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基础讲解学习
- 格式:ppt
- 大小:817.50 KB
- 文档页数:30
测绘工程技术专业地理信息系统(GIS)学习指南一、引言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用来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空间数据的技术。
在测绘工程技术专业中,GIS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工具。
本文将为测绘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个学习指南,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GIS技术。
二、GIS的概述GIS是一种将地理空间数据与非地理属性数据相结合的信息系统。
它可以用来处理和分析地理空间数据,同时还可以进行数据的可视化呈现。
GIS主要包括数据输入、数据管理、数据分析和数据输出等基本功能。
三、GIS的基础知识1. 地图投影:地图投影是将地球上的三维地理信息转化为二维平面地图的过程。
学习GIS的同学需要了解不同的地图投影方法以及投影的应用场景。
2. 坐标系统:坐标系统是GIS中用来表示地理空间位置的方法。
学习GIS的同学需要了解不同的坐标系统,包括经纬度坐标和投影坐标系统。
3. 空间数据类型:GIS中的空间数据有点、线、面等不同类型。
学习GIS的同学需要了解不同的空间数据类型及其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4. 数据获取与处理:学习GIS的同学需要学会获取地理空间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清理,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四、GIS的应用领域GIS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GIS在测绘工程技术专业中的几个重要应用领域:1. 地图制图:GIS可以用来制作各种类型的地图,包括道路地图、土地利用地图和地形图等。
学习GIS的同学需要具备地图制作和编辑的能力。
2. 空间分析:GIS可以进行空间分析,帮助分析空间数据之间的关系,并提供决策支持。
学习GIS的同学需要学会使用GIS软件进行空间数据的分析和建模。
3. 土地规划:GIS可以用来进行土地规划和土地管理。
通过GIS,可以对土地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利用。
4. 环境保护:GIS可以用来进行环境监测和环境评估。
通过GIS,可以对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的变化进行监测和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知识点总结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集计算机科学、地理学、测绘学等学科知识于一体的技术体系,用于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数据以及相关信息的一种工具。
下面将对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中的关键知识点进行总结,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技术。
一、地理信息系统基础概念1. 地理信息系统定义: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集成了数据处理、图形处理、数据库管理、问题分析和输出等功能的专门处理地理信息的系统。
2. 地理数据:指与地理位置信息相关的各种数据,包括地图、卫星影像、海拔高程、气候数据等。
3. 地理信息:基于地理数据经过处理、整理和分析等得出的信息。
二、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模型1. 矢量数据模型:用点、线、面等几何要素和属性信息来描述地理现象。
2. 栅格数据模型:将地理表象的数据分割为规则的像元格,使用像元值或像元的统计信息来描述地理现象。
三、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1. 空间数据采集和输入:通过各种传感器获取、导入地理数据,并进行数据预处理。
2. 空间数据存储和管理:对采集的地理数据进行组织、管理和存储,构建空间数据库。
3. 空间数据查询和分析:通过各种查询和分析操作来获取地理信息。
4. 空间数据可视化和输出:将地理信息以图形形式展示出来,并输出为地图、报表等形式。
四、地理信息系统应用领域1. 地质勘查:用GIS技术对矿产资源进行勘查评价、矿床分布预测等。
2. 土地利用规划:通过对土地类型、土壤条件、地形地貌等因素的综合分析,进行土地利用规划和评估。
3. 城市规划:利用GIS技术进行城市规划、环境评估、交通规划等。
4. 环境保护:通过GIS技术对环境资源进行监测、评估和管理,提高环境保护水平。
5. 交通导航:利用GIS技术进行交通网络建模、路径规划等,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五、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案例1. 谷歌地图:谷歌地图是一款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在线地图服务,能够提供全球范围内的地图、卫星影像、街景等信息。
《地理信息系统(GIS)基础》一、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与发展历程地理信息系统,简称 GIS,是一种采集、存储、管理、分析、显示与应用地理信息的计算机系统。
它将地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相结合,通过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为各种领域的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GIS 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 60 年代。
当时,计算机技术开始应用于地图制图领域,为 GIS 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GIS 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如今,GIS 已经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资源管理、环境保护、交通运输等众多领域。
二、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1. 硬件设备GIS 的硬件设备包括计算机、服务器、存储设备、输入输出设备等。
其中,计算机是 GIS 的核心设备,负责数据处理和分析;服务器用于存储和管理地理空间数据;存储设备包括硬盘、光盘等,用于存储数据;输入输出设备包括扫描仪、绘图仪等,用于数据的输入和输出。
2. 软件系统GIS 的软件系统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GIS 软件等。
其中,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的基础软件,负责管理计算机的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数据库管理系统用于管理地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GIS 软件则是实现 GIS 功能的核心软件,包括数据采集、数据编辑、空间分析、地图制图等功能模块。
3. 地理空间数据地理空间数据是 GIS 的基础,包括地图数据、影像数据、地形数据、属性数据等。
地图数据是 GIS 中最基本的数据,包括点、线、面等几何图形和对应的属性信息;影像数据是通过卫星、航空等手段获取的地理图像数据;地形数据是描述地球表面地形地貌的数据;属性数据是与地理空间数据相关的非空间数据,如人口、经济、环境等数据。
4. 人员GIS 的人员包括系统开发人员、数据采集人员、数据分析人员、系统管理人员等。
他们负责 GIS 的开发、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和系统管理等工作。
三、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1. 数据采集与输入GIS 可以通过多种方式采集地理空间数据,如野外测量、地图数字化、遥感影像解译等。
地理信息系统掌握要点集锦第一章绪论:1. 基本概念● 地理信息:有关地理实体和地理现象的性质、特征和运动状态的表征和一切有用的知● 识,是对表达地理特征和地理现象之间关系的地理数据的解释。
● 地理数据:各种地理特征和现象间关系的数字化表示。
● 地理信息系统:在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2. GIS的定义● 地理信息系统:在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3. 如何理解GIS?● GIS的物理外壳是计算机化的技术系统● GIS的操作对象是空间数据● GIS的技术优势在于它的空间分析能力● GIS与地理学、测绘学联系紧密4. GIS由哪几部分组成硬件基本配置软件 GIS软件空间数据人员5. GIS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空间数据采集● 空间数据处理与编辑● 空间数据存储与管理● 空间查询与分析● 空间信息输出6. GIS与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GIS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征,它既要吸取诸多相关学科的精华和营养,并逐步形成独立的边缘学科,又将被多个相关学科所运用,并推动他们的发展。
与之联系最为紧密的是地理学、制图学、计算机、测绘与遥感。
第二章地学基础:1. 基本概念● 地球椭球: 近似表示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并且其表面为等位面的旋转椭球。
(百度)● 大地体: 由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地球形体,称为大地体。
(百度)● 地图投影:将地球椭球面上的点映射到平面上的方法。
● 高斯—克吕格投影:横轴切椭圆柱等角投影,假想用一个椭圆柱横切于椭球面上投影带的中央子午线,按规定投影条件,将中央子午线两侧一定经差范围内的经纬线交点投影到椭圆柱上,并将此圆柱面展为平面,即得本投影● 横轴墨卡托投影:等角正切圆柱投影,假设地球被围在一中空的圆柱里,其标准纬线与圆柱相切接触,然后再假想地球中心有一盏灯,把球面上的图形投影到圆柱体上,再把圆柱体展开就得到一幅选定标准纬线上的“墨卡托投影”绘制出的地图● 兰勃特等角投影:正轴等角割圆锥投影,设想用一个正圆锥割于球面两标准纬线,应用等角条件将地球面投影到圆锥面上,然后沿一母线展开,即为兰勃特投影平面。
GIS基础知识在当今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时代,GIS(地理信息系统)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从城市规划到环境保护,从交通管理到资源勘探,GIS 的应用几乎无处不在。
那么,什么是 GIS 呢?让我们一起来揭开它神秘的面纱,了解一下 GIS 的基础知识。
GIS 是一种用于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相关数据的系统。
简单来说,它能把各种地理信息,比如地图、地形、土地利用、人口分布等等,整合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处理和分析,为我们提供有用的信息和决策支持。
GIS 中的数据可以分为两类: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
空间数据描述的是地理对象的位置和形状,比如点、线、面。
比如说,一个城市中的学校可以用一个点来表示,一条河流就是一条线,一个湖泊就是一个面。
属性数据则是关于这些地理对象的特征信息,比如学校的名称、河流的长度、湖泊的面积等等。
为了获取这些数据,我们有多种方法。
可以通过实地测量,比如使用全站仪、GPS 等仪器来获取地理对象的精确位置和形状。
也可以从现有的地图、航空照片、卫星图像等资料中提取数据。
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很多数据还可以通过网络共享和购买来获取。
数据获取之后,就需要进行存储和管理。
GIS 通常使用数据库来存储数据,这些数据库专门设计用于处理空间数据,能够高效地存储、查询和更新大量的地理信息。
接下来就是数据分析了。
这是 GIS 最强大的功能之一。
通过各种分析工具和算法,我们可以进行空间查询,比如查找距离某个地点一定范围内的所有医院;可以进行缓冲区分析,比如确定一条公路两侧一定宽度范围内的土地利用情况;还可以进行叠加分析,比如将土地利用图和土壤类型图叠加在一起,分析不同土壤类型上的土地利用情况。
除了分析,GIS 还能进行很好的可视化展示。
它可以把复杂的地理数据以地图、图表、三维模型等形式直观地呈现出来,让我们更容易理解和解读数据背后的信息。
比如,在城市规划中,可以用三维地图展示建筑物的分布和高度,让规划者更清晰地看到城市的空间布局。
地理信息技术专业学习教程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与应用地理信息技术专业学习教程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与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用于收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数据的技术和工具。
在现代社会中,GIS已经成为处理空间和地理信息的重要工具。
对于地理信息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本篇文章将介绍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应用,并为学生提供学习地理信息技术的指导。
一、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1. GIS的定义和组成地理信息系统是指通过计算机和相关软硬件技术来收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数据的系统。
它由硬件、软件、数据和人员组成。
硬件包括计算机、显示器和输入设备;软件包括GIS软件和相关的应用软件;数据包括地理数据、属性数据和拓扑数据;人员包括GIS技术人员和终端用户。
2. 地理数据的类型地理数据主要分为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两种类型。
空间数据描述地理现象的位置、形状和拓扑关系,常见的空间数据有点数据、线数据和面数据。
属性数据描述地理现象的属性特征,如人口统计数据、地质属性等。
3. 坐标系统和投影坐标系统用来描述地理要素的位置,常见的坐标系统有经纬度坐标系统和投影坐标系统。
经纬度坐标系统以地球的纬度和经度作为坐标来表示地理要素的位置,投影坐标系统将地球的表面展开为平面,使得地理要素能够用二维坐标来表示。
4. 空间数据的数据模型空间数据模型用来描述地理要素在地理空间上的位置关系和属性信息。
常见的空间数据模型有矢量数据模型和栅格数据模型。
矢量数据模型将地理要素表示为点、线、面等几何要素,栅格数据模型将地理要素表示为由像元组成的栅格网格。
二、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1. 地图制图与可视化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将收集到的地理数据进行轻松的制图和可视化。
通过GIS软件,可以制作各种类型的地图,如道路交通图、土地利用图等。
制作地图不仅可以直观地展示地理现象,还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地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