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18851A】一种手性季鏻盐相转移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专利】
- 格式:pdf
- 大小:2.56 MB
- 文档页数:26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879705.4(22)申请日 2016.10.08(71)申请人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地址 200235 上海市徐汇区漕宝路120-121号(72)发明人 廉翔 韩生 余焓 王爱民 蔺华林 许广文 薛原 赵志成 许鹏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代理人 杨军(51)Int.Cl.C07F 9/6527(2006.01)B01J 31/02(2006.01)B01J 31/22(2006.01)C07B 53/00(2006.01)C07C 13/28(2006.01)C07C 13/605(2006.01)C07C 2/52(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手性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性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以樟脑酮酸为原料,以苯甘氨醇为恶唑啉前体,经过氯化、缩合、环化、还原,接二苯基氯化磷,最终合成了一种手性催化剂,即2-((1R ,2R ,4R )-2-二苯基磷氧基-7,7-二甲基双环[2.2.1]-1-庚基)-4-苯基-4,5-二氢恶唑。
本发明利用手性樟脑稳定的骨架及其易衍生化的特点,结合恶唑啉的催化优势与含磷配体的高效选择性为一体,拓展了樟脑衍生的有机小分子催化剂及恶唑啉的种类,设计合成路线开发新的环境友好的有手性催化剂,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CN 106478719 A 2017.03.08C N 106478719A1.一种手性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其化学名称为2-((1R ,2R ,4R)-2-二苯基磷氧基-7,7-二甲基双环[2.2.1]-1-庚基)-4-苯基-4,5-二氢恶唑,结构如下式所示: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性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将樟脑酮酸和苯甘氨醇反应得到(1R ,4R)-N-苯甘氨醇-2-羰基-7,7-二甲基双环[2.2.1]-1-庚酰胺;(2)将(1R ,4R)-N-苯甘氨醇-2-羰基-7,7-二甲基双环[2.2.1]-1-庚酰胺和甲磺酰氯在缚酸剂作用下反应,得到(1S ,4R)-1-(4-苯基-4,5-二氢恶唑-2-基)-7,7-二甲基双环[2.2.1]-2-庚酮;(3)将(1S ,4R)-1-(4-苯基-4,5-二氢恶唑-2-基)-7,7-二甲基双环[2.2.1]-2-庚酮还原得到(1R ,2R ,4R)-1-(4-苯基-4,5-二氢恶唑-2-基)-7,7-二甲基双环[2.2.1]-2-庚醇;(4)将(1R ,2R ,4R)-1-(4-苯基-4,5-二氢恶唑-2-基)-7,7-二甲基双环[2.2.1]-2-庚醇和二苯基氯化磷在碱作用下反应得到手性催化剂2-((1R ,2R ,4R)-2-二苯基磷氧基-7,7-二甲基双环[2.2.1]-1-庚基)-4-苯基-4,5-二氢恶唑。
第15卷 第4期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Vol.15 No.4 2002年11月 Journal of Zhangzhou Teachers College(Nat.Sci.) Nov. 2002季鏻盐型相转移催化剂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颜桂炀,郑柳萍,陈守正 (福建师范大学化学系,福州 350007)摘要以大孔型氯甲基化交联聚苯乙烯为载体,合成高聚物季鏻盐型相转移催化剂。
考察了影响它们合成的因素,得出最佳合成条件,并初步探讨了它们对酯化反应的催化性能。
关键词季鏻盐型,相转移催化剂,合成,应用中图分类号:O6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8-7826(2002)04-0068-040 前言 相转移催化(简称PTC)是最近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有机合成化学方法。
由于它能促进两相之间的反应速度、缩短反应时间,克服经典有机合成中分离产物和催化剂困难,提高产品收率和质量,以及使某些原来难进行的非均相反应,能在较温和条件下顺利完成。
因此,把PTC法应用于有机合成方面的研究十分活跃,涉及面广,几乎涉及整个化工行业,引起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1-3]。
这一方法实施的关键首先是合成性能好的相转移催化剂。
目前国内外已经研究出的相转移催化剂有季盐类(主要是季铵盐)、冠醚穴醚类、聚乙二醇及其衍生物,但由于季铵盐的化学稳定性差,冠醚穴醚类制备困难,价格昂贵且又有毒性,因而其应用受到了一定限制[4]。
聚合物固载相转移催化剂是将活性组分季盐离子和冠醚固载化到高分子载体上形成的,它是集中聚合物的特点和相转移催化剂的优点的一类新型催化剂,能够催化大多数非固载相转移催化剂所能催化的反应,具有耐溶性,机械强度好、无毒、不污染环境等优点。
目前国内外使用最多的是凝胶型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为载体[5],虽价廉,但孔径小(20~40Å),机械强度差,且只应用水体系。
本文采用大孔型氯甲基化交联聚苯乙烯为载体,固载季鏻盐,并以2-氯乙醇为试剂,在载体和季鏻盐之间引入聚乙氧基隔离基,合成既具有聚乙氧基又有季鏻盐的新型相转移催化剂,研究催化剂合成最佳条件,用红外光谱分析手段表征催化剂,探讨其催化酯化反应的活性。
专利名称:一种季鏻盐离子液体复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伍振毅,王果果,殷冬媛,赵新,梁睿,赵瑞英
申请号:CN201210447968.X
申请日:20121109
公开号:CN103801402A
公开日:
20140521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季鏻盐离子液体复合催化剂、一种季鏻盐离子液体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由该方法制备得到的季鏻盐离子液体复合催化剂、以及所述季鏻盐离子液体复合催化剂的应用。
所述季鏻盐离子液体复合催化剂的通式为BuPRR/nZnCl/mLaCl,R为卤素,R为C-C的直链或支链烷基,n为1-5,m为0.01-0.5。
采用该季鏻盐离子液体复合催化剂进行傅克烷基化反应,不仅能够提高反应产物的产率,而且当所述含芳基化合物为甲苯、所述烷基化剂为苄氯时,还能够提高反应产物中单苄基甲苯和双苄基甲苯的收率。
此外,该季鏻盐离子液体复合催化剂还能够循环利用,从而避免对环境的污染,降低生产成本。
申请人:中化化工科学技术研究总院
地址: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0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专利名称:一种季膦盐有机聚合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丁云杰,李存耀,汪文龙,严丽
申请号:CN201610481740.0
申请日:20160624
公开号:CN107537563A
公开日:
20180105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季膦盐有机聚合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环碳酸酯生产中的应用。
所述季膦盐有机聚合物催化剂由烯烃基官能团化的季膦盐自聚或与交联剂混聚而成,得到的有机聚合物中加入或不加入路易斯酸,加入路易斯酸时,酸中的金属离子与季膦盐有机聚合物中的N和/或P进行配位,所得产物为季膦盐有机聚合物催化剂。
所得的聚合物催化剂具体为一种多相催化剂,适用于固定床,浆态床,釜式反应器和滴流床等反应器。
本发明提供的季膦盐有机聚合物催化剂在环氧化合物与CO加成生产环碳酸酯反应中表现优异,催化剂的活性较高,生成环碳酸酯的选择性好,底物适用性强。
并且该催化剂稳定性好,与反应物和产品容易分离。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地址:116023 辽宁省大连市中山路457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马驰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