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物理中考压轴题技巧:压强部分
- 格式:doc
- 大小:14.25 KB
- 文档页数:3
物理压强题解题技巧
1. 嘿,遇到物理压强题别慌呀!比如看到那种算液体对容器底压强的,嘿,直接套公式P=ρgh 呀!就像你算自己口袋里有多少钱一样清楚简单呀!别把它想得太复杂嘛,其实压强题没那么可怕啦!
2. 哇塞,压强题里有个很重要的技巧哦!当给你不同形状的固体压力时,要想到压力等于重力呀!像那个方方正正的铁块压在桌上,压力不就等于它的重力嘛!这多容易呀,是不是一下子就明白了呢?
3. 哎呀呀,解决压强题还有一招呢!就是分析受力面积呀!比如说一个人站在地上和踮着脚尖站,那受力面积可就不一样咯,压强也就不同啦!就好像你穿不同的鞋子走路感觉不一样一样呢!
4. 嘿哟,要注意压强题里的一些小细节哦!比如单位换算,一不注意就搞错啦!就好比你出门本来要带钥匙,结果带成了别的,那可不行呀!一定要仔细哟!
5. 哇哦,有些压强题会跟浮力结合起来呢!这时候可别晕呀!就像你游泳的时候,既能感受到水的浮力,也有压强的作用呀!是不是很有意思呀?
6. 哈哈,做压强题要会举一反三呀!看到一个类似的题目,马上能想到之前做过的,这不就轻松多啦!就像你认识了一个新朋友,发现他和以前的某个朋友有点像,不就好相处多啦?
7. 哎呀,物理压强题的解题技巧其实真不少呢!只要多练习,多总结,肯定能搞定它们呀!就像你打游戏越玩越厉害一样,压强题也难不倒你啦!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压强题并不可怕,只要掌握好这些技巧,大家都能轻松应对!。
2018年全国中考物理真题专题汇编“压强一.选择题(共21小题)1.(2018•德阳)在生产,生活中有很多物理知识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把书包带做得扁而宽,是为了减小书包对人体的压强B.滑雪板一般都有较大的面积,是为了增大压力C.菜刀钝了磨一磨,是为了减小对被切物的压强D.在铁轨下铺设枕木,是为了减小对地而的压力【分析】(1)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压力大小、受力面积。
(2)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吋,减小受力面积;在受力面积一定吋,增大压力。
(3)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
【解答】解:A、把书包带做得扁而宽,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故A正确;B、滑雪板一般都有较大的面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故B错误;C、菜刀钝了磨一磨,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故C错误;D、在铁轨下面铺设枕木,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故D错误。
故选:Ao2.(2018-安徽)我们知道,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如图所示,重25N的长方体物块甲放在水平桌面上,另一重10N的长方体物块乙放在物块甲上。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乙所受的合力为10NB.物块乙对物块甲的压力为15NC.桌面受到物块甲的压力为15ND.桌面对物块甲的支持力为35N【分析】(1)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合力为零;(2)物块乙对物块甲的压力等于物块乙的重力;(3)桌而受到物块甲的压力等于物块甲乙的重力之和;(4)根据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得出桌面对物块甲的支持力大小。
【解答】解:A、物块乙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故所受的合力为ON.故A错误;B、物块乙对物块甲的压力等于物块乙的重力,为10N.故B错误;C、桌而受到物块甲的压力等于物块甲乙的重力之和,即25N+10N二35N.故C 错误;D、由C知,桌面受到物块甲的压力为35N,而桌面对物块甲的支持力与桌面受到物块甲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大小为35N,故D正确。
1压强压轴计算青浦21.柱形轻质薄壁容器的底面积为 1×10 2 米 2,如图 8 所示,内盛 2 千克的水后置于水平地 面上。
① 求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p 。
② 现将一块体积为 1×10-3 米 3 的物体完全浸没在容器的水中后,测得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 2450 帕。
通过计算判断将物体放入容器时是否有水溢出,若有水溢出请求出 溢出水的质量 m 溢水,若无水溢出请说明理由。
图 8静安21.如图 9 所示,薄壁圆柱形容器置于水平地面上,容器内盛有质量为 6 千克、深为 0.3 米的水。
求容器中水的体积 V 水。
图 9② 求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 水。
③ 若容器对地面的压强为 3920 帕,求容器对地面的压力 F 容。
松江21.如图10所示,置于水平桌面上的A、B是两个完全相同的薄壁柱形容器,质量为0.5千克,底面积为0.01米2,分别装有体积为2.5×10﹣3米3的水和深度为0.3米的酒精,(ρ酒精=0.8×103千克/米3)。
求:①水的质量m水。
② A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 A。
③若在两个容器中抽出相同深度的液体△h后,两容器中液体对底部的压强相等,请计算出△h的大小。
长宁21.如图11所示,轻质薄壁柱形溢水杯甲和柱形容器乙放在水平桌面上,溢水杯甲和容器乙的底面积分别为2×10-2米2和1×10-2米2。
在溢水杯甲中注入水直到溢水口,此时水的深度为0.2米。
求:①溢水杯甲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水。
②溢水杯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甲。
③若将一个金属球浸没在溢水杯甲中,水通过溢水口流入柱形容器乙中,发现此时溢水杯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增加量等于容器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乙容器中水未溢出),求放入金属球的密度ρ。
23杨浦25. 如图 14 所示,轻质薄壁圆柱形容器甲和圆柱体乙置于水平地面上。
甲的底面积为 0.01 米 2(容器足够高),盛有 0.2 米深的水;圆柱体乙的底面积为 0.005 米 2、高为 0.8 米,密度为 2×103 千克/米 3。
【精品文档】2018中考物理压轴题技巧-推荐word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2018中考物理压轴题技巧
中考,即“中招考试”,全称为“初中学业考试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接下来,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中考物理压轴题技巧。
中考物理压轴题技巧2018
不少学生在走出考场后反映,物理考试时间不够,被某一道题花去太长时间……那么,考生在答题过程中,应当注重哪技巧呢?
方老师认为,可从以下几点做起。
第一是平时的训练要控制好时间,第二
是掌握答题策略,在写完选择题时候,一定要细心涂完答题卡,第三是对待试
卷中的拦路虎,审题要慢,答题要快。
那么,对于最后一道压轴难题,学生应
该如何解题抢夺分数呢?
“简单来说,就是步步为营,冷静作答”,方老师分析道,“中考的最后
一道大题,综合了初中物理许多知识点,审题时一定要慢,通过已知条件分析
出题目中隐藏的条件,另外,答题步骤一定要清晰明了,中考阅卷按步骤给分,步骤完整也不会失分太多。
”
中考物理压轴题技巧的八大经典法则就为大家介绍到这儿了,预祝大家都
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
第九章压强 知识网络构建2(N/m ),Pa F p S ⎧⎨⎩⎧⎪⎪⎪⎨⎪⎪⎪⎩⎧⎪⎪⎨⎩压力 定义: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压力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受力面积定义:物体所受的压力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公式:=压强单位:帕斯卡,简称帕符号压力和压强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产生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有流动性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特点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液体的压强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压强5=760mmHg=1.01310Pa p gh ρ⎧⎪⎪⎪⎪⎪⎪⎧⎪⎪⎪⎪⎪⎪⎪⎪⎪⎪⎪⎨⎪⎪⎪⎪⎪⎧⎪⎪⎪⎨⎪⎪⎪⎪⎪⎪⎪⎪⎪⎪⎪⎨⎪⎪⎪⎪⎪⎪⎪⎪⎪⎪⎪⎪⎪⎪⎪⎪⎪⎪⎩⎩⎩⨯⎧液计算公式:=应用:连通器、船闸产生原因:空气受重力的作用且有流动性存在证明: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定:托里拆利实验标准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大气压强变化规律:离地面越高,大气压强越小压强增大,沸点升高与沸点的关系压强减小,沸点降低⎧⎪⎪⎪⎪⎪⎪⎪⎪⎪⎪⎪⎪⎪⎪⎪⎪⎪⎪⎪⎪⎪⎪⎨⎪⎪⎪⎪⎧⎪⎪⎪⎪⎪⎪⎪⎪⎪⎪⎪⎪⎨⎪⎪⎪⎪⎪⎨⎪⎪⎩⎪⎪⎪⎪⎪⎪⎩⎪⎪⎪⎧⎪⎨⎪⎩⎩测量工具:气压计应用: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泵关系: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应用:飞机的升力知识能力解读知能解读:(一)力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2.产生的条件:压力是相互接触的物体因相互挤压使物体发生形变时在接触面之间产生的力。
3.方向:压力的方向与受力物体的表面垂直且指向受压物体。
例如按图钉(如图),其方向可以与墙面垂直,与天花板垂直,也可以一与水平桌面垂直,无论这个面如何放置,压力的方向总是与接触面垂直。
4.作用点:压力的作用点在受压物体的表面上。
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知能解读: (二)压强1.压强的概念:压强是描述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
中考物理压强题方法归纳
中考物理压强题是中考物理中的重点和难点,以下是一些压强题的方法归纳:
1. 理解压强的定义:压强是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公式为
P=F/S,其中P 表示压强,F 表示压力,S 表示受力面积。
2. 分析受力情况:在解决压强问题时,需要分析物体所受的力,包括重力、支持力、拉力等。
对于不同的受力情况,需要采用不同的压强公式进行计算。
3. 利用压强公式: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选择合适的压强公式进行计算。
在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单位的统一,以及压力和受力面积的正确使用。
4. 分析压强的变化:在一些题目中,压强会随着时间或位置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需要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分析压强的变化趋势,并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计算。
5. 注意实际应用: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需要考虑实际情况,如物体的形状、材料、密度等因素,以及可能存在的摩擦力等因素。
解决中考物理压强题需要掌握压强的定义和公式,分析受力情况和压强的变化趋势,并注意实际应用。
通过不断练习和思考,可以提高解决压强问题的能力。
1.如图所示,一正方体合金块M的边长为20cm,把它挂在以O为支点的轻质杠杆的A点处,一个重为640N 的人在杠杆的B点通过定滑轮用力F1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M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1.1×104Pa,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1.45×104Pa.已知OA:OB=1:3,人单独站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为1.6×104Pa,求金属块的重力.2.如图所示装置,重为GM=100N的物体M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两侧用水平细线拴住,左侧水平细线通过定滑轮悬挂重为GA=80N的物体A,A浸没在一个足够大的盛水容器中,右侧通过滑轮组拉着重为GB=150N的物体B,恰好使物体M在水平桌面上匀速向右运动(物体A未露出水面);撤去盛水容器,用一个竖直向下的力F1拉物体A,使物体B匀速上升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1;当把盛水容器放在右侧使物体B浸没在水中,此时在再用一个竖直向下的力F2拉物体A,使物体B在5s内匀速上升10cm(物体B未露出水面)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2;已知物体A、B和水的密度之比为ρA:ρB:ρ水=2:5:1,两次拉力之比为F1:F2=3:2.若不计绳重、滑轮组装置的摩擦及物体A、B在水中的阻力,g取10N/kg.求:(1)物体B所受浮力;(2)η1与η2的比值;(3)物体B没有露出水面时,拉力F2的功率P2.3.图的装置主要由长木板甲、物块乙和丙、定滑轮S和动滑轮P、水箱K、配重C和D及杠杆AB组成.C、D分别与支架固连在AB两端,支架与AB垂直,AB可绕支点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C通过细绳与P相连,绕在P上的绳子的一端通过固定在墙上的S连接到乙上,乙的另一端用绳子通过固定在桌面上的定滑轮与丙连接,乙置于甲上,甲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已知C重100N,D重10N,丙重20N,OA:OB=1:2,在物体运动的过程中,杠杆始终保持水平位置平衡.若在D上施加竖直向下F0=20N的压力,同时在甲的左端施加水平向左的拉力F,甲恰好向左匀速直线运动,乙相对桌面恰好静止;若撤去拉力F改为在甲的右端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F'时,甲恰好在桌面上向右匀速直线运动,要继续保持乙相对桌面静止,则此时在D 上施加竖直向下的压力为F1;若移动K,将丙浸没水中,在拉力F'作用下,甲仍向右匀速直线运动且乙相对桌面静止,则此时在D上施加竖直向下的压力为F2.已知ρ丙=2×103kg/m3,F1:F2=4:5.杠杆、支架和不可伸缩细绳的质量、滑轮与轴的摩擦、杠杆与轴的摩擦均忽略不计.g取10N/kg.求:(1)丙浸没水中后受到的浮力F浮;(2)拉力F.4.“塔吊”是建筑工地上普遍使用的起重设备。
2018中考物理:压力压强知识专题总结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一、压力1、压力:⑴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⑵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F=物体的重力G。
⑶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⑷重为G的物体在承面上静止不动。
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
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课本甲、乙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乙、丙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
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
二、压强:1.压强⑴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⑵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⑶公式P=F/S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帕斯卡;F:牛顿S:米 。
A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和受力面积S。
B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对桌面的压强p=ρgh⑷压强单位Pa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
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0 Pa。
它表示:人站立时,其脚下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10 N⑸应用: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如: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
也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如:缝一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2.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处理时: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压力,后确定压强。
三、液体的压强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2、测量:压强计用途: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
3、液体压强的规律:⑴液体对容器底和测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⑵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⑶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⑷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2018年中考物理考点总结:压强和浮力知识归纳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1. 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 压强:物体单位体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3. 压强公式:P=F/S【P】单位:帕斯卡,简称:帕,1帕=1N/m 【F】单位:N 【S】单位:m4. 增大压强的方法:1)S不变F↑ 2)F不变S↓ 3)F↑ S↓5. 减少压强的方法:与上相反。
6. 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液体受到重力。
7. 液体压强特点:1)液体对容器底和容器壁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
8. 液体压强计算公式:P=ρgh 【ρ是密度g=/kg h是深度】9. 由液体压强公式得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10. 证明大气压强值的实验:马德保半球实验。
11. 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12. 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气压计,常见气压计有水印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
13. 标准大气压:等于760㎜水银柱的大气压。
1标准大气压=760毫米汞柱=×10帕=水柱14. 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15. 流体压强大小与速度关系: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
16. 浮力:一切浸入液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这个力叫浮力。
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17. 物体沉浮条件:【开始是浸没在水中】方法一:【比浮力与物体重力的大小】1)F<G [下沉] 2=F>G [上浮] 3=F=G [悬浮或漂浮]方法二:【比物体与液体密度的大小】1)ρ>ρ [下沉] 2)ρ<ρ [上浮] 3=ρ=ρ [悬浮]18. 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2018年物理中考压轴题技巧:压强部分
中考复习备考需要复习什么,查字典物理网为您搜集整理了2015年物理中考压轴题技巧,欢迎阅读!祝愿全国所有的考生都能以平常的心态参加中考,发挥自己的水平,考上理想的学校。
2015年物理中考压轴题技巧:压强部分
对于上海物理中考,无论是选择、填空、还是计算,其压轴题,基本来说,都是电路部分或者压强部分。
尤其是计算题,在前几年的一模、二模和中考中,最后一道题基本上都是电路,但是,如果大家细心观察一下今年的一模和二模,会发现最后一道题是压强的比例变大了,因此,笔者由此推断,今年的压轴题是压强题型的可能性很大。
压强部分的计算题,,可以分成以下大致三种题型:
1.固体的压强计算;(主要是横切、竖切、或者切了后叠)
2.液体的压强计算;(类似于固体的横切)
3.液体和浮力相结合的压强计算;
综观这几年压强题的出题风格,从之前的横切,到竖切,到切了又叠后,为了达到新意,观摩2014年上海各区二模压强部分计算题,笔者看到,各区都不约而同的集中考查液体压强与浮力相结合的题型。
故而我认为,这次中考考查这部分知识的可能性偏大。
关于这种题型,由于涉及分情况讨论,对于初中生来说,难度较大。
但是,如果考生抓住以下几个问题进行讨论,便会明确此种问题解答的方向性。
1.对物体在液体中的状态进行讨论;因为其受到的浮力表达式是不一样的;
若物体漂浮,浮力和重力相等;
若物体浸入水中,浮力和物体的体积有关。
2.对液体是否溢出进行讨论;
在解决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和容器对桌面压强的大小的讨
论时,都需要减去溢出的部分。
3.对液体是否过少进行讨论。
(只讨论物体沉入水底的情况)
这时,液体不会没过物体,其侵入液体部分的体积和现在液体的高度有关。
上文就是查字典物理网给您带来的2015年物理中考压轴题技巧,希望可以更好的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