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X线摄影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11.21 MB
- 文档页数:25
普通X线检查——X线摄影常规一、X线摄影操作常规【操作步骤】1. 阅读申请单核对被检者姓名、年龄、性别、住院号、X线号、了解病情。
明确摄影部位及检查目的。
2. 确定摄影位置一般以常规概观片为主,局部片为辅。
3. 准备非急腹症患者的腹部平片检查应提前做好肠道准备(清洁灌肠或前晚服缓泻剂);腹部、盆腔、下部脊柱摄片,应询问患者近期曾否做过有关造影检查,以免造影剂遮盖被检部位。
4. 衣着及敷料的处理被检部位可着薄棉织品衣服,除去可造人工伪影的其他物品。
5. 选择胶片根据摄影部位及检查情况,选择适当的胶片(大小、类型)和增感屏(光谱、增感率、颗粒度等);两分割摄影时应按解剖学位置,使影像上下方位一致,便于阅片对比。
6. 标记准确标记被检者的资料( X线号、检查日期、方位等及其他(如造影剂引人时间、体层厚度、病变部位局部定位等) 。
7. 测量体厚,训练呼吸动作。
8. 摆摄影位置按要求正确摆好位置,对好中心线,调整摄影距离及照射野。
9. 拟定并调节摄影条件根据被摄部位的厚度、组织结构情况等选择适当的管电压、管电流及曝光时间。
10. 经复核无误后曝光。
11. 摄影后处理摄影完毕,移开X线管,协助被检者离开摄影台;填写摄影单;胶片打印。
【注意事项】1.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防止差错事故。
2. 掌握禁忌症。
如疑颅底骨折的病人禁止摄颅底片;垂危病人应先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作检查。
3. 摆位动作要轻柔、迅速、尽量减轻患者痛苦;对特殊病人(如怀疑脊柱骨折者)更应小心,必要时可改变投照方向(如水平照射等)进行摄影以减少搬动,防止加重损伤。
4. 检查过程中,态度要严肃、认真、和蔼;检查异性病人时,态度要端庄,必要时可请第3人在场。
5. 爱护设备,机器操作要轻柔、准确,严禁超载使用;X线曝光中严禁调动各调节器。
二、摄影原则1. 焦点的选择摄影时,在不影响X线球管负荷的原则下,尽量采用小焦点, 以堤高X线照片的清晰度。
小焦点一般用于四肢、头颅的局部摄影。
普通X线摄影操作规程普通X线摄影是一种常见的医学影像诊断方法,具有快速、简便、无创等特点,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中。
为了保证摄影图像的质量,提高诊断的准确性,需要遵守一定的操作规程。
以下是普通X线摄影的操作规程,详细介绍了摄影前、摄影中和摄影后的步骤。
一、摄影前的准备工作:2.询问患者病史:了解患者的疾病史、过敏史、手术史等相关信息,以便在摄影过程中作出相应的调整。
3.安全防护措施:提醒患者摄影期间需要脱掉身上的金属首饰、手表等,避免对X线摄影产生干扰。
同时,告知患者需要遵守放射防护规定,如佩戴铅制防护衣、戴上铅制防护手套等。
4.检查设备准备:确认摄影设备的工作状态正常,如X线机、影像采集设备等,必要时进行校准和调试。
5.准备摄影区域:清理摄影室,保持摄影区域干净整洁,确保患者及工作人员的安全。
6.工作人员准备:穿戴好防护设备,如铅制防护衣、铅制防护眼镜等,并洗手消毒。
二、摄影操作过程:1.仪器设备操作:根据患者的检查部位选择相应的X线机工作模式和参数,如电压、电流、曝光时间等。
确保选择的模式和参数与患者的体型、病情相匹配。
2.患者体位调整:根据患者的检查部位要求,指导患者进行相应的体位调整,如站立、坐位、卧位等。
保持患者的舒适度,在需要的情况下垫上垫子或枕头。
3.摄影区域定位:使用定位器或辅助工具,标记摄影区域的位置,确保摄影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4.定位器放置:根据患者的检查部位,将定位器放置在相应的位置,如定位器架、定位对准器等。
确保定位器与患者的身体接触良好,保持定位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5.曝光技术操作:按照医嘱要求,选择相应的曝光技术,如搭桥法、双角度法、多角度法等。
调整曝光参数,如曝光时间、亮度、对比度等,确保曝光图像的质量。
6.拍摄图像:操作好摄影设备后,按下拍摄按钮,进行拍摄。
在拍摄瞬间要保持摄影设备的稳定,避免影响图像的清晰度。
三、摄影后的处理工作:1.图像查看与评估:及时查看拍摄的图像,评估图像的质量和可用性。
普通X线摄影体位显示标准一.胸部后前位:1、包括胸廓、全部肺野及两侧肋膈角;2、两侧胸锁关节对称,肩胛骨位于肺野外方;3肺野密度适中,肺尖显示在锁骨上方,纵膈内1-4胸椎显示清晰;4、肺门位于肺内带中部,肺纹理由肺门呈放射状伸向肺野,层次清晰;5、肺纹理、肋骨、膈肌及心脏边缘锐利;6、心脏居中偏左;7、高千伏显示层次丰富、与肋骨纵膈与心脏等重叠肺组织显示清晰,气管和支气管的形态和管壁显示良好,心脏及大血管边界较锐利。
二.胸部侧位片:1、胸片包括肺尖膈肌及前后胸壁;2、胸骨及胸椎呈侧位缘;3、从颈部到气管分叉部,能连续追踪到气管影像;4、心脏大血管居中偏前;5、心前、后间隙肺野清晰,食管显影时位于心影后方。
三.手正位:显示第2-5掌、指骨正位影像,拇指的掌、指骨斜位像。
四.手斜位:显示第2-5掌、指骨斜位像。
五.腕关节正位:1、显示腕骨、掌骨基底部、尺骨及桡骨远端的正位影像;2、腕桡关节面清晰。
六.腕关节侧位:1、显示腕骨、掌骨基底部、尺骨及桡骨远端的侧位影像;2、腕骨重叠较多,月骨显示较为清晰。
七.尺桡骨正位:显示尺、桡骨正位影像。
八.尺桡骨侧位:显示尺、桡骨侧位影像。
九.肘关节正位:显示肘关节正位影像,关节间隙清晰。
十.肘关节侧位:1、显示肘关节侧位影像;2、关节间隙清晰;3、肱骨两髁影像相重叠。
十一、肱骨正位:显示肱骨正位影像。
十二、肱骨侧位:显示肱骨侧位影像。
十三肩关节正位:显示肩关节正位影像,关节间隙显示清晰。
十四、肩胛骨正位:显示肩胛骨正位影像。
十五、锁骨正位:1、显示锁骨正位影像;2、肩锁关节及胸锁关节影像显示清晰。
十六、足正位:显示趾骨、跖骨及部分跗骨正位影像。
、十七、足斜位:显示足部xx斜位影像。
十八、跟骨侧位:1、显示跟骨侧位影像;2、跟骨形态、骨质,跟骨关节、跟距关节。
十九、踝关节正位:1、显示踝关节正位影像;2、关节间隙清晰。
二十、踝关节侧位:1,显示踝关节侧位影像;2、踝关节xx影像显示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