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车手谈调校(11.20)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5
阿兰·普罗斯特在他的《Competition Driving》一书中说道:首先,一位初学者要做的,是单独完成一定的圈数,在此过程中了解赛车的特性,然后系统地改变赛车的调校(例如尝试不同的侧倾杆,把悬挂调软,改变空气动力方面的下压力等诸如此类),然后上路再跑。
即使是在初级方程式赛车的领域里,单单只有驾驶技术是不足够的,你必须对赛车调校了如指掌。
某种程度上,优秀的驾驶技术能让你获得一圈一秒的优势,但调校不对的话,圈速上失去的可能是三秒。
前言首先,本向导并不担保你能成为一个更优秀的车手!说来也许让你失望,优秀的车手并非那么容易造就。
控制赛车的技术并非天赋,它必须在赛场上磨练出来;熟悉一条陌生的赛道没有速成的办法,你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无论任何情况下都能把赛车出色控制好。
只有一个方法能让你变得更优秀:练习,阅读,领悟,再练习。
本向导能所讲述的关于赛车调校的各个部件的知识,以及它们的运作原理。
也就是说,本向导带给你的是如何调校出一台好车的知识,在此之后,你还须去发掘赛车的所有潜力!是什么使赛车跑得那般快?嗯,这主要取决于车手,以及车手的驾驶技术。
有些车手偏好轻微的转向不足,这样有利于感觉赛车的极限;有些车手偏好转向过度,这样可以把赛车发挥得更淋漓尽至。
即使对于单单一位车手来讲,也不存在一个绝对正确的调校。
所谓好的调校,就是能给予车手信心,让车手感觉到时刻把赛车驾驶在极限上。
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当你寻找出某种十分迎合你驾驶风格的调校,那么你完全可以把这种调校的概念运用到其它赛车上。
本向导将会经常谈到“重量转移”这个概念。
现今F1赛车的重量限制是600kg,这个重量时刻遵从物理定律,所以科学地(甚至出神入化地)控制重量的转移是赛车调校的重要部分。
控制重量转移的根本目的,是尽可能把重量平均分布于四个轮胎上,使轮胎达到最适宜的工作温度,从而得到最好的抓地力。
赛车在运动的时候,不断地俯仰和倾侧,这时重量的不断转移正好是操控赛车的关键。
汽车底盘调校的原理与方法汽车底盘调校是指对汽车底盘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提升汽车的操控性、稳定性和舒适性。
底盘作为汽车的基础部分,直接影响着车辆的行驶性能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汽车底盘调校的原理和方法。
一、汽车底盘调校的原理底盘调校的原理是通过调整底盘各个方面的参数,使其更好地适应不同的驾驶条件和需求。
底盘调校主要涉及底盘结构、悬挂系统、制动系统和转向系统等方面。
1. 底盘结构优化:优化底盘的刚度、强度和重量分布,以提高整车的稳定性和抗侧倾能力。
通过改变材料和设计结构,可以降低重心、减少进一步提高车辆的操控性。
2. 悬挂系统调整:悬挂系统是底盘调校的关键部分,通过调整悬挂系统的减振器、弹簧和阻尼器等参数,可以改变车辆的悬挂刚度、回弹力和减震效果。
这些调整可以提高车辆的驾驶稳定性、舒适性和操纵性。
3. 制动系统优化:调整刹车片、刹车盘、制动油和制动器等参数,可以提高制动力和制动的稳定性。
合理的制动系统调校可以缩短制动距离,减少刹车时的不稳定因素,提高行驶安全性。
4. 转向系统调整:通过调整转向力矩、行程和灵敏度等参数,可以改变车辆的转向感觉和操纵性。
合理的转向系统调校可以使驾驶者更加舒适和轻松地操纵车辆,提高驾驶乐趣。
二、汽车底盘调校的方法底盘调校需要专业设备和技术,一般由汽车制造商和专业调校师完成。
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底盘调校方法。
1. 跑道测试:通过在测试场地进行驾驶测试,记录车辆的悬挂行程、回弹力、刹车距离和转向感觉等数据。
根据测试结果,调整悬挂系统和转向系统等参数,以达到最佳的操控性能。
2. 震动测试:通过专业的震动测试仪器,对悬挂系统进行动态测试。
根据测试结果,调整减振器和弹簧的刚度和回弹力,以提升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
3. 制动测试:通过在制动测试台上进行制动性能测试,记录刹车距离、制动力和制动稳定性等数据。
根据测试结果,调整刹车片、刹车盘和制动器等参数,以提高制动安全性和性能。
4. 悬挂调校:通过对悬挂系统进行调整和优化,包括减振器、弹簧、悬挂高度和几何参数的调整等,以改善车辆的抗侧倾、悬挂刚度和舒适性。
汽车发动机调校技巧与注意事项汽车发动机就如同车辆的“心脏”,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着车辆的动力、燃油经济性以及排放等关键指标。
而发动机调校则是一项精细且复杂的工作,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并留意诸多注意事项。
首先,我们来谈谈发动机调校的技巧。
进气系统的优化是关键的一环。
合理增加进气量可以显著提升发动机的性能。
例如,换装高流量的空气滤清器,能够减少进气阻力,让更多的空气进入气缸参与燃烧。
同时,对进气歧管进行改进,使其进气更加顺畅,也能提高进气效率。
燃油系统的调校同样重要。
调整喷油嘴的喷油压力和喷油时间,可以精准控制燃油的喷射量和喷射时机。
通过使用高性能的燃油泵和喷油嘴,确保燃油供应的充足和稳定,从而实现更理想的燃烧过程。
点火系统的优化也不容忽视。
选择合适的火花塞,并调整点火提前角,可以使燃烧在最佳时刻发生,提高燃烧效率,释放更多的能量。
在发动机调校中,气门正时的调整也是一项常用的技巧。
通过改变气门开启和关闭的时间,可以优化气缸内的进气和排气过程,提高充气效率,增强发动机的动力输出。
涡轮增压系统的调校(如果车辆配备)对于提升动力效果显著。
调整涡轮增压器的增压压力,使发动机在低转速时就能获得较大的扭矩,同时要确保在高转速时不会出现过度增压导致的问题。
接下来,我们说说发动机调校的注意事项。
安全性始终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任何调校都不能以牺牲发动机的可靠性和耐久性为代价。
过度追求高性能可能会导致发动机部件过早磨损甚至损坏,增加维修成本和安全隐患。
在调校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发动机的原始设计和性能参数。
不同型号和类型的发动机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极限,盲目进行大幅度的调校可能会适得其反。
使用优质的零部件和油品至关重要。
低质量的配件和不符合标准的燃油可能会影响调校效果,甚至对发动机造成损害。
发动机调校需要借助专业的设备和工具进行精确测量和调试。
例如,使用尾气分析仪检测排放情况,以判断调校是否合理;利用示波器监测点火信号,确保点火系统正常工作。
修车师傅对所有车系的评价,太全了!一、德系车:汽车的故乡,首先讲德系。
奔驰:奔驰是祖师爷,奔驰也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当汽车的祖宗决不能浪得虚名。
无论碰撞测试还是各国分别进行的质量评估,奔驰都一直位居前列,绝不掉队。
体现出了对汽车的真正理解真正实力。
百年品牌,百年沉淀,实力不凡。
当之无愧德系三驾马车之首。
买奔驰任何一款车都不会有错,错的只是中外价格差别太大。
不过沥青阻尼片、甲醛超标事件,给了奔驰下神坛的机会。
宝马:三驾马车第二品牌,本来宝马在奔驰面前就是弱势,操控是弱势突围的手段,对操控观念的坚持也造就了宝马。
宝马的质量控制并不如奔驰,在英国Autoexpress的发动机调查之中Mini荣登倒数行列之探花。
宝马发动机功率不错,质量也只一般般,Autoexpress位列倒数第七。
主打操控牌,让油耗低跟宝马交不了朋友。
质量品质不如奔驰。
以往各厂商都没有把客户的驾驶感受放在第一位,宝马的操控神主牌就高大地树立起来。
现在操控优势已经不明显了。
其实要论操控,高端操控跟宝马也没多大关系。
要操控,所有轿车和SUV统统靠边,跑车上路。
正好宝马就是生产轿车和SUV为主的。
宝马Z是什么?Z3和奔驰SLK 这种敞篷跑车都是马自达MX-5销售佳绩下刺激的产物。
更何况宝马和公认最牛的WRC拉力赛的各个常务冠军车队搭不上边。
宝马没那么神,一个以豪华为定位,以操控为卖点的家用车品牌。
并不是说要把宝马贬低很普通合资车一样,宝马的操控和用料比普通合资车要强一些,但差距远没有价格那么大。
奥迪:奥迪本不是什么豪华品牌,只不过在中国官车的成功挽救了奥迪,也让奥迪发现了在中国打高端牌的甜头,于是开始了高举高端的旗帜前进。
奥迪最著名的招牌是发动机烧机油。
这先天疾病来自大众。
也在英国的评价中倒数第二,奥迪在三驾马车中无论是品位、品质、操控等都不占优,唯有主打科技感。
奥迪卖得太贵了,真正合适它的价格是现在国内大众的位置。
在欧洲也确实比大众贵一点而已。
掌握汽车底盘调校方法汽车底盘调校方法旨在改善汽车的悬挂系统、转向系统和制动系统等底盘部件的性能,从而提升车辆的行驶稳定性、操控性和安全性。
合理的底盘调校不仅可以增加驾驶乐趣,还能为驾乘人员提供更好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汽车底盘调校方法,帮助您掌握如何对您的爱车进行优化。
首先是悬挂系统的调校。
悬挂系统是连接汽车车身和车轮的关键部件,对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和舒适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常见的悬挂系统调校方法包括调整悬挂系统的高度、硬度和减振效果。
通过调整悬挂系统的高度可以改变车身的重心位置,进而影响到车辆的操控稳定性。
调整悬挂系统的硬度可以提升车辆的操控性,但过硬的悬挂系统可能会牺牲舒适性。
减振效果的调整可以使得车辆对颠簸和震动的反应更为平稳,提升驾乘舒适性。
其次是转向系统的调校。
转向系统的良好调校能够使车辆的操控更为精准和舒适。
调整车辆的转向力度和转向角度可以使得驾驶员在操控时更加准确和顺畅。
此外,转向系统的灵敏度和反馈性也可以通过调校来提升,使驾驶者更加直观地感知到车辆的状况,从而更好地掌控驾驶。
转向系统的调校需要根据个人的喜好和驾驶风格来进行调整,因此建议在调校时遵循专业人士的建议或参考汽车制造商的调校指南。
最后是制动系统的调校。
制动系统是汽车安全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理的制动系统调校可以提高制动性能和驾驶安全。
制动系统的调校主要包括刹车片和刹车盘的选择,以及刹车液的性能调整。
刹车片和刹车盘的选择要根据驾驶需求和路况来决定,不同的材料和设计会有不同的刹车性能。
刹车液的性能调整可以提高刹车的灵敏度和制动力度,更加可靠地保证驾驶安全。
在进行刹车系统调校时,应该选择专业的汽车维修中心进行操作,确保调校的安全和有效性。
在进行汽车底盘调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根据个人的驾驶习惯和需求来调整底盘,不要盲目追求极致性能,而忽视舒适性和安全性。
其次,底盘调校最好在专业的汽车维修机构进行,他们具备专业的知识和经验,可以确保调校的质量和效果。
解密汽车悬挂系统调校方法汽车悬挂系统是车辆的重要部件之一,它直接影响着车辆的稳定性、舒适性以及操控性能。
悬挂系统调校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对车辆性能以及乘坐舒适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解密汽车悬挂系统调校的方法,以帮助车主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悬挂系统的调校技巧。
首先,了解汽车悬挂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原理是进行调校的前提。
汽车悬挂系统主要由减震器、弹簧和防倾杆等组成。
减震器是悬挂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它通过控制弹簧的反弹力来稳定车身。
弹簧主要起到支撑车身的作用,而防倾杆则用于减少车身的侧倾。
了解这些基本组成和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调整悬挂系统的性能。
其次,悬挂系统的调校可以根据个人需求和驾驶风格进行个性化设置。
对于喜欢更加舒适的驾驶体验的车主来说,可以适当调低减震器的硬度,增加弹簧的柔软度,以提供更好的缓冲效果和舒适性。
而对于喜欢激烈驾驶的车主来说,则可以选择增加减震器的硬度,提高悬挂刚度,以提供更好的操控性能和稳定性。
在进行悬挂系统的调校时,还需要考虑到车辆的用途和道路状况。
例如,在面对崎岖不平的土路或者破损的道路时,可以适当调低减震器的硬度,以降低对车身的冲击力。
而在面对高速公路或者平整的道路时,则需要适当提高悬挂系统的刚度,以提供更好的稳定性和操控性能。
此外,在进行悬挂系统调校时,还需要考虑到前后悬挂系统之间的平衡。
如果前悬挂系统过硬,而后悬挂系统过软,容易导致车辆发生过度下压或者抬头现象。
因此,需要确保前后悬挂系统的调校达到一定的平衡,以提供更好的悬挂性能和用户体验。
悬挂系统调校的方法包括了调整减震器硬度、更换弹簧和防倾杆等。
通过调整减震器硬度,可以改变减震器对弹簧的控制力度,从而改变车辆的悬挂刚度。
更换弹簧可以根据需求选择不同硬度的弹簧,以改变车辆的悬挂高度和刚度。
而防倾杆则可以通过更换不同硬度的杆件,来调整车辆的侧倾稳定性。
最后,悬挂系统调校需要搭配适当的轮胎选择。
不同的轮胎可以影响车辆对路面的接触性能,进而影响悬挂系统的调校效果。
SHIMANO前后变速器校调含链条设定■前变速器1.前变速器的安装位置前变速器之导链片外侧于距离大齿盘垂直正上方时,建议距离约1~3m2.低位螺丝调整内导链片与链条距离为0~0.5mm。
螺丝转动1/8圈(45度)=导链片移动0.4mm3.高位螺丝调整调整高位螺丝,外导链片与链条距离为0~0.5mm4.微调螺丝微调螺丝顺时针旋转时,导轮向内侧移动。
反之,逆时针旋转时,导轮向外侧移动5.简易调整指南:◎链条脱落到曲柄端顺时钟旋紧高位螺丝(约1/4圈)◎中片齿盘变速到大片齿盘困难逆时钟放松高位螺丝(约1/8圈)◎中片齿盘变速到小片齿盘困难逆时钟放松低位螺丝(约1/4圈)◎若链条档位处于大齿片时,和前变内导板发生摩擦顺时钟旋紧高位螺丝(约1/8圈)◎若链条档位处于大齿片时,和前变外导板发生摩擦逆时钟放松高位螺丝(约1/8圈)◎大齿片退档到中齿片,链条会跳来跳去逆时针放松微调螺丝(outer casing adjustment barrel)1~2圈◎变速设定大齿盘于中片、飞轮于最大片时,链条和前变内侧导板发生摩擦顺时针旋紧微调螺丝1~2圈◎链条脱落到五通端顺时钟旋紧低位螺丝(约1/2圈)◎自中片齿片变速到大片手感吃力逆时钟放松高位螺丝(约1/4圈)■后变速器1.高位螺丝调整变速至最重档位,调整高位螺丝(H),让Guide pulley对齐最小片飞轮外侧2.低位螺丝调整变速至最轻档位,调整低位螺丝(L),让Guide pulley对齐最大片飞轮中心3.B-tension链条位于大齿盘小片与飞轮最大片时,转动曲柄。
调整B-tension 螺丝让guide pulley尽可能靠近飞轮(约5~6mm),但勿相互接触。
接着,将链条变速至最小片飞轮,重复上述动作。
顺时针旋紧为加大距离,逆时针旋松为缩短距离4.变速微调1、由后方向前看,微调螺丝顺时针旋紧时,导轮向外侧移动2、微调螺丝逆时针旋紧时,导轮向内侧移动3、后变速器安装置车架后勾爪,须注意车架确实抵住后变速器卡榫4、变速线安装必须与沟槽吻合5后变速包容量(Total Capacity)公式:(齿盘大片-小片)+(飞轮大片-小片)例:(53-39)+(34-11)=37■链条1.链条长度设定▲齿数比较大之飞轮:如11-34、11-32、11-28等,一般为登山车链条位于最大片齿盘与飞轮状态下加二目链条,即为标准长度;齿数比较小之飞轮:如11-23、11-25、12-27等,一般为公路车。
车辆动力系统的优化与调校技巧车辆动力系统的优化与调校是现代汽车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它涉及到发动机、传动系统以及其他关键组件的调整和优化,以提高车辆的性能和燃油效率。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一些车辆动力系统优化与调校的技巧和策略。
一、发动机调校1. 动力输出调整:通过调整进气量和点火提前角度等参数,可以实现更高的动力输出。
根据不同的需求,可以进行不同的调整,例如提高低转速扭矩、增加高转速马力等。
2. 燃料混合比优化:通过调整发动机喷油系统,可以实现更合适的燃料混合比,以提高燃烧效率和燃油经济性。
同时,还需要考虑排放控制要求,以确保车辆符合环保标准。
3. 减小摩擦损失:通过采用先进的润滑技术和材料,减少发动机内部摩擦损失,可以提高动力输出和燃油经济性。
二、传动系统调校1. 变速器优化:通过调整换挡点和换挡时机,可以提高变速器的换挡平顺性和响应速度。
同时,还可以根据不同的驾驶条件和需求,进行变速器参数的适配调整。
2. 差速器调校:对差速器进行适当的调整,可以提供更好的驾驶稳定性和操控性能。
根据车辆类型和用途,选择合适的差速器设置,以实现最佳的动力输出和转向性能。
三、其他系统优化1. 车身结构优化:通过采用轻量化材料和优化结构设计,可以减轻车辆重量,提高燃油经济性和行驶稳定性。
2. 制动系统升级:对于性能要求较高的车辆,可以进行制动系统的升级,以提供更强大的制动力和更好的制动性能。
3. 悬挂系统调校:通过调整悬挂系统的刚度和减震器的阻尼特性,可以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和操控性。
总结:车辆动力系统的优化与调校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通过调整发动机、传动系统和其他关键组件的参数和特性,可以实现更出色的性能和更高的燃油经济性。
在进行调校时,需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确保车辆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相信未来车辆动力系统的优化与调校将进一步提升,为消费者提供更优秀的驾驶体验和更高的性能表现。
汽车车辆调校动力悬挂和转向的调整方法汽车车辆调校动力、悬挂和转向的调整方法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汽车调校已成为提升车辆性能和驾驶体验的重要手段之一。
动力、悬挂和转向是影响汽车性能的关键因素,它们的调整能够使车辆在不同路况下表现更出色。
本文将介绍汽车车辆调校动力、悬挂和转向的调整方法。
一、动力调校方法动力是衡量汽车性能的关键指标之一,通过调整动力系统,可以提升汽车的加速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下面是一些动力调校的常用方法:1. 引擎调整:可以通过改变点火时机、燃油喷射量和进气量等参数来改善引擎的输出功率和扭矩。
这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技术支持,最好由经验丰富的技师来完成。
2. 排气系统调整:更换高性能排气管和增压装置,可以提高排气流通,增加发动机的输出功率。
3. 进气系统调整:通过更换高流量的进气管和空气滤清器,可以提供更多的氧气进入引擎,从而提升燃烧效率,增加动力。
二、悬挂调校方法悬挂系统是决定车辆操控性和平稳性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当的悬挂调整可以提升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和舒适性。
下面是一些悬挂调校的方法:1. 弹簧调整:更换硬度较高的弹簧可以提升车辆的悬挂刚度,降低车身倾斜。
但是过度调硬会导致驾驶舒适性下降,需要根据道路状况和个人需求做出权衡。
2. 减震器调整:减震器的调整可以控制车辆的回弹和压缩速度,从而影响悬挂系统的响应。
较硬的减震器可以提高悬挂的响应速度,但可能会降低车辆的行驶舒适性。
3. 悬挂高度调整:适当调整车辆的悬挂高度可以改变车辆的重心位置,影响车辆的稳定性和操控性。
一般来说,较低的悬挂高度可以提高车辆的操控性,但也会降低通过性和舒适性。
三、转向调整方法转向系统决定了车辆行驶时的操控性和转弯半径,适当的转向调整可以提升车辆的转向灵活性和稳定性。
下面是一些转向调整的方法:1. 转向力反馈调整:通过调整转向系统的助力机构,可以改变转向时的力度和灵敏度。
较轻的转向力反馈可以提升操控灵活性,但也可能降低驾驶稳定性。
著名车手谈调校(11月20日更新)
译自GTR Engineer's Handbook Made By SBDT
FIA GT车手Henrik Roos与Christophe Bouchut加盟Simbin开发小组与您分享模拟竞速中所必需的调校技巧,给予玩家更大的竞争优势
1.在大直道末端的低速弯,赛车的轮胎/刹车锁死导致向正前方滑动
HR:我会调整刹车比(Break Bias),加大后轮刹车力度
CB:调整刹车比,使赛车不再锁死,同时减小外倾角(Camber),降低防抬升/防俯冲系统(Antilift/Antidive)数值,并将防滚杆(Antiroll Bars)调软
SBDT:将刹车比更多地调到后轮,或着提前刹车点
2.赛车在中高速弯转向不足
HR:造成此现象的因素很多,我首先会考虑减小尾翼(Rear Wing)角度,毕竟可以同时提高极速
CB:降低前侧的底盘高度(Ride Height),减小尾翼角度
SBDT:提高前定风翼(front splitter)角度或降低尾翼角度,然后通过调高后侧的底盘高度来改变一下底盘倾斜角度
3.在驶过入弯顶点(Apex)后,当我开始踩下油门时赛车发生打转(Spin)现象(假设弯道较为平坦)
HR:把后悬挂的低速阻尼(Slow Bump/Slow Rebound)调软,然后松一下后防滚杆(注意:这样有可能会引起高速状态下的过弯不足)
CB:减小防蹲伏系统(Antisquat)数值,并将后悬挂的低速阻尼调软,增加后轮的束角(Toe-Out)
SBDT:尝试降低差速锁(differential Lock)以有助于此时的动力传输,或者试着将后悬挂的低速减震阻尼(Slow Bump)调软,加大前悬挂低速回弹阻尼(Slow Rebound)的数值并且调硬前防滚杆
4.赛车在赛道颠簸的区域失去抓地力/平衡
HR:你的赛车可能弹簧(Springs)硬度过大,或者高速减振阻尼(Fast Bump)数值太高
CB:减小弹簧硬度,软化后悬挂高速减震阻尼
SBDT:首先,减小弹簧硬度似乎是一个有效方案,但是弹簧调软的同时底盘高度也要增加,以避免在过于颠簸的路面底盘擦地。
举个例子,在多灵顿Craner弯下端有一个非常颠簸的地方,如果弹簧过软而底盘高度不够的话,底盘极易接触地面。
另外,针对高速阻尼的调整对于提高平衡性也是必需的,记住:
减震阻尼:决定底盘向下移动的速度
回弹阻尼:决定底盘向上移动的速度
5.不同品牌及化合物的轮胎之间有什么区别?为什么我的硬胎温度过低而软胎却温度过高、不耐磨损?轮胎的最佳工作温度是多少?
HR:不同品牌轮胎间的区别是生产商保密的,每年都在变化着,轮胎的最佳工作温度为80摄氏度左右,并且内外胎的温差不超过10度
CB:不同牌子的轮胎有着不同的结构,不同的化合物:软胎提供更大的抓地力,胎面形变程度大,因此温度会很快上升,温度越高抓地力越高,磨损也越高,最佳的工作温度在80-100摄氏度之间
SBDT:
邓禄普(Dunlop):
容错性最大的轮胎,升温快,在高负荷状态下提供短时间内更大的低速抓地力。
与其他轮胎相比,需要配合最大的外倾角,最软的弹簧,耐磨损度一般,滚动阻力最高,峰值工作温度99摄氏度
米其林(Michelin):
精度最高的轮胎,需要配合最小的外倾角,相对升温速度快(但是比邓禄普稍慢一点),高符合下长时间提供可以接受的抓地力,配合最硬的弹簧成为最硬的轮胎,滚动阻力最小,耐磨程度高,峰值工作温度99摄氏度,在长时间的耐力赛中应该是最快的轮胎
倍耐力(Pirelli):
当达到工作温度后,基准抓地力最高,这是对温度敏感程度最大的轮胎,所以感觉暖胎过程要长一些,滚动阻力一般,弹簧硬度一般,耐磨程度低,峰值工作温度105摄氏度
如果你选错轮胎的类型,轮胎温度计会告诉你这一切。
一般来说,轮胎最佳的工作温度为85-105摄氏度之间。
假设你选择了中性胎,而温度不在最佳工作值之列,那你就要考虑换胎了。
温度低于75度,选择软胎。
而温度大于110度,硬胎是更好的选择。
一般在4-5圈后轮胎会真正达到工作温度。
软胎即使在工作温度之内,磨损也是比较快的;中性胎次之而硬胎最耐磨。
记住,110度的软胎不会一直比85度的硬胎快。
软胎(Soft):一般用于排位赛或较冷的气温情况下,对于重量分配比较靠后的赛车来说,前胎选用软胎,后胎选用硬胎会达到比较好的效果
中性胎(Medium):最普遍的选择,抓地力与温度之间很好的折衷方案
硬胎(Hard):当赛道温度较高,或者赛车尾部较重,抑或你要以牺牲些许抓地力为代价保持轮胎的长时间正常工作,硬胎是你最好的选择
对于邓禄普与米其林,最佳工作温度在85到105度之间,而倍耐力的相对较高,为90-110度
6.什么是前束/后束(Toe-In/Toe-Out),它们是如何影响赛车的物理特性的?HR:前束使你的赛车在刹车时更稳定一些,而后束使得赛车进弯表现更好
CB:前束:轮胎前侧向内倾斜;前束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横向抓地力,但同时胎温及滚动阻力也会增加;保持刹车状态的稳定性
后束:轮胎前侧向外倾斜;前轮后束有利于进弯的表现
SBDT:前轮后束能够些许提高进弯时的反应,而减小束角会降低赛车运动轨迹不可预测倾向的几率,比较理想的预设值为-0.50左右
7.什么是防滚杆(Antiroll Bar),它们对赛车的操控有什么影响?
HR:Viper的调校一般是前硬后中
CB:防滚杆影响轮胎的动态负荷。
不同的设置给予轮胎不同的负荷配比,进而会产生各种的操控特性。
根本上说,较硬的前防滚杆会有转向不足的倾向,而后防滚杆硬度大的时候赛车一般会转向过度,反之亦然
SBDT:较硬的防滚杆会使底盘的反馈更加精确、直接,相对于软化调校,对轮胎的要求也较高。
调软后感觉上会略失精确,但是会通过降低重量转移的速度(底盘对车手控制输入的反映的快慢)提高车辆的操控性,当然像快速的连续弯(Chicane)这样的对重量转移要求比较高的弯道,过弯的精准度会受影响
理想的前防滚杆设置在70%前后,后杆相对酌情减之
8.我从来没上过6档,我的调校有什么问题?
HR:这种情况我会通过改变齿轮比(Gear Ratio)解决,可能尾翼角度也要适当减小CB:齿轮比跨度太大,进行各个档位的调整或减小最终传动比
SBDT:6档齿轮比太长,缩短到6档时在最长的直道末尾达到发动机极限转速,
然后配合调整一下其它档位的齿轮比
9.轮胎的外部/中部/内部温度之间有什么关系?我怎样做才能使轮胎抓地力跟耐磨度均达到最佳状态?
HR:之间的温差不要超过10度
CB:外倾角的设置是决定轮胎温度传递的主要因素;温度在轮胎内的传导不要超过10—15度
SBDT:轮胎的最佳温度是是抓地力跟耐磨度之间取得很好的平衡。
要平衡内外胎的温度,调整外倾角。
欲平衡轮胎中部的温度,则是通过调整胎压来解决10.悬挂系统的“软”跟“硬”是什么概念?对赛车有什么影响?
HR:在快速而且非常平坦的赛道,悬挂是要调硬的;而较软的悬挂一般是用在窄而颠簸的赛道
CB:"硬"指的是弹簧及/或阻尼器的硬度较大,“软”则正相反。
较硬的悬挂调校会减小机械抓地力,但是赛车的空气动力学表现会更好,可驾驶性也更强SBDT:较软的弹簧会使车手感觉底盘的回馈有些延迟,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可
预测性会更好。
唯一要求悬挂系统要硬的情况是在崎岖不平的赛道不让赛车底盘触地,或者要求底盘对车手输入的响应要快
11.我的轮胎两圈就挂了,如何让它们持续的时间更长?
HR:检查轮胎温度。
可能是你设的胎压过大。
你也可以将高速减震调软,并使用更硬的轮胎
CB:选用更硬的轮胎,调校出更软的弹簧
SBDT:连续的赛事会引起这种情况的发生。
首先,硬度过大的底盘会使轮胎损耗增大,软化悬挂系统是保护轮胎的有效方案;其次,过于激进的驾驶风格也会造成轮胎更快的损耗;最后,错误的轮胎类型同样会为轮胎损耗做贡献。
尽量把轮胎保持在特定的工作温度,以求取得最佳的抓地效果及最小的损耗
12.我对赛车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校,怎么样才能知道自己调得是否正确?CB:参考比较调校前后的圈速,车手的反馈信息以及记录的行使数据等(在同等条件下比较)
SBDT:一次只改动一项,然后至少跑个3—5圈来感受一下此项调校对赛车的影
响,接下来再做其他改动
13.我如何知道比赛时应该加多少油?
CB:在练习赛时计算好单圈油耗,然后再乘以比赛圈数就是所需的油量
SBDT:赛前的信息界面有比赛圈数。
为了保险起见,尽量多加几圈的油,因为不同的驾驶风格对应的油耗也不尽相同
14.动力/滑行差速器(Power/Coast differential)的区别是什么?
CB:动力差速器决定加速时差速锁定的频率,而滑行差速器决定刹车时差速锁定的频率
SBDT:动力差速器是在加速时将内外胎锁定在一起的总量,或者说百分比,比如出弯的时候。
滑行差速器功能相同,但是是在你松开油门时起作用,比如进弯时。
预载(Pre-load)则是内建的锁定总量,在一定的加减速时发挥作用,比如固定油门深度的情况下
15.我的赛车低速时转向不足(Understeer),高速时却转向过度(Oversteer)
HR:将前防滚杆调软,增加尾翼角度
CB:将前防滚杆或前部弹簧调软,加大尾翼角度,减小后部底盘高度
SBDT:有数种可能会引起此现象,总的来说,低速操控是由弹簧、摇动杆控制,高速操控则是空气动力学占主导地位。
基于此点,将后部弹簧或防滚杆调硬以改善低速转向不足,增加尾翼角度来克服高速转向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