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信号频谱结构和频道
- 格式:doc
- 大小:223.50 KB
- 文档页数:8
资料编码产品名称MA5800 使用对象产品版本编写部门资料版本HFC网络常识拟制:日期:审核: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侵权必究目录(TOC Heading)关键词:HFC 、频谱、网络结构、器件、工程计算摘要:缩略语清单:参考资料清单:2022-04-27华为机密,未经许可不得扩散第1页, 共19页第1章 HFC 网络常识(标题1)1.1 HFC 网络的概念和发展(标题2)1.1.1 HFC 网络的发展(标题3)HFC 网络是从 有线电视网络发展而成,在有线电视出现时,网络规模较小,称作共用天线系统,网络线路一般由纯粹的同轴电缆组成。
后来网络规模扩大,由于信号在电缆中得损耗较大,一般要每隔200-300m 得距离上加入放大器中继,由于在加入放大器得同时也引入了噪声,经过多级放大器后,信号的载噪比下降到使用户的收视质量不能接受,因此靠纯粹的同轴电缆不能将信号送得太远,后来随着光纤技术的成熟,光纤被引入到有线电视网络,光纤具有损耗小、不受电磁干扰、传输带宽宽等优点。
有线电视网络上原承载的业务一般只有电视和调频广播,这些业务都是单向的,只有从局端(前端)向用户的信号,而没有从用户到前端的信号,用户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
随着数据通信的发展,以及对承载网络的数据传输速率要求越来越高,人们自然想到了有线电视网络,因为有线电视网络在我国已进入了千千万万的用户家中,具有广泛的接入基础,而且网络具有很高的带宽能力,十分有利于开展高速数据接入。
但原HFC 网络是单向结构,也就是说信号只能从局端向用户广播,用户不能向局端发送信号,无法实现交互式业务,因此HFC 网络需要进行改造,使之具有双向通信能力。
目前我国许多地区的HFC 网络已开始进行了网络双向改造并实现了宽带的数据接入。
1.1.2 HFC 网络的概念(标题3)HFC 是Hybird Fiber Coax 的缩写,意思是混合的光纤同轴网,指的就是有线电视网络。
广播电视工程中的频谱管理与利用在现代社会中,广播电视工程起到了传播信息,提供娱乐和文化服务的重要角色。
然而,广播电视所需的频谱资源有限,因此频谱管理与利用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频谱管理和利用问题,并分析相关的挑战和解决方法。
一、频谱管理的重要性频谱是指无线电通信中不同频率范围内的电磁波信号。
广播电视工程需要使用特定频谱来传播内容,而这些频谱资源是有限的。
频谱管理的目标是在有限的资源中实现最大的效益和公平的分配。
频谱管理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避免频谱冲突:不同的广播电视台和频道需要使用不同的频谱资源,频谱管理可以避免不同频率的信号之间的干扰和冲突。
2. 提高频谱利用效率:通过科学合理地规划和管理频谱资源,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资源的浪费,满足更多用户的需求。
3. 促进新技术的发展:频谱管理可以为新技术的引入提供必要的通信资源,推动广播电视工程的创新和发展。
二、频谱管理的挑战与解决方法频谱管理在广播电视工程中面临着多样的挑战,如频谱资源的稀缺性、频谱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频谱共享的复杂性等。
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频谱规划与分配:通过科学的频谱规划和分配,可以合理地将频谱资源分配给广播电视台和频道,确保不同频率的信号之间不会发生冲突。
同时,还可以根据不同地区和时间段的需求,进行灵活的频谱分配。
2. 频谱监测与管理:频谱监测可以帮助管理机构掌握频谱资源的使用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频谱干扰和非法使用等问题。
频谱管理机构应加强监测手段,提高对频谱资源的管理效率。
3. 频谱共享与合作:频谱资源有限,频谱共享可以提高频谱的利用效率。
广播电视工程可以与其他通信业务进行频谱共享和合作,共同利用频谱资源。
例如,与移动通信行业合作,实现共享频段的使用,既满足了广播电视的需求,又充分利用了频谱资源。
4. 创新技术的应用:频谱管理也需要与时俱进,采用创新技术来提高频谱的利用效率。
第七章模拟电视基础小结一、像素:组成图像的基本单元。
每个像素具有单值的光特性(亮度和色度)和几何位臵。
像素亮度既是空间(二维)函数,同时又是时间函数。
二、顺序制传送:按一定顺序将一个个像素的光学信息轮流转换成电信号,用一条传输通道依次传送出去,在接收端的屏幕上再按同样的顺序将电信号在相应的位臵上转换成光学信息。
特点:(1)发送端和接收端各有一个转换开关。
(2)转换开关用电子方法实现的,有很高的接通速度。
(3)收、发两端开关的接通要同步,保证图像的正确重现。
三、扫描:电视系统中顺序分解像素和综合像素的实现过程。
将组成一帧图像的像素,按顺序转换成电信号的过程(或逆过程)。
1、隔行扫描:指将一帧电视图像分成奇数场和偶数场两场来扫描,奇数场扫描画面的奇数行,偶数场扫描画面的偶数行,奇数场和偶数场图像嵌套在一起形成一幅完整的图像。
2、隔行扫描优点:(1)克服逐行扫描方式电视信号的带宽过宽。
(2)能在不改变帧频的条件下克服闪烁现象。
3、扫描同步:(1)同频:收发两端的扫描速度相同;(2)同相:收发两端的时空对应关系一致。
4、我国电视标准规定:(1)一帧扫描总行数为625行,其中,帧正程575行,帧逆程50行;(2)采用隔行扫描方式,每场扫描312.5行,场正程287.5行,场逆程25行;(3)场频为50Hz,场周期为20ms;(4)行频为15625Hz,行周期为64μs,行正程时间为52μs ,行逆程时间为12μs ;(5)扫描光栅的宽高比为4:3。
四、摄像器件产生图像信号原理:都是基于电荷储能原理(Charge Storage Principle)。
1、摄像管:利用了光电靶的作用和电子束的扫描来实现光电转换的摄像器件。
2、电荷耦合器件CCD:以电荷的多少代表图像信号的亮暗、以时钟信号控制代替电子束扫描实现图像信号的摄取、光电变换和输出的摄像器件。
CCD工作过程:光输入⇒电荷包存储⇒电荷包转移⇒信号电荷输出五、显像器件1、阴极射线管CRT:利用电子束的强弱随图像信号的大小变化,将一帧时域的图像信号在屏幕上变成一幅平面光学图像的显示器件。
有线数字电视信号标准有线数字电视信号标准是指数字电视信号在有线传输过程中所需遵循的技术规范和标准。
有线数字电视信号标准的制定对于数字电视的传输质量、频谱利用率、设备兼容性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有线数字电视信号标准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有线数字电视信号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到信号的压缩和解压缩技术。
数字电视信号通常采用MPEG-2、MPEG-4等压缩编码标准进行编码,以便在有限的频谱资源下传输更多的节目内容。
因此,有线数字电视信号标准需要规定信号的压缩比、编码方式、解码方式等技术细节,以确保信号的传输质量和清晰度。
其次,有线数字电视信号标准还需要规定信号的调制方式和频率分配方案。
有线传输网络通常采用调频调制方式进行信号传输,因此有线数字电视信号标准需要规定调制方式的参数范围、频率的分配规则等内容,以确保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不受干扰并能够稳定地到达用户家中的电视机。
另外,有线数字电视信号标准还需要考虑到信号的加密和解密技术。
为了保护节目内容的版权和用户的隐私,有线数字电视信号通常采用加密技术进行传输,用户需要通过专门的解密设备才能观看加密的节目。
因此,有线数字电视信号标准需要规定加密算法、解密设备的技术要求等内容,以确保节目内容的安全传输和用户的合法观看。
最后,有线数字电视信号标准还需要考虑到信号的传输距离和网络拓扑结构。
有线传输网络通常涉及到信号的长距离传输和多级转发,因此有线数字电视信号标准需要规定信号的传输损耗、网络的拓扑结构、信号的中继转发等内容,以确保信号在传输过程中能够稳定地到达用户家中的终端设备。
总之,有线数字电视信号标准的制定涉及到多个技术领域的内容,需要综合考虑信号的压缩、调制、加密、传输等方面的技术要求,以确保数字电视信号在有线传输过程中能够稳定、清晰地到达用户家中的终端设备。
随着数字电视技术的不断发展,有线数字电视信号标准也将不断进行更新和完善,以适应新的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
FM调频度范围1. 什么是FM调频FM调频(Frequency Modulation)是一种广播调制方式,通过改变载波频率的变化来传输音频信号。
FM调频具有抗干扰能力强、音质清晰的特点,因此在广播、电视和无线通信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2. FM调频的频率范围FM调频的频率范围是指在调频广播中可用的频率范围。
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的规定,FM调频的频率范围通常为87.5 MHz至108 MHz。
这个范围被划分为一系列的频道,每个频道的带宽为200 kHz。
3. FM调频的频道划分在FM调频广播中,频道的划分是为了使不同广播电台之间的信号互不干扰。
根据ITU的规定,FM调频的频道划分如下:•第一频道:87.5 MHz•第二频道:87.7 MHz•第三频道:87.9 MHz•…•第200频道:107.9 MHz每个频道的中心频率相差0.2 MHz,这样可以确保不同电台之间的信号不会相互干扰。
4. FM调频的应用领域FM调频在广播、电视和无线通信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4.1 广播FM调频广播是最常见的应用之一。
在广播中,电台通过FM调频技术将音频信号转换为无线电信号,然后通过天线将信号传播到接收设备,如收音机。
由于FM调频的特点是抗干扰能力强、音质清晰,因此广播电台通常选择FM调频来传输音频信号。
4.2 电视除了广播之外,FM调频也在电视领域得到应用。
在一些国家,电视声音信号是通过FM调频传输的。
这种方式可以保证电视声音的质量和清晰度,同时也可以避免与其他频段的信号干扰。
4.3 无线通信FM调频在无线通信领域也有一定的应用。
尽管现在大部分无线通信都采用数字调制技术,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仍然会使用FM调频。
例如,在一些无线对讲机中,FM调频可以提供较长的通信距离和较好的语音质量。
5. FM调频的优点和局限性5.1 优点•抗干扰能力强:由于FM调频的调制方式使得信号对干扰的抵抗能力较强,因此在信号传输过程中的抗干扰能力较好。
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第三版课后思考题答案第一章1.1 以无线广播和电视为例,说明图 1-1 模型中的信息源,受信者及信道包含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在无线电广播中,信息源包括的具体内容为从声音转换而成的原始电信号,收信者中包括的具体内容就是从复原的原始电信号转换乘的声音;在电视系统中,信息源的具体内容为从影像转换而成的电信号。
收信者中包括的具体内容就是从复原的原始电信号转换成的影像;二者信道中包括的具体内容分别是载有声音和影像的无线电波1.2 何谓数字信号,何谓模拟信号,两者的根本区别是什么数字信号指电信号的参量仅可能取有限个值;模拟信号指电信号的参量可以取连续值。
他们的区别在于电信号参量的取值是连续的还是离散可数的。
1.3 何谓数字通信,数字通信有哪些优缺点传输数字信号的通信系统统称为数字通信系统;优缺点: 1.抗干扰能力强;2.传输差错可以控制;3.便于加密处理,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和保密性越来越重要,数字通信的加密处理比模拟通信容易的多,以话音信号为例,经过数字变换后的信号可用简单的数字逻辑运算进行加密,解密处理;4.便于存储、处理和交换;数字通信的信号形式和计算机所用的信号一致,都是二进制代码,因此便于与计算机联网,也便于用计算机对数字信号进行存储,处理和交换,可使通信网的管理,维护实现自动化,智能化;5. 设备便于集成化、微机化。
数字通信采用时分多路复用,不需要体积较大的滤波器。
设备中大部分电路是数字电路,可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实现,因此体积小,功耗低;6. 便于构成综合数字网和综合业务数字网。
采用数字传输方式,可以通过程控数字交换设备进行数字交换,以实现传输和交换的综合。
另外,电话业务和各种非话务业务都可以实现数字化,构成综合业务数字网;缺点:占用信道频带较宽。
一路模拟电话的频带为 4KHZ 带宽,一路数字电话约占64KHZ。
1.4 数字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中的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数字通行系统的模型见图1-4 所示。
广播电视信号频谱结构和频道
(以我国电视标准为参数)
我国规定的开路电视信号一共划分为68个频道,目前由广播电视使用的只有1~48频道,其中第五频道已划给调频广播使用(表07-03-4)。
表07-03-4我国电视频道划分
在无线电频谱中48~958MHz的频率范围被划分为五个频段,Ⅰ频段为电视广播的1~5频道,Ⅱ频段划分给调频广播和通信专用,Ⅲ频道为电视广播的6~12频道,Ⅳ频段为电视广播的13~24频道,Ⅴ频段为电视广播的25~68频道。
其中,1~12频道属于“甚高频段”,常用VHF表示;13~68频道属于“特高频段”,常用UHF表示。
从表中可以看出,在广播电视各频段之间均留有一定的间隔,这些频率被分配给调频广播、电信业务和军事通信等应用。
对于这些频率广播电视是不能使用的,否则将造成电视与其他应用的相互干扰。
但由于有线电视是一个独立的、封闭的系统,只要设计得当一般不会与通信产生相互干扰,因此可以采用这些频率以扩展节目的数量,这就是有线电视系统中的增补频道。
我国增补频道参数见表07-03-5。
表07-03-5 我国有线电视增补频道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