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辫护律师刑事责任豁免权之构建完善之构建完善
- 格式:pdf
- 大小:198.33 KB
- 文档页数:2
论我国辩护律师权利的完善自我国律师制度实施以来, 辩护律师在司法活动中已经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然而, 辩护律师的权利却一直没有得到完善。
近年来, 中国政府相继出台了多项法律法规, 以进一步保护辩护律师的权利, 从而确保司法的公正、公平。
以下将从三个案例来探讨我国辩护律师权利的完善。
第一个案例, 是四名北京律师为维护公正公平的审讯环境,捍卫律师代理权利而共同发声。
这几位律师曾代理多起敏感案件,但由于相关部门的限制,他们连见被告人都成了问题。
四名律师一起发声呼吁相关部门恢复被告人与律师接触的权利。
在媒体和公众的关注下,四名律师所呼吁的权利终获得满足。
这个事件主要反映出我国司法力量缺乏权力均衡,律师代理权利遭到限制的问题,同时,这也展现了律师为维护公正公平的司法环境,发挥的积极作用。
第二个案例,是几位律师代理重庆人大代表杨瑞起时被打、威胁和恐吓的问题。
杨瑞起是一名反腐维权人士,多次代理和维权反腐涉案人员,因此遭遇了严重的辱骂、威胁、打人等侵权行为。
尽管在有关部门的协调下,事情已经能得到解决,但在这个案例中我们看到了律师代理权利的另一个隐形保护空间的意义,即维权。
律师的维权行为,是司法权利之外的权利,为维护律师代理权利的发挥了另一种保护手段。
第三个案例,是湖南律师在代理一起刑事案件时的相关问题。
湖南某律师代理一个经济案件时,发现公安机关涉嫌杀害当事人。
但在侦查阶段,律师无法直接调查案件。
律师组织了多位诉讼代理律师及拟审人员,联合前往公安部门提出申诉,要求该案件的调查取证工作得到正当处理。
公安部门最终同意调查该案。
以上三个案例无不突出了律师对于司法公正、公平的维权作用。
在出现侵权情况时,律师发挥了良好的维权机制,尤其是为维护被告人与律师的联系、过程公开等方面的维权行为,给司法赋予了一个新的面向。
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逐步完善和人民司法观念的提高,相信我们的律师制度将越来越健全,律师的代理权利和维权力量也会更强大。
浅论律师的刑事辩护豁免权作者:陈士安来源:《科教导刊》2010年第26期长期以来,由于律师刑事辩护豁免权立法上的缺位,律师在刑事辩护过程中如履薄冰。
新《律师法》对律师法庭辩护豁免权作出了明确规定,为充分发挥律师职能,最大保护当事人和律师的合法权益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保障。
1律师刑事辩护豁免权的内涵新《律师法》第37条规定,“律师在执业活动中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
律师在法庭上发表的代理、辩护意见不受法律追究,但是,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恶意诽谤他人,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言论除外。
”所以,律师刑事辩护豁免权一般是指律师在法庭上发表辩护言论不受法律追究的权利,及司法机关不得因律师在法庭上发表的辩护言论而拘留、逮捕律师或追究律师的法律责任。
根据新《律师法》第37条的规定,律师的刑事辩护豁免权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解读。
(1)主体方面,新《律师法》第37条的规定的“律师”应从广义上理解,除了在中国境内合法执业的律师之外,还包括法律工作者在内的所有辩护人。
因为律师刑事辩护豁免权确立的目的就是为了辩护人能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挥其职能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利益,而不受法律追究。
所以,根据此条规定的目的,狭义上的律师相对于其他辩护人在享有此项权利方面并不存在特殊性。
另外,从我国司法现状来看。
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狭义上的律师数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现实中实际从事法律事务的法律工作者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所以,第37条的规定的“律师”应从广义上理解,而不仅仅是指获得执业资格的律师。
(2)可豁免的法律责任方面,律师在庭审辩护中可豁免的责任应理解为刑事责任。
因为律师在其辩护中,可能因其辩护的言行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业内惩戒或者刑事责任等,通过分析比较不难发现刑事责任的特殊性。
律师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辩护人,如果律师在辩护中自身也沦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那么辩护律师为之辩护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利益更是无从保障。
民事责任、行政责任的追究,虽可能对律师执业造成影响或打击,但不至于影响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利益。
《论我国律师刑事辩护豁免权》篇一一、引言在法治社会中,律师刑事辩护豁免权是保障司法公正、维护人权的重要法律制度。
它不仅关系到律师的执业权利,更直接影响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能否得到充分保障。
我国在刑事诉讼中,律师的辩护权利和地位日益受到重视,然而,关于律师刑事辩护豁免权的问题仍需深入探讨。
本文旨在分析我国律师刑事辩护豁免权的现状、问题及完善措施,以期为我国的法治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我国律师刑事辩护豁免权的现状我国律师刑事辩护豁免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律师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享有不受非法干涉和打压的权利;二是律师在辩护过程中享有言论免责权。
这些权利的设定旨在保障律师独立、公正地履行职责,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然而,当前我国律师刑事辩护豁免权的实施仍存在一些问题。
三、我国律师刑事辩护豁免权存在的问题1. 法律规定不够完善:我国关于律师刑事辩护豁免权的相关法律规定尚不完善,导致司法实践中对律师权利的保障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难。
2. 司法实践中的困境:在司法实践中,律师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往往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干扰,导致其无法充分行使辩护权。
3. 言论免责权的限制:虽然我国法律规定了律师的言论免责权,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对“言论”的界定不够明确,导致律师在辩护过程中可能因言论不当而受到追责。
四、完善我国律师刑事辩护豁免权的措施1. 完善相关法律规定:应进一步完善关于律师刑事辩护豁免权的相关法律规定,明确律师的权利和义务,为司法实践提供更为明确的法律依据。
2. 加强司法保障:司法机关应加强对律师权利的保障,确保律师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不受非法干涉和打压。
3. 明确“言论”的界定:应对“言论”进行明确的界定,以确保律师在辩护过程中的言论免责权得到充分保障。
4. 提高律师素质:加强律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提高律师的素质和水平,使其能够更好地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
5. 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确保经济困难或其他原因无法自行委托律师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能够获得有效的法律帮助。
律师的刑事辩护豁免权【论律师刑事辩护豁免权的构建】一、我国律师刑事辩护现状由于我国几千年的专制统治,司法机关对律师总是抱有不信任的态度,即使在现当代对律师这种歧视仍然没有改变。
律师承担着维护当事人权利和程序正义的重要职责,但由于立法歧视和司法人员的偏见,律师无法履行法律赋予的责任,因而赋予律师刑事辩护豁免权日益紧迫。
二、建立律师刑事辩护豁免权制度的理论依据(一)律师职责的要求我国刑事诉讼法第35条规定,律师的责任是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为此,律师必须通过了解控方已有的证据材料,同时主动搜集对当事人有利的证据。
这些证据可能通过向法院申请调取,也有的是通过询问证人、双方当事人取得的。
由于能力的限制,其取得的证据往往具有局限性,有些与案件事实不符,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司法机关因此追究律师的责任是不公平的。
而且,律师取得的证据如果属实,但与控方所掌握的情况相反,控方同样可能利用公权的强制性对律师进行反制。
因此,律师的辩护功能就会大受限制,而且如果律师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对于已掌握的跟控方相反的证据也会不敢提出,其辩护的职责同样无法履行。
(二)刑事审判结构的要求刑事审判结构要求控辩双方在对等的情况下进行对抗,最后在充分辩论的情况下得出案件的事实结论。
现代刑事审判结构,在力量对抗上是一个“跷跷板”结构,以法官为支点,控辩双方拥有相同的力矩,而双方的证据是导致“跷跷板”失衡的唯一因素。
控方的权力是一种公权,可以充分利用司法、行政手段收集证据,指控犯罪。
但律师是受个人委托,是一种私权,双方在探究案件事实上的能力上相差悬殊,如果律师还要受到司法机关对其采取强制措施等干扰,力矩就会失衡。
因此要想私权跟公权进行抗衡,只能赋予辩护律师特殊的权利,一来保障私权免于公权的干扰,二来充分发挥私权的功能,使得双方在探究案件事实的机会上对等。
而在刑事辩护中豁免权是使力矩重新平衡的最好砝码,只有赋予律师刑事辩护豁免权,律师才能尽其所能毫无顾虑的与控方辩论,维护程序正义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试论律师刑事豁免权摘要:律师职业起源于几千年前,是一个古老而神圣的职业,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人们在不断发掘律师职业在执业过程当中所遇到的问题与危险,并赋予律师更多的保护性权利以推动行业的发展,保障律师职业的安全,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律师刑事豁免权。
律师刑事豁免权主要保护的是律师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的各项权利。
这一权利的诞生很大程度上保护了律师在庭内庭外的人身安全,因为在律师的执业过程中为了保护当事人,会有不同程度地触及法律所禁止的一些行为,如果缺乏这一权利,律师因执业过程中的不慎导致自己受到制裁,会使律师团队难以开展工作,同时将会打击这一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律师职业;刑事豁免权;立法体系律师刑事豁免权的概念刑事豁免权是指在刑事诉讼中,经由相关委托人的委托,法律赋予辩护律师的一项权利,其大致内容为:由自身职业行为所得知的委托人的相关事项可拒绝向司法当局作证,以及因正当执业行为而为的论及行为受到相关法律的保护,不会被追诉与制裁的权利。
是针对律师执业的一项关键权利,是对律师在诉讼过程中有效的保护权利。
律师刑事豁免权的特征律师刑事豁免权作为律师执业活动中的专属权利,具备以下特征:1.职业性。
刑事豁免权是法律赋予辩护律师的专属权利。
只有律师能够享受。
其他的法律主体无法享受此项权利,比如证人、鉴定人等皆不受此权力的保护。
这一性质体现了律师的特殊性,也凸显出了法律对律师行业的重视。
2.程序性。
律师刑事豁免权的产生仅存在于刑事诉讼以及诉讼的相关程序之中。
在程序之外的诽谤、伪证等罪名都不受保护,应依照法律进行追诉,为防止权利滥用,这也是必要的规定。
3.不可放弃性。
律师刑事豁免权是基于当事人委托或法院指定而产生的,其目的是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证实体公正及程序公正。
当事人如果主动同意辩护律师放弃此权利,但使得自身利益受到损害,那么律师也不得放弃该权利。
这不仅是为了保护律师的个人权利,也是为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规范律师行业,是每一个律师不仅能够执业,同时负责执业、用心执业、安全执业。
刑事诉讼中如何完善辩护律师的权利作者:张帅楠来源:《青年时代》2019年第35期摘要:辩护律师每一次向社会提供法律服务,不仅只为了保障当事人的权利,在社会上宣传法律也发挥了比较大的作用,但是,律师在行使权利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只有辩护律师的权利能够得到强有力的保障,才能更好地去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帮助,发挥辩护律师在法律服务和法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关键词:现状;权利;完善一、辩护律师权利行使现状辩护律师在诉讼中,与国家公权力控辩对抗,其自身也处于弱势地位,极容易受到公权力的打击报复。
《刑法》第306条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可以打击辩护律师作伪证的行为,另一方面,司法机关也可能会用这条打击报复辩护律师。
刑事案件的风险也相对比较高,一些律师不愿接手,怕给自己带来不利后果。
在实践中,会见难、阅卷难等问题也很突出,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并不统一,导致法律规定的部分辩护律师的权利仍然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实现。
在司法实践中,辩护律师会见难、阅卷难、调查取证难、容易遭受刑事追究等问题,使得我国的律师制度并不能完全发挥其在推进法治进程中的作用,从我国的司法实践的现状中看,我国的律师权利的保障等还是存在不少问题的,完善辩护律师的权利,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二、如何完善辩护律师权利(一)明确和完善当前法律规定中辩护律师所享有的权利辩护律师的职业具有很大的特殊性,可以促进法治社会的发展,但它是通过相对特殊的方式实现的,即通过与控诉方的理性对抗,来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进而维护程序正义,但辩护律师也可能会使自己面对比较大的风险。
《刑事诉讼法》赋予的辩护律师的权利,贯穿于刑事诉讼的全过程,而相关的司法解释也对辩护律师所拥有的辩护权利作出了更加具体明确的解释,虽然如此,《刑事诉讼法》中的有些规定仍然限制了辩护律师权利的行使,有的权利仅仅还是“宣言”式的权利,在辩护过程中,当辩护律师的权利遇到阻碍时,没有完善的救济手段和程序,还有的权利并没有被法律赋予,这些都会使得刑事辩护律师在办理案件时遇到很大的困难。
浅议辩护律师在刑事诉讼中权利的完善【摘要】在刑事诉讼中,辩护权的行使是现代国家保护人权与司法公正的体现。
我国现行的辩护制度不够完善,辩护律师的权利得不到全面的保障,阻碍了司法的进步与发展。
因此,应该从完善立法、赋予律师豁免权、提高其自身素质等方面来健全律师的诉讼权利,以此充分发挥辩护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的作用。
【关键词】辩护律师;刑事诉讼;权利;完善在刑事诉讼中,辩护律师依据事实和法律,提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辩护律师不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代言人,而是依照自己的意志,与其共同行使辩护权的法律工作者。
新的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新《刑诉法》”)中增加了对辩护律师的相关规定,但仍有许多不完善之处,律师在执业过程中经常面临进退维谷的处境。
一、辩护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与作用新《刑诉法》修改后,法条中增加充实了辩护制度的内容,使我国刑事诉讼过程中控辩双方严重失衡的局面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刑事诉讼法素有“小宪法”之称,与法治和人权联系密切,刑事诉讼中辩护制度能够体现一个国家的法治水平,而辩护律师作为专门的法律工作者,在辩护制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受“有罪推定”的传统认识影响,在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极易从一开始就被带上“恶人”、“罪人”的帽子,这种错误认识使他们从被追究犯罪的那一刻就处于不利地位。
从客观方面讲,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往往被采取强制措施,个人的人身自由受到限制,无法亲自收集有利证据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从主观方面讲,绝大部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法律知识都被比较缺失,当他们面对强大的国家公权力,处于被法律追求刑事责任的情形中时,内心的顾虑与压力可想而知。
辩护律师的出现恰恰能够弥补这些主客观方面的不足,律师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近亲属的委托,凭借自己丰富的法学知识储备,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积极发现有利证据,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论我国辩护律师权利的完善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辩护律师在刑事诉讼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目前我国辩护律师的权利虽然已经得到了一定的保障,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下面从三个不同的案例入手,来探讨我国辩护律师权利的完善。
案例1:律师参与调查,应当允许在一些国家,辩护律师被允许参与犯罪调查过程中的询问、勘验和搜查等活动。
而在我国,目前的法律并没有对辩护律师在调查阶段参与活动做出明确的规定,导致一些辩护律师无法充分为当事人辩护。
例如,今年广东一名辩护律师因在被告人被带走调查时请求参与,被警方羁押了多日。
因此,我国应当在法律上明确,辩护律师在调查阶段参与活动的权利。
案例2:保障律师会见被告人权利我国《律师法》规定,律师在诉讼过程中有权会见被代理的当事人。
然而,一些地区的司法机关却存在拒绝律师会见被告人的情况。
例如,2019年,湖南邵阳市一名辩护律师在会见被告人时被监狱方拒绝。
这就导致辩护律师无法充分获取被告人的情况,影响了正常的辩护权利。
因此,我国应当加强司法机关对辩护律师会见被告人权利的保障。
案例3:保护律师财产权利在很多刑事案件中,当辩护律师代表当事人进行辩护时,为了充分发掘证人证言和资料等,需要收集大量相关物证。
然而,当律师储存这些物证的过程中,存在被网络黑客攻击、病毒破坏等风险。
近几年,一些辩护律师因此遭受了经济损失。
政府应该为辩护律师的财物安全保障提供充分保证,采取相关法律规定和制度措施把辩护律师团体纳入保障体系,切实维护好律师的合法权益。
综上,我国应当在司法制度建设中,充分保护辩护律师的权利,加强对权利的保障、预防措施、补救措施的完善;坚持简化诉讼流程,优化司法体制,促进律师制度与司法体制的协调、配合和合作,确保刑事案件的公正审判。
同时,提高律师的法律素养,培养律师素质与专业技能,提高律师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和向公众传递法律知识和法律观念的能力。
这将对推进我国司法公正与完善法治社会建设具有积极作用。
我国律师言论豁免权问题浅析【摘要】刑事辩护制度是衡量一国刑事法制进程与法治文明的重要指针,是为了更好地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而设置的制度,但由于各种原因近年来我国司法实践出现了尴尬的局面,即刑事案件逐年增加而刑事辩护率却越来越低。
本文从立法和实践两个方面对我国律师言论豁免权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据此对完善我国律师言论豁免权制度提出了完善相应建议。
【关键词】刑事辩护;律师言论豁免权;完善一、完善我国律师言论豁免权制度的意义(一)律师言论豁免权的概念与定义律师制度是民主与法治的产物,是一国司法制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律师言论豁免权的称谓和概念界定,国内学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如律师庭审言论豁免权、律师刑事豁免权、律师刑事辩护豁免权等。
学者们对“律师言论豁免权”的定义一般是从两个方面来进行的:一是律师豁免权适用的范围,是仅限于庭审阶段,还是包括律师在庭外所作的言论;二是豁免的法律责任的性质,是仅限于刑事责任的豁免,还是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的豁免。
比较学者们对“律师言论豁免权”的界定,结合《律师法》第37条的相关规定,笔者认为,律师言论豁免权是指在诉讼活动中,律师为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其职责范围内所发表的有关言论不受法律追究的权利。
(二)完善我国律师言论豁免权的意义律师是法治国家维护社会正义的一股重要力量,在刑事诉讼中辩护制度能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与律师能够正常履行其辩护职责有很大的关系,而律师的言论豁免权是其履行职责中最重要的一项权利,需要得到法律的切实保障。
“刑辩难”一直是困扰我国司法实践的三大痼疾之一,如何才能减少辩护律师的职业风险,使其在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作辩护时,能够不畏公权力,大胆、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对案件事实和法律适用问题的看法和意见?理论界和实务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确立律师言论豁免权制度。
言论豁免权作为律师最重要的一项诉讼权利,需要得到法律的认可与保障并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它可使辩护律师有效、及时履行职责,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实现司法程序公正乃至实体公正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