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皮肤溃疡37例治疗体会
- 格式:pdf
- 大小:208.33 KB
- 文档页数:2
皮粘散治疗慢性皮肤溃疡73例临床观察毕业论文【关键词】慢性皮肤溃疡中药外治皮粘散慢性皮肤溃疡(CSU)又称难治性溃疡,多见于老年人,尤其是在合并有糖尿病、脉管炎及下肢静脉回流障碍的老年人群中更为常见。
由于该病慢性迁延、难以治愈且消耗甚大,给患者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状况及生活质量。
皮粘散是我科已故全国著名中医外科学家文琢之教授的秘方,临床运用四十余年,治疗CSU、慢性窦道、漏管等常能收到奇效。
为了系统观察该药治疗CSU 的临床疗效,笔者于2005-08~2007-02收集CSU门诊和住院患者共73例。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5年发布的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对该病拟定了诊断标准:①可有外伤或感染、长期卧床、糖尿病、下肢静脉曲张、电离辐射等病史;②溃疡圆形或不规则,大小不等,边缘呈斜坡状或变厚高起,疮口下陷,脓液稀少或腥秽恶臭,肉芽灰白或暗红色,周围皮肤黯黑,板滞木硬,很难愈合,愈合后极易复发;③病程在1个月以上。
1.3 排除标准①年龄在18岁以下或80岁以上;②癌性溃疡;③急性溃疡;④精神病患者。
2 治疗方法2.1 药物组成皮粘散由炉甘石、朱砂、琥珀、黄连、冰片等9味药组成,将其制成极细粉末。
2.2 换药方法用生理盐水棉球将创面清洗干净,用干棉球拭干,将皮粘散“飞”到溃疡面上,然后用无菌纱布包扎。
隔日更换敷料1次,4周为1个疗程。
3 疗效观察3.2 观察指标3.2.1 一般指标病程;全身症状;舌象、脉象;中医辨证;引起CSU的原发疾病及诱因。
3.3 疗效判定疗效判定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5年发布的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溃疡面完全愈合为痊愈;溃疡面缩小达70%以上为显效;溃疡面缩小达30%以上,70%以下为好转;治疗1个疗程,溃疡面缩小不足30%,或根本无缩小,或有扩大趋势为无效。
3.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1.5∕PC软件进行。
糖尿病治疗心得体会糖尿病治疗心得体会1最近几年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对于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目前认为,是一种多基因和多种环境因素共同参与并相互作用的多基因多环境因素复杂病。
现代医学对糖尿病的`治疗也是要强调从整体来评估病人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但现行临床治疗仅仅停留在药物干预的阶段,血糖指标虽然可以控制,并发症却没法防止,还会致使很多临床可以治愈的情况错失治疗时机。
中医历来是强调辨证论治,也就是根据每一个人自己的独特情况来分析、治疗,制定完全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分析本例患者,治疗效果迅速的原因我觉得除了及时的中医辨证论治,从脾肾温通、化湿之外,还发现了导致血糖升高的情绪原因。
通过观察及问诊发现患者压力大、情绪紧张、容易焦虑,并且这种情绪状况已经有常年的维持。
所以在治疗中充分分析这种身体环境因素,明确告知患者身体变化的意义,调整情绪以恢复神经功能的正常状态,再配合中药,身体一定可以恢复正常。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患,同时有明显的社会性,在对患者治疗的同时,一定不要仅仅停留在药物(包括中药、西药)的层面,一定要分析患者的情绪、环境、生活等整体状态,处方用药的基础上,需要明确指出患者不良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并作出适当的指导建议。
治病的同时最好能够改善患者世界观、价值观。
治病更要治人!糖尿病治疗心得体会2相信对于内分泌科的护理姐妹门更不会陌生,作为内分泌科的专业护士,我们的主任把我们象医生一样的培养,给了我们很多出去学习交流的机会,可以说内分泌科低年制的护士老师都具备跟患者进行糖尿病知识讲座的能力,但以往的健康教育基本都由责任组长承担,没有人独立出来做健康教育,从八月开始,我们内二病区也安排人来搞专职的健康教育了。
专职健康教育护士,多么神圣而光荣的一个称谓,但我听着犹如千斤重担,压力大于动力,平常我们一直都在做健康教育,让我独立出来专门做,我该怎么做啊!还是象平常一如既往的做吗?肯定是不可以的,我怎么才能对得起这光荣而神圣的称谓呢?难道科室的人说我是专职的教育护士我就是了吗?给我挂一个专职教育护士的头衔我就是了吗?在久病成良医的患者面前我能自信的说自己是专职健康教育护士吗?仔细称量自己,我心里比没把握一针见血还虚,说真的,很感谢两位护士长给了我成长的时间和空间,李红护士长说:“白林,相信你,八月你就自己摸索着干吧!仔细回顾我们平时的健康教育,我们做了病房的一对一教育,集体教育,每月一次的大型多媒体教育,甚至患者的分层分类教育,成立了患者的泵友协会,病友之家,病友俱乐部,尽管形式多样,我觉得也存在很多的问题,我们所做的几乎都是惯性在做,例行公事的在做,究竟收益如何?没去认真的评价过,设置专职的教育护士,我如何才能在以往的基础上锦上添花呢?我想我首先要把我所做的、所负责的事情真正落到实处,宁愿病人不叫我杨医生,叫我杨教育,怎么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杨教育我还在探索总结之中,我就把我八月电话回访的真实情况供大家分享一下。
糖尿病合并皮肤特大感染一例治疗护理体会摘要:糖尿病是最常见的代谢紊乱疾病之一,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为千分之一,感染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最高,其次为泌尿系感染、皮肤感染、胃肠道感染、真菌感染,败血症亦不少见,为了提高对糖尿病合并感染的认识,积极合理的防治和护理,现将一例特大皮肤感染治疗护理经过作综合论述。
关键词:糖尿病治疗护理【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6-0144-01患者,男,64岁,糖尿病吏10余年,近一周发现后背包块10×10大小,有波动感,体温达37.8度以上,来院就诊。
诊断为“糖尿病合并背部感染”。
1 治疗如下1.1 立即手术清除感染病灶。
1.2 严格控制血糖,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空腹要低于7.0mmol/l,餐后要控制在10.0mmol/l以内。
良好的血糖控制是治疗皮肤感染的基础,如果血糖控制不好,其他的疗法都是空谈。
合并皮肤感染或坏疽者,最好用胰岛素来控制血糖。
1.3 伤口要每天清洗,使用方法是每生理盐水冲洗,再用双氧水,最后用呋喃西林冲洗,用碘伏棉球擦洗伤口,擦的过程中要用力,把腐烂的组织完全擦掉,露出鲜红的新鲜组织为止,如果腐烂组织较多,可以用剪刀剪除。
1.4 伤口内填塞药物纱布(庆大霉素加胰岛素湿敷),抗生素外敷。
一个星期后,如果伤口的分泌物不多,可以停用抗生素。
1.5 抗菌素合理应用。
1.5.1 抗菌素的应用要以药敏为指导,应选用敏感的杀菌剂。
1.5.2 足量药物足够疗程,彻底控制感染。
1.5.3 对于重症患者应给予静脉给药。
1.5.4 由于糖尿病患者的微血管变,故应避免应用有明显肾毒性的药物。
2 护理2.1 一般护理。
严格执行消毒制度,定时通风,保持空气清新。
病房紫外线照射2次/日,30分/次,床单每日更换一次。
保持皮肤清洁。
2.2 应用胰岛素的护理。
高血糖患者,细胞功能、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吞噬细菌的功能均低下,机体处于易感状态,为更好控制感染,首先应降低血糖,采用小剂量普通胰岛素时,应持续静滴,滴速在2-4单位/小时,同时补钾,静脉滴注胰岛素时,严密监测血糖,每1-2小时测一次,及时调整用量。
·临床研究·DIABETES NEW WORLD糖尿病新世界糖尿病新世界2020年5月[作者简介]黄灵(1988-),女,福建建阳人,硕士,住院医师,研究方向:病毒性皮肤病。
糖尿病是临床上发病率颇高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老年人是糖尿病的主要患病人群,加上老年人的机体免疫力低下且多合并其他疾病,这增加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并发症的风险性。
糖尿病并发症是导致老年患者残疾和病死的主要原因,其中,皮肤溃疡是发生率较高的一类并发症,多发于足部,且一旦患病后会出现反复破溃,患者的病程时间长,愈合难度非常大,病症严重者甚至需要截肢[1]。
老年糖尿病皮肤溃疡患者的病程时间较长且治疗难度较大,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常规治疗,常规治疗主要包括控制血糖波动+清创、换药疗法等。
对于小面积溃疡的患者而言,常规治疗能够获得一定的效果,但对于大面积溃疡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获得的效果并不理想。
康复新液是一种常用的治疗药物,能够消除炎症、加速肉芽组织的生成。
红外线照射让红外线深入皮肤组织,以提高深层温度,加速皮下的微循环能力。
现共选取2018年8月—2019年7月该院收治的80例老年糖尿病皮肤溃疡患者,旨在对康复新液+红外线照射的治疗效果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评价。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现共选取80例老年糖尿病皮肤溃疡患者,均于该院接受治疗。
用数字随机表法分组,各40例。
对照组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为62~83岁,平均(72.45±1.63)岁;糖尿病病程为2~12年,平均(6.68±1.23)年。
观察组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为63~84岁,平均(72.51±1.72)岁;糖尿病病程为2~13年,平均(6.71±1.25)年。
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发现两组的各项基线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说明两组是存在可比性的,能够进行临床对照研究。
糖尿病合并皮肤体表溃疡的护理摘要:目的:讨论糖尿病患者合并皮肤体表溃疡的护理方法。
方法:将87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用普通护理,观察组加强护理。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更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加强护理对糖尿病合并皮肤溃疡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糖尿病;皮肤;体表溃疡;护理【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441-01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紊乱综合征,已成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中患病率最高的,特征是血糖升高,引起的原因很多,成为医疗工作者和广大患病群众的沉重负担。
如果血糖得不到控制,细菌和真菌找到了良好的发展环境,高血糖改变了皮肤的状况,出现瘙痒,机体的抵抗力降低,严重者引起周围神经、血管病变,出现溃疡和坏疽,更严重者出现反复病变,继发皮肤感染,严重者截肢致残,随着糖尿病患者不断增多,发病率逐年上升,对糖尿病患者的皮肤护理也引起了重视,现将糖尿病患者的皮肤护理作进一步探讨,找到更适合的预防与护理方法,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在我可住院的患者87例,其中男性患者44例,女性患者43例;最长的糖尿病史23年,最短的糖尿病史2年,平均病程6.7年;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溃疡,按照部位不同,分为:小腿溃疡26例,足部溃疡34例,骶尾部溃疡9例,臀部溃疡12例,肘部溃疡6例;其中伴随两处及以上部位溃疡患者12例;按照溃疡病变时候,皮肤及皮肤深部受损伤深度分,最浅真皮层感染47例,最深脂肪部位感染7例、中间肌肉组织感染33例,两处以上合并感染的患者32例。
把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2例。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溃疡部位、溃疡程度等数据经分析,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临床特点:局部皮肤麻木、疼痛,瘙痒,皮肤有虫行感,汗出减少或无汗,皮肤干燥皴裂,当有烫伤、摔伤或利器损伤,致病菌侵袭感染,不容易痊愈,出现色素沉着和萎缩坏死,形成溃疡面,严重时形成坏疽,需要截肢.1.3护理方法:对照组选择普通护理,口头嘱托注意事项。
慷舒灵对糖尿病患者皮肤溃疡的愈合作用摘要】目的通过观察32例糖尿病合并皮肤溃疡的患者,使用慷舒灵换药与常规换药在溃疡愈合效果和时间上的比较,论证慷舒灵对糖尿病患者皮肤溃疡的促愈作用。
方法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试验组(慷舒灵组)采用慷舒灵换药和对照组(庆大霉素组)采用庆大霉素换药,两组进行比较。
结果治疗组溃疡创面的愈合时间为16.5±4.51天,对照组为32.68±8.23天,在创面愈合时间慷舒灵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有显著的促愈作用。
【关键词】慷舒灵糖尿病溃疡愈合2009年2月~2010年6月,我科收治糖尿病合并皮肤溃疡32例,采用慷舒灵换药,疗效较好,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2例糖尿病人均符合诊断标准,其中男15例,女17例,38~72岁,溃疡48个,面积最小为1.0cm×1.0cm,最大3.5cm×5.0cm。
Ⅱ期压疮17例,Ⅲ期压疮10例,Ⅳ期压疮5例。
糖尿病病程3~32年。
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在年龄、性别、溃疡面积、部位、数量、深度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治疗方法1.2.1全身治疗:1应用胰岛素将血糖控制理想水平。
2进行有效的抗感染治疗。
3采用活血化淤药物,改善组织供血。
1.2.2局部治疗:先用碘伏消毒溃疡周围皮肤,再用生理盐水冲洗创面。
治疗组直接将慷舒灵凝胶涂满创面,然后用美皮康敷料外敷。
如有坏死组织,应先剪除坏死组织,见到红润创面,再用生理盐水冲洗创面。
如果分泌物较多,应每天换药1次,待分泌物减少炎症控制后,可改为每2天换药一次,当有新鲜肉芽生长时,3天一次。
一般4-5天即有新鲜肉芽或上皮组织生长,7-8天上皮组织长满创面痊愈。
对照组:用庆大霉素8万U以20ml生理盐水稀释冲洗溃疡处,用胰岛素8 U以生理盐水稀释至1ml均匀滴在溃疡面上将无菌纱布覆盖。
1.3疗效观察观察溃疡愈合时间,治疗3天后,每2天观察并测量溃疡面积1次,直至溃疡愈合。
糖尿病治疗心得体会(精选7篇)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有这样的时机,要好好记录下来,这样就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
那么好的心得体会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糖尿病治疗心得体会(精选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糖尿病治疗心得体会(精选7篇)1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宣传主题是“共同关注糖尿病”,为响应联合国的号召,唤起全社会对糖尿病防治工作的重视,推动糖尿病防控工作的开展,结合我院实际,于11月14日前后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活动。
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一、领导高度重视,要求我们在做好日常宣传工作的同时,在世界糖尿病日做好各种形式的.宣传工作,把预防糖尿病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让百姓真正了解糖尿病的高危因素,做好糖尿病的一级预防。
11月11日下午4时,在我院内分泌科的健康宣教室举办了大型糖尿病健康教育讲座,参加教育的人数约100人,有患者、家属、有高危人群及健康人,通过讲座让更多的人了解糖尿病。
二、围绕今年糖尿病日宣传主题,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
11月14日上午,在我科主任的带领下,10余名医护人员在门诊大厅为广大群众提供了免费义诊及医疗咨询活动,现场活动气氛热烈,群众纷纷向医务人员咨询糖尿病相关知识,还就自身糖尿病治疗、保健和日常生活应该注意的问题向医务人员咨询。
医务人员就患者在饮食控制、规律服药、监测血糖和体育锻炼中应该注意的事项给予了具体的指导,向大家宣传糖尿病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教育群众改善饮食结构良好控制体重,增强体质锻炼,提高生活质量,远离糖尿病。
三、免费为百姓测量血糖:测量血糖是监测糖尿病的最好手段,借此次活动也开展了免费测量血糖的活动,目的就是为了让百姓了解血糖监测的重要性,此次共计为100人免费测量,活动得到广大群众的交口称赞。
四、向前来我院就诊的群众发放宣传材料300余份,受益人数达500余人,营造了良好的宣传氛围,使大家能够主动了解相关健康知识,提高人民群众对糖尿病的知晓率,让宣传真正起到作用。
糖尿病合并烧伤15例临床治疗体会我科从2005年3月~2011年3月收治15例糖尿病合并烧伤患者,经治疗均治愈出院。
1临床资料本组男12例,女3例。
年龄36~71岁,平均53.8岁,烧伤面积0.1~68%,平均30%。
ⅱ°面积最大达43%。
损伤部位:双上肢13例,躯干部13例,上下肢13例,面部5例。
足部6例,手部7例。
伤后0~12天入院。
8例应用胰岛素泵,24h用量最多达120u胰岛素。
创面菌培养检出大肠杆菌3例,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例、阴沟肠杆菌1例、绿脓杆菌4例、金黄色葡萄球菌4例。
经清创,敏感抗生素治疗,其中13例手术治疗;微粒皮移植3例,复合皮移植10例27个部位,肉芽创面邮票植皮4例8次。
创面愈合时间17~65天,平均45.6天。
2体会糖尿病合并烧伤患者的治疗是烧伤治疗的一个难题,本题15例病人,手术治疗13例,均痊愈出院。
我们的体会是:2.1早期补液:按常规治疗,但胰岛素和输入糖的比例可达到1:4u/g。
有的病人甚至达到1:2u/g或1:1u/g。
这主要是早期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的。
2.2创面处理:本组15例病人,其中3例面积较大,早期手术治疗,采用微粒皮移植技术,并在手及大关节等功能部位采用大张自体皮或复合皮移植技术,均获得成功。
不会因为手术的打击引起血糖的骤然波动,且随着烧伤创面的缩小,患者尽早封闭创面是治疗的关键,是大有益处的。
对末梢血液循环差的部位,皮瓣的应用要慎重。
2.3血糖及尿糖的监测:血糖每日测4次,其中3次为餐前0.5h 血糖值,1次为晚9时血糖值。
根据测定值,调整餐前15min皮下注射胰岛素的量,使血糖测量值尽量维持在7.0~9.0mmol/l。
因糖尿病人平时血糖处于一个较高水平,故在治疗中,不可使血糖值降的过低,以防发生低血糖症。
尿糖主要反映单位时间糖的排泄量,通过测定,对调整胰岛素用量起到辅助作用,早期尿糖一般维持在++即可。
2.4抗生素应用:对此类病人我们采用早期联合应用和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的原则。
2009年第5期27C om pr eh ensi ve R ehabi l i t at i on T r eat m ent of Pi ri f or m i s I njur yL I A o L i an l i anR ehabi l i t at i on D epar t m ent,Ji a ngbi n H o s pi t al of G uangxi A ut onom ous R eg i on,N anni ng,530021A bs t r ac t:O bj e ct i ve,T o s t udy t he r ehabi l i t at i on df e ct of com put e r i z e d m edi um--f r equency el ec t r ot her apy,t her m ot hera py,m a-ni pul a t i on a nd r ec i pr oc at i ng t r act i on i n pi r i f or m i s i nj ury.M et hod{73cas es w i t h pi r i f or m i s i nj ur y w er e r andom l y di v i ded i n t o t W O gr oups.35C aSes i n cont r ol gr o up w er e s i m pl y t r e at ed w i t h m a ni pul at i on。
w hi l e38cas es i n t r ea t m e nt gr o up w er e a dd e d c om put e r-i zed m edi um-f r equency el ec t r ot her apy,t he r m ot her apy a nd r ec i pr oc at i ng t r ac t i on.T he cur at i ve ef fect W a S eval ua t ed af ter t W O co ur se sof t r eat m ent.R es ul t:I n cont r ol group,14eas es w e re cured,9cas es of obvi ous ef f ect,9of ef fect and3of ri o ef f ect f w hi l e i n t r ea t m e nt gr oup,23cas es of r ec ove r y+9of obvi ous ef f ect。
老年糖尿病患者皮肤的护理作者:王清峰郭小燕赵庆红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8期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病,因老年人各组织器官老化,如患糖尿病时,机体内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导致周围神经病变,常易出现皮肤溃烂、化脓感染,严重者会造成坏疽截肢而致终身残疾,给患者身心造成极大的痛苦[1]。
因此,糖尿病患者的皮肤护理工作已成为治疗中十分重要的问题。
近3年来我院皮肤科收住的18例糖尿病并发皮肤病的患者经过精心护理取得了良好疗效果,现将护理结果和经验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8例糖尿病并发皮肤病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8例,年龄50~77岁。
其中皮肤瘙痒者10例,溃烂3例,水疱病3例,糖尿病足3例。
有皮肤疾患者占总病例数56%。
2 基础护理2.1瘙痒的护理:由于老年人皮质分泌减少,组织角质层水分蒸发的保护性脂膜功能下降,表皮水分易通过皮肤逸出而引起皮肤干燥,皮肤干燥往往是引起瘙痒的最主要原因。
对出现顽固性皮肤瘙痒的患者,应避免搔抓、摩擦皮肤,以免抓伤皮肤引起溃破和感染。
可通过用温水洗澡(40℃),次数不可过频,每周l~2次,每次洗澡时间15分钟左右为宜,时间过长会使皮肤表面的油脂流失,导致皮肤干燥。
避免泡澡,因为泡澡会导致皮肤水分流失,使皮肤更加干燥。
应用温和的香皂洗澡,浴后可涂搽油类物或植物油等,以保持皮肤润滑。
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洗澡时应有人陪护,以防发生意外。
内衣要穿纯棉织品,选用合脚的软底鞋或透气性好的布鞋及棉袜。
对频发性的瘙痒,可内服扑尔敏、苯海拉明、异丙嗪等抗组胺药物[2]。
局部性的瘙痒外用止痒剂荷酚液或采用中草药熏洗等。
对合并真菌感染者温开水冲洗檫干后,涂达克宁软膏l~2次/日,共涂1~2周。
2.2 防止皮肤破损,避免感染:老年人因表皮老化而变薄,除水分易逸出外,还容易出现皮肤破损,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皮肤屏障功能减弱的情况下,十分容易合并感染。
减少受伤和防止皮肤感染是预防老年糖尿病皮肤溃疡发生最根本的措施。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皮肤溃疡37例临床观察摘要: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并发症之一便是皮肤溃疡。
本文通过对37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减少病情恶化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一、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在我科就诊的37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首诊患者,男女比例1:1,年龄35~65岁。
1.2 糖尿病诊断标准遵循中国糖尿病诊断标准,即:①空腹血糖≥7.0mmol/L;或随机血糖≥11.1mmol/L,伴有典型糖尿病症状(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两小时血糖≥11.1mmol/L。
1.3 临床治疗方法对糖尿病患者皮肤溃疡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包括中医内服外用药物和西医药物治疗。
中医方面主要采用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的中药,如黄连、三七、当归等药物。
西医方面主要采用降糖药物、抗生素等药物进行治疗。
1.4 观察指标观察疗效以皮肤溃疡面积、愈合时间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为主要指标。
二、结果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37例病例中有33例(89.2%)溃疡面积明显减小,愈合时间缩短,4例(10.8%)溃疡面积未见明显改善。
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感染和坏疽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
三、讨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患者皮肤溃疡效果显著,其主要原理在于中医药能够调节机体气血,改善全身微循环状态,促进溃疡愈合。
而西医药物治疗则能够降低血糖水平,减轻糖尿病对机体的损伤,从而提高患者的自愈能力。
四、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在糖尿病患者皮肤溃疡治疗中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病情恶化,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由于本研究样本数据较小,且研究设计为临床观察性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进行更大样本、多中心、前瞻性研究予以验证。
180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伴皮肤病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马健楠,谭 红*(新疆军区总医院 皮肤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摘 要:目的:探索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伴皮肤病溃疡患者的疗效分析。
方法:在某一医院选取就诊于该院的老年糖尿病伴皮肤病溃疡患者共56例作为该主题的研究对象,这56为糖尿病患者会出现不同的皮肤溃疡情况,将其分为两组,每组28例,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实验组,在患者住院期间医护人员对对照组进行常规性的护理,对实验组进行针对性的护理管理,过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皮肤溃疡情况并进行进一步分析影响患者皮肤溃疡的相关影响因素。
结果: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95.35%vs69.77%对比差异明显(P<0.05)。
两组患者治疗后溃疡愈合率对比差异明显(P<0.05)。
两组患者治疗后创面皮肤动脉血氧张力对比差异明显(P<0.05)。
结论:糖尿病伴皮肤病溃疡患者的皮肤溃疡相关影响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应该提醒老年患者做好日常的预防工作来控制皮肤病情,对患有糖尿病伴皮肤病溃疡患者我们应该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和诊疗,根据具体实际情况进行护理工作,稳定患者的皮肤溃疡情况。
关键词:护理干预;老年糖尿病伴皮肤病溃疡患者;临床疗效分析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作者简介:马健楠,新疆军区总医院。
糖尿病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内分泌疾病,这种疾病多发生在40岁以上的成年人身上,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就是皮肤病变,皮肤溃疡其对患者的身体伤害极大,糖尿病伴皮肤溃疡患者严重的甚至会致残致死。
根基此种情况,该次研究选取在某一医院选取就诊于该院的糖尿病伴皮肤病溃疡患者共56例作为该主题的研究对象,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实验组,在患者住院期间医护人员对对照组进行常规性的护理,对实验组进行针对性的护理管理,过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皮肤情况并进行进一步分析影响患者皮肤溃疡的相关影响因素,其主要是为了尽早帮助患者稳定皮肤病情,为预防老年糖尿病伴皮肤病溃疡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