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在妇科疾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教学案例
- 格式:ppt
- 大小:1.54 MB
- 文档页数:57
空国篡旦匡型!!!Q芏!旦筮!!鲞箜!塑£塾i翌堕!』!坚望坐堡!望笪!型!生堕塑堡丛!!:!!!Q:y!!:!!:№:§宫腔镜技术在不孕症诊治中的临床应用朱玲【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宫腔镜技术检查不孕不育症的临床意义。
方法2007年12月至2009年3月对我院300例女性不孕不育症患者行宫腔镜检查不孕不育的原因。
结果不孕症患者52%为正常官腔形态,48%发现宫腔内异常病变,取内膜病理活检,活检异常者占14%。
结论宫腔镜技术能直视官腔内病变,宫内取材,确诊率高,可作为子宫因素不孕症的诊断金标准。
宫腔镜下插管通液,对输卵管通而不畅,或者一侧通畅的患者,疗效好。
【关键词】宫腔镜;不孕症;子宫腔内病变宫腔镜技术是广泛应用于妇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手段,我院自2007年12月至2009年3月,对门诊300例不孕不育患者,常规宫腔镜检查,同时取异常子宫内膜和子宫内病变组织送病检,大大提高了宫内因素不孕症的治疗率,宫腔镜下插管通液术对通而畅或一侧通畅患者疗效好。
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00例,年龄21~41岁,平均31岁。
手术指征:原因不明的不孕症,排除内分泌因素及男方因素,有复杂宫腔或子宫手术史者,反复妊娠失败者,彩超或H SG提示宫腔异常或充盈缺损者。
1.2检查方法:采用德国G I M I公司生产宫腔镜。
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外阴、阴道、宫颈、铺巾,2%利多卡因棉签插入宫颈管内,局部表面麻醉,约5m i n,以5%葡萄糖液作膨宫液,官腔压力在100—150m m H g(1m m H g=0.133kPa)左右,首先观察宫颈管有无异常,然后观察宫腔整体形态,如无异常,可在镜下行双侧输卵管插管通液术,通液药物为地塞米松5m g,庆大霉素4万U,阿托品0.5m g,亚甲蓝针1m l,生理盐水20m l。
2结果宫腔镜检查结果:宫颈管息肉13例,颈管黏膜增生19例,子宫内膜息肉32例,黏膜下肌瘤9例,胚物残留5例,官腔粘连18例,先天性子宫畸形15例,输卵管口膜性粘连11例,子宫内膜增殖症1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13例,疑子宫内腔结核1例,子宫内避孕器残留3例。
宫腔镜的临床应用
宫腔镜的临床应用
1、简介
宫腔镜是一种通过腹腔或阴道插入器械的微创手术技术,用于检查和治疗妇科疾病。
宫腔镜手术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并广泛应用于多种妇科疾病的治疗。
2、检查应用
2.1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与治疗
2.2 子宫肌瘤的切除
2.3 子宫腺肌症的治疗
2.4 子宫内膜息肉的切除
2.5 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2.6 子宫内膜活检
3、手术应用
3.1 宫腔镜下子宫切除术
3.2 宫腔镜下卵巢囊肿切除术
3.3 宫腔镜下输卵管内膜切除术
3.4 宫腔镜下卵巢输卵管修复术
3.5 宫腔镜下宫内节育器取出术
4、注意事项
4.1 术前准备
4.2 术中操作技巧
4.3 术后护理及并发症处理
5、临床研究进展
5.1 宫腔镜技术的改良与创新
5.2 宫腔镜在不孕症治疗中的应用
5.3 宫腔镜与辅助生殖技术的结合应用
6、附件
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
- 宫腔镜手术术前准备表格
- 宫腔镜手术术后护理指南
7、法律名词及注释
- 宫腔镜:一种通过腹腔或阴道插入器械的微创手术技术,用于检查和治疗妇科疾病。
- 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生长在子宫腔外的一种妇科疾病。
- 子宫肌瘤:子宫平滑肌细胞非恶性肿瘤。
- 子宫腺肌症: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子宫肌瘤的混合病变。
- 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上生长的肿块。
- 子宫内膜癌:一种起源于子宫内膜的恶性肿瘤。
- 子宫内膜活检:通过宫腔镜技术获取子宫内膜组织进行病理
检查。
宫腔镜在妇科疾病诊治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在妇科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妇科2010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妇科疾病患者402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每组201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检查与手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采用宫腔镜检查与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的检查与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
结论:宫腔镜检查有着准确、清晰的优点,采用宫腔镜电切术则能够切除治愈妇科良性疾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宫腔镜妇科疾病应用【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119-02随着近年来内镜技术的发展以及器械的不断改进,在对于妇科疾病的临床诊断以及治疗上也越来越应用宫腔镜手术作为妇科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1]。
尤其是在子宫切除以及治愈异常子宫出血和粘膜下肌瘤等良性病变等妇科手术中,宫腔镜手术更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
为进一步探讨宫腔镜在妇科诊治中的应用,我院专门对妇科疾病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取得满意的结果。
现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妇科2010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妇科疾病患者402例为研究对象;年龄27~64岁,平均(47.49±8.53)岁;其中异常子宫出血者287例,月经量过少31例,不孕症患者17例,子宫肌腺症患者11例,闭经8例,其他48例;采用随机方式将402例患者均分2组,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1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与病情等情况,结果无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本文研究要求。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检查与手术治疗。
观察组则采用宫腔镜检查以及采用宫腔镜电切术进行相应的手术。
1.3 疗效判断标准。
①显效:临床治疗效果佳,无出现并发症问题,患者得到合理有效的治疗。
②有效:临床治疗效果良好,无出现并发症等问题。
宫腔镜检查和治疗在妇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作者:王琳芳来源:《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年第15期【摘要】目的:探究宫腔镜检查和治疗在妇科疾病中促进患者康复的效果。
方法:选取92例子宫内膜病變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对照组予以诊断性刮宫进行检查与治疗,观察组予以宫腔镜检查与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时出血量、治疗后住院时间。
结果:治疗时出血量:对照组为(234.59±56.99)mL,观察组为(170.93±46.75)mL;治疗后住院时间:对照组为(8.98±1.75)d,观察组为(5.24±1.77)d,观察组的两项数据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P【关键词】宫腔镜检查;妇科疾病;临床应用现代妇科疾病包括宫腔畸形、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等,往往对女性的日常生活与健康带来较大的影响。
目前随着社会发展,女性患妇科疾病的患病几率也随之增高,加之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品质,因此对妇科疾病的治疗手段也有更进一步的要求[1]。
宫腔镜作为一种微创性妇科诊疗技术,可利用镜体的前部进入宫腔,对所观察的部位产生放大效应,可以直观、准确地呈现出宫内的病变情况,且因其具有创口小、出血少、恢复快速的优点,为广大医护人员与患者所认可。
鉴于此,本文对上述概况展开如下探究。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本院收治的92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6例。
对照组患者年龄在20~56岁,平均(31.03±10.48)岁;孕次0~3次的有34例,孕次>3次的有12例;已婚的有30例,未婚的有16例;该组患者予以诊断性刮宫进行检查与治疗。
观察组患者年龄在20~55岁,平均(32.11±9.65)岁;孕次0~3次的有32例,孕次>3次的有14例;已婚的有28例,未婚的有18例;该组患者予以宫腔镜检查与治疗。
经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论妇产科疾病治疗过程中宫腔镜联合腹腔镜的临床应用研究目的:通过首次将宫腔镜、腹腔镜联合运用于妇产科疾病诊断与治疗,探寻一条妇产科治疗的创新方法,为妇产科疾病的治疗提供全新的临床治疗方法。
方法:将于2008.12-2010.12入住我院妇产科的4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患者之中,不孕不育者為13例,出现功能性子宫出血者为12例,盆腔包块患者为9例,盆腔疼痛患者为5例。
本组44例患者在进行常规性的检查(如患者腹部B超检查及其他妇科疾病的检查等)之后均不能得以确诊具体病况,然后对其运用宫腔镜与腹腔镜进行联合的临床治疗方法,最终确诊为上述几种妇科疾病,然后对症进行治疗。
结果:本研究是将插管通液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主要包括宫腔镜与宫腔镜、腹腔镜联合额通流的情况,将上述两种方法进行对比,将宫腔镜、腹腔镜进行联合治疗组的疗效要明显地高于宫腔镜。
结论:将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运用于妇产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过程之中,能够有效地诊断与治疗妇产科所出现的各种疾病。
标签:宫腔镜;腹腔镜;联合应用;妇产科近年来,内镜技术在妇产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也呈现出日趋普及的趋势。
我院妇产科在近年来也跟随潮流,开展了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诊断与治疗妇产科各种疾病,并将这两种微创手术技术进行了试验使用,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1]。
下面将于2008.12-2010.12入住我院妇产科的4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患者均使用了宫腔镜、腹腔镜联合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具体报道如下文。
1 临床资料及方法1.1 基础资料:将于2008.12-2010.12入住我院的44例妇产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患者之中,不孕不育者为13例,出现功能性子宫出血者为12例,盆腔包块患者为9例,盆腔疼痛患者为5例。
本组44例患者在进行常规性的检查(如患者腹部B超检查及其他妇科疾病的检查等)之后均不能得以确诊具体病况,然后对其运用宫腔镜与腹腔镜进行联合的临床治疗方法,最终确诊为上述几种妇科疾病,然后对症进行治疗。
宫腔镜检查治疗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摘要:目的:分析宫腔镜检查治疗在妇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1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例妇产科患者行宫腔镜治疗,主要包括不孕症、子宫异常出血、宫内异物等疾病,对术后诊断率予以观察。
结果:30例患者宫腔镜检查均成功,其中12例不孕症患者经检查后发现,有5名为子宫内膜炎,有5名为子宫腔异常,有2名为宫腔黏连。
所有患者经治疗后,宫腔均恢复了正常;10例子宫异常出血的患者经检查后发现,有3名为子宫内膜息肉,有1名为子宫黏膜下肌瘤还有6名为子宫内膜增生;有3名患者将腹腔异位节育环成功取出;有3名患者将宫腔内残余环成功取出;剩余2名患者也将宫角妊娠物完整取出。
所有患者在手术之后均未发生明显的并发症。
结论: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中,采取宫腔镜检查治疗的临床效果较佳,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宫腔镜;妇产科;应用分析妇产科疾病是目前临床当中比较常见的疾病,妇产科疾病的类型有很多种,特别是中期引产或是紧急避孕导致异位妊娠等。
因为这些疾病都是发病比较复杂的,其整体的因素也有很多。
现如今面对妇产科疾病还没有特别好的诊断方式,其临床诊断也容易出现漏诊或是误诊等情况,宫腔镜是一种纤维光源内窥镜,主要应用于子宫腔的观察、诊断和治疗,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创伤性小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子宫腔内各种病变的诊疗中。
本文主要研究宫腔镜检查治疗在妇产科中的临床应用。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文选择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例妇产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宫腔镜检查以及治疗。
其中年龄最小者30岁,年龄最大者55岁,平均年龄为(37.66±2.32)岁,就诊原因:不孕症、节育环异位、子宫畸形、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取宫内节育环失败、子宫角妊娠、子宫异常回声(B超)、胚胎移植辅助生殖失败等原因。
所以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的目的,均自愿参与。
1.2方法本文选取的所有妇产科患者均实施宫腔镜检查治疗。
宫腔镜在妇科领域中的应用关键词宫腔镜妇科领域应用宫腔镜是现代妇科新兴的微创内镜技术之一,近20年来发展迅速,广泛应用于妇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本文就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作一综述。
联合B超诊治宫内节育器(IUD)取出困难此项操作有直观、安全、准确等优点。
检查前均进行B超检查。
绝经患者检查前1周口服雌激素。
术中根据检查结果决定取出方法:能勾取者,退出宫腔镜体用取环钩勾取。
若取出过程中有困难,在宫腔镜直视下勾取牵拉至宫颈口将其剪断,拉住一端慢慢拉直后全部抽尽。
若尾丝卷曲或IUD变形断裂,宫腔镜检查确定位置后,用血管钳钳取;不能用血管钳取出者,换用弯管镜,直视下经操作孔插异物钳抓取。
如果B超提示IUD嵌顿但距子宫内膜较近,或宫腔镜下只看到少部分IUD,或并发宫腔粘连、子宫肌瘤等不易取出者,采用宫腔镜手术:在B超监护下或电切环切开嵌顿IUD表面的内膜及肌壁组织或切除肌瘤后取出IUD。
嵌顿肌层深者,同时进行腹腔镜监护,已穿出子宫浆膜或离浆膜层很近者,可在腹腔镜下取出。
对于断裂嵌顿的IUD,取出时应有B超监护,监护时充盈膀胱,由于膀胱和子宫腔内同时有液体充盈,可形成良好的双项透声窗,B超可清晰地显示宫腔的形态及IUD的位置,可引导手术者准确寻找IUD。
取出IUD后应进行B超检查,明确是否取净。
不同种类的宫腔镜具有不同优势。
纤维宫腔镜适合子宫过度屈曲、宫颈狭窄尤其是绝经后患者。
诊治宫腔胚胎残留宫腔胚胎组织残留临床多用清宫术处理,但一些病例术后反复阴道出血,而须再次清宫,特别对过期流产患者,往往需行2~3次清宫术,这样盲目的清宫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同时会损伤子宫内膜,增加术后感染、不孕及宫腔粘连机会。
操作时膨宫后可先以2%利多卡因作宫颈表面浸润麻醉,镜下定位及确定残留胚胎大小,行镜下取出或定位清宫。
过期流产B 超提示胚胎死亡>2周未从宫内排出者。
其特点为孕囊枯萎,胚胎死亡,羊水吸收,胚胎组织机化与宫壁粘连,不易剥离;纤维组织水肿,肌层收缩力降低,流产时嵌刮困难,手术时间长,易造成子宫穿孔,出血量增多,甚至术后宫腔粘连,而宫腔镜可直观、准确观察宫内残留组织性质、大小、形态及位置,对小的残留组织可在直视下取出,大或多的残留组织可定位清宫,术后置镜检查,能明确清宫是否彻底,杜绝再次清宫。
宫腔镜技术在妇科疾病诊疗中的优势分析一、宫腔镜技术的原理及发展宫腔镜是一种可以弯曲并进入子宫腔的纤维光学内窥镜,其原理是通过光纤将光源传输到子宫腔内,照亮病变部位,并通过高清摄像系统将图像传输到显示器上,供医生观察和诊断。
自20世纪90年代初宫腔镜技术问世以来,随着光学、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宫腔镜设备也不断完善,使其在妇科疾病诊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二、宫腔镜技术在诊断方面的优势1. 直观性:宫腔镜技术可以直观地观察子宫腔内病变的部位、大小、形状和颜色等特征,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2. 准确性:宫腔镜技术具有高清晰度、高分辨率的图像传输功能,可以准确地观察到子宫腔内的微小病变,避免漏诊和误诊。
3. 安全性:宫腔镜技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具有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如子宫穿孔、感染等。
4. 创伤小:宫腔镜技术无需开腹,手术切口小,患者恢复快,降低了患者的痛苦。
5. 适应症广泛:宫腔镜技术适用于子宫腔内各种病变的诊断,如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肌瘤、宫腔粘连等。
三、宫腔镜技术在治疗方面的优势1. 手术效果佳:宫腔镜技术可以在直视下进行手术治疗,切除病变组织准确、完整,手术效果满意。
2. 术后恢复快:宫腔镜手术创伤小,术后患者疼痛较轻,恢复速度快,住院时间短。
3. 保留生育功能:宫腔镜技术在治疗妇科疾病的同时,尽可能地保留了患者的生育功能,有利于患者的家庭和谐。
4. 减少术后并发症:宫腔镜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少,降低了术后感染、子宫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5. 适应症广泛:宫腔镜技术适用于治疗多种妇科疾病,如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肌瘤、宫腔粘连等。
四、宫腔镜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实例以宫腔粘连为例,宫腔镜技术可以在诊断宫腔粘连的同时,进行粘连分离手术。
手术过程中,医生可以通过宫腔镜观察到粘连部位,并利用宫腔镜下的手术器械将粘连组织分离,恢复子宫腔的正常形态。
术后,患者疼痛缓解,月经恢复正常,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宫腔镜技术在妇科疾病诊疗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其直观、准确、微创、恢复快等特点,使得越来越多的妇科疾病得以早期诊断和治疗。
宫腔镜检查在妇科中的应用宫腔镜检查是一项常见且非侵入性的妇科检查技术,它通过插入宫腔镜进入女性子宫腔内,对子宫、输卵管和卵巢等器官进行观察和评估。
宫腔镜检查具有高效、准确和可视化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妇科临床诊断和治疗中。
本文将重点探讨宫腔镜检查在妇科中的应用。
一、宫腔镜检查的适应症宫腔镜检查可以用于诊断和评估多种妇科疾病,常见的适应症包括但不限于:1. 子宫内膜异位症:宫腔镜可以观察到异位病灶的形态、数量和分布情况,有助于明确诊断和指导治疗。
2. 子宫肌瘤:宫腔镜可评估肌瘤的大小、位置和数量,并判断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3. 子宫腺肌症:宫腔镜能观察到宫腺增生病灶,对于诊断和治疗该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4. 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检查可以明确息肉的性质和大小,并进行切除治疗。
5. 不孕症:宫腔镜检查可检查输卵管通畅性、子宫腔形态及卵巢情况,对于不孕症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二、宫腔镜检查的操作步骤宫腔镜检查一般由专业医生进行,操作步骤如下:1. 麻醉或局部麻醉:根据具体情况,医生会决定是否需要进行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
2. 采集标本:在宫腔镜检查过程中,医生常会采集宫颈/子宫颈管组织、子宫内膜组织等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
3. 检查宫腔:医生插入宫腔镜通过宫颈进入子宫腔,观察子宫内膜、子宫壁和输卵管等结构。
此过程可以借助生理盐水灌注来清洗子宫腔,以更清晰地观察和评估。
4. 拍照和录像:医生可以使用宫腔镜摄像系统进行拍照或录像,以便后续的分析和诊断。
5. 结束检查:检查完毕后,医生会将宫腔镜取出,结束整个检查过程。
三、宫腔镜检查的优势和风险宫腔镜检查相比传统的妇科检查方法具有多种优势,包括:1. 高效准确:宫腔镜检查直接观察和评估子宫内膜和其他器官,可以提供更准确的诊断结果。
2. 非侵入性:相比开腹手术,宫腔镜检查不需要切口,降低了术后疼痛和恢复期的风险。
3. 可视化:宫腔镜检查通过镜头将子宫腔内部的情况显示在屏幕上,医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和评估。
宫腔镜临床应用60例分析目的探讨宫腔镜诊治异常子宫出血及不孕症临床效果。
方法对60例子宫异常出血或不孕症患者首先进行宫腔镜检查,确定病因及宫腔内实际情况后制定针对性的宫腔镜治疗方案,记录宫腔镜手术治疗时间、术中出血量、患者满意度,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
结果11例不孕症患者发病原因均为输卵管不通(100.00%),49例子宫异常出血患者发病原因大多为子宫肌瘤(48.98%);49例子宫异常出血患者经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高达100.00%;11例不孕症患者经随访2年可知,10例患者成功妊娠,有效率为90.91%;患者对本次诊断与治疗效果满意度为(93.23±2.87)分。
结论应用宫腔镜诊断子宫异常出血结果准确性较高,对输卵管不孕症及子宫异常出血患者采取宫腔镜微创手术治疗,所需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住院时间短,利于患者术后尽快恢复身体健康,患者对诊断及治疗效果较为满意。
标签:宫腔镜;异常子宫出血;不孕症;疗效本文将对我院自2010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前来就诊的60例异常子宫出血及不孕症患者给予临床研究,从而探讨宫腔镜诊治异常子宫出血及不孕症临床效果,为提高此类患者诊断正确率及疗效提供可靠依据,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資料共选取60例子宫异常出血及不孕症患者进行本次研究,年龄18~49岁,平均年龄(32.18±2.91)岁,疾病分类:子宫异常出血49例,不孕症11例。
1.2 方法1.2.1 纳入与排除标准①所有患者均未处于妊娠期、月经期等特殊时期;②患者意识清醒,可积极配合本次研究,对宫腔镜检查及治疗具有良好耐受性,可坚持完成检查及治疗措施;③患者无心脏、肝脏、肾脏等机体重要器官器质性病变;④患者无恶性肿瘤疾病;⑤患者无宫腔镜检查及治疗手术禁忌症;⑥患者无任何精神类疾病;⑦患者对本次研究具有知情权,且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宫腔镜在妇科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摘要】目的:就宫腔镜在妇科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方法:抽取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妇科疾病患者(80例)为主要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宫腔镜检查联合病理学诊断。
得到确诊。
结果:经宫腔镜诊断后,80例患者中有24例子宫内膜息肉,11例粘膜下子宫肌瘤,15例子宫内膜增生,1例子宫内膜腺癌,8例胎物残留,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3.3%、72.7%、80.0%、100%、100%,另有3例节育环嵌顿或残留,2例纵膈子宫,16例宫腔粘连;患者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且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
结论:宫腔镜可直视宫腔内病变部位,对某些病变行检查时可同时进行治疗,安全性较高,具有其他检查无法替代的优点。
【关键词】宫腔镜检查;妇科疾病;诊断治疗;应用效果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of hysteroscopy in the diagnosisand treatment of gynecological diseases.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7 to February 2018, 80 patients with gynecological diseases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main study subjects. All patients underwent hysteroscopy combined with pathological diagnosis. Confirmed diagnosis. Results: After hysteroscopy, 24 cases of endometrial polyps, 11 cases of submucous myoma, 15 cases of endometrial hyperplasia, 1 case of endometrial adenocarcinoma, 8 cases of fetal residue were diagnosed. The diagnostic coincidence rates were 83.3%, 72.7%, 80.0%, 100% and 100% respectively, and 3 cases of intrauterine detachment or residue of contraceptive ring, 2 cases of mediastinal uterus, 16 cases of fetal residue. Intrauterine adhesions, short operation time, less bleeding, and no serious adverse reactions occurred in all patients. Conclusion: Hysteroscopy can directly look at the lesions in the uterine cavity, and can be used to treat some lesions at the same time. It is safe and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other examinations can not replace.Keywords: Hysteroscopy; gynecological disease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pplication effect【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8)10-0024-02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抽取2016年6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妇科疾病患者(80例)为主要研究对象,,患者年龄的年龄区间为20至62岁,平均年龄为37.6±2.1岁。
观察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在妇科临床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针对妇科疾病患者,观察选择宫腔镜+腹腔镜手术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02月—2015年02月妇科疾病患者116例。
针对所有患者临床选择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方法。
针对患者盆腔内疾病进行有效明确,对患者实施宫腔镜+腹腔镜手术治疗。
将其设为A1组(观察组)。
同期选择妇科疾病患者116例,作为A2组(对照组),临床单纯选择宫腔镜的方法进行治疗。
最终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针对本次研究的116例患者,临床手术共包括150项,患者未表现出疾病并发症的情况。
针对在准备实施手术前未有效明确的18例患者,在临床实施盆腔内疾病手术治疗过程中,全部有效确诊,并获得有效治疗。
针对表现出次输卵管粘连阻塞的42例患者,临床成功进行疏通的患者36例,双侧复通的患者共包括28例。
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46.21±5.99)分钟,患者的平均出血量为(18.91±1.99)毫升,完成手术后的1天,患者均有效恢复,对患者实施随访,最终获得满意随访效果。
在手术时间以及平均出血量两方面,A1组明显优于A2组患者(P<0.05)。
结论:针对妇科疾病患者,临床选择宫腔镜+腹腔镜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确保妇科疾病患者治疗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最终显著提高妇科疾病患者的治疗安全性。
关键词:宫腔镜;腹腔镜手术;妇科伴随着腹腔镜技术以及宫腔镜技术的快速发展,针对子宫内病变患者,临床除选择宫腔镜技术加以诊断以及治疗之外,配合选择腹腔镜对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确保患者治疗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有效表现出微创手术的诸多优点【1】。
为了确定最佳疗法对妇科疾病患者进行治疗,本文主要针对我院收治的妇科疾病患者,临床选择宫腔镜+腹腔镜手术的方法完成治疗后,最终获得的效果确切,现将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02月—2015年02月116例妇科疾病患者,设为A1组。
宫腔镜联合腹腔镜在诊治妇科疾病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1-05-19T14:31:18.373Z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2月24期作者:崔艳宇[导读]崔艳宇(呼伦贝尔市第二人民医院;内蒙古呼伦贝尔162650)摘要:目的:分析宫腔镜联合腹腔镜在诊治妇科疾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妇科疾病患者82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人数为41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患者采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治疗有效率、创伤面积和恢复时间。
结果:经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93.46±5.34)分、治疗有效率(97.56%)、创伤面积(105.24±4.78)mm2和恢复时间(19.53±7.44)h,与对照组患者的相关数据(86.35±6.46)分、(82.92%)、(453.45±5.94)mm2和(71.24±11.25)h,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妇科疾病患者采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令手术创伤面积显著缩减。
并使整体治疗效果得到了较好的提升,让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出现了明显的改善。
为妇科疾病患者的早日康复,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宫腔镜;腹腔镜;妇科疾病引言:随着近些年我国微创技术的逐渐成熟,为医院各个科室的临床治疗工作,起到了良好的帮助作用。
而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作为微创技术的主要代表,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和操作时间短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妇科疾病患者的手术治疗中,使患者的身体状况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本次实验详细分析了宫腔镜联合腹腔镜在诊治妇科疾病中的应用效果,以此为进一步增强妇科疾病的治疗水平提供信息参考,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实验开始时间为2019年8月,结束时间为2020年8月,选取我院收治的妇科疾病患者82例,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两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