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空调整机环境模拟实验
- 格式:doc
- 大小:179.50 KB
- 文档页数:6
整车环模实验试验方法一、最大制冷环境模拟实验:1、环境温度。
a)试验温度:(38+1)℃b)相对湿度:40%c)阳光负荷(在车顶中内测量):1000W/m^22、实验过程2.1.车辆准备:车辆按布点要求布好测试传感器,检查车况良好,加好实验用的燃油,进入实验室按实验室要求固定好车辆,确认测试传感器正常工作。
2.2 加热、预浸、沉浸2.2.1加热。
a) 风速:根据需要调节风速的大小b) 温度:试验温度c) 发动机:关d) 鼓风机:中档e) 电池:与充电器连接f) 车窗:根据需要调节其开度或者关闭g) 空气方向:空调出口管模式h) 阳光负荷:开i)时间:直到车身整体(如,座椅固定导轨)温度达到试验温度。
2.2.2预浸。
(目的:使车辆的各个部件温度与环境温度一致)a) 风速:50 km/hb) 温度:试验温度c) 发动机:开(怠速)d) 压缩机:关e) 鼓风机:中档f) 车窗:开g) 空气方向:空调出口管模式h) 车外空气模式(OSA)i) 阳光负荷:关j) 时间:30分钟2.2.3沉浸条件。
a) 风速:维持试验条件所需(如5 km/h)b) 温度:试验温度c) 发动机:关d) 鼓风机:关e) 车窗:关f) 空气方向:空调模式,所有出口管开g) 车内循环模式(P/R)h) 阳光负荷:开i)时间:车内温度达到(60+2)℃2.2.4怠速条件。
散热器前的风速应为5 km/h。
2.2.5电源。
所有电气系统都由车辆内部电源供电。
试验前电池应充满电。
2.2.6排挡步位或行驶地点。
表1 排挡步位或行驶地点规定的车速是指行驶在道路负载下(此负载的数值应根据试验车型的满载滑行阻力曲线获得),对带自动变速器的车辆的重复测量,应确保在发动机最低速度相同时,车速相同。
2.3实验工况2.3.1、50km/h,内循环,20min2.3.2、80km/h,内循环,20min2.3.3、50km/h,外循环,20min2.3.4、80km/h,外循环,20min2.3.5、Idle,内循环,30min2.3.6、110km/h,外循环,20min2.3.7、Idle,外循环,30min2.3.8、迅速加速至110km/h,2min2.3.9、降温至30℃,50%RH后(有1000w/㎡光照)80km/h,外循环、2档风量、20min2.4实验记录按照以上试验方法进行试验后记录所有试验数据。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汽车空调系统作为提高驾驶舒适性和车辆性能的关键部件,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用户的驾乘体验。
为了评估整车空调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表现,尤其是结霜现象的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我们开展了本次整车空调结霜实验。
二、实验目的1. 分析整车空调系统在特定工况下结霜的原因;2. 评估不同处理方法对结霜现象的影响;3. 提出预防和解决整车空调结霜问题的建议。
三、实验设备与材料1. 实验车辆:某品牌中型轿车;2. 实验环境:室内温度25℃,相对湿度70%;3. 实验工具:温度计、湿度计、压力计、数据采集器等;4. 实验材料:制冷剂、空调滤清器、空调铜管等。
四、实验方法1. 实验工况设定:将车辆停在实验环境中,关闭门窗,开启空调系统,设置温度为25℃,风速为2级;2. 观察结霜现象:观察空调系统内外机散热片、铜管等部位是否有结霜现象;3. 分析原因:根据结霜现象,分析结霜原因;4. 处理方法:针对结霜原因,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5. 验证处理效果:对处理方法进行验证,评估其效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结霜现象: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空调系统内外机散热片、铜管等部位存在结霜现象;2. 结霜原因分析:(1)空调系统缺氟:由于制冷剂泄漏或未加足,导致系统内制冷剂不足,蒸发器温度过低,从而在散热片、铜管等部位结霜;(2)空调滤清器堵塞:空调滤清器堵塞会导致空气流通不畅,散热效果降低,从而引发结霜;(3)空调膨胀阀节流不当:膨胀阀节流不当会导致制冷剂流量不稳定,蒸发器温度过低,引发结霜;(4)室外冷凝器调速过快:室外冷凝器调速过快会导致制冷剂排放不及时,冷凝器温度过低,从而引发结霜。
3. 处理方法及效果:(1)补充制冷剂:针对缺氟原因,补充适量制冷剂,确保系统内制冷剂充足;(2)更换空调滤清器:针对滤清器堵塞原因,更换新的空调滤清器,提高空气流通效率;(3)调节膨胀阀:针对膨胀阀节流不当原因,适当调节膨胀阀节流装置,确保制冷剂流量稳定;(4)调整室外冷凝器转速:针对室外冷凝器调速过快原因,调整设备室外冷凝器压力启动开关量值,降低转速。
张行周王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摘要】利用状态空间法对环境模拟试验室各围护结构的热负荷进行了精确的计算,同时对空调机组的制冷量、风量及加湿设备的加湿量进行了计算。
通过所建立的汽车空调环境模拟试验室进行了长安汽车! 种工况的实车测试,结果表明该环境模拟试验室的设备选型是合理的。
主题词:空调系统模拟试验室热负荷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01%/’02("0")0 3.’/".4 3"."/-&-.5 (*!(/6#-&-7-,’$#-!#’/"&-8’/%#"&’()2"9(."&(.4*(.:%&(/(&’;-:’.!()0’&’()’)<845&-/./01234125/6789012:71(;<4=412)<>601? @A0B<"14C<>D4E F)【:95&."$&】G/<>H0I I60? 6J<1B I6D7><D41E/<B I4H0E<D4H7I0E461I0K6>0E6>F0><B0I B7I0E<?0BB7>0E<I F L4E/E/<DE0E<D A0B<H<E/6?&M<J>42<>0E461B0A0B4E F6J E/<04>B61?4E461412714E804>C6I7H<01? /7H4?4J4B0E461B0A0B4E F6J/7H4?4J F412<NO74A H<1E0><B0I B7I0E<?D4H7I E01<67D I F&G/<E L66A<>0E412H6?<D><0I C</4B I<E<DE6J PQ)R S)R07E6H6K4I<0><B0>>4<?67E41E/<B I4H0E<D4H7I0E461I0K6>0E6>F J6>07E6H6E4C<04>B61?4E461412D F DE<H D&TE4D D/6L1KF E/<E<DED E/0E<O74A H<1E D<N I<B E461J6>E/<B I4H0E<D4H7I0E461I0K6>0E6>F4D >0E4610I&=-4>(.05::’.$()0’&’()’)<545&-/?8’/%#"&’()?2"9(."&(.4?1-"&#("0前言热负荷的计算@A汽车空调的试验研究主要分为室内试验和道路试验两种,且均包括零件试验和整车试验。
汽车空调系统性能环境模拟台架试验方法及评价标准技术规范实施日:年月日编制: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制冷空调系统性能环境模拟试验方法及评价标准,适用于昌河M1类和N1类车新产品的开发和研制以及产品改进开发过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QC/JD 658-2000《汽车空调整车降温性能试验方法》3 试验条件温度:38℃±1.0℃相对湿度:50%±5%辐射强度:1000W/m2±25W/m24 试验设备环境试验舱底盘测功机数据采集系统5 试验方法5.1 测试准备5.1.1 车辆准备a) 记录车辆相关参数记录VIN编号、样车制造阶段、总质量、轮胎尺寸和压力、发动机型号、发动机排量、散热器型号、空调系统总成、试验前已行驶里程等相关参数。
b) 车辆检查检查车辆的密封性,车辆是否有泄漏现象。
c) 空调检查检查车辆的空调系统工作是否正常,系统是否有泄漏现象。
d) 冷却水检查查看水箱是否注满冷却水,是否有渗漏,若冷却系统有气阻,需将气排尽。
e) 燃油检查确保车辆有进行试验的最少量的燃油。
f) 机油检查查看机油标尺,机油量不能低于机油标尺最低限度,不能高于最高限度。
g) 轮胎气压检查检查轮胎气压,使其符合各车型相应的轮胎气压要求。
h) 按以下位置要求布置测点传感器:温度:冷凝器入口空气温度(入口管壁处)冷凝器出口空气温度(出口管壁处)散热器入水口温度散热器出水口温度发动机油温度(在量油标尺末端处)各蒸发器回风口温度(在内循环回风口表面中心处)各蒸发器出风口温度(在距出风口表面中心25~35mm处)各排各位置呼吸口和脚步温度(如图1所示,可调节的座椅应该调节到水平位置和垂直的中间位置各排各位置腰部温度(每个座位左右两侧边缘的中点,与坐垫之间的距离为25-50mm处)压缩机壳体的表面温度(热保护器附近)压力:压缩机排气压力压缩机吸气压力风速:各蒸发器出口风速(位于出风口表面中心处)电压:压缩机离合器电压冷凝器风扇电压散热器风扇电压鼓风机电压电流:冷凝器风扇电流散热器风扇电流鼓风机电流湿度:驾驶员位置湿度图15.1.2 环境试验室准备a) 驱动轮对中;b) 试验车辆紧固;c) 连接汽车排气管;d) 连接数据采集系统。
空调实验报告【实验目的及要求】掌握典型汽车空调整体结构,对主要部件掌握其握其工作原理,能区分手动空调和自动空调【实验地点及环境】2号实训楼整车、示教板【实验方案设计】1.明确实验目的2.选择实验所需工具3.设计实验步骤4.观察收集实验数据5.分析推理得出结论6.书写实验报告【实验过程】1.对照汽车空调系统结构图了解系统的每一部件。
(1)压缩机压缩机吸入来自蒸发器的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蒸汽, 将之压缩成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
(2)冷凝器外部空气流过冷凝器, 吸收制冷剂的热量, 将制冷剂冷凝为液体。
(3)储液干燥器储存制冷剂液体并吸收制冷循环系统中的水分和脏物。
(4)膨胀阀来自冷凝器的高温高压制冷剂液体通过膨胀阀后温度和压力下降,变为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液体。
(5)蒸发器来自膨胀阀的低温低压制冷剂液体在蒸发器中吸收周围环境的热量变为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 从而使流过蒸发器的空气得到冷却。
2.空调制冷系统原理压缩过程:压缩机将蒸发器出口出的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增压为高温、高压的气态过热制冷剂,流入冷凝器冷却降温。
冷凝过程:过热气态制冷剂进入冷凝器散热冷凝为液态制冷剂。
冷凝过程的后期制冷剂成为高压、中温的过冷液体。
膨胀过程:制冷剂通过膨胀阀后,体积变大,其压力和温度急剧下降,则使中温、高压液态制冷剂变成低温、低压的湿蒸汽,以便进入蒸发器中迅速吸热蒸发。
蒸发过程:从膨胀阀流出的制冷剂,通过蒸发器不断吸热汽化变成低压、低温的气体制冷剂,吸收车厢中的热量。
3.操作使用汽车空调制冷开关、后窗除雾、内外循环、气流调节、温度控制等注意区分手动空调和自动空调4、汽车空调使用注意事项将车内温度控制在18O~25O风量不是越大越好,刚上车就开最大档会改变温度效率,吹出深处尘土,降低车内空气质量。
【结论】(结果)今天进行了.......实验,通过本次实验学习了......等相关知识,掌握了......,有......体会,在实验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优点是......,缺点是......,以后......。
汽车空调整车环境模拟试验室
张行周;王浚
【期刊名称】《汽车技术》
【年(卷),期】2002(000)010
【摘要】汽车空调不同于一般空调,工作运行环境更加恶劣.通过室外道路试验检验汽车空调的性能具有很大局限性,不确定性因素对试验结果影响很大.汽车空调整车环境模拟试验室可模拟环境湿度、日照强度和废气排放与新鲜空气供给等功能,而受外界客观因素影响很小,是理想的试验手段.介绍了一种新开发的模拟试验系统的构成和原理,并对具体车辆进行了试验数据采集和分析.
【总页数】3页(P21-23)
【作者】张行周;王浚
【作者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67.5+25
【相关文献】
1.汽车空调环境模拟试验室设计及特点 [J], 戴玉英
2.基于组态软件的汽车空调整车环境模拟试验室的研制 [J], 葛渝清;王长远
3.汽车空调整车环境模拟系统的仿真 [J], 张行周;马重芳
4.汽车空调整车环境模拟试验室热湿负荷及主要参数的计算 [J], 张行周;王浚
5.商用车整车环境模拟试验室能力匹配设计方法 [J], 王奕睿; 郭虎; 吴慧敏; 周新伟; 刘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实训目的本次汽车空调实训旨在通过对汽车空调系统的实际操作与理论学习,使学生掌握汽车空调的基本原理、结构组成、工作流程以及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方法。
通过实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从事汽车维修与服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训环境实训地点:汽车维修实训基地实训设备:汽车空调实训台、汽车空调实验车、空调系统检修工具、检测设备等三、实训原理汽车空调系统主要由压缩机、膨胀阀、冷凝器、蒸发器、储液干燥器和各种控制元件组成。
其工作原理是:制冷剂在系统中不断循环流动,通过吸收热量实现制冷效果。
1. 压缩机:将低压低温的制冷剂吸入,经过压缩后成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
2. 冷凝器:制冷剂在冷凝器中放热,由高温高压变为中温高压。
3. 膨胀阀:制冷剂通过膨胀阀后压力降低,温度降低。
4. 蒸发器: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收热量,实现制冷效果。
5. 储液干燥器:去除制冷剂中的水分和杂质,防止系统结冰和腐蚀。
四、实训过程1. 汽车空调系统认识- 了解汽车空调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制冷循环过程。
- 认识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储液干燥器等主要部件的结构和功能。
2. 汽车空调系统拆装- 学习汽车空调系统的拆装方法,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储液干燥器的拆卸与安装。
- 练习使用拆装工具,提高动手能力。
3. 汽车空调系统检测- 使用压力表、温度计等检测设备,对汽车空调系统进行压力、温度检测。
- 了解检测数据与标准值的关系,判断系统是否存在故障。
4. 汽车空调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 学习常见故障的诊断方法,如制冷效果差、制冷剂泄漏、压缩机异响等。
- 练习使用故障诊断仪、听诊器等工具,提高诊断能力。
5. 汽车空调系统维修- 学习制冷剂加注、系统充氮、制冷剂回收等维修操作。
- 练习使用维修工具,提高维修技能。
五、实训结果通过本次实训,学生掌握了以下知识和技能:1. 汽车空调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制冷循环过程。
汽车空调试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测试汽车空调系统的性能和效果,以评估其在各种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的制冷和除湿能力,并对其工作状态进行分析和改进。
二、实验装置:实验所用的设备和装置包括一辆汽车、一个空调系统、一个温度和湿度计、一个压力计等。
三、实验过程:1.调整汽车空调系统的温度设定值。
设置初始温度以便于对比不同温度下系统的运行性能。
2.记录空调系统的运行时间和压力。
3.测试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变化。
在实验开始前,记录环境温度和湿度,然后每隔一段时间再次记录,以便对比分析。
4.观察汽车空调系统的工作状态,并记录其制冷和除湿效果。
5.结束实验,整理数据并撰写实验报告。
四、实验结果分析:1.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对汽车空调系统的制冷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在相对较高的湿度下,空调系统的除湿效果更加明显。
2.通过对比不同环境温度下空调系统的制冷效果,可以发现在高温环境下,系统的制冷效果较好,但也会增加系统的负荷和能耗。
3.压力的监测和分析可以确定空调系统的工作状态和效率。
当压力过高或过低时,需要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和维护。
五、实验结论:1.汽车空调系统在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的制冷和除湿能力较好,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2.高温环境下空调系统的制冷效果更好,但也会增加系统的负荷和能耗。
3.压力的监测和分析可以确定空调系统的工作状态和效率,通过合理调整,可以改善系统的性能。
六、改进建议:1.增加空调系统的能效,减少能耗。
可采用高效制冷剂和优化系统设计等措施来提高系统性能。
2.针对高湿度条件下的除湿效果不佳的问题,可以增加除湿器或优化系统的除湿功能,提高用户的舒适度。
3.定期维护和清洁空调系统,及时处理压力异常和故障,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七、总结:本次汽车空调试验通过对空调系统的性能和效果进行测试和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空调系统的制冷和除湿能力的提高,不仅可以提升用户的舒适度,也有助于减少能耗和环境负担。
希望本实验报告的结果和建议对于汽车空调系统的改进和优化能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汽车空调环境模拟试验设计规范简介【摘要】随着现代汽车用户对整车舒适性、经济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汽车前期的各项试验规范对整车的设计检查都非常重要,其中空调系统在顾客对整车的评价中占有很大的一个比例,因此设计前期,针对空调系统的环境模拟试验显得尤其重要,本文主要对汽车空调系统的环境模拟试验规范进行初步介绍。
【关键词】汽车空调;环境模拟试验本文主要针对汽车环境模拟试验中的降温试验、蒸发器结霜试验进行介绍,详细见下:1.测试项目1.1制冷空调降温性能试验。
1.2 蒸发器结霜试验。
2.试验仪器设备底盘测功机;环境试验舱;数据采集系统;油耗仪。
3.试验条件4.制冷空调降温性能试验4.1试验准备4.1.1车辆准备(1)车辆状态确认。
车辆状态必须满足整车密封性要求,整车风口出风风速及风向必须满足整车要求,风向必须尽可能多角度进行调节。
若整车不能满足以上要求,则此试验非特殊要求不予进行。
(2)车辆清洗。
在必要的情况下,清洗供试车辆,确保各车窗玻璃、空调进气过滤网、冷凝器和散热器无堵塞和污渍。
(3)空调检查。
检查车辆的空调系统工作是否正常,系统是否有泄漏现象,并查看空调进风口和出风口有无堵塞。
(4)冷却水检查。
查看水箱是否注满冷却水,是否有渗漏,若冷却系统有气阻,需将气排尽。
(5)燃油检查。
油箱有无足够的燃油需要量。
(6)机油检查。
查看机油标尺,机油量不能低于机油标尺最低限度,不能高于最高限度。
(7)轮胎气压检查。
不同车型,轮胎气压要求不同。
不同车型按各自情况检查。
4.1.2环境试验室准备(1)驱动轮对中。
(2)试验车辆固紧。
(3)连接汽车排气管。
(4)将发动机转速表接至发动机。
(5)按以下位置要求布置测点温度传感器。
散热器进口水温,测试任务要求时,加测散热器出口水温。
发动机机油的温度,在油标尺末端进行测量。
压缩机吸气温度和排气温度(在离压缩机吸、排气口25~75mm处的金属管外表面测量),测点周围金属管外包绝热层。
汽车空调整机环境模拟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使学生了解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汽车空调的性能情况,了解汽车空调系统与其它固定式空调相比较的特殊性。
二、实验的主要内容通过测试在压缩机额定转速时,不同环境温度和辐射强度的条件下车室内的降温曲线和温度分布。
分析汽车空调性能与环境条件的关系以及了解车室内的温度场情况。
三、实验设备和工具汽车空调整机环境模拟实验装置、风速仪、转速仪1—降雨装置 2—日射装置 3—模拟车速风机 4—室温增高报警器5—盐水冷却盘管 6—加热器 7—鼓风机图2—1 汽车空调环境模拟试验四、实验原理根据汽车行业QC/T658-2000《汽车空调整车降温性能试验方法》。
汽车空调的降温性能是能够实际反映汽车空调制冷能力和车室内舒适度的性能指标。
实验装置如下图示,利用分3组控制的共96×250w(每组32盏)红外灯模拟太阳辐射强度;风道内空气流动模拟汽车的迎面风速,风道内用可分3组控制的共18kw(每组6kw)电加热和温度调节器调节风道内温度模拟车室外气温变化。
为了测试车室内的降温曲线和温度分布,分别在送风口和回风口、每个座位的上方大约90cm(乘客坐下时头部位置)处布置温度测点。
温度数据由温度巡回检测仪测量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得到降温曲线。
五、实验方法和步骤实验采用压缩机转速不变,对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测定的降温性能和温度分布进行比较,得到环境对空调工作过程的影响情况。
1、开启压缩机驱动电机,调节压缩机转速为1800 r/min;2、开启风机驱动电机,调节转速到风道内风速对应压缩机转速;(如实验一)3、开启风道内加热器使温度达到设定要求,直到温度稳定;4、接通一组太阳辐射模拟灯;5、等车室内温度稳定后,开启空调系统,开始数据采集;直到车室内温度稳定后,关闭空调系统。
6、改变风道设定温度和太阳辐射强度,再测一次。
六、实验报告主要内容及要求1、测试条件情况2、两次测试各测点的降温曲线。
七、实验注意事项实验操作请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程实施,并在授课教师或实验教师指导下进行。
一、实验名称:汽车空调环境实验二、实验目的:1. 了解汽车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制冷剂的性质;2. 掌握汽车空调系统的主要部件及其功能;3. 熟悉汽车空调系统的加注、维修及故障排除方法;4. 提高对汽车空调系统性能测试、环境适应性的认识。
三、实验时间:2021年X月X日四、实验地点:汽车空调实验室五、实验人员:XXX、XXX、XXX六、实验设备:1. 汽车空调实验台;2. 汽车空调制冷剂(R-134a、R-410A);3. 汽车空调加注设备;4. 温湿度计;5. 气压计;6. 数据采集器;7. 实验记录表。
七、实验内容及步骤:1. 实验准备:检查实验设备是否完好,确保实验安全。
2. 空调系统检查:观察空调系统各部件是否正常,如压缩机、膨胀阀、蒸发器、冷凝器等。
3. 制冷剂加注:按照实验要求,向空调系统加注适量的R-134a制冷剂。
4. 系统测试:启动空调系统,观察制冷效果,检查系统压力、温度等参数。
5. 环境适应性实验:(1)高温实验:将空调系统置于温度为45℃的实验室内,观察系统运行情况,记录系统压力、温度等参数。
(2)低温实验:将空调系统置于温度为-20℃的实验室内,观察系统运行情况,记录系统压力、温度等参数。
(3)湿度实验:将空调系统置于湿度为90%的实验室内,观察系统运行情况,记录系统压力、温度等参数。
6. 故障排除实验:模拟空调系统故障,如压缩机不工作、膨胀阀堵塞等,分析故障原因,并尝试排除故障。
7. 实验数据记录:将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系统压力、温度、制冷剂流量等数据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上。
八、实验结果与分析:1. 高温实验:在45℃高温环境下,空调系统运行正常,系统压力、温度等参数在正常范围内。
2. 低温实验:在-20℃低温环境下,空调系统运行正常,系统压力、温度等参数在正常范围内。
3. 湿度实验:在90%湿度环境下,空调系统运行正常,系统压力、温度等参数在正常范围内。
4. 故障排除实验:通过分析故障原因,成功排除压缩机不工作、膨胀阀堵塞等故障。
汽车空调整机环境模拟实验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使学生了解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汽车空调的性能情况,了解汽车空调系统与其它固定式空调相比较的特殊性。
二、实验的主要内容
通过测试在压缩机额定转速时,不同环境温度和辐射强度的条件下车室内的降温曲线和温度分布。
分析汽车空调性能与环境条件的关系以及了解车室内的温度场情况。
三、实验设备和工具
1—降雨装置 2—日射装置 3—模拟车速风机 4—室温增高报警器
5—盐水冷却盘管 6—加热器 7—鼓风机
图2—1 汽车空调环境模拟试验
汽车空调整机环境模拟实验装置、风速仪、转速仪
四、实验原理
根据汽车行业QC/T658-2000《汽车空调整车降温性能试验方法》。
汽车空调的降温性能是能够实际反映汽车空调制冷能力和车室内舒适度的性能指标。
实验装置如下图示,利用分3组控制的共96×250w(每组32盏)红外灯模拟太阳辐射强度;风道内空气流动模拟汽车的迎面风速,风道内用可分3组控制的共18kw(每组6kw)电加热和温度调节器调节风道内温度模拟车室外气温变化。
为了测试车室内的降温曲线和温度分布,分别在送风口和回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