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燃气系统地震灾损分析及灾后思考
- 格式:pdf
- 大小:548.66 KB
- 文档页数:7
当前城市燃气火灾爆炸事故特点以及分析当前我国城市燃气事业飞速发展,尤其是以西气东输为标志的一系列燃气工程的竣工和投产运行,天然气、液化气、煤气等管道燃气在我国得到快速的普及,瓶装液化气的使用量也不断增加。
这一方面拉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减少了环境污染;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燃气事故的发生也给居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成为燃气行业最为关切的焦点和重点。
城市燃气的应用就其本身而言是安全的,如果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技术规范、操作规程执行,安全使用是完全有保障的。
各类城市燃气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是在外界条件异常、人为疏忽或故意破坏等前提下出现的。
如地震、雷击等不可抗力导致的燃气储存、输配系统的泄漏、爆炸;设备设施缺乏养护失灵、工作人员操作失误所造成的燃气安全事故;以及各类人为破坏燃气基础设施而引发的燃气安全事故。
燃气有易燃易爆的特性,随着在城乡的广泛使用和不断增加的工业领域的应用,如果相关配套的燃气燃烧器具如:灶具、胶管、减压阀、热水器、燃气锅炉、空调、调压站(柜)等不能正确使用,就会出现燃气安全事故,燃气泄漏、爆炸和人员伤亡的情况就会不断增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不幸。
近年来,在我市燃气的储运、使用过程中发生的各类事故也较为频繁。
例如:2003年6月集安市场由于DN200和DN300天然气中低压铸铁管双线被热力管线压断,造成燃气泄漏爆炸,两人重伤。
2003年11月鸿博嘉园小区住户燃气泄漏,用户在开窗放散时明火引发爆炸,小区内86户居民受灾。
2004年10月,黄旗街液化气用户在户内进行液化气放散操作,在室内形成爆炸性液化气混合气体,点火时引起爆炸,一人烧伤。
2004年12月,在辽东小区和鸿博御园分别发生燃气泄漏爆炸事故,一人重伤,三人轻伤,230多户居民受波及。
2006年初,新吉林一用户因灶前阀忘记关闭、胶管脱落引起燃气泄漏,遇明火爆炸,2人受伤。
2006年6月昌茂花园小区某住户因灶前胶管安装不牢固,在使用燃气灶时胶管脱落引起燃气泄漏爆炸。
城市燃气管网震害分析及减灾策略摘要:城市燃气管网是现代城市基础设施,也是燃气系统的重要构成部分。
随着城市建设的逐渐发展和燃气管网的不断延伸,各种威胁管网设施和燃气安全的因素越来越严多,因此加强城市燃气安全管理,预防事故发生是输配管网管理者的首要任务。
这篇文章主要是对地震灾害给城市燃气管网安全运行带来的影响加以研究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减灾策略。
关键词:城市燃气管网;震害分析;减灾策略;引言近年来,天然气工业发展迅速,城市天然气管道作为国家资源和能源的主要动脉,并且天然气作为我国的第二大能源扣住了我国的经济命脉。
随着我国的城市区域不断扩张,人口的密度稳步提升,城市的燃气管网的分布也逐渐变得复杂密集,一旦遭受地震灾害,容易导致管道气体泄漏,造成火灾、爆炸等灾害,同时天然气是有毒气体将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威胁,而我国对地震灾害带给城市燃气管网的震害破坏分析和风险评估尚有不足。
1城市燃气管网震害破坏带来的危害当大规模地震灾害发生时,城市燃气管网系统会遭受严重打击,导致城市燃气管网的供输系统瘫痪,难以维持城市的正常的燃气供应,对居民生活产生影响,还会发生燃气泄漏。
当气体泄漏发生时,火灾、爆炸等次生灾害发生的可能性也大幅度地提高。
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崇州、绵阳等城市的天然气供应曾一度中断,许多输气管道受损,成都和宝鸡的部分用户的燃气供应也被切断。
都江堰的地下燃气管网已经破裂10多处,该市将面临要重建的地下燃气管道长约50公里,庭院燃气管道长约100公里的重大工程。
而江油市燃气管道设施、办公设备等损失多达1亿元。
2城市燃气管网震害破坏的原因基于对各种关于地震灾害和城市燃气管道调研报告,城市燃气管道受到破坏的原因多种多样,大致有地震烈度超出设防烈度、场地条件较差、管道建设使用的钢管抗震性能差、地震造成的建筑物的倒塌、地基沉陷破坏燃气管道等原因。
因此,要加强城市燃气管道的建设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
3城市燃气管网的震害破坏机理特点与影响因素3.1城市燃气管网震害破坏的原因天然气管道受地震破坏主要具有以下几种原因。
简述地震紧急处理系统在燃气管网中的应用惨痛的事实,带来了无数血与泪的苦楚。
地震事件已经成为影响公共安全的重要问题。
提升地震灾害猜测预警科学技术水平、强化房屋的抗震能力和地震应急能力、强化救灾物资储备基本建设是“十一•五〞期间我国应对重大地震灾害的基本对策。
地震,可怕的场景,在震撼着每一个心灵。
地震是无法抗拒的,大的地震必定要带来大的破坏,是否可以通过人为因素来与自然灾害抗争呢?从大禹治水至今,我们已经取得了战胜自然灾害的经验,地震难道就战胜不了么?眼下即便战胜不了,也要与其抗争,最大限度减少灾难的发生。
突发性大地震本身造成的第一破坏,暂时是我们无法掌控的。
但是由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二次灾害),是可以通过人类的不懈努力克服的。
近代以来, 1906年4月18日,美国旧金山发生8.3级地震,除了造成严重的建筑物破坏外,还因火炉倾倒引发了继续了三天三夜的大火,使10平方公里的市区化为灰烬。
1923年9月1日日本关东8.3级地震,引发的严重火灾烧毁5万余栋房屋、烧死6万多人(合计死亡近10万人); 1994年的美国北岭6.9级地震,造成天然气管道破裂,并引发多处爆炸和火灾;在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中,由于管道破坏造成燃气泄漏,也引发了几十起火灾,死亡人数合计超过6000人。
仔细分析数字,会发现地震本身造成的死亡人数,远远少于次生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
这说明,合理解决引发次生灾害发生的问题,可以最大限度的拯救生命,最大限度的减少伤害。
从燃气行业角度来看,随着我国西气东输的实施,城市燃气管道化已经比较普及,天然气、液化气、人工煤气、沼气等燃气管道网络在我国迅猛发展,这关于提升经济效益,减少城市大气污染,方便居民生活等等各方面都带来好处。
但随之而来的各类安全问题也给人们带来了深深的忧虑,尤其是最近四川汶川地震造成房屋、道路等地上建筑的严重毁坏,地下管线的损害程度估计也十分严重。
在我国,采纳管道方式供气的主要气源是天然气、人工煤气、液化气。
大陆桥视野·2016年第18期 129城市燃气系统抗震防灾对策研究高立娜 王印会/华北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摘 要】近年来,由于世界各地地震灾害事件频繁发生,且地震后所牵连的各项人类生产生活范围不断增加,让人类饱受地震灾害所带来的巨大损失和痛苦。
其中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要属燃气系统在地震灾害发生时所带来的一系列的反应及后果。
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城市燃气系统在地震灾害发生时抗震防灾的对策研究,主要是从两方面进行研究:硬对策、软对策。
其中硬对策包括在技术方面研究新的且实用、适用的燃气报警系统,软对策包括为在相应的法律法规建设方面提供真实有效的依据。
【关键词】燃气系统;抗震防灾;硬对策;软对策前言近期,我国各地政府对于各地区连续爆炸事件相继出台了新的法律法规。
可见,燃气管道的防爆系统得到了新的重视高度。
我所研究的城市燃气系统抗震防灾对策研究是以整个城市的燃气管道分布、抗震防灾要求进行的综合性对策研究,不断深入研究管道抗震机理, 研究范围不断扩大,从单一管道到城市管网,从单一性质管网到区域复杂管网,从单一管道抗震到系统功能可靠性。
对单一地下管道抗震的研究主要是地震反应分析和稳定性, 对城市管网抗震的研究主要是地震整体反应连接和相互影响。
其次通过分析地震对城市燃气系统的破坏作用及其引发的次生灾害, 给出了燃气系统的震害特征和主要影响因素, 从震害特征和主要影响因素出发建立强而有效的应对措施,包括建立报警系统、自动切断管道,自动闭合措施、改变管道材质等,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抗震减灾对策。
一、城市燃气系统的震害分析及减灾对策研究(一)国内燃气系统的震害分析研究概况我国是地震灾害多发国家之一, 22个省会城市和百万以上人口城市中的2/3均位于地震高危险区[1],遭受地震灾害的威胁。
城市燃气系统是现代城市生命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规模不管增大和人口数量不断增多, 燃气输配管网的布置日趋密集、复杂, 所以一旦遭遇破坏性地震, 管道破损导致的燃气泄露可能引发火灾、爆炸、中毒等次生灾害, 将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而国内对燃气管网的震害影响因素、风险评价和震后应急处置措施方面的研究相对不足。
论城市燃气设施的抗震设防建议城市燃气设施属于城市生命线工程,文章阐述和分析地震对城市燃气设施的影响,提出加强其抵御地震灾害能力的建议,可供相关工程人员借鉴。
标签:燃气设施;震害分析;抗震设防1 概述城市燃气系统主要包括燃气管线、燃气厂站及用户燃气设施,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人民生活和城市机能正常运转的设施,为生命线工程的一部分。
这些设施形成网络系统,对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经济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
系统一旦遭到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都会受到严重影响,城市就会因社会服务功能中断而处于瘫痪状态,给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极大不便,甚至会引发严重的次生灾害,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调查和分析地震对城市地下管线等基础设施的破坏规律,研究总结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特别是在这些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采用适当的技术措施,对提高城市的抗灾能力,维持社会稳定有重要的意义。
2 震害影响分析2.1 燃气系统震损的危害性燃气系统的震害主要包括管线、厂站及用户设施等的破坏。
燃气易燃易爆,系统破坏后,许多火源都可诱发其发生火灾与爆炸,引发严重的次生灾害,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而且燃气泄漏的时间越长,发生次生火灾和助长火灾蔓延的可能性越大,造成的灾害也越大。
2.2 震害主要影响因素管网在地震中破坏特征受诸多方面的影响,其中地震强度、场地岩土性质、管道通过地区的地质环境、地理环境、管道自身的特征(材质、接口方式、敷设方式、几何尺寸、腐蚀情况)影响最大。
不同管道在不同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震害特点。
2.3 管道毅设方式的影响燃气管道的敷设形式主要有直埋敷设、地沟敷设、架空敷设三种。
其中直埋敷设管线受地震直接作用最大,地震波传播效应产生的土层波动变形会造成管道管身折断、纵向开裂、环向裂缝、剪裂、穿孔、拱起、弯曲、拔出、扭转等变形。
管沟敷设、架空敷设燃气管道管身的地震受损均较小,尤其以地沟敷设形式的管道破坏程度最轻。
对于管沟敷设管线,管沟结构破坏,如管沟结构接口被拉断或结构出现断裂或错动、大量泥沙或地下水涌人管沟等,是导致管道损坏的主要原因;对于架空敷设管线,管道支架(墩)结构开裂、倾斜、扭转(曲)、移位、下沉或倾倒,导致管道变形过大或滑落损坏,是造成管线震害的主要原因。
2024年燃气公司自然灾害总结一、引言自然灾害是人类无法干预控制的灾难性事件,不仅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也对各行各业带来了严重影响。
作为能源供应的重要部门之一,燃气公司在自然灾害面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本文将对2024年燃气公司在自然灾害中的表现进行总结,以期提供经验教训和借鉴。
二、总体情况2024年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年份,包括地震、洪水、台风等多种自然灾害。
这些灾害给燃气公司带来了严峻的考验,不仅测试了其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也检验了其组织协调和应急管理的水平。
总体来看,燃气公司在2024年的自然灾害中表现出色,展现了高效的应对能力和出色的紧急救援能力。
三、地震灾害1. 应对策略:燃气公司在地震发生前就建立了完善的地震应急预案,并进行了多次演练。
当地震发生后,公司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组织人员进行应急抢修和灾后恢复工作。
2. 救援成果:通过燃气公司的紧急抢修和恢复工作,受灾地区的燃气供应得到了有效保障,为受灾群众提供了温暖和方便。
在抢修过程中,燃气公司对受灾区域进行了全面巡查,并及时发现和修复了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灾害对燃气设施的破坏。
四、洪水灾害1. 应对策略:燃气公司在洪水发生前,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建立了灾害预警机制,并及时向当地政府和居民发布预警信息。
同时,燃气公司采取了措施加固和保护燃气设施,以减少洪水对燃气设施的冲击。
2. 救援成果:燃气公司迅速组织人员进行抢修工作,确保受灾地区的燃气供应正常,并及时修复了因洪水造成的燃气设施损坏。
公司还派出专业人员进入受灾区域开展救援活动,为受灾群众提供燃气炉具和救援物资。
五、台风灾害1. 应对策略:燃气公司在台风来临前,加强了设备巡检和维护,确保燃气设施的安全运行。
公司还采取了措施将易受台风影响的设施进行加固和隔离,以防止风雨对燃气设备的损坏。
2. 救援成果:燃气公司及时采取措施中断燃气供应,确保了燃气设施的安全。
在台风过后,燃气公司迅速组织人员进行抢修和恢复工作,尽快恢复燃气供应。
城镇燃气事件分析总结汇报城镇燃气事件是指在城镇地区发生的与燃气有关的事故或问题。
这些事件可能涉及燃气管道泄漏、燃气灶具故障、燃气事故引发的火灾等。
这些事件在城镇居民的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对城镇燃气事件进行分析和总结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城镇燃气事件的发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燃气管道的老化和损坏。
由于城镇燃气管网的长期使用,其中的一些管道可能出现老化和损坏,导致燃气泄漏。
其次是燃气灶具的质量问题。
一些低质量的燃气灶具存在着安全隐患,可能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导致燃气泄漏或者火灾。
最后是使用者的不当操作和安全意识问题。
一些居民对燃气的使用和安全知识了解不足,可能在使用过程中犯错,导致燃气事故的发生。
其次,城镇燃气事件给城镇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
首先是对居民人身安全的威胁。
燃气泄漏可能导致气体中毒,甚至引发火灾和爆炸,对居民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其次是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一旦发生燃气事故,居民可能需要疏散或者暂时停止使用燃气,给居民正常的生活带来一系列的麻烦和困扰。
最后是对城镇的社会稳定的影响。
燃气事故可能导致公共秩序的紊乱,给城镇的社会稳定带来一定的不安。
然后,为了有效防止和应对城镇燃气事件的发生,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是加强燃气管道的维护和管理工作。
燃气管道是城镇燃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修复管道的问题。
其次是推行高质量的燃气灶具。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燃气灶具的质量监管,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此外,还需要加强居民的燃气安全教育。
通过开展宣传活动,提高居民对燃气安全的认知和意识,减少不当操作导致的事故。
最后,城镇燃气事件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可以通过采取一系列的预防和应对措施来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和影响。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城镇燃气系统的安全监管力度,完善相关的法规和标准,加强对燃气企业的监督和管理。
同时,居民也要提高自觉意识,加强自我保护能力,定期检查和维护燃气设备,学习和掌握燃气安全知识,避免不当操作导致的事故。
第1篇近年来,我国多地频发地震,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作为一名地震分析工作者,我深感地震灾害的严重性,同时也深刻认识到地震分析工作的重要性。
在参与地震分析工作的过程中,我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对地震分析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一、地震分析的意义地震分析是地震预警、防震减灾、地震应急救援等工作的重要基础。
通过对地震的成因、分布、强度、震源机制等方面的分析,可以为地震预警提供科学依据,为防震减灾提供决策支持,为地震应急救援提供有力保障。
1. 地震预警:地震预警是地震分析工作的核心任务之一。
通过对地震波传播速度、路径、强度等参数的分析,可以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为预警发布提供依据。
2. 防震减灾:地震分析可以为防震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地震分布、震源机制、地质构造等方面的研究,可以了解地震活动的规律,为制定防震减灾措施提供参考。
3. 地震应急救援:地震发生后,地震分析可以为地震应急救援提供有力保障。
通过对地震震源、震中、震级等参数的分析,可以为救援队伍提供救援方向和重点区域。
二、地震分析的方法地震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地震波分析、地震地质分析、地震统计分析和地震数值模拟等。
1. 地震波分析:地震波分析是地震分析的基础,主要包括地震波传播速度、路径、强度等参数的分析。
通过对地震波的分析,可以了解地震的传播规律,为地震预警和应急救援提供依据。
2. 地震地质分析:地震地质分析是地震分析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地质构造、断层分布、岩石性质等方面的研究。
通过对地震地质的分析,可以了解地震的成因和分布规律。
3. 地震统计分析:地震统计分析是地震分析的重要方法,主要包括地震序列分析、地震频度分析、地震震级分布分析等。
通过对地震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揭示地震活动的规律和特点。
4. 地震数值模拟:地震数值模拟是地震分析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地震波传播模拟、地震断裂模拟、地震动力模拟等。
通过对地震数值模拟,可以研究地震的成因、分布和传播规律。
城市老旧燃气管网抗震可靠度分析1、研究背景生命线工程系统是维系现代城市功能与区域经济功能的基础性工程设施系统,它包括电力系统、交通系统、城市供水、供热、供燃气系统。
作为生命线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燃气管网担负着城市工业生产、生活供气的任务。
在地震作用下,它的破坏不仅直接影响系统的功能,而且会造成严重的次生灾害。
因此,为确保供燃气管网系统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需对供燃气系统进行抗震可靠度进行分析[1]。
2、城市供燃气管网系统抗震可靠度分析的涵义城市供燃气管网系统由各种压力的燃气管网、燃气分配站、储气站、压送机站、调压计量站监控及数据采集系统等部分组成。
它是城市生命线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城市工业生产、生活供气的任务,是现代城市的动脉[2]。
城市供燃气管网系统的抗震性能和强震下的运行功能,可以从系统可靠度的角度进行研究分析。
从一般意义上考察,包括系统可靠性的分析和优化两部分。
系统可靠性的分析是系统优化的基础,而系统优化设计是系统可靠性研究的最终目的。
对于城市供燃气管网而言,系统抗震可靠性分析包括两个层次:管线的抗震分析和管网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对于地下管线的抗震可靠性分析,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主要方法包括:基于一次二阶矩理论的抗震可靠性分析方法和基于历史震害的经验统计方法。
基于一次二阶矩理论的抗震可靠性分析方法一般利用管线地震反应分析方法获得管线的地震反应,然后根据接头破坏或者应力破坏模式提出地震作用下管线的极限状态方程,利用一次二阶矩方法分析获得管线抗震可靠度。
管线的抗震分析只是完成了单元层次的评价,以此为依托可以进行系统抗震性能总体评价。
网络的连通可靠性分析是国际上通常采用的系统评价方法。
基于连通可靠性的网络分析方法,总的来说主要有Monte-Carlo 随机模拟算法和概率解析法。
Monte-Carlo随机模拟算法的基本是利用概率论中的贝努里大数定律,通过大量的数值模拟,利用事件发生频率近似代替事件的发生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