项目发生的报告印刷、出版、制图费用及其他印刷支出。
在提交报告年度,按照预算标准编制报告印刷、出版预算;其他印刷按照综合定额200元/人月编制。
4.水电暖费:指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的水费、污水处理费、电费及供暖费等。
按水电暖预计消耗数量和项目所在地的实际价格测算。
5.邮电费:指项目发生的信函、包裹、货物等物品的邮寄费及电话费、电报费、传真费、网络通讯费等。
按照综合定额180元/人月编制,大宗实物样品邮寄可按实际测算。
6.交通费:指项目实施过程中支出的各类交通工具(含畜力等)的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等。
租用各类交通工具的,除租金、燃料费、过路过桥费外,在本科目项下不得列支其他费用。
7.差旅费:指项目工作人员开展野外工作、业务调研、学术交流等所发生的住宿费、旅费、伙食补助费、杂费等费用。
出差方案在技术方案中要有安排和说明,采用的各项标准按照国家规定执行。
中国地质调查局关于地质矿产调查评价项目预算编制和审查要求(试行)的通知中地调函〔2010〕88号【2010-04-14 来源:地调局财务部】各项目承担单位:为规范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预算编制与审查工作,根据国家有关预算与财务管理制度、《国土资源部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国土资发〔2007〕322号)以及地质调查项目管理办法等,结合以往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实际和本专项实施特点,编制了地质矿产调查评价项目预算编制和审查要求(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一○年四月十四日地质矿产调查评价项目预算编制与审查要求(试行)为规范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预算编制与审查工作,根据国家有关预算与财务管理制度、《国土资源部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国土资发〔2007〕322号)以及地质调查项目管理办法等,结合以往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实际情况和本专项实施特点,对地质矿产调查评价项目申报预算和设计预算(以下统称项目预算)编制与审查提出如下要求:一、项目经费是实现项目任务目标的重要保障,经费预算应按照真实、合法、经济合理的原则,以项目技术方案为基础,依据国家财经法规和部、局相关规定与标准科学编制。
二、项目承担单位对项目预算管理要统一领导与协调,认真组织地质技术、设备、财务等相关管理部门,相互协作,与项目承担处室(项目组)共同完成项目预算编制工作。
三、项目技术方案的确立是科学编制和有效使用财政资金的前提。
项目预算编制必须是在科学确定技术方案,细化各项工作量投入、人员安排等与预算相关数据的基础上,按照规定的开支范围、开支标准测算经费需求。
四、依照项目级次设置分为计划项目和工作项目。
工作项目按照特点分为甲类和乙类项目,甲类项目是指野外工作量实施为主体的调查评价项目,乙类项目是指野外工作量相对较少以综合研究为主要手段开展完成的项目。
五、计划项目预算应以项目总体目标、任务、实施年限、各项实物工作量总投入、综合研究任务、预期成果等主要技术指标确定为前提,并通过工作项目设置与承担单位确定,将总体任务与工作量按实施年度分解落实到各个工作项目的基础上进行编制。
根据地质调查项目的预算与计划,我们将详细介绍2024年度地质调查项目的预算。
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调查范围、预算编制、费用分配。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2024年度地质调查项目的调查范围。
在确定调查范围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地质调查的目的,调查范围的大小,以及调查地区的特点和资源。
根据这些因素,我们将确定调查范围,并进一步细化调查目标和具体任务。
接下来,我们将按照地质调查项目的需要,制定具体的预算编制方案。
预算编制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调查人员配置:根据调查目标和任务,确定需要的调查人员数量和专业背景,并进行调查人员的招聘和培训。
2.调查设备准备:根据调查要求,确定需要的调查设备种类和数量,包括测量仪器、实验设备、野外装备等,并进行设备的购买和维护。
3.考察交通费用:根据调查地区的情况和任务的需要,确定交通的方式和费用预算,包括交通工具的租赁、燃料费用、路费等。
4.调查费用:根据调查任务的具体要求,确定调查费用的预算,包括食宿费、劳务费、材料费、场地租赁费用等。
在编制预算时,我们将根据以上各项要素进行详细的预算核算,并列出具体的费用细目和金额,并进行合理的费用分配。
费用分配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人员费用:根据调查人员的数量和工作时间,确定人员费用的预算,包括工资、社保、福利等。
2.设备费用:根据调查设备的种类和数量,确定设备费用的预算,包括购买、租赁、维护等费用。
3.交通费用:根据调查地区和任务需要,确定交通费用的预算,包括交通工具的租赁、燃料费用、路费等。
4.材料费用:根据调查任务的具体需求,确定材料费用的预算,包括实验材料、野外装备、办公用品等费用。
5.其他费用:根据调查任务的特点和具体需求,确定其他费用的预算,包括食宿费、场地租赁费用等。
在费用分配中,我们将根据调查任务的优先级和紧急程度,进行合理的费用分配和利益最大化的规划。
同时,我们也将关注费用的合理性和节约性,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和过度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