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历史知识点精华
- 格式:doc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2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知识点归纳一、中国近代史部分1.鸦片战争根本原因: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结果: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结果:签订《瑷珲条约》《天津条约》《通商章程善后条约》《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3.洋务运动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
目的: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
措施: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建立新式海陆军,兴办新式学校。
作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4.甲午中日战争根本原因:日本企图侵略中国、称霸世界。
结果: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5.戊戌变法开始标志: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失败原因: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6.辛亥革命意义:结束了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结果:中华民国成立,清朝统治结束。
7.五四运动意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8.北伐战争与国共合作国共合作: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建立。
北伐胜利:推动了革命在全国范围内的展开。
9.抗日战争开始标志:1931年九一八事变。
全民族抗战开始:1937年七七事变。
胜利根本原因: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
10.解放战争胜利根本原因:人民群众的支持。
二、中国现代史部分1.新中国的成立标志: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一五计划背景:新中国成立后,工业基础薄弱。
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
成就:鞍山钢铁公司、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等重工业项目建成,川藏、青藏公路通车,武汉3.长江大桥建成等。
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4.三大改造内容: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人教版初中历史全册知识点总结归纳打印版一、早期中华文明1. 考古资料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
2. 原始社会时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3. 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经历了从禅让制到世袭制的演变。
4. 早期中华文明的特征是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绵延不断。
二、青铜时代1. 青铜时代指的是从夏朝到春秋前期奴隶制王朝时期,因为此时铁器尚未广泛使用。
2. 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其特点是“家天下”和“王位世袭制”。
3. 商朝是青铜时代的代表性王朝,其特点是青铜器的高度发达和甲骨文的出现。
4. 周朝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春秋战国1.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也是百家争鸣、学术思想自由的黄金时期。
2. 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
3. 战国七雄是指齐、楚、燕、韩、赵、魏和秦。
4. 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主要有争霸战争和兼并战争两种形式。
5.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成就包括《诗经》、《楚辞》、诸子百家思想等。
四、秦汉帝国1.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其特点是实行法家思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和标准化建设。
2.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大一统王朝,其特点是实行儒家思想、中央集权制度和重农抑商政策。
3. 秦汉帝国时期建立了完善的官僚制度、法律制度、教育体系和货币体系等。
4. 秦汉帝国的成就包括长城修建、丝绸之路开拓、大统一格局形成等。
五、三国到唐朝时期1.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分裂时期,出现了魏、蜀、吴三个政治实体。
2. 唐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之一,其特点是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和文化鼎盛。
3. 唐朝时期实行了科举制度和三省六部制等政治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唐朝时期的成就包括文化繁荣、科技进步和对外交往的扩大等。
六、宋元明清时期1. 宋元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又一个重要时期,经历了民族交融和资本主义萌芽等过程。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一、世界历史知识点•古代文明: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希腊文明等。
•古代华夏文明:夏朝、商朝、周朝等。
•罗马帝国:罗马帝国的建立、发展和灭亡。
•印度教、佛教的传播:阐述这两种宗教信仰的起源、传播以及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伊斯兰教的传播:介绍伊斯兰教的起源、传播和对社会的影响。
二、中国古代史知识点•夏朝:夏朝的建立、发展和衰落。
•商朝:商朝的建立、发展、周王朝的兴起以及商业和手工业的繁荣。
•周朝:西周、东周,以及各个时期的政治制度、军事制度和经济文化状况等。
•秦朝:秦统一战国的过程、政治制度的建立,以及修建长城、修建陵墓、统一文字等。
•汉朝:汉朝的建立、发展和兴盛,重点介绍汉文帝、汉武帝、汉昭帝等重要皇帝。
三、中国古代史的重大事件•西汉末年的动乱:包括王莽篡汉、红眉起义等事件。
•东汉末年的动乱:包括黄巾起义、群雄割据等。
•三国时期:三国鼎立的局面,包括魏、蜀、吴三个国家的兴起、发展和灭亡。
•南北朝时期:北朝和南朝的分裂,重点介绍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和南朝陈等。
四、古代思想文化知识点•儒家思想:介绍孔子及其学说,包括仁义礼智信五常、五经等。
•道家思想:介绍老子及其学说,包括道德经、无为而治等。
•法家思想:介绍韩非子及其学说,包括法治、重刑轻教等。
•佛教的传入和影响:介绍佛教的起源、传入和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
五、现代史知识点•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包括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
•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的起源、进行和结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新中国的成立、国共内战的结果。
•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包括社会主义改造、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
•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制定、对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影响。
以上对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知识点进行了一个简要的总结和归纳,内容涵盖了世界历史、中国古代史、古代思想文化和现代史等方面的内容。
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人教版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一、古代史知识点1. 夏朝(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
2. 商朝(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王朝。
3. 周朝(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时期。
4.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分裂最严重的阶段,也是百家争鸣的时期。
5.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也是统一文字和货币的时期。
6. 汉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朝代,文化繁荣,被称为"大汉文化"。
7. 三国时期(公元220年-公元280年)是中国历史上历时最长、地域最广的分裂时期,三国分别为魏、蜀、吴。
8. 隋朝(581年-618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北方和南方的王朝。
9. 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历史上最繁盛的一个朝代,被称为"盛唐时期"。
10. 宋朝(960年-1279年)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和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
二、现代史知识点1. 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
2. 清朝(1644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多民族统一的封建王朝。
3. 辛亥革命(1911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10月1日),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时代。
5. 文化大革命(1966年-197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场政治运动,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动荡和混乱。
6. 改革开放(1978年至今)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社会变革,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契机。
三、其他知识点1.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之一,其学说为儒家思想。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初中历史课程涵盖了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以及世界史的基础知识。
以下是人教版初中历史知识点的简要总结:# 中国古代史1. 先秦时期- 原始社会:北京人、山顶洞人等。
- 奴隶社会:夏、商、西周。
-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孔子、老子等思想家。
2. 秦汉时期- 秦朝: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 汉朝:汉武帝时期,推行儒学,开疆拓土。
3.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鼎立:魏、蜀、吴。
- 晋朝:西晋短暂统一,东晋南迁。
4. 隋唐时期- 隋朝:隋文帝、隋炀帝,大运河的开凿。
- 唐朝: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文化繁荣。
5. 宋元明清- 宋朝:北宋、南宋,科技与经济的发展。
- 元朝:蒙古族建立,统一中国。
- 明朝:洪武之治,永乐大典。
- 清朝:康乾盛世,闭关锁国政策。
# 中国近现代史1. 鸦片战争- 1840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太平天国运动- 1851年,农民起义,提出“平均地权”。
3. 洋务运动- 学习西方科技,建立近代工业。
4. 戊戌变法- 1898年,光绪帝试图改革失败。
5. 辛亥革命- 1911年,推翻清朝,建立中华民国。
6. 抗日战争- 1937-1945年,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
7. 解放战争- 1946-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战争。
8. 新中国成立-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世界史1. 古代文明- 古埃及、两河流域、古印度、古希腊、古罗马。
2. 中世纪欧洲- 封建制度,教会的统治。
3. 文艺复兴- 14-17世纪,人文主义兴起,科学与艺术的繁荣。
4. 工业革命- 18世纪末至19世纪,生产力的飞跃。
5. 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运动- 欧洲列强的殖民扩张,亚洲、非洲民族的反抗。
6. 两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
7. 冷战时期- 1945-1991年,美国与苏联的对立。
8. 全球化与现代国际关系- 经济、文化、政治的全球化趋势。
人教版初中历史全册中考复习知识点汇总
一、古代史
1. 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2. 秦朝的统一和秦始皇的重要措施
3. 西汉、新莽、东汉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4. 三国时期的形成和魏、蜀、吴的发展
5. 隋唐时期的统一和辉煌成就
6. 五代十国和北宋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7. 南宋、元朝和明朝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8. 进入近代的明末清初时期的历史变革
二、现代史
1. 清朝末年的崩溃和近代中国的百年变革
2. 辛亥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
3. 五四运动的兴起和思想文化变革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改造
5. 的改革开放政策和中国的经济建设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7. 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8. 当代和发展挑战
三、世界史
1. 世界的大河流域文明及其交流
2. 埃及文明的兴起和衰落
3. 希腊古罗马文明的形成和影响
4. 欧洲中世纪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
5. 文艺复兴对欧洲的影响和启示
6. 近代欧洲的宗教改革和科学革命
7.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和影响
8. 当代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和重大国际事件
以上是人教版初中历史全册中考复习的主要知识点汇总。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知识点归纳
一、史前时期。
1. 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 170 万年。
2. 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 70 万—20 万年,会使用天然火,会打制石器。
3. 山顶洞人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懂得人工取火,有爱美意识。
二、原始农耕生活。
1. 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屋。
2. 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粟,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三、远古的传说。
1. 炎帝和黄帝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2. 黄帝之后,尧、舜、禹通过禅让制依次成为部落联盟首领。
四、夏商周时期。
1.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启继承父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2. 商朝的青铜器代表作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3. 西周实行分封制,巩固了统治。
五、春秋战国时期。
1. 春秋时期的著名霸主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
2. 战国七雄是齐、楚、秦、燕、赵、魏、韩。
3. 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
六、秦汉时期。
1. 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 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实现了大一统。
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1.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 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
人教版初中历史中考知识点总结全册古代史知识点
- 人类的发展与文明起源
- 人类始祖与社会的起源
- 旧石器时代的人类
- 农业时代的人类
- 城市文明的兴起
- 各类文明的交流与整合
- 黑死病的传播与影响
- 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 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 古代中国的崛起与辉煌
- 夏朝与商朝
- 周朝的兴起与分封制度
-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
- 统一秦朝与汉朝
- 三国时期与西晋
- 儒家文化与法家文化
- 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
- 孔子与儒家学派的影响
- 法家思想的主要内容
- 韩非子与法家学派的影响
现代史知识点
- 近代中国的动荡与变革
- 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 太平天国运动与战争
-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
- 反帝爱国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潮- 五卅运动与五卅惨案
- 长征与中国的发展
- 抗日战争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 中国人民获得解放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
-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 与
- 文化大革命与四人帮的兴起
- 改革开放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 世界的多极化与全球化
- 冷战与两个超级大国的竞争
- 世界经济的变革与发展
- 联合国的作用与国际组织的发展
- 互联网与信息时代的来临
以上是《人教版初中历史》中的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人教版初中历史全册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史前文明1.人类起源及迁移:非洲大陆起源和迁移,古人类与智人的分化。
2.旧石器时代文化:古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点,石器的制作和用途,旧石器时代文化的发展和演变。
3.新石器时代文化: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特点,农业的出现和发展,陶器的出现和用途,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演进。
4.青铜时代文化:青铜器的制作和用途,青铜时代文化的特点及发展趋势,青铜时代文化的演变和区域特色。
二、古代文明1.一河流域文明:古埃及文明的特点及地理环境,金字塔的建造和文化意义,古埃及宗教和神话。
2.两河流域文明:古印度三大宗教、城市计划和工艺出现,古巴比伦法典、金字塔、摩西五经。
3.古希腊罗马文明:古希腊语言、艺术和政治体制,古罗马的建筑、法律和文化成就,古希腊罗马文明的影响。
4.中国古代文明:中国古代文明的特点、发展和演变,夏商周等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中国古代的科技和文学。
三、中世纪1.东亚文明:中国、日本及朝鲜半岛历史及文化,东亚社会、政治、文艺、科学技术特点。
2.基督教文明:基督教教义和信仰,西欧中世纪的宗教、政治和文化,基督教的传统和影响。
3.回教文明:回教的教义、信仰和实践,回教文明的历史和主要国家,回教文明与其他文明的联系和影响。
四、近代文明1.文艺复兴:文艺复兴的艺术、文学和音乐等方面的成就,文艺复兴的社会、政治和经济背景。
2.宗教改革:宗教改革的原因和影响,路德和加尔文在宗教改革中的作用,宗教改革对欧洲的影响。
3.新科学:新科学的发展和成就,哥白尼、伽利略和牛顿等人在新科学中的作用,新科学对欧洲的影响。
4.大航海时代:欧洲的大航海时代,西方列强在全球的扩张,大航海时代带来的经济、文化和政治影响。
五、近代史1.民族独立和殖民主义:美国、巴西、墨西哥、南非等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殖民主义对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影响和后果。
2.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一战对世界的影响和后果,未来战争的阴影。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知识点归纳整理一、隋唐时期。
1. 隋朝。
- 统一全国。
- 581年杨坚建立隋朝,杨坚就是隋文帝。
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
隋统一的意义: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 大运河的开通。
- 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 概况: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
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
- 影响: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 科举制的创立。
- 隋文帝时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 意义: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2. 唐朝。
- 贞观之治。
- 唐太宗李世民,年号贞观。
他吸取隋亡教训,虚心纳谏(魏征是著名谏臣),广纳贤才(房玄龄、杜如晦)。
- 在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
在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 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史称“贞观之治”。
- 女皇帝武则天。
-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她在位期间,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
她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 开元盛世。
- 唐玄宗统治前期,年号开元。
他重用贤能(姚崇、宋璟),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 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公元前207年,项羽巨鹿打败秦军主力。
牧野之战(商纣王)涿鹿之战(炎黄战蚩尤)汉武帝从匈奴手上夺取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
公元前138年与119年,张骞通西域。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新疆中央政府管辖),总管西域事务。
唐太宗(安西都护府)、武则天(北庭都护府)
官渡之战200年赤壁之战208年
316年,石勒反晋,西晋灭亡。
383年,氐族苻坚,淝水之战
420年,大将刘裕自立帝,国号宋,东晋结束统治。
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605年,大运河开通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
南宋与金以淮河至大散关一线划分界限。
忽必烈开凿了会通河和通惠河两条运河
1405——1433年,郑和下西洋(七次),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1533年,葡萄牙广东澳门居住权
1661-1662年,荷兰殖民者投降,郑成功收复台湾。
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国家东南海防。
1689年,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是中国领土。
1727年,清朝开始设置驻藏大臣。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清朝设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刻石湖在内的新疆地区。
土尔扈特是蒙古族一支渥巴锡
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
伊斯兰教把622年定为伊斯兰教历元年(麦地那)
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1645年,克伦威尔,纳西比战役
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自己的统治,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
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
1781年,约克镇英军走投无路
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1792年,法国废除了君主制度,建立了共和国——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对欧洲其他国家的革命树立了榜样。
(1789——1794年)
拿破仑对内巩固资产阶级统治,颁布了《法典》,对外多次打败反法同盟的军队,乘机扩大法国的疆域,控制欧洲许多国家。
工业革命创造的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资产阶级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最先进行三角贸易的是葡萄牙人
英国印度殖民头目克莱武孟加拉
1857年——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章西女王
拉丁美洲除巴西是葡萄牙的殖民地外,其余基本上在西班牙殖民统治下1816年——
1826年。
1836年——1848年宪章运动
1871年,巴黎工人运动
南北战争(1861——1865)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启蒙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促进欧洲的社会进步。
《物种起源》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整科学的基础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沉重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
1938年9月慕尼黑阴谋,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加速二战爆发。
1939年9月1号,波兰,二战全面爆发。
1941年6月,莫斯科保卫战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珍珠港
1942年1月1日,《联合国家宣言》华盛顿
1945年2月美英苏《雅尔塔会议》
1942年7月——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战役重要转折点
美中途岛苏北非阿拉曼
1944年6月6日,诺曼底登陆开辟第二战场
1947年印巴分治尼赫鲁
1952年,埃及独立纳赛尔1956年,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
1960年,非洲独立年
1959年,古巴社会主义道路
1999年,巴拿马收回运河全部主权
1948年,犹太国家以色列建立中东以色列阿拉伯
1865年,中亚浩罕国阿古柏侵入新疆
1875年,左宗棠督办新疆军务
1878年,除伊犁外,新疆重回祖国怀抱
1884年,设新疆行省
1897年,商务印书馆文化出版机构
1905-1909年京张铁路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导弹驱除舰1974年核潜艇
1956年,歼5型歼击机
1966年,组建战略导弹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