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化学(下)第4讲:溶液的形成(学生版)
- 格式:docx
- 大小:808.34 KB
- 文档页数:6
溶液的形成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等概念。
知道水是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
2.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一、溶液的概念1.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2.溶液的组成:溶液是混合物,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质体积+溶剂体积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一种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多种物质。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水是最常见的溶剂,汽油、酒精也可以作为溶剂。
二、溶液的基本特征1.均一性:指溶液形成以后,溶液各部分的组成、性质完全相同。
如溶液中各部分的浓度、密度和颜色完全一样。
2.稳定性:外界条件不变,溶液长期放置,溶质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3.是混合物【规律】溶液的判别(1)澄清透明不代表是无色的。
(2)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
【举例】硬水、空气、纯净水属于溶液;泥水,油水,蒸馏水不是溶液。
【技巧】溶质、溶剂的判定①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是水溶液。
②当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固体、气体做溶剂,液体做溶剂。
③当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叫做溶剂,量少的叫做溶质。
④当物质溶解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要正确判断溶质。
⑤溶质和溶剂是溶液所特有的概念,悬浊液和乳浊液不存在溶质和溶剂。
⑥溶质质量是指溶液中已溶解溶质的质量。
⑦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三、溶液和浊液1.浊液:包括乳浊液和悬浊液。
2.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不均一的、不稳定的混合物叫乳浊液。
悬浊液:固体颗粒分散到液体里形成不均一的、不稳定的混合物叫悬浊液。
3.乳化现象: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这些细小的液滴能随着水流走,这个现象叫乳化现象。
4.乳化作用在生活中的应用(1)洗涤:用乳化剂(洗涤剂)可以将衣服、餐具上的油污洗掉。
(2)生活中常用的乳化剂:肥皂、洗洁精【技巧】乳化作用如何判别?乳化作用是将大颗粒的物质变为小颗粒的物质,与溶解有本质的区别。
四、溶解时的热效应【考点4】溶解过程的热现象常见的吸放热溶液:1.氯化钠溶于水时温度不变2.硝酸铵溶解时吸收热量3.氢氧化钠、浓H2SO4溶解时放出热量知识点一:溶液的概念例1.下列物质加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能够得到溶液的是()A.碳酸钙B.植物油C.面粉D.蔗糖例2.可以作为溶质的是()A.只有固体B.只有液体C.只有气体D.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知识点二:溶液的基本特征例3.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液是无色的B.溶液一定是混合物C.稀溶液中含有的溶质一定少D.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知识点三:溶液与浊液例4.下列有关溶液、乳浊液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油污溶于汽油得到的混合物属于乳浊液B.可用过滤的方法将溶液和乳浊液中的分散物质分离出来C.植物油分散到水中形成的混合物不稳定,久置后会分层D.用洗洁精清洗油脂得到的混合物属于溶液知识点四:溶解时的热效应例5.向如右图所示装置的试管中加入某种物质后,U形管右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左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则加入的物质是()A.氢氧化钠B.氯化钠C.蔗糖D.硝酸铵知识点五:综合应用例6.碘是紫黑色晶体,密度比汽油大,可以溶解在汽油中,形成紫红色溶液。
(1)碘的汽油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___,溶剂是___________;(2)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画出下图所示的示意图,表示溶液中碘分子的分布(汽油分子没有画出)。
①如果乙同学的示意图符合事实,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根据你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选填“甲”“乙”或“丙”)的示意图符合最终事实。
【基础演练】1.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 面粉B. 牛奶C.食盐D.植物油2.对溶液基本特征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是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液体B.凡是均一、稳定透明的液体就是溶液C.一杯调好的糖水,喝第一口特别甜,越喝越不甜,说明后面喝的糖水含糖少D.当条件不变时,溶液虽然放置时间较长,溶质也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3.一种或几种物质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叫做溶液,溶液是由和组成的。
4.将一块油污抹布分剪成相等的四块后,分别浸泡于等质量的溶有少量洗涤剂的冷水和热水中,其中C、D分别再滴加同一牌子的洗涤剂各5滴。
(1)10 min后捞出抹布,用清水漂洗干净,并进行比较,________杯中的抹布最干净。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从上述实验得到的启示,谈谈在家中清洗餐具时应如何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巩固提高】1.溶液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B.溶液中不能同时存在两种溶质C.只有固体和液体可以作为溶质D.外界条件不改变,溶质溶剂不会分离2.溶液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液体B.溶剂体积加溶质体积等于溶液的体积C.汽油清洗油污属于溶解D.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1.对溶液基本特征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是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液体B.凡是均一、稳定透明的液体就是溶液C.一杯调好的糖水,喝第一口特别甜,越喝越不甜,说明后面喝的糖水含糖少D.当条件不变时,溶液虽然放置时间较长,溶质也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3.下列液体不属于溶液的是()A、氯化钠投入水中B、冰投入水中C、碘酒D、二氧化碳通入水中4.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氯化铵、氯化钙、氯化钠三种物质溶于水过程中的热量变化。
【药品器材】水、氯化铵、氯化钙、氯化钠;烧杯、药匙、玻璃棒、量筒、温度计等。
【实验探究】三种物质各取1药匙于烧杯分别溶于水,另还有一个烧杯只加水,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并记录有关数据如下:【数据分析】(1)表中X为________mL。
(2)比较实验2与实验4,可获得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要生产一种“冰袋”用于冷敷,上述三种物质中最合适的是____________。
【反思评价】(4)经讨论认为本实验操作中存在缺陷,它是________(填选项,可多选)。
A.实验操作过程没有采取较为严格的保温措施B.加入物质的质量可能不相等C.加入物质的种类不一样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悬浊液、乳浊液、溶液都是混合物B.溶液里溶质只能有一种C.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但溶剂只能是液体D.透明、澄清的液体都是溶液2.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豆浆 B.冰块 C.蔗糖D.植物油3.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溶液都是无色的xK b1. C o mB.溶液不一定是混合物C.溶液都是纯净物D.溶液一定是混合物4.下列关于蔗糖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蔗糖溶于水就消失了B.蔗糖水下部的浓度比上部大C.蔗糖水恒温放置,不会析出晶体D.蔗糖水不具有蔗糖的化学性质5.下列反应完毕后,不能得到溶液的是()A.二氧化碳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B.碳酸钙与足量的盐酸反应C.锌粒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D.碳酸钠与适量的盐酸反应6.下列各组物质全部是混合物的是()A.空气、石油、冰水B.液化石油气、水煤气、甲烷C.赤铁矿石、石灰石、氧化铁D.酒精溶液、汽水、葡萄糖溶液7.溶液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
下列对溶液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B.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C.溶液中各部分密度不同D.溶液中各部分性质相同8.写出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1)石灰水,(2)锌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的溶液,(3)食盐水,(4)80mL酒精与20mL 水组成的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A.糖水B.果酱C.蒸馏水D.牛奶2.可以作为溶质的是()A.只有固体B.只有液体C.只有气体D.气、液、固体都可以3.当两种液体互相混合形成溶液时()A.液体中有水时,水一定是溶剂B.只能将量多的一种叫溶剂,量少的一种叫溶质C.只能将量少的一种叫溶剂,量多的一种叫溶质D.通常将量多的一种叫溶剂,量少的一种叫溶质4.下列溶液中,不是以水作溶剂的是()A.10g硝酸铵跟8g水组成的溶液B.10g水跟8g硝酸铵组成的溶液C.1g水跟9g酒精组成的溶液D.100g酒精跟5g碘组成的溶液5.如下图所示,以下四个家庭小实验不能制成溶液的是()6.硫酸铜溶液显色,溶质是,碘酒中的溶剂是。
7.写出溶质的化学式:锌和盐酸反应完全后的溶液;铁粉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后的溶液;碳酸钙与盐酸完全反应后的溶液;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将残留物溶于水,其溶质是。
8.将少量油脂放入汽油中,振荡后得到的液体是。
(填“溶液”“悬浊液”“乳浊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