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物理(沪科版)练习:第十三章 第2讲 固体、液体和气体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143.00 KB
- 文档页数:10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13.2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共60分)1. 甲、乙两物体质量都为,丙物体质量为,三个物体温度都升高,吸收热量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乙的比热容与丙的相等B. 甲的比热容比乙的大C. 甲的温度升高,需吸收的热量D. 甲、乙的温度都降低,乙比甲放出的热量多2. 如图所示,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A.烛泪的形成B.雪花的形成C.露珠的形成D.雾的形成3. 质量相同的甲、乙两杯水,甲的温度是,乙的温度是,现在使它们的温度都升高,那么比较这两杯水吸收的热量是A. B. C. D. 无法比较4. 夏天,海边的昼夜温差小,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下列现象中不能反映水的这一特性的是A. 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循环系统用水做工作物质B. 春天的夜晚,农民往稻田里灌水以防秧苗冻坏C. 炎热的夏天常常在教室的地面上洒水D. 城区建造人工湖以降低“热岛效应”造成的夏季高温5. 在“比较水与煤油吸收热量时温度升高的快慢”实验中,需要控制某些变量,以下做法多余的是A. 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B. 用酒精灯加热时,酒精灯里加热的酒精量相同C. 取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D. 盛放水和煤油的容器相同6. 下表是一些物质的比热容: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无关B. 水的比热容是水的比热容的两倍C. 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铜块温度变化较大D. 寒冬季节,放在室外盛有水的水缸会破裂,主要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7. 关于水的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水变成冰后,比热容不变B. 一桶水比一杯水的比热容大C. 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小D. 水的比热容较大,可用作发动机的冷却剂8. 农民在种植蔬菜的时候常常采用塑料薄膜做大棚,这是因为塑料薄膜A. 透光性好,导热能力强B. 透光性好,导热能力弱C. 透光性差,导热能力强D. 透光性差,导热能力弱9. 下列是一些物质的比热容根据表中的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不同的物质,比热容不可能相同B. 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无关C. 工厂里冷却塔大多用水作为冷却剂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D. 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变化较大10. 在“比较水与煤油吸收热量时温度升高的快慢”实验中,需要控制某些变量,以下做法多余的是A. 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B. 采用酒精灯加热时,酒精灯里加热的酒精量相同C. 取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D. 盛放水和煤油的容器相同1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不同的物体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比热容大的物体一定比比热容小的物体吸收热量多一些B. 在热传递中比热容大的物体能把热量传给比热容小的物体C. 要想增大某物体的比热容,必须给这个物体加热D. 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与物质的温度高低和吸放热的多少无关12. 保暖内衣比较暖和,主要是由于它的制作材料的A. 观赏性好B. 弹性好C. 导热性能差D. 密度小13. 为了比较水和煤油吸热本领的大小,小静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本课后作业题答案与解析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与温度计1.答案C解析: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健康成年人的温度是37℃左右;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在25℃左右;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
故选C2.答案D解析:“-20°℃”有两种读法,可以读作“零下20摄氏度”,也可以读作“负20摄氏度”,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
3.答案A解析:在水的加热过程中,热源的温度要高于水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容器底,则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会偏大,故选A4.答案为:(1)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和煤油温度计;热胀冷缩;(2)示数;停留;上表面(3)35~42℃;38.5;38.5;39;体温计玻璃泡的上方有一段非常细的缩口,它可以使体温计玻璃泡上方的水银不能很快的流回玻璃泡中。
解析:(1)家庭和物理实验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煤油等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所以家庭和物理实验室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有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和煤油温度计等(2)使用温度计时要注意三点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停留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柱的上表面相平(3)由图知:体温计上最小示数和最大示数分别为35℃和42℃,所以其量程为35℃~42℃,分度值是0.1℃,温度计的示数是38.5℃根据体温计的特点,使用前用力甩一下,玻璃泡上方的水银才能回到玻璃泡中,没有甩的体温计的读数是38.5℃,没有甩直接用来测量人的体温,若体温高于38.5℃,体温计中的水银会上升,测量是准确的;若体温低于38.5℃,体温计中的水银不会下降,依然显示的是38.5℃,所以体温是37℃的人测量的结果是38.5℃,体温是39℃的人测量的结果是39℃。
5.答案:温度计和体温计的不同点:(1)量程不同:实验用温度计是从0℃~100℃,体温计是35℃~42℃(2)分度值不同:实验用温度计是1℃,体温计是0.1℃(3)体温计上有缩口,实验用温度计无缩口(4)实验用温度计读数时不能离开被测物体,体温计读数时可离开人体(5)实验用温度计使用前不用甩,体温计使用前要用力甩解析:体温计盛水银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做得非常细的细口,测体温时水银膨胀,能通过细口上升到上面的玻璃管里,读数时,体温计离开人体,水银遇冷收缩,水银柱来不及退回玻璃泡,就在细口处断开,仍然指示原来的温度。
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检测题一.选择题1.下列四个改变物体内能途径的事例中,与铁丝快速弯折十余次后弯折处温度升高不同的是()A.铁锅热得烫手B.冬天搓手取暖C.压缩空气发热D.钻木取火2.如图是一种在喜庆场合使用的礼炮。
使用礼炮时,旋转底部的钢瓶。
钢瓶被打开后,其内部的髙压空气迅速膨胀,将筒内礼花喷向空中,营造喜庆氛围。
在使用礼炮过程中,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钢瓶内的高压空气对外做功,内能减少B.钢瓶内高压空气的部分内能转化为礼花的机械能C.钢瓶内的高压空气在膨胀过程中,气体密度变小D.礼花绽放过程中,机械能保持不变3.下列与“热”相关的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夏天用电风扇吹风能使人感到凉爽,这是因为电风扇降低了空气的温度B.互相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发生热传递,这是因为它们们具有不同的内能C.把10℃的面包放在0℃的冰箱保鲜室中,一段时间后,面包的内能会减少D.严寒的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空气遇强冷凝华形成的4.关于内能,有以下四个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①物体温度越低,内能越小,0℃的物体没有内能②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很多,但本质上只有做功和热传递两种方式③两物体相互接触时,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转移到温度低的物体④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机械能,而不一定具有内能A.只有①③B.只有②③C.只有①④D.只有②④5.如图所示,某同学在两只相同的烧杯里装入水和食用油,用相同规格的电热器加热,比较它们的吸热能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中电加热器通电后温度升高,这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B.实验中水和食用油吸收热量的多少可以通过升高的温度反映C.实验中必须取相同质量的水和食用油D.实验中若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停止加热,冷却相同时间后食用油的末温更高6.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先后加热初温、质量均相同的水和煤油,比较两种液体比热容的大小,多次实验表明:要让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水需要的加热时间更长。
关于该实验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加热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是为了使水和煤油受热均匀B.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到烧杯底和侧壁C.水比煤油的比热容大D.若它们吸收相同热量,水的末温更高7.下列有关热机的说法正确的是()A.内燃机的冷却液需要用比热容较小的物质B.内燃机除做功程冲程以外的三个冲程都是靠飞轮的动能来完成的C.汽油机消耗的汽油可循环使用,是取之不尽的能源D.热机的压缩冲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8.如图,给试管里的水加热至沸腾后,水蒸气会推动橡皮塞冲出试管口。
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一、单选题1.汽车的发动机工作时需要散热,散热器里装的是用来冷却发动机的液体,下表提供的液体中冷却效果最好的是()A. 酒精 B. 水C. 煤油 D. 蓖麻油2.内燃机在做功冲程中,高温气体迅速膨胀而做功,此时这些气体的温度和内能的变化情况是()A. 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B.温度升高,内能不变C. 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D.温度降低,内能增加3.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下列说法符合题意的是()A. 温度相同的两物体间不会发生热传递B. 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C. 0℃的冰块没有内能D.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4.骄阳下的露天泳池边,水泥砂石地热得烫脚,而泳池里的水却凉凉的.这主要是因为()A. 砂石的比热容大B. 水的比热容大 C. 砂石的密度大 D. 水的密度大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高温物体具有的内能一定比低温物体具有的内能多B. 发生热传递的过程实质是内能转移的过程C. 物体的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 D. 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对物体做了功6.下列现象中,属于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 用砂轮磨菜刀,刀的温度升高 B. 用热水泡脚,脚感觉暖和C. 冬天对手“哈气”,手感到暖和D. 用蒸锅加热食品,食品温度升高7.冰在熔化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内能不变,比热容不变B. 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温度不变C. 比热容、内能、温度都不变D. 比热容变大、内能增加,温度升高8.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则质量为2kg的水,温度由25℃降低到20℃放出的热量是()A. 4.2×104JB. 2.1×105JC. 1.68×105JD. 3.78×105J9.下列流程如图是用来说明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及涉及到的主要能量转化情况.关于对图中①②③④的补充正确的是()A. ①做功冲程,②内能转化为机械能,③压缩冲程,④机械能转化为内能B. ①压缩冲程,②内能转化为机械能,③做功冲程,④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 ①做功冲程,②机械能转化为内能,③压缩冲程,④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 ①压缩冲程,②机械能转化为内能,③做功冲程,④内能转化为机械能10.下列生活场景中,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 搓动双手感到暖和B. 用嘴向手“哈气”感到暖和C. 冬天晒太阳感到暖和 D.围坐火炉烤火感到暖和二、多选题11.小莉根据下表中的数据,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 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可能相等B. 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比热容一定相等C. 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铝块,降低相同的温度,铝块放出的热量一定多D. 初温相等的酒精和砂石,吸收相等的热量后,酒精的末温可能比砂石的末温高三、填空题12.小雨要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请完成实验设计方案:13.将一铜块放在炉子上加热,在铜块温度升高的过程中,它的内能 ________,比热容 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4.如图甲是一种新型插座,它能即时显示接在该插座时的用电器的工作电压和所耗电费等信息(插座本身消耗电能由内部电池提供),小明将装有质量为2.4kg 、初温为10℃水的电水壶插在该插座上,这时插座屏幕上显示如图乙所示,当水烧开至100℃时,屏幕显示如图丙所示,这段时间内电水壶消耗的电能为________J ,实际功率为________W ,电水壶烧水的效率为________.[电费单价:0.5元/(kW•h);c 水=4.2×103J/(kg•℃)]15.“炙手可热”与“钻木取火”,从物体内能改变的方式来说,前者是通过________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后者是通过________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四、计算题16.一根烧红的铁钉,温度是800℃,质量是1.5g ,它的温度降低到20℃,要放出多少热量?已知铁的比热容为0.46×103J (/kg•℃) 五、实验探究题17.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用煤炉给80kg 的水加热,同时他们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加热过程中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线.若在6min 内完全燃烧了3kg 的煤,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煤的热值约为3×107J/kg .求:(1)煤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2)经过6min时间加热,水所吸收的热量;(3)煤炉烧水时的热效率.(4)写出该煤炉此时效率低的原因之一.六、综合题18.近年来,汽车逐步走进了普通百姓的家庭.(1)现在汽车的发动机大多是用汽油作燃料的汽油机.如图所示的汽油机正处在________ 冲程;(2)由于过度开发和使用加剧了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现在很多地方正在使用乙醇汽油.乙醇汽油是一种由乙醇和普通汽油按一定比例混配形成的替代能源,其中普通汽油体积占90%,乙醇(即酒精)体积占10%.某型号汽车使用上述乙醇汽油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牵引力为920N,每行驶100km耗油10kg.则10kg乙醇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焦?(乙醇汽油热值q=4.6×107J/kg)(3)该车此时的效率为多少?(4)请写出使用乙醇汽油的好处是什么?(写出一条即可)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B【解析】【分析】由表中数据可知水的比热容最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据此分析;【解答】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所以发动机中用水做冷却剂冷却效果最好.故选B.【点评】关于水的比热容较大的应用:水可做散热剂、可做冷却剂,用来解释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之间的气候差别,城市热岛效应的原因等等.2.【答案】A【解析】【解答】解:当内燃机内部的高温气体迅速膨胀对外做功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气体的内能会减小,气体的温度会降低;故选A.【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当对物体做功时,机械能转化为物体的内能,物体的内能增大;当物体对外做功时,物体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物体的内能减小.3.【答案】A【解析】【解答】A.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差,温度相同的两物体间不会发生热传递,A符合题意. B.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量度,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含有热量, B不符合题意。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同步练习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没有间隙B.在海边闻到浓浓的海腥味,这是扩散现象C.0℃的物体也有内能,但是内能一定很小D.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2、下列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0o C的冰没有内能B.冬天搓手取暖是利用做功来改变内能C.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3、关于温度、热量、内能和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放出热量,其内能和温度都一定降低B.热量都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C.一杯水倒出一半,杯内剩余水的比热容变小D.冰在熔化过程中,其内能增加而温度却保持不变4、2021年4月29日,“长征5号B”运载火箭将中国空间站“天和号”核心舱送入预定轨道。
“长征5号B”运载火箭使用液态氢作为燃料,主要是因为液态氢的()A.温度高B.热值大C.比热容大D.热量多5、如图所示是汽车四冲程发动机的一个冲程示意图,在活塞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汽缸内气体()A.密度减小B.气压降低C.内能不变D.分子热运动加快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比热容越大的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B.100℃的水变成100℃的水蒸气,内能不变C.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D.水凝固成冰以后,水分子就停止了运动,所以内能为07、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0℃的冰变成0℃的水,温度不变,内能不变B.温度越高的物体所含的热量越多C.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会升高D.物体温度升高了,它的内能一定增加8、搓手时感觉手变热,该过程与四冲程汽油机的哪一个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9、小明和小华分别利用图甲所示的相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0.5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出了如图乙所示的水温与时间关系的图象。
第十三章测评(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3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的物体有内能,静止的物体没有内能B.物体温度在0 ℃以下时没有内能C.高温物体的内能一定比低温物体的内能大D.质量大且温度高的物体的内能一定比同状态质量小、温度低的物体的内能大2.(2022·云南中考)关于图中所示的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炙热的铁水具有内能,冰冷的冰块没有内能B.图乙中冬天搓手取暖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图丙中用湿毛巾冷敷降温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减少人体的内能D.图丁中能量转化与汽油机做功冲程能量转化都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3.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说法正确的是()A.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B.物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C.物体的温度越高,具有的热量越多D.物体的内能增加,则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4.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500 mL水比200 mL水的比热容大B.相同质量的酒精与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不同,是因为它们的比热容不同C.质量相同的铁和铝,吸收相同的热量后,铝的温度升高较少,说明铝的比热容比铁大D.热水变凉后其比热容变小5.小天用电热水壶将1 kg 20 ℃的水加热至70 ℃,在这个过程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c水=4.2×103 J/(kg·℃)]()A.水吸收的热量为2.1×105 JB.电热水壶消耗的电能全部转化为水的内能C.水的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减小D.水的温度升高,它的比热容变大6.下列关于四冲程内燃机的说法正确的是()A.热机效率越高,所做的有用功就越多B.汽油机在吸气冲程中吸入汽缸的是空气C.一个工作循环对外做功一次D.压缩冲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7.在比较水与煤油吸收热量时温度升高的快慢实验中,需要控制某些变量,以下做法多余的是()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B.采用酒精灯加热时,酒精灯里所加的酒精量相同C.取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D.盛放水和煤油的容器相同8.两台汽油机,甲的效率为35%,乙的效率为25%,这两个数据表示()A.甲机做的功比乙机多B.甲机的功率比乙机的大C.在相同时间内甲机燃烧的汽油比乙机的多D.在消耗相同汽油时,甲机做的有用功比乙机的多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9.工厂里的冷却塔大多用水作为冷却物质,是因为水的较大;在古代,人类学会了钻木取火的方法,这是利用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第十三章学情评估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为0 ℃的物体没有内能B.温度相同的1 kg水和1 g水的内能相同C.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D.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2.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冰箱内,饮料的温度降低B.冬天里,两手互搓变暖和C.阳光下,柏油马路被晒热D.发烧时,用冷毛巾给病人降温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B.钻木取火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的C.常用水作冷却剂,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性质D.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做功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4.汽车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汽车多数采用汽油机作为发动机,如图所示的是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第4题) A.甲冲程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B.乙冲程是排气冲程C.丙冲程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丁冲程是吸气冲程5.内燃机在做功冲程中,高温气体迅速膨胀对外做功,此过程中气体的温度、内能、压强的变化情况是()A.温度升高,内能增大,压强增大B.温度升高,内能增大,压强减小C.温度降低,内能减小,压强减小D.温度降低,内能减小,压强增大6.为节约能源,需提高热机的效率,下列措施不能提高效率的是()A.尽量使燃料充分燃烧B.尽量减少热机部件间的摩擦C.尽量减少废气带走的热量D.尽量增加热机的工作时间7.小明用煤气灶烧水时,进行了如下思考,正确的是()A.煤气燃烧越充分,其热值越大B.加热过程中水的比热容变大C.壶内水温度升高的过程中内能增大D.水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8.小叶同学用酒精灯对冰块加热,研究冰的熔化现象。
图中甲、乙两条图线中的一条是他依据实验数据绘制而成的。
已知m冰=0.1 kg,c水=4.2×103 J/(kg·℃),c冰=2.1×103 J/(kg·℃)。
[课时作业] 单独成册 方便使用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饱和汽压与温度有关,且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饱和汽是指液体不再蒸发,蒸汽不再液化时的状态
C .单晶体都有固定的形状,确定的熔点
D .所有晶体由固态变成液态后,再由液态变成固态时,固态仍为晶体
E .液晶分子的空间排列虽然在特定的方向排列比较整齐,但是分子的排列是不稳定的
(2)如图所示,圆柱状汽缸(横截面积为S)被固定在铁架台上,
轻质活塞通过细线与重物m 相连,将一团燃烧的轻质酒精棉球
从缸底的开关K 处扔到汽缸内,酒精棉球熄灭时(设此时缸内温
度为t ℃)密闭开关K ,此时活塞下的细线刚好拉直且拉力为零,而这时活塞距缸
底为L.由于汽缸传热良好,重物被吸起,最后重物稳定在距地面L 10
处.已知环境温度为27 ℃不变,mg S 与16
大气压强相当,汽缸内的气体可看做理想气体,求t 值.
解析:(1)饱和汽压与温度有关,且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A 正确;饱和汽是指蒸发和液化处于动态平衡,B 错误;单晶体的空间点阵结构决定单晶体有固定形状,确定的熔点,C 正确;水晶为晶体,熔化再凝固后变为非晶体,D 错误;液晶的微观结构介于晶体和液体之间,虽然液晶分子在特定的方向排列比较整齐,但分子的排列是不稳定的,所以E 正确.
(2)对汽缸内封闭气体,Ⅰ(酒精棉球刚熄灭时)状态:p1=p0,V1=LS,T1=(273+t)K
Ⅱ(重物稳定时)状态:p2=p0-mg
S
=
5
6
p0,V2=
9
10
LS,
T2=300 K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p1V1
T1
=
p2V2
T2
解得t=127 ℃.
答案:(1)ACE (2)127 ℃
2.(1)如图所示,表示一个平面上晶体物质微粒的排列情况,图上画出了三条等长线AB、AC和AD,在这三条线上物质微粒的数目均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可以得出结论:晶体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的(选填“各向同性”或“各向异性”).
(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体积V与热力学温度T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气体在状态A时的压强p A=p0,温度T A=T0,线段AB与V轴平行,BC的延长线过原点.求:
①气体在状态B时的压强p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