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结构陶瓷分类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1
陶瓷材料的力学性能陶瓷材料陶瓷、金属、高分子材料并列为当代三大固体材料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化学键不同。
金属:金属键高分子:共价键(主价键)范德瓦尔键(次价键)陶瓷:离子键和共价键。
普通陶瓷,天然粘土为原料,混料成形,烧结而成。
工程陶瓷:高纯、超细的人工合成材料,精确控制化学组成。
工程陶瓷的性能:耐热、耐磨、耐腐蚀、绝缘、抗蠕变性能好。
硬度高,弹性模量高,塑性韧性差,强度可靠性差。
常用的工程陶瓷材料有氮化硅、碳化硅、氧化铝、氧化锆、氮化硼等。
一、陶瓷材料的结构和显微组织1、结构特点陶瓷材料通常是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以离子键和共价键为主要结合键。
可以通过改变晶体结构的晶型变化改变其性能。
如“六方氮化硼为松散的绝缘材料;立方结构是超硬材料”2、显微组织晶体相,玻璃相,气相晶界、夹杂(种类、数量、尺寸、形态、分布、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
(可通过热处理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陶瓷的分类玻璃—工业玻璃(光学,电工,仪表,实验室用);建筑玻璃;日用玻璃陶瓷—普通陶瓷日用,建筑卫生,电器(绝缘),化工,多孔……特种陶瓷-电容器,压电,磁性,电光,高温……金属陶瓷--结构陶瓷,工具(硬质合金),耐热,电工……玻璃陶瓷—耐热耐蚀微晶玻璃,光子玻璃陶瓷,无线电透明微晶玻璃,熔渣玻璃陶瓷…2.陶瓷的生产(1)原料制备(拣选,破碎,磨细,混合)普通陶瓷(粘土,石英,长石等天然材料)特种陶瓷(人工的化学或化工原料--- 各种化合物如氧、碳、氮、硼化合物)(2)坯料的成形(可塑成形,注浆成形,压制成形)(3)烧成或烧结3. 陶瓷的性能(1)硬度是各类材料中最高的。
(高聚物<20HV,淬火钢500-800HV,陶瓷1000-5000HV)(2)刚度是各类材料中最高的(塑料1380MN/m2,钢MN/m2)(3)强度理论强度很高(E/10--E/5);由于晶界的存在,实际强度比理论值低的多。
2 (E/1000--E/100)。
高温结构陶瓷摘要:高温结构陶瓷(high temperature structural ceramics),用于某种装置、或设备、或结构物中,能在高温条件下承受静态或动态的机械负荷的陶瓷。
具有高熔点,较高的高温强度和较小的高温蠕变性能,以及较好的耐热震性、抗腐蚀、抗氧化和结构稳定性等。
高温结构陶瓷包括高温氧化物和高温非氧化物(或称难熔化合物)两大类。
在材料中,有一类叫结构材料主要制利用其强度、硬度韧性等机械性能制成的各种材料。
金属作为结构材料,一直被广泛使用。
但是,由于金属易受腐蚀,在高温时不耐氧化,不适合在高温时使用。
高温结构材料的出现,弥补了金属材料的弱点。
这类材料具有能经受高温、不怕氧化、耐酸碱腐蚀、硬度大、耐磨损、密度小等优点,作为高温结构材料,非常适合。
关键词:高温结构陶瓷膨胀系数生产与应用高温结构陶瓷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氮化硅陶瓷、氮化硼陶瓷、氧化锆陶瓷、刚玉、等。
§1.1氮化硅陶瓷1.1.1 定义与性能氮化硅陶瓷是一种烧结时不收缩的无机材料。
他是氮和硅的唯一化合物,他有两种变体:α—Si3N4和β—Si3N4,均属六方晶系,在20~1000℃线性膨胀系数为2.75×10-6℃-1。
是很好的介电体。
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特别是在高温下仍保持一定强度。
对酸、水蒸气和许多金属熔体(Al、Pb、Zn、等)的作用都是稳定的。
抗氧化能力较强,摩擦系数低,硬度高。
1.1.2 工艺方法它是用硅粉作原料,先用通常成型的方法做成所需的形状,在氮气中及1200℃的高温下进行初步氮化,使其中一部分硅粉与氮反应生成氮化硅,这时整个坯体已经具有一定的强度。
然后在1350℃~1450℃的高温炉中进行第二次氮化,反应成氮化硅。
用热压烧结法可制得达到理论密度99%的氮化硅。
反应方程式:3Si+2N2→Si3N41.反应烧结生产Si3N4采用一级结晶硅块,在球磨中湿磨,酒精作研磨介质,磨至小于0.07mm。
陶瓷材料分类一、陶瓷的概述陶瓷是一种重要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高温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等优点。
根据其成分和性质的不同,陶瓷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
二、陶瓷的分类方式根据陶瓷材料的成分、结构和应用等方面的不同,可以将陶瓷材料进行以下分类。
1. 按成分分类(1)氧化物陶瓷:由氧化物组成的陶瓷材料,如氧化铝、氧化锆等。
(2)非氧化物陶瓷:由非氧化物组成的陶瓷材料,如碳化硅、氮化硼等。
2. 按结构分类(1)结晶性陶瓷:具有规则的晶体结构,如氧化铝陶瓷。
(2)非晶性陶瓷:没有规则的晶体结构,如玻璃陶瓷。
3. 按应用分类(1)结构陶瓷:用于制造机械零件、航空航天部件等的陶瓷材料,如氧化锆陶瓷。
(2)电子陶瓷:用于制造电子器件的陶瓷材料,如氧化铝陶瓷。
(3)生物陶瓷:用于医疗器械和人工骨骼等的陶瓷材料,如氧化锆陶瓷。
三、常见陶瓷材料分类1. 氧化铝陶瓷氧化铝陶瓷是一种常见的结构陶瓷材料,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高绝缘性和耐高温等特点。
由于其良好的性能,氧化铝陶瓷被广泛应用于制造机械零件、电子器件和耐火材料等领域。
2. 氧化锆陶瓷氧化锆陶瓷是一种结构陶瓷材料,具有高硬度、高强度和耐磨性等特点。
由于其优异的性能,氧化锆陶瓷被广泛应用于制造航空航天部件、人工骨骼和医疗器械等领域。
3. 碳化硅陶瓷碳化硅陶瓷是一种非氧化物陶瓷材料,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和耐高温等特点。
由于其出色的性能,碳化硅陶瓷被广泛应用于制造切割工具、研磨材料和耐火材料等领域。
4. 氮化硼陶瓷氮化硼陶瓷是一种非氧化物陶瓷材料,具有高硬度、高导热性和化学稳定性等特点。
由于其优良的性能,氮化硼陶瓷被广泛应用于制造切割工具、研磨材料和高温工具等领域。
5. 玻璃陶瓷玻璃陶瓷是一种非晶性陶瓷材料,具有良好的透明性、耐热性和耐腐蚀性等特点。
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和性能,玻璃陶瓷被广泛应用于制造厨具、电子器件和医疗器械等领域。
四、陶瓷材料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陶瓷材料也在不断发展。
高温结构陶瓷是一种具有高熔点等特点的结构陶瓷。
高温结构陶瓷分为氧化铝陶瓷、氮化硅
陶瓷、氮化硼陶瓷和碳化硼陶瓷。
下面让科众陶瓷讲诉这些不同材质的高温结构陶瓷的区别。
氧化铝陶瓷:
氧化铝陶瓷(人造刚玉)是一种极有前途的高温结构材料。
它的熔点很高,可作高级耐火材料,如坩埚、高温炉管等。
氧化铝高温结构陶瓷
氮化硅陶瓷:
氮化硅陶瓷也是一种重要的结构材料,它是一种超硬物质,密度小、本身具有润滑性,并且
耐磨损,除氢氟酸外,它不与其他无机酸反应,抗腐蚀能力强;高温时也能抗氧化。
而且它
还能抵抗冷热冲击,在空气中加热到1000以上,急剧冷却再急剧加热,也不会碎裂。
氮化硼陶瓷:
氮化硼陶瓷,外观与性状:润滑易吸潮.氮化硼是白色、难溶、耐高温的物质。
将B2O3与
NH4Cl共熔,或将单质硼在NH3中燃烧均可制得BN。
通常制得的氮化硼是石墨型结构,俗
称为白色石墨。
碳化硼陶瓷:
碳化硼材料具有质量轻、高硬度、高耐磨损、高耐冲击、吸收中子等性能,在高技术工业、核电技术、国防军工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是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重要的战略物资材料,具有广泛的用途。
有高温结构陶瓷自然也会有低温结构陶瓷,与低温结构陶瓷区分方法有:
听声音可以简单区分,高温的瓷化程度好,声音清脆。
但根本是还是看吸水率的大小,高温烧结的陶瓷吸水率小。
无论哪种测法,都是先将瓷片称重,得m0,实验后称重得m1,吸水率为(m1-m0)/m0。
每种测法所得数据略有不同,但只要两种瓷片是用同一种方法测得,结果不有可比性。
高温陶瓷材料中微观结构与性能关系研究高温陶瓷材料作为一类重要的材料,在航空航天、能源、电子等领域中具有广泛而重要的应用。
针对这类材料,研究其微观结构与性能的关系至关重要。
一、微观结构高温陶瓷材料的微观结构决定了其性能。
这类材料常见的微观结构包括晶粒、孔隙、晶间相和晶内缺陷等。
1. 晶粒晶粒是高温陶瓷材料中最基本的微观结构单元。
晶粒的大小和形状对材料的性能有着显著影响。
较小的晶粒有助于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抗疲劳性能;而较大的晶粒则可减小材料的内应力,提高材料的热稳定性。
2. 孔隙孔隙是高温陶瓷材料中的空隙。
它们可以是小到纳米级的微孔,也可以是大到微米级的宏孔。
孔隙对材料的性能有重要影响。
较多的孔隙会导致材料的强度和耐磨性下降,但也可以提高材料的热隔热性能。
3. 晶间相在高温陶瓷材料中,晶间相是指存在于晶粒间的相。
晶间相的存在可以增强材料的韧性和抗磨损性能,但也可能降低材料的强度和导热性能。
4. 晶内缺陷晶内缺陷是指存在于晶体内部的缺陷,如晶格缺陷、位错等。
晶内缺陷会对材料的力学性能、导热性能和电性能产生显著影响。
二、性能表现高温陶瓷材料的性能表现取决于其微观结构。
下面将针对几种常见性能进行讨论。
1. 强度性能高温陶瓷材料的强度取决于晶粒尺寸、颗粒分布、晶界和晶间相等因素。
较小的晶粒有助于提高材料的强度,而晶界与晶间相的存在则能够增强材料的韧性。
2. 耐磨性能材料的耐磨性能主要由晶粒大小和材料硬度决定。
小尺寸的晶粒和较高的硬度可以提高材料的耐磨性能。
3. 导热性能高温陶瓷材料的导热性能与晶粒尺寸、晶间相和孔隙等因素有关。
较小的晶粒和较少的孔隙可以提高材料的导热性能,而晶间相的存在则可能降低导热性能。
4. 电性能高温陶瓷材料的电性能主要与晶内缺陷和施加的电场有关。
晶内缺陷会导致材料电阻率的变化,而施加电场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材料的电性能。
三、结构调控与性能优化为了改善高温陶瓷材料的性能,结构调控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陶瓷的概念种类陶瓷是一种受烧结的无机非金属材料,通常由粘土、石英砂和长石等原料经过成型、烧结和装饰等工艺制成。
陶瓷在人类历史上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还在艺术、建筑、化工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下面将对陶瓷的概念和种类进行详细介绍。
1. 根据材质的不同,陶瓷可以分为三大类:磁性陶瓷、结构陶瓷和装饰陶瓷。
磁性陶瓷:主要由铁、镍、钴等金属氧化物和粘土等原料制成,具有磁性能,常用于制作磁铁、传感器和电子元件等。
结构陶瓷:通常由氧化铝、二硅化硅、碳化硅等材料制成,具有耐高温、耐磨、耐腐蚀等特性,常用于制作发动机部件、刀具和高温炉具等。
装饰陶瓷:主要由粘土、石英砂和长石等原料制成,经过成型、烧结和装饰等工艺制成各类陶器和瓷器,广泛应用于生活用品、装饰品和艺术品等领域。
2. 根据制作工艺和特点的不同,陶瓷可以分为多种种类:如高温陶瓷、低温陶瓷、瓷质陶瓷、磁性陶瓷和玻璃陶瓷等。
高温陶瓷:是指在高温下制成的陶瓷制品,如石英陶瓷、氧化锆陶瓷和氧化钇陶瓷等。
它们具有高熔点、耐高温、抗化学侵蚀和优良的绝缘性能。
低温陶瓷:是指在低温下制成的陶瓷制品,如石膏陶瓷和瓷砖等。
它们具有低成本、易制作、广泛应用于建筑、装饰和生活用品等领域。
瓷质陶瓷:是指主要由氧化铝、硅酸铝和硅酸钠等原料制成的陶瓷制品,具有优良的绝缘性能、高硬度和耐腐蚀性,常用于电力设备、化工容器和瓷砖等。
磁性陶瓷:是指具有一定磁性能的陶瓷制品,常用于电子元件、磁铁和传感器等。
玻璃陶瓷:是指由玻璃和陶瓷组成的特种陶瓷制品,具有玻璃的透明性和陶瓷的耐热性,常用于制作高温容器、太阳能电池和光导纤维等。
3. 根据用途和功能的不同,陶瓷还可以分为生活陶瓷、工艺陶瓷和技术陶瓷等。
生活陶瓷:通常由粘土和石英砂等原料制成,如陶器、瓷器、瓷砖和马桶等。
生活陶瓷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如食具、器皿、家居装饰等。
工艺陶瓷:是指具有一定艺术性和装饰性的陶瓷制品,如花瓶、茶具、壁画和雕塑等。
新型功能陶瓷材料的分类与应用一、本文概述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型功能陶瓷材料以其独特的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在众多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这些材料不仅具备传统陶瓷的高硬度、高耐磨、高耐温等特性,更在电学、磁学、光学、热学等方面表现出优异的性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能源、电子、通信、生物医疗、航空航天等关键领域。
本文旨在全面介绍新型功能陶瓷材料的分类及其在各领域的应用情况。
我们将对新型功能陶瓷材料进行详细的分类,包括按照功能性质、制造工艺和应用领域等不同的分类方法。
我们将重点介绍这些材料在能源转换与储存、电子与通信、生物医疗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中的具体应用案例和前景。
我们将对新型功能陶瓷材料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进行展望,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技术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对新型功能陶瓷材料的分类和应用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能够把握这些材料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产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二、新型功能陶瓷材料的分类新型功能陶瓷材料,也称为先进陶瓷或精细陶瓷,凭借其独特的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在众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这些材料的分类通常基于其主要的功能特性和应用领域。
以下是新型功能陶瓷材料的主要分类:结构陶瓷:这类陶瓷具有高强度、高硬度、高耐磨性和良好的抗腐蚀性。
常见的结构陶瓷材料包括氧化铝陶瓷、氮化硅陶瓷和碳化硅陶瓷等。
它们在汽车、航空航天、机械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电子陶瓷:电子陶瓷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介电性和压电性,是电子工业的重要基础材料。
常见的电子陶瓷包括压电陶瓷、铁电陶瓷、超导陶瓷和半导体陶瓷等。
它们在通信、计算机、传感器、电子元件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生物陶瓷:生物陶瓷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可用于制作人工牙齿、人工骨骼、人工关节等医疗器械。
常见的生物陶瓷包括生物活性玻璃陶瓷、氧化铝陶瓷和氮化硅陶瓷等。
光学陶瓷:光学陶瓷具有高折射率、高透光性和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广泛应用于光学仪器、激光器、光通信等领域。
高温结构陶瓷分类
1、氧化铝陶瓷
氧化铝陶瓷(人造刚玉)是一种极有前途的高温结构材料。
它的熔点很高,可作高级耐火材料,如坩埚、高温炉管等。
利用氧化铝硬度大的优点,可以制造在实验室中使用的刚玉磨球机,用来研磨比它硬度小的材料。
用高纯度的原料,使用先进工艺,还可以使氧化铝陶瓷变得透明,可制作高压钠灯的灯管。
2、氮化硅陶瓷
氮化硅陶瓷也是一种重要的结构材料,它是一种超硬物质,密度小、本身具有润滑性,并且耐磨损,除氢氟酸外,它不与其他无机酸反应,抗腐蚀能力强;高温时也能抗氧化。
而且它还能抵抗冷热冲击,在空气中加热到1000以上,急剧冷却再急剧加热,也不会碎裂。
正是氮化硅具有如此良好的特性,人们常常用它来制造轴承、汽轮机叶片、机械密封环、永久性模具等机械构件。
3、氮化硼陶瓷、碳化硼陶瓷
氮化硼陶瓷、碳化硼陶瓷,外观与性状:润滑,易吸潮.氮化硼是白色、难溶、耐高温的物质。
将B2O3与NH4Cl共熔,或将单质硼在NH3中燃烧均可制得BN。
通常制得的氮化硼是石墨型结构,俗称为白色石墨。
另一种是金刚石型,和石墨转变为金刚石的原理类似,石墨型氮化硼在高温(1800℃)、高压(800Mpa)下可转变为金刚型氮化硼。
这种氮化硼中B-N键长(156pm)与金刚石在C-C键长(154pm)相似,密度也和金刚石相近,它的硬度和金刚石不相上下,而耐热性比金刚石好,是新型耐高温的超硬材料,用于制作钻头、磨具和切割工具。
4、人造宝石
人造宝石:红宝石和蓝宝石的主要成分都是Al2O3(刚玉)。
红宝石呈现红色是由于其中混有少量含铬化合物;而蓝宝石呈蓝色则是由于其中混有少量含钛化合物。
1900年,科学家曾用氧化铝熔融后加入少量氧化铬的方法,制出了质量为2g-4g的红宝石。
现在,已经能制造出大到10g的红宝石和蓝宝石。
传统陶瓷指硅酸盐陶瓷,而结构陶瓷则不受指范围限制,不一定是硅酸盐材料。
二者在性能方面也有很大的不同。
1.耐高温性:与普通材料相比,陶瓷都耐高温的,结构陶瓷也是。
2.耐磨性:普通陶瓷也较耐磨,因为有较大的硬度。
但结构陶瓷则可能具备更大的硬度,比如是SiN结构陶瓷,常做成刀具切割金属或普通陶瓷。
3.韧性:因为陶瓷普遍有较大的硬度,大通常特别脆,所以很容易碎,因此陶瓷强度的提高很大程度上要信赖对其韧性的提高。
经过增韧的结构陶瓷会有较大的强度,再加上其不生锈,耐高温,免润滑的特性,结构陶瓷会成为性质优良的材料,比如目前对陶瓷发动机的研究。
如果强度等性能过关,陶瓷发动机可以不用润滑,不用水箱冷却,将大大节能。
4.热稳定性:结构陶瓷在热稳定性方面也会有很大的提高,急冷急热不会开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