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处理工作基本规范
- 格式:ppt
- 大小:1.39 MB
- 文档页数:33
关于进一步规范公文办理工作的通知各部门、单位: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进简政放权、优化服务的要求,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和便民服务工作,需要我们进一步规范公文办理工作。
为加强此项工作,现通知如下:一、加强公文管理1.明确公文的分类、编号、签发、送达、归档及销毁等流程,确保公文办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2.建立公文档案管理制度,加强公文档案保管,及时归档、销毁以及提供信息服务。
3.健全公文传输体系,完善政务服务平台,提高公文传输效率,保证公文办理的快捷、便利、安全。
二、规范公文撰写1.明确公文格式要求及撰写规范,提高公文撰写质量,将公文的用语、格式、排版等准确明确化。
2.加强对公文的内部和外部审核,严格把控公文内容的真实行文、传达和阐述,保证内容正确、准确、完整。
三、加强公文应对工作1.建立公文应对制度,增强应对危机、突发事件的处理和协调能力,推广公众在线应用平台等多方式公开履职情况。
2.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强化协作共同,拓展公共参与渠道,畅通公民表达权。
总之,我们将加强加强公文办理工作,进一步探索实践和完善完善公文办理的制度和机制,不断提高政务公开和便民服务的工作效率,为人民群众营造便利、高效、权威的政务服务平台。
希望各部门、单位认真执行,严格按照通知要求做好公文办理工作。
如有不明之处,请及时沟通解决。
特此通知。
人民政府公文办公室20XX年X月XX日四、加强公文流转的监督和考核1.明确公文流转的责任人,加强对其管理监督,实行责任到人制度,规避延误和漏洞。
2.加强公文流转的考核,建立规范的考核制度,对公文流转的速度、质量、效率等进行考评。
五、强化公文信息化建设1.推广公文信息化处理,并建立统一的公文信息处理系统,实现公文办理过程的全程信息化和智能化。
2.建立公文信息公开平台,推动公文信息公开化,为公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六、加强对公文办理工作的培训和学习1.加强对公文格式和撰写规范的培训和学习,提高公文文书资格和效率。
第五章公文处理的基本原则和程序【理论讲述】在机关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通过制发和收办公文来处理政务。
就发文而言,从思想酝酿、文字起草、商讨修改,经过最后审核定稿,印制成正式文件,到向外发出,需要经过一系列处理过程。
就收文来说,从开始的签收、登记、审核,经秘书部门的拟办,领导批示之后,到最后的承办和答复,同样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处理程序。
而且,收发公文处理完毕后,其中绝大部分还需要立卷归档,作为档案保存。
这一系列相互关联、有序衔接的工作就是公文处理。
过去,我们习惯将其称为文书工作,或者文书处理工作。
一、公文处理的基本原则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机关、团体或单位间的公务活动变得更加频繁,往来公文也日益增多。
为切实发挥公文效用,提高工作效率,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的公文处理中要始终坚持以下基本原则:第一,实事求是的原则。
公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公文处理过程中,必须深入实际,全面调查了解情况,摸清问题,有的放矢。
反对在行文过程中装官腔,讲套话,浮夸虚饰,生搬硬套。
这类假、大、空的公文不但无助于机关组织管理工作,反而会助长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文牍主义风气,给实际工作造成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作为秘书,应该注意培养辨别真伪、明辨是非、科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从纷繁复杂的材料和事实中得出正确的结论,从而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处理相关公文,推动工作。
第二,精简的原则。
“繁文缛节”一直是困扰公文处理实现高效的突出问题。
对此,党和政府一再要求删繁就简,切实提高公文处理的效率。
要做到这点,就要求我们在公文处理中,首先,要把文章写短一些,精炼一些。
毛泽东同志曾在《反对党八股》中直言不讳地说:“工作忙,文章太长了,有谁看呢?”其次,要精简公文的运转处理程序,减少不必要的中间层次和工作环节,缩短公文办理流程。
其三,秘书人员要破除以为层次环节多必有效的陈腐观念,逐步树立精简意识,以简便易行、切实稳妥的方式进行公文处理。
---------------------------------------------------------------范文最新推荐------------------------------------------------------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2018)什么是公文?公文就是机关用于表达自己意图和处理公务的一种文字工具。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欢迎大家阅读!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适应中国共产党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以下简称党政机关)工作需要,推进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各级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
第三条党政机关公文是党政机关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公布法规和规章,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通报和交流情况等的重要工具。
第四条公文处理工作是指公文拟制、办理、管理等一系列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
第五条公文处理工作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准确规范、精简高效、安全保密的原则。
第六条各级党政机关应当高度重视公文处理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队伍建设,设立文秘部门或者由专人负责公文处理工作。
1 / 14第七条各级党政机关办公厅(室)主管本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并对下级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
第二章公文种类第八条公文种类主要有:(一)决议。
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
(二)决定。
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三)命令(令)。
适用于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措施、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
(四)公报。
适用于公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项。
(五)公告。
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六)通告。
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适应中国共产党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以下简称党政机关)工作需要,推进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各级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
第三条党政机关公文是党政机关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公布法规和规章,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通报和交流情况等的重要工具。
第四条公文处理工作是指公文拟制、办理、管理等一系列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
第五条公文处理工作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准确规范、精简高效、安全保密的原则。
第六条各级党政机关应当高度重视公文处理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队伍建设,设立文秘部门或者由专人负责公文处理工作。
第七条各级党政机关办公厅(室)主管本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并对下级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
第二章公文种类第八条公文种类主要有:(一)决议。
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
(二)决定。
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三)命令(令)。
适用于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措施、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
(四)公报。
适用于公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项。
(五)公告。
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六)通告。
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七)意见。
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八)通知。
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
(九)通报。
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
(十)报告。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十一)请示。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十二)批复。
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
(十三)议案。
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公文处理工作要点公文处理工作是指对各类公文进行审核、编写、盖章、传阅、汇总、归档等一系列工作的过程。
公文处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直接影响到组织的行政管理效率和形象,因此,正确处理公文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就公文处理工作的要点,进行详细介绍。
一、科学合理安排工作流程二、准确理解公文的要求和目的在处理公文时,要仔细阅读公文的内容,确保对公文的要求和目的有准确的理解。
只有对公文的要求和目的有明确的理解,才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编写和处理。
三、正确把握公文的格式要求和文体特点不同类型的公文有不同的格式要求和文体特点,处理公文时要正确把握这些要求和特点,确保公文的格式和内容符合规范。
要注意使用正确的词汇和句式,保持公文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四、保持公文的统一性和连续性五、精确严谨地处理公文内容处理公文时要精确、严谨地处理公文的内容。
要注意审查公文的逻辑、推理和证据,确保公文的思路清晰、条理有序。
要注意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用词精准,避免冗长和晦涩的表达。
六、严格履行公文的审核和传阅程序在处理公文时要严格履行公文的审核和传阅程序,确保公文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和传达。
审核时要仔细核对公文的内容和格式,确保公文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传阅时要确保及时和准确地将公文传达给相关人员,确保公文的传达的效果和及时性。
七、做好公文的备份归档工作八、提高公文处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公文处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是组织行政效率和形象的重要保证,要采取措施提高公文处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可以采用技术手段辅助公文处理工作,例如使用电子公文系统加快公文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
同时,要加强团队合作,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以上是公文处理工作的要点,通过科学合理安排工作流程,准确理解公文的要求和目的,正确把握公文的格式要求和文体特点,保持公文的统一性和连续性,精确严谨地处理公文内容,严格履行公文的审核和传阅程序,做好公文的备份归档工作以及提高公文处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可以有效提高公文处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确保公文的合规性和规范性。
2021年党政机文处理工作条例(全文)党政机文是党政机关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下面心搜集了关于党政机文处理工作条例的全文,欢迎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适应xx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以下简称党政机关)工作需要,推进党政机文处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各级党政机文处理工作。
第三条党政机文是党政机关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公布法规和规章,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通报和交流情况等的重要工具。
第四条公文处理工作是指公文拟制、办理、管理等一系列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
第五条公文处理工作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准确规范、精简高效、安全保密的原则。
第六条各级党政机关应当高度重视公文处理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队伍建设,设立文秘部门或者由专人负责公文处理工作。
第七条各级党政机关办公厅(室)主管本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并对下级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
第二章公文种类第八条公文种类主要有:(一)决议。
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
(二)决定。
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三)命令(令)。
适用于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措施、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
(四)公报。
适用于公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项。
(五)公告。
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六)通告。
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七)意见。
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八)通知。
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
(九)通报。
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
(十)报告。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关于印发《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的通知(中办发〔2012〕14号) 中办发〔2012〕1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人民政府,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解放军各总部、各大单位,各人民团体:《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已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中央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2年4月16日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适应中国共产党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以下简称党政机关)工作需要,推进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各级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
第三条党政机关公文是党政机关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公布法规和规章,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通报和交流情况等的重要工具。
第四条公文处理工作是指公文拟制、办理、管理等一系列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
第五条公文处理工作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准确规范、精简高效、安全保密的原则。
第六条各级党政机关应当高度重视公文处理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队伍建设,设立文秘部门或者由专人负责公文处理工作。
第七条各级党政机关办公厅(室)主管本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并对下级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
第二章公文种类第八条公文种类主要有:(一)决议。
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
(二)决定。
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三)命令(令)。
适用于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措施、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
(四)公报。
适用于公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项。
(五)公告。
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六)通告。
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七)意见。
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八)通知。
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2012年4月16日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适应中国共产党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以下简称党政机关)工作需要,推进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各级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
第三条党政机关公文是党政机关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公布法规和规章,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和交流情况等的重要工具。
第四条公文处理工作是指公文拟制、办理、管理等一系列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
第五条公文处理工作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准确规范、精简高效、安全保密的原则。
第六条各级党政机关应当高度重视公文处理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队伍建设,设立文秘部门或者由专人负责公文处理工作。
第七条各级党政机关办公厅(室)主管本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对下级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
第二章公文种类第八条公文种类主要有:(一)决议。
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
(二)决定。
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三)命令(令)。
适用于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措施、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
(四)公报。
适用于公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项。
(五)公告。
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六)通告。
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七)意见。
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八)通知。
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
(九)通报。
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
(十)报告。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十一)请示。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事项。
(十二)批复。
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
公文处理工作实施制度是指组织、规范和管理公文处理工作的一套具体措施和方法。
公文处理工作是组织机构内部及外部沟通、决策和协调的重要手段,对于保证工作高效、信息流通畅、公文合规性和机密性具有重要意义。
公文处理工作实施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1. 公文的纸质和电子化管理:规定公文的纸质和电子化处理方式,并明确不同类型的公文如何进行归档和保存。
2. 公文的起草、审批、签发和印发流程:明确公文的起草、审批、签发和印发流程,并规定不同级别、不同性质的公文应该由哪些人员负责处理。
3. 公文的分类和编号规则:制定公文分类和编号规则,以便于管理和检索,确保公文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4. 公文的密级和保密措施:明确不同密级的公文的保密要求和措施,包括限制公文的查阅范围、传递方式和存储条件等。
5. 公文的公开和发布规定:规定公文的公开和发布方式和时限,并明确哪些公文可以公开,哪些需要保密。
6. 公文的传阅、交办和回复:规定公文的传阅、交办和回复流程和要求,确保沟通和协调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7. 公文的考核和监督机制:建立公文处理工作的考核和监督机制,对公文处理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以上是公文处理工作实施制度的一些基本内容,不同组织和部门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具体的调整和补充。
公文处理工作实施制度的建立和有效执行,有助于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公文的合规性和机密性,促进信息共享和沟通协作。
公文处理工作实施制度(2)办文原则1、乡政府的公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本规则进行处理,做到准确、及时、安全、高效。
2、凡是通过口头、电话或其他便捷方式能够解决的问题不再行文。
已在有关杂志和报上登陆下载的文件,乡政府一般不再转发,确需提出贯彻意见,要有具体可行的实质性内容,不发重复性或表态性文件。
3、呈送乡政府领导审批的公文或乡政府交乡属各部门办理的公文,必须在二日内办理和签发,最多不超过三日。
各村或乡属各部门向乡政府报送____请示,乡政府应在收文后三日内答复。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办发〔2012〕14号)(2012年4月16日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适应中国共产党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以下简称党政机关)工作需要,推进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各级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
第三条党政机关公文是党政机关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公布法规和规章,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和交流情况等的重要工具。
第四条公文处理工作是指公文拟制、办理、管理等一系列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
第五条公文处理工作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准确规范、精简高效、安全保密的原则。
第六条各级党政机关应当高度重视公文处理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队伍建设,设立文秘部门或者由专人负责公文处理工作。
第七条各级党政机关办公厅(室)主管本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对下级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
第二章公文种类第八条公文种类主要有:(一)决议。
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
(二)决定。
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三)命令(令)。
适用于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措施、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
(四)公报。
适用于公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项。
(五)公告。
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六)通告。
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七)意见。
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八)通知。
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
(九)通报。
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
(十)报告。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十一)请示。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