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漆器工艺简介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2
扬州漆器髹饰制作流程
扬州漆器在工艺上采用涂、绘、勾、刻、填、雕、镂、磨、镶、嵌等多种手法,具有平、亮、细、匀、艳、雅的艺术表现效果。
作为扬州漆艺的载体漆器,其品种由髹饰技艺(即装饰工艺,《髹饰录》中“髹”意为涂刷,“饰”意为装饰)决定。
但是,在髹饰之前,要经过制漆、制胎和髹漆制成漆胚。
用漆主要为天然大漆和腰果漆,漆胚面和髹饰还用大漆精炼的推光漆,完稿罩漆也用化学合成漆。
底胎是漆器的造型。
扬州漆器虽然材质种类繁多,有铜胎、钙塑胎以及用麻布、玻璃钢等制作需定制胎型的脱胎,但因大多为日用品,所以以木胎为主。
一、批腻子
常用猪血腻和牛漆腻,厚泥糊可把木纹密闭起来,荫干后磨平。
髹漆工序非常繁琐,却决定了能否得到一件光素的漆胚:基本少骤为“批腻子一刮灰一刷漆一推光”。
二、刮灰
漆灰按粗灰、中灰、细灰顺序均匀涂抹,每涂一遍,用日光或红外灯烘十后磨半。
不同漆器的灰地厚度迥异,刻漆、镶嵌漆器要厚,彩绘、勾刀漆器要薄,而雕漆漆器不做灰地。
三、刷漆
除雕漆漆器按需用大漆涂儿十全儿白遍,每遍窨房荫干后打磨,其余漆器都用腰果漆或推光漆按下涂、中涂、上涂的工艺顺序均匀涂刷,每遍荫干后打磨平滑,才可进行各种形式的髹饰。
不同漆器需要使用不同的髹漆步骤。
四、推光
当漆胚上的髹饰完成后,除百宝嵌、雕漆等品种基本完工,其余漆器还需罩化学漆后打磨推光,最终使漆面光亮可鉴。
中国五大著名漆器扬州漆器江苏扬州的传统漆器工艺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秦汉时期,发展于盛唐,鼎盛于明清,具有浓郁的民族艺术和地域特色,明代扬州艺人周翥首创了以金银珠宝、翡翠玛瑙、水晶玳瑁等高档材料雕成山水、人物、花卉、亭台、翎毛,嵌于檀梨漆器上的“漆器镶嵌”工艺。
千百年来,扬州漆器艺术逐渐形成了“胎形稳固,做工精细,光泽腆润,造型别致”的独特风格,和剔红雕漆、平磨螺钿镶嵌、软螺钿镶嵌、百宝镶嵌(周制)等著名品种,扬州漆器与北京漆器、福建脱胎漆器并称为中国“三大漆器”。
成都漆器据史书记载,四川自古盛产生漆与朱砂,成都是中国漆器最早的发源地之一。
2000年,从成都出土的战国船棺中发现大量做工精细、纹饰斑斓、亮丽依旧的漆器,说明战国时期蜀人的漆器已非常发达。
举世闻名的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出土的大量精美的漆器,其中大多烙有“成市草”、“成市饱”(即成都造)等铭记,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那时期成都是全国漆器的制造中心。
成都漆器为手工制作,主要以木材、土漆为原料,根据设计要求将木材车制成型,再施以各色漆加工而成。
其装饰技法有:雕、嵌、描、绘、堆、贴等。
其中雕花填彩、银片丝光是成都漆器的独有风格,技艺在全国同行业绝无仅有。
北京漆器北京的漆器最迟应该是在元代产生。
在明清两代,一直是作为宫廷装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制作工艺的不同,北京的漆器可谓是品种繁多,除了常见的立体镶嵌、百宝镶嵌和彩绘等品种外,还有一些工艺也被应用在漆器的制作上,产生了雕填和刻灰等漆器品种。
雕填漆器是在木胎上,经过抹灰,多次上漆后进行彩绘。
随后按照纹样,勾勒出浅细的纹路,再戗以金银粉或填彩漆而成。
经过以上工序制作而成的雕填漆器在艺术表现上,要比在灰地上进行雕刻的刻灰漆器更丰富。
雕填作为漆器一个重要品种,在明清的时候,存世数量就不是很多。
流传到社会上的更很少,现在大多数被一些大的博物馆收藏,最近两年,随着收藏爱好者鉴赏能力提高,雕填漆器逐渐被人们所认识。
文+ ■虎图自古就是中扬州漆器木胎上的风雅颂扬州地处沃壤千里的长江下游平原腹地,城中水系通达,物阜民丰, 国最富饶的地区之一。
物产、经济和交通的发达,带动了扬州思想、文化与艺术的繁荣——这座有着深厚人文底蕴的城市,不仅诞生了开一代书画新风的“扬州八怪”,还为人们留下了大量自成一格的古典园林,更孕育出了一批极具风雅气质的手工艺。
其中,最能反映这座“风雅之城”地域特征和风格的手工艺,当属有着2400余年历史、于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扬州漆器糅饰技艺:其设色彩绘之讲究,寓典雅于富丽之中;其纹饰线条之生动,自然写实与情节描绘兼具;其雕刻刀法之隽秀,或宛若游丝、飘忽自然,或奔放流美、挺健如飞。
凡此种种,皆凸显了扬州漆器绘画性极强的特征。
如今的扬州城里,有位主攻漆器创意设计的古稀老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片项目扬州漆器糅饰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宇,他将扬州漆器的绘画 性表现椁‘别有风情,由其创作的漆器作品,更是成为了扬州古城的风雅名片。
指尖上的城m +0手档暫■扬州漆器,因运河而兴想了解扬州漆器,得先了解扬州的历史,而扬州的历史,又得从京杭大运河说起。
扬州文化研究者朱志泊在《扬州上下三千年》一书中谈道:"扬州是一座'先运河而城,有运河而名,因运河而盛,倚运河而新'的城市。
"可以说,京杭大运河造就了扬州昔日的繁华,孕育出了无数富有的盐商,而扬州漆器的兴起,正是建立在这些扬州盐商强大的经济实力之上。
当富有的盐商开始附庸风雅,扬州漆器就不再只是一种日常用品,而是作为一种奢侈品,一种彰显个人地位的器物登上了大雅之堂。
来到京杭大运河河畔,穿过破败的城门,行至东圈门老街,老街尽头的东关古渡,见证过世界漆器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刻。
唐天宝十二年(753年),扬州大明寺住持鉴真自东关古渡出发,东渡日本,其随身携带的漆盒、漆盘等几十件漆器,对日本漆器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甚至可以说,如今名扬天 下的日本漆器就发轲于此。
(下转第46页)一、明清时期漆艺概况中国是东方的古老国度,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历史,为世间留下了无数瑰宝。
工艺美术是我国文化宝库中最闪耀的一部分,在世界工艺文化中独树一帜。
精致的陶器、庄重的青铜器、华美的漆器、优雅的锦绣等,无不反映出卓越的创造智慧,闪烁着灿烂的艺术光彩,为世人所赞赏。
在中国工艺美术中,漆艺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在人类文明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漆的国家,中国漆艺是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在国际上享有盛名。
早在远古时期,中国就出现了漆器工艺,如朱漆木碗、漆绘陶器。
夏商时期,漆器有了很大的发展,应用范围也变得广泛,不仅用于日常生活,也会用于祭祀。
秦汉时期,漆器工艺开始走向繁荣,出现了大量胎体轻便、质地光泽的木胎漆器。
魏晋南北朝时期,漆器艺术受绘画的影响,突破了平涂的局限,尤其是描金渲染漆艺的发展尤为突出。
唐宋时期和元代出现了一些剔红、剔犀和戗金的漆器,迎来了漆艺发展史上的高峰。
明清时期,各种漆艺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中国漆器发展迎来了全盛时期。
明清时期,漆树的种植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手工艺人的自由创作程度得到了很大提高,漆艺也随之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明清漆艺在整个漆艺发展历史中占据了比较重要的地位。
在这个时期,之前几个朝代的漆艺精华被传承和提升,历代传承保留下的漆器工艺被相互借鉴,融会贯通,出现了灿烂繁华的景象。
明清时期形成了漆艺生产新的高潮,《髹饰录》序中就作了很好的概括:“今工之法,以唐为古格,以宋元为通法。
又出国朝厂工之始,制者殊多,是为新式。
于此千文万华,纷然不可胜识矣。
”王世襄也曾用一句话对明清漆艺进行了概括:“不同髹饰变化结合,迎来漆器的千文万华。
”明清时期出现了一部较为完整的总结漆工艺技法的专著——《髹饰录》,此书由明朝隆庆年间漆工黄大成所写,他囊括了自身及前人的制漆经验,对髹漆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完整的叙述。
关于扬州漆器的文章扬州漆器是中国传统的手工艺品之一,以其细腻的工艺和独特的设计风格而闻名于世。
下面将从扬州漆器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特点以及保养方法等方面进行介绍。
扬州漆器起源于中国南方的扬州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
据传,扬州漆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20年左右的秦朝。
起初,扬州漆器主要用于宫廷和贵族的生活用品,如盒子、屏风、笔筒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扬州漆器逐渐流传到民间,并在明清两代达到了巅峰。
制作扬州漆器的工艺非常繁琐,需要经历数十道工序。
首先,需要选用上等的木材作为基材,如梧桐木、楠木等。
然后,将木材经过多次打磨,使其表面光滑平整。
接着,需要在木材表面涂上多层漆,每一层都要等待漆干后再进行下一层的施工。
在每一层涂漆之前,还需要进行细腻的雕刻工艺,以增添艺术感和观赏性。
最后,将漆器进行抛光和装饰,使其呈现出独特的光泽和图案。
扬州漆器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设计和精湛的工艺上。
首先,扬州漆器的设计风格丰富多样,既有传统的山水人物图案,又有现代的抽象图案,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其次,扬州漆器的工艺精湛,细节处理得非常到位,使人们在欣赏时能够感受到一种高雅和品味。
此外,扬州漆器的色彩鲜艳,采用的是天然的植物染料,不仅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还能够保持长久的光泽。
保养扬州漆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不要将扬州漆器暴露在阳光下,以免漆面受到损坏。
其次,避免接触化学物品,如酸、碱等,以免腐蚀漆面。
此外,要定期清洁扬州漆器,可以使用干净的细毛刷轻轻刷去灰尘,然后用干净的软布擦拭。
最后,要避免扬州漆器受到碰撞或摔落,以免造成破损。
扬州漆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设计风格受到了广大人们的喜爱。
无论是作为艺术品还是生活用品,扬州漆器都能够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和文化的沉淀。
希望大家能够更多地了解和欣赏扬州漆器,将其传承下去,让这项宝贵的手工艺继续发扬光大。
扬州漆器概述松鹤雕漆嵌玉屏风扬州漆器生产历史悠久,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就饮誉海内。
隋唐时期,扬州漆器工艺格外精致,金属镶嵌产品日益增多。
明清两代为扬州漆器的兴盛时期,除了彩绘和雕漆外,平磨螺钿、骨石镶嵌、百宝镶嵌等新工艺亦有所展。
传统的扬州漆器,是在精致髹漆的基础上,选用翡翠、玛瑙、珊瑚、碧玉、白玉、象牙、紫檀、云母、夜光螺及金银等八百种名贵材料制作而成。
漆器装饰纹样大量摹刻"扬州八怪"等名人书画,更提高了扬州漆器的艺术欣赏价值。
漆器是扬州两淮盐政的重要贡品。
以清宫档案乾隆十五年(1750年),三十六年(1771年)、五十四年(1789年)两淮盐政"进单"所记为例,扬州向清皇朝所贡漆器,就有紫檀周制、螺钿镶嵌、雕漆、彩漆、填漆、洋漆、彩勾金等各种工艺漆器。
品种器物大至御案、宝座、床榻、柜桌、香几、屏风,小至各种箱、扇、盒、碗、碟、器皿,应有尽有。
其内胎材料有紫檀、梨木、红木、黄杨等名贵木材。
鸦片战争以后,扬州漆器业渐趋萧条,点螺、漆砂砚、檀梨螺钿硬嵌等名贵漆器相继失传。
同治至光绪年间,漆器生产稍有回升。
主要漆器产品有雕漆、螺钿、周制、刻漆、勾刀等。
小件有柬盒、花盆、插牌、文房用具等。
浅刻盛行一时,品种有帽筒、笔筒、砚盒等。
深刻挂屏常以"扬州八怪"书画为题材,洒螺钿屑铺地或用水色晕染,薰烟做旧,产品基本内销。
解放后扬州漆器逐步发展。
1953年文化部和中国美术家协会负责筹组全国民间美术工艺品展览,向梁福盛、梁德福、钱仲纯、孙铸臣等各原作坊买得浅刻、平磨螺钿盘盒和平磨螺钿、骨石镶嵌、雕漆、雕漆嵌玉漆器屏风、漆柜及其它工艺美术品,送江苏省首界民间美术工艺品展览会、华东民间美术工艺品观摩会,全国民间美术工艺品展览会展出。
从此扬州漆器工艺又重放异彩。
扬州漆器品种丰富、技艺精湛、色彩绚丽典雅、造型古朴庄重,同时将欣赏性和实用性紧密结合,具有鲜明的地方风格。
扬州漆器髹饰技艺
扬州漆器为中国传统的特种工艺品,它历史悠久,品种齐全,技艺精湛,风格独特,蜚声中外。
早在两千三百多年前的战国时期,扬州漆器髹饰技艺就已开始出现,从出土实物可以看出,当时漆器的造型和髹饰技法已有较高水平。
到了汉代,漆器被广泛用于许多领域,造型和装饰手法更为精美多变。
扬州市郊出土的汉代漆器不下万件,以彩绘漆器居多,器型繁多,图纹丰富。
唐代扬州的脱胎干漆、金银平脱、螺钿镶嵌等工艺技法已相当成熟,漆器被列为24种贡品之一。
明清时期,扬州漆艺臻于鼎盛,出现剔红雕漆、平磨螺钿镶嵌、软螺钿镶嵌、百宝镶嵌等著名品种,形成特有的地方风格。
乾隆年间,扬州出现多条以生产漆器命名的街巷,漆器产量和品种均达到历史最高峰。
现代扬州漆器制作工艺有点螺、雕漆、雕漆嵌玉、刻漆、平磨螺钿、彩绘、骨石镶嵌、楠木雕漆砂砚、磨漆画制作九大门类,品种齐全,技艺精巧,绚丽多彩,格调清新,极富东方神韵。
所产以扬州漆器厂出品的“漆花”牌漆器最负盛名,曾多次荣获国际、国内金奖,并有多件代表作被选为国礼或陈列于北京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等重要场所。
由于漆艺从业人员培养周期长,收入偏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扬州漆器行业出现了人才断层的状况。
在现代生活中,人们的审美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漆器的社会需求和审美价值逐渐弱化,导致漆器市场萎缩,漆艺行业的生存出现危机。
因此,有必要对扬州漆器技艺
实施保护,以使其在现代社会继续传承下去。
扬州汉墓漆器之漆艺特征考李玫【摘要】汉代漆器以其高超的漆艺而名扬后世.扬州出土的汉墓漆器数量高达上万件,可见在汉代,扬州漆器非常盛行,扬州漆器造型上以轻灵见长,纹样上飞舞灵动,充满生命的韵律.扬州汉墓漆器的胎骨分为厚木胎、薄木片卷胎、木片拼合胎,此外还存有少量竹胎、铜胎、皮胎、陶胎;器形主要有耳杯、漆奁、漆砚、箪笥、虎子、面罩和通中枕等;装饰手法主要有彩绘、针刘、金属扣、金银贴饰、镶嵌等;纹饰题材主要有云气纹、鸟兽纹、几何纹、龙凤纹、花草纹、人物故事纹等.扬州汉墓漆器内涵丰富、纹饰生动、色彩鲜艳,具有高超的造型艺术水平.【期刊名称】《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3(037)005【总页数】4页(P150-153)【关键词】扬州汉代;墓葬漆器;艺术特征【作者】李玫【作者单位】扬州大学艺术学院,江苏扬州225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04汉代漆器以其高超的漆艺而名扬后世。
汉代的扬州隶属广陵国,它在地域上包括了今天的扬州、泰州、南京六合、淮阴盱眙、安徽天长等地,长期是王侯的封地。
广陵国幅员辽阔,汉武帝时,设广陵为刺史部,统领三郡五十三城。
吴王刘濞“开山铸钱、煮海为盐、引渠造田”[1]等政策带动了经济的发展,从而产生了扬州史上的第一个繁荣时期。
陈丹青先生说:“中国古代的艺术绝大部分都依附于墓葬。
如果没有墓葬,不能设想后来会有这么多的艺术。
”两汉时期,有个庞大的绘画的摇篮就是古墓,绝大多数最伟大的画都跟坟墓有关。
据不完全统计,扬州地区仅建国以来发掘的墓葬就有五百多处。
一、胎骨扬州出土的汉代漆器中其胎以木胎居多数,分为厚木胎、薄木片卷胎、木片拼合胎,此外夹纻胎也占很大比例,因夹纻胎的胎体较轻便,在两汉中期较为盛行,普遍用于耳杯、奁、盒等器型。
此外扬州出土的汉代漆器还存有少量竹胎、铜胎、皮胎、陶胎。
竹胎器具比较少见,只发现髹漆竹枕、圆棒形器等,铜胎、皮胎、陶胎漆器是一种在铜器、皮制器和陶器表面髹之以漆的工艺,所占比重甚微。
千文万华———扬州漆器千文万华———扬州漆器毛卫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漆并使用漆的国家。
大漆,采割自自然生长之漆树,是一种天然的涂料,早在《尚书·禹贡》中就有“兖州厥贡漆丝”的记载。
大漆用途广泛,其中较为著名的就是在工艺品方面的开发和运用。
髹(xiū)饰即为大漆运用的传统工艺之一。
所谓“髹”即是用漆漆物;“饰”则指纹饰之意。
用髹饰技艺创作出来的工艺品即是漆器。
中国最早的漆器可推溯到七千多年前的河姆渡遗址中出现的那一只漆碗。
因漆器的流光溢彩,人们也用“千文万华,纷然不可胜识”来形容。
扬州漆器作为中国漆器的重要一支,源于战国,兴于秦汉,盛于明清,发展于当代,现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工艺齐全、技艺精湛、风格独特、驰名中外。
20XX年,扬州漆器髹饰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随着历史的发展,扬州漆器工艺在传承中不断的丰富。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工艺特点。
尤其是明清两代,扬州漆器发展到鼎盛时期,成为全国漆器的制作中心。
漆器作坊林立,如大小描金巷、罗甸巷、漆货巷等。
漆器品种繁多,著名的漆器工艺品种有雕漆、百宝镶嵌、螺钿镶嵌等。
八宝灰、波罗漆、刻漆、堆漆、戗金等工艺技法亦有所兴起。
自宋代宣和年间后失传的漆砂砚工艺也得到了恢复。
与此同时,在漆艺的发展历史上也出现了一些著名的漆艺大师,如“杯盘处处江秋水”的江千里,恢复漆砂砚工艺让“子孙宝之传奕奕”的卢映之以及“漆器自卢葵生后,为扬州特产,销行甚广”的卢葵生等,极大的促进了扬州漆器的繁荣发展。
惜至鸦片战争后,扬州漆器业渐趋萧条,点螺、漆砂砚、檀梨木螺钿硬嵌等工艺相继失传。
新中国建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关怀下,1955年初,散落在民间的16个漆器老艺人组成了漆器生产合作小组,自此逐步恢复了扬州传统漆器工艺的生产。
白驹过隙,转眼六十多年过去了。
经过几代漆艺人不断的努力进取,扬州漆器已成为全国漆器行业重点产区,产业规模居于全国领先地位。
扬州漆器工艺简介扬州点螺工艺漆器简介点螺漆器,“点”指的是技法,“螺”指的是材料,即选用自然色彩的夜光螺、珍珠贝、石决明等高档材料精制成薄如蝉翼、小如针尖、细若秋毫的螺片,用特制的工具一点一丝地点填在平整光滑的漆坯上,经过精致的髹漆工艺,使点螺漆器具有图案精致、色彩绮丽、随光变幻、光华夺目、明亮如镜的艺术风格。
其工艺清晚期后失传两百多年。
经三年多的调研试制,于1978年恢复了扬州独有的这一珍贵漆器品种,被国家作为重点保护的高档工艺品,有史以来购买者一直以高雅的艺术品作陈列装饰,多年来被国家选为国礼赠送给外国元首和作为国家珍品收藏。
扬州雕漆嵌玉工艺漆器简介雕漆嵌玉为扬州独有的名贵漆器工艺品种,其工艺先在所制器物之上髹涂近百层到几百层中国大漆,雕刻成各种国案和锦纹,纹样精美,形象生动,刀法圆润,色泽纯正,各种图案栩栩如生。
雕漆工艺创制于唐代,到了明清时期,在雕漆图案和锦纹上,又创制了百宝镶嵌,即选用翡翠、玛瑙、青金、白玉、珊瑚、碧玉、珠贝、象牙等几十种高档材料,雕琢成各种浮雕图案镶嵌在雕漆工艺之上,成为扬州独创的雕漆嵌玉高档漆器,也成为当今国家领导人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元首,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声誉。
扬州刻漆工艺漆器简介刻漆是扬州重要的装饰工艺品种之一,适合内外销市场需求而喜爱的大宗产品。
刻漆工艺,是在制作好的漆坯件上,运用各种刀具刻成各类画面,根据画面要求进行填作色彩、贴金箔、撒螺屑等装饰手法,其工艺归纳为刻、铲、批、作、贴、撒等六大程序。
产品具有刀法纯熟,线条流畅、色彩匀润、形象生动、金色饱满、富丽堂煌的艺术风格,既反映各类传统的题材内容,又能反映现代的各种画面,既为出口换取外汇,又为内销市场劈开各种门类的需求。
扬州平磨螺钿工艺漆器简介扬州平磨螺钿漆器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特色工艺产品。
其装饰工艺选用优质的珍珠贝、云母、石决明等材料,经打磨成不同色彩的薄片,根据画面需求切拉成各种块面,平嵌在各类器物漆坯上,经过精致髹漆工艺,使产品具有光亮如镜、清丽照人、黑白分明、高雅素洁、图案精美的艺术效果,既适合家具、屏风、挂屏产品的装饰,更适合各种礼品和旅游纪念品装饰范围,平磨螺钿漆器具有浓厚的扬州地方风格。
扬州漆器髹饰工艺的活化传承研究扬州漆器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进程,扬州漆器髹饰工艺逐渐被遗忘和淡化,急需进行活化传承研究。
扬州漆器髹饰工艺是一种通过在器物表面上涂刷漆料,运用各种技法和图案进行装饰的技艺。
它注重细腻、精巧的刻画,以及对色彩和纹理的精心搭配。
这种工艺的传统技法包括底漆、中漆、面漆等多个步骤,每一步都需要经过反复施工和精细调整,才能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效果。
同时,扬州漆器髹饰工艺还融入了扬州地方文化的元素,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然而,由于工艺的复杂性和艺人数量的减少,扬州漆器髹饰工艺面临着传承困境。
首先,制作扬州漆器需要许多特殊材料和工具,如漆料、毛笔、砂纸等,这些材料的获取和制备已经变得困难。
其次,由于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和快餐文化的流行,传统工艺的学习和传承变得越来越少见,年轻一代对于扬州漆器髹饰工艺的兴趣也逐渐减少。
为了活化传承扬州漆器髹饰工艺,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应该加强对这一工艺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公众对扬州漆器的认可度和欣赏水平。
其次,可以开设相关的培训班或工作坊,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扬州漆器的制作中来。
同时,应该加强对传统技法和材料的研究,找到替代品或改良方案,以适应现代制作的需求。
此外,还可以通过与其他艺术形式的结合,创新扬州漆器的设计和制作方式。
例如,将扬州漆器与现代家居、时尚配饰等结合,打造出更具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总的来说,扬州漆器髹饰工艺是一项宝贵的传统技艺,需要通过活化传承研究来保护和传承。
只有加强宣传推广、培养新一代的艺术人才、创新设计方式等多方面的努力,才能让扬州漆器髹饰工艺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扬州著名的手工艺品有哪些独特的文化意义扬州,这座拥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城市,以其独特的手工艺品闻名遐迩。
这些手工艺品不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承载着深厚文化意义的瑰宝。
扬州的漆器工艺,堪称一绝。
其历史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在漫长的岁月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扬州漆器以其精湛的工艺、绚丽的色彩和丰富的图案而备受瞩目。
从制作工艺来看,它融合了雕漆、平磨螺钿、点螺、彩绘等多种技法,每一种技法都需要工匠们具备极高的技艺和耐心。
例如,雕漆工艺要求在漆层上进行精细的雕刻,一刀一划都展现着工匠的功力;平磨螺钿则是将贝壳镶嵌在漆器表面,经过打磨使其与漆面平齐,呈现出珠光宝气的效果。
而从文化意义上讲,扬州漆器的图案常常取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花鸟鱼虫等元素,传递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比如,龙凤图案象征着吉祥如意、繁荣昌盛;牡丹花卉寓意着富贵荣华;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则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价值观。
扬州漆器不仅是实用的生活用品,更是精美的艺术品,它承载着扬州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是扬州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扬州剪纸同样具有独特的魅力。
它以线条流畅、造型优美、构图精巧而著称。
扬州剪纸的题材广泛,涵盖了人物、动物、花卉、风景等众多方面。
在表现形式上,既有单色剪纸,也有多色剪纸,通过巧妙的组合和搭配,营造出丰富多样的艺术效果。
扬州剪纸的文化意义在于它反映了扬州人民的生活习俗和审美情趣。
每逢佳节或喜庆的日子,人们会用剪纸来装饰房屋,增添节日的氛围。
同时,剪纸作品中也常常蕴含着吉祥的寓意,如“福”字剪纸代表着幸福、福气;“连年有余”剪纸则象征着生活富足、年年有余。
此外,扬州剪纸还具有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作用。
通过剪纸这一艺术形式,许多古老的传说、民间故事得以流传下来,让后人了解到扬州的历史和文化。
扬州刺绣也是扬州手工艺品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它以针法细腻、色彩鲜艳、表现力强而闻名于世。
扬州刺绣的针法繁多,包括平针、套针、滚针、打籽针等,每种针法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力和用途。
扬州点螺工艺漆器简介
点螺漆器,“点”指的是技法,“螺”指的是材料,即选用自然色彩的夜光螺、珍珠贝、石决明等高档材料精制成薄如蝉翼、小如针尖、细若秋毫的螺片,用特制的工具一点一丝地点填在平整光滑的漆坯上,经过精致的髹漆工艺,使点螺漆器具有图案精致、色彩绮丽、随光变幻、光华夺目、明亮如镜的艺术风格。
其工艺清晚期后失传两百多年。
经三年多的调研试制,于1978年恢复了扬州独有的这一珍贵漆器品种,被国家作为重点保护的高档工艺品,有史以来购买者一直以高雅的艺术品作陈列装饰,多年来被国家选为国礼赠送给外国元首和作为国家珍品收藏。
扬州雕漆嵌玉工艺漆器简介
雕漆嵌玉为扬州独有的名贵漆器工艺品种,其工艺先在所制器物之上髹涂近百层到几百层中国大漆,雕刻成各种国案和锦纹,纹样精美,形象生动,刀法圆润,色泽纯正,各种图案栩栩如生。
雕漆工艺创制于唐代,到了明清时期,在雕漆图案和锦纹上,又创制了百宝镶嵌,即选用翡翠、玛瑙、青金、白玉、珊瑚、碧玉、珠贝、象牙等几十种高档材料,雕琢成各种浮雕图案镶嵌在雕漆工艺之上,成为扬州独创的雕漆嵌玉高档漆器,也成为当今国家领导人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元首,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声誉。
扬州刻漆工艺漆器简介
刻漆是扬州重要的装饰工艺品种之一,适合内外销市场需求而喜爱的大宗产品。
刻漆工艺,是在制作好的漆坯件上,运用各种刀具刻成各类画面,根据画面要求进行填作色彩、贴金箔、撒螺屑等装饰手法,其工艺归纳为刻、铲、批、作、贴、撒等六大程序。
产品具有刀法纯熟,线条流畅、色彩匀润、形象生动、金色饱满、富丽堂煌的艺术风格,既反映各类传统的题材内容,又能反映现代的各种画面,既为出口换取外汇,又为内销市场劈开各种门类的需求。
扬州平磨螺钿工艺漆器简介
扬州平磨螺钿漆器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特色工艺产品。
其装饰工艺选用优质的珍珠贝、云母、石决明等材料,经打磨成不同色彩的薄片,根据画面需求切拉成各种块面,平嵌在各类器物漆坯上,经过精致髹漆工艺,使产品具有光亮如镜、清丽照人、黑白分明、高雅素洁、图案精美的艺术效果,既适合家具、屏风、挂屏产品的装饰,更适合各种礼品和旅游纪念品装饰范围,平磨螺钿漆器具有浓厚的扬州地方风格。
扬州彩绘、雕填工艺漆器简介
彩绘工艺装饰,是中国最古老的漆器工艺品种,扬州在秦汉时期就已有很高的制作水平和较大的生产规模。
其工艺采用中国大漆与入漆色调制成各种色彩,按画面及工艺要求绘制在髹好的漆面上,装饰在各类壁画、屏风、家具和各种礼品、纪念品等产品上,用笔渲染细腻,图案纹样精致优美,栩栩如生,可反映古今不同时代的画面,色彩雅致,气韵生动,具有中国工笔重彩画的特色。
雕填工艺,是在特制的髹漆坯件上,彩绘各种图案纹样,将画面每个部位的外轮廓,以刀带笔勾出轮廓槽线,戗以金粉,使画面更加丰满,具有色彩华美缤纷,图案线条流畅,富丽堂皇的艺术效果。
扬州骨石镶嵌工艺漆器简介
骨石镶嵌工艺,是明代扬州人周著所创造,为扬州漆器传统特点的主要品种。
其装饰工艺采用象牙、牛骨、云母、珍珠贝、石决明、寿山石、青田石等各种材料,运用浮雕、圆雕、镂空、色镶、镶嵌、画金等技艺制作而成,产品具有色彩丰富,雕刻精致、图案优美、立体感强、自然生动的艺术特色,其工艺多用于各类普、中、高档屏风、地屏、家具和各种旅游纪念品、礼品等,是我厂的重点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