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居民对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社会影响感知述评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5
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旅游经济的影响研究近年来,大型体育赛事在全球范围内的举办日益频繁,这些赛事不仅吸引了数以百万计的体育迷,同时也对城市旅游经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对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旅游经济的影响进行研究,并探讨其中的原因和意义。
一、吸引游客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往往会吸引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前往参观和观赛。
这些游客不仅为了观赛而到达目的地,也会在比赛期间或之后游览当地的景点,品尝当地的美食,购买纪念品等,从而促进了城市旅游经济的发展。
例如,在世界杯足球赛期间,主办城市的酒店、餐厅、购物中心等商业场所都将迎来繁忙的时期,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二、提升城市知名度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可以将城市推向全球舞台,提升其知名度和形象。
当城市成为体育盛事的举办地,将吸引媒体的关注,并通过各种报道和转播,使更多的人了解到这个城市的存在和特点。
这种曝光度的提升有助于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进一步推动城市旅游经济的增长。
三、刺激经济增长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不仅给城市旅游业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刺激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在赛事前后,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城市需要建设新的酒店、餐饮场所、交通设施等,这些投资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增长,并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此外,大型体育赛事还会吸引各种赞助商和广告商的投入,进一步推动城市经济的繁荣。
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为了成功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城市通常需要进行基础设施的升级和改善。
这可能包括新建或扩建体育场馆、改善交通运输、提升网络覆盖等。
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对赛事期间有利,也会为城市的长远发展提供更好的基础条件。
例如,北京举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之前进行的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提升了赛事的举办水平,也为北京成为一个国际大都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旅游经济的影响是显著的。
它们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形象,刺激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并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增长。
体育赛事对城市形象及旅游经济调节一、体育赛事对城市形象的影响体育赛事作为一种全球性的文化现象,对城市形象的塑造和提升具有深远的影响。
首先,体育赛事能够提升城市的国际知名度。
通过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城市可以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和媒体关注,从而提高城市的国际曝光度和知名度。
例如,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等国际大型赛事,不仅能够展示城市的独特魅力,还能够向世界传递城市的文化和价值观。
其次,体育赛事有助于塑造城市积极、健康的形象。
体育赛事通常与活力、健康和积极向上的精神联系在一起,通过举办体育赛事,城市可以塑造一种充满活力和健康的形象,吸引更多的游客和者。
此外,体育赛事还能够促进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善,提升城市的整体环境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再次,体育赛事对城市文化多样性的促进作用不容忽视。
体育赛事往往伴随着各种文化交流活动,如音乐会、艺术展览等,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城市的文化生活,也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增强了城市的文化包容性和多样性。
二、体育赛事对旅游经济的调节作用体育赛事对旅游经济的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直接经济效益:体育赛事能够直接带动旅游经济的发展。
赛事期间,大量的观众和参与者会涌入举办城市,他们需要住宿、餐饮、交通等服务,这将直接增加城市的旅游收入。
同时,赛事的举办也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体育用品、纪念品销售等。
2. 品牌效应:成功举办体育赛事能够提升城市的品牌形象,吸引更多的游客和者。
城市通过体育赛事展示其独特的文化、历史和自然资源,增强城市吸引力,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和消费。
3. 长期旅游发展:体育赛事的举办往往伴随着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善,如交通、酒店、旅游景点等。
这些改善不仅能够满足赛事期间的需求,还能够为城市的长期旅游发展打下基础。
此外,体育赛事还能够激发城市居民对旅游产业的热情和参与度,促进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4. 旅游产品创新:体育赛事的举办为城市提供了创新旅游产品的机会。
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旅游的推动作用随着全球化和经济发展,大型体育赛事已经成为全球一种最为热门和常见的活动,在世界各地都有不同类型的比赛,比如美国的超级碗,欧洲的欧洲杯和世界杯,亚洲的亚洲杯和奥运会等等。
而这些体育赛事不仅仅只是对于体育圈的人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城市旅游业也有着无法比拟的推动作用。
因此,本文将会探讨大型体育赛事如何推动城市旅游业的发展。
首先,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旅游业的推动作用表现在吸引力方面。
由于大型体育赛事本身就具有极高的热度和关注度,因此,举办这样的比赛会吸引无数的参观者和游客前往观赛。
这些参观者中有一部分人来自于其他地区,他们可能会在比赛结束后选择继续在这个城市逗留,从而进行更深入的旅游观光活动。
比如,每年的美国超级碗不仅吸引数百万的观众观看比赛,同时还有大量的游客慕名前来,在比赛结束后游览周边的名胜古迹,感受当地多元文化的魅力,这无疑使得城市旅游业得到了极大的推动。
其次,大型体育赛事对于城市旅游业的推动作用表现在城市形象方面。
通过举办这些大型体育赛事,城市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更广泛的曝光,提升城市形象和知名度。
这对于人们的旅游决策也有着十分显著的影响。
一个有关注度和热度的城市显然会更受大众的欢迎和青睐,因此,很多人会选择到这样的城市进行旅游。
比如,巴黎的卢浮宫和埃菲尔铁塔是世界上最出名的旅游景点之一,而举办世界杯足球赛只会更加使这一城市的形象得到提升,因为比赛会吸引数千万的全球观众关注,可见大型体育赛事对于城市旅游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第三,大型体育赛事还能带动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激发城市旅游产业的活力。
通过在城市中举办大型体育赛事,这些比赛会产生直接或者间接的经济效益。
比如,大型体育场馆和附近的商业区域会因为比赛的存在而因势利导推出各种打折促销或者限时特价活动,从而吸引大量购物和消费的游客。
而在比赛期间,为了迎接大量的观众和游客,城市也需要增加公共设施、餐饮、住宿等服务,这些增长都会带来就业机会和经济的发展。
论述大型体育赛事的综合影响力
大型体育赛事的综合影响力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论述。
经济影响力:大型体育赛事通常会吸引大量的观众和媒体关注,从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举办国家或城市可以通过赛事吸引游客和媒体,增加旅游收入和媒体曝光度。
同时,赛事还会带动旅馆、餐饮、零售等服务业的发展,为当地经济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社会影响力:大型体育赛事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参与和观赏的机会,增加了社交和娱乐活动,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同时,赛事还可以增强国家或城市的凝聚力和归属感,激发民族自豪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文化影响力:大型体育赛事是一种文化交流的平台,通过赛事可以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赛事还可以展示国家或地区的文化特色和风貌,提升国家或城市的知名度和形象。
城市形象影响力: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可以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形象,将城市推向世界舞台中心。
赛事举办期间,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城市环境会得到改善和提升,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
此外,赛事还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流入,推动城市的经济发展。
环境影响力:大型体育赛事在筹备和举办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源和能源,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但同时,举办方也会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如推广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倡绿色出行和能源节约等。
赛事还可以促进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推动环境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大型体育赛事的综合影响力涵盖了经济、社会、文化、城市形象和环境等多个方面,对举办国家或城市以及参与者和观众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旅游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对城市旅游业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无论是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还是各种国际大型体育赛事,它们都成为了吸引游客的磁铁,推动了城市旅游业的繁荣。
本文将从经济、社会和文化三个方面探讨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首先,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对城市经济的带动效应是显著的。
世界范围内的关注度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他们为了观看比赛而来到这座城市,这为城市的酒店、餐饮、零售等服务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
酒店预订率的增加,餐馆的客流量的增加以及旅游纪念品的销售等,都对城市旅游业的收入产生了很大的正面影响。
不仅如此,大型体育赛事还会带动相关配套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例如体育场馆、交通设施等,这些投资将进一步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其次,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社会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可以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形象,这对于城市的品牌推广和城市形象塑造非常重要。
大型体育赛事的直播和媒体报道将城市的风貌、文化和旅游资源展示给全世界观众,吸引他们对该城市的兴趣。
这会让人们更愿意选择该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从而带动城市旅游业的发展。
另外,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也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种参与感和自豪感,激发了民众对体育运动的热情,推动了城市体育文化的发展。
最后,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文化的传承和推广也具有积极的影响。
举办大型体育赛事不仅仅是为了经济效益,更是为了展示城市的文化底蕴和特色。
举办赛事的城市会在比赛期间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艺术展览、音乐会、传统表演等,这将为游客提供更广泛的旅游选择。
同时,在大型体育赛事的组织过程中,本地文化和传统将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举办城市可以展示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色,吸引更多游客主动了解和学习本地文化,从而推动了城市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然而,虽然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旅游业发展有着明显的积极影响,但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举办大型体育赛事需要大量的经费和资源投入,如果管理不善,可能会导致资源浪费和财务风险。
我国体育赛事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利益相关者视角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旅游成为了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体育赛事作为体育旅游的一部分,不仅能够吸引观众和参与者,还能够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地方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体育赛事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并不仅仅是经济效益,还涉及到许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和权益。
本文将通过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分析我国体育赛事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
体育赛事旅游目的地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体育赛事组织者、当地居民和游客。
政府在体育赛事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它不仅需要为赛事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还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规划,以推动当地体育赛事旅游业的发展。
政府还需要关注环境保护和社会公共利益,确保体育赛事旅游的发展不会对当地环境和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体育赛事组织者则需要负责赛事的策划和组织,同时也需要与政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合作,确保赛事的顺利进行。
他们需要考虑参赛运动员和观众的安全和便利,同时也需要关注赛事的永续发展,使其成为当地的传统文化和旅游资源。
当地居民是体育赛事旅游目的地的重要利益相关者,他们可能会受到赛事旅游带来的经济效益和文化影响。
他们也可能面临着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生活成本上升等问题。
体育赛事的举办需要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意愿和利益,确保他们能够从赛事旅游中获益,同时也不会受到负面影响。
游客是体育赛事旅游目的地不可或缺的利益相关者,他们可能会受到赛事观赏、旅游体验和文化交流的影响,因此他们的需求和利益也需要得到充分考虑。
体育赛事旅游目的地需要提供良好的服务和体验,同时也需要关注游客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确保他们参与体育赛事旅游时体验到可持续的旅游发展。
体育赛事的社会影响与经济效益体育赛事作为一种全民参与的文化活动,不仅在赛场上展示出运动员的风采,更对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与经济效益。
体育赛事不仅促进了社会团结与凝聚力的增强,还对城市发展、旅游业和经济活力的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
首先,体育赛事的社会影响体现在增强社会团结与凝聚力方面。
当一项重要的体育赛事举办时,无论是国际比赛还是本地赛事,都会吸引大量观众的关注和参与。
观众们既可以通过电视或网络直播来观看比赛,也可以亲身前往现场体验其中的激情和氛围。
在共同关注的体育赛事中,人们能够找到共同的话题,增加彼此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促进社会团结与凝聚。
其次,体育赛事对城市发展和经济效益的积极影响也不可忽视。
举办一项体育赛事通常需要大规模的场地、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配套设施的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城市建设的进程。
例如,北京奥运会和巴西世界杯都是借助举办体育赛事来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并吸引更多的投资和旅游资源。
这些赛事举办后,改善了许多城市的交通、住宿、就业等方面的问题,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体育赛事对当地旅游业的推动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大型比赛吸引了数以万计的游客,人们会因为赛事而选择旅行并在当地停留一段时间。
这不仅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还促进了相关产业的繁荣,如酒店、餐饮、零售等。
同时,举办体育赛事还能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形象,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然而,虽然体育赛事对社会的影响和经济效益是正面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比如,为了承办一项大型赛事,需要投入巨大的经费和人力资源。
这对于一些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地区来说可能会造成负担过重,也可能使得赛事举办方面临一定的风险。
此外,大量来自外地的游客和观众会带来一定的环境压力,如秩序维护、交通拥堵等问题也需要加以解决。
综上所述,体育赛事的社会影响与经济效益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举办体育赛事,社会凝聚力得到了增强,城市发展和旅游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城市马拉松的社会文化影响城市马拉松作为一项全民参与的体育活动,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不仅为参与者提供了健身和竞技的平台,也对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城市马拉松如何影响社会文化,并展示其积极的一面。
增强社区凝聚力城市马拉松通过组织大型公共活动,加强了社区成员之间的联系。
赛前的训练、赛中的加油以及赛后的分享,都让居民有机会相互交流,增进了解。
这种集体活动的参与感和归属感,有效地提升了社区的凝聚力。
促进健康生活方式随着城市马拉松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健康生活方式。
马拉松赛事强调的是长期系统的训练和良好的饮食习惯,这些理念逐渐被公众接受,并转化为日常生活中的实践。
由此带来的是整个社会对健康的重视,降低了因不健康生活方式导致的疾病发生率。
提升城市形象和品牌举办城市马拉松可以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形象。
赛事通常会吸引国内外选手参加,通过电视转播、网络直播等媒体传播,向世界展示城市的风貌和文化。
成功的赛事还能成为城市的品牌活动,增加城市的吸引力,从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文化交流与融合城市马拉松吸引了不同背景的参赛者,包括不同国家、种族和文化的人。
赛事成为了一个文化交流的平台,参赛者在比赛中分享各自的文化特色,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尊重。
这种文化的互动和融合,对于构建多元和谐的社会环境具有积极作用。
经济影响城市马拉松对当地经济也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赛事期间,酒店、餐饮、交通等行业会迎来客流高峰,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同时,赞助商的投资和广告效应也为当地企业提供了宣传机会,增加了商业价值。
结论城市马拉松不仅仅是一场体育竞赛,它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对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通过增强社区凝聚力、促进健康生活方式、提升城市形象、促进文化交流以及带动经济发展,城市马拉松展现了其独特的社会文化价值。
未来,随着更多人的参与和认可,城市马拉松将继续在社会文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城旅游与体育赛事互动发展的影响分析城市旅游与体育赛事的互动发展对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从经济层面来看,城市旅游与体育赛事的互动发展可以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形象,吸引更多的游客和体育爱好者,从而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
同时,互动发展也能够带来更多的投资和消费,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首先,城市旅游与体育赛事的互动发展可以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形象。
体育赛事作为一个吸引人、热闹的活动,能够吸引数以万计的观众和媒体的关注,通过媒体的报道和传播,能够扩大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使更多的人对该城市产生兴趣。
另外,城市旅游也可以通过与体育赛事的合作,提供更多的旅游吸引点,如赛事场馆、体育设施以及相关的旅游产品和服务,进一步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吸引力。
其次,城市旅游与体育赛事的互动发展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和体育爱好者。
体育赛事本身就是一个吸引人的活动,无论是球迷还是体育爱好者,都希望能够亲身参与其中或观摩比赛。
城市旅游可以通过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如口碑好的酒店、美食、购物等,吸引游客前往观看体育赛事。
同时,城市旅游也可以提供专门的旅游产品和线路,使游客能够全面而深入地了解城市的文化、历史和风光。
这样,城市旅游与体育赛事的互动发展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和体育爱好者来到城市,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另外,城市旅游与体育赛事的互动发展还可以带来更多的投资和消费。
一方面,体育赛事作为一项大型活动,需要场馆、设施、组织和安保等方面的支出,这就需要大量的投资。
这些投资不仅会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也会带动城市的经济增长。
另一方面,城市旅游与体育赛事的互动发展还可以带来更多的消费。
游客和体育爱好者会在旅游过程中花费钱购买各种商品和服务。
同时,体育赛事的举办也会带动周边的商业发展,使得当地的商业和餐饮行业有机会得到发展。
总之,城市旅游与体育赛事的互动发展对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是积极的。
通过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形象,吸引更多的游客和体育爱好者,带来更多的投资和消费。
非主办城市居民对大型体育赛事的感知度分析随着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和大型体育赛事的丰富,越来越多的非主办城市居民对于大型体育赛事也有了更多的关注和感兴趣程度。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非主办城市居民对大型体育赛事的感知度。
一、传媒宣传影响大型体育赛事通常需要大量的财力和物力投入,所以它们通常会在各大媒体进行广泛宣传来提高其参与人数和影响度。
比如在冬奥会和世界杯等大型体育赛事期间,电视、报纸、网络等各个媒体都会陆续播放和报道赛事的信息,场馆的图像和相关的规则等等,这些对于非主办城市居民是非常直观和实际的影响,可以让他们对参与到这些赛事中有了更加具体和全面的了解。
二、旅游和商业机会大型体育赛事经常会在非主办城市附近的一些城市和景点进行相关补充活动和旅游推广,比如红色旅游线路、夜市、美食节等等,这些都可以吸引更多的非主办城市居民前来参观和体验。
同时,大型体育赛事期间商业机遇也是非常多的,由于人数的增加,需要很多相关的服务和商品,比如交通、酒店、住宿、餐饮等等,这些都对于非主办城市的商业发展和经济利益都是非常有好的促进作用。
三、国家和民族荣誉感大型体育赛事往往带有国家和民族荣誉感,能够让参与的人们感受到一种特殊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因此,非主办城市居民也会参与到这种情感中来,看到祖国和民族在各大活动中取得的成果和荣誉,也是他们非常乐意参与进来的一种因素。
同时,有时候非主办城市也会成为一些奥林匹克运动员的出生地,这样也可以增加当地人对于大型体育赛事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总之,大型体育赛事在对于非主办城市居民的吸引力和感知度是非常高的。
各种传媒宣传、旅游商业机会和国家民族荣誉感都是相对应的因素。
然而,不同的大型体育赛事对于非主办城市居民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可能也是不同的,需要根据其特点来配合不同层次的推广和宣传。
旅游地居民对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社会影响感知述评作者:杨玉兰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6年第21期摘要:体育旅游源于体育赛事的不断盛行,对于体育赛事举办地可造成显著的社会效应,并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和综合效益。
鉴于目前学者的研究多偏向于经济影响方面,从旅游地居民感知度角度对体育旅游产生的社会影响进行综述,搜集1985—2014年具有代表性的文献,从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举办体育旅游赛事的作用,研究其社会影响的方法以及与其他相关利益者的关系,认为国内学者在研究对象上重视对举办奥运会、亚运会等体育赛事的大城市的研究,而忽视对举办体育赛事的中小城市的研究;在研究内容上更注重体育赛事的经济影响研究,而忽视综合研究。
关键词:体育赛事旅游;旅游地居民;社会影响;研究方法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1-0175-03一、前言体育赛事源于人类的祭祀活动,时间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 年的古埃及文明。
体育赛事亦称体育竞赛、体育比赛或竞赛表演,是一种提供竞赛产品和相关服务产品的特殊事件,其规模和形式受竞赛规则、传统习俗和多种因素的制约,具有项目管理特征、组织文化背景和市场潜力,能够迎合不同参与体分享经历的需求,达到多种目标,对社会和文化、自然和环境、政治和经济、旅游等多个领域发生冲击影响,能够产生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综合效益[1]。
随着国际体育赛事的频繁举办,由此促生体育旅游的发展,体育赛事的举办为举办地带来经济水平和影响力,然而目前的研究不平衡,学者多偏重于经济影响研究,而忽略社会影响,尤其是居民的感知度研究,本文主要搜集了1985—2014年具有经典和代表性的文献,立足于大型体育旅游赛事活动举办地居民的影响感知,希望能为研究、申办大型体育旅游赛事活动考察居民的热情和参与度,进而为办成一场满意的赛事活动提供策略和帮助。
通过对大量文献的阅读,借鉴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旅游地居民感知度与态度研究以期为体育旅游赛事举办地提供指导,经过筛选和梳理,关于旅游地居民感知度与态度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二、国外研究现状旅游地居民态度与旅游发展影响研究是近年来国外旅游社会学、旅游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
布伦特和考特尼(1999)总结了旅游社会影响的部分成果[2]。
艾普(1992)指出,人们对旅游影响愈加关注的主要原因是: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态度有可能成为成功开发、营销、运作现有或未来旅游项目的一个重要的规划和政策因素[3]。
Lankford 和Howard(1994)指出,关于地方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的研究有助于地方政府了解社会影响,减少旅游者与居民间冲突,并制定规划,以获得居民对旅游业的支持[4]。
总体来看,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态度既有反对也有支持,程度各异。
由于居民对旅游业的态度并非处于真空状态,并受当前的经济、环境意识、文化等多种因素影响。
因此,体现在个人、社区或社会等不同层次,其结果则有所区别。
而针对于体育赛事社会影响的研究,Ritchie and Aitken[5](1985)探索居民对举办1988年奥林匹克奥运会的态度,研究表明居民对举办奥运会有着持续的兴趣,并且满足从赛事中获得的收益。
Soutar 和Mcleod[6]利用一个时间系列设计测验对“美国杯”的感知,受访者表示,举办大型体育旅游赛事活动使得他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并获取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然而,测量工具的发展并没有在这个项目中运用。
Delamere et al.[7]通过测量当地居民对社会影响的态度探索举办社区活动居民能获取的更广泛范围的非经济收益和举办成本,研究结果为获取举办赛事的社会影响提供一个基本的概念指导。
此外,Delamere[8]开展了一个尺度发展研究,这项研究是以测量居民对专项影响态度为基础的,而不是利用测量感知社会影响的概念信息来研究的,由此衍生了两个因素(社会收益和社会成本),这项尺度是第一次测量居民的感知社会影响,但是由于缺乏综合性的框架来衡量它的积极和消极影响限制了其发展运用。
总结之前的研究,尽管一系列研究已经开发了获取社会影响的工具,但是许多都是有不足之处的,当前获取举办大型体育旅游赛事活动的社会影响的衡量工具是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的。
此外,Kim and Petrick 和Kim et al.基于Delamere的概念框架开发了衡量尺度,他们仅用数信度(Cronbach’sα)系数统计和探索性因素分析来开发相关的尺度,他们的样本也不符合许多推荐的标准,获取的样本数据也不足200个。
因此,一个验证性分析可能会更适合开发新的衡量工具,尤其是当现存文献中有发展较好的概念框架和实证证据。
三、国内研究现状1.举办体育旅游赛事的作用。
徐正国[9]认为,举办大型体育旅游赛事活动对一个城市的建设和发展的推动作用显而易见。
凭借其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大型体育旅游赛事活动已经成为城市营销的“名片”;举办大型体育旅游赛事活动对推动本地区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等方面产生的促进作用是全方位的,并以此为鉴,促进福建省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刘华丰[10]从社会政治、经济方面、环境的改善三个方面分析大型体育旅游赛事活动对城市发展的综合影响,但是对体育旅游开展有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缺乏考虑。
黄群玲[11]、胡军琅[12]、戴霞[13]等人则专门研究体育赛事对大学生带来的价值观等方面的影响,既有积极健康的影响,也可能带来一些盲目的负面影响,以此给高校教育带来指导。
2.研究体育赛事社会影响的方法。
储成霞[14]从大型体育旅游赛事活动举办后的角度,采用文献资料和专家访谈法研究社会影响和评估内容。
霍德利[15]为了充分评价体育赛事举办中存在的风险,首先,根据赛事的实际情况建立多层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其次,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构建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中各个风险因素的相对重要程度,并对赛事举办中各个风险因素的风险状况进行较为客观的判断;最后,根据体育赛事所面临的风险等级状况提出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以确保赛事的成功举办。
胡军琅[12]采用结构式问卷,对浙江省大学生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以团体自填问卷方式收集资料,并用体育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和讨论。
3.体育赛事与其他相关利益者关系。
黄海燕、张林[16]结合体育赛事的本质特点,界定赛事给举办地带来的新资金。
分析赛事给举办地带来的新资金涉及的行业,如赛事组织筹办的消费和观众、媒体人员等赛事相关群体的消费所影响的行业。
归纳赛事给举办地带来新资金的影响因素:赛事的规模、级别、类型等对举办地带来的新资金有直接影响;举办地的文化底蕴及旅游资源、经济发达程度、产业结构、场馆设施等,也对新资金有较大影响。
黄海燕、张林等[17]还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利用利益相关者理论,结合我国大型体育旅游赛事活动运作的实际,构建了体育赛事利益相关者的框架,包括赛事主办组织、赛事所有权人、举办地政府、主办社区、媒体、赞助商、赛事观众、赛事参与者(运动员、裁判员及教练员)并在此基础上对目前我国大型体育旅游赛事活动几个重要的利益相关者进行了分析。
石冰、董胜利[18]认为,体育赛事具有社会公益性和商业性的双重特征。
发展体育赛事,就必须既要以市场经济理念把握原有投资主体的公益行为转化为以盈利为目的的社会商业行为过程,又要重视体育这种特殊的文化现象的传播、影响、渗透的特点,使体育赛事不仅为满足人们的体育消费搭建广阔的市场平台;并且,通过体育所倡导的精神和各种实践活动的文化理念的渗透,达到影响、促进和提高国民综合素质、政务环境和社会环境,建立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一致的发展意识及和谐理念等多种目标,实现体育赛事与社会软环境改善的双赢。
范成文[19]从居民感知度角度研究认为,社区居民对大型体育旅游赛事活动的影响感知体现在六个方面:塑造城市形象、创造经济效益;加剧环境和社会问题;加强环保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剧经济和社会问题;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带动消费、提升服务水准。
这些感知既有正面的,又有负面的。
而社区居民对大型体育旅游赛事活动的态度则分为漠视、热爱、理性和中立四种类型。
而安俊英等[20]从目前研究领域较少的环境方面,在给出大型体育旅游赛事活动环境影响机理的基础上,由赛事环境影响效应的正反两方面归纳出赛事环境影响评估的衡量指标,着重探讨赛事从筹备到举办期间各种环境污染源以及相应的评估策略,评估时考虑到大气环境、水环境、噪音环境和固废环境四个方面,角度比较全面、准确。
彭涛等[21]认为大型体育赛事场馆设施与城市空间发展的关系密切,对城市旧区更新、新区开发以及整体空间格局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郝锐军[22]等人从体育赛事给举办城市的楼市带来的影响进行研究,认为大型体育赛事为当地楼市市场带来巨大的财富。
四、对当前研究的评价与总结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等越来越多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国内研究体育赛事事件影响的学者也越来越多。
然而与国外丰富的体育赛事事件研究成果相比,国内学者在研究对象上重视对举办奥运会、亚运会等体育赛事的大城市的研究,如张国清[23]以北京、釜山、多哈亚运会以及广州市承办大型运动会为分析素材,从社会、文化和经济三个层面对广州亚运会体育设施建设、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修缮、城市环境改善、岭南文化特色的开/闭幕式、以及大众良好意识的形成等方面进行研究。
而忽视对举办体育赛事的中小城市的研究;在研究内容上更注重体育赛事的经济影响研究,而忽视综合研究,特别是有关城市社区居民对大型体育旅游赛事活动事件的感知研究还比较少见。
参考文献:[1] 王守恒,叶庆晖.体育赛事的界定及分类[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2):1-3.[2] Brunt P.,P Courtney.Host Perceptions of Sociocultural Impact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9,(3):493-515.[3] Ap J.Residents’Perceptions on tourism Impact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2,(4):665-690.[4] Lankford S V,D R Howard.Developing a Tourism Impacts Attitude Scale[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4,(1):121-139.[5] Ritchie J R B,Aitken C E.Olympulse II-Evolving resident attitudes toward the 1988 Olympic Winter Games[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85,(3):28-33.[6] Soutar G N,McLeod P B.Residents’ perceptions on impact of the America’s Cup[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3,(3):571-582.[7] Delamere T A,Wankel L M,Hinch T D.Development of a scale to measure resident attitudes toward the social impacts of community festivals,Part I:Item gener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the measure[J].Event Management,2001,(1):11-24.[8] DELAMERE T A.Development of a scale to measure resident attitudes toward the social impacts of community festivals,part II:Verification of the scale[J].Event Management,2001,(1):25-38.[9] 徐正国.结合福建省实际谈体育赛事对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促进作用[J].福建体育科技,2014,(1).[10] 刘华丰.试论体育赛事对举办地的综合性影响[J].铜仁学院学报,2008,(4):90-93.[11] 黄群玲.大型体育赛事对大学生的影响[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85-88.[12] 胡军琅.体育赛事报道对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影响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14,(4):87-89.[13] 戴霞.体育赛事热议事件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影响[J].四川体育科学,2012,(1).[14] 储成霞.大型体育赛事举办后的社会影响及评估内容研究[J].体育与科学,2011,(5):82-85.[15] 霍德利.体育赛事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1,(1).[16] 黄海燕,张林.体育赛事给举办地带来的新资金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2).[17] 黄海燕,张林.体育赛事利益相关者分析[J].体育科研,2008,(5).[18] 石冰,董胜利.体育赛事与社会软环境改善的双赢策略[J].体育学刊,2006,(6):18-20.[19] 范成文.城市社区居民对体育赛事的影响感知——基于浙江省海宁市的实证分析[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20] 安俊英,黄海燕,陶倩.体育赛事对举办城市环境影响评估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2):31-35.[21] 彭涛,闫永涛.大型体育赛事场馆设施建设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研究——以广州“亚运城”为例[J].规划师,2011,(7).[22] 郝锐军,方亚冰.重大体育赛事对当地楼市发展的影响[J].内蒙古统计,2011,(6).[23] 张国清.亚运文化遗产社会影响力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6).[责任编辑李晓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