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蛋白制品中辛酸与乙酰色氨酸稳定剂的定量测定
- 格式:pdf
- 大小:2.32 MB
- 文档页数:4
人血白蛋白多聚体测定法本法系用分子排阻色谱法测定人血白蛋白多聚体含量。
照分子排阻色谱法(附录Ⅲ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亲水硅胶高效体积排阻色谱柱(SEC,排阻极限300kD,粒度10μm),柱直径7.5mm,长60cm;以含1%异丙醇的pH7.0 0.2mol/L磷酸盐缓冲液[取0.5mol/L磷酸二氢钠200ml、0.5mol/L磷酸氢二钠420ml、异丙醇15.5ml及水914.5ml,混匀]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nm ;流速为每分钟0.6ml。
取每1ml含蛋白质为12mg 的人血白蛋白溶液20μl,注入色谱柱,记录色谱图,人血白蛋白单体峰与二聚体峰间的分离度应大于1.5,拖尾因子按人血白蛋白单体峰计算应为0.95~1.40。
测定法取供试品适量,用流动相稀释成每1ml约含蛋白质12mg的溶液,取20μl,注入色谱柱,记录色谱图30分钟(色谱柱长30cm)或60分钟(色谱柱长60cm)。
按面积归一法计算,色谱图中未保留(全排阻)峰的含量(%)除以2,即为人血白蛋白多聚体含量。
人血白蛋白Renxue BaidanbaiHuman Albumin本品系由健康人血浆,经低温乙醇蛋白分离法或经批准的其他分离法分离纯化,并经60℃ 10小时加温灭活病毒后制成。
含适宜稳定剂,不含防腐剂和抗生素。
1 基本要求生产和检定用设施、原料及辅料、水、器具、动物等应符合“凡例”的有关要求。
2 制造2.1 原料血浆2.1.1 血浆的采集和质量应符合“血液制品生产用人血浆”的规定。
2.1.2 低温冰冻的血浆保存期应不超过3年。
2.1.2 组分Ⅳ沉淀为原料时,应符合本品种附录“组分Ⅳ沉淀原料质量标准”。
2.1.3 组分Ⅳ沉淀应冻存于-30℃以下,运输温度不得超过-15℃。
低温冰冻保存期不得超过1年。
2.1.4 组分Ⅴ沉淀应冻存于-30℃以下,并规定其有效期。
2.2 原液2.2.1 采用低温乙醇蛋白分离法或经批准的其他分离法制备。
人血白蛋白中辛酸钠含量与热稳定性试验相关性研究单位:人血白蛋白注射液系水溶性胶体无菌制剂。
其特点是既易溶于水又存在自发性絮凝的趋向,并易受多种理化因素影响而变性,从而失去生理活性。
辛酸钠的加入不仅使加热灭活病毒成为可能,同时也提高了贮存期的稳定性。
热稳定性试验正是衡量产品外观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文着重考察了辛酸钠含量、生产工艺与热稳定之间的关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仪器及试剂人血白蛋白注射液,上海生物所(A),某省血液制品所(B1~B3);辛酸钠(CR,北京化工厂);恒温水溶箱HH.W21.600,标准号WS2-269-79;全自动凝胶层析仪AM90-1;灯检仪YB-Ⅱ型等。
2 实验方法2.1辛酸钠标准液制备:精密称取辛酸钠8.3110g,用蒸馏水稀释至250.00ml,摇匀备用。
浓度为0.20mol/L。
2.2不同工艺产品间热稳定试验比较:A产品为低温乙醇法,取3个批号。
B1~B3产品为R法制备,因浓缩手段不同分为1~3号。
取上述样品依法测定辛酸钠含量[1]后,进行热稳定性试验。
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工艺产品间热稳定性试验结果2.3同工艺不同辛酸钠含量产品间的热稳定性试验比较:取B1~B3样品适量用辛酸钠标准液调节至含量为0.20,0.25,0.30和0.35mmol/g蛋白4个浓度。
各浓度溶液分别置于3支具塞试管中,其中两支置恒温水溶箱中,于57℃保温50h。
另一支置冰箱中低温保存作对照。
在保温过程中,分别于第5,9,47及50h取出试管,在灯检台前观察外观变化,记录出现絮状物的样品号。
结果见表2。
表2热稳定试验动态观察结果2.4多聚体检查:将A及B1~B3样品分别于热稳定试验前后测定多聚体[2],结果见表3。
表3热稳定性试验前后多聚体测定结果(n=12)注:P>0.053 讨论3.1表1结果表明,当辛酸钠含量水平相近时,A产品的热稳定性明显优于B1~B3产品,反映出生产工艺是产品外观质量的决定因素。
DOI :10.3724/SP.J.1096.2010.00425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白蛋白中辛酸钠含量蒋翠岚1,2王立娜1韩继红2蒋晔*11(河北医科大学药学院分析化学教研室,石家庄050017)2(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制药系,石家庄050026)摘要建立了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白蛋白中辛酸钠含量的方法。
用正己烷萃取人血白蛋白中的辛酸钠,与ω-溴苯乙酮和18-冠-6醚在50ħ反应30min ,然后用甲醇-水(75ʒ25,V /V )于Nova-Park C 18柱(150mm ˑ3.9mm ,4μm )上分离,在262nm 检测衍生物,流速为1.0mL /min ,庚酸为内标。
辛酸和庚酸的萃取率可分别达到98.2%和97.9%,RSD 小于0.9%。
方法的线性范围为9.00ˑ10-4 1.44ˑ10-2mol /L (r =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7%,RSD ≤0.9%。
本方法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人血白蛋白中辛酸钠含量的测定。
关键词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人血白蛋白;辛酸钠2009-07-28收稿;2009-11-06接受*E-mail :jiangye@1引言人血白蛋白制品在生产过程中,需在60ħ进行病毒灭活处理10h 。
为了防止蛋白质发生高温变性,需加入适量辛酸钠作为保护剂。
辛酸钠浓度过高可能导致白蛋白制品发生不良反应,如抑制血小板凝聚、引起低血糖症、抑制肝脏对长链脂肪酸的消除等[1];辛酸钠浓度过低不能起到稳定制品的效果,故应选择合适的方法准确测定其含量,以保证白蛋白制品的安全性。
传统方法是采用气相色谱法[1 5],但此法进样量小、误差大。
另有离子排斥色谱法[6]和酸碱滴定法[7],但后者混合溶解液影响终点判定[8]。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作为一种高效、快捷的通用分析方法,未见其在辛酸钠分析方面应用,原因可能是辛酸钠本身无紫外吸收,无法直接用通用紫外检测器进行检测。
两种定量测定人血白蛋白中辛酸钠含量方法的比较李荣贞1,赵军1,李庆英1,王彬2,王霞2,李伟2(1山东生物制品研究所,山东泰安271000;2山东泰邦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山东泰安271000)摘要:目的:建立一种准确性高,简便快速的方法,对人血白蛋白中间品的辛酸钠含量进行质量控制;方法:通过采用气相法和乙醚萃取法,分析比较T公司20批制品,结果:乙醚萃取法与气相法相比,回收率均在97%~101%的范围内,相对误差小于2%,萃取法与气相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此法简便快速,结果可靠,可应用于中间产品辛酸钠含量的测定。
关键词:辛酸钠含量;乙醚萃取法;气相法Study on two methods of Sodium Caprilate assay determination in Human Serum Albumin Li nong-zhen1, Zhao jun1, Li qing-ying1, Wang bin2, Wang xia, 2 Li wei 2(1Shandong Institute of Biological Products, Taian 271000, China;2 Shandong Taibang Biological Products Co. Ltd., Taian 271000 ,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establish an accurate and rapid method to detect sodium caprylate during the process of human serum albumin (HSA), the authors analyzed 20 samples of company T with ether extraction and gas chromatography (GC). The mean recovery ranged from 97% to 101%, and RSD was less than 2%.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is method was rapid, convenient and accurate, which could meet the quality control during the production of HSA.Key words:sodium caprylate assay; ether extraction ;gas chromatography1.概述:长期以来,辛酸钠广泛作为血液制品的保护剂[1]~ [2],用以增加白蛋白的稳定性,已被证明是安全可靠的,现行《中国药典》三部人血白蛋白中辛酸钠的定量测定方法为气相色谱法,成品质量指标要求含量为0.140~0.180mmol/g 蛋白质[2],由于气相色谱法样品预处理时间长,针对血液制品中间产品的质量控制,无法及时反映生产状态,为车间提供即时的实验数据。
人血白蛋白Renxue BaidanbaiHuman Albumin本品系由健康人血浆,经低温乙醇蛋白分离法或经批准的其他分离法分离纯化,并经60℃ 10小时加温灭活病毒后制成。
含适宜稳定剂,不含防腐剂和抗生素。
1 基本要求生产和检定用设施、原料及辅料、水、器具、动物等应符合“凡例”的有关要求。
2 制造2.1 原料血浆2.1.1 血浆的采集和质量应符合“血液制品生产用人血浆”的规定。
2.1.2 低温冰冻的血浆保存期应不超过3年。
2.1.2 组分Ⅳ沉淀为原料时,应符合本品种附录“组分Ⅳ沉淀原料质量标准”。
2.1.3 组分Ⅳ沉淀应冻存于-30℃以下,运输温度不得超过-15℃。
低温冰冻保存期不得超过1年。
2.1.4 组分Ⅴ沉淀应冻存于-30℃以下,并规定其有效期。
2.2 原液2.2.1 采用低温乙醇蛋白分离法或经批准的其他分离法制备。
生产过程中不得加入防腐剂或抗生素。
组分Ⅳ沉淀为原料时也可用低温乙醇结合柱色谱法。
2.2.2 经纯化、超滤、除菌过滤后即为白蛋白原液。
2.2.3 原液检定按3.1项进行。
2.3 半成品2.3.1 配制制品中应加适量的稳定剂,按每1g蛋白质加入0.16mmol辛酸钠或0.08mmol辛酸钠和0.08mmol乙酰色氨酸钠。
按成品规格以注射用水稀释蛋白质浓度,并适当调整pH值及钠离子浓度。
2.3.2 病毒灭活每批制品必须在60℃±0.5℃水浴中连续加温至少10小时,以灭活可能残留的污染病毒。
该灭活步骤可在除菌过滤前或除菌过滤分装后24小时内进行。
2.3.3 半成品检定按3.2项进行。
2.4 成品2.4.1 分批应符合“生物制品分批规程”规定。
2.4.2 分装应符合“生物制品分装和冻干规程”规定。
2.4.3 培育分装后,应置20~25℃至少4周或30~32℃至少14天后,逐瓶检查外观,应符合3.3.2.1和3.3.2.2项规定。
出现浑浊或烟雾状沉淀之瓶应进行无菌检查,不合格者不能再用于生产。
人血白蛋白低温乙醇法制造及检定规程本品系由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健康人的血浆或血清经低温乙醇法分离提取,经60℃10小时加温灭活病毒后制成。
白蛋白含量96%以上,含适宜稳定剂,不含防腐剂和抗生素,专供静脉输注。
主要用于治疗创伤性、出血性休克、严重烧伤以及低蛋白血症等。
1 制造1.1 制造要求1.1.1 新鲜分离的液体血浆、过期血分离的血浆、半成品、成品检定剩余血浆、轻度溶血或脂肪血浆、去除其他血浆蛋白的组分,均可用于制备。
所用之血浆或血清的来源应符合《原料血浆采集(单采血浆术)规程》。
1.1.2 血浆或血清应尽可能保持无菌,否则应及时投料制造或低温冰冻保存。
低温冰冻保存血浆量长保存期不应超过2年。
1.1.3制造工作室应符合工艺流程。
冷库及各种生产用具必须专用,严禁与其他异种蛋白质混用。
制造工作室的建筑应便于清洁、消毒、防霉。
在制造过程中为防止制品污染热原质,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如降低操作室温度,注意无菌操作等。
各种直接接触制品的用具,用后应立即洗净,用前须经除热原质或灭菌处理。
1.1.4 生产用水应符合饮用水标准,直接用于制品的水应符合注射用水标准。
所用各种化学药品应符合《中国生物制品主要原材料试行标准》规定,未纳入试行标准者应不低于化学纯。
1.2 制造工艺1.2.1 采用低温乙醇法。
应含适量的稳定剂(每g蛋白质用0.16mmol辛酸钠或0.08mmol辛酸钠和0.08mmol乙酰色氨酸钠)。
1.2.2 热处理每批制品必须经60±0.5℃加温10小时处理。
热处理可在除菌过滤前或分装后24小时内进行。
1.2.3 分批同一制造工艺、同一容器混合的制品作为一批。
不同滤器除菌过滤或不同机柜冻干的制品应分为亚批。
1.2.4 半成品检定液体制剂于除菌过滤后应做理化检查(残余乙醇含量≤0.03%)及热原质试验,并应按亚批抽样做无菌试验。
直接分装时应留样做上述试验。
1.2.5 冻干除菌过滤后制品应及时分装、旋冻、冻干。
人血XX (低温乙醇法)制造及检定规程本品系由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健康人的血浆或血清经低温乙醇法分离提取,经60C 10小时加温灭活病毒后制成。
白蛋白含量96%以上,含适宜稳定剂,不含防腐剂和抗生素,专供静脉输注。
主要用于治疗创伤性、出血性休克、严重烧伤以及低蛋白血症等。
1 制造1.1 制造要求1.1.1 新鲜分离的液体血浆、过期血分离的血浆、半成品、成品检定剩余血浆、轻度溶血或脂肪血浆、去除其他血浆蛋白的组分,均可用于制备。
所用之血浆或血清的来源应符合《原料血浆采集(单采血浆术)规程》。
1.1.2 血浆或血清应尽可能保持无菌,否则应及时投料制造或低温冰冻保存。
低温冰冻保存血浆量长保存期不应超过 2 年。
1.1.3 制造工作室应符合工艺流程。
冷库及各种生产用具必须专用,严禁与其他异种蛋白质混用。
制造工作室的建筑应便于清洁、消毒、防霉。
在制造过程中为防止制品污染热原质,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如降低操作室温度,注意无菌操作等。
各种直接接触制品的用具,用后应立即洗净,用前须经除热原质或灭菌处理。
1.1.4 生产用水应符合饮用水标准,直接用于制品的水应符合注射用水标准。
所用各种化学药品应符合《中国生物制品主要原材料试行标准》规定,未纳入试行标准者应不低于化学纯。
1.2 制造工艺1.2.1采用低温乙醇法。
应含适量的稳定剂(每g蛋白质用0.16mmol辛酸钠或0.08mmol 辛酸钠和0.08mmol 乙酰色氨酸钠)。
1.2.2热处理每批制品必须经60± 0.&加温10小时处理。
热处理可在除菌过滤前或分装后24 小时内进行。
1.2.3 分批同一制造工艺、同一容器混合的制品作为一批。
不同滤器除菌过滤或不同机柜冻干的制品应分为亚批。
1.2.4 半成品检定液体制剂于除菌过滤后应做理化检查(残余乙醇含量< 0.03%及热原质试验,并应按亚批抽样做无菌试验。
直接分装时应留样做上述试验。
1.2.5 冻干除菌过滤后制品应及时分装、旋冻、冻干。
人血白蛋白(低温乙醇法)制造及检定规程本品系由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健康人的血浆或血清经低温乙醇法分离提取,经60℃10小时加温灭活病毒后制成。
白蛋白含量96%以上,含适宜稳定剂,不含防腐剂和抗生素,专供静脉输注。
主要用于治疗创伤性、出血性休克、严重烧伤以及低蛋白血症等。
1制造1.1制造要求1.1.1新鲜分离的液体血浆、过期血分离的血浆、半成品、成品检定剩余血浆、轻度溶血或脂肪血浆、去除其他血浆蛋白的组分,均可用于制备。
所用之血浆或血清的来源应符合《原料血浆采集(单采血浆术)规程》。
1.1.2血浆或血清应尽可能保持无菌,否则应及时投料制造或低温冰冻保存。
低温冰冻保存血浆量长保存期不应超过2年。
1.1.3制造工作室应符合工艺流程。
冷库及各种生产用具必须专用,严禁与其他异种蛋白质混用。
制造工作室的建筑应便于清洁、消毒、防霉。
在制造过程中为防止制品污染热原质,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如降低操作室温度,注意无菌操作等。
各种直接接触制品的用具,用后应立即洗净,用前须经除热原质或灭菌处理。
1.1.4生产用水应符合饮用水标准,直接用于制品的水应符合注射用水标准。
所用各种化学药品应符合《中国生物制品主要原材料试行标准》规定,未纳入试行标准者应不低于化学纯。
1.2制造工艺1.2.1采用低温乙醇法。
应含适量的稳定剂(每g蛋白质用0.16mmol辛酸钠或0.08mmol辛酸钠和0.08mmol乙酰色氨酸钠)。
1.2.2热处理每批制品必须经60±0.5℃加温10小时处理。
热处理可在除菌过滤前或分装后24小时内进行。
1.2.3分批同一制造工艺、同一容器混合的制品作为一批。
不同滤器除菌过滤或不同机柜冻干的制品应分为亚批。
1.2.4半成品检定液体制剂于除菌过滤后应做理化检查(残余乙醇含量≤0.03%)及热原质试验,并应按亚批抽样做无菌试验。
直接分装时应留样做上述试验。
1.2.5冻干除菌过滤后制品应及时分装、旋冻、冻干。
制品的冻干工艺可根据机器性能特点制定,但应保证制品制备质量及保存质量符合要求。
容量法测定人血白蛋白中辛酸钠含量
王坚;陈毓民;郑炯;龚鹏
【期刊名称】《中国输血杂志》
【年(卷),期】1997(10)2
【摘要】容量法测定人血白蛋白中辛酸钠含量200240上海莱士血制品公司王坚陈毓民郑炯龚鹏人血白蛋白成品的病毒灭活,须经60℃10h的巴氏灭菌处理。
在制备过程中,成品中加入适量的稳定剂,可使蛋白遇热不致变性,但需要控制加入的量。
如果加入的量不够,会使白蛋白受热...
【总页数】2页(P77-78)
【关键词】人血白蛋白;成品;容量法;测定;辛酸钠;含量
【作者】王坚;陈毓民;郑炯;龚鹏
【作者单位】上海莱士血制品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92-33;R457
【相关文献】
1.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白蛋白中辛酸钠含量 [J], 蒋翠岚;王立娜;韩继红;蒋晔
2.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白蛋白制品中辛酸钠含量 [J], 卢胜娟;刘艳花;陈金利
3.萃取法测定人血白蛋白中辛酸钠含量 [J], 姜国亮
4.气相色谱法测定人血白蛋白半成品中辛酸钠含量 [J], 赵明芬;王霞;李荣贞;张华;张晓杰
5.气相色谱法测定人血白蛋白半成品中辛酸钠含量 [J], 李飞燕; 吉鹏飞; 胡俊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萃取法测定人血白蛋白中辛酸钠含量姜国亮【摘要】目的总结萃取法测定人血白蛋白中辛酸钠含量经验.方法采用萃取法测定人血白蛋白中辛酸钠的含量,并对其线性关系、精密度、稳定性和回收率进行研究,且与气相色谱法进行比较.结果萃取法与气相色谱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方法简单快捷,结果可靠,可用于人血白蛋白的半成品中辛酸钠的含量控制.【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11(005)009【总页数】2页(P117-118)【关键词】辛酸钠;萃取法;气相色谱法【作者】姜国亮【作者单位】344000,江西博雅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中国药典》采用气相色谱法控制其含量[1],但此方法制品测定前需做繁琐的处理,检测周期过长,对于等待分装的半成品显然不可取。
本作者采用经典萃取法,利用辛酸钠为有机弱酸强碱盐的化学性质及在两种溶剂中分配系数的不同,分离出辛酸,然后进行酸碱滴定,测其含量。
0.04mol/L的辛酸钠标准溶液(辛酸钠,北京师化精细化工),混合溶解液(无水乙醇-吐温聚山梨醇酯 80-水(5∶0.5∶94.5,v/v),乙醚,正丁纯,1mol/L盐酸溶液,标准0.01mol/L氢氧化钠滴定液,1%酚酞指示液。
本实验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2.1 方法将 19ml纯化水加入到 250m l分液漏斗中,再准确加入约 20%(C)的白蛋白溶液 1ml(V 1),然后加入 1mol/L盐酸溶液 0.2ml,摇匀后加入 15ml乙醚及 1m l 正丁醇,震振荡 15s,静置分层后,弃掉下部水层,然后将醚层用 15m l纯化水震振荡洗涤 2次,分层后将醚层转入到 100ml的锥形瓶中。
再用 15m l混合溶解液置前述分液漏斗中,轻轻摇荡充分洗涤分液漏斗内壁后,将混合溶解液合并转入前述锥形瓶中,混匀,加入 1%酚酞指示液 2~3滴,然后用标准氢氧化钠滴定液(0.01mol/L)(N)滴定至淡粉红色即终点,记录消耗体积数(V)。
题目:2010版《中国药典》与2005版《中国药典》相比有什么区别?一.无菌检查(共32处)1.2010版药典增加对人员的要求2.无菌检查人员必须具备微生物专业知识,并经过无菌技术的培训。
3.2010版药典规定了防止污染的措施不得影响供试品中微生物的检出4.2010版药典规定了日常检验还需要对环境进行监控5.对于选择性培养基,药典2010版去掉了中和剂的规定性推荐。
其用量同验证试验。
6.培养基药典2010版删除了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用于培养好氧菌、厌氧菌的规定7.删除了改良马丁培养基用于培养真菌的规定8.对于菌液制备中药典2010版增加了“菌悬液在室温下放置应在2小时内使用,若在2~8℃可在24小时内使用。
黑曲霉孢子悬液可保存在2~8℃,在验证的贮存期内使用。
”9.药典2010版修订了黑曲霉的孢子悬液制备方法,规定应使用含0.05%(v/v)聚山梨酯80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稀释10.在稀释液、冲洗液及其制备方法中,药典2010版增加了“3.根据供试品的特性,可选用其他经验证过的适宜的溶液作为稀释液,冲洗液”11.在方法验证中,2010版药典将“该药品”改为“该产品”。
应为医疗器具扩大适用范围。
12. 在方法验证中的菌种及菌液制备,2010版药典将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MCC(B)4 4102]的菌液制备。
13.在方法验证中的薄膜过滤法中,2010版药典,增加了“取每种培养基规定接种的供试品总量按薄膜过滤法过滤”即明确了2005版药典的“将规定量的供试品按…..”。
14.去掉了“或使用中和剂如β-内酰胺酶、对氨基苯甲酸”15.在检验量中,2010版药典去掉了“采用直接接种法时”16.在阳性对照中,2010版药典去掉了“(大肠埃希氏菌的菌液制备…..的灵敏度检查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将2005版的“阳性对照菌的菌悬液制备同培养基灵敏度检查”改成了“阳性对照菌的菌悬液制备同方法验证试验,”。
几种食品中色氨酸含量的测定
常见食品中色氨酸含量的测定包括:
1. 蛋白质类食品中色氨酸含量的测定:可以通过头孢素G-amidino膦酸(MBTH)磷酸法、多聚氨基丁酸胺-抗坏血酸法(DPMO-A)及聚合酶标记染料DNS试验等方法进行测定。
2. 动物性食品中色氨酸含量的测定:常用的方法有透明层析法、头孢素G-amidino膦酸(MBTH)磷酸法、多聚氨基丁酸胺-抗坏血酸法(DPMO-A)及原位聚合酶标记染料DNS试验。
3. 植物性食品中色氨酸含量的测定:可采用透明层析法或多聚氨基丁酸胺-抗坏血酸法(DPMO-A)等方法。
我所五种白蛋白制剂中辛酸钠含量测定与热稳定性试验结果的
报告
栗克喜;罗丽
【期刊名称】《生物制品资料选编》
【年(卷),期】1992(000)016
【总页数】5页(P42-46)
【作者】栗克喜;罗丽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92-33
【相关文献】
1.表面活性剂丁二酸二异辛酯磺酸钠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J], 廖雅萍
2.工业过氧碳酸钠标准中热稳定性试验加热条件改进 [J], 赵美敬;李胜利;章伟新;魏一帆;张伟
3.对《中国医院制剂规范(二版)》血液保养液中枸橼酸钠含量测定的修改建议[J], 罗英辉
4.喷雾干燥牛血清白蛋白微球中地塞米松磷酸钠和5-氟尿嘧啶的含量测定 [J], 吴伟;陆彬
5.色甘酸钠滴眼剂的含量测定及热稳定性研究 [J], 谢先运;潘旭初;王振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