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肉鸡痛风症的诊治与体会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1
2021年(第42卷)第7期嚇J1M M M/Vc^A N〇^°—例鸡痛肌病的珍洽丁立(焦作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焦作454100)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B 鸡痛风病是近年来流行的常见病。
主要是由于体内 尿酸盐增多、沉积、无法全部排出体外而引起的一种代谢 性疾病。
鸡发病后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行动迟缓、消瘦、关节肿胀、跛行、排白色稀粪等。
该病发病率和病死率都 高,给养鸡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通过一例痛风 病的诊治,给养鸡场提供参考意见。
1发病原因鸡痛风症是由于鸡体内尿酸代谢障碍,血液中尿酸浓 度升高,大量的尿酸经肾脏排泄;各种原因引起的肾损害 及肾机能减退,进一步引起尿酸排泄受阻,形成尿酸中毒 的一种代谢性疾病,多发生于肉仔鸡和笼养鸡。
发病原因 与尿酸盐的摄人和代谢具有相关性。
当摄人较多的蛋白 质或者尿酸盐排出不畅时易发。
1.1V A缺乏V A具有保护黏膜的作用,缺乏时可使肾小管、集合管 和输尿管发生角化与鳞状上皮化生。
由于上皮的角化与 化生,黏液分泌减少,尿酸盐排出受阻形成栓塞物一尿 酸盐结石,阻塞管腔,进而发生痛风。
当微量元素和维生 素的不合理配合以及精料存放时间过长时,会造成1的大量破坏,由于缺乏1导致肾上皮损害,肾小球滤过率明 显降低,尿酸及磷的排泄受阻。
1.2蛋白质饲料过多豆饼、动物内脏、鱼粉及肉骨粉等含蛋白质较高,由于 禽类肝脏不含精氨酸酶而不能将氨合成尿素,肾脏因无谷 氨酰胺合成酶也不能携带氨,因而禽类蛋白质代谢产物则 是通过嘌呤核苷酸合成与分解途径,以生成尿酸的形式排 出体外。
肾脏是禽体内尿酸代谢最重要、最关键的器官,也 是禽类尿酸唯一的排泄通道。
当肾脏功能发生障碍或尿酸 产物过多时血液中尿酸浓度升高,与血液中的Na\Ca2’结合 形成尿酸盐在体内广泛沉积,加上输尿管的阻滞,将不可 避免地发生尿酸血症。
从而引起肝、肾肿大、质脆,肾小 管和输尿管因尿酸盐结晶的阻塞而扩张,并排出白色石 灰样稀粪,关节腔内由于受尿酸盐沉淀物的摩擦刺激,关 节面发生糜烂和渗出,导致关节肿大、运动障碍或瘫痪。
鸡痛风症的诊断及防治
鸡痛风症是由于鸡摄入过多的富含嘌呤的饲料或过量摄入富含嘌呤的食物而引起的一种代谢性疾病。
鸡痛风症会导致鸡体内嘌呤代谢紊乱,使尿酸水平升高,进而引起关节疼痛、肾脏病变等症状。
本文将对鸡痛风症的诊断及防治进行探讨。
一、诊断
1.体检法
通过鸡的体检可以观察到病鸡关节肿胀、变形、躯体活动受限等症状,表现为鸡腿弯曲,关节肿胀,不能正常走路。
2.尿液检测法
通过检查鸡的尿液可以发现尿液酸度升高,尿中尿酸水平升高,且尿液中出现尿酸结晶,进一步诊断为鸡痛风症。
3.组织活检法
通过组织活检法可以直接观察到病变组织的病理变化,对于病变严重的病例可以起到重要诊断作用。
二、防治
1.饮食调整
合理调整鸡的饮食结构,减少富含嘌呤的饲料的摄入量,限制饲料中高嘌呤物质的含量,增加富含低嘌呤物质的饲料成分。
2.药物治疗
可使用药物降低鸡体内的尿酸水平,如阿罗洛卡特(Allopurinol)、丙磺舒(Probenecid)等药物。
3.疗法辅助
对于病情较重的病例,需要进行疗法辅助,如按摩、理疗等物理疗法。
同时,采取预防措施,避免过量喂养嘌呤含量高的饲料和食物,可避免鸡痛风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鸡痛风症对鸡的健康影响很大,必须及时加以预防和治疗,早期发现并调整饮食结构,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量,降低尿酸水平,可有效预防和治疗鸡痛风症。
简介鸡痛风是一种常见的禽类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红肿等症状。
本文将介绍鸡痛风的病因及常见治疗方案,帮助养殖户有效控制与治疗鸡痛风。
病因鸡痛风的病因主要与鸡体代谢异常有关。
鸡体内尿酸代谢紊乱导致尿酸盐在关节组织堆积,形成尿酸结晶,引发炎症反应。
以下是多种可能的病因:1.饮食因素:高嘌呤饲料摄入过多,造成尿酸产量过高。
2.遗传因素:部分鸡种对痛风易感。
3.环境因素:饲养环境不良,压力过大,容易引发痛风。
治疗方案鸡痛风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整和环境改善等方面。
下面将详细介绍各个方面的治疗措施。
药物治疗1.利尿剂:可以增加尿酸的排泄量,减少尿酸盐的堆积。
常用的利尿剂有呋塞米、氢氯噻嗪等。
使用时需要注意剂量和使用时机,最好在兽医的指导下使用。
2.抗炎药物:可以减轻关节疼痛、红肿等症状。
常用的抗炎药物有布洛芬、吲哚美辛等。
同样需要在兽医的指导下使用。
3.降尿酸药物:可以减少尿酸的产生或促进尿酸的降解,从而减少尿酸盐的堆积。
常用的降尿酸药物有丙磺舒、别嘌醇等。
使用时需要根据鸡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饮食调整饮食调整是鸡痛风治疗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以下是一些建议:1.限制高嘌呤饲料的摄入:高嘌呤饲料会增加尿酸的产生,应适量减少或避免使用。
高嘌呤饲料包括动物内脏、鱼虾、家禽骨骼等。
2.补充足够的维生素C:维生素C可以降低尿酸盐的堆积,适量补充有助于治疗鸡痛风。
可以通过合适的维生素C添加剂进行补充。
3.保证饮水量充足:充足的饮水可以促进尿酸的排泄,减少尿酸盐的堆积。
经常更换水源,保持水的新鲜与干净。
环境改善改善饲养环境对鸡痛风的治疗同样具有重要作用。
以下是一些建议:1.保持鸡舍清洁干燥:清洁干燥的鸡舍可以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减少感染机会,有利于治疗鸡痛风。
2.控制饲养密度:合理控制饲养密度可以减少鸡只之间的竞争,减轻应激反应,有利于鸡痛风的治疗。
3.预防感染:加强疫病防控工作,预防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对鸡痛风的治疗非常重要。
鸡痛风症的诊断及防治鸡痛风症是一种常见的禽类疾病,由于饮食不当、环境恶劣、饲养管理不善等原因引起。
本文将介绍鸡痛风症的诊断、防治及预防措施,帮助养殖户提高对病害的识别和应对能力。
一、鸡痛风症的临床症状及诊断1. 临床症状鸡痛风症病变主要发生在关节、肌肉和皮下组织,临床症状多种多样。
常见的临床症状包括肿胀、关节疼痛、活动受限、步态异常、体温升高、呼吸急促、腹泻等表现。
部分患鸡甚至会出现抽搐、站立不稳、羽毛蓬松等现象。
2. 诊断方法诊断鸡痛风症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和病理学检查。
饲养户在发现鸡群中有上述症状时,应尽快请兽医进行检查。
兽医将通过观察临床症状、血液检查、组织切片等方式对鸡进行诊断。
二、鸡痛风症的防治措施1. 药物治疗在发现鸡出现症状后,应立即给予抗生素治疗,有针对性地对症治疗,如抗炎消肿、改善关节功能等。
根据兽医的建议,还可以给予镇痛药物、保护肝肾功能药物等。
但需注意,使用药物治疗时要遵循兽医的指导,不可滥用药物,以免对鸡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2. 饲养管理鸡痛风症的防治也与饲养管理密切相关。
首先要做好饲料管理,合理搭配饲料,保证饲料中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充分供应。
要保证鸡舍的卫生,定期清洗和消毒鸡舍,减少病原菌的滋生。
还要保持鸡舍通风良好,控制鸡舍内的湿度和温度。
3. 预防疫苗接种鸡痛风症的预防离不开疫苗接种。
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和病原体特点,选择合适的疫苗进行接种。
预防疫苗接种可以大大降低疾病传播和感染的风险,提高鸡的免疫力。
4. 饲养环境改善改善鸡的饲养环境也是预防鸡痛风症的关键。
在饲养过程中,要注意环境的卫生与干燥,保持饲养场所的整洁。
合理设计饲养场所,减少鸡的因环境因素引起的应激,有助于提高鸡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合理搭配饲料,保证饲料中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充分供应,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抗氧化剂,有助于提高鸡的免疫力,降低发病风险。
加强饲养管理,保证鸡舍的卫生,减少病原菌的滋生,定期进行消毒等措施,有效降低疾病的传播风险。
肉鸡痛风病的诊治
鸡痛风病是由于蛋白质代谢障碍和肾脏受损伤,使其代谢产物尿酸或尿酸盐大
量在体内蓄积而引起的,临床上以消瘦、关节肿大、运动障碍为特征。
一、发病情况
养鸡户王某于2006年3月中旬购入1000只肉鸡苗,前期鸡苗生长发育良好,
至18日龄,有部分鸡只出现跛行、下痢,发病第4日出现鸡只死亡,截止4月10
日晨,死亡达236只。
二、临床症状
病鸡精神状态良好,能饮食,关节肿大,蹲地不动,强迫趋赶运动,步态不稳,泄殖腔周围污秽。
三、剖解变化
挤压泄殖腔流出白色排泄物,胸气囊、胸腔壁、心外膜、腹膜、肠系膜、肝脏
表面均附着着白色石灰样物质;肾脏肿大、坏死,表面有出血点;关节腔内有白色石灰样物质。
四、实验室检验
无菌采取病鸡肝、肾、脾经实验室涂片染色镜检,均未发现细菌。
五、诊断与治疗
根据肉鸡生长发育特点、临床症状、剖解变化及实验室检验,确诊为鸡痛风病。
1.调整饲料,降低饲料中的蛋白质水平。
2.饮水中加入电解多维,并给予充足的饮水。
3.饲料中加入阿莫西林、人工补液盐及本草疏肝呼肾宁。
4.停止使用对肾脏有损伤的药物及消毒剂。
通过以上综合治疗,至第3天基本控制了病情,至第6日开始无死亡病例。
六、小结
该病是由于养鸡户在鸡饲料中添加的蛋白质过多,再加上其育雏室内通风不畅;湿度过大而导致机体内的尿酸盐大量蓄积,且不能迅速排出体外,从而使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囊、胸腹腔膜及各脏器表面,最终导致脏器的损伤。
该病目前无特效的治疗药物,应以预防为主。
鸡痛风症的诊断及防治鸡痛风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通常由于饲料中含有过多的尿酸,饲养管理不当导致,严重影响了鸡的生长和生产性能。
下面将对鸡痛风症的诊断及防治进行详细介绍。
一、鸡痛风症的诊断1. 临床表现鸡痛风症主要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以及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增加。
患病鸡的活动能力明显下降,站立和行走时出现明显的疼痛表现。
还可能出现食欲不振、精神不振、羽毛粗糙等症状。
2. 实验室诊断通过检测鸡血清中尿酸和尿酸氧化酶的含量,可以进一步确认鸡是否患有痛风症。
正常情况下,鸡血清中的尿酸含量应在正常范围内,如果含量过高,则有可能是痛风症的表现。
3. 影像学检查通过X射线检查或超声波检查,可以观察到鸡关节处有明显的肿胀和炎症表现,从而帮助确认诊断。
通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可以较为准确地诊断出鸡是否患有痛风症。
一旦确诊,就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和防治。
1. 合理饲养管理避免给鸡饲料中添加过多的含尿酸成分的食物,建议选择优质的饲料,并合理搭配,避免单一成分的饲料,以降低尿酸的摄入量。
要保持饲料的干燥和卫生,避免霉变和变质,以及定期清理鸡舍,保持环境清洁。
2. 良好的生活环境鸡的生活环境对痛风症的发生也有一定的影响,要给鸡提供一个清洁、干燥、通风良好的饲养环境,避免在潮湿、闷热的环境下饲养。
3. 药物治疗一旦鸡确诊患有痛风症,就需要尽快采取药物治疗,包括控制尿酸的生成和排泄,以及抗炎和止痛等措施。
常用的药物包括尿酸降低药、非甾体类抗炎药等。
4. 营养调理在饲料中添加一些对降低尿酸含量有益的成分,如维生素C、樱桃、蔬菜等,可以帮助降低鸡体内尿酸的含量,从而减轻痛风症的症状。
鸡痛风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对鸡的生长和生产性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只要我们及时诊断和合理防治,就有望控制病情,保障鸡的健康和生长。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起肉鸡痛风症的诊治与体会
大连金州新区得胜动物卫生监督所李永春
2012年7月初,金州新区得胜镇某养殖户李某饲养的罗斯308肉鸡7000只,20日龄出现采食量降低,拉白色稀粪,个别鸡出现瘫痪,零星死亡,养殖户按细菌性肠炎治疗3天未见疗效,于是来我所求助,我所派出两名兽医前去诊治,现将诊治情况总结如下:
一、临诊症状
通过现场观察发现,鸡群精神大体正常,饮水量大,粪稀,个别精神萎靡,冠髯苍白,消瘦,病鸡精神不振,体温正常,采食量明显减少,泄殖腔粘附有腥臭石灰样稀粪,关节肿大,约为正常的1—1.5倍,触摸关节柔软,轻压躲闪、挣扎、哀鸣痛叫,运动迟缓、站立不稳、跛行。
二、剖检变化
剖检病鸡可见心包膜、胸腹膜、内脏等表面或管腔内有许多白色石灰样尘屑状物质沉积;肾脏肿大,颜色苍白,肾脏肿大3—4倍,表面呈雪花状花纹。
剪开关节腔流出膏状白色粘稠液体,关节面及周围组织内有白色尿酸盐沉着,严重的可见关节出现溃疡、坏死。
三、诊断结果
根据养殖户所述和临床症状结合剖检情况,确诊为肉鸡痛风病。
四、治疗过程
1、立即停喂原来的饲料,重新核定配方配料饲喂。
改用全价饲料或将自配料的蛋白质降低,以减轻肾脏负担,并适当控制饲料中钙磷比例,供给充足饮水。
2、饮水中加肾肿解毒300斤水/袋,鱼肝油300斤水/袋,肠痢欣300斤水/瓶配合复合VB300斤水/袋,连用四天。
上述方法用药7天后,大群恢复正常,饮食及粪便正常,不再出现瘫痪、死鸡现象。
五、诊治体会
肉鸡痛风病其发病主要是由于肉鸡鸡机体内蛋白质代谢发生障碍,使大量的尿酸盐蓄积,沉积于内脏或关节,临床上以消瘦、关节肿大、运动障碍、消瘦和衰弱等症状为特征的一种营养代谢病。
在鸡群中常呈群发性,危害较大。
造成该病的因素主要是由于自配饲料中蛋白质过高以及钙磷比例不当所致。
希望广大肉鸡养殖户,配料时注意营养平衡,尽量使用全价饲料,对于发病鸡要调查出具体病因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以减少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