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的特性及危害
- 格式:ppt
- 大小:774.50 KB
- 文档页数:30
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静电引发火灾事故是一个常见的安全隐患。
如果不加以重视和控制,静电可能会导致严重的火灾事故,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
了解静电是如何引发火灾事故的原理和机制,对预防和控制静电火灾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静电引发火灾事故进行深入探讨,希望能够增强人们对静电安全的认识和重视。
静电的形成和特性静电是指物体在与其他物体接触或分离时,由于电子的转移而带有电荷的现象。
简单来说,静电是由物体表面带有过多或过少的电子而形成的一种电荷。
当两种不同材料接触或分离时,电子会在它们之间转移,使得其中一个材料带有正电荷,而另一个带有负电荷。
这种带电现象会导致物体之间产生静电力,引发一系列的静电现象和问题。
静电常见的形式包括静电电荷、静电场和静电放电。
静电电荷是指物体带有过多或过少的电子而形成的电荷,可以是正电荷或负电荷。
静电场是指物体带电后周围形成的电场,具有导电性的物质都具有电场,但只有带电物质周围的电场强度相对较大。
静电放电是指物体带有电荷后,与周围的带有相反电荷的物体接触或过近时,电荷会通过空气或介质中的离子导致放电,产生闪电和火花。
在工业生产中,静电主要来源于以下几种情况:摩擦产生的静电、流体接触产生的静电和电气设备产生的静电。
摩擦产生的静电是指当两种材料摩擦或分离时,由于电子的转移而产生静电。
流体接触产生的静电是指在流体或气体中,由于不同材料接触或分离而引起的静电现象。
电气设备产生的静电是指在电气设备中,由于电荷的积聚和放电现象而引发的静电问题。
这些静电问题可能会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因此需要加以重视和控制。
静电引发火灾的原理和机制静电引发火灾的原理和机制主要包括电荷积聚、静电放电和火花引燃。
电荷积聚是指在物体表面或区域因摩擦或接触而导致电子转移,形成静电电荷的过程。
当两种不同材料摩擦或接触时,其中一个材料会失去电子而带正电荷,另一个材料会获得电子而带负电荷。
这种电荷的积聚会导致物体表面或区域带有过多或过少的电荷,产生静电现象。
静电的特性及危害
出管口、液体注入容器。
5)、液化气体、压缩气体或高压蒸汽在管道中流动或由管口喷出时。
6)、穿化纤布料衣服、高绝缘鞋的人员在操作、行走、起立等.
2、静电的特点:
1)、电压高。
静电能量不大,但其电压高。
固体静
素.由于静电的影响因素多,静电事故的随机
性强.
3、静电的危害:
工艺过程产生的静电可能引起爆炸和火灾,也可给人以电击,还可能妨碍生产。
4、放电与引燃:
A、各类静电放电种类
1)电晕放电。
即在两电极间放电,引燃能力很小.
2)刷形放电。
非导体与导体间易发生,引燃能力中等.
3)火花放电。
发生在相距较近的带电金属导体间,释放能量集中,引燃力很强。
4)传播型刷形放电.发生在具有高速起电的
场所,放电能量大,引燃能力很强。
基本防护措施:
减少静电荷产生
对接触起电的物料,应选用在带电序列中位置较临近的、或对生产正负电荷的物料加以适当组合,使最终达到起电量最小。
静电危害1.静电的危害形式和事故后果静电危害是由静电电荷或静电场能量引起的。
在生产工艺过程中以及操作人员的操作过程中,某些材料的相对运动、接触与分离等原因导致了相对静止的正电荷和负电荷的积累,即产生了静电。
由此产生的静电其能量不大,不会直接使人致命。
但是,其电压可能高达数十千伏以上容易发生放电,产生放电火花。
静电的危害形式和事故后果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有爆炸和火灾危险的场所,静电放电火花会成为可燃性物质的点火源,造成爆炸和火灾事故。
2)人体因受到静电电击的刺激,可能引发二次事故,如坠落、跌伤等。
此外,对静电电击的恐惧心理还对工作效率产生不利影响。
3)某些生产过程中,静电的物理现象会对生产产生妨碍,导致产品质量不良,电子设备损坏。
2.静电的特性(1)静电的产生实验证明,只要两种物质紧密接触而后再分离时,就可能产生静电。
静电的产生是迥接触电位差和接触面上的双电层直接相关。
1)静电的起电方式①接触--分离起电。
两种物体接触,其间距离小25*10-8cm时,由于不同原子得失电子的能力不同,不同原子外层电子的能级不同,其间即发生电子的转移。
因此,界面两侧会出现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的两层电荷。
这两层电荷称为双电层,其间的电位差称为接触电位差。
根据双电层和接触电位差的理论,可以推知两种物质紧密接触再分离时,即可能产生静电。
②破断起电。
材料破断后能在宏观范围内导致正、负电荷的分离,即产生静电。
这种起电称为破断起电。
固体粉碎、液体分离过程的起电属于破断起电。
③感应起电。
例举一种典型的感应起电过程。
假设一导体A为带有负电荷的带电体,另有一导体B与一接地体相连时,在带电体A的感应下,B的端部出现正电荷,B由于接地,其对地电位仍然为零;而当B离开接地体时,B成为了带正电荷带电体。
④电荷迁移。
当一个带电体与一个非带电体接触时,电荷将发生迁移而使非带电体带电。
例如,当带电雾滴或粉尘撞击导体时,便会产生电荷迁移;当气体离子流射在不带电的物体上时,也会产生电荷迁移。
静电对人体的危害
静电对人体可能产生多种不良影响,包括:
1.引起皮肤病:静电在衣物、皮肤之间产生,并可能附着尘埃、微小物
质等。
当静电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会引起皮肤病,如电视机等荧光屏上有大量的静电荷,能吸附灰尘,灰尘中的细菌侵入、刺激皮肤,可能会导致红斑、痤疮、色素沉淀等皮肤病。
2.影响机体生理平衡:静电在人体内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会影响中
枢神经系统的机能,导致血液酸碱度和机体氧特性的改变,使人出现疲惫、头痛、烦躁、失眠等症状。
静电产生的磁场作用还可能会引起心率异常和心脏早搏,从而引发心血管疾病。
3.影响日常生活:静电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会对日常生活产生影响。
例如,静电可能会使人在接触金属时遭受电击,导致坠落、摔倒等事故。
此外,在某些特殊环境中,如手术室等需要高度清洁的环境中,静电的存在可能会影响手术过程,因为手术室内的空气中的灰尘等微小物质会被静电吸附,从而影响手术的精度和效果。
因此,为了减少静电的产生和积累,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穿棉质、丝质等不易产生静电的衣物,使用加湿器增加室内湿度,使用防静电产品如防静电手环、防静电手套等,保持皮肤湿润等。
同时,在某些特殊环境中,如手术室等需要高度清洁的环境中,也需要注意静电的存在和影响。
生产中静电的危害及其预防静电是指物体在摩擦、接触、分离等行为中,由于电子的转移而产生的电荷积聚现象。
在生产环境中,静电可能会带来很多危害,包括触发火灾或爆炸、损坏电子设备、损坏产品、电击人体等。
因此,对于静电的预防是至关重要的。
静电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触发火灾或爆炸:在许多工业领域,如化工、石油、制药等,存在可燃气体或蒸气。
当静电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会引起放电,从而引发火灾或爆炸。
2. 损坏电子设备:静电对电子设备的损坏是十分常见的问题,特别是对于敏感的电子元件来说。
静电放电可能会导致电子设备的损坏,进而导致设备的故障或系统的不正常运行。
3. 损坏产品:在一些生产过程中,特别是对于涉及电子元件、塑料制品、纺织品等的生产,静电可能对产品的质量造成损坏。
静电会导致产品的吸附和粘附、附着灰尘或杂质、引起产品的起毛、损坏产品的表面光洁度等。
4. 电击人体:在干燥条件下,人体与带电物体或积聚的静电之间的放电可能会导致人体电击。
这种电击不仅会给人体带来疼痛和不适,还有可能危及生命安全,特别是在操作电器设备时。
为了避免静电带来的危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 控制湿度:静电通常在干燥环境中更容易产生,因此,通过控制环境湿度可以减少静电的产生。
适当增加空气湿度可以有效减少静电的积聚。
2. 接地处理:将物体接地可以消除或减少静电的积聚。
对于静电敏感的设备和产品,应采取接地措施,将静电释放到大地中,防止静电累积到危险程度。
3. 使用抗静电设备或材料:在一些特定的场合,可以使用抗静电设备或材料,如抗静电地板、抗静电工作台等,来消除或减少静电的产生。
4. 定期清洁工作环境:定期清洁工作环境,特别是清除积聚在地面、工作台上的灰尘和杂质,有助于减少静电的生成。
5. 增加防护设备:对于操作高压设备或易导电的物质的人员,应增加防护设备,如抗静电手套、抗静电鞋等,减少静电对人体的危害。
6. 增加静电监测与防护系统:在一些特殊环境下,可以安装静电监测与防护系统,及时监测静电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达到防护的目的。
静电的特性及危害静电是指物体表面带电的现象,由于它普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因此对人们的健康和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静电的特性及危害,以及如何预防和控制静电。
静电的特性静电产生的原因是物体表面电荷的不平衡,通常是由于物体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的摩擦或分离引起的。
当两个物体之间分离时,它们表面的电荷也会分开,而一些电子转移到了一个物体上,而另外一些电子则留在了另一个物体上。
这导致一个物体带有正电荷,而另一个物体带有负电荷。
静电显著的特性包括:1. 吸引和排斥带电物体会相互吸引或排斥,吸引常出现在正负电荷之间,而排斥常出现在相同类型的电荷之间。
2. 电荷分散静电电荷会深入物体内部,使电荷分散并减少电场强度。
这种效应在电荷类型相反的物体之间尤其显著。
3. 变化电荷随时间变化,因为它们可以通过引入或移动导体来进一步分散。
当静电电荷足够强时,可能会在两个物体之间形成电火花。
电火花通常伴随着爆炸、火灾或其他严重的安全问题。
静电的危害虽然静电通常被认为是无害的现象,但当它失控或过度累积时,可能带来严重的危害,尤其是在以下情况下:1. 爆炸和火灾在一些工厂和实验室中,静电堆积可能导致空气中的爆炸。
爆炸通常在粉尘、气体或液体处理的工作场所发生,这些物质可以形成可燃的蒸气或粉尘云。
过量的静电可能点燃蒸气或粉尘,引起火灾。
2. 电击静电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导致人体电击。
在某些干燥的环境中,人体周围的空气电离后,会积聚足够的电荷。
当一个已带电的人跟另一个接触时,电荷可能会流过另一个人的体内,导致电击。
3. 产品损坏静电可能会对某些产品造成损害,如电子设备、半导体和涂料。
当这些产品受到静电的影响时,电荷可能会损害电子元件或干扰信号,影响产品的性能或可靠性。
预防与控制静电虽然无法完全消除静电,但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减轻其危害:接地是减少静电的最简单方法之一。
将带电物体与电地相连,可以使电荷顺着导体流回地面,从而减轻电荷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