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宾式动词配价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34.15 KB
- 文档页数:4
双音节动宾式动词带宾语的规律近些年来报纸中动宾式动词带宾语的现象越来越多,而且来势较猛。
那么现代汉语中到底有多少动宾式动词能带宾语,动宾式动词带宾语的规律是什么,本文试结合语义、语法和语用,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探讨这个问题。
一1.1我们以《现代汉语词典》(1996年修订本)中的所有双音节动宾式动词为研究对象,运用配价理论对其分布情况进行分析。
动词与其它成分首先有着语义联系,才能搭配,并不是所有的语义联系都成为动词的配价成分,只有在句法结构中实现,才能计入"价"的指数。
动宾式动词即可以离合使用,动宾式动词内的宾语素可以扩展,但并不能看作是动词的一个配价成分,这是因为原动语素的这个支配成分不能单独存在,?quot;托他的福""理一个发"中的"他的福""一个发"。
另外还要注意动词的义项不同,其配价也可能不同,因此遇到这类情况,就用括号(1)(2)(3)来表示;对于同形词,我们在其后面标注1、2、3。
1.2我们对《现代汉语词典》的3899个双音节动宾式动词的配价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共分出了四种价类:零价、一价、二价、三价。
根据是否必须借助介词,二价又分为真二价、准二价,三价又分为真三价、准三价。
(1)零价,不支配名词性成分,共41个;(2)一价,支配一个名词性成分,多为施事,这类词最多,共3020个,占全部动宾式动词的77.5%;(3)二价,支配两个名词性成分,共826个。
真二价动宾式动词,共122个,数量极少,只占3.1%,例如:出版、出席、打趣、取悦、注意等等,两个配价成分分别位于主、宾语位置上;准二价动宾式动词,共704个,占18.1%,例如:扬威、比美、吵架、献艺、争光等等,这些动宾式动词较真二价动宾式动词的支配能力弱,其中一个配价成分已经占据了主语位置,另一个却必须借助一个介词来引进;(4)三价,支配三个名词性成分,数量极少,只有12个。
论现代汉语动词配价的原则和方法汉语的动词配价是指与动词配合的言语物件或其他形式的补充。
它在面对不同动联的情况下,赋予了动词语义更丰富的表达。
因此,动词配价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和表达语言,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现代汉语动词配价的原则和方法,作一番详细的阐述。
一、现代汉语动词配价的原则1.据动词的意义动词配价原则的第一个要素是根据动词的意义来选择配价。
汉语动词有很多,有些动词表示行动本身,有些表示行动的方向和结果,有些表示行动的对象和结果,而有些表示行动的原因和结果,所以我们在选择动词配价时,要根据动词本身的意义来选择。
2.据动词的动作动词配价原则的第二个要素是根据动词的动作来选择配价。
有些动词可以表示一种行为,而有些则表示一种持续的动作。
在选择动词配价时,要根据动词的动作来进行选择。
3.据动词的时间动词配价原则的第三个要素是根据动词的时间来选择配价。
有些动词表示的是一次性的动作,而有些则表示的是长期的动作。
在选择动词配价时,要根据动词的时间来进行选择。
4.据动词的语汇习惯动词配价原则的最后一个要素是根据动词的语汇习惯来选择配价。
在语言习惯上,有些动词可以与某些词语配合出现,而有些则不可以,所以要在选择动词配价时注意语汇习惯的使用。
二、现代汉语动词配价的方法1.法法则法现代汉语动词配价的第一个方法是语法法则法。
根据语法法则,汉语动词可以与词语、短语、介词短语、动名词短语等补充形式结合使用,以表达更丰富的语义。
这是一个经常使用的方法,它能够有效地帮助我们选择动词配价。
2.词短语法现代汉语动词配价的第二个方法是动词短语法。
动词短语是指以动词为基础,以及与动词配合的其他形式的短语。
这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方法,它能够有效地帮助我们表达不同的动作和意义。
3.语习惯法现代汉语动词配价的第三个方法是词语习惯法。
词语习惯法是指以动词的语汇习惯来选择动词配价,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它能够有效地帮助我们表达不同的语义。
V+N动宾结构汉英对比研究张殿恩【摘要】Verb + Nouns, a verb object construction, is universal in both Chinese and English. There is a sharp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in phonetic, syntactic, semantic and pragmatic aspects. Therefore, it is significant to analyze such construction, providing information for linguistic studies.%V+N动宾结构是汉英语普遍存在的语法结构,是动宾结构的组成部分。
V+N在汉英语言中存在很大的差异,它表现在语音、语法、语义和语用等各个方面。
汉英语V+N动宾结构对比研究,有助于深刻理解动宾结构,揭示汉英语言的语法规律,为语言类型学的研究提供一定的语言材料。
【期刊名称】《唐山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34)003【总页数】6页(P59-63,145)【关键词】韵律;V+N结构;配价;矢量;语用【作者】张殿恩【作者单位】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北京1001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4在汉英语言中,V+N(动词+名词)动宾结构存在很大差异。
动宾结构的研究是语言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汉语和英语亦不例外。
汉语的V+N动宾结构要与汉语的V+N定中(定语+名词)结构区分开来,英语中V+N结构一定是动宾结构。
对比研究V+N动宾结构的汉英语差异,能够揭示汉英语动宾结构层面的一些差异,通过它们之间的对比研究折射出V+N动宾结构的制约因素。
它体现了汉英语语言类型差异和制约机制,所以V+N动宾汉、英语比较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V+N动宾结构的语音、语义、语法和语用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尝试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
浅析动词性主谓谓语句与动词配价发表时间:2017-09-19T16:51:44.153Z 来源:《文化研究》2017年6月作者:徐蓉[导读] 本文结合动词配价理论来分析动词性主谓谓语句与动词“价”的关系。
云南民族大学民族文化学院 650500摘要:主谓谓语句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句型,特别是其中的动词性主谓谓语句很容易与其它的句型混淆,所以本文结合动词配价理论来分析动词性主谓谓语句与动词“价”的关系。
关键词:主谓谓语句动词价Summary: The subject-predicate predicate is a special sentence patterns, especially the verb-predicate predicate sentence confused easily with other sentences, based on the verb's valence theory to analysis of verb-predicate predicate sentence with the verb "price".Key words: subject-predicate predicate verb price一、动词配价与动词性主谓谓语句从属关系语法又称依存语法,其创始人是特思尼耶尔。
从属关系语法认为,一切结构句法现象可以概括为关联、组合和转位三大核心。
句法关联建立起词与词之间的从属关系,这种从属关系是由支配词和从属词联结而成的,动词是句子的中心,它支配着别的成分,而它本身则不受其它任何成分支配。
直接受动词支配的有名词词组和副词词组,名词词组形成“行动元”,副词词组形成“状态元”。
[冯志伟,应用语言学综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12]为了更清楚、更形象地解释这一理论,特思尼耶尔从化学中引入“价”,用以说明动词支配的行动元数目的多少,一个动词能支配多少行动元,这个动词的价的数目就是多少。
动宾离合词的性质、类型及构成语式-汉语言文学论文-语言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一、前言动宾离合词指双音节复合词内部的两个语素间经常能插入某些词语从而分离扩展成动宾短语的离合词,如告状、吃亏、领情、鞠躬、道谢、敬礼、鼓掌、请客、见面、送礼、结婚、生气、拌嘴、丢脸、操心、叹气、接吻、受骗、挨批、上学、上课、干杯、出差、帮忙、、、打仗、打架、吵架、散步、跑步、游泳、跳舞、洗澡、理发、睡觉、退休、出事、考试、放假、请假、生病、看病、操心、辞职、跳舞、聊天、把关、施肥、倒霉等等。
现代汉语里的这类双音节组合体已经收入词典,成为词汇的成员。
它们在使用中两个语素既可合,即合成复合词; 也可离,即在词的内部插入其他成分而分离扩展成动宾短语。
以告状、吃亏为例,告状(合) ,可分离扩展为告过状、告了他一状、告了三次状等; 吃亏(合) ,可分离扩展为吃过亏、吃了他的亏、吃过很多亏、吃过一次大亏等。
此所谓合则为词儿,离则成短语。
由于告状、吃亏这类复合词可扩展成动宾短语,所以称为动宾离合词,它是汉语离合词的一种。
本文专门讨论动宾离合词的性质、类型、扩展为动宾短语的原因以及扩展成各种动宾短语的语式。
二动宾离合词的性质告状、吃亏之类的组合体语法性质是什么?究竟是词还是短语,语法学界有着不同的意见: 有的认为是词,有的认为是短语。
现在大多数学者认为这类组合体是离合词。
离合词是复合词,却能扩展为短语,所以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复合词(短语化复合词) 。
动宾离合词的性质可定义为: 能使动宾式复合词的两个语素分离扩展成动宾短语的离合词。
(一) 动宾离合动词的特点第一,这类词是由两个语素(语音上有两个音节) 作词素组成的复合词,前一语素表动作(概括动作、行为、变化、发生等) ,后一语素表动作所涉及的客体。
两个语素合在一起表示专指意义(单一意义) ,如吵架不是吵+ 架的意义之和,而是争吵之意。
双音节的单纯词一般不能分离扩展成动宾短语,但有特殊的例外(参看下文的类句法性质分类里关于单纯词扩展为动宾短语的论述) 。
汉语语法中动词的配价分析作者:许黎来源:《丝路艺术》2018年第01期【摘要】配价分析法是从化学中借鉴过来的一种方法。
朱德熙先生率先将“价”的概念引入汉语语法中,开始了汉语动词研究的新领域。
目前,汉语语法界在动词配价的性质、确定配价的标准以及辨别方法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分歧。
【关键词】汉语语法;动词;配价分析法一、化学中的“价”配价的含义化学中的概念是为了说明在分子结构中各元素原子数目间的比例关系。
一般是取氢原子为一份,某种元素的一个原子能喝多少个氢原子相化合,或者能置换多少氢原子,那么该元素就是多少价。
最早把化学中的“价”概念明确引入语法研究的是法国语言学家特思尼耶尔。
他引进“价”这个概念是为了说明一个动词能支配多少个名词。
即动词跟一个数目的名词成分之间的依存关系。
他举例:Alfred parle(阿尔弗雷德说话)。
阿尔弗雷德做了说话这个动作,而讲话人是阿尔弗雷德,在阿尔弗雷德和说话之间的这种关系,不是通过阿尔弗雷德和说话两个单独的形式来表达的,而是通过句法的联系来表达的,这种句法联系就是关联。
句中隐含的这种“关联”就如同化学中的“化合”作用。
接下来特思尼耶尔还提出,正是通过句法上的这种“关联”建立起了词与词之间的“从属关系”。
这种从属关系,由“支配词”和“从属词”连接而成。
如上面的例子,“说话”是支配词,“阿”是从属词。
“说话”支配着“阿”。
最后,他有指出,动词是一个句子的中心,他支配着句子中别的成分,而动词本身者不受其他任何成分的支配。
直接受动词支配的有名词词组和副词词组,其中名词词组是“行动元”,副词词组是“状态元”,国内最早提出“价”这一概念是朱德熙先生。
他在《“的”字结构和判断句》中根据与动词发生联系的不同的名词性成分的数目把动词分为单向动词、双向动词和三向动词。
【1】朱先生率先将“价”的概念引入汉语语法学中,开拓了汉语动词研究的新领域。
配价理论改变传统语法主谓相依的观点,视动词为语法中心,研究动词及其所能携带的名词性成分之间的组配数限关系;强调动词对其他成分的支配功能,而他本身不收任何成分支配。
以动词配价语法为例浅谈配价语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实用价值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配价语法,动词配价语法的概念以及基本内容和特点,浅析了我国现有的英语动词教学方式由于受传统语法体系的影响存在的弊端,指出目前在我国英语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配价语法因为其自身拥有优越性,可以用于英语教学,教学中引进动词配价语法中有关知识,可以帮助培养学生的语感。
对英语动词教学法的改进有一定的推进作用。
关键词配价语法动词配价语法英语教学配价语法又名依存语法,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产生的一种语法理论,语种涉及德、法、俄、英语等。
语言学中引入“价”、“配价”这一概念,表示动词与一定数目的名词性成分之间的依存关系(dependency)。
泰斯尼耶尔(Lucien Tesnière)在配价语法的经典著作之一《结构句法基础》(Elements De Syntaxe Structurale)中对配价语法理论进行详细的阐述,则标志着配价语法论的形成。
在国内,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朱德熙先生率先将“价”的概念引入汉语语法学的研究,开拓了汉语配价研究的新领域。
“价”(法文valence,德文valenz,英文valence/valency,汉语亦称“配价”)当初特思尼耶尔在语法学中引进“价”这个概念,为的是说明一个动词能支配多少个名词词组(称为“行动元”)。
配价语法是句法-语义范畴的,语义是配价的前提和基础,是一个动词能够支配价量的先决条件,然而语法研究应遵循形式和意义相结合的原则,任何语义上的分类或分析都必须得到形式上的验证,这种形式上的验证不是对动词作用毫无作用力的框架,反而是可以被认为是动词配价的另一决定因素。
动词最终价数的确定需要动词本身的语义条件和结构句法限制条件的共同作用。
配价语法丰富了三大词类的理论内涵。
配价语法吸收了生成语义学、传统语法、句法学、逻辑学、语用学和语义学等理论的成果,可视为典型的动词中心论。
依照这种语法,不仅谓语之后的成分(比如宾语、状语等)受动词的支配,动词之前的成分(如主语)也受动词的支配。
动宾搭配的语义分析和计算
一、语义分析
动宾搭配是指动词和宾语之间的搭配关系,它是语言中最重要的结构之一,也是语义分析的基础。
动宾搭配的语义分析是指对动词和宾语之间的语义关系进行分析,以探究动词和宾语之间的语义关系。
动宾搭配的语义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动词的语义:动词的语义是指动词的意义,它可以是动作、状态、改变等。
2、宾语的语义:宾语的语义是指宾语的意义,它可以是实体、抽象概念、动作等。
3、动宾搭配的语义关系:动宾搭配的语义关系是指动词和宾语之间的语义关系,它可以是动作、状态、改变、抽象概念等。
二、计算
动宾搭配的计算是指对动宾搭配的语义关系进行计算,以探究动词和宾语之间的语义关系。
动宾搭配的计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语义相似度计算:语义相似度计算是指计算动词和宾语之间的语义相似度,以探究动词和宾语之间的语义关系。
2、语义关系计算:语义关系计算是指计算动词和宾语之间的语义关系,以探究动词和宾语之间的语义关系。
3、语义分类计算:语义分类计算是指计算动词和宾语之间的语义分类,以探究动词和宾语之间的语义关系。
4、语义规则计算:语义规则计算是指计算动词和宾语之间的语义规则,以探究动词和宾语之间的语义关系。
总之,动宾搭配的语义分析和计算是指对动词和宾语之间的语义关系进行分析和计算,以探究动词和宾语之间的语义关系。
通过动宾搭配的语义分析和计算,可以更好地理解动词和宾语之间的语义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