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内科学
- 格式:doc
- 大小:280.50 KB
- 文档页数:20
动物兽医内科学的内科疾病和治疗方法动物兽医内科学是研究动物内部器官疾病及其治疗方法的学科。
本文将着重介绍一些常见的动物内科疾病和相应的治疗方法。
一、消化系统疾病1. 肠胃炎:常见于犬、猫等动物,主要症状为呕吐、腹泻、食欲不振等。
治疗方法包括给予轻食、抗生素等药物治疗,同时加强营养支持。
2. 肝炎:肝炎是一种严重的消化系统疾病,常见于犬、猫等动物。
治疗方法包括抗炎、保肝、抗氧化剂等药物治疗,并配合合适的草药调理肝功能。
3. 胰腺炎:常见于犬、猫等动物,症状为剧烈腹痛、呕吐、食欲不振等。
治疗方法通常采用抗生素、胃肠动力药等药物治疗,同时要求患者禁食一段时间,给予胰酶替代治疗。
二、呼吸系统疾病1. 支气管炎:常见于犬、猫等动物,主要症状为咳嗽、呼吸困难等。
治疗方法包括抗生素、抗炎药物、咳嗽止痛药等的联合应用,同时进行吸痰等辅助治疗。
2. 肺炎:常见于犬、猫等动物,严重时可导致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治疗方法包括抗生素、抗炎药物的使用,重症患者可能需要氧气治疗和辅助通气等。
3.哮喘:主要见于犬、猫等动物,症状为咳嗽、呼吸急促等。
治疗方法包括哮喘喷雾剂、抗炎药物等的使用,同时避免接触过敏原。
三、泌尿系统疾病1. 肾病:常见于犬、猫等动物,主要症状为尿量改变、水肿等。
治疗方法包括营养支持、利尿药物、抗高血压药物等的联合应用,严重患者可能需要透析治疗。
2. 膀胱炎:常见于犬、猫等动物,症状为尿频、尿急、尿血等。
治疗方法包括抗生素、止痛药物等的使用,同时加强卫生管理和保持适当的饮水量。
3. 尿结石:主要见于狗、猫等动物,常导致尿道梗阻和尿路感染。
治疗方法包括溶石治疗、手术切除等,同时采取预防措施,如喂养低镁、低磷饮食。
四、心脏疾病1. 心力衰竭:常见于老年犬、猫等动物,症状为咳嗽、呼吸困难等。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利尿药物、血管扩张剂、心脏强心剂等的使用,同时控制患者的体重和合理的运动。
2. 心肌病:主要见于猫等动物,症状为运动耐力降低、呼吸困难等。
兽医内科学第一章、绪论兽医内科学:是研究家畜非传染性的内部器官疾病为主的一门综合性临床科学,研究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规律,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转归,诊断与防治等理论与临床实际问题。
第二章1、口炎、咽炎的鉴别、处理措施、中药疗法?口炎:是口腔黏膜炎症的统称,包括舌炎,腭炎和齿龈炎。
临床上以采食障碍、口腔黏膜潮红肿胀、流涎为特征。
症状:流涎,口角附有白色泡沫,采食,咀嚼障碍,拒食粗硬饲料,口腔粘膜潮红,肿胀,疼痛,口温升高,舌苔增厚,有异味,拒食检查反应明显,传染性口炎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按炎症性质分为卡他性。
水泡性。
溃疡性,纤维素性和蜂窝织性口炎等治疗:消除病因,加强饲料管理,净化口腔。
收敛与消炎和对症治疗。
1%食盐或2%硼酸溶液,0.1%高锰酸钾溶液洗涤口腔,病情严重时除口腔的局部处理外,要及时选用抗菌药物,抗炎药物和抗真菌药物进行全身治疗和营养支持疗法。
中药疗法:敷青黛散,针刺玉堂、通关等穴,有一定效果。
咽炎:是咽黏膜、软腭、扁桃体及深层组织炎症的统称。
临床上以咽部敏感、吞咽障碍和流涎为特征。
症状:吞咽困难,头颈伸展,避免运动,骚动不安,流涎,扁桃体发炎肿大。
治疗:加强饲养管理,抗菌消炎,对吞咽困难的患畜要及时补糖输液,维持营养。
药物治疗,鱼石脂软膏,止痛消炎膏涂布,病情重剧用10%水杨酸钠液静注。
中药治疗:敷口咽散、雄黄散。
2、前胃迟缓,瘤胃鼓气的发病机制、诱因、后果、症状?前胃迟缓:各种病因引起的前胃神经兴奋性降低,平滑肌收缩力减弱,瘤胃内容物运转缓慢所致的反刍动物消化机能障碍综合症。
临床上以食欲减退、反刍缓慢、前胃运动减弱甚至停止。
病因:原发性:饲草饲料因素,饲养管理因素,应激因素,继发性:胃肠,口腔,营养代谢性,传染性,寄生虫性,发热性疾病等。
症状:急性型:食欲减退或废绝,反刍减少,泌乳量下降,瘤胃蠕动音减弱。
蠕动次数减少,瓣胃蠕动音微弱,触诊瘤胃,其内容物黏硬或呈粥状。
慢性型:食欲不定,有时减退或废绝,发生异嗜,嗳气减少,病情驰张,时而好转,时而变化。
名词解释1.【17】口炎病性和临床症状病性:口腔黏膜的炎症性疾病,包括舌炎、腭炎、齿龈炎、唇炎等,各种动物均可发生。
临床特征:流涎、黏膜潮红、采食和咀嚼障碍2.食管阻塞病性和临床症状病性:因食管内吞咽物过于粗大或咽下机能障碍所致的阻塞性疾病。
临床特征:大多数在采食中突然发病,停止采食,惊恐不安,头颈伸直,有吞咽动作,张口伸舌,呼吸急促,大量流涎。
反刍动物食管完全阻塞时,因嗳气障碍,可迅速继发瘤胃臌气,导致呼吸困难。
3.【15】前胃弛缓病性、临床特征必考病性:前胃神经兴奋性降低、肌肉收缩力减弱、内容物运转停滞的一种消化不良综合征,也称瘤胃迟缓。
临床特征:食欲减退,反刍障碍,瘤胃蠕动减弱或停止,消化障碍和全身机能紊乱。
4.【16】瘤胃积食病性和临床症状病性:前胃的兴奋性和收缩力减弱,采食大量难消化的粗硬饲料或易膨胀的饲料,导致瘤胃运动和消化机能障碍的疾病,又称瘤胃迟滞。
临床症状:食欲废绝,反刍停止,瘤胃体积增大,触诊瘤胃内容物坚实,后期出现脱水和毒血症。
5.瘤胃臌气病性和临床特征、病因、治疗病性:是采食过多易发酵饲料,在瘤胃菌群作用下异常发酵,产生大量气体,使瘤胃、网胃体积增大,消化机能紊乱的一种疾病。
临床特征:反刍、嗳气障碍,呼吸极度困难,腹围增大,叩诊呈鼓音等。
(补充:触诊腹壁坚硬,蠕动音减弱,心搏急速-心力衰竭,因泡沫性臌气瘤胃穿刺放气困难)病因:•原发性瘤胃臌气,多为急性、泡沫性。
1.采食过多幼嫩、未成熟牧草,舍饲改为放牧2.采食品质不良饲料以及易发酵的青贮饲料3.饲喂优质干草4.饲料调理不当5.断乳前后犊牛,采食颗粒饲料过多会发病(突然换粮)6.舍饲育肥的牛羊饲喂谷类含量高的日粮•继发性瘤胃臌气,多为慢性、非泡沫性,主要继发于前胃弛缓,是瘤胃内气体排出障碍导致。
治疗:原则:排气消胀、理气止酵、健胃消导、对症治疗6.创伤性网胃腹膜炎病性和临床特征病性:是采食的饲料中混有尖锐金属异物,落网胃,刺损胃壁,甚至穿过胃壁刺损腹膜、肝、脾和胃肠所引起的慢性炎症。
1兽医内科学:是研究动物非传染性内部器官疾病为主的一门综合性兽医临床学科,运用系统的理论及相应的诊疗手段,研究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规律、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转归、诊断和防治等的理论与临床实践问题。
2治疗的方法和手段:1病因疗法2对症疗法3预防疗法4化学疗法5.输液疗法3兽医临床治疗的基本原则1治病必求其本的治疗原则2主动积极的治疗原则3综合性的治疗原则4个体性的治疗原则5局部治疗结合全身治疗的原则4群体给药法:1.饮水给药法:适用于易溶于水的药物,畜群食欲不佳而饮欲正常的时候。
特点:简便,快捷,效果较好.主要用于鸡群。
2.拌料给药法:适用于不易溶于水的药物,畜群有食欲或食欲正常时应用。
注意为防止药物中毒,应分级混合,常用于猪场。
3. 气雾给药法:适用于畜禽群消毒,注意不应使用有刺激性药物.特点:药物吸收快,作用迅速,节省人力。
5口炎:口炎又称口膜炎、口疮、烂嘴等,是口腔黏膜炎症的总称。
包括腭炎、齿龈炎、舌炎、唇炎等。
临床特征为流涎,采食、咀嚼障碍,口臭,口黏膜红肿热痛,甚至糜烂、溃疡、出血和坏死。
6口炎病因:1.机械性、温热性和化学性损伤。
2.继发于某些内科病。
3.继发于某些传染病。
7口炎症状:共同症状:流涎、采食咀嚼困难、口黏膜潮红、肿胀、疼痛、口温增高等1.卡他性口炎最初症状,轻症,重症。
2.水泡性口炎是黏膜下层有透明的浆液潴留而形成水泡。
口黏膜发生水泡,破溃,鲜红色糜烂(疼痛,食欲,体温)3.溃疡性口炎是口黏膜发生以坏死和溃疡为特征的炎症。
主要表现为齿龈肿胀、出血,坏死痂,溃疡,有恶臭。
败血症。
口腔黏膜上皮脱落,黏膜下充血病羊口角有结痂硬腭壁,牙床,牙龈,发白8临床诊断要点:1.大量流涎,采食、咀嚼缓慢,有时吐草团。
2.口黏膜潮红、肿胀、有的出现水泡或溃疡,口中不洁,口温高,有口臭和舌苔。
3.体温、脉搏、呼吸数等全身症状不明显。
9口炎治疗:治疗原则:消除病因,加强护理,净化口腔,收敛和消炎。
绪论内科学是研究内科疾病发生、发展、临床表现、病理变化及其诊断与防治方法的科学。
动物内科学是以动物为研究对象,揭示非传染性内科疾病的发生、发展、临床表现、病理变化及其诊断与防治的科学。
动物内科学涉及内容非常广泛,不仅包括各种动物,而且疾病种类也非常多,包括消化、呼吸、泌尿、循环、神经五大系统疾病和营养代谢病、中毒病、过敏反应、应激和辐射损伤等各种疾病。
一、口炎1.病性:口炎是口腔粘膜的炎症,包括齿龈炎和口炎,分为卡他性、坏死性、水泡性、脓疱性炎症。
2.症状:①流涎:自口角流出粘性、带有白色泡沫的唾液。
(流涎的发生机理);②口臭、有舌苔:口腔有臭味,舌面上有灰白色或黄绿色舌苔。
(细菌特别是腐败性细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臭味物质。
舌苔是舌上皮细胞老化所致,正常进行新陈代谢,但是在消化功能紊乱时脱落过程迟缓,舌苔增厚,呈灰白色或黄绿色等)。
;③采食、咀嚼障碍:反复出现采食动作,想吃而不敢吃,口衔草而不咀嚼;④口腔炎症变化:红、肿、热、痛(内部和外部检查),此外还应注意口腔有无水泡、水泡的性质,有无糜烂、溃疡,白色结节(维生素A缺乏)一极有无异物;⑤全身症状不明显。
3.0.1%高锰酸钾:具有冲洗、杀菌、除臭和收敛作用。
二、食管阻塞多发部位:牛--咽后、颈中、颈后。
犬、马--胸部食道。
三、瘤胃迟缓1.病性:瘤胃迟缓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的前胃兴奋性降低、收缩力减弱、刘为内容物运转缓慢,引起消化障碍,食欲、反刍减弱以及全身机能紊乱的疾病。
2.病因:①原发性因素:A.饲料单纯、低劣、变质等:饲料饲草过于粗硬、细软,过于单纯,粗纤维过多,营养成分较少;饲料饲草不清洁,混有泥沙;饲草饲料缺乏,饲喂野生杂草、小杂树枝等;饲料饲草霉败、变质、霜冻、堆积发酵等;B.饲养管理不当:饲养未按“四定方针”进行,饲喂不定时、定质、定量,饥饱无常,无专人饲喂,饲喂程序紊乱;圈舍卫生不良,空气污浊,过于拥挤,阴暗潮湿;过度劳役;长期休闲,运动不足;缺乏日光照射等;C.矿物质和维生素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B1以及矿物质钙等缺乏可导致瘤胃的兴奋性降低和收缩力减弱,发生瘤胃迟缓;D.应激因素:由于饲养管理的突然改变或受到严寒、酷暑、饥饿、疲劳、断乳、离群、恐惧、感染、中毒、手术、创伤、疼痛等诸多因素的刺激,引起应激反应,导致副交感神经抑制,发生瘤胃迟缓。
兽医内科学的研究和应用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养殖业成为了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动物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兽医内科学作为一门研究动物内部疾病、诊治与预防的学科,在动物保健和养殖行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兽医内科学的研究和应用,并探讨其发展的前景。
一、兽医内科学的研究内容兽医内科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动物内脏器官和机能的生理和生化特征、动物体内各种病原体的感染及其病理反应、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药物治疗和预防等方面。
研究涉及到的动物种类非常广泛,包括家畜、家禽、实验动物等多种动物,例如猪、牛、羊、鸡、鸭和兔等,研究重点是各种内部疾病的病因、病理、发病机理以及诊断和治疗方法。
兽医内科学主要探讨以下几方面研究内容:1. 生理和生化特征研究。
动物的生理和生化机能是其健康和正常生长发育的基础。
兽医内科学主要研究动物内脏器官的解剖、组织学、生理学和生化特征,以及生理和生化功能发生障碍引起的疾病。
2. 病原体感染和病理反应研究动物体内的各种病原体感染,如病毒、细菌、寄生虫和真菌等都会引起各种不同的疾病。
兽医内科学研究病原体感染的传染途径、病理反应和疫苗研制等。
3. 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兽医内科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保护和维护动物的健康和福利。
因此,疾病的及时诊断和有效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兽医内科学研究各种内部疾病的症状、诊断方法和临床治疗等,为病友提供了更好的预防和治疗保障。
二、兽医内科学的应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兽医内科学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下面将详细介绍兽医内科学在动物保健和养殖行业中的应用。
1. 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兽医内科学的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动物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例如,通过制定合理的兽医保健方案,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动物的传染病等。
2. 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兽医内科学的研究成果,可以提供各种检测和诊断方法,如血常规、电解质分析、超声诊断、图像诊断等手段,为病友提供了更加精准和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3. 动物药物的研发在动物保健方面,兽医药物的研发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临床兽医学的课程临床兽医学是一门研究动物疾病的学科,旨在培养具备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动物疾病能力的专业人才。
本文将围绕临床兽医学的课程内容展开讨论,从病理学、兽医内科学、兽医外科学和兽医药理学等方面介绍。
一、病理学病理学是临床兽医学中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主要研究动物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
学生将学习病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了解细胞和组织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学习常见疾病的病理学变化,以及病理诊断的方法和原理。
二、兽医内科学兽医内科学是临床兽医学中的核心课程,涵盖了动物内科学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实践。
学生将学习动物的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以及常见内科疾病的临床症状、病因和治疗方案。
此外,兽医内科学还包括对动物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的学习。
三、兽医外科学兽医外科学是临床兽医学中关于动物外科手术和创伤的课程。
学生将学习外科手术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熟悉各种常见动物的外科疾病、创伤和畸形,并学习相应的外科手术处理方法。
此外,学生还将学习术前术后的护理措施和外科手术的并发症及处理。
四、兽医药理学兽医药理学是临床兽医学中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主要研究动物对药物的反应和药物的作用机制。
学生将学习药物的分类和作用,了解药物在动物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以及药物的剂量计算和使用方法。
同时,学生将学习药物治疗常见疾病的原理和方法,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等内容。
总结起来,临床兽医学的课程涵盖了病理学、兽医内科学、兽医外科学和兽医药理学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课程,学生将掌握动物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具备临床实践的能力,为动物的健康和福祉做出贡献。
同时,临床兽医学的课程还为学生提供了进一步研究和深造的基础,为未来从事兽医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兽医内科学一、名词解释1、口炎病性:口炎是口腔黏膜及其深层组织的炎症.临床特征:口腔黏膜潮红、肿胀、流涎、采食、咀嚼障碍为特征。
2、食道梗塞病性:是由吞咽物过于粗大和/或吞咽机能紊乱所导致的物体突然阻塞于食管内引起的疾病。
临床特征:突然发生、咽下障碍、流涎和痛苦不安。
3、流涎综合征流涎的原因:唾液分泌过多或吞咽障碍,即发生流涎。
流涎的症状:口涎:其单从口腔流出的,称为流口涎;口鼻涎:兼从口腔和鼻腔流出的,则称为流口鼻涎。
4、前胃迟缓病性:前胃弛缓是指前胃神经兴奋性降低和肌肉收缩力减弱,内容物运转迟滞所致发的反刍动物消化障碍综合征。
临床特征:长期食欲不振或时好时坏;反刍和嗳气障碍,瘤胃蠕动减弱;间歇性瘤胃膨气或长期反复交替发生便秘和腹泻等症状5、瘤胃积食病性:瘤胃积食是因前胃收缩力减弱,采食大量难消化饲料或易膨胀饲料所致。
临床特征:瘤胃运动停滞,腹围增大,左下腹部膨大,左肷窝隆起,内容物粘硬,有压痕,扣诊是浊音,腹痛,脱水和自体中毒。
6、瘤胃鼓胀病性:是因为前胃神经反应性能降低,收缩力减弱,采食了容易发酵的饲料,在瘤胃内菌群的作用下,异常发酵,酿生大量气体,引起瘤胃和网胃急剧膨胀,膈与胸腔脏器受到压迫,呼吸和血液循环障碍,发生窒息现象的一种疾病。
临床特征:左侧肷窝高高隆起,甚至超过脊背,同时出现呼吸困难,触诊左侧肷窝有弹性,扣诊是鼓音。
7、创伤性网胃心包炎病性:创伤性网胃心包炎是由于采食的饲料中含有铁丝、针、钉等金属异物,落入网胃,并穿透网胃壁,刺过膈肌和心包,引起创伤性网胃心包炎。
临床特征:表现为急性或慢性前胃弛缓、瘤胃反复臌胀,心区触诊疼痛,听诊击水音或摩擦音,颈静脉怒张。
8、瓣胃秘结病性:因内容物停滞压迫,胃壁麻痹,瓣叶坏死,引起全身机能变化,是牛的一种严重的胃脏疾病。
临床特征:食欲不振或废绝,瘤胃蠕动减弱、瓣胃蠕动音低沉或消失,鼻镜干燥、龟裂,排粪迟滞甚至停止,粪便干小成球,象算盘珠样的,触诊瓣胃区(右侧7~9肋间)敏感性增高,穿刺瓣胃时(右侧第7-9肋间肩关节水平线上)阻力大,扣诊浊音区过大。
兽医内科学考试重点整理兽医内科学第一章绪论一、家畜内科学的概念、与其它学科的关系1.是研究畜禽非传染性疾病的一门科学·是研究消化系、呼吸、心血管、神经等器官、系统的发病原因、机制、症状以及病变,确定病的诊断、进程、预后,然后提出合理的措施和方案的一门科学。
2.所处地位及与其它学科的关系·是动医专业必修的一门临床专业课,实践性和理论性强。
以动物生理学、病理解剖学、临床诊断学等课程为基础。
二、兽医内科学在畜牧业生产中的作用1.具有多发性,常年散发于各种畜禽,发病总量大。
2.集约化舍饲畜牧业的发展,各种营养代谢疾病、中毒疾病和应激等造成的损失均非常大。
·学习计划:课程涉及的疾病有200种以上,不可能一一介绍。
对于生产中多发、危害较大的疾病作一个系统的学习,学习内容包括:概念、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症状、病理解剖变化、病程与预后、诊断(包括鉴别诊断)、防治(包括治疗原则、措施)、预防。
第二章消化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是最常见、最多发的系统疾。
·临床表现的病症形形色色,错综复杂。
·启示性症状:饮食欲减少甚至废绝;采食方式异常与咀嚼困难;吞咽障碍;呕吐;便秘或腹泻;反刍动物反刍与嗳气功能紊乱等。
·腹泻:肠粘膜通透性升高、肠液分泌增多、肠腔内滲透压增高、蠕动增强。
§2.1口炎(Stomatitis)一、概念·也称口疮,是口腔粘膜表层和深层的炎症。
以流涎、口腔粘膜潮红、肿胀为特点。
按性质可分为卡他性、水泡性、糜烂性、溃疡性、脓疱性、蜂窝织炎性、中毒性以及真菌性等各种类型。
其中以卡他性、水泡性、溃疡性和真菌性口炎较为常见。
各种家畜都可发生。
二、病因1.最常见的原因是机械性损伤;2.化学性刺激;3.继发于蛇伤、咽炎、VA缺乏及某些传染病三、临床症状1.口粘膜潮红、肿胀、流涎;2.继发牙周炎;3.齿龈溃疡、出血,舌粘膜溃疡;4.念珠菌引起齿龈和舌表面出现丘疹和白色的斑点四、治疗1.排除发病原因:异物引起要清除、饲草引起要改善饲草、多喂清洁饮水2.药物治疗:·清洗涂按口腔:0.1%高锰酸钾溶液、1%食盐水、1%明矾溶液、2%硼酸溶液冲洗2-3次/天。
第一单元口腔、唾液腺、咽和食管疾病一、口炎:口腔粘膜炎症的总称,包括舌炎、腭炎和齿龈炎等。
以卡他性炎为主。
病因:非传染性:机械、物理、化学及缺VB2、VB3、VC、Zn等营养。
传染性(略)。
症状:共症:口腔黏膜红肿热痛,慎食、嚼,流涎带沫;经久会消瘦。
有的还见水/脓疱、溃疡、坏死等病变,传染性尚有其他特异症状。
注意对病因进行鉴诊。
治疗:除因,强管。
1%盐水/3%硼酸洗口腔,一日数次;0.1%灰锰氧除口臭;1%明矾/鞣酸除涎多;溃烂面洗后涂碘甘油等;发热行抗菌疗。
中药用青黛散。
二、齿龈炎:各畜均发,但猫,尤老猫常发。
病因:原发性:齿石;异物外伤;诱因:饲料变化→齿功↓,圈养→抗病↓。
继发性:慢性肾炎、肾功不全和白血病;感染、中毒、消耗病;缺VB、年老体弱等。
症状:类似口炎。
病变以齿周为重,并扩至周围。
重症厌食、恶化,或呈脱水状。
诊断:以特征病变分清病因。
注意齿龈出血与血液病和中毒鉴诊及微生物检查。
治疗:在镇静或全麻下洗口、去齿石(超声);治疗齿槽骨膜炎和龋齿及松牙,重感时拔牙;洗创及去除溃疡坏死部,再涂复方碘酊/牙用碘甘油/PVP-I(谨防碘中毒),局部抗菌。
全身疗:选用甲硝唑、阿莫西林、强力霉素等;补复合VB、补液及营养液;同治原发病。
三、唾液腺炎:马、牛、猪多发。
病因:机损腺管;口/咽炎、马腺疫/传胸、穗状葡萄霉菌毒素中毒、流腮继发。
症状:腺体红肿热痛,慎食、嚼、吞,伸头或歪脖。
腮腺:患部炎变,化脓时触见波动和捻发音,叩见鼓音,口有恶臭。
颌下腺:局部炎变,触压腺管流脓,或见鹅卵大舌下囊肿或发展为蜂窝织炎。
舌下腺:局部炎变,后致脓、溃。
治疗:局部消炎:用50%酒精温敷,涂布碘软膏/鱼石脂软膏;脓肿切开后用双氧水/灰锰氧液冲洗;合用抗生素。
治疗原发病。
四、咽炎:指咽黏膜、软腭、扁桃体及其深层炎的总称。
分类:①急/慢性;②卡他/蜂窝织/格鲁布性等。
马、猪、犬多发。
病因:原发性:机械、物理、化学性;应激可致病菌内感。
继发性:由邻近炎蔓延;腺疫、流感、炭疽、猪瘟、犬瘟热、恶卡等疫病继发(临床上更多)。
症状与诊断:症状显明,尤见吞咽障碍,咽部触诊现痛感和咳嗽。
注意与咽异物、肿瘤、喉卡他、食管阻塞等鉴诊。
治疗:局部先冷敷后温敷,或涂樟脑酒精/鱼石脂软膏等;盐水/小苏打水喷雾或蒸汽吸入。
马的急性炎静注10%水杨酸钠+抗生素/磺胺。
除因,强护。
五、食管阻塞:分类:完全/不完全;咽/颈/胸部。
牛、马、犬多发。
病因:原发性多发于饥饿、抢食、采食团块性食物时受惊;继发性常伴发于异嗜癖、脑瘤以及食管炎、狭窄、扩张、痉挛、麻痹、憩室等。
症状:突然停食,作吞咽状;流涎;呛水;颈部膨隆。
瘤胃臌气,犬头颈肿胀。
治疗:以拟胆碱药解痉后灌服油剂(+1~2%普卡),再用疏导、上挤、下推或手术法排积。
第二单元反刍动物前胃和皱胃疾病一、前胃弛缓:病因→前胃N兴奋性↓→收缩力↓;微生物区系失调(虫少菌多)、发酵腐败→厌食、反刍与蠕动障碍。
反刍畜常见病,尤舍饲牛多发。
病因:原发于久喂过硬、过软或劣质料、饲料突变、血钙低、过劳或过逸。
继发于瘤胃臌气/积食、创伤性网胃炎、酮病、皱胃变位、肝片吸虫及腹膜炎等。
症状:急性:食欲、反刍、前胃蠕动衰停;瘤胃容物松软,间发臌气;粪便初无异,后或硬或稀;瘤胃pH↓,虫少菌多;血浆CO2结合力↓。
慢性:病程长。
沉郁,鼻镜干裂,厌食异嗜,磨牙,嗳气带臭,瘤胃容物软而黏,并有慢性臌气,前胃、肠道弛缓,排粪迟滞。
后皮干毛焦眼塌陷,消瘦贫血渐衰竭。
诊断:应与酮血症、创伤性网胃炎、皱胃变位(产后发病,伴发酮尿)/扭转鉴诊。
治疗:缓泻制酵:硫酸钠/镁+松节油+酒精+水灌服。
兴奋蠕动:中和pH;皮注拟胆碱药或静注10%盐水或灌服吐酒石液。
血钙低型静注钙剂。
移植健牛瘤胃容物。
二、瘤胃积食:瘤胃膨隆变硬,口腔黏滑带酸臭,舌尖苔薄,脱水。
舍饲牛多发。
病因:过食粗硬易胀草而少饮,或过食谷物精料又多饮;继发于其他胃肠道病。
症状:拒食,反刍渐止,嗳气先多后止,鼻干腹痛,左下腹膨隆而黏硬,少粪。
治疗:排积食,促蠕动,助消化,补水纠偏。
盐(8~10%)、油泻剂合用好(可加鱼石脂)。
三、瘤胃臌气:贪食易酵料→腹围剧增及呼吸极难。
牧牛和绵羊多发,山羊少见。
病因:原发性主因是夏牧季贪食豆科青草等易酵料;继发性为各种嗳气障碍病。
泡沫性因发酵产气多+泡沫稳定性高;非泡沫性与氰苷、脱氢黄体酮抑制瘤胃运动有关。
症状:腹围剧增呈鼓音;腹痛明显;食欲、前胃功能及呼吸、心血管相应变化。
治疗:前高站立,衔棍促嚼或插胃管;瘤胃穿刺放气并投制酵药;消沫用二甲基硅油等;缓泻制酵(如灌服鱼石脂20+酒精40+松节油50+水500);促瘤胃蠕动。
四、创伤性网胃腹膜炎:以顽固性前胃弛缓和触压网胃疼痛为特征,乳牛多发。
病因:金属和非金属性异物,主要是前者引起网胃、横膈膜及腹膜损伤和发炎。
症状:无饲管错误却见周期性瘤胃臌气、顽固性前胃弛缓和迷走神经性消化不良症,用健胃、促消化药反病情恶化;网胃区疼痛症候群;发热,脉数,后体温正常但脉更数;有显著血相变;诊断配合金属探测器、X线检和腹腔穿刺等。
防治:安全地放牧,安装电磁装置和投入恒磁吸吮器。
先保守疗(抗菌消炎,以增生结缔组织包埋异物)3d,无效则施瘤胃切开术。
慢性者最好手术。
五、瓣胃阻塞:前胃弛缓,瓣胃蠕动渐止并有触痛,粪干少色暗。
病程1~2周。
病因:长期大量饲喂糠麸类等刺激小的细粉料或秸秆类等粗硬料(尤少饮时);草料富含沙土、过劳、运动少;继发于前胃弛缓、瓣胃炎、皱胃变位/溃疡等病。
症状:初似前胃弛缓,瘤胃轻胀和腹痛。
鼻镜干裂,口渴,尿少色浓后无尿。
有频而强的排粪状,粪硬色暗似珠,含不消化纤维,面附带血黏液,后停便。
呻吟,或头右观腹,左横卧。
瓣胃区压痛,胃音消失。
后显瓣胃炎全身症状。
治疗:轻症内服盐/油类泻剂(可加健胃与止酵药,注意勤给水);重症行瓣胃注射(盐泻药+甘油+水)或10%盐水静注(辅以强心、补碱等)。
瘤胃切开术冲洗。
六、皱胃变位与扭转:左/右方变位(LAD/RAD)。
扭转(A V)是皱胃绕纵轴逆时针转动180~270°。
病因:①易酵优质谷类/酸高青贮料(→FFA↑),②高酮、低钙等代谢病、子宫炎、乳房炎等感染病、消化不良及应激→皱胃弛缓、产气、膨胀和变位;横卧保定与剧烈运动;妊娠与分娩时机械性改变子宫瘤胃间相对位置及育成的腹腔宽大品种牛。
症状:多于娩后1~2周(LAD)或3~6周(RAD)内出现。
沉郁,厌食(尤厌谷物),降奶,前胃弛缓,粪少而附黏液,亦见粪滞或腹泻,但体温、脉搏和呼吸正常。
LAD:腹围缩小,两肷塌陷。
左肷前下凸起,触诊如气囊,叩诊发鼓音,听有皱胃音,冲击如震水,肋骨听-叩诊结合闻钢管音。
犊典型钢管音区在肋弓后缘、向背可延至肷窝。
RAD:有钢管音,磨牙,腹围膨大不明显,后变小。
有的表现正常但闻钢管音,有的食欲、产奶异常,但难闻钢管音。
AV:废食,停乳,急腹痛,喜立,粪含血如柏油;腹围(尤右侧)膨大明显,皱胃易触及,叩-听诊结合闻高朗钢管音;脱水和碱中毒(呼吸慢,体温或降),伴低氯低钾血症,血液黏稠。
治疗:AD:药疗:①口服风油精/薄荷油(10g,1次/d,2~3d)+大黄苏打片、酵母片、复合VB液等。
②静注促反刍液/10%盐水或肌注新斯的明等+支持疗。
③2%普卡200ml+盐水1000ml静注。
滚转疗或手术(常用右肋部切口及网膜固定术)。
A V及早手术。
七、皱胃阻塞:常与迷走N调节机能紊乱有关,2~8岁黄牛多发,水牛少见。
病因:长饲单一且营养低的粗硬料或过细料(尤于少饮、过役时);误食破布、木屑、毛发、胎盘等;犊牛或因大量乳凝块滞积。
继发性于前胃弛缓、创伤性网胃腹膜炎、皱胃炎、皱胃溃疡等。
病机:粗硬料入皱胃后因微生物被杀灭、粗纤维难消化而积滞。
继发性:应激或迷走N受损→植物性N紊乱→胃壁平滑肌弛缓、幽门括约肌收缩。
症状:发展慢。
初呈前胃弛缓状,后或有贪饮,肚腹(尤右侧)膨隆或下垂,肠音弱,粪滞,或仅排少量糊状棕褐恶臭便,常混黏液或血;尿少、浓、臭。
触诊皱胃膨隆坚硬或有波动感,护痛,肷部听-叩诊结合闻钢管音,抽吸皱胃液显pH1~4。
末期呆滞、虚弱,皮毛、鼻镜、眼球均现脱水状,结膜发绀黄染,心搏快弱或不齐,发热。
失治多在2~3周内死亡。
治疗:促排食、防脱水和自体中毒。
病初皱胃运动尚存时用盐/油类泻药+制酵、健胃助消化药灌服或皱胃内注射;应用促反刍液;糖盐水+安钠咖+VC等静注;适当使用撒乌安和抗生素等。
皱胃部木棒滚压法。
手术。
八、皱胃溃疡:因胃中食糜酸度过高刺激而致。
病因:饲草粗硬、霉败或精料过多(不反刍直接入皱胃);饲喂不当;应激;继发于前胃病、皱胃变位和某些传染病。
症状:厌食或异嗜,无反刍;腹隐痛,便血似柏油,直检手臂附血;或现贫血症;继发胃穿孔则致腹膜炎,终虚脱死亡。
本病病程长,难确诊,注意多查粪潜血。
治疗:除因,饲喂富维生素易消化料;静注安溴或皮注安乃近(镇静止痛);服MgO,3次/d,必要时给油类清理胃肠。
犊牛饲前0.5h服次硝酸钾铋,3次/d(护胃);VK 等止血;抗生素抗感;胃穿孔时施手术。
第三单元其他胃肠疾病一、幼畜消化不良:各种幼畜均发,四季都有,但春季更多,且易复发。
病因:饲管不当:缺VE-硒;母畜喂蛋白料多而致乳汁蛋白过多;开食过早,或人工哺乳未定时定量或乳温低;天冷,淋雨,厩舍湿冷,久卧湿地。
感染:舔舐不洁物,乳汁酸败,因病母乳变质。
幼畜消化道结构与功能不完善。
症状:单纯性:犊拉黄糊黄水样便;仔猪10d内多为黄糊黄水样便,10~30d多呈灰糊灰水样便。
粪便无臭或酸臭,或混未消化料。
中毒性:下痢重而频,富含黏/血液,恶臭,持续腹泻时肛门失禁,并见发热、无神、厌食及脱水、酸中毒症。
缺硒性:沉郁,步拘,行动迟缓,口舌溃疡,心跳快而弱。
治疗:除因,控食,强护;助消化,敛肠止泻(仔猪尚可伴喂炒焦高粱);抗菌(磺胺脒/黄连素/新霉素片);补液解毒;缺硒性皮注0.2%亚硒酸钠、分点肌注VE。
二、胃炎:呕吐、胃压痛、脱水,是犬猫呕吐的常见病因。
病因:采食腐败变质或难消化食物或异物;继发于传染病等疾病。
症状:沉郁,呕吐(饮食后加重),腹痛,并常见发热、不食、口臭、舌黄白及脱水、盐失衡、碱中毒症。
慢性见与采食无关的间歇性呕吐带血,消瘦,贫血,恶病质和死亡。
治疗:急型绝食1d以上,饮水宜少或舔食冰块,后给牛奶、鱼/肉汤等流食。
胃痛呕吐重者用阿托品或胃复安、爱茂尔;等渗糖盐水静注或腹腔注,2次/d,以盐液口服或灌肠。
犬猫忌口服药。
抗菌消炎:抗生素+糖皮质素;胃黏膜保护:白陶土、思密达;止血:VK、止血敏;止酸:肌注甲氰咪胍。
三、犬胃扩张-扭转综合征:系急腹症,2~10岁大型犬及狭长胸犬多发(尤雄犬)。
病因:胃下垂,食糜胀满,脾肿,钙磷比失衡,饱食后打滚、跳跃及上下楼梯时旋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