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制度史课件第一章
- 格式:ppt
- 大小:841.01 KB
- 文档页数:72
中国政治制度史张鸣第一章:前封建时代和封建时代。
政治文明包括政治理论、政治文化传统等,更主要的是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
内行刀锯,就是对本联盟或酋邦的各部落首领和民众拥有强制以至镇压之权。
外用甲兵就是对外战争,这是国家产生前夕原始社会组织对内对外职能的体现。
政治制度由分散趋于统一,不断因循前代而创新。
政治制度是有继承性的,其变革是有继承性的。
制度是由习惯转变而成。
一、前封建社会(政治制度萌芽)。
习惯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经过长期实践而形成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
习惯得到国家的认可,会变成法律和制度。
区别:是否对全体社会成员有普遍的约束力。
(一)三皇五帝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开始构成远古历史的基本框架。
1、三皇时期社会情况(1)天皇、地皇、人皇。
(2)燧人氏、有巢氏、神农氏,反映了人类最早经历过的几个重要阶段。
燧人氏的传说,反映了先民们从茹毛饮血到熟食的转变。
西方的普罗米修斯。
有巢氏的传说反映了先民们从没有定居的迁徙到半定居和定居的转变。
神农氏尝百草就是先民们开始寻找和开发新食物的实践过程。
2、五帝时期的社会状况司马迁: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一说是黄帝、炎帝、尧、舜、禹。
五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伴随着战争与征服,国家形成的前夜。
(二)中国国家起源的脉络1、公共权力出现,并且当这种权力与人民大众完全分离时,才出现了国家。
唯物史观认为从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国家,是原始社会发展的轨迹。
人类学和社会学从满足人的生存需要,人的自然性角度出发,根据考古的发现,认为游团、部落、酋邦、国家是社会演进的模式。
酋邦:居于国家形成的前夜。
是具有初步不平等的分层社会,社会系统呈尖锥形,以酋长为中心,整个社会相信有一个共同的祖先,每个人依据与酋长的关系远近决定其阶层,分出远近和高低。
是一种尖锥型的分层社会系统。
如传说尧舜禹的祖先都是黄帝。
与部落联盟的区别:酋邦首领议事的作用加强,没有民众大会,各部落酋长的议事会,有政治分级和亲属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