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教版《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教学导案
- 格式:doc
- 大小:2.71 MB
- 文档页数:20
闽教版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意图:我设计的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以及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能力。
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结合教材内容,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技能。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
2. 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
难点: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方法。
教具与学具准备:1. 计算机若干台,每台计算机安装有教学软件。
2. 学生用书。
3. 教学PPT。
活动过程:一、情境导入(5分钟)在这部分,我会通过一个有趣的动画,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基本操作学习(10分钟)1. 教师讲解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如开关机、鼠标操作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三、信息处理实践(10分钟)1. 教师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要求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解答。
2. 学生在计算机上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 教师邀请几名学生上台,展示他们的操作成果。
活动重难点:重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
难点: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方法。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这节课中,我注重了学生的实践操作,使他们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部分学生对计算机操作不熟悉,因此在课后,我打算针对这部分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以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
我还会开展一些有趣的计算机活动,如计算机绘画、编程等,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需要重点关注。
教学目标的设计是我需要关注的重点之一。
信息处理实践环节中的具体操作也是重点。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环节中,针对学生个体差异的辅导是我需要重点关注的环节。
一、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明确的教学目标能够指导整个教学过程。
闽教版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下载一、教材介绍闽教版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具有实用性、科学性和艺术性。
闽教版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下册全册教材共有9个单元,包括:Word文档制作、PPT演示文稿制作、网络搜索及资源利用、网络安全、网页设计等内容。
教材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帮助学生掌握实用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二、教案教学设计下载本文提供闽教版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下册全册的教案教学设计下载,以下是具体内容:1. Word文档制作Word文档制作是本教材的第一单元,主要是让学生初步掌握Word文档的基本操作、编辑和格式调整等技能。
具体内容包括:•单元主题:Word文档制作•教学目标:掌握Word操作基本技能,能制作简单的文档。
•教学重点:文本编辑和格式调整技巧。
•教学难点:Word表格制作技巧。
•教学步骤:1.熟悉Word的界面和基本操作命令。
2.掌握文字的输入、剪切、复制、粘贴等操作。
3.学习调整字体、字号、颜色等文字格式。
4.学习插入图片、表格、链接等操作。
5.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一个简单的Word文档。
•教学评价:小组内互评。
2. PPT演示文稿制作PPT演示文稿制作是本教材的第二单元,主要让学生学会利用PPT软件制作文稿、演示和讲解内容。
具体内容包括:•单元主题:PPT演示文稿制作•教学目标:掌握文件的新建、制作、查找和删除等技巧,并能制作简单的PPT演示文稿。
•教学重点:图片、表格和文字编辑技巧。
•教学难点:动画效果和幻灯片切换技巧。
•教学步骤:1.熟悉PPT的界面和基本操作命令。
2.掌握幻灯片的新建、删除、幻灯片布局和文字编辑等技巧。
3.学习插入图片、表格、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素材。
4.讲解使用动画效果和幻灯片切换技巧。
5.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一个PPT演示文稿。
•教学评价:小组内互评。
3. 网络搜索及资源利用网络搜索及资源利用是本教材的第三单元,主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利用互联网找到所需信息,并正确使用、评价网络信息。
闽教版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第3课《制作课程表》教案一. 教材分析《制作课程表》是闽教版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第3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习如何利用电子表格软件(如Microsoft Excel或WPS表格)制作个人课程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电子表格的基本操作,如插入行、列、单元格,输入数据,调整单元格大小等。
同时,学生还将学会如何设置单元格格式,如字体、颜色、对齐方式等。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如开关机、使用鼠标、键盘等。
但在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方面,大部分学生可能还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基本操作入手,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电子表格的制作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并掌握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学会设置单元格格式;–能够独立制作个人课程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如插入行、列、单元格,输入数据,调整单元格大小等。
2.难点:设置单元格格式,如字体、颜色、对齐方式等。
五. 教学方法1.任务驱动法:教师提出制作个人课程表的任务,引导学生一步步完成任务,从而掌握电子表格的制作方法。
2.示范教学法:教师通过演示操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电子表格的制作过程。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Microsoft Excel或WPS表格软件;2.准备个人课程表的样本;3.准备教学PPT。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任务:制作个人课程表。
–提问:你们知道课程表有什么作用吗?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制作好的个人课程表样本;–引导学生观察课程表的组成部分,如时间、科目、节次等。
三、设计新任务,拓展知识面
意事项,对于学生操作中可能碰到的问题进行特别交待。
形成阶段性任务后让学生观察一段时间,以明确阶段性任务。
生:对照课本中的步骤,自已独立完成任务。
在操作的过程中,可以同桌互助,小组互助。
教师允许小组中完成任务的同学作为小老师检帮助本组同学完成任务并进行检查。
师:到同学中去,边检查,边指导。
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决定是否暂时中断练习进行再强调。
3、设置表格边框(如图)
生:对照课本中的步骤,自已独立完成任务。
在操作的过程中,可以同桌互助,小组互助。
教师允许小组中完成任务的同学作为小老师检帮助本组同学完成任务并进行检查。
试一试
如课本22页图4-6所示,分别选择“方框”、“网格”和“自定义”等选项,设置表格边框。
✧选择一张背景颜色与单元格底纹颜色相同的图片。
✧将插入点光标移到第一行单元格的文字后,在单元
格中插入一张如图4-2所示的“儿童节快乐”艺术字图片。
✧按空格键,将图片移到合适的位置。
✧保存文件。
如图所示
四、展评小结反馈课堂实践情况
教师巡视,以亲切动作拉近师生的差距。
展示学生制作的月历。
学生欣赏月历,教师重点引导认识学生制作出的月历的一些有新的想法。
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同桌互
助,小组互助。
各小组的完成情况较好的“小老师”帮
忙检查并向老师和同学汇报本小组同学完成的情况。
教学反思。
3制作课程表1教课目的认知目标 :1、获得表格的新知识 , 认识表格制作的含义 ;2、理解表格在文字办理中的作用 ;技术目标 :1、认识表格的 3 种制作方法 : 手动绘制表格、用菜单制表、利用“插入表格”按钮制表。
2、掌握菜单命令及手绘方法绘制“课程表”;3、能娴熟在表格中输入文字。
( 视学生状况而定 )感情目标 :1、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相互协作的能力。
2、培育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2学情剖析学生经过前方的几节课 , 已经熟习了 Word的基本操作。
学生在平时学习生活中会用纸和笔绘制表格 , 故采纳“自学学习——研究学习” 的教课方法 , 让学生从学习生活中下手来找寻用计算机这样的媒介来制作表格的方法。
这样的方法充足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 主动参加学习和实践 , 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 , 进而培育学生关于信息的获得能力 , 以及剖析信息和办理信息的能力。
3要点难点( 一) 教课要点1、表格的制作方法 ;2、对表格的简单编写和后期修饰;( 二) 教课难点表格的编写和修饰 ;4教课过程4.1 第一学时4.1.1 教课活动活动 1【导入】复习1、怎样复制、剪切需要的内容?2、文本的输入及编写的要点是什么?3、进一步稳固汉字的输入方法。
4、怎样对文本进行编写的?活动 2【讲解】新课讲解一、制作空表格1、表格的插入 :2、表格的编写展现预先准备好的几张表格: 文摘卡、值日生表及课程表。
得出表格是文字办理中最常有的表现形式之一, 怎样利用 Word制作出以上表格呢 ?本节以课程表的制作为例学习表格的制作。
表格制作二、表格的修饰1、输入文字 :2、文字的编写 :3、修饰边框 :给出制作方法 :方法一 : 利用工具“插入表格”按钮方法二 : 利用菜单达成( 侧重剖析课程表的规格 :10 行、 6 列)小结 : 制表的方法并提出除了上述两种方法, 还能够用“表格和边框” 工具栏插入表格。
信息技术课时教学设计) ) )说一说表格由什么组成?数一数每个表格由几行、几列?看一看表格中都有什么内容?3、揭示课题:制作简单表格。
1、讲解:表格是由行和列组成的,横的称为行,竖的称为列,行与列相交的方格称为单元格。
在单元格中可以输入数字、文字等内容。
2、出示三阶幻方让学生观察:(1)表格有几行几列?(2)表格里面都有哪些内容?(3)观察表格中的数字,每行、每列、对角线上的数字和是多少?3、演示用工具栏插入表格的方法制作三阶幻方。
4、布置任务:根据以上操作方法绘制一个三行三列的表格。
学流程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个人添改的数字,然后用1-1为文件名保存。
(3)修改单元格中的字符,把图1-1中的数字改成图1-7的数字,用1-7为文件名另存。
(4)小组讨论:A在某单元格中输入数据后,按回车键,表格将发生哪些变化?B、如果在表格取后一行的行末按Tab键,表格将发生哪些变化?3、反馈、总结。
1、过渡:要使表格像图1-1或图1-7 一样的大小,应该怎样调整呢?2、边讲解边演示:(1)将插入点光标定位在表格任意单元格中。
(2)打开“表格”菜单,单击“自动调整”选项子菜单中的“根据内容调整表格”命令。
(3)将调整好的表格保存到电月脑中。
1、演示“通过菜单插入表格”的方法。
2、布置任务:运用菜单插入表格的方法制作一个信息技术课时教学设计、通讯录一般格。
、添加表线,增加列。
、手动调列宽。
的通讯录,这个你们都见过吧!通过这个通讯录我们可以很简便的和朋友们联系。
还有手机上的通讯录,以及各种纸质通讯录。
(课件展示一张通讯录)师:观察这种通讯录,谁能和我说说通讯录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生回答,教师补充。
小结:通讯录主要栏目有联系人的姓名和联系方式,其中联系方式包括联系人得固定电话号码、手机号码、电子邮箱地址、住址等栏目。
1.师:每个小组都已经有自己组员的姓名和各种联系方式了。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完成通讯录的制作。
看一看老师的这张通讯录(还没有电子邮箱这一列)首先要插入一个表格。
闽教版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第一课汉字与印刷教学目标:1、知识技术目标:了解汉字的演变历史,印刷技术的发展;2、过程与方法目标:讲解讨论3、情感价值目标: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汉字演变过程与印刷技术的发明发展教学过程:一、引入我国的四大发明是什么?你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吗?我国的印刷技术是怎么发明,发展的你知道吗?二、新课1、了解汉字的演变师讲解汉字的演变过程,说明“六书”的相关知识。
配合图片资料,让学生对汉字的演变历史及六书的形态有更直观、更具体的感受。
2、印刷技术的发展师讲解我国印刷技术的发展,让学生了解“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
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到底有什么作用?你知道北京2008奥运开幕式上的“和”字舞中那些道具代表的是什么吗?师讲解说明宋代人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的重要意义。
3、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师讲解印刷技术在近代的发展情况,让学生了解科技的发展与印刷技术之间的相互关系。
介绍王选发明的激光照排系统及其发明的意义。
简单向学生说明激光照排系统的工作过程及一些常见的排版软件。
三、试一试课外延伸,让学生按照书本中的“试一试”自己动手实践,体验古老的印刷技术。
第二课用电脑处理汉字教学目标:1、了解汉字的编码及输入法;2、认识几种输入输出设备培养学生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汉字编码的原理认识输入法教学难点:理解汉字编码及认识几种专业设备教学过程:一、引入师:电脑处理汉字有3个环节,输入文字、利用软件加工文字,输出文字。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这些知识。
二、新课1、拼音输入法练习。
大家打开电脑中任意一款字处理软件,在编辑窗口中用拼音输入法输入一段文字。
2、了解汉字编码师:为了在电脑中储存、处理汉字信息,我们将汉字分割为许多小方块,称为汉字的“点阵”图,用0表示白点,1表示黑点,这一过程称为“汉字编码”过程。
做一做:编写“春”字的编码。
3、认识几种常见的汉字输入法我们看下课本P7图2,这里有几种常见的汉字输入法,如:字形类的五笔输入法,字音类的智能ABC及全拼输入法,音、形结合的自然码等。
闽教2020版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第2课编辑音频出效果教学内容分析本课的主要内容是掌握使用音频编辑软件Adobe Audition (接下来简称Au)来编辑音频文件,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于音频的录制方法以及需要哪些硬件设备有所了解,本课学生将学习使用Au软件来录制声音,利用Au软件进行音频文件剪切、拼接,调整音量和噪音的消除。
教学对象分析学习准备: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于录制音频的方法及所需要的硬件有所了解,本节课可以直接进入新课的讲解。
学习策略:采用知识迁移法引导学生去尝试用Au软件录制音频的方法。
学习任务:通过5个任务的设置让学生从录制开始,再到生活中常用的裁剪、拼接以及音量的调节和噪音的消除。
逐步引导渗透,并学以致用,制作出一个自己的作品。
教学目标1.学会用Au软件录制、裁剪音频文件。
2.学会用Au软件拼接音频文件。
3.学会用Au软件调节音量。
4.学会用Au软件消除噪音。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
(1)音频文件的录制、裁剪和拼接。
(2)会使用Au软件调节音量和降低噪音。
2.教学难点(1)理解音频文件中波形图的含义。
(2)选择恰当的方法使用Au音频处理软件进行加工处理。
教学方法1.演示讲授法:教师演示操作技巧。
2.对比迁移法:与上节课使用录音机录制音额对比迁移,学生自主探究两种录制方法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3.任务驱动法:以录制古诗吟诵集为任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最终可以完成一个古诗吟诵的作品。
4.自主探究:教师课前准备好微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的方法自主学习探究。
教学准备1.教学环境。
硬件环境:计算机网络教室,带话筒头戴式耳机。
软件环境: Windows 7操作系统,电子教室教学软件, Au软件。
2.教学资源。
教学课件、操作示范微课视频、录制好的音频文件。
1.学生是否对波形图有所理解。
2.学生对于音频裁剪和连接的方法是否掌握。
3.调整音量和消除噪音在我们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第3-4课时制作校园古诗吟诵集(综合活动1)教学目标1.知道“音频项目”的概念和用途,会创建多轨混合声音项目。
闽教版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第一课汉字与印刷教学目标:1、知识技术目标:了解汉字的演变历史,印刷技术的发展;2、过程与方法目标:讲解讨论3、情感价值目标: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汉字演变过程与印刷技术的发明发展教学过程:一、引入我国的四大发明是什么?你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吗?我国的印刷技术是怎么发明,发展的你知道吗?二、新课1、了解汉字的演变师讲解汉字的演变过程,说明“六书”的相关知识。
配合图片资料,让学生对汉字的演变历史及六书的形态有更直观、更具体的感受。
2、印刷技术的发展师讲解我国印刷技术的发展,让学生了解“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
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到底有什么作用?你知道北京2008奥运开幕式上的“和”字舞中那些道具代表的是什么吗?师讲解说明宋代人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的重要意义。
3、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师讲解印刷技术在近代的发展情况,让学生了解科技的发展与印刷技术之间的相互关系。
介绍王选发明的激光照排系统及其发明的意义。
简单向学生说明激光照排系统的工作过程及一些常见的排版软件。
三、试一试课外延伸,让学生按照书本中的“试一试”自己动手实践,体验古老的印刷技术。
第二课用电脑处理汉字教学目标:1、了解汉字的编码及输入法;2、认识几种输入输出设备培养学生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汉字编码的原理认识输入法教学难点:理解汉字编码及认识几种专业设备教学过程:一、引入师:电脑处理汉字有3个环节,输入文字、利用软件加工文字,输出文字。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这些知识。
二、新课1、拼音输入法练习。
大家打开电脑中任意一款字处理软件,在编辑窗口中用拼音输入法输入一段文字。
2、了解汉字编码师:为了在电脑中储存、处理汉字信息,我们将汉字分割为许多小方块,称为汉字的“点阵”图,用O表示白点,1表示黑点,这一过程称为“汉字编码”过程。
做一做:编写“春”字的编码。
3、认识几种常见的汉字输入法我们看下课本P7图2,这里有几种常见的汉字输入法,如:字形类的五笔输入法,字音类的智能ABC及全拼输入法,音、形结合的自然码等。
第1课制作简单表格[课时]:1节课[教学内容]:WORD的启动;制作表格;在表格中输入、修改字符;调整单元格大小[教学目标]:1、通过表格实例,让学生知道表格初步作用和组成;2、熟悉WORD工作环境,光标的定位和文字处理;3、培养学生学习制作表格的兴趣。
[教学重点]:启动WORD[教学难点]:插入表格[教学准备]:PPT课件、多媒体电脑室[教学过程]:一、导入展示各种各样的表格:通讯录、课程表、成绩统计表师:正如大家刚才所看到的一样,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会见到各种各样的表格,使用表格可以简洁、直观地记录和展现一些有关联的数据。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如何在WORD中制作表格。
二、启动WORD师:在学习前,我们得先知道怎样启动WORD,相信有一些同学已经知道方法了。
谁来告诉大家。
请一名学生回答,其他学生按照他的口述来完成。
师:打开WORD后,WORD就给我们提供了一张空白的纸张,现在请大家都在这张白纸上单击一下鼠标左键。
谁能把你们看到的现象告诉我?并且告诉老师,这代表了什么?通过学生的回答和老师的提示,告诉学生光标定位的含义。
三、表格的组成根据幻灯片介绍表格的组成,使学生明白行、列、单元格的概念。
四、插入表格;输入、修改数据活动一:请学生根据课本上的方法,来完成3阶幻方的制作。
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表格和书上幻方表格的不同,引导学生看书学会调整表格的方法,并且介绍菜单栏上的“表格”菜单。
活动二:给出一道未完成的3阶幻方,同学们不看书,根据刚才学的方法,看谁最先完成。
题目如下:师:通过刚才的练习,有没有同学发现,用“常用”中的表格快捷方式创建表格有什么缺点?如何来克服这个缺点?请学生回答问题,从中发现插入表格的另一种方法。
活动三:请同学们制作课本第1页“试一试”中的6阶幻方。
并找出幻方的奥秘。
五、拓展练习完成以下的幻方题:[板书设计]:一、启动WORD1、开始→程序→Microsoft Word2、桌面上的WORD图标→双击打开二、表格的组成:行、列、单元格三、插入表格的两种方法:1、“常用”工具栏中的“插入表格”按钮2、“表格”菜单→“插入”→表格→填写行数、列数教后反思:第2课制作通讯录[课时]:1节课[教学内容]:表格内容和标题、表格线的添加;列宽的调整;行、列的插入[教学目标]:1、学会制作生活中简单的通讯录2、通过学习,能制作生活中的表格,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自主性学习的方法;3、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及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相互帮助的意识;增强学生成就感。
新闽教版四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下册【教案名称】:新闽教版四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下册【教案编写人】:XXX【教案编写时间】:XXXX年XX月XX日【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份,如硬件、软件等;2. 掌握计算机的开机和关机操作;3. 学会使用鼠标进行基本的点击、双击和拖拽操作;4. 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界面和常用功能;5. 学会使用Word软件进行文字输入和格式调整;6. 学会使用PPT软件进行简单的幻灯片制作;7. 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计算机基础知识1.1 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部份1.1.1 CPU、内存、硬盘、显示器等1.1.2 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的区别与作用1.2 计算机软件的分类与作用1.2.1 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区别1.2.2 常见的应用软件介绍:Word、PPT等2. 计算机的开机和关机操作2.1 计算机开机前的准备工作2.2 计算机开机和关机的步骤与注意事项3. 鼠标操作技能3.1 鼠标的基本使用方法3.1.1 鼠标的左键、右键和滚轮的功能3.1.2 鼠标的点击、双击和拖拽操作3.2 鼠标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4. 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界面和常用功能4.1 Windows桌面的组成与功能介绍4.2 常用的Windows功能:文件管理、快捷方式、回收站等5. Word软件的基本操作5.1 打开和关闭Word软件5.2 文字输入和编辑5.2.1 输入文字、删除文字和撤销操作5.2.2 文字的复制、粘贴和剪切操作5.3 文字格式调整5.3.1 字体、字号和字形的调整5.3.2 文字颜色和背景颜色的设置6. PPT软件的基本操作6.1 打开和关闭PPT软件6.2 幻灯片的基本操作6.2.1 添加和删除幻灯片6.2.2 幻灯片的复制和挪移操作6.2.3 幻灯片的布局和背景设置6.3 文字和图片的插入与编辑6.3.1 插入文字框和图片6.3.2 文字和图片的调整和格式设置7. 信息技术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7.1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和理解7.2 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教学步骤】:1. 导入与激发兴趣1.1 利用图片或者实物引导学生认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份,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