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最新小学语文A版四年级上册《雪姑娘》教学设计-评奖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4
《雪姑娘》教学设计《雪姑娘》教学设计《雪姑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间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意境美、人物美。
3、续编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间真情。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悟童话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课复习生字新词。
二、新授(一)通读课文,理解内容。
1、出示问题:雪姑娘来到人间,带给人们怎样的感受?教师明确:雪姑娘带给人间快乐,人们喜爱雪姑娘。
2、请学生说说,朗读5、8、9段你有什么感受?谈论交流。
教师明确:悲伤难过。
3、请同学们看看屏幕上的三个片段,学生谈自己的发现。
(二)品读课文,深入体会。
1、体会雪姑娘将要离开人间,她的.内心发生了那些变化?把你印象最深或感受最深的词语和句子划记下来。
教师明确:忧郁悲伤叹息2、朗读充满情感的语句,深入体会思想感情。
“是啊,大自然这么美好,人间这么快乐,而我们的白雪姑娘却要离开了,这怎能不让她忧伤、不让她痛苦呢?”体会忧伤、痛苦的感情。
(三)合作探究,体会写法。
作者在描写白雪姑娘的忧伤时,都先写了大自然的变化和人们的快乐,你觉得这样写好吗?为什么?教师明确:世界越是美好、雪姑娘就越是忧伤不舍离去。
通过以乐景更加衬托出了雪姑娘的哀情。
(四)联系生活,体会人间真情。
1、朗读全文。
2、教师谈话激发学生的情感:从生活中的细微处体会人间真情。
三、练习1、同学们,你对故事的结尾满意吗?为什么?课文中的结尾给人什么样的感觉?2、白雪姑娘舍不得离开这美好的人间,我们也舍不得离开她,你们有话想对她说吗?四、总结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体会到了伊万夫妇和孩子们对白雪姑娘的喜爱和白雪姑娘对人世间的依恋之情,这些都是金钱买不到的人间真情。
五、作业白雪姑娘消失了,人们到处寻找她,当冬天再来时,你打算怎样迎接她的到来?聪明的同学们,请你们展开想象,把这个美丽的童话故事继续编下去。
板书设计:雪姑娘给大家带来的快乐离开时自己痛苦人间真情。
雪姑娘教学设计《雪姑娘》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受雪姑娘的美丽和善良,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雪姑娘的美丽和善良。
教学难点: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课文的生字、生词和重点句子。
朗读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情感。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课文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课文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关于雪的视频,让学生感受雪的美丽和神奇。
(2)提问学生:你们喜欢雪吗?雪给你们带来了哪些快乐? (3)引出课题《雪姑娘》,并板书。
讲授新课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 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 检查学生的生字、生词掌握情况。
③ 让学生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① 让学生默读课文,思考:雪姑娘是一个怎样的人?她给人们带来了哪些快乐? ②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③ 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雪姑娘的美丽和善良。
(3)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① 让学生说说自己在生活中是怎样保护环境的。
② 教师总结:同学们,雪姑娘是大自然的精灵,她给我们带来了美丽和快乐。
我们应该珍惜大自然的恩赐,保护环境,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丽。
课堂练习 (1)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
(2)让学生说说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课堂小结 (1)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2)强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布置作业 (1)让学生把课文读给家长听。
(2)让学生写一篇关于雪的短文。
1. 2. 3. 1. 2. 1. 2. 3. 4. 1. 2. 3. 4. 5.。
《雪姑娘》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雪姑娘》。
本课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讲述了雪姑娘和她的朋友们在雪天里的欢乐时光,以及雪姑娘善良、勇敢的品质。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能够了解雪姑娘的形象,感受童话故事的魅力,培养阅读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理解雪姑娘的形象,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难点:学会本课的生字词,理解雪姑娘的形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课文插图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雪景图片,引导学生谈论与雪有关的趣事,从而引出本课课题《雪姑娘》。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并借助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大意。
3. 合作探究(1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对雪姑娘形象的理解,讨论她为什么受到大家的喜爱。
4. 课堂讲解(1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讲解,强调雪姑娘的善良、勇敢品质,引导学生学习她的优点。
5.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运用本课所学生字词,进行造句练习。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雪姑娘善良勇敢七、作业设计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根据课文内容,绘制一幅雪姑娘的图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让学生深刻理解雪姑娘的善良、勇敢品质。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作业设计方面,注重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同时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拓展延伸: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自体验雪姑娘的善良和勇敢,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续写故事,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雪姑娘》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雪姑娘和她的朋友们在雪天里的欢乐时光,以及雪姑娘善良、勇敢的品质。
《雪姑娘》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这则童话讲的是雪姑娘冬来夏去这样的一个故事,描写了雪姑娘在人间感受到的温暖快乐,离去时的不舍,抒发了她对人间的留恋,对人间的挚爱之情,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情打动人心,及具感染力。
让学生感悟美好的事物,即使有一天会离开我们而去,这美好的记忆会永远留存于我们心中。
二、教学目标1.读课文,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认识雪姑娘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3.体会课文中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
4.认识故事悲剧结尾的意义。
了解“大团圆”结局与悲剧性结局给人们带来的不同意义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人间真情。
难点:通过朗读悟童话所表达的感情。
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看着这么多老师听课,我看同学们有些紧张了。
那上课之前老师给你们出个谜语吧。
课件出示:“一个娃娃冬天生,全身上下冷冰冰,你叫它也不吭声,太阳一出就化水。
谜底:雪人”师:同学们真聪明。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个与雪人有关系的故事。
翻到书本94面。
神奇的是这个雪人居然活了,会唱会跳了。
今天的课堂老师希望你们帮老师闯三关也就是完成三个问题:课件展示:1.课文里的“白雪姑娘”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你喜欢她吗?为什么?还有谁喜欢雪姑娘呢?”2.仔细读5~9自然段,划出描写景物的句子,圈出描写雪姑娘心情的词语。
思考:雪姑娘心情如何?课文中这些段为什么要写景物?3.你对故事的结尾满意吗?为什么?课文中的结尾给人什么样的感觉?(二)品读童话,感受真情先请全班同学来朗读一下这个故事,读故事时闯第一关完成第一个问题吧:标注自然段,思考:“雪姑娘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喜欢她吗?为什么?还有谁喜欢雪姑娘呢?”(学生朗读。
回答问题。
)师:你是在哪几句话里发现伊万夫妇和孩子们都很喜欢白雪姑娘的呢?课件出示:伊万夫妇:“啊,奇怪,真奇怪——白雪姑娘居然活了!伊万感觉到了她的嘴里喷出的温暖的气息。
”“啊,白雪姑娘!我们也有自己的孩子了!”玛露莎喊着,把她领进了家门。
2019-2020年小学四年级语文《雪姑娘》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7个会认字(包括1个多音字),练习书写本课的6个会写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童话故事美、意境美、人物美。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间的真情。
4.续编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童话故事美、意境美、人物美。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间的真情。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积累导入。
1.积累与雪有关的诗句。
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唐·岑参)“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唐·李白)2.今天,我们来读一读一则与雪有关的童话:《雪姑娘》。
3.学生读课题(怀着亲切的语气读)。
二、初读课文,识字教学。
1.听录音朗读课文,感知童话内容。
2.自主合作认识本课的生字。
(1)会认字:嘴唇chún照耀yào繁fán花似锦夜莺yīnɡ榕rónɡ树草莓méi花冠ɡuān(2)会写字:妻子嘴唇照耀花冠依然似乎3.检测识字情况。
(1)指名小组开火车认读,还有疑问的生字集体记忆。
(2)词语练一练。
晨()衣()乎()唇()依()呼()冠guān()guàn()4.写字练习。
观察6个会写字,找出你认为难写或平时容易写错的字,连同它的词一起抄两三遍。
同桌互评写字情况。
5.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6.同桌互挖地雷读课文。
教师巡视学生朗读情况,及时解决争议。
7.指名接读课文,相机正音。
8.学生用自己的话概述童话的大概内容。
三、作业。
1.写一写生字表里的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积累与雪有关的成语。
第二课时一、积累词语,导入新课。
学生积累与雪有关的成语(或词语)。
如“冰天雪地”“鹅毛大雪”“大雪纷飞”……二、品读童话,感受真情。
1.指名分段轮读课文。
2.带着问题默读课文:你喜欢雪姑娘吗?画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琢磨琢磨,怎样读才能表达你的感受?3.四人小组内交流朗读。
雪姑娘教学设计《雪姑娘》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雪姑娘的美丽和善良。
- 学生能够学习并运用文中的好词好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朗读、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 通过角色扮演、情境创设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学生能够感受到雪姑娘的美丽和善良,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 学生能够体会到友谊的珍贵,培养学生珍惜友谊、关爱他人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雪姑娘的美丽和善良。
- 学习并运用文中的好词好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 - 体会雪姑娘的内心世界,理解她的选择和牺牲。
- 引导学生思考友谊的真谛,培养学生珍惜友谊、关爱他人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法 - 讲解课文的生字、生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 讲解课文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生平经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主题和情感。
2. 朗读法 - 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和技巧。
- 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情感。
3. 讨论法 - 组织学生讨论课文中的问题,如雪姑娘的性格特点、她的选择和牺牲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主题和情感。
-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 角色扮演法 - 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如雪姑娘、小伙伴们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和情感。
- 通过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5. 情境创设法 - 创设课文中的情境,如冬天的森林、雪姑娘的家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和情感。
- 通过情境创设,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四年级上册语文《雪姑娘》语文A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四年级上册语文《雪姑娘》章节,详细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理解,词语解析,句子结构分析,主题思想探讨以及相关的文学常识介绍。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如“翩翩”、“银装素裹”等。
2. 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雪的细腻描绘。
3.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运用及句子结构分析。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情感体验。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雪景图片,引发学生对雪的回忆和情感共鸣,导入新课。
2. 新课内容学习:a. 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指出生字词,并进行讲解。
b.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c. 通过例句解析,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句子结构。
3. 例题讲解:选取课文中的典型句子,进行修辞手法分析,讲解其表达效果。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进行句子仿写。
5.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雪的喜爱之情,讨论雪的象征意义。
六、板书设计1. 课文《雪姑娘》。
2. 生字词列表。
3. 修辞手法及例句。
4. 课文结构及主题。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我心中的雪姑娘”的作文。
答案要求:正确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表达对雪的喜爱之情。
2. 课后练习:完成课后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其他关于雪的诗歌或故事,提高文学素养。
组织一次“雪景描绘”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自己的作品。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
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雪姑娘》教案一、教学内容教材章节:《小学语文》第四册第七课详细内容:课文《雪姑娘》讲述了一个善良可爱的雪姑娘和她的朋友们在雪地里玩耍的故事,通过描绘雪姑娘和她的朋友们之间的互动,让学生感受到友谊和快乐的力量。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雪姑娘》的主要内容,体会友谊和快乐的重要性。
2. 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学生对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型的理解与应用。
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讲述自己最喜欢的冬季活动,引导学生谈论雪地里的乐趣。
2. 课文阅读:学生自读课文《雪姑娘》,理解课文内容,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 句型练习: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句型进行口语表达,如:“雪姑娘她对我说:‘我们一起玩吧!’”。
4. 词语理解:学生通过练习和游戏,加深对课文中的生僻词语的理解,如:“欢快”、“嬉戏”。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题目,如:“雪姑娘和她的朋友们在雪地里做了哪些事情?”6. 例题讲解:老师讲解课文中的例题,如:“雪姑娘为什么会笑得那么开心?”7.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友谊和快乐的重要性,分享自己的感受。
8. 作业布置: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作业题目,如:“请你写一段话,描述雪姑娘和她的朋友们在雪地里的快乐时光。
”六、板书设计板书课题:雪姑娘板书内容:雪姑娘:善良、可爱雪姑娘的朋友:欢快、嬉戏友谊与快乐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请用课文中的句型描述雪姑娘和她的朋友们在雪地里的快乐时光。
2. 请用课文中的词语写一段话,描述你最喜欢的冬季活动。
答案:1. 雪姑娘她对我说:“我们一起玩吧!”我们在雪地里嬉戏、欢笑,度过了快乐的时光。
2. 我最喜欢的冬季活动是滑雪。
当我站在雪山上,下滑时,我感到无比的快乐和兴奋。
小学语文8-教案设计.白雪姑娘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白雪姑娘这个经典童话故事,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2.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
3.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1.学习和理解白雪姑娘的情节和主题。
2.发展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
三、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使用恰当的语言描述和解释情节和人物形象。
四、教学准备1.准备白雪姑娘的童话故事文本。
2.准备白雪姑娘相关的图片和素材。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与概述1.创设情境:通过展示白雪姑娘的图片和标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引入主题:请学生分享对白雪姑娘的了解,了解他们对童话故事的理解和喜好。
3.教师简介:简单介绍白雪姑娘的故事背景和主要人物。
第二课时:阅读理解1.分发故事文本:发放白雪姑娘的童话故事文本,要求学生默读并理解故事情节。
2.提问激活:提问学生故事中的主要人物、事件和情节,激活学生的思维。
3.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他们合作讨论并回答与故事相关的问题。
4.分享讨论: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让其他小组补充和提问。
第三课时:语言表达1.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不同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游戏,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2.独立表达:要求学生以白雪姑娘为主题,写一篇小短文表达自己理解的内容。
3.分享展示: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在班内进行分享,互相欣赏和评价。
第四课时:创意发散1.创意思维: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提出有关白雪姑娘的创意问题,如。
雪姑娘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雪姑娘的善良和美丽。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中雪姑娘的形象和她的内心世界。
体会作者对雪姑娘的赞美之情。
2、教学难点让学生感受雪姑娘消失时的悲伤,懂得珍惜美好的事物。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冬天吗?(喜欢!)那冬天最让你们期待的是什么呀?(下雪!)对啦,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整个世界都变得银装素裹,美不胜收。
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关于雪的故事,名字叫《雪姑娘》。
(二)初读课文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或者向老师同学请教。
2、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三)精读课文1、学习第 1-2 自然段指名读第 1-2 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这两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引导学生理解“干冷干冷”“盼望”等词语的意思。
提问:孩子们为什么盼望下雪?(因为下雪可以堆雪人、打雪仗,非常有趣。
)2、学习第 3-6 自然段默读第 3-6 自然段,思考:雪姑娘是怎么来的?指名回答,教师相机出示相关语句:“白雪姑娘居然活了!”“孩子们纷纷叫起来:‘雪姑娘,你好!’”引导学生体会孩子们见到雪姑娘时的惊喜之情。
分角色朗读这部分内容,感受雪姑娘的美丽和孩子们的快乐。
3、学习第 7-12 自然段自由朗读第 7-12 自然段,边读边想:雪姑娘和孩子们在一起做了什么?小组交流讨论,派代表汇报。
教师总结:雪姑娘和孩子们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
提问:从这些描写中,你能感受到雪姑娘是一个怎样的人?(善良、可爱、活泼)4、学习第 13-18 自然段轻声朗读第 13-18 自然段,思考:雪姑娘为什么消失了?引导学生理解“悲伤”“热泪”等词语的意思,感受孩子们失去雪姑娘时的痛苦。
雪姑娘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7个会认字(包括1个多音字),练习书写本课的6个会写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童话故事美、意境美、人物美。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间的真情。
4.续编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童话故事美、意境美、人物美。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间的真情。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积累导入。
1.积累与雪有关的诗句。
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唐·岑参)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唐·李白)
2.今天,我们来读一读一则与雪有关的童话:《雪姑娘》。
3.学生读课题(怀着亲切的语气读)。
二、初读课文,识字教学。
1.听录音朗读课文,感知童话内容。
2.自主合作认识本课的生字。
(1)会认字:
嘴唇chún照耀yào繁fán花似锦夜莺yīnɡ
榕rónɡ树草莓méi花冠ɡuān
(2)会写字:
妻子嘴唇照耀花冠依然似乎
3.检测识字情况。
(1)指名小组开火车认读,还有疑问的生字集体记忆。
(2)词语练一练。
晨()衣()乎()
唇()依()呼()
冠guān()
guàn()
4.写字练习。
观察6个会写字,找出你认为难写或平时容易写错的字,连同它的词一起抄两三遍。
同桌互评写字情况。
5.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6.同桌互挖地雷读课文。
教师巡视学生朗读情况,及时解决争议。
7.指名接读课文,相机正音。
8.学生用自己的话概述童话的大概内容。
三、作业。
1.写一写生字表里的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积累与雪有关的成语。
第二课时
一、积累词语,导入新课。
学生积累与雪有关的成语(或词语)。
如“冰天雪地”“鹅毛大雪”“大雪纷飞”……
二、品读童话,感受真情。
1.指名分段轮读课文。
2.带着问题默读课文:
你喜欢雪姑娘吗?画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琢磨琢磨,怎样读才能表达你的感受?
3.四人小组内交流朗读。
4.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1)从具体词语的朗读琢磨感受。
“立刻”“居然”等词语可以读出惊喜的味道,语速可快;“闪闪发亮”“甜蜜”“温暖”“繁花似锦”“欣欣向荣”等词语则读出美的意境;“忧郁”“胆怯”“叹息”等词语可以读出忧伤的情感等。
(2)从句子的朗读表达感受、体会情境。
雪姑娘到来时的快乐部分用欢快兴奋的语调来朗读;而雪姑娘离去前的痛苦部分则用忧伤低沉的语调来处理。
(以上词语的朗读当然是要结合句子进行训练)
指名读;
赛读;
男女分读;
教师引读;
全班齐读。
5.大胆想象,续编故事。
(1)任选一题自由续编:
①冬天来了,白雪姑娘又回来了。
……
②大家呼喊着:“白雪姑娘,你在哪儿啊?”
(2)组内交流你续编的童话故事,评出你们组内的故事明星。
三、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将《雪姑娘》的故事讲给你周围的小伙伴听。
3.将你续编的故事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