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产出法课程论文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560.25 KB
- 文档页数:15
图B1.jpg用投入产出模型对河北“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预测的研究宋 辉(河北省统计信息咨询中心)一、经济发展总量指标的测算(一)预测阶段分析和基数确定1.根据国际评价发展阶段比较通用的若干关键指标分析,从总体上说,目前我省工业化基本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即工业化起飞阶段。
这个阶段大体有四个特点:一是在整个工业化过程中,这一阶段是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二是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与农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快速转移同时进行,工业化、城市化速度加快是这一时期的两条发展主线;三是由于储蓄率提高、人力资本的积累以及社会基础设施等基本增长条件不断完备,制造业具备了快速增长的条件,尤其是钢铁、化工等原材料工业及机械、电子等加工工业成为带头产业,呈现快速增长势头,而食品、纺织等轻工业虽然增长速度不会很慢,但比重将相对下降;四是贸易结构发生较大变化,机电产品份额开始增加。
2.1995年为本次预测阶段的基期。
通过投入产出模型测算,全年整个国民经济将继续以较高的速度发展。
按当年价格计算,预计第一产业增加值为53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29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94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4%、16%、15%;国内生产总值为2778亿元,比上年增长13.88%,按可比价格计算为1980年的4.82倍;三次产业的增加值构成为19.3∶46.7∶34.0。
(二)“九五”期间经济发展速度和投资规模1.根据《河北经济振兴大纲》的要求,结合近几年经济发展的实际,我们认为,预测“九五”期间我省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需要把握好底限和高限两个点:最低目标,应当是立足于到本世纪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三番;高限目标,应当力争使我省经济努力在全国的位次前移。
为此,经过测算,我们认为全省国民经济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速度,可以有以下三个方案:指标名称低目标(%)中目标(%)高目标(%)国内生产总值10.712.713.9其中:第一产业4 5 5.5 第二产业11.513.515 第三产业12.515 16 159图M.jpg ①按低目标,到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按可比价计算是1995年的1.66倍,是1980年的8倍,恰好实现翻三番的目标。
投入产出表是什么产出是指各部门的产出及其使用去向,包括中间使用和最终使用。
投入产出表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产生于美国,它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哈佛大学教授瓦西里·列昂惕夫(W Leontief)在前人关于经济活动相互依存性的研究基础上首先提出并研究和编制的。
以上是根据我的所学得出,希望多多指教。
3、区域投入产出方法是什么本书是国内第一本区域间投入产出研究的专著,分为方法篇和应用篇两部分。
方法篇首先讨论了两类主要的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和区域间流量矩阵的估算方法,并介绍了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方法的推广——国家间投入产出模型,然后讨论了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的研制方法和主要步骤。
应用篇则尝试对利用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的基本方法进行系统讨论,并对区域间产业关联、溢出和反馈效应、经济增长与结构转变、技术追赶效应和模式、奥运投资对北京及周边地区的经济拉动作用做了实证分析。
如何进行投入产出报告分析 erp成功实施ERP系统的判断标准是什么,这里从实施ERP所带来的经济效果与实施成本两个方面,来寻找一个对ERP项目实施的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一、成功ERP系统的经济效益分析(一)直接经济效益 1、增加销售收入。
企业实施ERP,必然将对生产组织结构进行改变,达到生产运行的高效运作,增强企业的竞争力,ERP的实施使生产系统的信息获取速度变快,提高了生产运营的柔性,增加了产品品种和服务的多样性,能够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在交货日期方面也能及时反馈控制。
从而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改善与顾客和供应商的关系,获取更多订单和市场,提高企业的信誉度,进而增加企业的销售收入。
2、节约企业成本。
企业实施ERP,自动化程度得到提高,企业资源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
ERP可以及时、准确地提供对生产经营过程有重要影响的信息,节约资源。
避免不必要的开支。
如供应管理系统可提供供应商和原料价格的信息。
以便企业对原料的采购进行选择,节省采购费用;生产管理系统提供生产过程信息,使企业对生产过程进行调节,以达到均衡生产,减少产品工时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非正常支出;库存管理系统可对原材料和在制品的存货量进行控制,降低库存管理成本。
投入产出模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投入产出模型的基本概念与原理;2. 学生能运用投入产出模型分析特定经济系统的生产过程和相互依赖关系;3. 学生能运用相关数据,运用投入产出表进行数据解读和分析。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投入产出模型的构建,并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投入产出数据分析,提出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案;3. 学生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工具,如Excel等,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经济学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对经济现象的观察与思考能力;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使学生学会在合作中分享、交流、互助;3.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经济发展,了解国家经济政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经济学知识领域的一门实用课程,旨在通过投入产出模型的教学,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的知识深度,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通过对课程目标的分解,教师可以更好地进行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投入产出模型基本概念:包括生产部门、使用部门、中间消耗、最终需求等;2. 投入产出表的构成与解读:分析投入产出表的结构,掌握各部门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3. 投入产出模型的构建方法:学习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等计算方法;4. 投入产出模型的应用:分析实际经济问题,如产业链、区域经济、环境影响等;5. 教学案例:结合课本案例,讲解投入产出模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6. 实践操作:指导学生运用教材提供的数据,进行投入产出模型的构建和数据分析。
投入产出分析课程论文投入产出模型应用与分析投入产出模型应用与分析一、投入产出分析简介投入产出分析,是研究经济系统各个部分间表现为投入与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的经济数量方法。
投入是进行一项活动的消耗。
如生产过程的消耗包括本系统内各部门产品的消耗(中间投入)和初始投入要素的消耗(最初投入)。
产出是指进行一项活动的结果。
如生产活动的结果是为本系统各部分生产的产品(物质产品和劳务)。
瓦西里·列昂剔夫(Wassily W.Leontief,1906—1999)是投入产出账户的创始人。
投入产出表同时表现了社会产品的实物分配和价值构成,全面反映了社会再生产中各部门的经济联系。
利用投入产出表及其数学模型,通过确定一些十分重要的经济参数,可以深入分析国民经济的各种重大比例和经济结构,这就对社会再生产过程进行系统的经济分析提供了非常有用的工具。
价值型投入产出表是根据国民经济各产品部门本期生产活动的产品与服务的分配去向和消耗来源排列而成的一张棋盘式平衡表。
表1是某地区2008年简化投入产出表,全表由三部分组成,分别称为第I、第II、第III部分。
第I部分主栏是中间投入,宾栏是中间使用,每个产品部门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耗者,该部分是投入产出表的核心;第II部分是最终使用部分,反映国民经济中各产品部门与最终使用各项之间的联系;第III部分是增加值部分(最初投入)部分,反映各产品部门的增加值的构成。
表1 某地区2008年简化投入产出表i单位:亿元二、投入产出模型(一)建立模型 1.行模型(1)建立行模型:i i X y nj ij x =+∑=1 (i =1,2,...,n) 引入直接消耗系数 ij a ,即:ij a =ij x /j X可得:i i X y jX nj ij a =+∑=1即用矩阵表示为: AX+Y=X化简后可得价值型行数学模型: X=(I-A)-1Y 或 X=B Y (2)计算相关矩阵A ,B=(I-A)-1-I ,B =(I-A)-1 =B+I直接消耗系数矩阵:A=⎪⎪⎪⎪⎪⎪⎪⎪⎭⎫⎝⎛ 0.1104 0.21680.05930.0263 0.0366 0.0207 0.0836 0.0870 0.0350 0.0607 0.0608 0.0347 0.0484 0.0434 0.0881 0.0255 0.0421 0.4826 0.0113 0.00130.0132 0.0020 0.0065 0.0000 0.2586 0.1660 0.3165 0.5712 0.5847 0.1777 0.0063 0.04400.0001 0.0000 0.03301231.0完全消耗系数矩阵:B=⎪⎪⎪⎪⎪⎪⎪⎪⎭⎫⎝⎛ 0.22350.34120.16110.1660 0.1902 0.1696 0.1885 0.1958 0.1385 0.2087 0.2227 0.1731 0.1508 0.1664 0.1908 0.1689 0.2174 0.7095 0.02270.0133 0.0250 0.0178 0.0240 0.0197 1.00730.87641.11911.7485 1.8655 1.25510.0562 0.0955 0.0504 0.0775 0.12040.1976完全需要系数矩阵:B =⎪⎪⎪⎪⎪⎪⎪⎪⎭⎫⎝⎛ 1.2235 0.3412 0.1611 0.1660 0.1902 0.1696 0.1885 1.1958 0.1385 0.2087 0.2227 0.1731 0.1508 0.1664 1.1908 0.1689 0.2174 0.7095 0.0227 0.0133 0.0250 1.0178 0.0240 0.0197 1.0073 0.8764 1.1191 1.7485 2.8655 1.25510.0562 0.0955 0.0504 0.0775 0.12041.1976(3)价值型行数学模型 X=(I-A)-1Y=B Y⎪⎪⎪⎪⎪⎪⎪⎪⎭⎫ ⎝⎛654321X X X X X X =⎪⎪⎪⎪⎪⎪⎪⎪⎭⎫⎝⎛ 1.2235 0.3412 0.1611 0.1660 0.1902 0.1696 0.1885 1.1958 0.1385 0.2087 0.2227 0.17310.1508 0.1664 1.1908 0.1689 0.2174 0.7095 0.0227 0.0133 0.0250 1.0178 0.0240 0.0197 1.0073 0.8764 1.1191 1.7485 2.8655 1.25510.0562 0.0955 0.0504 0.0775 0.1204 1.1976⎪⎪⎪⎪⎪⎪⎪⎪⎭⎫⎝⎛654321Y Y Y Y Y Y2列模型 (1)建立列模型j j j j j X s t v d ni ij x =++++∑=1 (j =1,2,...,n)引入直接消耗系数 ij a 可得:j j j j j X s t v d j X ni ij a =++++∑=1即用矩阵表示为:AcX+N=X化简后可得价值型列数学模型: X=(I-Ac)-1N (2)计算相关矩阵A C ,(I-Ac)-1物耗系数矩阵:Ac=⎪⎪⎪⎪⎪⎪⎪⎪⎭⎫⎝⎛ 0.5187000000 0.5584000000 0.5122000000 0.6856000000 0.76370000000.8389增加值系数矩阵:(I-Ac)-1=⎪⎪⎪⎪⎪⎪⎪⎪⎭⎫⎝⎛ 2.0775*******.26440000002.0500000003.181********.231590000006.2081(3)价值型列数学模型 X=(I-Ac)-1N⎪⎪⎪⎪⎪⎪⎪⎪⎭⎫⎝⎛654321X X X X X X =⎪⎪⎪⎪⎪⎪⎪⎪⎭⎫ ⎝⎛ 2.0775*******.26440000002.05000000003.181********.231590000006.2081⎪⎪⎪⎪⎪⎪⎪⎪⎭⎫ ⎝⎛654321N N N N N N ij x :第i 部门(行部门)生产的产品或服务分配给第j 部门(列部门)用于生产消耗的产品产值;第j 部门(列部门)生产过程中直接消耗第i 部门的产品或服务的产品产值;i y :第i 部门在本期产品中提供的最终使用额,包括消费和积累;j d 、j v 、j t 、j s :分别为第j 部门的折旧,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 j m :为第j 部门的社会纯收入,等于j t +j s ; j N :为第j 部门的增加值,等于j d +j v +j t +j s ;i X :第i 部门总产出 ;j X :第j 部门总投入;A :直接消耗系数矩阵(ij a )n n ⨯X=(X 1 X 2.......X N )T —总产出的列向量;Y=(y 1 y 2.......y N )T —最终使用的列向量;j i ,=1,2,3,4,5,6分别表示农业部门、工业部门、建筑业部门、运输邮电部门、商饮部门和服务业部门;n =6。
基于OBE教育理念的投入产出分析与应用教育设计作者:曹惠敏廖望科李刚任志新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24年第05期摘要:OBE教育理念要求以成果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更加强调学以致用,基于OBE 教育理念,深入剖析教学内容,建立反向的教学逻辑,明确学生的学习目的和学习任务,创建全新的教学解构,通过“教学三十六计”的设计,将晦涩难懂的产业经济学教学内容进行拆解和重构,有利于让学生更好的通过学习,实现学会,达到授业解惑的教学任务和最终目标。
关键词:OBE;教学解构;投入产出;三十六计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24.05.078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Education),简称OBE,亦称能力导向教育、目标导向教育或需求导向教育。
成果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持续改进,这些理念对引导和促进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保障和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
基于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与培养要求,产业经济学作为经济学专业教育必修课程,也是国家质量标准中要求学习的必修课程,这门课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联系性,对于学生知识学习与技能提升都有很重要的作用,这门课程的学习不仅是停留在课堂上,要让学生能够掌握理解并学以致用,转变教学设计模式十分关键。
1教学设计理念1.1设计原则基于OBE教育理念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目标是学生通过教育过程最后所取得的学习成果(Learningoutcomes)。
OBE强调如下4个问题。
1.1.1我们想让学生取得的学习成果是什么?产业经济学是一门专业教育必修课程,是一门实用性强、关联度高、有一定难度的课程,其中投入产出分析与应用也是产业经济学必学必会的内容。
我们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实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技能的掌握与运用、成果的运用与创新。
不仅是学生知道、了解的相关内容,还包括能应用于实际的能力,学习成果是经过学生长期、广泛实践的结果,是学生内化到其心灵深处的过程历程,其存续性更高,价值性更大。
盐城师范学院投入产出分析课程论文学生姓名瞿潇雨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专业应用统计班级 131班学号 ******** 成绩投入产出模型的应用——基于价值型投入产出数学模型引言投入产出分析主要通过编制投入产出表来实现的。
投入产出表是由投入表与产出表交叉而成的。
前者反映各种产品的价值,包括物质消耗,劳动报酬,剩余产品。
后者反映各种产品分配使用情况。
在投入产出表的基础上,可以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例如,产品平衡模型,价值构成模型等,用以进行经济分析,政策模拟,计划论证,和经济预测。
它的基本作用,通过编制投入产出表和模型,能够清晰地揭示国民经济各部门,产业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能够反映国民经济中各部门,各产业之间在生产过程中的直接与间接联系,各部门、各产业生产与分配使用、生产与消耗之间的平衡(均衡)关系。
因此,投入产出法又称为部门联系平衡法。
1 投入产出简介投入产出分析是一种特定的经济数量分析方法。
投入产出分析是由俄罗斯裔美国经济学家瓦西里·里昂惕夫创立的。
主要应用数学方法和电子计算机,研究各部门间这种平衡关系的一种现代管理方法。
其理论基础是瓦尔拉的一般均衡理论。
投入产出是国民经济各部门间投入原料和产出产品的平衡关系正如前述,这里的“投入产出”有着自己的特定含义,它与通常所讲的一般的“投入产出”并不相同。
经济学和经济活动都要注重经济效益,增强提高经济效果的意识。
投入产出分析在我国的应用主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1.初步研究及引入阶段。
五十年代九十年代初,在著名经济学家孙治方和著名学家钱学森倡导下,经济理论和一些高等院校开始研究投入产出理论。
“文革”期间,此项工作几乎中断。
2.快速发展阶段。
1974年,为了研究宏观经济发展情况的需要,在国家统计局和国家计委的组织下,由国家统计局,国家计委,中国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等单位联合编制了1973年全国61种产品的实物型投入产出表。
利用该表开展的分析开展的分析应用工作,在制定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投入产出模型的具体应用与分析学号:班级:13级应用统计学:王义东日期:2016.06.06投入产出模型的具体应用与分析一、投入产出分析简介投入产出分析,是一种研究经济系统各个部分间表现为投入与产出相互依存关系的经济数量的方法。
投入指进行一项活动的消耗,如生产过程的消耗包括本系统部各部门各产品的消耗(即中间投入)和初始投入要素的消耗(即最初投入)。
产出指进行一项活动的结果,如生产活动的结果是为本系统各部分生产的产品(即物质产品和劳务)。
投入产出表同时表现了社会各种产品的实物分配和价值构成,全面反映了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部门间的经济联系。
我们利用投入产出表和数学模型,通过确定一些重要的经济参数,然后可以全面分析国民经济的重大比例和经济活动等,这就为社会的再生产过程进行系统的经济分析提供有用的工具和依据。
价值型投入产出表是根据国民经济活动中各产品部门在本期生产活动的产品与服务的分配去向和消耗来源排列而成的一棋盘式的平衡表。
下表一是省2008年合并后的简化投入产出表,全表共有三部分组成,分别称它们为第一、第二、第三象限,其中第一象限的主栏是中间投入,宾栏是中间使用,每个产品部门不仅是生产者而且还是消耗者,该部分是投入产出表的核心;第二象限是最终使用,它反映了国民经济中各个产品部门与各项最终使用者之间的联系;第三象限是增加值部分,也就是最初投入部分,它反映了各产品部门的增加值构成。
表一省2008年简化合并后的投入产出表单位:亿元二、符号说明ijx :表示第i 部门(行部门)生产的产品或服务分配给第j 部门(列部门)用于生产消耗产品的产值;第j 部门(列部门)生产过程中直接消耗第i 部门的产品或服务产品的产值;i y :表示第i 部门在本期产品中提供的最终使用额,包括最终消费和积累;jj j j s t v d 、、、:分别表示第j 部门的折旧、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jm :表示第j 部门的社会纯收入,等于jj s t +;i x :表示第i 部门的总产出;j x :表示第j 部门的总投入; A :表示直接消耗系数矩阵(ij a )m m ⨯;X=TN X X X )....(21—表示总产量的列向量;Y=T N y y y )....(21—表示最终使用的列向量:i ,j=1,2,3,4,5,6分别表示制造业、服务业、电化工业、农采业、建筑业和商业饮食;其中n=6。
三、投入产出模型的建立及求解(一)模型的建立 1、行模型(1)首先建立行模型:jijijij i i nj ij X x a a n i x y x ===+∑=即:,我们引入直接消耗系数),...,2,1(由1代入可得:i i j nj ij x y x a =+∑=1,用矩阵可以表示为:AX+Y=X化简后可得价值型的行数学模型:Y A I X 1)(--=或Y B X -= (2)然后计算相关矩阵A ,I A I B --=-1)(,I B A I B +=-=-1-)( 直接消耗系数矩阵:0301.00301.00.03550.05520.05450.05390082.01632.00.00310.00420.00740.00290512.00482.00.13910.15010.00780.23690493.00862.00.04760.32240.10320.07141497.01352.00.07100.14750.15710.08970.09120.29640.11530.04030.12560.1714用Mathematica 数学软件计算完全消耗系数矩阵可得:B= ⎥⎥⎥⎥⎥⎥⎥⎦⎤⎢⎢⎢⎢⎢⎢⎢⎣⎡0697.01141.00759.01342.01044.01145.00146.02036.00084.00144.00149.00104.01443.02791.02531.03432.01268.04119.01478.02916.01433.05863.02396.02142.02504.03462.01687.03537.02856.02354.01882.05486.02182.01984.02410.03266.0用Mathematica 数学软件计算直接消耗系数矩阵可得:=-B ⎥⎥⎥⎥⎥⎥⎥⎦⎤⎢⎢⎢⎢⎢⎢⎢⎣⎡0697.11141.00759.01342.01044.01145.00146.02036.10084.00144.00149.00104.01443.02791.02531.13432.01268.04119.01478.02916.01433.05863.12396.02142.02504.03462.01687.03537.02856.12354.01882.05486.02182.01984.02410.03266.1(3)计算价值型的行数学模型:Y A I X 1)(--==Y B -X=⎥⎥⎥⎥⎥⎥⎥⎦⎤⎢⎢⎢⎢⎢⎢⎢⎣⎡0697.11141.00759.01342.01044.01145.00146.02036.10084.00144.00149.00104.01443.02791.02531.13432.01268.04119.01478.02916.01433.05863.12396.02142.02504.03462.01687.03537.02856.12354.01882.05486.02182.01984.02410.03266.1⎥⎥⎥⎥⎥⎥⎥⎦⎤⎢⎢⎢⎢⎢⎢⎢⎣⎡654321Y Y Y Y Y Y 2、列模型(1)首先建立列模型),...,2,1(1n j x s t v d x j j j j j niij ==++++∑=引入直接消耗系数ija 可得:jj j j j nij ij x s t v d x a =++++∑=1,用矩阵表示为:AcX+N=X化简后可得到价值型列数学模型:N Ac I X 1)(--=(2)计算相关矩阵Ac ,1)(--Ac IAc 表示物耗系数矩阵:Ac=⎥⎥⎥⎥⎥⎥⎥⎦⎤⎢⎢⎢⎢⎢⎢⎢⎣⎡3797.00000007593.00000004117.00000007198.00000004554.00000006262.0用Mathematica 数学软件来计算增加值系数矩阵:1)(--Ac I =⎥⎥⎥⎥⎥⎥⎥⎦⎤⎢⎢⎢⎢⎢⎢⎢⎣⎡6121.10000001546.40000006998.10000005689.30000008362.10000006752.2(3)计算价值型列数学模型:N Ac I X 1)(--=。
根据上面的结果可以得到如下矩阵表达式:⎥⎥⎥⎥⎥⎥⎥⎦⎤⎢⎢⎢⎢⎢⎢⎢⎣⎡654321X X X X X X =⎥⎥⎥⎥⎥⎥⎥⎦⎤⎢⎢⎢⎢⎢⎢⎢⎣⎡6121.10000001546.40000006998.10000005689.30000008362.10000006752.2⎥⎥⎥⎥⎥⎥⎥⎦⎤⎢⎢⎢⎢⎢⎢⎢⎣⎡654321N N N N N N (二)计算主要系数并进行相关的分析: 1、分配系数:分配系数是指第i 部门提供的产品、服务在各种用途间的分配使用比例。
中间产品分配系数的计算公式为iijij X x h =,根据数值计算))的对角矩阵主对角线为(,)((6166∑=⨯==j ij ij h Hi h H H 可得:H=⎥⎥⎥⎥⎥⎥⎥⎦⎤⎢⎢⎢⎢⎢⎢⎢⎣⎡0301.00640.00796.00934.01930.02484.00039.01632.00033.00033.00123.00063.00229.00457.01391.01135.00123.04876.00291.01082.00629.03225.02161.01945.00422.00810.00449.00704.01571.01167.00198.01366.00560.00148.00965.01714.0=Hi ⎥⎥⎥⎥⎥⎥⎥⎦⎤⎢⎢⎢⎢⎢⎢⎢⎣⎡7085.00000001923.00000008212.00000009333.00000005123.00000004951.0也可以利用中间分配系数矩阵来建立如下投入产出模型:○1行模型:X Y HiX =+ 即Y Hi I X 1)(--=○2列模型:X N X H T=+即N HT I X 1)(--= 2、增加值系数: (1)直接折旧系数直接折旧系数的计算公式:jjdjX d a =, 直接折旧系数行向量61)(⨯=dj d a A ,根据公式和以上已知数据来计算可得如下结果:直接折旧系数的行向量=d A (0.0355 0.1223 0.0731 0.0328 0.0266 0.0540)(2)劳动者报酬系数直接劳动者报酬系数的行向量v A =(0.0608 0.2662 0.0788 0.0652 0.1265 0.1404)(3)生产税净额系数直接生产税净额系数的行向量t A=(0.1748 0.0420 0.0833 0.3215 0.0363 0.1206)(4)营业盈余系数直接营业盈余系数的行向量s A=(0.1028 0.1122 0.0450 0.1192 0.0513 0.3053)3、综合直接消耗系数的计算公式:)6,5,4,3,2,1(1= =∑=jaani ijcj代入相关数据计算可得,如下表格:混合直接消耗系数的计算公式:)6,5,4,3,2,1(1= =∑=iaanj ijej代入相关数据计算可得,如下表格:相关系数分析:小标i、j=1,2,3,4,5,6分别表示制造业、服务业、电化工业、农采业、建筑业和商业饮食。
从以上计算结果中,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1建筑业的综合直接消耗系数最大,说明建筑业部门对其他几个部门的直接依存强度最高,电化工业部门次之。
○2建筑业部门的混合直接消耗系数最小,制造业部门略高,说明这两个部门对其他几个部门的感应程度较强,这两个部门已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也可以说明这两个部门是“瓶颈部门”。
4、影响力系数的计算公式:)6,5,4,3,2,1(/111= =∑∑∑==-=-jbbnFnjniijni ijJ代入相关数据计算可得如下表格:感应度系数的计算公式:)6,5,4,3,2,1(/111==∑∑∑==-=-i b b n E nj ni ij nj ij i 代入相关数据并计算可得如下表格:分析:从计算结果可以明显的看出:○1制造业、电化工业、建筑业部门的影响力系数均大于1并且建筑业的影响力系数最大,电化工业次之,商业饮食最小,说明制造业、电化工业、建筑业这三个部门是对国民经济发展拉动作用最大的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