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移动交换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941.50 KB
- 文档页数:60
数据通讯理论复习1卷一一. 单选题:1.数据通信的系统模型由 B 三部分组成。
A.数据﹑通信设备和计算机B.数据源﹑数据通信网和数据宿C.发送设备﹑同轴电缆和接收设备D.计算机﹑连接电缆和网络设备2.计算机常用的数据通信接口中,传输速率最高的是 D 。
B 1.1B 2.0C.RS-232D.IEEE 13943.下述有关基带传输的叙述中, B 是不对的。
A.基带传输只适用于传输距离不太远的情形B.基带传输中的信号随传输距离增大时衰减很小C.基带传输一次能传输一个信号,独占一个信道D.基带传输采用非归零编码方法时,信道中会产生一个直流分量4.下述有关频带传输的叙述中, B 是不对的。
A.频带传输可以传输比较远的距离B.频带传输在传输中信号衰减较快C.频带传输使用某个频率的正(余)弦信号作为载波D.频带传输时若对载波使用频率调制,那么载波的频率是随发送的数字信号而变化的变量。
5.调制解调器的主要作用是 C 。
A.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B.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C.将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互相转换D.将串行信号转换成并行信号6.常用的数据多路复用技术有 A 。
A.频分多路﹑时分多路和码分多路B.频率调制﹑相位调制和幅度调制C.非归零编码﹑曼彻斯特编码和差分曼彻斯特编码D.异步传输和同步传输7.下列有关数据交换技术的说法中, D 是不对的。
A.线路交换的通信双方独占一条物理线路,因而可靠性高,实时响应能力好B.报文交换的缺点是实时性不好,不适用于实时通信和交互通信C.分组交换将要发送的报文分成若干个报文分组(包)D.分组交换的缺点是双方独占线路,造成线路资源浪费8.ISDN是 C 的缩写。
A.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B.电缆调制解调器C.综合业务数字网络D.蜂窝电话系统和公用电话系统9.有线电视是 B 的一个典型例子。
A.时分多路复用B.频分多路复用C.码分多路复用D.微波多路复用10.字符×1100100的低7位为信息字符的ASCII代码,最高位为校验码,若采用“奇校验”,则这个字符的16进制表示应为 B 。
第5章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5.1 概述 5.2 GSM系统的组成及相关的接口5.3 GSM系统中的网络结构与编号计划5.4 GSM系统的无线信道与信号传输5.5 GSM系统的安全性管理5.6 GSM系统的移动性管理 5.7 GPRS技术5.1 概述1992年,随着设备的开发和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的建立,GSM改名为“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即“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的简称。
GSM的主要特点可以归纳为:频谱效率高。
容量较大。
话音质量好。
开放的接口。
与ISDN,PSTN等互联。
在SIM卡基础上实现漫游。
5.2 GSM系统的组成及相关的接口图5.1 GSM系统的网络结构5.2.1 GSM系统的结构5.2.2 GSM系统的接口5.2.3 GSM系统的业务5.2.1 GSM系统的结构1.网络子系统(NSS)NSS的主要作用是完成交换功能和用户数据与移动性管理、安全性管理所需的数据库功能。
NSS由如下一系列功能实体所构成。
MSC(移动交换中心):VLR(访问位置寄存器):HLR(归属位置寄存器):AUC(鉴权中心):EIR(设备识别寄存器):2.基站子系统图5.2 典型的BSS组成方式3.移动台子系统图5.4 移动台原理框图4.操作维护中心5.2.2 GSM系统的接口GSM系统的各个子系统之间以及子系统内部各功能实体之间存在大量的接口,GSM技术规范对这些接口作了详细的规定,使不同生产厂家的设备能够在同一个网内互联,如图5.5所示。
(1)Um接口:(2)Abis接口:(3) A接口:(4) B接口:(5)C接口:(6)D接口:(7)E接口(8) F接口:(9)G接口:(10)GSM系统与其他公用电信网接口:5.2.3 GSM系统的业务GSM中的电信业务可分为两类:基本业务和补充业务。
基本业务又可分为两个项目:电信业务和承载业务,如图5.6所示。
1.承载业务表5.12.电信业务表5.23.补充业务5.3 GSM系统中的网络结构与编号计划5.3.1 无线覆盖的区域划分5.3.2 GSM系统的网络结构5.3.3 编号计划5.3.1 无线覆盖的区域划分从无线覆盖区的划分来看,GSM的网络结构如图5.7所示。
第五章移动通信一、填空题1、移动通信面状服务区采用的基站区形状是。
2、GPRS的中文含义是。
3、3G的四大技术标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4、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系统根据用户接入的多址方式,可以分为________多址、________多址和_________多址。
5、移动通信采用的工作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方式。
6、GSM系统的双工方式为____________,多址方式为____________。
7、CDMA中文含义是。
8、移动通信的覆盖区域结构一般包括小区、_________、_________、移动业务交换区、________和系统区六个区域。
9、WiMAX 的中文含义是。
10、移动通信的网络结构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本地网三级结构。
11、GSM900MHz系统的双工间隔是____________、DCS1800MHz系统的双工间隔是___________。
12、移动台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13、当移动台达到一定速度时,基站接收到的载波频率将随运动速度的不同,产生不同的频移,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_。
14、常见的切换方式有硬切换和___________。
15、GSM系统包括移动台、__________子系统、__________子系统和__________子系统。
16、由于移动频率资源的稀缺性及覆盖范围的有限性,为实现大范围内的移动覆盖,采用移动频率重复利用的技术称为。
17、IMT-2000室内环境支持__________bit/s,步行支持__________bit/s,车速环境支持__________bit/s。
18、WCDMA的中文译名是____________。
19、TD-SCDMA的中文译名是____________。
第一章思考题与习题1.欧阳歌谷(2021.02.01)2.何为移动通信?移动通信有哪些特点?答:移动通信是指通信的双方至少有一方在移动中(或者停留在某一非预定的位置上)进行信息传输和交换,这包括移动体(车辆、船舶、飞机和行人)和移动体之间的通信,移动体和固定点(固定无线电台和有线用户)之间的通信。
移动通信的特点:(1)无线电波传播复杂(2)移动台受到的干扰严重(3)无线电频谱资源有限(4)对移动设备的要求高(5)系统复杂3.单工通信与双工通信有何特点?各有何优缺点?答:单工通信的特点:收发信机轮流工作、设备简单、省电、只允许一方发送时另一方进行接收;优点:设备简单、省电。
缺点:通信的时间长、使用不方便。
双工通信的特点:收发信机可以同时工作、使用方便,电源的消耗大;优点:使用方便、收发信机可以同时工作。
缺点:发射机总是工作的,电源消耗大。
4.常用的移动通信系统包括哪几种类型?答: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无绳电话系统,集群移动通信系统,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无线LAN等5.移动通信系统由哪些功能实体组成?答:移动通信系统包括移动交换子系统(SS)、操作管理子系统(OMS)和基站子系统(BSS)(通常包括移动台(MS)),是一个完整的信息传输实体。
无线接口的主要功能如下:(1)用户与移动网之间的接口(Sm接口),即人机接口。
(2)移动台与基站之间的接口(Um接口)。
(3)基站与移动交换中心之间的接口(A接口)。
(4)基站控制器(BSC)与基站收发信机(BTS)之间的接口(Abis接口)。
(5)移动交换中心(MSC)与访问位置寄存器(VLR)之间的接口 (B接口)。
(6)移动交换中心(MSC)与原籍位置寄存器(HLR)之间的接口 (C接口)。
(7)原籍位置寄存器(HLR)与访问位置寄存器(VLR)之间的接口 (D接口)。
(8)移动交换中心之间的接口(E接口)。
(9)移动交换中心(MSC)与设备标志寄存器(EIR)之间的接口(F接口)。
第5章局域网一、填空题1.局域网中的数据通信被限制在几米至几千米的地理范围内,能够使用具有中等或较高传输速率的物理信道,并且具有较低的误码率。
2.IEEE 802参考模型只对应OSI参考模型的数据链路层与物理层,它将数据链路层划分为逻辑链路控制子层与介质访问控制子层。
3.以太网最大的特性在于信号是以广播的方式在介质中传播。
4.以太网的核心技术是它的CSMA/CD方法,即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方法。
5.CSMA/CD的发送流程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先听后发,边发边听,冲突停止,随机重发。
6.万兆以太网只支持双工模式,而不支持单工模式,而以往的各种以太网标准均支持单工/双工模式。
7.为了实现在端口之间转发数据,交换机在内部维护着一个动态的端口-MAC地址映射表。
8.以太网交换机对数据帧的转发方式可以分为直接交换方式、存储转发方式和改进的直接交换方式3类。
9.简单地说,多层交换技术就是第二层交换技术+第三层转发技术。
10.VLAN隔离了广播风暴,同时也隔离了各个不同的VLAN之间的通讯,所以不同的VLAN之间的通讯是需要有路由来完成的。
11.VLAN技术允许网络管理者将一个物理的LAN逻辑地划分成不同的VLAN。
12.无线局域网一般分为有固定基础设施和无固定基础设施两大类。
13.目前常用的无线网络标准主要有802.11 标准、蓝牙(Bluetooth)标准以及HomeRF标准等。
14.无线网络的拓扑结构分为无中心拓扑结构和有中心拓扑结构。
二、简答题1.简述CSMA/CD的工作原理。
在采用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总线型局域网中,每一个节点利用总线发送数据时,首先要侦听总线的忙、闲状态。
如果总线上已经有数据信号传输,则为总线忙;如果总线上没有数据传输,则为总线空闲。
如果一个节点准备好了要发送的数据帧,并且此时总线空闲,它就可以启动发送。
同时也存在着这种可能,那就是在几乎相同的时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节点发送了数据,那么就会产生冲突,因此节点在发送数据的同时应该进行冲突检测。
第5章存储器管理习题与解答5.2 例题解析例5.2.1 为什么要引入逻辑地址?解引入逻辑地址有如下原因:(1) 物理地址的程序只有装入程序所规定的内存空间上才能正确执行,如果程序所规定内存空间不空闲或不存在,程序都无法执行;(2) 使用物理地址编程意味着由程序员分配内存空间,这在多道程序系统中,势必造成程序所占内存空间的相互冲突;(3) 在多道程序系统中,程序员门无法事先协商每个程序所应占的内存空间的位置,系统也无法保证程序执行时,它所需的内存空间都空闲。
(4) 基于上述原因,必须引入一个统一的、在编程时使用的地址,它能够在程序执行时根据所分配的内存空间将其转换为对应的物理地址,这个地址就是逻辑地址。
(5) 逻辑地址的引入为内存的共享、保护和扩充提供方便。
例5.2.2 静态重定位的特点有哪些?(1) 实现容易,无需增加硬件地址变换机构;(2) 一般要求为每个程序分配一个连续的存储区;(3) 在重定位过程中,装入内存的代码发生了改变;(4) 在程序执行期间不在发生地址的变换;(5) 在程序执行期间不能移动,且难以做到程序和数据的共享,其内存利用率低。
例5.2.3 动态重定位的特点有哪些?(1) 动态重定位的实现要依靠硬件地址变换机构,且存储管理的软件算法比较复杂;(2) 程序代码是按原样装入内存的,在重定位的过程中也不发生变化,重定位产生的物理地址存放在内存地址寄存器中,因此不会改变代码;(3) 同一代码中的同一逻辑地址,每执行一次都需要重位一次;(4) 只要改变基地址,就可以很容易地实现代码在内存中的移动;(5) 动态重定位可以将程序分配到不连续的存储区中;(6) 实现虚拟存储器需要动态重定位技术的支持;尽管动态重定位需要硬件支持,但他支持程序浮动,便于利用零散的内存空间,利于实现信息共享和虚拟存储,所以现代计算机大都采用动态重定位。
例5.2.4 装入时动态链接的优点有哪些?(1)便于软件版本的修改和更新在采用装入时动态链接方式时,要修改或更新各个目标模块,是件非常容易的事,但对于经静态链接以装配在一起的装入模块,如果要修改或更新其中的某个目标模块时,则要求重新打开装入模块,这不仅是低效的,而且对于普通用户是不可能的。
第五章 ISDN交换与ATM交换5.1 ISDN的基本概念一、ISDN的由来❑最早的电信业务只有:电话和电报通信❑新型的业务出现(即对数据、话音、图像、文字等各种信息的处理和传递)❑对应不同的业务有不同的通信网络,故电信网络所处的状况是:各种不同的公用网同时并存,分别用来提供不同的业务。
缺点:从用户角度:经济性差、效率低、使用不便、和管理部门的关系复杂从运行管理的角度:网络重复建设费用和维护费用大、新业务不能及时引入现有的通信网和业务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二、ISDN的定义ISDN是这样一种网络,它由电话综合数字网(IDN)演变而成,提供端到端的数字连接,以支持一系列广泛的业务(包括话音和非话业务),它为用户进网提供一组有限的标准多用途的用户-网络接口。
三、ISDN的基本特征:⏹端到端的数字连接⏹综合的业务⏹标准的入网接口5.2 ISDN提供的业务一、承载业务是由网络提供的信息传送服务,其任务是将信息从一个用户网络接口透明地传送到另一个用户网络接口,对信息本身不作任何处理。
这类业务仅包含OSI 1-3层的功能。
电路交换方式的承载业务和分组交换方式的承载业务二、用户终端业务是由网络和终端设备共同向用户提供的通信业务,这类业务是在相应的承载业务的基础上增加了高层功能而形成的,它包含了OSI 1-7层的全部功能。
电话、G4传真、用户电报、短消息三、附加业务是在承载业务和用户终端业务基础上附加的业务性能,目的是给用户提供更多更方便的服务。
附加业务不能单独存在。
呼叫转移、呼叫等待、会议电话等5.3 ISDN的用户-网络接口“标准”:是通用性要求,规定了接口的信道速率、信道组成、插头插座的形状、控制信号的格式及通信过程。
“多用途”:入网接口对各种各样的业务都是通用的,也就是说不同的业务和不同的终端可以经同一个接口接入网络。
一、ISDN的基本结构ISDN网络具有多种能力:电路交换能力分组交换能力无交换连接能力公共信道信令能力ISDN具有三种不同的信令:用户-网络信令(I.430/I.431、Q.921、Q.931)网络内部信令(7号信令ISUP)用户-用户信令二、ISDN的用户-网络结构(一)目前用户-网络接口的现状:不同的通信网中存在着不同的用户-网络接口:(1)模拟电话接口(2)用户电报接口 (3)X.25接口本地通信网的常用接口: (1)V .24接口(2)局域网(LAN )接(二)对用户-网络接口的要求: 通用性、可移动性、隔离性 ISDN 用户-网络接口的参考配置参考点和功能群用户-网络接口的参考配置是ITU-T 为对上述接口进行标准化而制定的一种抽象化的接口方案。
第5章存储管理(1) 存储管理的任务和功能是什么?解:存储管理的主要任务是:1.支持多道程序的并发执行,使多道程序能共享存储资源,在互不干扰的环境中并发执行。
2.方便用户,使用户减少甚至摆脱对存储器的管理,使用户从存储器的分配、保护和共享等繁琐事物中解脱出来。
3.提高存储器的利用率和系统吞吐量。
4.从逻辑上扩充内存空间,支持大程序能在小的内存空间运行或允许更多的进程并发执行。
为了完成上述任务,现代操作系统的存储管理应具有以下功能:1. 存储空间的分配和回收。
2. 地址转换,实现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的映射。
3. 主存空间的共享。
4. 主存空间的保护。
5. 主存储空间的扩充。
6. 对换,对换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在内存和外存之间的全部或部分进程的对换,即将内存中处于阻塞状态的进程调换到外存上,而将外存上处于就绪状态的进程换入内存。
对换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内存利用率,提高系统的吞吐量。
(2) 为什么要配置层次式存储器?解:为了解决CPU和存储器之间速度上的不匹配,在现代计算机系统中,存储系统通常采用层次结构,存储层次可粗略分为三级:最高层为CPU寄存器,中间为主存,最底层是辅存。
根据具体功能还可以细分为寄存器、高速缓存、主存储器、磁盘缓存、辅存储设备(固定磁盘、可移动存储介质)5层。
一个文件的数据可能出现在存储系统的不同层次中,例如,一个文件数据通常被存储在辅存中(如硬盘),当其需要运行或被访问时,就必须调入主存,也可以暂时存放在主存的磁盘高速缓存中。
大容量的辅存常常使用磁盘,磁盘数据经常备份在可移动磁盘或者光盘上,以防止硬盘故障时丢失数据。
(3) 什么是逻辑地址?什么是物理地址?为什么要进行二者的转换工作?解:逻辑地址是应用程序中使用的访存地址,有时也称为相对地址,由逻辑地址构成的地址空间称为逻辑空间。
每个应用程序的逻辑地址空间都是从零号地址码开始的。
物理地址是内存储器的实际存储单元地址,有时也称为绝对地址,由物理地址构成的地址空间称为物理空间。
《移动通信》论文论文题目GSM蜂窝移动通信网络中切换技术的研究姓名学号学院专业班级目录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绪论...................................................................1.1移动通信系统及其发展......................................1.1.1 移动通信及工作特点..................................................1.1.2 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1.2GSM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1.3课题研究的目的及内容.....................................1.4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切换技术...............................................................2.1切换的定义及分类 ........................................2.2切换的原因 ..............................................2.3切换的控制方式 .......................................... 第三章GSM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切换 ..........................3.1 GSM系统概述.............................................................3.2 GSM数字移动通信的主要技术...............................................3.3 GSM切换................................................................. 第四章中国3G的切换.........................................................4.13G的简述................................................4.2中国3G的发展驱动力...................................... 第五章结论与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GSM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切换技术的研究摘要自从移动通信领域中引入的蜂窝概念,切换技术就开始出现,并成为了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重要技术之一。
计算机网络第八版第五章答案1、下列关于对等网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中[单选题] *A.网络中只有两台计算机B.网络中的计算机型号是完全一样的C.网络中不存在具有特殊功能的计算机,每台计算机都处于平等地位(正确答案)D.网络中的计算机总数不超过台2、()是一种可以将个人电脑、手机等终端以无线方式互相连接的技术[单选题] * AWiFi(正确答案)BWi-FiCIEDDS3、具有路由功能的第层交换技术,出现于()[单选题] *A年B年C年(正确答案)D年4、DNS 是用来解析下列各项中的哪一项?()易[单选题] *A. IP 地址和MAC 地址B. 主机名和IP 地址(正确答案)C. TCP 名字和地址D. 主机名和传输层地址5、一台兼容机,加载鼠标驱动程序后,鼠标只能左右移动,不能上下移动,经检测驱动程序安装正确,试判断故障最可能发生的部位是()。
[单选题] *A. PS/口B. 鼠标(正确答案)C. 串口D. 主板6、10.字长是CPU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之一,它表示的是()。
[单选题] *A.CPU的计算结果的有效数字长度B.CPU一次能处理二进制数据的位数(正确答案)C.CPU能表示的最大的有效数字位数D.CPU能表示的十进制整数的位数7、A:汇编程序B:编辑程序C:编译程序(正确答案)D:解释程序下列设备组中,完全属于外部设备的一组是______。
[单选题] *8、C:UNIXD:Linux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
[单选题] *A:字长为16位表示这台计算机最大能计算一个16位的十进制数B:字长为16位表示这台计算机的CPU一次能处理16位二进制数(正确答案)9、.Windows的窗口分为类,下面()不是Windows的窗口类型。
[单选题] *A. 对话框B. 快捷菜单(正确答案)C. 文档窗口10、Windows窗口的标题栏上没有()。
[单选题] *A. “打开”按钮(正确答案)B. “最大化”按钮C. “最小化”按钮11、WLAN是()的缩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