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湿计算软件
- 格式:xls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1
2021年第5期基于COMSOL软件下办公建筑室内通风研究杨琳厦门大学嘉庚学院(363105)摘要:文章针对办公建筑获取良好自然通风效果为目的,应用COMSOL软件对室內通风设计进行模拟分析,从结构布局、窗户结构设计等方面提出建筑通风优化设计方法。
从此方法在案例建筑中的应用情况来看,从优化建筑平面布局、窗户结构和通风构件设计等方面提出的通风方案能够满足自然通风要求。
关键词:COMSOL软件;办公建筑;室內通风模拟0前言办公建筑室内通常使用了大量建筑装饰材料,同时人员和办公设施较多,需要保证室内通风良好,以便使各种污染物得到及时清除"因此,加强建筑自然通风设计,能够优化室内空气环境,降低建筑能耗,从而营造良好的室内环境"但自然通风需要凭借风压、热压作用,通风效果与气候条件、室内布局、窗户结构等因素密切相关,需要借助仿真软件对室内空气流动效果展开分析,为建筑通风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1COMSOL软件概述办公建筑室内通常使用了大量建筑装饰材料,COMSOL软件是面向研发中心、实验室、技术性企业等机构人员开发的产品,集验证、仿真、优化设计功能为一体,能够通过模拟真实世界中各种物理场现象为产品设计和技术开发提供各类辅助工具叫COMSOL Multiphysics首个版本在1998年发布,之后不断增加力学、电磁场、流体、传热等各领域模块,能够与CAD、MATLAB等常用软件实现接口对6.5应急终止与现场恢复当事态得到有效控制,危险得以消除时,由应急领导小组验证现场,当隐患消除后解除现场警戒。
警戒解除后,由应急救援队伍负责恢复现场。
主要清理临时设施、救援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恢复施工现场施工生产基本功能等。
7结语结果表明,“采取远距诱导、区域绕行、局部微循、点位保通、强化疏导”的总体保通思路,该思路的交通疏导方案能有效降低施工对道路沿线及相关区域的负面影响,保证施工期间道路交通的正常运作,为解决城市道路施工交通疏导问题提供了借鉴。
加湿量计算加湿量计算摘要:假设地区为上海,冬季室外温度为-4℃,相对湿度75%.而你要送风量为2000CMH,送风温度26℃,相对湿度60%.具体负荷计算如下: 第一步,查焓湿图,或者用软件,得出室外参数:焓为1.19kj/kg,含湿量为2.1g/kg. 送风参数:焓为58.45kj/kg,含湿量为12.63g/kg. 第二步,等湿升温过程,先把风加热到26℃,而含湿量不变,同为2.1g/kg.查表得出焓为31.61kl/kg. 第三步,等温加湿过程,喷温度为26℃的蒸汽,把空气加湿到相对湿度60%. 第四步:计算负荷Q=2000*1.2*(58.45-31.61)/3600=18KW(空调的冷量)D=2000*1.2*(12.63-2.1)*3.6/3600=25kg/h(空调的加湿量)关于中央空调加湿量的计算公式关于中央空调加湿量的计算公式摘要:爱特诺玛循环水湿膜加湿器的工作特点 1.洁净加湿—湿膜加湿无“白粉”现象;2.加湿距离短—湿膜加湿的汽化距离仅为300-400mm;3.饱和效率高—可达90%以上;4.节水节能—加湿器的水可以循环使用,节水效果好,整个系统除循环水泵外,无耗能部件; 5.安全可靠—湿膜材料国外生产,防霉、防菌,寿命可达6-8年;且不会对空调箱产生腐蚀; 6.具有降温效果●[计算有效加湿量] E=1.2×Q×μ×(X2-X1)×1.2 =1.2×10000×1×(0.0074-0.0027)×1.2=67.7(Kg/h)●[计算有效截面积] S=Q÷3600÷2.5 =10000÷3600÷2.5=1.11 m2 ●[计算1m2标准加湿能力] L= E÷S=67.7÷1.11=60.99(Kg/h/m2新风加湿量与除湿计算发布时间:2010.09.20 新闻来源:抽湿机|除湿器-宁波伊岛电器有限公司浏览次数:319新风加湿量计算过程如下:1、首先要确定工程所在地点冬夏季气象条件,即室外计算温度和相对湿度,然后在焓湿图上查到对应点的含湿量;2、然后根据室内计算参数,温度和湿度,在焓湿图上查到相应含湿量;3、确定新风量,加湿量(kg/h)=新风量(m3/h)*空气密度(1.2kg/m3)*(加湿后室内所要求的空气含湿量-加湿前空气的含湿量)(g/kg)/1000)*1.1(安全系数)注:加湿量主要针对冬季新风,应根据I-D图查出新风除湿负荷计算公式:除湿风量(cbm/hr)=[电热(kcal/hr)/(.空气定压比热约0.24 kcal/hr℃×干燥温差)]÷空气密度(kg/cbm) 表达式=v{[q/(sa*△t]÷d}÷安全系数(0.85)空气密度d=1.2931*[273/(273+t)]。
第1页/共14页本说明书对TY 系列温湿度控制器设置、配线及各部分名称,操作方法等进行说明,使用本产品前,请认真阅读本说明书,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正确使用。
并请妥善保存,以便需要时参考。
二、 安全使用警示:1)本产品不得使用在原子能设备以及与人命相关的医疗器械等方面。
2)本产品使用在家庭环境内有时会发生电波干扰。
此时应采取充分对策。
3)本产品通过强化绝缘进行触电防护。
将本产品嵌入设备上以及配线时,需遵守嵌入设备所符合的规格要求。
4)本产品使用时所有室内配线超过30m 的场合以及配线在室外的场合为了防止浪涌发生,需设置适当的浪涌抑制电路。
5)本产品是以安装在盘面上使用为前提而生产的,为了避免用户接近电源端子等高压部分,请在最终产品上采取必要措施。
6)请务必遵守本说明书中的注意事项,否则有导致重大伤害或事故的危险。
7)配线时请遵守各地的规定。
8)为了防止机器损坏和防止机器故障,请在与本产品连接的电源线或较大容量的输入输出线上安装适当容量保险丝等方 法保护电路。
9)请不要将金属片及导线碎屑混入本产品中,否则可能导致触电、火灾、故障。
10)请按规定力矩确实的拧紧螺丝。
如果螺丝不完全拧紧,有可能导致触电、火灾。
11)为了不妨碍本产品散热,请不要堵塞机壳周围散热窗孔及设备通风口。
12)本产品未使用的端子不要接任何线。
13)请务必在断电后再进行清洁,请用干的软布擦产品上的污垢,而且不用吸湿剂类,否则可能导致变形、变色。
14)请不要用硬物敲打或擦蹭显示面板。
15)本说明书以读者具有电气、控制、计算机以及通信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为前提。
16)本说明书中使用的图例、数据例和画面例,是为了便于理解说明书则有记入的,并不保证是其动作的结果。
17)为了长期安全的使用本产品,定期维修是必要的。
本产品的某些部件有的受寿命限制,有的因长年使用性能会发生 变化 。
18)在没有事先预告情况下,有可能变更说明书的内容。
有关说明书的内容期望无任何漏洞,您如果有疑问或异议,请 与本公司联系。
中央空调系统设计要点(标准版)一、概述中央空调系统是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人们提供舒适、健康、环保的室内环境。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央空调系统在各类建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主要针对中央空调系统的设计要点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设计师和工程师提供参考。
二、设计原则1.节能环保:在设计中央空调系统时,应充分考虑节能环保要求,选用高效节能的设备,降低能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实用性:中央空调系统设计应充分考虑建筑物的实际需求,确保系统稳定、可靠、安全地运行。
3.经济性:在满足使用需求的前提下,合理选择设备和材料,力求降低投资和运行成本。
4.灵活性:中央空调系统设计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满足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变更需求。
5.可靠性:选用高品质的设备和材料,确保系统长期稳定运行,降低故障率。
三、设计要点1.空调负荷计算空调负荷计算是中央空调系统设计的基础,应充分考虑建筑物所在地区的气候特点、建筑物的朝向、围护结构、使用功能等因素。
计算负荷时,应准确把握室内外设计参数,如室内温度、湿度、新风量等。
2.系统选型根据建筑物的使用需求和负荷计算结果,选择合适的中央空调系统类型。
常见的系统类型有:冷水机组、风冷热泵、水源热泵、多联机等。
在选择系统类型时,应充分考虑建筑物的特点、投资预算、运行成本等因素。
3.设备选型与布置(1)冷水机组:根据负荷计算结果,选择合适的水冷或风冷冷水机组。
冷水机组的能效比(COP)是评价其节能性能的重要指标。
(2)水泵:选择合适的水泵,确保系统流量、扬程满足设计要求。
水泵的选型应考虑系统阻力和水泵的效率。
(3)冷却塔:根据冷却负荷选择合适的冷却塔,确保冷却效果。
冷却塔的选型应考虑冷却水的水质、环境温度等因素。
(4)风冷热泵或多联机:根据建筑物的使用需求和负荷计算结果,选择合适的风冷热泵或多联机。
设备的能效比(COP)和性能系数(SCOP)是评价其节能性能的重要指标。
52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Electronic Technology & Software Engineering软件开发• Software Development【关键词】Arduino App Inventor2 温湿度 蓝牙通信 交互设计智能家居作为物联技术在居住环境中的综合体现,现今已被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所接受。
环境监测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通常会通过各种传感器对空气温度、湿度、燃气浓度、火焰探测等项目进行监测。
其中空气温湿度的智能检测常作为附加功能应用于空调、加湿器、除湿器等家电,需要启动体量较大的家电才能实现检测,成本较高;而传统的简易物理温湿度测量仪不具备手机实时显示的功能,便捷性较低。
本文设计提出的基于Arduino 和APP Inventor2的空气温湿度检测系统,具有通过手机APP 远程控制并实时显示空气温湿度讯息的功能,具备系统结构简易、硬件连接简单、软件制作便捷、APP 软件界面用户体验顺畅、成本较低的优点,十分适合作为项目教学案例应用于交互设计专业和创客教育中的编程教育中。
1 系统结构本系统由检测对象、温湿度传感器、Arduino 开发板、无线通信模块、手机APP 等部分构成。
检测对象为空气温湿度信息;传感器把在空气中获取的温湿度信息转变为电信号输出至Arduino 开发板;开发板首先将接收到的空气温湿度信息进行数据处理,通过比特与数值的换算公式,输出可直接读取的温湿度数字和符号信息,例如“32℃ 78%”;然后开发板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控制手机相连接,手机APP 接收并显示开发板输出的温湿度信息。
2 Arduino的硬件连接与编程本文设计中使用的电路硬件有Arduino UNO 板、DHT11温湿度传感器以及HC-06无线蓝牙通信模块。
Arduino 是一个集合开发板硬件、Arduino IDE 程序开发环境、Arduino 编程语言,三个部分的开源工作平台,拥有适合编程零基础的学生学习的编程语言和强大的控制器,因其跨平台、开源性、易学性、灵活性、基于Arduino 和App Inventor2的空气温湿度检测系统设计文/杨静可扩展、硬件成本低等特点,活跃于国内外的交互设计教育中。
基于无线通信的实验室温湿度测控系统设计基于无线通信的实验室温湿度测控系统设计一、设计的意义传统的实验室管理中,温湿度的控制测量还是停留在传统的玻璃棒温度计,干湿球湿度计或者双金属温湿度表、毛发湿度表等方法,而本次设计的实验室温湿度测控系统克服了以前靠管理人员手工检查、测量和手工计算温度值和湿度值的误差,有提高了实验室温度和适度的检测速度和检测精度,节省了人力物力,减轻了温湿度管理的工作强度,提高了管理效率,所以这种基于无线通信的实验室温湿度测控系统比原来的单点温度、湿度测量仪器更可靠、实用、精确,能更好为实验室的管理服务。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单片机的应用正在不断地走向深入,同时带动传统控制检测日新月益更新,单片机往往是作为一个核心部件来使用,仅单片机方面知识是不够的,还应根据具体硬件结构,以及针对具体应用对象特点的软件结合,以作完善。
二、设计的主要内容1、主要目标任务本课题的设计可以使学生熟悉并掌握无线通信系统以及传感器信息采集模块的设计方法,并且通过对硬件电路编程可以锻炼学生的编程能力,掌握单片机的编程技巧。
本课题是利用无线通信技术设计—实验室温湿度测控系统。
2、系统功能实验室设备需要一定的环境因子做后盾,因为仪器的正常运行,需要在适当的环境下。
而实验室的计量设备主要分为长度、重量、质量、品质等测量设备,这些设备平时使用频率较低,不是每天都使用,因此,对设备的合理管理成为实验室的重点。
在国家标准JJF1069-20xx 《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和DI-LAC/AC01:20xx《检测实验室和校准实验能力机构考核规范》中对于实验室中的计量设备的环境都进行了一定的要求以及规范,同时也只有在适当的环境中储存,才能进行延长这些设备的使用寿命,以及保证这些设备的测量精度。
实验设备的主要检测的项目包括生物消毒、灰尘、电磁干扰、辐射、湿度、供电、温度、声级和振级等,以此来进行适应于相关仪器的技术活动。
温湿度的监测在设备中直接影响着它们的使用寿命。
基于CFD的汽车空调系统内部流场分布模拟一、汽车空调系统概述汽车空调系统是现代汽车舒适性和安全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调节车内温度,还能控制湿度、过滤空气,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舒适的驾乘环境。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人们对汽车空调系统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这促使了空调系统设计的不断优化和创新。
1.1 汽车空调系统的基本组成汽车空调系统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和风机等部件组成。
压缩机负责压缩制冷剂,使其温度和压力升高;冷凝器将高温高压的制冷剂冷却,使其液化;膨胀阀控制制冷剂的流量,使其在蒸发器中迅速膨胀并吸收热量;蒸发器是制冷剂吸热的主要场所,通过吸收周围热量来降低车内温度;风机则负责将冷热空气送入车内。
1.2 汽车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汽车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基于制冷剂在不同压力和温度下的相变过程。
制冷剂在压缩机中被压缩成高温高压的蒸汽,然后进入冷凝器,通过散热管将热量传递给外界空气,从而液化成高压液态。
液态制冷剂通过膨胀阀节流降压后进入蒸发器,在低压低温下迅速蒸发,吸收周围的热量,使车内空气温度下降。
最后,蒸发后的制冷剂蒸汽被压缩机吸入,完成一个循环。
二、CFD技术在汽车空调系统中的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技术是一种利用数值方法和算法对流体流动和热传递过程进行模拟的技术。
在汽车空调系统设计中,CFD技术可以帮助工程师预测和分析空调系统内部的流场分布、温度场分布和压力场分布,从而优化系统设计,提高空调性能。
2.1 CFD技术的优势与传统的实验方法相比,CFD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节省时间和成本:CFD模拟可以在设计阶段预测空调系统的性能,减少实验次数和成本。
- 灵活性高:CFD技术可以模拟各种工况和参数变化,为设计提供更多的选择。
- 细节分析:CFD可以提供空调系统内部的详细流场信息,帮助工程师发现潜在的问题和优化点。
2.2 CFD模拟的步骤CFD模拟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几何建模:根据实际空调系统或设计图纸建立三维几何模型。
AspenPlus软件吸收单元模拟过程
模拟过程遇到的问题
(1)气体流中湿空气怎样表示;
(2)选用物性计算方法和模型(查阅相关资料,本模拟过程可选用择NRTL 电解质溶液活度系数模型);
(3)吸收塔填料塔参数的确定;
(4)塔内的压力变化
模拟过程
空气入口温度28.5℃,流量40000m³/H,相对湿度55%。
溶液流量25m³/H,入口温度25.5℃,质量分数45%。
吸收流程模拟图
气体、液体进出流参数表
反应塔内参数表
造成该结果可能的原因
(1)湿空气的表示,进口压力值,如下图
(2)吸收塔内部参数选择
压力的确定如下图
具体参数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