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管 理 经 济 学
- 格式:ppt
- 大小:546.50 KB
- 文档页数:65
【单元测试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A.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B.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C.坚持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相结合D.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2.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是()。
A.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B.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C.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3.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经济除了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之外,还包括()。
A.股份制经济B.股份合作制经济C.中外合资经济D.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4.股份制是()。
A.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B.社会主义经济C.资本主义经济D.公私合营经济5.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是()。
A.公有独资企业B.合伙企业C.股份合作制企业D.股份制6.决定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是()。
A.社会主义性质和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B.公有制经济在社会总资产中的数量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D.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方式7.在我们所说的外资经济中,“外资”指的是()。
A.外国人的投资B.来自中国大陆地区以外的投资C.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种所有制相区别的投资D.与作为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中国大陆各种所有制相区别的投资8.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方式是()。
A.按劳分配B.按劳动力价值分配C.按生产要素分配D.按需分配9.按劳分配的对象是()。
A.劳动成果B.个人消费品C.社会总产品D.生产资料10.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收入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是()。
A.社会主义公有制B.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特点C.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11.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收入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是()。
第六章约束优化(I)第六章基本内容◆几个例子◆等式约束–两个变量一个等式约束–几个等式约束◆不等式约束–一个不等式约束–几个不等式约束◆混合约束◆Kuhn-Tucker表述–总之,通过把拉格朗日乘子μ引入约束优化问题,我们将一个双变量约束问题转化为求解再增加一个变量μ的函数L(x1,x2,μ)的驻点问题.–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将一个双变量的约束优化问题简化为一个三变量的无约束优化问题.这种简化的代价是包含一个新的有点象人工的变量μ.在后面我们会看到这个新变量μ的经济含义,它将给出所考虑的问题中稀有资源价格的一种新的度量–若(6.2.4)式中的两个分母∂h/∂x1和∂h/∂x2都为零,则这种简化不奏效.由于这个原因,我们必须假设∂h/∂x1或∂h/∂x2(或两者)在约束最大值点x*处非零.由于这是对约束集的一个(轻微)的限制,称此限制为约束规格(Constraint Qualification).特别若约束是线性的,则此约束规格自动满足.–将上面的几何分析总结成如下的定理.几个等式约束–考虑在多个(如m 个)约束下n 元实值函数f (x 1,⋯,x n )的极大化或极小化问题.m 个n 元函数h i (x )(i =1,2,⋯,m )定义一个约束集C h .即考虑max or min f (x 1,⋯,x n )s.t x ∈C h ={x =(x 1,⋯,x n )∈R n |h i (x )=a i ,i =1,2,⋯,m }(6.2.8)–定义6.2.1驻点❖称x *为向量值函数h (x )=(h 1(x ),⋯,h m (x ))的驻点,若Jacobian 矩阵Dh (x *)的秩小于m ,即R (Dh (x *))<m .❖这个定义是n 元实值函数h (x 1,⋯,x n )的驻点的推广NDCQ的验证方法(基本上与一个等式约束问题的验证方法相同,见S9)–若约束函数的每个驻点均不在约束集,则约束规格成立;–所有的可行解都不是等式约束函数的驻点,则约束规格成立;–若所有的等式约束函数都是线性函数,则约束规格成立;–若等式约束函数无驻点,则约束规格成立;例6.2.3 试求出下面等式约束优化问题的可能的极值点:max f (x ,y ,z )=xyzs.t.h 1(x ,y ,z )=x 2+y 2=1(6.2.10)h 2(x ,y ,z )=x +z =1解:首先计算约束函数的Jacobian 矩阵:⎪⎪⎭⎫ ⎝⎛101022y x D (x ,y ,z ) = R [D (x ,y ,z )] < 2的充要条件是x = y =0.由于任何满足x = y =0的点(x ,y ,z )(驻点)均不满足第一个约束,所以驻点不在约束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