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之都——济宁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1
孔孟桑梓地,千年运河都济宁,一座具有数千年文明史的文化之城、商贸之城、生态之城,永恒地镌刻在人类的记忆里。
这里是华夏儿女魂牵梦绕的文化圣地和精神家园——孔孟之乡,享誉世界的东方文化巨人孔子就诞生在这里。
2000多年间,《论语》流淌着温润和谐的光华,缓缓滋养着世人。
明、清以来,这里更是成为“南通江淮、北达幽燕”的运河重镇,千里浩荡、碧波连绵的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使这座美丽的城市融南汇北,积淀千年的运河文化给后人留下了太多的神奇与自豪。
济宁市是2011年由国家文物局、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六个“文化遗产日”活动的主场城市。
我们走进孔子的曲阜,走进孟子的邹城,走进大运河,走进微山湖,走进梁山,徜徉流连于孔府、孔庙、孔林、复圣殿、太白楼、浣笔泉、宝相寺、南旺分水龙王庙、东大寺、声远楼、竹竿巷、玉堂酱园……触摸着这座千年古城文化的温度,感悟着她的文化魅力,感受着我们的美好生活……——记者题记济宁位于山东省南部,地处苏鲁豫皖四省结合部,东邻山清水秀的临沂,西与牡丹之乡菏泽接壤,南面是枣庄市和江苏省徐州市,北面与泰安市交界,西北角隔黄河与聊城市相望。
济宁区位优越、交通便利,是连接华东与华北、内陆与沿海的重要通道,三条高速公路、三条铁路、四条国道纵横境内,京杭大运河贯穿南北,军民合用的济宁机场年内即可通航,规划建设中的京沪高速铁路在曲阜设有站点。
济宁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地形以平原洼地为主,地势东高西低,地貌较为复杂。
济宁东部山峦绵亘,丘陵起伏,较有名的山有曲阜尼山、邹城峄山、凤凰山、泗水尧山等,中部有南四湖(做山湖、南阳湖、昭阳湖、独山湖的总称)。
济宁是轩辕黄帝和孔子、孟子、颜子、曾子、子思子五大圣人的故乡,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儒家文化发源地。
身为孔盂桑梓之地,千年运河之都,济宁拥有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是中国文化版图和世界文化格局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这一区域是上古东夷部族聚居的地区,曾是我国传统文化最稠密、最领先的地区。
济宁地区历史古迹介绍
济宁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孔孟之乡,运河之都”之称。
现为中国运河城市,历史上是“商贾云集,货通天下”的商埠重镇。
济宁境内名胜古迹众多,有“两京五朝十八县”之称。
其中最著名的有:
1.济宁孔庙:
孔庙位于济宁市城区中心,是我国最大的一座孔庙,也是全国四大文庙之一。
孔庙占地面积达6万多平方米。
现存的“太学”和“亚圣”两座牌坊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太白楼:
位于济宁城区南关,是一座建在石台上的楼阁式建筑,楼高22米。
李白、杜甫等许多文人墨客曾多次登临赋诗,吟咏不绝。
“飞阁流丹”即指此。
太白楼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位于济宁市北关大街北端的白马山上。
太白楼是古代济宁城的标志,也是济宁人的骄傲和象征。
唐代诗人李白曾留下“手携老父送长安”的诗篇。
1.万卷楼:
— 1 —
位于济宁市任城区解放路北首(今济宁市任城区政府大院),为纪念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而建,是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 2 —。
济宁大运河景点介绍济宁大运河景点介绍参考如下:济宁大运河景点丰富多彩,融合了悠久的历史文化和迷人的自然景色,让人留连忘返。
让我们更加详细地了解这些风景名胜:1. 红星楼:红星楼是济宁市标志性建筑之一,坐落在大运河畔。
这座楼外观独特,造型宛如红色的巨星,尤其在夜晚灯光璀璨,投影在大运河的水面上,形成了美轮美奂的夜景,成为游人拍照留念的热门地点。
2. 东大桥:济宁的东大桥是大运河上最引人注目的桥之一,它的造型既古朴又典雅。
桥梁两侧装饰着传统的石狮,桥面宽敞平整,是欣赏大运河风光、感受济宁历史的理想场所。
3. 古堰画乡:古堰画乡位于大运河北岸,是一个集古代水利工程、传统建筑和现代艺术于一体的景区。
在这里,游客可以欣赏到保存完好的传统水道系统,同时感受到现代壁画艺术的独特魅力。
4. 宋徽宗御碑亭:位于大运河南端的宋徽宗御碑亭,保存着一块北宋时期徽宗亲自题写的御碑,记载了治理大运河的历史。
亭内陈设典雅,是品味历史文化的好地方。
5. 西夏庄园:西夏庄园位于大运河东岸,是一处保存完好的古老建筑群。
庄园内古老的庙宇、廊桥、园林与河水和谐相融,构成了一幅宁静而优美的画卷,是追溯历史的好去处。
6. 京杭大运河博物馆:京杭大运河博物馆是专门展示大运河历史文化的场所。
馆内汇集了丰富的历史文物和珍贵文献,通过生动的展览和多媒体展示,向游客展现了大运河的辉煌历史。
7. 五龙潭公园:位于大运河畔的五龙潭公园是一座集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公园。
湖光山色、亭台楼阁、翠绿的草地,与大运河相映成趣,成为市民和游客休闲娱乐的胜地。
这些景点不仅让人感受到大运河悠久的历史底蕴,更让人领略到济宁独特的文化风采。
无论是历史爱好者还是自然风光迷,都能在济宁大运河畔找到令人心驰神往的美好体验。
济宁是著名的“孔孟之乡、运河之都”,地处山东省西南部、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
现辖2区(市中区、任城区)、3市(兖州、曲阜、邹城)、7县(泗水、微山、鱼台、金乡、嘉祥、汶上、梁山)共12个县市区,1个高新技术开发区和1个旅游度假区。
总人口822万,总面积1.1万平方公里。
历史文化璀璨。
济宁历史悠久、人文荟萃。
夏朝时称仍国,周朝称任国、鲁国,秦朝称任城,北宋时称济州济阳郡。
元朝定名为济宁,据传因地势较高,常免于济水之患,可保安宁,故而得名。
济宁文化底蕴丰厚,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儒家文化发源地。
在这片沃土上,相继经历了东夷文化、儒家学说和多元文化三次辉煌期,孕育了孔子、孟子、颜子、曾子、子思子五大圣人,也是轩辕黄帝的故乡。
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和兴盛,使济宁成为“水陆要冲,舟车云集”之地,文化又具有融南汇北的特色,被称为“江北苏州”。
境内文物古迹众多,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处,孔庙、孔府、孔林为世界文化遗产,曲阜、邹城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国家级宏大文化工程——“中华文化标志城”主建地就选址在曲阜、邹城及两市之间的九龙山区。
资源优势明显。
济宁具有平原、山区、湖区多种地形,是山东重要的粮棉油基地和特色农产品基地,金乡大蒜、鱼台大米、小尾寒羊、微山麻鸭等具有较高知名度。
拥有30多种矿产,煤炭储量250多亿吨,占全省一半以上。
电力装机容量920万千瓦,占全省六分之一,年发电量423亿度。
淡水资源充沛,境内河流众多,微山湖湖面1260平方公里,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
文化旅游资源独具特色,东有“三孔四孟”、西有水泊梁山、南有河湖湿地、北有中都佛苑,形成了儒家文化、始祖文化、运河文化、水浒文化、佛教文化交相辉映,“东文西武、南水北佛”的旅游格局。
一年一度的国际孔子文化节被评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十大节庆活动”之一,前年升格为省政府和国家文化部、教育部、旅游局、中国侨联等部委联合主办。
首次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国际奖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教育奖”,连续三届在我市颁发。
济宁老运河的讲解济宁老运河是中国京杭大运河的一段,位于山东省济宁市境内,全长约156公里,自南向北贯穿济宁市区,全线通航。
它是中国现存长距离、完整、清洁的古运河,也是世界水利工程建设史上的杰出代表,被誉为“运河之冠”。
济宁老运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当时就有人工开凿河渠,使水流通济宁,为商业贸易和交通运输提供了便利。
唐代时期,京杭大运河通航后,济宁成为了京杭大运河的重要节点之一,老运河也随之兴起,成为了当时商贸往来的必经之路。
明清时期,运河上更加热闹纷呈,成为了一条繁华的商业大道。
尤其是清代乾隆、嘉庆年间,济宁老运河更是达到了巅峰状态。
济宁老运河是一项传承千年的泥石流工程,是古代中国水利工程的杰出代表。
它是由无数人的劳动累积而形成的,其中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从南门至北门,全程156公里,橡皮坝、闸门、桥梁及农田灌溉设施等均应广大河道人民、水利工程师和财政大力支持。
在南北两头还修建了两处堤。
这条古运河由于设计先进、施工精细,又有现代化的维护保养,因此历经千年而不衰,进而成为了中华文明的载体之一,也是我国工程史上的珍品。
济宁老运河以其清丽的河水、秀美的河景而著名,清澈见底、到处可见飞鸟戏水和渔民垂钓。
据了解,河道中蕴含着大量淡水资源,不仅供山东南北向的农业生产和市民生活用水,而且还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休闲、旅游、观光的绝佳去处。
济宁老运河周围的风景也十分优美。
老运河两岸有极具特色的古建筑群,尤以古代的“五大牌楼”为代表。
这些精美的建筑风格独特,色彩斑斓,体现出了我国古代建筑的魅力和民族文化的底蕴。
此外,河畔的垂柳和花木,映照在河水之中,构成了一幅美妙的水墨画。
沿线还有各类特色小吃和手工艺品,风味独特,品类齐全。
这些美食和手工艺品的推广,更丰富了游客在老运河畔的旅游体验。
济宁老运河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国内重要的旅游胜地之一,吸引了大量的中外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娱乐。
它不仅代表了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杰出成就,也是人们寻找古代文明的一个关键标志。
中国运河之都——济宁一、关注运河之都京杭运河和万里长城并称为我国历史上的两项伟大工程。
她贯穿京、津、冀、鲁和江、浙6个省市,联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5大江河,巨龙般地绵亘于祖国的东部、世界的东方。
在其全线贯通和全面通航的600余年里,在中国古代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中华文化和人类文明作出了极大贡献。
面对浩浩运河和其巨大历史贡献的事实,人们不禁要问,运河的开凿、疏浚、管理和营运是如何实现的呢﹖尤其是她南北纵贯6省市,竟然一脉相承数千里,繁忙畅盛数百年,实可谓“人类历史的奇迹”。
勿庸讳言,元明清三代的朝廷是起了重要作用的。
但是,仅有来自京城的朝廷御旨是不行的,必定有一个如人们常说的“管理处”或“指挥部”之类的专门机构进行统一谋划和实施督理,还必须有沿运各地方官府的密切配合。
否则,是很难奏效的。
那么,这个“指挥部”究竟设在何地呢﹖据统计,历史上沿运河的较大城镇有通县、天津、德州、临清、东昌、张秋、济宁、徐州、淮安、扬州、杭州等10余个。
这些较大城镇及其官吏在运河的开凿、漕运和管理等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
但是,这些城镇的地位和作用也决不是平行和平等的。
除了有路、州、府、县之分外,就运河的开凿、漕运和管理而言,必定存在着一定的统属和主从关系。
随着运河文化研究活动的深入开展,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这样一个问题:在上述沿运各城镇中,有没有一个对其他城镇存在着统属关系的都市呢﹖换句话说,如果把由北京至杭州的沿河地带看作一个多边行政区域的话,在这个多边行政区域里有没有一个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呢﹖回答当然是肯定的,并且可直接称为运河之都。
那么,运河之都今何在﹖二、运河之都的形成一般来说,在旧中国落后的自然经济状态下,都市多是因时因地而自然形成的。
特别在运河流经的多行政区划的狭长的带状地域里,都市的形成靠的更是自然的力量,或者说是因通水、通航的需要而自然形成。
进一步说,这个都市应形成在通水、通航的关键河段上。
中国运河之都——济宁
自元代开始,管理京杭大运河的最高衙门就设在济宁,因而,济宁被誉为中国“运河之都”。
作为国家运输动脉的运河,促进了济宁商品经济的繁荣,也孕育了济宁灿烂的运河文化。
李白、杜甫在此携手漫游,饮酒赋诗;康熙、乾隆在此驻跸,题词作赋。
古运河、太白楼、铁塔寺、声远楼、王母阁、东大寺、岱庄教堂等景点星罗棋布于济宁城区,各具特色。
汶上南旺镇为“运河之脊”,建有南旺分水工程,堪称世界水利史上的奇迹。
“岛在湖中、运河穿岛而过”南阳岛上的古镇为运河四大古镇之一,店铺林立,商业繁荣,街巷为青石铺地,民居为青砖灰瓦,古色古香,颇具文化品位,是展现古运河生态和民俗文化不可多得的载体。
济宁市多山、多水、多圣人。
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儒家文化发源地。
始祖文化、孔孟文化、运河文化、水浒文化、佛教文化、李白文化、梁祝文化、汉碑汉画像石文化、山水文化等十大文化交
相辉映,形成了“东文西武、南水北佛、中古运河”的旅游格局。
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文化济宁Jining, the City of the Canal文|盛洁Jining, with 7000 years of civilization, integrates cultural deposits with landscape, history and rich products. “The hometown of Confucius and Mencius, the city of the canal, Cultural Jining” is the gold-lettered signboard of Jining. Most people are familiar with the aspects of “the hometown of Confucius and Mencius” and “Cultural Jining” but know little about its aspect of “the city of the cannal”. In fact, Jining is an ancient city that connects closely with the canal in its development history. The passing canal has changed Jining’s natural appearanc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itizens’ living habit as well as their temperament. Both 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brought by thecanal are valuable treasure.45从浙江出发济宁,有七千年的文明史,集文化底蕴、自然风光、历史故事、丰饶物产于一体,外揽山水之秀,内得人文之胜。
济宁地理:孔孟之乡,运河之都一.济宁在山东的位置:位置范围:济宁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
与2省(河南省、江苏省)4市(泰安市、菏泽市、枣庄市、临沂市)交界。
二.济宁政区图1.最北端是梁山县、最南端为微山县,最东端为泗水县,最西端是梁山县。
2.“孔孟之乡,礼仪之邦”之称。
考点一:人口增长迅速,人口总数约822.8万,人口密度为770人/平方千米,工矿城镇发达区人口稠密,整体来看,中部人口稠密,东西地区人口相对较少。
市中区、任城区、兖州市、邹城市三角地带是人口稠密地区。
济宁市有回族、满族、布依族、壮族等少数民族,其中回族人最多,少数民族总的分布特点是“大分散,小集中”。
考点二:优越的自然环境1.地势东高西低,地形以平原为主,最高点为邹城市的凤凰山。
2.降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夏季降水多,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有旱涝灾害。
3.地属淮河流域,黄河流经梁山县,京杭大运河纵贯济宁南北,也是南水北调东线输水干线。
北方最大淡水湖之一的南四湖位于济宁南部。
泗河是济宁市最大的河流。
4.(1)矿产资源:煤炭资源丰富,现有兖州、济宁、滕南3大煤田。
(2)水资源:济宁市是山东省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3)土地资源:有利因素:土地面积较大,土壤类型多样,中高产田居多。
地形复杂,有利于农业多种经营。
不利因素:人均占有量少;开发利用高,土地后备资源不足。
(4)森林资源:东部山区集中,曲阜石门山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5)动植物资源:“水中大熊猫”之称的桃花水母在泗水县。
考点三:便捷的交通运输1.铁路运输是主要运输方式。
京沪线、京九线、新兖石线形成“两纵一横”,京九铁路经过梁山县。
京沪高速铁路纵向穿过曲阜、邹城二市。
2.公路运输:四纵:104、105、220、京福高速。
两横:327国道、日东高速3.内河航运以京杭运河为骨干,以南四湖为中心。
4.济宁曲阜机场。
5.鲁宁输油北起胜利油田。
西气东输冀宁支线途径曲阜、兖州、任城,对济宁市进行天然气供应。
济宁市基本情况简介济宁是闻名中外的孔孟之乡,运河之都,地处鲁苏豫皖四省结合部,辖市中区、任城区、兖州市、曲阜市、泗水县、邹城市、微山县、嘉祥县、鱼台县、金乡县、汶上县、梁山县等12个县市区,面积1.1万平方公里,人口843万。
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全国双拥模范城”。
济宁区位优越、交通便利。
地处“长三角”与“环渤海”两大经济区的结合部,沿海与内地的过渡地带。
境内京沪、京九、新石三条铁路和京沪高速铁路以及四条高速公路和四条国道纵横交错,济宁曲阜机场开通至北京、上海、广州等多条航线,京杭大运河纵贯全境,内河航运能力占全省80%以上。
济宁资源丰富,工业基础较好。
全市煤炭探明储量140多亿吨,年产量8000万吨,是全国十三个煤炭能源基地之一。
稀土储量居全国第二位。
淡水资源充沛,拥有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南四湖。
济宁是山东重要工业中心城市,已建成煤化工、工程机械、专用汽车、生物技术、纺织新材料、光电产业等多个国家级产业基地,拥有兖矿集团、太阳纸业、华勤集团、如意集团、山推股份等一批居全国同行业前列的优秀骨干企业。
济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是轩辕黄帝和孔、孟、颜、曾、子思五大圣人的故乡,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儒家文化发源地。
拥有一处世界文化遗产,1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95处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以始祖文化、孔孟文化、运河文化、水浒文化、佛教文化、李白文化、梁祝文化、汉碑汉画像石文化、山水文化等十大文化为支撑,形成“东文西武、南水北佛、中古运河”的旅游文化格局。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调结构、扩内需、惠民生、促和谐,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2010年,全市GDP达到2542.8亿元,增长12.9%;财政总收入33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69.3亿元,增长25.7%;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410亿元,增长22.3%;城乡居民收入分别为19827元、7450元,分别增长11.9%和15.2%。
中国运河之都——济宁济宁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享誉世界的孔孟之乡和中华民族始祖黄帝轩辕、少昊诞生地,也是嵌镶在京杭大运河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历史上的济宁曾经是“东鲁之大郡,水路直要冲”,在中国运河发展史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运河的畅通,也为济宁提供了开放交流的南北大通道,使济宁“南通江淮,北达幽燕”,“南引吴楚闽粤之饶,北壮畿辅咽喉之势”,呈现出“百货聚处,商客往来,南北通衢,不分昼夜”的繁荣景象,把济宁的商业文明推向了鼎盛时期。
“运河走湖中,湖中走运河。
”穿越济宁市区和南四湖,北五湖的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的积水潭,南到杭州的拱宸桥,中经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浙江六省市。
纵贯还和、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89公里为苏伊士运河的10倍、巴拿马运河的22倍,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也是我国南北水运交通的大动脉。
京杭大运河运道之长,工程之伟,作用之大,举世曙目,影响甚远。
元明清三朝均建都北京,“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给江南”。
京杭大运河作为连接全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南北纽带,自然成了维系三代封建王朝的生命线。
济宁位处于京杭大运河的中枢地段,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加之黄运二水在这里交汇,黄泛经常冲淤,使这段运河的开挖运营十分艰难。
因此,元明清三代均把漕运的重点放在了济宁河段,列为朝务的重中之重,不断派高官重臣及著名水利专家来济宁治运司运,并在济宁设立最高司运机构“总督河道”、“总督部院”等。
清代的康熙,乾隆皇帝曾五下江南,亦驻跸济宁。
当年京杭大运河全线科技含量极高,可与四川都江堰媲美的“南旺分水岭枢纽工程”就建在济宁。
“分水工程”的建成和利用,开创了大运河航运史上的新纪元,使引汶济运之水“七分朝天下,三分下江南”。
于是,大运河水流四季丰盈,常年贯通。
人们都说:“没有运河济宁不兴,没有济宁运河不通”。
因而,当年的济宁被誉为运河之都。
随着啊运河南北通一,众星拱月,济宁也日益彰显出运河之都照人的风采。
孔孟之乡,运河之都版权声明本文中所有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图片均为作者本人拍摄,未经许可,请勿擅自使用。
欢迎分享转发,请勿转载,商用转载请事先获得作者许可,谢谢理解。
有事项请联系QQ号码472640163正文2400年前,周游列国数年后的孔子回到了鲁国,开始了他数年不息的教育事业,开儒家教育之先河。
1300年前,蛰居任城20多年的诗仙李白,留下了“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脍炙人口的佳句。
800年前,水利专家郭守敬游走在济州城周,勘察汶、泗、卫相邻地区的水道,为打通南北运河做最后的准备。
而今,我踏上了南下济宁的列车,探寻这些故事发源地的一些奥秘。
地靠济水,地势较高,可免水灾,保一方平安,丛元代开始这块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宝地有了一个寓意美好的名字——济宁。
济宁人杰地灵,为两昊之遗墟,黄帝诞生地,圣人先哲的故里。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块土地,以文明发达著称于世。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邹鲁文明,以京杭大运河为核心的运河文明,则是济宁古代遗产积淀中的精华,成为中华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为华夏文明的延续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曲阜『圣贤与济宁』2个多小时的高铁旅程后,我来到了千年以降故事发源地——曲阜。
宽敞的候车大厅,典雅复古的高铁车站,这一座自古以来的礼仪之城,用一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亲切问候,招徕着南来北往的行者。
孔子故里济宁曲阜,有太多值得我们去探索的地方:有世界遗产三孔(孔府,孔庙,孔林);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鲁国故城遗址;有石门山景区,著名的《易经·系辞》就是由孔子曾在石门山撰写而成,并且石门山也是李白、杜甫结伴游齐鲁时宴别之地;有纪念孔子弟子颜回的庙宇颜庙等。
时光便仿佛瞬间回到了千年以前的东周,周成王封周公旦长子伯禽于鲁,建都于现今曲阜,这便是山东省简称“鲁”最早的来源。
现今曲阜城北有一片正在开发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鲁国故城遗址,等待着后人去凭吊数千年前最早的山东。
占据了整个曲阜最核心位置的,当属于要重点介绍的“三孔”了。
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济宁,孔孟之乡、运河之都,位于山东省的西南部,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山东省鲁南城市带中心城市。
济宁,具有7000年的文明史,历史文化悠久,是东方文明、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也是中国文化的源头。
远古时期的“三皇五帝”在此留下活动踪迹,人类始祖黄帝、少昊、少康帝均出生于济宁;春秋战国时期,被后世尊称为中国历史上五大圣人的“至圣孔子、亚圣孟子、复圣颜子、宗圣曾子、述圣子思子”都诞生在这里。
杜甫、李白、曹操等文人墨客都在济宁留有足迹。
元明清三朝在济宁设立河漕衙门,乾隆等帝王到这里驻足探访。
济宁由此也成为全世界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和祭祖圣地。
历史沿革上古为东夷昊族(太昊、少昊族裔)建立的有仍氏部落方国,夏相失国后,少康母有仍氏生少康于此,少康中兴后,约公元前2000年夏少康时,封此地为任国,史称“夏后氏之任国”。
商为任、薛、奄等国地,西周、春秋大部属鲁、局部属薛。
秦置薛郡,治鲁县(今曲阜)。
秦称任城县。
西汉为鲁国;又析原薛郡西部地入东平国与山阳郡,市境西部分置之。
东汉析东平国置任城国,治任城(今济宁东南仲家浅)。
三国魏、晋因之。
北魏徙任城县治今济宁。
北齐徙任城郡治鲁县,徙高平郡治任城县。
隋二郡俱废,改置鲁郡,治瑕丘(今兖州)。
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改郡为兖州。
五代后周广顺二年(952年)析兖州、郓州置济州,治巨野。
任城县属济州。
北宋仍之。
金朝天德二年(1150年)迁济州治所于任城。
后或在任城或在巨野几经变迁,终因任城地势高亢可防水患,遂得安宁,而于元朝至正八年(1348年)路治徙定治于此,是为“济宁”正式得名之由来。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济宁路为府,仍治任城。
后降济宁府为州,任城遂废名入济宁州。
清雍正二年(1724年)改为直隶州,领三县直属山东省。
孔孟文化以孔子诞生地曲阜和孟子诞生地邹城为主,代表景点有被称为中国书曲阜孔庙法艺术宝库的孔庙、“天下第一家”的孔府、世界上最大的家族墓地孔林被列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运河之都——济宁
自元代开始,管理京杭大运河的最高衙门就设在济宁,因而,济宁被誉为“运河之都”。
作为国家运输动脉的运河,促进了济宁商品经济的繁荣,也孕育了济宁灿烂的运河文化。
李白、杜甫在此携手漫游,饮酒赋诗;康熙、乾隆在此驻跸,题词作赋。
古运河、太白楼、铁塔寺、声远楼、王母阁、东大寺、岱庄教堂等景点星罗棋布于济宁城区,各具特色。
汶上南旺镇为“运河之脊”,建有号称“北方都江堰”的水利工程—南旺分水工程,堪称世界水利史上的奇迹。
“岛在湖中、运河穿岛而过”南阳岛上的古镇为运河四大古镇之一,店铺林立,商业繁荣,街巷为青石铺地,民居为青砖灰瓦,古色古香,颇具文化品位,是展现古运河生态和民俗文化不可多得的载体。
截止到2008年初,济宁市共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处,省级95处,市级167处,拥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3座,山东省风景名胜区4处,4A级以上景区6处,其中明故城(三孔)旅游区是我国第一批5A级景区;国家级、省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11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