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年第2届上海市初中物理竞赛复赛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94.50 KB
- 文档页数:4
故障电路杨浦:18. 在如图9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U保持不变。
闭合电键前后,电压表指针的位置不变,灯L始终不亮。
已知故障只发生在电阻R、灯L上,现用一个完好的灯L’替换灯L,请根据灯L’的发光情况进行判断:①如果灯L’发光,则可能存在的故障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灯L’不发光,则可能存在的故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奉贤:15.如图7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键S闭合时,发现电路中至少有一个电表示数不发生变化(不发生电源短路),已知故障发生在电阻R或灯L上,其他元件仍保持完好。
①断开电键S,用一个完好的小灯替换L后,小灯(19)(选填“一定发光”、“一定不发光”或“可能发光”)。
②在原故障电路中,断开电键S,将灯L与R位置互换后,电压表V的示数发生变化,电路中可能存在的故障是(20)。
答案:宝山、嘉定:14. 在图6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U。
已知电路中故障只发生在电阻R1、R2上,电键 S 闭合前后,电流表指针的位置不变。
请根据相关信息写出电流表的示数及相对应的故障。
答案:崇明:14.在图 7 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 U 保持不变.闭合电键 S,发现电路中存在断路故障且只可能发生在灯泡 L1、L2 上.(1)若将灯泡 L1 与闭合的电键 S位置互换,则互换前后电流表A 的示数“可能不变”或(16),电压表 V 的示数(17).(均选填“一定不变”、“一定改变”)(2)若电流表 A 与电压表 V 位置互换后,如只有一个电表有示数,则故障是(18);如两个电表均无示数,则故障是(19).答案:黄浦:14.在图6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已知电阻R 1、R 2中的一个或两个同时发生断路故障,且其他元件均保持完好。
现将一个完好的电流表接入电路,利用电键S 的开闭排查出所有可能的故障情况,电流表应接入电路中 (16) 处(选填“a”、“b”或“c”),写出现象及其对应的故障(17) 。
上海市第四届初中物理竞
赛复赛试题(1990年)
点击下载:上海市第四届初中物理竞赛复赛试题(1990年)
内容预览:上海市第四届初中物理竞赛复赛试题(1990年)
说明:(1)本试卷共六大题,答题时间为90分钟,满分为100分。
(2)本试卷的计算中,g取10牛/千克,冰的熔解热取80卡/克,水的比热取1卡/(克·℃),水的密度取×103千克/米3,热功当量为1卡=焦。
一.填充题(每题1分,共15分)
1.“光年”是表示__________的单位,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_____。
2.我国最早记录小孔成像的古书是______________。
3.世界上首次制成温度计的科学家是______________,他是根据_______的性质而制成的。
4.在严寒的冬天,露天里陈旧的自来水管往往因结冰而爆裂。
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5.常用的致冷设备,如电冰箱,其基本原理是根据____________作用而制成的。
它的主要结构包括________等几部分。
6.从物态而言,“云”是_____________。
7.霜的形成过程叫_______。
8.从能的转化角度来看,摩擦起电的过程是把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和______的过程。
9.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是提供能量的。
……。
上海市第二届初中物理竞赛(1988年)初赛试题答案及解析说明:(1)本卷共有45道选择题,答题时间为90分钟。
每小题有一个或几个选项符合题意,将符合题意的选项前的编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漏选均得0分。
(2)1~35题每题2分;36~45题每题3分。
1.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的密度与物质的体积的大小成反比;(B)物体的电阻取决于物体两端是否加有电压及所通过的电流大小;(C)物体表面受到的压强大小,取决于所受压力及受力面积的大小;(D)液体的沸点不仅与液体的性质有关,而且与液体表面受到的压强有关。
2.测量长度时,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取决于(A)测量工具的种类; (B)测量工具的最大测量范围;(C)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 (D)测量方法是否正确。
3.浮力的产生,是由于(A)液体(或气体)对物体的压力; (B)液体(或气体)对物体的压力差;(C)液体(或气体)的质量; (D)物体对液体(或气体)的压力。
4.功的原理证明了(A)任何机械都能做功; (B)任何机械都可以省力;(C)有些机械能省功; (D)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5.下面所列各项中,表示功的单位的是(A)焦; (B)牛·米; (C)瓦·秒; (D)焦/秒。
6.正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一切外力如果同时突然消失,那么,将发生的现象是:(A)立即停止运动; (B)速度逐渐减小最后停止;(C)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 (D)做匀速直线运动。
7.首先推翻“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这一错误观点的科学家是(A)亚里士多德; (B)牛顿; (C)伽利略; (D)帕斯卡。
8.在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一定要吸收热量的是(A)沸腾; (B)升华; (C)液化; (D)凝固。
9.在平静的水面上匀速行驶的船,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
这两个力(A)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B)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方向相反,大小不一定相等,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力;(D)方向相反,大小相等,是一对性质完全相同的力。
上海市第二届初中物理竞赛(1988年)复赛试题说明:本卷共六大题,答题时间为90分钟,满分为100分。
一.填充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某人沿一条直路用1小时走完了6千米路程,休息半小时后又用1小时继续向前走了4千米路程,这人在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_____千米/小时。
2.我国古书《____________》记载了2400多年前,我国古代学者________和他的学生所完成的世界上最早的小孔成像实验。
3.质量为100克、温度为-20℃的冰变为10℃的水,共需吸收热量________焦。
已知冰的比热容为2.1焦/(克·℃),熔化热为336焦/克。
4.在某种溶液中,分开放入A、B两极板。
通电后在2秒内有0.8库的正离子到达溶液中的A极板,同时有0.8库的负离子到达B极板,则该酸溶液中的电流为____________。
5.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R1和R2并联,现在用伏特表和安培表测量通过R1和R2的电流强度及R1两端的电压,请在“○”内填写相应的电表符号“V”或“A”。
图1二.选择填充题(每小题4分,共20分)请选择各题正确答案的代号,并把选出的代号填入该题横线上方的空白处。
1.—根长度为10厘米的弹簧受到2牛的拉力作用后,长度变为11厘米。
如果这根弹簧受到3牛拉力的作用,弹簧长度比不受拉力时的长度增加了______厘米;当弹簧长度变为13厘米时,它受到的拉力是________牛。
A 1.5;B 2;C 4;D 6。
2. 114厘米高汞技产生的压强是_________×105帕。
A 7.6;B 1.013;C 1;D 1.519。
3.在下列光学现象中,遵循反射定律的是________,遵循折射定律的是________。
A 岸边的景物在水中产生倒影;B 使用放大镜观察微小物体;C 透过窗玻璃观察窗外景物;D 幻灯机中,放在光源和幻灯片之间的聚光镜使光线会聚。
4.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①如果吸收相等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之比Δt甲:Δt乙=2:3,那么,它们比热容之比c甲:c乙=___________。
上海市第十届初中物理竞赛决赛试题(1996年)说明:1.本卷满分为15O分,答卷时间为120分钟。
2.本卷的解答过程和结果均写在答卷纸上,其中第一、二、三大题只需写出答案;第四、五大题要求写出必要的解答过程和答案。
一.选择题I(以下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把符合题意的选项前的编号对应地填写在答卷纸上。
每小题2分,共16分)1.听音乐时,在众多的乐器声中我们能分辨出中同的乐器来,这是因为各种不同的乐器在演奏同一音乐时具有不同的(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音调和音色。
2.敦煌曲子词中有这样的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A)船和山; (B)山和船; (C)地面和山; (D)河岸和流水。
3.人在清澈的湖水里潜泳时能看到岸边的树,他看到的是(A)变矮了的树的实像; (B)变高了的树的实像;(C)变矮了的树的虚像; (D)变高了的树的虚像。
4.把一根长头发丝剪为两段,分别紧绕在外形相同的木条和铁条上,并用点燃的火柴分别同时对准头发丝烘烤,其结果和原因是(A)绕在木条上的头发丝后烤断,因为木条不易传热,使头发丝温度较低;(B)绕在铁条上的头发丝后烤断,因为铁条容易传热,使头发丝温度较低;(C)绕在铁条上的头发丝后烤断,因为铁条容易传热,使头发丝温度较高;(D)两根头发丝同时被烤断,因为它们的温度相同,都等于火炊焰的温度。
5.两辆汽车分别在水平公路和盘山公路上行驶,如果它们的牵引力相同,当它们行驶了相同的路程后,汽车牵引力所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则(A)W1>W2; (B)W1=W2; (C)W1<W2;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6.如图1所示,公路两侧的甲、乙两条水渠由路面下的倾斜涵洞相连,两渠水面相平。
关于涵洞的水流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于水向低处流,所以涵洞中的水从乙流向甲;(B)由于甲侧涵洞口在水下位置较深,压强较大,所以涵洞中水从甲流向乙;图1(C)由于两渠水面相平,所以涵洞中的水不流动;(D)由于甲侧涵洞口的压强等于乙侧涵洞口的压强,所以涵洞中的水不流动。
上海市第二届初中物理竞赛(1988年)复赛试题解析说明:本卷共六大题,答题时间为90分钟,满分为100分。
一.填充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某人沿一条直路用1小时走完了6千米路程,休息半小时后又用1小时继续向前走了4千米路程,这人在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_____千米/小时。
2.我国古书《____________》记载了2400多年前,我国古代学者________和他的学生所完成的世界上最早的小孔成像实验。
解:中国古书《墨经》记载了2400年前,中国古代学者墨翟和他的学生完成的小孔成像实验,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小孔成像实验.故答案为:墨经;墨翟.3.质量为100克、温度为-20℃的冰变为10℃的水,共需吸收热量________焦。
已知冰的比热容为2.1焦/(克·℃),熔化热为336焦/克。
4.在某种溶液中,分开放入A、B两极板。
通电后在2秒内有0.8库的正离子到达溶液中的A极板,同时有0.8库的负离子到达B极板,则该酸溶液中的电流为____________。
5.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R1和R2并联,现在用伏特表和安培表测量通过R1和R2的电流强度及R1两端的电压,请在“○”内填写相应的电表符号“V”或“A”。
解:在图中,要想电路中R1和R2并联,则中间的“○”内必须填图1相当于开路的电压表,而要测量通过R1和R2的电流,与R1和R2串联的“○”必须填入电流表,如下图所示:二.选择填充题(每小题4分,共20分)请选择各题正确答案的代号,并把选出的代号填入该题横线上方的空白处。
1.—根长度为10厘米的弹簧受到2牛的拉力作用后,长度变为11厘米。
如果这根弹簧受到3牛拉力的作用,弹簧长度比不受拉力时的长度增加了______厘米;当弹簧长度变为13厘米时,它受到的拉力是________牛。
A 1.5B 2C 4D 62. 114厘米高汞技产生的压强是_________×105帕。
A 7.6;B 1.013;C 1;D 1.519。
上海市第六届初中物理比赛复赛试题 (1992 年)说明:本卷共七大题,答题时间为90 分钟,满分为100 分。
一. 选择题 I (以下每题只有一个选项切合题意,请把切合题意的选项前的编号填写在题后括号内。
每题 2 分,共 16 分 )1.关于温度和热量,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物体温度高升必定吸取热量;(B)物体吸取热量温度必定高升;(B) 物体温度降低必定放出热量;(D)物体放出热量温度不用然降低。
2.在摩擦起电时,摩擦的两种物体比较较(A) 原子核拘束电子本领弱的带正电;(B)原于核拘束电子本领弱的不带电;(B) 原子核拘束电子本领强的带正电;(D)原子核拘束电子本领强的不带电。
3.如图 1 所示,为了使杠杆 OA保持水平,可分别在 A 点沿不一样样方向施加作用力 F1或 F2或 F3。
这三个力的大小关系是(A)F 1<F2<F3;(B)F 1=F3>F2;(C)F 2>F1>F3;(D)F 1=F2=F3。
4. 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其主要原因是:图1(A) 分子作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增大;(B)分子间相互吸引力减小;(C) 分子间相互排斥力增大;(D)分子间相互之间距离增大。
5.用飞机在云层上施放固态二氧化碳,可以促成人工降雨。
这主若是由于(A)增加了局部地域的空气密度,迫使云层下降变雨;(B)减小了局部地域的空气比热,使这些空气中的水气放出热量,液化成水,下降为雨;(C)固态二氧化碳粉末成为空气中水气的凝结中心,并使水汽液化成水,下降为雨;(D)固态二氧化碳升华时吸取热量,空气温度降低,使空气中的水汽液化成水,下降为雨。
6.易拉罐是用很薄的铝片制成的。
在空罐中注入少量的水,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
待大量水蒸气逸出后,先移去酒精灯,再用厚胶纸把罐口密封。
待自然冷却后,会发生的现象是(A) 罐壁出门现小水滴;(B)罐变瘪了;(C) 罐爆裂了;(D) 罐变瘪了,且罐壁出门现小水滴。
阅读正文前请您注意:)本文件系互联网上的免费资料,由完美人生益智吧吧主收集、整理,版权属于原作者(或其授权人),本吧主只是本着“来源网络、服务网络”的理念和网友分享。
文件可能不完全,仅作为学习参考或购买正版前的浏览阅读使用,用毕尽请删除,本吧主对涉及到的技术、知识产权等问题是负不起责任的:)完美人生益智吧简介本吧开业不久,暂时只有网店,在淘宝、拍拍、易趣、有啊均设了铺面。
主营益智玩具、创意用品,谋略智慧、素质修养、自然科学、社会人文、休闲娱乐等类的书籍、音像等(不断完善中……)。
欢迎光临!玩转聪明生活多乐趣,谙练智慧人生尽完美淘宝店:/有啊店:/shop/90e1ffeb5e610cbbce2b6a41拍拍店:/易趣店:/购物时说明“已下载吧主分享给大家的资料”,一律有优惠!吧主附言本人从小喜欢动脑、热爱科学,尤其对宇宙学、生命科学(生命起源与本质、脑科学)、思维科学等甚感兴趣,但很遗憾都未能深入接触,所以非常希望结识这些领域以及志同道合的朋友!本人联系方式:淘宝旺旺:firenew,QQ:413649055,MSN:firenew@打扰你阅读了,下面开始文件内容啦~~~上海市第二届初中物理竞赛复赛试题(1988年)说明:本卷共六大题,答题时间为90分钟,满分为100分。
一.填充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某人沿一条直路用1小时走完了6千米路程,休息半小时后又用1小时继续向前走了4千米路程,这人在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_____千米/小时。
2.我国古书《____________》记载了2400多年前,我国古代学者________和他的学生所完成的世界上最早的小孔成像实验。
3.质量为100克、温度为-20℃的冰变为10℃的水,共需吸收热量________卡。
已知冰的比热为0.5卡/(克·℃),熔解热为80卡/克。
4.在某种溶液中,分开放入A 、B 两极板。
通电后在2秒内有0.8库的正离子到达溶液中的A 极板,同时有0.8库的负离子到达B 极板,则该酸溶液中的电流强度为____________。
1989年上海市第三届初中物理竞赛复赛试题及答案1989年,上海第三届初中物理竞赛复赛试题注意:这份试卷有六个问题。
回答时间为90分钟,满分为100分。
A.多项选择题b .每项只有一个选择。
请在符合问题的选项前填写数字在问题后面的括号里。
每项2分)1.如图1所示,将三个相同的固体铝球分别放入盛有水、盐水和汞的三个容器中,平衡后浮力最大的铝球应为水中a的铝球;盐水中的铝球;水银铝球;图1d无法判断。
2.这两个队从A点和B点出发,这两个点被S分开,速度相同,为V,他们走的方向相反。
出发时,一名信使开始以4v的速度来往于两个小组的负责人之间,传达命令。
当这两个队相遇时,信使所走的总距离是A s。
b4s;c2s;国防部.3.容器中充满0℃的水,没有热传递。
如果容器中水面以上的气体被气泵快速抽出,水就开始结冰。
水蒸发直到变干。
水保持不变;水温略有上升。
4.钢尺在10℃下测量长度为0.3m的铜棒,然后在30℃下测量铜棒的长度a大于0.3mb小于0.3mc仍然是0.3米;d无法判断。
5.如图2所示,光棒可以围绕o点自由旋转。
在它的末端a,附着一个重50n的物体。
为了使杆保持水平,在杆的中点用一根细绳拉动。
如果管柱和杆之间的夹角为30 °,管柱的拉力应为50n。
B 100头牛;图2c 150n;D 200头牛。
6.白天,室内的人认为光线是明亮的,而室外的人在看建筑物时总是认为窗户是暗的,因为窗户玻璃的透明度不高;窗户玻璃反射入射光。
进入房间的光线经过多次反射后很少从窗户射出;房间内外的人感受光线的能力不同。
7.如图3所示,将宽边有缺口的均匀环放在火上,并均匀加热。
结果,凹口角度α变大;凹口角α变小;凹口角的两边弯曲,不再形成一个角;缺口角α不变。
8.在移动的火车车厢里,有人在车厢地板上垂直跳了起来。
当落回地面时,着陆点A在跳跃点的前面;b在起飞点之后;c与起飞点重合;d与列车运行有关,不能判断。
9.图4中的葫芦由半径分别为R和r(R>r)的两个天车和一个活动滑轮c组成,并固定在同一轴线上。
上海市第一届初中物理竞赛(1987年)复赛试题说明:本卷共六大题,答题时间为90分钟,满分为100分。
一.选择题Ⅰ(以下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请把符合题意的选项前的编号填写在题后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30分)1.如图1所示,A 、B 为两个大小和材料都相同而转向相反的轮子,它们的转轴互相平行且在同一水平面内。
有一把均匀直尺C ,它的长度大于两轮转轴距离的2倍。
把该直尺静止地搁在两转轮上,使尺的重心在两轮之间而离B 轮较近。
然后放手,考虑到轮子和尺存在摩擦,则直尺将A 保持静止。
B 向右运动,直至落下。
C 开始时向左运动,以后就不断做左右来回运动。
D 开始时向右运动,以后就不断做左右来回运动。
2.在以下科学家中,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是A 钱学森B 吴健雄C 钱伟长D 丁肇中3.一列火车在雨中自东向西行驶,车内乘客观察到雨滴以一定速度垂直下落,那么车外站在月台上的人看到雨滴是A 沿偏东方向落下,速度比车内乘客观察到的大。
B 沿偏东方向落下,速度比车内乘客观察到的小。
C 沿偏西方向落下,速度比车内乘客观察到的大。
D 沿偏西方向落下,速度比车内乘客观察到的小。
4.1987年,国际科坛的一场冠军争夺战举世瞩目,在激烈的角逐中我国领先的是A 原子能研究B 低温超导研究C 宇航技术研究D 天体运动研究5.目前市场上家家用电冰箱所用的致冷剂影响臭氧层的是A 氨B 二氧化碳C 氟利昂D 氢6.如图2所示,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镜,在其中任一位置放置光源S ,那么它所成的像共有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7.在图3中间,有一个中性的金属球乙。
乙球两边等距离的位置上,各放一带电的甲球和丙球。
甲球带正电,丙球带等量的负电。
那么,乙球上电荷最合理的分布是图4的图3图4图1 图28.图5中光线由玻璃进入水中时,折射线只可能通过A A 点B B 点C C 点D D 点9.一个竖直放置,开口向下的圆柱形玻璃缸,全部浸没在水里。
上海市第二届初中物理竞赛
复赛试题(1988年)
说明:本卷共六大题,答题时间为90分钟,满分为100分。
一.填充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某人沿一条直路用1小时走完了6千米路程,休息半小时后又用1小时继续向前走了4千米路程,这人在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_____千米/小时。
2.我国古书《____________》记载了2400多年前,我国古代学者________和他的学生所完成的世界上最早的小孔成像实验。
3.质量为100克、温度为-20℃的冰变为10℃的水,共需吸收热量________卡。
已知冰的比热为0.5卡/(克·℃),熔解热为80卡/克。
4.在某种溶液中,分开放入A 、B 两极板。
通电后在2秒内有0.8库的正离子到达溶液中的A 极板,同时有0.8库的负离子到达B 极板,则该酸溶液中的电流强度为____________。
5.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R 1和R 2并联,现在用伏特表和安培表测量通过R 1和R 2的电流强度及R 1两端的电压,请在“○”内填写相应的符号
“V ”或“A ”。
二.选择填充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请选择各题正确答案的代号,并把选出的代号填入该题横线上方
的空白处。
1.—根长度为10厘米的弹簧受到2牛的拉力作用后,长度变为11厘米。
如果这根弹簧受到3牛拉力的作用,弹簧长度比不受拉力时的长度增加了______厘米;当弹簧长度变为13厘米时,它受到的拉力是________牛。
A 1.5;
B 2;
C 4;
D 6。
2. 1标准大气压是_________×105帕;114厘米高汞技产生的压强是_________×105
帕。
A 7.6;
B 1.013;
C 1;
D 1.519。
3.在下列光学现象中,遵循反射定律的是________,遵循折射定律的是________。
A 岸边的景物在水中产生倒影;
B 使用放大镜观察微小物体;
C 透过窗玻璃观察窗外景物;
D 幻灯机中,放在光源和幻灯片之间的聚光镜使光线会聚。
4.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
①如果吸收相等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之比Δt 甲:Δt 乙=2:3,那么,它们比热之比c 甲:c 乙=___________。
②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之比Q 甲:Q 乙=4:3,那么,它们的比热之比c 甲:c 乙=___________。
A 2:3;
B 3:2;
C 4:3;
D 3:4。
5.老年人戴的老光眼镜是________,他们透过这种眼镜看到的景物都是________。
A 凸透镜;
B 凹透镜;
C 放大的虚像;
D 缩小的虚像。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请把符合题意的选项前的编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填错不给分,也不倒扣。
图1
1.有一根长为l 的均匀细棒,一部分浸入密度为ρ0的液体中,浸入部分的长度为b ;另一端搁在容器器壁上,伸出器壁的长度为a ,如图2所示。
则细棒的密度ρ等于 A ⎪⎭⎫ ⎝⎛--+⋅a l b l l b 21ρ; B ⎪⎭⎫ ⎝⎛---⋅
a l
b l l b 21ρ; C ⎪⎭⎫ ⎝⎛-++⋅
a l
b l l b 21ρ; D ⎪⎭⎫ ⎝⎛+-+⋅a l b l l b 21ρ。
2.图3所示是一个水位控制器,A 为进水管,B 为出水口。
设相等时间内,A 处进水量比B 处出水量小。
那么,B 处开始出水时水位的高度和最低水位的高度分别是
A h 1和h 2;
B h 2和h 1;
C h 1和h 1;
D h 2和h 2。
3.如图4所示,斜面高度为h ,长度为l ,用一个平行于斜面的力把重力为G 的物体匀速拉到斜面顶端,拉力所做的功为W ,则斜面和物体间的摩擦力为 A l hG W +; B l hG W -; C h lG W +; D h
lG W -。
4.图5中的容器内有一个凹面镜,平行于主轴的光线经凹面镜反射后会聚于焦点。
如果在容器内注满水,其它条件不变,则焦点位置将比不注水时
A 向上移动;
B 向下移动;
C 水平移动;
D 保持不动。
图
4 图
5 图
6
图7 5.图6所示是一个用两种不同金属材料制成的等腰三角形框架。
AB 和AC 是铁杆,底边BC 是铜杆,各杆用可以自由转动的铰链连接。
现把框架置于光滑水平桌面上,当温度升高时三角形底边上的高AD 将:
A 长度增加;
B 长度减小;
C 长度不变;
D 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6.有一根粗细均匀,重力不能忽略的不等臂杠杆,如果在杠杆两端分别悬挂铁块,空气中杠杆恰能保持平衡,如图7所示。
现在把杠杆两端所悬铁块同时浸没于水中,则杠杆将
A 仍处于平衡;
B 失去平衡,左端上翘;
C 失去平衡,右端上翘;
D 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7.用绸子和玻璃棒摩擦,毛皮和橡胶棒摩擦,当它们都带电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绸子和毛皮相互推斥;
B 绸子和毛皮相互吸引;
C 绸子和橡胶棒相互吸引;
D 毛皮和玻璃棒相互吸引。
8.某甲利用平面镜反射看到了某乙的眼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某乙一定也能从同一平面镜同时看到某甲的眼睛;
B 某乙一定不能从同一平面镜同时看到某甲的眼睛;
C A 和B 两种结论都有片面性,结论和平面镜的质量有关;
D A 和B 两种结论都有片面性,结论和某甲隐藏得是否巧妙有关。
9.一块石头和玩具气球连在一起,投入水中后下沉,当气球完全浸没后,在下沉过程中石块和气球所受的总浮力将
图2 图3
A 越来越大;
B 越来越小;
C 保持不变;
D 以上结果都有可能。
10.已知1标准大气压下氢气密度是氧气密度的两倍,如果用氦气代替同样压强的氢气充入同样大小的气球,则气球的载重量将比充氢气时
A 增加1倍;
B 减小一半;
C 保持不变;
D 略微减少一些。
11.下大雨时,雨看上去连成一条条线,这是因为
A 雨太大时,雨水本身就是连续的水柱;
B 人眼的视觉暂留作用;
C 空气中有雾,看不清楚;
D 上面的雨滴比下面的雨滴下落速度快。
12.溜冰运动员穿了装有冰刀的溜冰鞋,可以在冰面上高速运动。
以下分析中正确的说法是
A 穿了溜冰鞋后,冰刀对冰的压强很大,使冰的溶点降低,冰刀下的表层冰熔解为水,起到润滑作用;
B 冰刀很薄,使运动员对冰面的压力减小,因此摩擦力很小;
C 冰刀比较锋利,能够切碎冰面,形成冰屑,把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
D 钢和冰的硬度都很大,相互接触时摩擦力很小。
13.在一个物体和平面镜之间放一个不透光的屏,屏的高度只有物体高度的一半,那末平面镜前的观察者将
A 只能看到一小半物体的虚像;
B 只能看到一大半物体的虚像;
C 一定能看到整个物体的虚像;
D 以上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14.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哪一个判断是正确的
A 雪花不是晶体;
B 玻璃是晶体;
C 岩石不是晶体;
D 海波是晶体。
15.把一个带正电的物体A ,靠近一个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小球,然后用手去触摸金属小球(人体是通大地的导体),再移开手,这时
A 验电器的金属小球和金属箔都不带电;
B 金属小球带负电,金属箔不带电;
C 金属小球带负电,金属箔带正电;
D 金属小球带负电,金属箔也带负电。
四.作图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在图8所示黑匣内接有3个电阻,R 1=2欧,R 2=3欧,R 3=5欧。
测得Rab=1.6欧,Rac=Rdc=
2.5欧。
画出表明三个电阻正确连接的电路图。
2.如图9所示,从一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图中均未画出)折射后,成为会聚光束。
会聚光束最边缘的光线是a 和b ,会聚光束在相交于一点之前,遇到了一个开有孔的平面镜。
请用作图方法求出该会聚光束所成的像。
图8 图9
图10 五.证明题(本题8分)
如图10所示,一块电阻均匀的矩形薄片,长是宽的两倍。
以长边的中点为圆心,挖一个半圆形的孔。
已知ab 间电阻为R ,求证cd 间电阻为4
R 。
六.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图11中,电源电压U=12伏,R 1=10欧,R 2=30欧,R 3=10欧,
电流表读数I 1=O.3安。
求:伏特表读数和变阻器R 中通有电
流的那部分电阻。
2.图12是磅秤构造的示意图。
AB是一根不等臂的杠杆,支点为O1,CD和EF都是可看作为杠杆的两块平板,分别以O2、O3为支点,CD板用竖直杆HC悬于H点,EF板用竖直杆EB悬于B点,EB穿过CD板的小孔。
若HB、O1H、O1A,O2E,O2F的长度分别用L1、L2、L3、l1、l2表示,而且L1=10厘米,L2=1厘米,L3=60厘米,l1=40
厘米,
l2=4厘米。
磅秤平衡时,秤码重力P=50牛。
求:
秤台CD上的重物的重力G(除重物G和秤码P,
其他物件重力不计)。
图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