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语言教学法流派一览图
- 格式:doc
- 大小:58.50 KB
- 文档页数:5
n g s in th ei r be i ng ar eg oo df o rs om et h in ga语法翻译法直接法(19世纪末40年代)情景法(50年代)听说法(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认知法交际法(功能法20实际70年代初期)全身反应法(詹姆斯.阿谢尔70年代)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7、80年代)语言观/语言学习观目标语(外语)看成是一个规则系统语言学习被视为智力活动(规则学习、规则记忆和以大量翻译方式与母语意义相联系的操作)口语第一性,学生应学习日常使用的目标语。
语言学习过程可用联想心理学解释口语是基础,结构是说话的核心。
学习语言的过程:接受语言输入,重复操练记住和在实际练习中使之变为个人技能语言是一个系统。
听说法以结构主义作其理论基础,以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作其依据。
语言技能获得过程:刺激-反应-强化语言不是一套习惯的结构,而是一套受规则支配的体系。
四个原则:1、活的语言是受规则支配的创造性活动;2、语法规则有其心理的现实性;3、人类所特有的学习语言机制;4、活的语言是思维工具在语言教学中,学习者不但要学会结构,更重要的是要学会使用结构,掌握语言功能。
特点强调交际中意义的传递、语言的使用阿谢尔把刺激-反应看做语言教学方法的学习理论。
我们认为全身反应法体现了以语法为基础的语言观和行为主义语言学习观以多种语言模式作其语言理论,语言学习观与交际法一样。
教师的教学目的阅读文学作品的能力使用外语进行交际听说读写的能力使用外语进行交际实际全面运用外语培养学生外语的交际能力掌握初步听说能力使用外语交际和做事能A l lt h ia t i me an dA l lt h in gs in th ei r be i ng ar eg oo df o rs om et h in ga教学活动的特点把课文逐句把外文翻译成母语的活动。
首先,教师会用母语把文章的作者和写作背景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其次,课文进行逐句翻译。
认的外语语音学习目标。
英语语法教学语法研究史上出现了三种语法:实体语法、形式语法和教学语法。
拉申-弗里曼比厄更前进一步,她认为语法教学应涵盖形式、意义和运用三个方面,即该语法的构成、含义和什么时候或为什么使用。
拉申-弗里曼的三维语法实际上就是建立在意义基础上的“聚焦于形式”,并且是将功能语法与任务教学法成功结合的语法教学模式。
中学英语语法教学原则:1、循环重复原则;2、大量语言输入原则;3、个性化原则;4、演绎法与归纳法相结合原则;5、语言输出原则;6、形式、意义与运用相结合原则。
英语词汇教学词汇包括整套词汇,包括单词、复合词和成语。
对词汇的掌握可从深度和广度去研究。
听、读活动中学习词汇意味着用间接的方法学习词汇。
用词块的形式来记住某些语法现象(如用the –er, the –er; the more, the more; not so_as,as-as-; -er than-等记住比较级的用法等)。
英语听力教学听力的界定包括四类取向:1、接受型;2、建构型;3、协作型;4、转换型。
五个教学原则:1、增强输入;2、精听与选听结合;3、促进上层技能与下层技能并重;4、培养有意识地听的策略;5、多维的表现形式(多媒体)。
听写的六种形式:1、听释;2、快速听写;3、听写大意;4、完型听写;5、纠错听写;6、线索听写。
英语口语教学口语是语言存在的最基本形式。
培养良好的语感、说出地道流利的英语,是口语技能的高级层次。
口语具有及时性,表现在口语中充满重复、不完整的句子、短语、套语、语块等。
综上所诉,口语是一种产出性口头技能,它涉及多种技能和知识,口语技能具有层次性,它涉及一系列的交际过程、模式和规范,并具有及时性的特点。
口语教学原则:1、听说结合原则;2、培养学生掌握交际策略的原则;3、通过小组活动进行互动的原则;4、事务会话和人际关系会话相结合原则;5、口语活动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原则;6、注意语言准确性和流利性原则;7、鼓励学生大胆说英语的原则。
第二语言教学法主要流派认知派:强调自觉掌握经验派:强调习惯养成人本派:强调情感因素功能派:强调交际运用语法翻译法:以语法知识为纲,依靠母语,通过翻译手段,主要培养二语读写能力。
时间:18世纪末19世纪初别称:又叫“传统法”、“古典法”代表人物:德国语言学家奥伦多夫语言学基础:历史比较语言学心理学基础:德国官能心理学(德国哲学家沃尔夫创立)主要特点:1、以理解目的语的书面语,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发展智力为主,不重视口语和听力(重读写,轻听说)2、以系统语法知识为纲,采用演绎法,通过翻译练习巩固3、词汇是课文内容,用对译生词表进行教学,句子是讲授与练习的基本单位4、用母语教学,翻译是主要的教学手段,练习手段和评测手段5、强调学习规范的书面语,阅读文学名著优势与不足:1、语法翻译法是二语教学史上第一个完整的教学法体系,体现理性派教学法特点2、历史悠久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对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特别是精读课有较大影响3、忽视口语教学与语音教学,缺乏听说能力训练4、过分依赖母语和翻译手段5、过分重视语法知识的教学,死记硬背语法规则6、教学内容枯燥无味或者过深过难7、不利于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直接法:主张口语教学为基础,按照幼儿习得母语的过程,用目的语直接与客观事物相联系而不依赖母语,不用翻译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别称:改革法、自然法代表人物:早期代表人物菲埃托《语言教学必须彻底改革》、德国教育学家贝力子、创造“系列法“的法国语言学家古安,典型教材:英国艾克斯利的《基础英语》语言学基础:语言观认为语言是习惯,语言的运用靠感觉和记忆心理学基础:联想主义心理学主要特点:1、目的语与事物直接联系,教学中排除母语,排除翻译,采用直观手用目的语学习目的语,课堂教学采用扮演角色或演戏方式2、不是先学习语法规则,而是靠直接感知,以模仿、操练、记忆为主形成的自动的习惯,在一定阶段做一个总结3、以口语教学为基础,先听说后读写,认为口语第一性符合自然途径,重视语音教学,强调语音、语调、语速的规范4、以句子为教学基本单位,整句学,整句运用,而不是从单音或者孤立的词开始5、以当代通用的语言为基本教材,学习生动的、活的语言后来的贝力子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