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自然基准的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
- 格式:pdf
- 大小:274.52 KB
- 文档页数:6
高质量专利评估研究进展及展望作者:彭华涛,田兰馨来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03期摘要:虽然目前中国的专利数量大幅提升,但存在着专利质量整体降低的隐患,市场对高质量专利的需求日益增加。
在对高质量专利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归纳的基础上,从定义及评价标准、评估指标、国际对比、创新方法论和培育方案这五个层面进行描述总结,归纳出高质量专利的理论研究框架,其中定义维度包括技术、法律、经济三方面,质量评价标准包括申请文件及专利自身兩方面,评价指标涉及技术类、经济类、管理类三个维度,并利用申请质量、技术能力、国际合作和移民发明家这四个比较要素进行国际对比得出共性及差异性,最后总结传统和新兴的高质量专利评估体系同时提出高质量专利的培育方案,为高质量专利研究发展提供现实参考意见,并讨论了高质量专利领域的热点方向。
关键词:高质量专利; 专利评估; 专利质量中图分类号: G306文献标识码: ADOI: 10.3963/j.issn.1671-6477.2022.03.006近十年来,中国专利申请量增长迅速,专利数量已居于世界前列,然而从专利质量而言,仍然存在高质量专利不足等一系列困境[1]。
专利申请总量的急剧增长,导致专利审查授权周期延长,专利申请积压严重,有效专利构成不均衡,尤其是发明专利所占比重较低,存在过度追求数量而非质量的问题[2]。
据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0月,全年发明专利驳回量已达30.6万件,这一数字已超上一年度全年驳回总量24.6万件近20%。
这也反映出高质量专利不仅在国内的授权率偏低[3],在国际向PCT(专利合作条约)申请的比例也较低[4]。
在把握专利数量与质量之间的关系时,需要明确当专利数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专利质量的提升也变得同等重要[5]。
已有的高质量专利理论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角度:第一,对高质量专利定义的探讨,即如何识别高质量专利[6-8]。
学者们基于自身不同角度对高质量专利提出了不同的定义基准,大致包括技术、法律、经济三个维度特征,其分别基于基础、保障、市场的视角,且尚未取得共识。
激光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科学技术源流倪亚茹, 刘启华(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学院,江苏南京210009)摘要:本文通过对激光技术四十多年发展历程的回顾,阐明了激光利用其本身固有的特性,作为人类改造和认识自然强有力的工具,在当代许多领域发挥了重大作用:如科学研究、工业、军事、通讯等等。
最后,通过对激光技术发展历程的分析,论述了有关激光技术发展与社会发展这两个互动过程之间的一些理论思考。
关键词:激光技术;科学技术;发展历程A bstract:With a review of the forty-year development of laser technology,this paper shows that,with its inherent characters,laser has been applied as a strong modeling aid for mankind to know and change the nature,and that it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many fields, such as science research,industry,military affairs,and communication.The paper als o discusses the interplay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laser technology and the social developmentKey words:laser technology;science technology;history of develop ment【中图分类号】 N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7287(2004)01-0067-06 “激光”一词是“LASER”的意译。
LASER原是Light amplification b y stimulated emiss ion of radiation的缩写。
药物质量控制与药物标准的研究药物质量控制与药物标准的研究一直是药学领域中的重要课题。
药物质量控制是保证药物质量安全与有效的关键环节,而药物标准则是评价药物质量的基本依据。
本文将探讨药物质量控制与药物标准的研究进展和重要性,并介绍一些相关的方法和技术。
一、药物质量控制的重要性药物质量控制是保证药物质量安全与有效的重要手段。
药物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其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
不合格的药物可能导致治疗效果不佳或者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药物质量控制可以有效保证药物的质量稳定性,控制药物的成分和含量符合标准要求,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药物标准的研究与制定药物标准是评价药物质量的基本依据。
药物标准包括药典标准和内部标准两类。
药典标准是由国家相关药典委员会编制的,对药物的质量要求进行规定和标准化。
药典标准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是药物质量控制的重要依据。
内部标准是药企根据药典标准和自身需求制定的,用于内部质量控制和检验的标准。
药物标准的研究与制定是一个综合性工作,涉及多个学科和专业。
研究人员通过对药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生物性质以及药效学性质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和分析,确定药物的质量指标和检测方法。
药物标准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药理学、药剂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等诸多因素。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药物标准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提高。
三、药物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技术药物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技术包括药物检验、质量分析及相关数据处理等方面。
药物检验是对药物质量进行全面检测和评估的过程,包括对药物成分、含量、杂质和微生物等方面的检测。
常用的药物检验方法包括色谱分析、质谱分析、核磁共振等技术。
药物质量分析是通过一系列化学和物理方法,对药物样品的组成和性质进行分析和评估。
数据处理则是对药物质量分析过程中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解读,以得到准确的药物质量评价。
近年来,随着化学、生物技术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药物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我国计量工作的现状和前景展望人们每天都在进行各种不同的测量。
测量数据是人类活动最重要的信息源之一。
如果这种信息不够准确可靠,就无法正确地认识事物,而计量工作就是实现准确测量的基本保证。
一、概述1.计量的概念计量(metrology):关于测量的科学。
注:计量涵盖有关测量的理论与实践的各个方面。
测量(measurement):以确定量值为目的的一组操作。
(以上见《国际通用计量学基本术语》)计量(metrology):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
测量:将被测的量与作为标准的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以上见我国国家规程JJG1001-1998《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测量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种基本手段,是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的前提和重要的基础技术,它广泛存在于现代社会的各种活动中,承担着基础性和支持性的功能。
科学研究需要客观精确的测量数据;技术开发需要对材料性能和效率等进行分析测量;在生产制造中,对各类特性指标的测量是保证各生产环节符合工艺标准,实现顺利衔接的必须技术支持;在与人们生活直接相关的市场交换和社会服务领域,需要开展多种分析测量活动,如公平的测量会促进市场交易的顺利进行,产品是否符合质量标准需要通过检测来确定,而标准的提高必须以相应的分析测量技术为保障,疾病诊断和治疗需要获得关于机体指标的测量结果,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需要对大气、水体、土壤等的成分进行分析检测,等等。
只有有效的测量才是能够满足需要的测量。
绝大多数测量都是采用相对法,即通过测量方法将待测对象与相应的参考测量标准比较而获得测量结果,测量参考标准是人们已了解的对象,通常就是作为标准的量的测量单位,它在整个测量中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此外,进行测量通常要借助能复现测量单位的工具。
要使测量结果具有社会的应用价值,必须使测量单位得到社会的认可,并保证复现测量单位的工具准确可靠。
人类社会通常用权力和法制手段来明确全社会统一采用的测量单位及复现这些测量单位的工具,它们被称为计量单位和计量基、标准。
沉积物环境质量基准的研究概况李永峰;王秋娟;张百慧【摘要】The establishment methods of sediment quality guidelines can be roughly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one is based on the balance distribution relationship of contamination in the sediments and the other is based on the biological effects corresponding to%主要列举了这两类方法中较为常用的几种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和对比,发现每种基准的建立方法都有其适用性和局限性,因此我们需对各种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合各种方法的特点,重视各种方法的结合来建立可靠且能够普遍应用的方法,从而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质量基准。
【期刊名称】《黑龙江科学》【年(卷),期】2011(002)001【总页数】5页(P30-34)【关键词】湖泊富营养化;沉积物环境质量基准【作者】李永峰;王秋娟;张百慧【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环境科学系,黑龙江哈尔滨150040;东北林业大学环境科学系,黑龙江哈尔滨150040;东北林业大学环境科学系,黑龙江哈尔滨1500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820.2湖泊富营养化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污染问题[1],在外源污染逐渐得到有效控制的条件下,沉积物作为内源在一定条件下会向上覆水体释放营养物质,成为湖泊水体的主要污染物[2],同时还会对藻类和水生生物群落产生不良的影响[3]。
因此制定一个沉积物环境质量标准来判断不同污染程度的沉积物对上覆水和底栖生物产生的影响是治理湖泊富营养化的科学依据和治理湖泊污染的有效手段。
国外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就开始系统的研究水体沉积物环境质量标准,而目前,我国对这方面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4]。
阿伏伽德罗常数测量技术的研究现状李雪姣;郭天太;林汐倩;贾茜媛;刘荣智【摘要】随着现代测量技术的发展,质量实物基准必将被质量自然基准所代替,而阿伏伽德罗常数h是最有可能实现质量单位“千克”重新定义的基本物理量之一.另外,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测定对于重新定义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也具有重要作用.文中重点介绍了单晶硅粒子法测定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最新进展,并分析了其在千克重新定义中的作用.【期刊名称】《机械工程师》【年(卷),期】2014(000)003【总页数】3页(P5-7)【关键词】单晶硅粒子;阿伏伽德罗常数;质量单位;物质的量【作者】李雪姣;郭天太;林汐倩;贾茜媛;刘荣智【作者单位】中国计量学院,杭州310018;中国计量学院,杭州310018;中国计量学院,杭州310018;中国计量学院,杭州310018;中国计量学院,杭州310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H7150 引言阿伏伽德罗常数(Avogadro constant)通常用NA表示,是一个联系微观尺度和宏观尺度的基本物理常数[1]。
作为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与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一起将单个的、肉眼无法观测的微粒跟大数量的微粒集体、可称量的物质之间联系起来[2]。
摩尔的概念最早来自于阿伏伽德罗定律[3]。
在历史上,阿伏伽德罗常数是现代分子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在物理和化学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为基本的物理常数,它不但在物理、化学领域应用广泛,而且在基础计量学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现代,精确测量NA更是对国际单位制的更新和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因为NA在重新定义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和质量单位“千克”方面重要性突出。
测定阿伏伽德罗常数就是要确定一定质量物质所包含原子的个数,即实现摩尔的复现。
这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课题,也是实现用原子质量重新定义千克的一个有效途径[4]。
质量是应用极其广泛的最基本物理量之一。
目前,质量的国际单位“千克”是用“国际千克原器”所具有的质量值来实现复现的唯一实物基准[5]。
简述七个基本物理量的发展摘要:物理量之间彼此建立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是通过各种物理定律和相关定义实现的,因此需要对物理量进行准确的描述和定义才能保证计量检定、校准中量值传递和量值溯源的准确性。
七个基本物理量作为国际单位制(SI)中的基本单位,具有内部一致性、科学性、精确性等特点,是描述、实际复现当前最高水平自然理论的基础。
关键词:物理量;计量;国际单位制(SI);复现1.前言国际单位制(SI)是目前全世界最具权威的单位制体系,长度单位、质量单位、时间单位、热力学温度单位、电流单位、发光强度单位和物质的量单位作为七个最基本的物理量可以适用于全球各领域,在科学研究、经济贸易发展、科技制造业、环境监测等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各个行业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与地位,本文旨在对七个基本物理量的发展及其最新释义进行更准确、更详细的描述与介绍。
2七个基本物理量2.1长度单位——米(metre)国际单位制(SI)中的长度单位是米(m),米可以作为衡量物体的长度、高度和宽度等物理量的单位,米作为长度单位发展到目前为止经历了多次修改与重新定义。
单位米起源于法国,将通过巴黎的子午线上从地球赤道到北极点的距离的千万分之一定义为1m的长度(即四千万分之一倍的地球子午线长);1989年9月20日,第一届国际计量大会将第6号“米原器”(铂铱合金)定为国际长度基准,将米重新定义为:空气温度为0℃时,米原器两端中间刻线之间的距离为1米。
1983年,第十七届国际计量大会将“光在真空中行进1/299 792 458秒的距离”定义为一标准米,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恒定,这一定义可以使米更加容易复现。
截止至2018年11月16日,第二十六届国际计量大会(CGPM)对米的最新定义为:当真空中光的速度 c 以单位m/s 表示时,将其固定数值取为299792458来定义米,其中秒用∆νCs定义,其计算公式为(1-1)。
米的定义从宏观自然基准到实物基准,然后又发展到微观自然基准,最后通过固定数值来给予米新的定义。
工程测量的现状和趋势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代工业生产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许多新的工业生产要求对生产的自动化流程、生产过程控制、产品质量检验与监测等工作进行快速、高精度的测点、定位,并给出运行轨道或复杂形体的数字模型等,这是传统的光学、机械方法所无法完成的。
关键词:工程测量、现状、发展趋势一、测量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可以这样说,没有测量工作为工程建设提供数据和图纸,并及时与之配合和进行指挥,任何工程建设都无法进展和完成。
那工程测量在建筑工程中承担了什么角色?在规划设计阶段,要求提供完整可靠的地形资料;在施工阶段,要按规定精度进行定线放样;在经营管理阶段,要进行建筑物的变形观测,判断它们的稳定性,以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使用,并借以验证设计理论和施工方法的正确性。
二、测量中的误区由于工程测量在工程建设勘测、设计、施工和管理阶段所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
它是直接为各项建设项目的勘测、设计、施工、安装、竣工、监测以及营运管理等一系列工程工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在工程测量过程中减少差错就尤为重要,那么工程测量常见的错误有哪些呢?1、测量人员流动性大,仪器管理混乱2、测量仪器的操作不当,且日常保修不到位。
3、测量人员素质及能力参差不齐4、测量人员与设计、技术部分沟通协调不畅。
5、测量的质量监管与控制不到位。
在现代工程项目的建设中,测量是一门实践性、技术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对于工程项目的整体进度和质量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工程测量中常见的错误主要是由人为和技术原因引起的,因此,加强测量人员的技能训练是提高实践技能的重要环节,在测量中必须明确测量工作的任务和作用,并要养成认真、负责、严格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进而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工程项目的建设与管理。
所以测量技术目前的发展趋势将决定我们在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发展方向。
三、测量技术与仪器发展趋势1.测量技术与仪器涉及所有物理量的测量,对于材料、工程科学、能源科学关系密切。
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检测、校准实验室认可、计量认证、审查认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是政府计量行政部分对其依法设置或授权建立的计量检定机构进行的全面考核。
它是具有强制要求的行为。
其主要考核依据JJF1069-2003《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
由国家和省级政府计量主管部分组织考核,考核合格颁发证书和坚定/校准专用章。
经考核核准项目,依据现行计量检定规程和校准规范,开展计量检定和计量校准。
5年考核周期,到期进行复审,周期内可适当进行监视评审。
--------------------------------------------------------------------------------检测、校准实验室认可检测、校准实验室认可,是对检测校准实验室具有某类型检测、校准能力的考核。
检测、校准实验室认可采取自愿行为,任何一、二、三方的检测、校准实验室均可申请。
其考核依据GB/T15481-2000《检测和校准实验室通用要求》或CNAL/AC01-2000。
由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组织专家考核。
考核合格后颁发国家实验室认可证书,使用“CNAL”认可标志。
考核周期为5年,到期复审。
计量认证计量认证是国家政府计量行政部分对产品质检机构的能力的考核。
其目的是保证质检机构为社会出具公正数据正确可靠。
计量认证是政府强制性行为。
是由国家认监委及地方行政部分组织考核。
计量认证主要依据质技监认函[2000]046号文《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评审准则》和GB/T15481-2000《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经考核合格后颁发计量认证证书,使用“CMA”标准印章。
考核周期5年,到期复审。
审查认可审查认可是对依法设置及授权的为社会提供公正数据的质量监视检验机构能力考核。
属于强制性的政府行为。
由国家、部分、地方政府部分组织考核,即考核能力。
同时授权其代表国家行使产品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