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苏教版必修5 学案专题一 1 《物种起源》绪论 Word版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637.00 KB
- 文档页数:12
《物种起源》绪论※读音点击※编号字词读音编号字词读音编号字词读音1 栖息qī 3 槲寄生hú 5 胚胎pēi2 间断jiàn 4 雌雄cí 6 狭隘ài※字形点击※编号字词注意编号字词注意编号字词注意1 关联≠连 3 篇幅≠副或辐 5 分歧≠岐2 抱歉抱≠报,歉≠欠 4 冒昧≠贸 6 绪论≠序※近义词辨析点击※(1)搜集•收集(2)关于•对于(3)轻率•轻易(4)信赖•信任(5)洞察•观察※人类基因组计划意义※读音点击※编号字词读音编号字词读音编号字词读音1 参与yù 3 衍生物yǎn 5 纤维xiān2 奠定diàn 4 免疫yì 6 罕见hǎn※字形点击※编号字词注意编号字词注意编号字词注意1 启动≠起 4 无所适从≠是 7 防范≠犯2 克隆≠刻 5 滥用≠烂 8 防患于未然≠犯3 对症下药≠针 6 经典≠精※近义词辨析点击反映•反应里程•历程因子•因素隐私•阴私鉴于•基于《南州六月荔枝丹》※读音点击※编号字词读音编号字词读音编号字词读音1 红缯zēng 8 绚丽烂漫xuàn 15 枕藉jiè2 紫绡xiāo 9 薄膜bó 16 谚语yàn3 瓤肉ráng 10 结实jiēshi 17 苞蕊ruǐ4 醴酪lǐlào 11 渣滓zhāzǐ 18 记载 zǎi5 粗糙cāo 12 盐卤lǔ 19 萌蘖niè6 龟裂jūn 13 蜜渍zì 20 日啖dàn7 绛囊jiàng náng 14 贮藏zhù※字形点击※编号字词注意编号字词注意编号字词注意1 贮藏≠伫2 劳民伤财≠材3 枕藉≠籍4 吹嘘≠吁5 幅员辽阔≠辐6 因地制宜≠治※近义词辨析点击※(1)通常•经常(2)纵然•固然(3)因子•因素(4)传诵•传颂(5)通行•流行《斑纹》※读音点击※编号字词读音编号字词读音编号字词读音1 逶迤wēi yí 16 镌刻juàn 31 曼妙màn2 轮廓kuò 17 沉着zhuó 32 妖娆ráo3 剥落bō 18 胆怯qiè 33 蛊惑gǔ4 伺机sì 19 婆娑suō 34 疱疹pàozhěn5 巢穴cháo xué 20 冈峦gāng 35 妊娠rènshēn6 绚美xuàn 21 凝眸móu 36 罪孽niè7 蜕皮tuì 22 星宿xiù 37 犁铧huá8 聚敛liǎn 23 旷大kuàng 38 老趼jiǎn9 嗜好shì 24 栅栏zhà 39 根茬chá10 鳍叶qí 25 拟态nǐ 40 挚爱zhì11 玄机xuán 26 精湛zhàn 41 秩序zhì12 鲑鱼guī 27 偏袒tǎn 42 碾砣niǎntuó13 鹰隼sǔn 28 强悍hàn 43 悄无声息qiǎo14 晕眩yùn xuàn 29 酝酿yùn niàng 44 狐假虎威jiǎ15 青睐lài 30 螫针 shì※字形点击※编号字词注意编号字词注意编号字词注意1 斑斓斑≠班,斓≠澜 5 衔接≠衍 9 青睐≠亲2 盘踞踞=据 6 身份 =分 10 谋划≠画3 真相≠像 7 抵押≠压 11 文身≠纹4 慵懒≠庸 8 折中 =衷 12 磨砺≠历或厉13 冰雪融化≠溶※近义词辨析点击※简约•简洁不止•不只终生•终身震动•振动质疑•置疑推脱•推托《景泰蓝的制作》※读音点击※编号字词读音编号字词读音编号字词读音1 铁砧zhēn 7 着力zhuó 13 釉料yòu2 作场zuō 8 禁得起jīn 14 铁臼jiù3 掐丝qiā 9 镶嵌qiàn 15 掺和 huo4 粘贴zhān 10 拌和 huo 16 铁屑xiè5 白芨浆jī 11 筛选shāi 17 瓜楞léng6 蘸水zhàn 12 缂丝kè 18 挨着āi※字形点击※编号字词注意编号字词注意编号字词注意1 工整细致≠正 6 缺憾≠撼 11 光彩≠采2 博得≠搏 7 专心一致≠志 12 费尽心思≠废3 推陈出新≠促 8 疏疏朗朗≠蔬 13 经不住 =禁4 恰如其分≠份 9 膨胀≠涨 14 砂石≠沙5 干燥≠躁 10 热胀冷缩≠涨 15 大工夫 =功※近义词辨析点击※界限•界线工夫•功夫应用•运用大概•大致《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读音点击※编号字词读音编号字词读音编号字词读音1 淤泥yū 7 渲染xuàn 13 琥珀hǔpò2 栈桥zhàn 8 烟囱cōng 14 荫棚yīn3 卓有成效zhuó 9 抽屉tì 15 审慎shèn4 厄运è 10 骨骼gé 16 穿梭suō5 田埂gěng 11 掺杂chān 17 椽子chuán6 船坞wù 12 脚踵zhǒng 18※字形点击※编号字词注意编号字词注意编号字词注意1 卓有成效≠足 7 借鉴≠戒 13 袒露≠坦2 厄运≠恶 8 清新怡和≠宜 14 抑或≠亦3 历史沧桑≠苍 9 提炼≠练 15 绿茵场≠阴4 弥足珍贵≠迷 10 蒸汽机≠气 16 洪荒≠鸿5 稍纵即逝≠失 11 斑驳 =班 17 异曲同工≠功6 不堪入目≠看 12 弥补≠迷 18 其貌不扬≠奇○“写作”部分字词与名句编号字词读音编号字词读音编号字词读音1 秉笔直书bǐng2 抨击pēng3 量体裁衣liàng4 悲天悯人mǐn5 陶冶yě6 理直气壮7 熏陶xūntáo 8 至情至性 9 感人肺腑10 生死不渝yú 11 刻骨铭心míng 12 沉溺nì13 直抒胸臆yì 14 揣摩chuǎi 15 名篇佳构名句诵读:(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浙江新高考)高中语文专题一文本1《物种起源》绪论学案苏教必修5苏教文本1 《物种起源》绪论达尔文核心素养目标 1.思维目标:筛选并整合文章有效信息,整体把握结构,感受科技文严密的逻辑性。
2.审美目标:鉴赏准确严谨的语言,体会达尔文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3.文化目标:体会达尔文坚持真理等人格魅力和精神力量。
激趣导入我们的祖先究竟是谁?生命从哪里起源?基督教《圣经》曾说“上帝六天创造世界万物〞,我国也有充满想象力的神话传说——女娲捏土造人,而古埃及那么盛传“第一个人是由一个名叫哈奴姆的神在陶器场里塑成的〞。
那么,物种到底起源于何处?19世纪自然科学有三大发现: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细胞学说、进化论。
今天,我们就在“进化论之父〞达尔文的带着下,赏读他的《〈物种起源〉绪论》,一探究竟。
《〈物种起源〉绪论》是一篇逻辑严密的科技文,请根据图中已有文字内容,概述文章要点,在①②处填上相应内容,初步感知文章。
答案①物种由演变而来②家养变异的作用微任务活动一在完成导图整体框架的根底上,对每局部内容进行具体梳理和整合,把握文章关键内容1.阅读全文,找出每一段的关键句,并按要求概括。
第1段关键句:我之所以说明这些事情,是为了要说明我并没有轻率地下结论。
主要内容是:整理成书的经过——(环球远航——搜集思索,写简短笔记——扩大纲要,专心研究)。
第2段关键句:……特别诱使我这样做的原因,是……主要内容是:提前发表的原因(主观方面——“我的工作已将近结束〞“我的健康很坏〞;客观方面——华莱斯的结论差不多与我完全相同)。
第3段关键句:我现在刊印的这个“摘要〞必然是不完善的。
主要内容是:内容过简的原因。
第4段关键句:我仍想利用这个时机,对虎克博士表示深深的感谢。
主要内容是:对支持者表达感谢。
第5段关键句:物种不是被独立创造出来的,而是像变种一样,是从其他物种传下来的。
主要内容是:物种由演变而来。
推断依据是:①生物的相互亲缘关系;②胚胎关系;③地理分布;④地质上的连续。
《物种起源》绪论一、读准字音(一)单音字(1)摘.要( ) (2)爵.士( ) (3)胚.胎( ) (4)慷慨.( ) (5)槲.寄生( ) (6)冒昧.( ) (7)狭隘.( ) (8)分歧.( ) (1)zhāi (2)jué (3)pēi (4)kǎi (5)hú (6)mèi (7)ài (8)qí(二)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1)栖⎩⎨⎧栖.息( )栖.栖( ) (2)殖⎩⎨⎧繁殖.( )骨殖.( ) (3)率⎩⎨⎧轻率.( )效率.( ) (4)混⎩⎨⎧混.合( )混.蛋( ) 2.语境辨析法(5)近日,鲁南地区遭遇暴雪,高速部门第一时间全面启动了应急预案,各区间.( )迅速组织多台铲雪车进行不间.( )断除雪。
(6)公安干警根据群众提供.( )的线索,很快就抓住了一名犯罪嫌疑人,又根据这个犯罪嫌疑人的口供.( ),一举打掉了这个犯罪团伙。
(1)qī/xī (2)zhí/shi (3)shuài/lǜ (4)hùn/hún(5)jiān/jiàn (6)ɡōnɡ/ɡònɡ二、写对字形 (1)⎩⎨⎧原liàn ɡ()lián ɡ( )爽liàn ɡ( )晒 (2)⎩⎨⎧篇fú( )蝙fú( )fú( )射(3)⎩⎨⎧ɡài ()括慷kǎi ()灌ɡài ( ) (4)⎩⎨⎧亲yuán ( )chuán ( )子不容置huì( )(1)谅/凉/晾 (2)幅/蝠/辐 (3)概/慨/溉 (4)缘/椽/喙三、积累词语1.理解辨析(1)搜集·收集搜集:到处寻找(事物)并聚集在一起。
一般指较隐蔽、不易得到的东西,主动性强,中性词。
收集:使聚集在一起。
一般指不隐蔽的东西。
5. 1. 1《物种起源》绪论共2课时第2课时教案(苏教版必修5)教学目的:一、学习达尔文为科学而不懈努力,严谨求实的精神。
二、通过对本课内容的学习,训练学生筛选各种信息的能力,使筛选信息迅速、准确的要求落到实处。
三、深刻领会一些词句在文章中的表意功能。
教学重点:整体把握,筛选局部信息。
教学难点:分析长句,对长句中一些词语的作用进行挖掘、归纳。
课时安排:2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的:通过对文屮一些长句的分析,训练学生发现句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进而达到对句子的深入理解.教学步骤:一、明确本课学习重点,检查作业情况:课后二、三、四题.二、关于长句及长句的分析:长句:容量大,信息丰富,显得庄重的句子,有时是单句,有时是复句。
适用于详尽地叙述事物或严密地阐述道理,多用于书而语,特别是科技文和政论文。
长句的分析:首先要注意寻找主干(主、谓、宾),剔除枝叶(定、状、补)或分清各分句间的层次关系(偏正、并列、转折等),以达到对句子大意的把握;其次要注意“枝叶”在句中的作用,它们往往在程序、时间、范圉、条件、数量、位置等方面对句子主干进行限制,从而使长句严密而周到,很多时候,“枝叶”在句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去掉它们会使句意大变。
三、从文中选出几个长句,分别运用找主干法和划分层次法进行分析:1.我曾以博物学者的资格参加贝格尔号巡洋舰的环球远航,在南美洲看到的关于生物的地理分布和现在生物与古生物在地质上的关系,给了我很深刻的印象。
明确:一二句并列关系,二句是个单句,主语“关系”。
2.如果把像啄木鸟的构造,它的足、尾、嘴、舌如此巧妙地适应于捉取树皮里面的昆虫,仅仅归因于外界的条件是不合理的.明确:一个长单句,主语从开头到条件,是一个句子来充当一个成分。
3.这个结论,即使很有根据,但是如果不能说明地球上的无数生物,怎样经历变异而达到它们的极其完善的构造和相互适应,仍然是难以令人满意。
明确:一个复句,第一层在“根据”后边,转折关系;第二层在“仍然”前面,假设关系。
问题导学1.达尔文为何提早第一版《物种发源》?2.作者获得“物种不是被独立创建出来的,而是像变种相同,是从其余物种传下来的”这一看法的依照是什么?3.作者是如何对待“ 自然学者们经常把变异的唯一可能原由归之于如天气、食品等等外界条件”的?这一态度说了然什么?4.本文语言正确严实,谈谈下边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表达上的作用。
( 1)在 1837 年我就想到,假如耐心地收集和考虑可能与这个问题有任何关系的各样..事实,或许能够关于这个问题获得一些认识。
....( 2) 1844 年,我把这些简洁笔录扩大为结论的大纲,这些结论我当时..以为是正确的。
( 3)关于物种发源,他获得了差不多与我完整相同的一般结论。
.....自主研究达尔文在《物种发源》一书中提出的“物竞天择,适者生计”这一看法,你是如何对待的呢?文法导析语言正确慎重本文最突出的特色是语言正确慎重。
动词、形容词使用正确,修饰、限制性词语的使用恰到利处,关系词语运用适当,语意表现得严实周祥,有相当强的逻辑性,表现了一位科学家严肃认真、脚踏实地的精神。
擅长运用结构复杂的句式表达周祥慎重的意思。
比方“我曾深深地被栖息在南美洲的生物散布的一些事实以及该洲现存生物和古生物在地质上的关系的一些事实所感动”,句子虽长,但结构慎重。
该句的骨干是“我被感动”,被什么感动?被“一些事实”感动,这些事实是指南美洲的生物散布以及该洲现存生物和古生物在地质上的关系。
再如“我充足相信,物种不是不变的”,这个两重否认句很有表现力,它不只增强了语气,一定了物种变异这一认识,并且增强了文章论辩的力量,“不是不变”是对不变论的有力批判。
技法导练导练目标选择你认识的一种科学理论或科技产品,写一个作文片段,介绍你所知道的相关知识,力争语言正确、简洁,300 字左右。
素材积淀话题集锦在“ 神创论” 与“ 生物进化论” 思潮强烈斗争的期间,达尔文远离大城市的喧哗,开始了为期五年的全球航行。
语文必修V苏教版第一专题版块一《物种起源绪论》最新同步教案《物种起源绪论》教案8教材简析1.这篇课文的地位、作用《〈物种起源〉导言》是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属基本篇目讲读课。
本课安排,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巩固“整体把握,筛选信息”的学习重点。
归纳出筛选信息的要点,并灵活的应用于下两篇的自读课中,这篇课文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学目标的确定极其依据新版《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学生学习现代文的要求是:“着重提高学生对现代文的语言、结构和内容的理解、分析、归纳能力”,“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概括要点”,而学生在现有的基础上,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
教学目标:情感目标:学习达尔文为科学而不懈努力,严谨求实的精神。
知识目标:通过对本课内容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筛选各种信息的技巧,能迅速准确地筛选出有关信息。
能力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能力,深刻领会一些词句在文章中的表意功能。
3.教学重点根据大纲对本单元学习重点的要求“整体把握,筛选信息”及这一课的学习重点“筛选主要观点,筛选关键语句”,因此,确立本课的教学重点为:A.整体把握文章,筛选文章中的重要信息,并训练学生对相关信息的组合输出能力。
B.通过对文中一些长句的分析,对关键词语的分析,训练学生发现句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进而达到对句子的深入理解。
4.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是就学生的接受而言,因为这篇课文比较枯燥也不易懂,要正确、迅速地筛选出有关信息对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教学的重点A也是教学的难点。
二.简析方法1. 教的方法:温故知新法点拨法讨论法为了达到“不教”的目的,引导学生回顾前一课是如何筛选信息的,然后“知新”,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采用讨论法,由学生思考、讨论,老师点拨,找出相关信息,并总结出筛选信息的方法,加以灵活运用。
2.学的方法:联系法归纳法课前安排学生预习,先了解课文内容,为课堂上的筛选信息作准备;课堂上让学生联系前一课配合这课讨论思考找出相关信息,归纳出筛选信息的方法,然后由理性意识指导运用。
《物种起源》绪论学案●画语导入从最古老的单细胞到有着复杂生命结构与思维的人类诞生,在漫长的30多亿年生命行进征程中,形形色色的生物从出生到灭亡,从低等到高等,究竟是何种神奇的力量推动着生物的进化发展呢?多少个世纪以来,人们绞尽脑汁,企图找到令人信服的答案,最终都以百思不得其解而告终。
但19世纪英国伟大的博物学家达尔文实事求是、谦虚谨慎,冲破教会神创人的谬论,形成了具有无可争议的说服力的理论体系——生物普遍进化的思想以及“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机制,使人类在认识自我上又前进了一大步。
●研习梳理【字词梳理】1.正音鸟喙.()结束.()槲.树()狭隘.()琐屑.()胚.胎()篇幅.()栖.息()札.记()衍.生()疟.疾()分歧.()答案:huì,shù,hú,ài,xiè,pēi,fú,qī,zhá,yǎn,nüè,qí2.辨音中间.()轻率.()供.给()间.断()效率.()口供.()答案:jiān,jiàn;shuài,lǜ;ɡōnɡ,ɡònɡ3.辨形狭(ài)记(zhá)洋(yì)钢(zhá)自(yì) 胎(pēi)号(shì)土(pī)答案:隘,溢,缢,谥;札,轧;胚,坯【词语积累】1.词语释义习性:长期在某种自然条件或社会环境下所养成的特性。
狭隘:①宽度小。
②(心胸、气量、见识等)局限在一个小范围里;不宽广;不宏大。
关联:事物相互之间发生牵连和影响。
洞察:观察得很清楚。
冒昧:(言行)不顾地位、能力、场合是否适宜(多用作谦辞)。
遗传:生物体的构造和生理机能等由上代传给下代。
趋向:朝着某个方向发展;趋势。
2.词义辨析搜集收集二者都有“聚集”的意思。
“搜集”指到处寻找(事物)并聚集在一起;“收集”指“使聚集在一起”,没有“到处寻找”之意。
【创新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专题一 1《物种起源》绪论学案苏教版必修5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奠定了进化论的科学基础。
而现代生物学的发展,促进了生命起源、物种分化和形成等进化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认为生物最初从非生物而来,现代地球上生存的各种生物,有共同的祖先,它们在进化过程中,通过变异、遗传和自然选择,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
恩格斯认为达尔文的进化理论是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细胞学说和进化论)之一。
——摘自《辞海》(1999年版)还生命以过程余秋雨不能设想,古罗马的角斗场需要重建,庞贝古城需要重建,柬埔寨的吴哥窟需要重建,玛雅文化遗址需要重建。
这就像不能设想,远年的古铜器需要抛光,出土的断戟需要镀镍,宋版图书需要上塑,马王堆的汉代老太需要植皮丰胸、重施浓妆。
只要历史不阻断,时间不倒退,一切都会衰老。
老就老了吧,安详地交给世界一副慈祥美。
假饰天真是最残酷的自我糟践。
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没有废墟的人生太累了,没有废墟的大地太挤了,掩盖废墟的举动太伪诈了。
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
——这就是人类的大明智。
当然,并非所有的废墟都值得留存,否则地球将会伤痕斑斑。
废墟是古代派驻现代的使节,经过历史的挑剔和筛选。
废墟是祖辈曾经发动过的壮举,会聚着当时的力量和精粹。
废墟是一个磁场,一极古代,一极现代,心灵的罗盘在这里感应强烈。
失去了磁力就失去了废墟的生命,它很快就会被人们淘汰。
微感言:参考感悟:①还生命以真实。
②真实与虚伪。
③珍惜生命。
④认真对待生命中的每一天。
达尔文名句采撷1.要是没有为数众多的可敬的观察家们辛勤搜集到的丰富资料,我的著作便根本不可能写成,即使写成了也不会在人们心目中留下任何印象。
所以我认为荣誉主要应归于他们。
2.无知者比有知者更自信。
只有无知者才会自信地断言,科学永远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3.我能成为一个科学家,最主要的原因是:对科学的爱好,思索问题的无限耐心,在观察和搜集事实上的勤勉,一种创造力和丰富的常识。
《〈物种起源〉绪论》学案●画语导入从最古老的单细胞到有着复杂生命结构与思维的人类诞生,在漫长的30多亿年生命行进征程中,形形色色的生物从出生到灭亡,从低等到高等,究竟是何种神奇的力量推动着生物的进化发展呢?多少个世纪以来,人们绞尽脑汁,企图找到令人信服的答案,最终都以百思不得其解而告终。
但19世纪英国伟大的博物学家达尔文实事求是、谦虚谨慎,冲破教会神创人的谬论,形成了具有无可争议的说服力的理论体系——生物普遍进化的思想以及“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机制,使人类在认识自我上又前进了一大步。
●研习梳理【字词梳理】1.正音鸟喙.()结束.()槲.树()狭隘.()琐屑.()胚.胎()篇幅.()栖.息()札.记()衍.生()疟.疾()分歧.()答案:huì,shù,hú,ài,xiè,pēi,fú,qī,zhá,yǎn,nüè,qí2.辨音中间.()轻率.()供.给()间.断()效率.()口供.()答案:jiān,jiàn;shuài,lǜ;ɡōnɡ,ɡònɡ3.辨形狭(ài)记(zhá)洋(yì)钢(zhá)自 (yì) 胎(pēi)号(shì)土(pī)答案:隘,溢,缢,谥;札,轧;胚,坯【词语积累】1.词语释义习性:长期在某种自然条件或社会环境下所养成的特性。
狭隘:①宽度小。
②(心胸、气量、见识等)局限在一个小范围里;不宽广;不宏大。
关联:事物相互之间发生牵连和影响。
洞察:观察得很清楚。
冒昧:(言行)不顾地位、能力、场合是否适宜(多用作谦辞)。
遗传:生物体的构造和生理机能等由上代传给下代。
趋向:朝着某个方向发展;趋势。
2.词义辨析搜集收集二者都有“聚集”的意思。
“搜集”指到处寻找(事物)并聚集在一起;“收集”指“使聚集在一起”,没有“到处寻找”之意。
[新课入门须知][知目标][知作者]达尔文(1809~1882),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
于1859年出版了震惊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一书,从根本上否定了当时甚嚣尘上的“神创论”“物种不变论”等传统观念,成为生物学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随后他又写成《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人类起源及性的选择》等书,进一步充实了进化学说的内容。
达尔文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他划时代的贡献,为人类科学事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广阔前景。
因此,当他于1882年4月19日逝世以后,人们为了表达对他的敬仰,把他安葬在科学界伟大人物牛顿的墓旁,他享受了一个自然科学家的最高荣誉。
恩格斯认为达尔文进化论是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细胞学说、进化论)之一。
[知背景]达尔文年轻时,正是生物学领域处于“神创论”与生物进化论思潮激烈斗争的时期,也正是英国资产阶级完成工业革命,进一步扩张掠夺海外殖民地的时期,英国政府派遣大量船舰和探险队到各地进行探险和科学考察。
1831年,达尔文以博物学家的身份参加了“比格尔号”军舰为期五年的环球旅行,考察大陆海岸沿线的动植物、地质地貌情况,并且搜集了大量资料。
1836年回国后,达尔文以进化论观点整理、研究科学考察中获得的资料。
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达尔文于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一书。
[知常识]绪论:又称导论、导言、绪言等,在书籍开头概要地向读者介绍有关这本书的主旨、内容、体例等部分,但与序言不同。
序言的内容宽泛,对原作内容是否具体,对内容介绍的多少都没有明确要求。
而绪论的主要篇幅必须介绍原作的内容和主旨。
序言写作无定体,或叙事,或抒情,或议论,或说明,或兼而有之,都是可以的。
而绪论则侧重议论、说明。
文学作品一般有序言而无绪论,学术著作有绪论、也可有序言。
学术著作再版几次可以有几篇序言,而绪论只有一篇。
一、读准字音1.单音字(1)栖.息(qī) (2)爵.士(jué) (3)胚.胎(pēi) (4)狭隘.(ài) (5)槲.寄生(hú) (6)雌.雄(cí) (7)冒昧.(mèi) 2.多音字(1)因词而异①曾⎩⎪⎨⎪⎧ 曾.经(céng )曾.祖(zēng ) ②将⎩⎪⎨⎪⎧ 将.近(jiāng )将.领(jiàng )将.进酒(qiāng )③结⎩⎪⎨⎪⎧ 结.论(jié)结.实(jiē) ④传⎩⎪⎨⎪⎧遗传.(chuán )经传.(zhuàn ) (2)一言辨异⑤目前,高速公路并没有封路,我市辖区各站口均安排人员进行间.(jiàn)断性放行,以拉开车辆的行车间.(jiān)距,防止车辆发生追尾、刮擦等交通事故。
◆1《物种起源》绪论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奠定了进化论的科学基础。
而现代生物学的发展,促进了生命起源、物种分化和形成等进化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认为生物最初从非生物而来,现代地球上生存的各种生物,有共同的祖先,它们在进化过程中,通过变异、遗传和自然选择,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
恩格斯认为达尔文的进化理论是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细胞学说和进化论)之一。
——摘自《辞海》(1999年版)还生命以过程余秋雨不能设想,古罗马的角斗场需要重建,庞贝古城需要重建,柬埔寨的吴哥窟需要重建,玛雅文化遗址需要重建。
这就像不能设想,远年的古铜器需要抛光,出土的断戟需要镀镍,宋版图书需要上塑,马王堆的汉代老太需要植皮丰胸、重施浓妆。
只要历史不阻断,时间不倒退,一切都会衰老。
老就老了吧,安详地交给世界一副慈祥美。
假饰天真是最残酷的自我糟践。
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没有废墟的人生太累了,没有废墟的大地太挤了,掩盖废墟的举动太伪诈了。
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
——这就是人类的大明智。
当然,并非所有的废墟都值得留存,否则地球将会伤痕斑斑。
废墟是古代派驻现代的使节,经过历史的挑剔和筛选。
废墟是祖辈曾经发动过的壮举,会聚着当时的力量和精粹。
废墟是一个磁场,一极古代,一极现代,心灵的罗盘在这里感应强烈。
失去了磁力就失去了废墟的生命,它很快就会被人们淘汰。
微感言:参考感悟:①还生命以真实。
②真实与虚伪。
③珍惜生命。
④认真对待生命中的每一天。
达尔文名句采撷1.要是没有为数众多的可敬的观察家们辛勤搜集到的丰富资料,我的著作便根本不可能写成,即使写成了也不会在人们心目中留下任何印象。
所以我认为荣誉主要应归于他们。
2.无知者比有知者更自信。
只有无知者才会自信地断言,科学永远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3.我能成为一个科学家,最主要的原因是:对科学的爱好,思索问题的无限耐心,在观察和搜集事实上的勤勉,一种创造力和丰富的常识。
4.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
只是在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普通人之上。
一、作者视窗进化论的创建者——达尔文当“神创论”牢牢禁锢着人们的心灵,当教会在不断宣传“神创论”的时候,你怀着一颗寻求真理的心,开始了大胆的怀疑和执着的探索。
五年的环球航行,拓展了你的视野;无数次的细致观察,启发了你的思维。
以一人之力创建进化论,凭单枪匹马开启革命之门。
为生物科学奠基,为人类思想解锁。
睿智的思考颠覆了神学的荒谬,先进的思想打破了宗教的束缚,生物的进化剥夺了人类的优越感。
你让我们理解了生命,你让我们懂得了世界。
社会的风雨可以侵蚀你的身影,时间的河流却湮没不了真理的容颜。
【注】达尔文(1809—1882),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
曾乘比格尔号军舰作了历时五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
除了生物学外,他的理论对人类学、心理学及哲学的发展都有不容忽视的影响。
他的《物种起源》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
二、写作背景达尔文年轻时,正是生物学领域处于“神创论”与生物进化论思潮激烈斗争的时期,也正是英国资产阶级完成工业革命、进一步扩张海外殖民地的时期,英国政府派遣大量舰船和探险队到世界各地进行探险和科学考察。
1831年,达尔文以自然科学家的身份参加了比格尔号军舰为期五年的环球考察,考察大陆海岸沿线的动植物、地质地貌情况,并且搜集了大量资料。
1836年回国后,达尔文以进化论观点整理、研究科学考察中获得的资料,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于1859年出版了震惊学术界的《物种起源》一书。
三、基础梳理1.给加点的字注音(1)单音字狭隘.(ài)分歧.(qí)槲.寄生(hú)摘.要(zhāi) 胚.胎(pēi) 慷慨.(kǎi) 冒昧.(mèi) 栖.息(qī) (2)多音字⎩⎪⎨⎪⎧ 间.断(jiàn )中间.(jiān ) ⎩⎪⎨⎪⎧ 轻率.(shuài )效率.(lǜ) ⎩⎪⎨⎪⎧累.积(lěi )劳累.(lèi ) 2.辨形组词⎩⎪⎨⎪⎧ 狭ài 隘yì溢出 ⎩⎪⎨⎪⎧yòu 诱使刺xiù绣 ⎩⎪⎨⎪⎧ yuán 缘分不容置huì喙如chuán 椽巨笔 ⎩⎪⎨⎪⎧ qī栖息shài 晒太阳xī牺牲3.成语积累【识记】 (1)独一无二:没有相同的,没有可以相比的。
(2)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生物在进化过程中,相互竞争,能适应的生存下来。
原指生物进化的一般规律,后也用于人类社会的发展。
【运用】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是否恰当(对的打“√”,错的打“×”)(1)火炬作为奥运文化的象征,具备了前所未有独一无二....的“激励”价值。
( ) (2)现实总是会让一个人更坚强,面对众多的竞争者,面对就业的压力,面对“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只有努力向前走。
( ) 答案 (1)√ (2)√4.近义词辨析(1)忽略·忽视辨析:“忽略”指没有注意到,疏忽,偏重于结果;“忽视”指不注意,不重视。
运用:①对于这次考试失利的原因,他总结为是自己________了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②深圳房价下跌了近30%,无疑是造成“断供”的直接原因,但是人们盲目贷款,超负荷的承担还贷压力的因素也不容________。
答案 ①忽略 ②忽视(2)考察·考查辨析:二者都有“检查”的意思。
“考察”着重指观察、调查、研究,目的是取得材料,研究事物。
是实地观察、了解的意思。
“考查”指用一定的标准来检查衡量。
带有考核、检查的意思。
常用于上级对下级,老师对学生等等。
运用:①9月5日~6日,以格里芬先生为组长的联合国粮农组织考察组一行四人对我省实施的外资造林项目进行了________。
②高三年级的学生们就要迎接普通高中学业水平________,这是他们在高考前面临的一场重要的考核。
答案①考察②考查一、文本助读【结构图示】本文主要介绍了《物种起源》一书的主要内容,否定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提出了“自然选择”是物种变化最主要的但不是独一无二的手段的主要观点,表现了达尔文实事求是、审慎细致的科学态度。
二、小组合作1.作者对《物种起源》一书的出版作了哪些方面的说明?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答:答案说明内容:成书经过,提前发表的原因,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打算。
作者采用层层递进的说明顺序,让读者能清晰地看到自己研究的历程,表现了一个科学工作者严谨的工作作风。
2.《物种起源》一书的出版经过了哪几个阶段?答:答案《物种起源》从达尔文从事研究到书籍的出版,共经历了四个阶段:①环球航行,注意到生物进化问题;②认真搜集和思索,写出简短笔记;③写成纲要,专心研究;④出版“摘要”。
3.本文关于物种起源问题的两个主要观点是什么?答:答案①深信物种不是不变的,“物种不是被独立创造出来的,而是像变种一样,是从其他物种传下来的”;②“自然选择”是物种变化最主要的但不是独一无二的手段。
三、师生探究1.阅读第一段,完成下面两个题目。
(1)“如果..能够对于这..耐心地搜集和思索可能与这个问题有任何关联的各种事实,也许个问题得到一些了解。
经过了五年....这个问题,并且写出若干简..的工作之后,我曾专心思索短笔记。
”这句话中加点词语有什么表达作用?答:答案这些词语从条件、可能性、数量、实践等方面做出了严格限制,不仅说明了自己科学探索的过程,更表明了自己审慎的科学态度。
(2)“1844年,我把这些简短笔记扩大为结论的纲要,这些结论我当时..认为是正确的。
”“当时”一词强调了什么意思?答:答案“当时”与“现在”相对而言,强调了两层意思:一是当时达到的认识水平,二是现在认识又有所发展。
考点链接揣摩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准确严密是说明文语言的主要特点。
揣摩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要重视具有修饰性功能的词语表意的准确性。
恰当地使用表程度的副词和数量词,可使语言表达得更具体、更全面,增强语言的严密性、科学性。
还要留心关联词语在表意准确严密上的特殊作用。
恰当地使用关联词语,可使语言表达更连贯、更严密,使语义更有层次感,突出说明内容的重点,从而更好地体现说明语言准确严密性的特点。
2.这篇绪论主要说明了《物种起源》的写作经过和作者对物种起源问题的一些基本看法。
透过这些文字,我们可以看出达尔文具有怎样的一种精神和人格魅力?请填写下面的表格。
答案刻苦钻研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精神谦逊审慎的态度严肃认真的态度亲身实践的精神尊重事实的态度毫不动摇的决心3.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一观点,你是如何看待的呢?答:答案观点一:我赞同这个观点。
世界上的生物从诞生的那一刻开始,就经历着被环境选择的过程,这是谁都不可改变的。
弱者,不可避免地要被淘汰。
能在残酷的竞争中牢牢站稳脚跟的,才是真正的强者。
它们经历了种种磨难,最终得以生存。
正所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观点二:我不赞同这个观点。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从自然生物的领域来说,更多的是在强调自然环境对物种繁衍与进化的影响。
而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人为因素已经越来越严重地干扰到物种自然的繁衍生息,甚至对物种的繁衍生息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可以说,一个物种能否继续生存繁衍下去,与人类对它们生存环境的保护或破坏有着直接的关系。
所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已经演变为“物竞人择,适者生存”。
一、阅读延伸挑战达尔文英国伦敦大学的起源学教授史蒂夫·琼斯日前雄心勃勃地向物种起源学的开山鼻祖达尔文发起了挑战,并且发誓要写出一部比达尔文的巨著《物种起源》更完美的学术著作来。
1858年,达尔文在伦敦将他的进化论公之于众,然而,这个150年后仍有科学意义的学说在当时不但没有引起任何的轰动,反而遭到科学界的冷嘲热讽,伦敦科学家协会的主席在当年的年会上说:“今年没有任何的发现。
”当然了,神学界对这一学说更是恨之入骨。
殊不知,达尔文提出的这一理论成了日后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学说,并且因此创建了一门全新的学说——生物学。
然而任何学说都有其时代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学说也不例外。
按琼斯教授的说法,达尔文最大的不足便是没有解释人类的起源这一最为人们关心,也是最重要的问题。
在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中,有关人类起源的话只有一句:“人类的起源和它的历史总有一天会大白于天下。
”此外,琼斯教授还认为,达尔文的学说在其广义理论上也有许多缺陷。
针对达尔文进化论和《物种起源》一书的不足,琼斯教授提出了自己的科学观点,并且准备写一本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