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企业执行力资料
- 格式:pdf
- 大小:9.79 MB
- 文档页数:96
一要着眼于“严”,积极进取,增强责任意识。
责任心和进取心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首要条件。
责任心强弱,决定执行力度的大小;进取心高低,决定执行效果的好坏。
因此,要提高执行力,就必须树立起强烈的责任意识和进取精神,坚决克服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心态。
把工作标准调整到最高,精神状态调整到最佳,自我要求调整到最严,认认真真、尽心尽力、不折不扣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决不消极应付、敷衍塞责、推卸责任。
养成认真负责、追求卓越的良好习惯。
华为对日常接待过程中开车司机的基本要求是:1、穿着西装革履,即使在盛夏也衬衣领带,面貌一新。
车里一尘不染,空气清新。
2、无论客户级别高低,上下车早早就打开车门,一手扶着车门,一手扶着车顶上沿,说:“您好!上车请当心。
”像华为这样的企业就更能体现出这一点,就连日常接待过程中最平常的岗位对司机的要求都这样严格,其它技术岗位就可想而知了。
二要着眼于“实”,脚踏实地,树立实干作风。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古今事业必成于实。
虽然每个人岗位可能平凡,分工各有不同,工作要求、工作标准各异,但只要埋头苦干、兢兢业业就能干出一番事业。
好高骛远、夸夸其谈、作风漂浮,没有责任心,缺乏担当,结果终究是一事无成。
因此,要提高执行力,就必须发扬严谨务实、勤勉刻苦的精神,坚决克服夸夸其谈、评头论足、指首划拳的毛病。
真正静下心来,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
一件一件抓落实,一项一项抓成效,干一件成一件,积小胜为大胜,养成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良好习惯。
像我们物商集团这样新整合成立的公司就更得做到执行公司决定要求“快”,发现问题拿出解决问题“准”,最后达到经营和廉洁风险双“零”的目标。
四要着眼于“新”,开拓创新,改进工作方法。
只有改革,才有活力;只有创新,才有发展。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变化日趋迅猛的今天,创新和应变能力已成为推进发展的核心要素。
因此,要提高执行力,就必须具备较强的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坚决克服无所用心、生搬硬套的问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执行指令。
2023华为执行力心得体会2023华为执行力心得体会1近期看了总裁荐书———《华为的执行力》,感触很深,执行力包含三个部分———完成任务的意愿、完成任务的能力、完成任务的程度。
一个企业没有执行力就没有竞争力,没有竞争力就没有发展力。
企业的执行力靠的`是一个团队,再具体到某一个人,一个人的责任心和工作能力。
就公司的执行力问题,我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一、勇于承担责任书中提到“没有做不好的工作,只有不负责任的人”,责任是一种认真的态度,一种自律的品格。
试想一个没有责任心的人能把工作做好吗?工作没做好,企业就没执行力。
工作中,我们也看到了很多无所作为,甚至不作为的人,虽然每天都在上班,但执行力总是很低。
如果让负责任成为一种习惯,努力工作,不管能力如何,都是可以把工作做好的,首先你就具备了一个员工最起码的职业道德。
工作得到同事和领导的认可,这样增强了的荣誉感,同时也受到了他人的尊敬。
反之,工作事事不上心,敷衍了事,抱有“明日复明日”的态度,那么,工作不可能做好。
职场上碌碌无为,得不到领导同事的认可,加薪晋升也不可能沾边,拖了同事和部门甚至公司的后腿,执行力低下。
所以,承担责任,可以让自己变得坚持,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地发挥潜能,让执行坚持到底。
二、提高个人工作能力华为建立了一个二维四象限指标体系,即将各种事件分为重要且紧迫、重要但不紧迫、不重要但紧迫、不重要且不紧迫。
华为是鼓励员工多关注重要但不紧迫的事件,这样就自然可以把重要且紧迫的事件减少。
工作中要分辨不同事件的轻重缓急,要懂得阶段性、循序渐进推展的道理。
有些重要工作平时不关注,问题严重了就收拾残局和处理危机,使工作长期处于高压力状态,对企业健康发展影响非常不利。
“功夫在平时”,平时就要把重点工作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列入每天必须跟进解决的事项,不要让现在的.问题成为历史遗留问题,改变工作方法,自然就会减少紧急重要事件的发生。
专业知识也是能否高效执行的关键所在,是个人能力的基础源头。
《华为管理铁军》—团队执行力学习心得第一课《提升组织执行力的五大法则》学习心得:提升组织执行力的五大法则:凡是工作必有结果;凡是结果必有责任;凡是责任必有检查;凡是检查必有改善;凡是改善必有激励。
本节课所讲内容,我们日常工作也都在做,但为何效果相差甚远?思考发现,五大法则的执行关键点有如下3点需注意:1、闭环。
一项工作发起,就要有目标,有目标就要有责任人和标准,有了标准就要做跟踪检查,检查出问题,就要解决,解决了问题就要有激励。
形成一项工作的完整闭环,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2、稳定。
管理水平要稳定。
持续的跟踪检查,持续的发现并解决问题,持续的做好改善后的激励。
不能想起来做,想不起来不做,不能一阵好一阵坏,要一贯而行。
花些时间和精力固定好的工作习惯,团队管理才能形成稳定的管理体系。
3、细节。
同样是布置工作任务,指令是否细化到“执行人+结果+时间+汇报”的各要素,目标是否明确到“数据和时间”,员工执行任务的结果相差甚远。
所以很多时候,结果不理想的原因,不是员工做不好,而是我们管理者任务交代不清。
第二课《高效管理每周必须做好5件事情》学习心得:本节明确指出管理者在管理中每周做好的5件事:分别是会议管理、沟通管理、激励管理、文化管理和学习管理,方法非常具体、可操作。
其中给我启发较大的是以下几点:1、晨会、夕会、周会的意义和重点。
哪种会应该怎么开,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尤其是晨会轮值主持人的设计,增强员工参与感、荣誉感和积极性,并在日积月累中培养了员工的组织能力。
不夸张的说,认认真真的开好每一次会,就能做好每一个工作安排、解决好一个问题、总结好每一个工作、团结每一位同事、鼓舞每一天的士气。
2、管理的本质是激发人向善。
管理员工的思想,效果远大于管理员工的行为,激发员工的自驱力,管理工作事半功倍。
激发人向善要将企业文化日日渗透,而不是挂在墙上或者定期宣讲,首先管理者要做到企业文化的深刻理解,并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每日渗透。